高中数学“课堂留白”教学探究

上传人:94****0 文档编号:59913905 上传时间:2022-03-0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40.6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高中数学“课堂留白”教学探究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中数学“课堂留白”教学探究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中数学“课堂留白”教学探究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资源描述:

《高中数学“课堂留白”教学探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数学“课堂留白”教学探究(1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高中数学“课堂留白”教学探究摘要 前人关于数学课堂“留白”的研究是比较多的,笔者通过梳理发现这些研究基本上都停留在小学或者初中阶段,关于高中数学学科中使用“课堂留白”的教学研究比较少。本人在总结前人研究“留白”的基础之上,开展高中数学“课堂留白”的教学研究。以相关的课程论、教学论等理论为指导,以课程改革以来的数学课堂教学现象和现行教育制度下的考评手段为背景进行研究。在研究过中结合具体案例对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使用“课堂留白”的几种常见模式一一做了实践研究,并对高中数学教学“课堂留白”的注意事项作了一定的梳理。关键字 课堂留白;案例;研究一、 前言课堂是进行教学活动的主要

2、场所,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率是教学活动成功的标志,所以老师们提出一个口号“向四十五分钟要效益”,但是由于认识上的模糊,以前对这个口号的理解是:要相对提高课堂教学的密度,有高投入就会有高产出,这样,有些老师在课堂上养成了一个习惯,一上课就滔滔不绝,边讲边不停地在黑板上写写擦擦,甚至有时候为了赶进度,整个课堂都是老师一个人在那自言自语,尽情表演,将教学时空占得满满的,留给学生思考时间几乎没有,尽管教得认真也很吃力,但还是有不少学生开小差、打瞌睡,效果不理想。教师的努力内化为学生能力的比率却并不令人满意,高投入并未带来高产出。就数学学科来说,要想学好数学,仅仅向站在讲台上的数学教师听讲是远远不够的,必

3、须在一堂课进行更有效的学习,吸收、领悟并会应用知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数学教师要讲究课堂教学的留白艺术,在教学中卖点关子,关键时刻点到为止即可,有意留出更多的时间和空间给学生,让学生勤奋起来,这样,更有利于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使数学教学更富有魅力,减轻了老师的压力,学生成绩亦提高,可谓一举两得。二、 研究缘由教学作为人类的一种实践活动,极具艺术性,随着教学艺术思想的不断丰富,教学艺术研究日渐拓展深化,尤其是当人们遭遇教学理论与实践困境,而教学科学又无法给予合理的解释说明时,教学艺术的魅力更是彰显得淋漓尽致。在教学艺术研究领域,研究视角日趋丰富,有从学科角度切入的,如语文教学艺术、数学教学艺术等

4、,也有从教学要素角度切入的,如教学语言艺术、教学板书艺术等,研究程度不一,但都对教学理论与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笔者在此选择数学。课堂留白。作为研究课题,之所主要基于以下两个方面的考虑。1.2.2.1. 对艺术的启迪留白艺术关涉于绘画、书法、诗词、文学、戏剧、影视、音乐、建筑等各个领域,主要表现为隐蔽、含蓄、残缺、中断、休止、无言、无声、无形等等形式。不管是特有的具象状态的空无一物,还是开放的、散乱的呈流动状态的抽象形态,通常都会产生“无画处皆成妙 境”、“于无声处听惊雷”、“此时无声胜有声”、“无形胜有形”、“无饰胜有饰”、“言有尽而意 无穷”的效果,从而让人在体验感叹艺术家表达的“景外之

5、景”、“象外之象”高明的同时,生成“味外之味”、“韵外之致”的感受。在西方,自20世纪60、70年代以来,空白艺术逐渐成为绘画、散文、小说创作与欣赏等领域的重要特征,尤其是对小说创作而言,视留白为一种典型的结构。斯蒂尔评论道:如果己经向读者提供了全部的故事,没给他留下什么事情可做,那么,他的想象就一直进入不了这个领域,结果将是,当一切都现成地设置在我们面前时,不可避免地要产生厌烦。一个文学本文因而必须以这样一种方式设计,以便于它将促使读者的想象参与为他自己而设想各种事情的任务,才能吸引读者眼球,因为当阅读是积极的、有创造性的时候,它仅仅是一种愉快。鉴于各门类艺术的相通性、共性,留白艺术同样应适

6、宜于教学领域,至少对教学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更何况诸多艺术领域本身就是教学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而有关教学空白艺术的研究越来越多的事实,足以证明研究者们在这一点上正日渐形成共识。2.2. 教学现状的反思新课程改革全面实施已经有两年,但在此背景下,“应试”、“应赛”的教与学活动仍然无孔不入,以分数来衡量学生知识接受及智力发展仍然受到普遍重视,现实的教学问题是:很多教师课堂内外仍然是拼命讲、反复说,学生在短暂的课堂上被老师。牵着鼻子。拼命记、反复练,以致真正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空白”时间越来越窄,近乎为无。而近些年很多专家学者对现实教学现状提出了诸多批评,可见教学现实中“空白”的缺失也已引起人们对相

7、关做法的质疑,因此对“留白”教学研究显得很有意义,而高中数学课堂留白这块领域国内研究并不是很多,大多停留在小学以及初中阶段,虽然小学初中阶段学生认知发展并不是很完善,所以在此研究起来很容易得出成果,但是如何对高中阶段研究值得我们深入思考,而笔者选择这块也是为了完善许多不足的地方。三、 研究方法本论题主要以相关的课程论、教学论等理论为指导,以课程改革以来的数学课堂教学现象和现行教育制度下的考评手段为背景进行研究。由于课堂教学研究是一个操作性很强的实践课题,因此在研究方法上,主要是将理论探讨与行动研究相结合。在研究过程中综合运用案例分析法、文献研究法、观察法、调查研究法、比较法等。1.2.3.3.

8、1. 案例分析法教学案例,以课堂实录为主。它以丰富的叙述形式,向人们展示了一些含有师生间的典型行为、思想、感情等的教学实践活动。本课题研究将通过在一线中学数学教学的实践,对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言行与学生的行为表现,采用。田野笔记。形式进行详细记录,对记录下来的书面材料进行有针对性的整理与反思,以期能为本论题研究提供第一手素材。3.2. 文献法主要通过对相关数学专家专著及近几年来国内权威期刊和网站的阅览,如中学数学杂志、语文教学通讯、中学数学教育、教学与管理、高中数学教育学、教学月刊、中学语文园地以及(美)古德、(美)布罗菲透视课堂等,对高中数学教学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较为详实、客观和全面的了解。3.3

9、. 观察法以听课的形式,观察教师常态课堂教学,同时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并作详细的田野笔记(field note),记录在课堂中观察到的一些情况,比如课堂上师生关系以及角色的变化。观察时进行录像,补充在课堂观察可能错过的数据,为了进一步分析作准备。3.4. 调查问卷制定调查问卷,了解老师及学生对数学“课堂留白”的看法以及接受程度。四、 理论依据4.4.1. 课堂留白的心理学基础格式塔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GestaltPsychology)发端于1910年魏特海默(MaxWertheimer)的一项研究。格式塔心理学思想学派诞生的宣言书是运动知觉的实验研究(魏特海默,1912)。格式塔三巨头魏特海

10、默.考夫卡(KurtKoffka)和科勒(wolfangKohler)创办的官方刊物心理学研究杂志,是格式塔心理学思想学派的喉舌。格式塔一词具有两种涵义。一种涵义是指形状或形式,亦即物体的性质。另一种含义是指一个具体的实体和它具有一种特殊形状或形式的特征,它涉及物体本身,而不是物体的特殊形式,形式只是物体的属性之一。在这个意义上说,格式塔即任何分离的整体。格式塔心理学综合上述两种涵义,意指物体及其形式和特征,并用这个术语研究了心理学的整个领域。格式塔心理学的主要研究观点有:(一) 整体心理学观魏特海默以考夫卡和科勒为被试,对没有实际发生明显的物理运动条件下的运动知觉进行了实验研究,并把这个现象

11、称之为似动现象(PhiPhenomenon)。他认为,似动现象是一种突现的新的现象,包含着一种新的特性和新的意义。事实上就是一种格式塔的意义,一种新的整体特性的意义。继研究了似动知觉之后,格式塔心理学又研究了知觉恒常性(PercePtualConstancies)等其他知觉现象,从而进一步证明了知觉经验具有整体或完形的性质的观点。即知觉不能被简单地解释为元素的集合或部分的总和,知觉是一个整体,是一个格式塔,任何分析和还原都会破坏这种整体性。在格式塔心理学家看来,知觉到的东西要大于眼睛见到的东西;任何一种经验的现象,其中的每一成分都牵连到其他成分,由此构成的整体,并不决定于其个别的元素,而局部过

12、程却取决于整体的内在特性。完整的现象具有它木身的完整特性,它既不能分解为简单的元素,它的特性又不包含于元素之内。通俗的说法就是,整体大于部分的相加或者是整体多于其各部分的总和。因此,强调整体,强调部分之间的交互作用,反对将意识人为地分析为支离破碎的元素,反对机械主义。(二) 直觉组织原则知觉是格式塔心理学研究的起点和重点。考夫卡说:格式塔学说不只是一种知觉的学说,它甚至也不只是一种心理学的理论。然而它却起源于一种对知觉的研究,而且在已进行的实验工作中,比较成功的部分,就是由对知觉进行的研究所提供的,尤其是总结的一系列知觉组织原则,即知觉形式的组织定律,对知觉领域的拓展和革新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封

13、闭原则(theLawofClosure),或称闭合原则,是指人们的知觉对残缺不完满的图形,有一种填补缺口使其完满的倾向,这一原则说明了人脑具有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潜力,并且正是人脑的这一巨大潜力为创新开辟了空间,因而可以说闭合性原则是创造性心理机制产生的源泉,而意义空白(Meaningvacancy)或者意义的不确定(Meaninghidcterminacy)正是人的心理机制进行完形闭合的重要前提和条件。简单原则(theLawofPragnanz),是指在各种刺激条件下,倾向于尽可能地把图形知觉为好的图形,格式塔心理学家称之为完好形式。一个好的格式塔是对称的、简单的和稳定的,已经不可能再简单、再整

14、齐。当然,这并非仅指一般意义上的简单,它是一种将任何物体,以尽可能简单的机构组织起来的倾向,是能够体现物体最本质的形态表达。格式塔心理学认为,人类认识事物有一种潜在的本能:无论处于任何审美境况下,人类的观察活动都会主观地、下意识地筛选出极其突出的视觉形态作为关注焦点,忽略或者删除另一部分作为次要信息,最终储存该物体的印象。也就是说:简单是人根据内在需要进行的自然行为,是人特有的视觉心理倾向,是人类的一种天性。(三) 顿悟学习说魏特海默把学习的格式塔原则应用于人的创造思维。他认为,思维是依据整体的作用完成的。学习者把情景看作一个整体,教师也必须把情景呈现为整体。他相信问题的细节必须放在整体情境的

15、关系中来加以考虑,问题的解决过程应该从整体走向部分,而不是从部分走向整体。他质疑传统的教育实践,坚持认为重复机械练习和背诵学习只能导致机械操作,不用顿悟方法的学生不能解决变式问题,因而不能导致理解和创造思维。可见,在格式塔心理学家们看来,所谓问题就是在当前的情景结构中所存在的缺口;所谓顿悟,就是对缺口的突然觉察;所谓问题的解决,也就是缺口的弥合。(四) 蔡格尼克效应鲁马.蔡加尼克进行了一项实验:让被试从事一系列工作,其中一些可以完成,另外一些则在完成之前被中止。实验结果表明,与已完成任务的回忆相比,被试更容易回忆起那些没有完成的任务。后来人们称这一现象为蔡加尼克效应(Zeigamikeffec

16、t)。其原因就是这种未完成的任务构成了真正的张力,它们实际上属于分离的系统,任务的未完成状态是可能产生朝向完成方向的应力的。一切活动都是使存在于整个场内的应力得以减弱或解除的过程。由于这种张力的多重性及其相互依存,活动的可能性实际上是无限的。4.2. 课堂留白的美学基础(一) 先秦美学老子美学是中国美学史的起点。老子在基于“道”的哲学思想基础上,提出了“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美学思想,何谓“希声”?何谓“无形”?、视之而弗见,名之日微“听之而弗闻,名之曰希。”(老子十四章)也即作为“道”的音乐,至高至美的音乐是无声的。“大音”是指音乐的本身,是音乐的“道”。从它本身的性质来说,就是“听之不

17、闻”的我们能够听到的,只是音乐的演奏。这些演奏出来的音乐,无论怎样完美,比起音乐的“道”来说,总是有缺陷的。济慈希腊古瓶歌说:“听到的声音是美的,听不到的声音更美”。与老子所说的“大音希声”,倒仿佛有点相似。(二) 魏晋南北朝至明代美学王弼基于庄子“得意而忘言”的论点,提出了“得意忘象”的美学命题。“意境”的创造和欣赏是古典园林美学的中心内容。如同诗境、画境不是局限于有限的物象,而是要在有限中见出无限。园林意境也不是一个孤立的物象,不是一座孤立的建筑,不是一片有限的风景,而是要有象外之象,景外之景,从而给人们更丰富的美的感受。(三) 清代前期美学宣重光特别重视山水画意境创造中的虚实关系,也即重

18、视空白在绘画意境结构中的重要作用。他在画荃中强调“无画处皆成妙境”。无画处怎成妙境呢?笠重光说:“林间阴影,无处营心;山外清光,何处从笔?空本难图,实景清而空景现;神无可绘,真境逼而神境生。位置相庆,有画处多属赘疵;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意即从实处求无画处皆成妙境。中国古典美学强调的“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象外之象,韵外之致,味外之旨”等等,其实质就是突显超越“有”的局限,通过想象所实现的“无”所带来的感受之美、境界之美。教学若能把握好以此种注重空白效应的审美认识论、审美境界论,就能实现从有限趋向无限的审美意境。(四) 心理距离说瑞士心理学派美学家爱德华布洛1912年在英国心理学杂志第

19、五卷第二期发表作为艺术的一个要素与美学原理的“心理距离”(PsychicalDistaneeasafacto:inArtandanAestheticprineiple)一文中,提出了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心理距离”(PsychicalDistance) 布洛指出:心理距离是通过把客体及其吸引力与人的本身分离开来而获得的,也是通过使客体摆脱了人本身的实际需要与目的而取得的。他用“海上遇雾”的事例对不同的观点会引起不同的经验进行了说明。从而布洛超越了人们对“空间距离”与“时间距离”的认识,而是侧重于从心理学角度去阐述审美过程中的“距离”问题。心理距离说启示人们,对待教学切忌功利化。假如教学“急功

20、近利”,缺乏耐心、以一把标尺来衡量成功、犯“近视眼”、追求片面发展等等,结果就是很容易教出“问题孩子”。而教学空白艺术恰恰是在注重外显的、眼前的、某一方面发展的同时,为潜隐的、长远的、其他各方面的发展留足空间,即讲究以一种合适距离的态度来对待教学,从而使教学走向审美。(五) 冰山原则说美国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欧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EmestHemingway)一向以含蓄简约的文风著称,俗称“电报式”,他有着深奥奇特的艺术思想。1932年他发表了一部关于斗牛的专著午后之死,在关于人物描写的一段议论文字中,以一个鲜明生动的比喻来谈创作,即著名的“冰山原则”。依照冰山理论,作者只应描写“

21、冰山”露出水面的部分,水下的部分应该通过文本的提示让读者去想象补充。冰山之所以魅力四射,主要不在于人们看到的那部分,而在于隐藏在水面之下的部分。课堂留白一定意义上就是一种“隐藏”,并且极有可能引发人们的想象,让人们享受想象、创造的乐趣。五、 文献综述5.5.1. 国内有关课堂留白教学研究江苏省连云港市教育局教研室顾长明老师的巧设课堂课堂留白,提升教学品质对课堂教学中的“课堂留白”作出了概念界定,并提出教学“课堂留白”的六个时机:(1)导入新课时课堂留白,(2)提出问题时课堂留白,(3)操作探究时课堂留白,(4)认知冲突时课堂留白,(5)教学拓展时课堂留白,(6)学习反思时课堂留白;从多方面提出

22、“课堂留白”对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效率和学生探究能力的提高的有益影响,配有教学实例的解说;江苏无锡市玉祁中学陆兰萍老师在数学课堂留白技巧摭谈中提出两种留白方式:(1) 导入时的留白(2) 讲课中的留白,其中在讲课中的“课堂留白”一节中,重点介绍了“点睛式留白”、“迁移式留白”、“停顿时留白”、“存疑式留白”和“评价式留白”等四种“课堂留白”方式。黄岩东浦中学应丽红老师在课堂留白,留出精彩一文中给课堂留白下了定义,从三个方面讲述了留白的功能和作用:(1)留白,留予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2) 留白,留予学生与他人交流的机会;(3) 留白,留予学生反思的机会。江苏省如皋市下原镇初级中学陈亚飞老师在初中

23、语文有效课堂的留白艺术中给大家介绍了“课堂留白”的三种形式:(1)驰骋想象,利用文本插图想“留白”、(2)联想回味,利用标点符号填“留白”、(3)真切感悟,利用情感表达说“留白”,从另一种维度来理解“课堂留白”,但没有将具体的留白操作方式。以上三位老师都是按照课堂教学的顺序来适时安排“课堂留白”的教学方式的,提出了不同的“教学留白”方式,从不同的角度来提出不同的“课堂留白”方式。江苏省靖江市斜桥中学朱敏老师在思品课堂的留白艺术中谈到:教育是慢的艺术,课堂需要留白,讲了课堂教学中使用“课堂留白”的必要性;等待中绽放着美丽,我们可以留白,谈了我们在日常教学中使用“课堂留白”教学的可行性,分以下四个

24、方面分别阐述其留白的方式:1.在课堂导人时留白,2.在问题提出后留白,3.在说完话后留白,4.在作业设计时留白。朱老师与前两位老师相比,除了研究留白的不同方式外,还研究了课堂中使用“课堂留白”教学方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吴银姑老师在语文课堂的留白艺术中介绍了以下三种常用的“课堂留白”教学方式:声音 “留白”“此时无声胜有声”、思维 “留白”“于无声处听惊雷”、知识 “留白”“熟读深思子自知”。磐安县安文小学陈湘芬老师的浅谈数学课堂教学的“留白美” 从四个方面:(1)在知识上留白,完善学生的结构、(2)在思考上留白,展现学生思维的过程、(3)在心理上留白,点燃学生探索的火花、(4)在评价中留白促进

25、学生健康的发展吴老师和陈老师的研究角度与前四位老师有所不同:吴老师是从声音、思维和知识三个维度来探讨“课堂留白”教学方式的,陈老师是从知识、思考、心理和评价三个维度来套的,较前几位老师研究的方式和思考问题的角度有所不同。以下是几位老师偏重于从“课堂留白”的策略来研究的:江西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潘施施老师在基于学生自主学习下的语文课堂课堂留白策略中对“语文课堂课堂留白”和“自主学习”做出概念界定并阐述了他们相互间的关系,在谈到课堂留白的策略运用时重点介绍了三个方面的“课堂留白”:(1)知识课堂留白,激发学生的自我建构、(2)思维课堂留白,展现学生的思维过程、(3)想象课堂留白,感受自我的情感

26、体验;她是在学生语文自主学习的背景下的“课堂留白”。江苏省如东直夫初中刘海明老师在初中物理课堂的留白意义与策略中重点介绍了“课堂留白”在知识上、心理上和活动中运用的重要性,在讲到课堂教学留白的意义是他从思维角度、记忆角度、心理角度和教学角度四个方面来阐述的,而讲到课堂教学留白的策略时,又分别谈了以下六种策略:(1) 导课时“留白”引人课题,设疑激趣;(2) 提问后“留白”发挥想象,诱思解惑;(3) 重难点“留白”欲擒故纵,突重破难;(4) 板书中“留白”强化自悟,培养学力;(5) 质疑时“留白”深层探究,激情体验;(6) 结课时“留白”承上启下,温故求新,又配有相当的教学案例结合介绍。江西师范

27、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潘施施老师基于学生自主学习下的语文课堂留白策略从语文的角度对“语文课堂留白”作了概念界定,并从三个方面讲述了语文教学中的留白策略:(1)知识留白,激发学生的自我建构,(2)思维留白,展现学生的思维过程,(3)想象留白,感受自我的情感体验浙江省慈溪市碧海小学周波老师的课堂留白无处不在-品德课“留白”教学案例用三个课例:(1) 开头留白,激发求知欲、(2) 课中留白,发人深省、(3)尾声留白,此时无声胜有声。来说明教学过程中使用“课堂留白”教学方式的重要性、和使用“课堂留白”的教学方式的普遍性。天津师范大学朱俊杰老师的运用课堂留白策略 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中谈到:一、课堂留白策略与

28、自主学习的关系,其中讲到课堂留白策略的必要性时,引用德国心理学家蔡格尼克的“蔡格尼克效应”来解释课堂留白的必要性,给读者有一个有力的理论证据。二、运用课堂留白策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分以下三点解说:1.设疑留白,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2.知识留白,激励学生自我建构。3.实践留白,突出学生实际体验。南京师范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涂荣豹教授做的一份调查研究以详尽的数据表明一线教师对新课改的接受程度也体现了在具体实施程度上的困难,此次调研所获得的主要结论显示:教师比较赞同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理念,但理念的具体贯彻实施难度较大;多数教师认为仍需通过大量的测验和习题训练才可能达到新课标教材的教学要求;学生学

29、习方式的变化不显著,合作学习方式的运用有明显增加,但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等方式的实施情况不够理想;大多数教师对课程实施的困惑较多,对新课程实施的前景表现出一些忧虑,但应对的态度较为积极。此份调查表对本课题的研究方法提供了借鉴,所得到的数据也体现教师教学方式亟待改进,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主动学习、积极参与。此调查研究对本课题中涉及的现状调查可做参照,有一定的帮助作用;涂荣豹教授的调查研究对本课题的问卷调查,研究时下普通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使用“课堂留白”教学方式的现状的研究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和借鉴学习价值。5.2. 国外有关课堂留白教学研究国外有关教学空白艺术的研究,虽然十分直接阐述观点的主张及实践相

30、对比较少,但是在各国教育家以及各教学流派的思想中,表达出与教学空白艺术精神实质相一致的论述并不鲜见。具体按国度分述如下:在英国,现代著名的数学家!哲学家和教育理论家艾尔弗雷德.诺思.怀特海(AlfrednorthWllitehead,1861一1947)在教育的目的一书中,对当时教育制度的弊端进行了猛烈的抨击。他说:“由于对人类心理的可悲的无知,有些教育制度就用它自己所造成的无活力的概念重新把人类束缚住了。”所谓无活力的概念就是指仅仅被吸收而未经运用!检验或重新组合的概念。教育上有了无活力的概念,这种教育不仅是无用的,而且是有害的。他指出,为了避免无活力的概念的毒害,我们要提出两条教育的诫律。

31、一条:不要教过多的学科;另一条:凡是你所教的东西,要教得透彻。即做到:少而精。他认为:教育的全部目的就是使人具有活跃的智慧,教育是教人掌握如何运用知识的艺术,这是一种很难传授的艺术。在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指出:教学应该创造最近发展区,然后使最近发展区转化为现有发展水平;教育学不应当以儿童发展的昨天。而应当以儿童发展的明天作为方向0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赞科夫运用了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学说,在教学与发展中强调:教学旨在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和学习,只有走在发展前面的教学才是最好的教学。通过长期广泛的教学实验,他提出了高难度、高速度等教学原则。赞可夫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只要学生懂了,就要向下教授

32、,不要原地踏步走,防止学生产生心理抑制,使学生时时感到在学习新东西;教学进度太慢,大量的时间花在单调的重复讲授和练习上,阻碍了学生的发展。他主张从减少教材和教学过程的重复中求得教学速度,从加快教学速度中求得知识的广度,从扩大知识广度中求得知识的深度。六、 对高中数学课堂留白情况的考察分析1.2.3.4.5.6.6.1. 一份目前在中学普普遍使用的评分表公开课评分细则表任课老师: 科目: 课程:项内容评价标准得分教学内容101、 确定目标2、 确定重难点3、 教材处理1、从教学体系,联系整体分析知识结构。22、依据教学课程标准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33、准确梳理重、难点,合理整合课程资源。34、教

33、材处理体现创新与可行性相结合。2教学程序201. 环节设计2. 教学手段3. 时间安排4. 效果评估1、课堂教学结构设计安排合理,教学思路清楚,突出重、难点的有哪些环节。42、课堂教学活动突出学员主体性及互动性。43、能合理利用教学手段、课程资源。44、时间分配得当,对可能出现教学情景有灵活的时间分配方案。 45、合理设计教学反馈环节,预估教学效果。 4教学方法201、 教学设计2、 学法设计3、 手段使用1、教法设计凸现学员主体地位、有创新点。52、教法多样化,有利于教学重点、难点的突破,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53、正确分析学员学习情况,合理引导学习方式。54、合理选择教具和教学手段,优化教

34、学效果。 5教案规范完整严格按照教学大纲要求编写 15课件10科学性4课件的取材适宜,内容科学、正确、规范。4教育性3课件的设计新颖,能调动学员的学习热情。3技术性2课件的制作和使用上是否恰当运用了多媒体效果;操作简便、快捷。艺术性1画面设计具有较高艺术性,整体风格相对统一。1教学基本功15教态1、仪表端庄、大方,教态亲切、自然。 5语言2、普通话教学,语言规范简洁,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5把控力3.板书工整、美观、言简意赅,层次清楚。能熟练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5教学效果10效率与特色(1)学员会学,学习生动,课堂气氛活跃。3(2)信息量适度,学员达标效果明显。 3(3)教学有个性,教师有自

35、己的教学风格。4总得分6.2. 课堂教学留白情况调查1、 调查对象本次调查对象为:华东理工大学附属中学高中部三个年级的学生以及相关数学老师采用问卷调查形式,随机抽样调查,发放(待定)问卷情况(后期处理)如下2、 问卷设计本项调查问卷采用无记名方式,题型为填空、单选和多选问卷由三个部分组成(1)有关调查对象基本情况。性别和年级的填空分别统计调查对象的性别和所在的年级。(2)学生课堂学习情况调查,主要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兴趣以及形式。(3)教师教学情况的调查,主要包括教师的课堂教学理念、方法以及效果等。七、 高中数学课堂留白教学案例以及分析结合具体案例分为7.7.1.7.2.7.3. 导入新课时“

36、课堂留白”7.4. 设问后的“课堂留白”7.5. 运算时的“课堂留白”7.6. 板书设计时的“课堂留白”7.7. 课堂评价时“课堂留白”7.8. 重难点处的“课堂留白”7.9. 课堂小结时的“课堂留白” 参考文献1. 法米盖尔杜夫海纳.美学文艺学方法论.朱立元,程末介编译.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2.256一257.2. 王忠敏精华见于无声处浅谈课堂教学的空白艺术.现代语文,2004,(3):22.3. 陈蕾.塞尚绘画和中国传统美术.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5):182一182.4. 张洪德:海明威”冰山原理”的空白艺术.辽宁教育学院学报,1997,(1):9

37、2一95.5. 赖志奎.当代国外教学流派评价成都: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3.208-44.6. 苏M.H.斯卡特金.现代教学论问题.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15一85.7. 德库尔特.考夫卡.格式塔心理学原理(上下).黎炜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4(中文版译序).8. 中荷永,高岚.理解心理学.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99.108.9. 美杜.舒尔兹,西德尼.埃伦.舒尔兹.现代心理学史(第8版).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308.10. 德库尔特.考夫卡,格式塔心理学原理(上下)黎炜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5(中文版译序).11. 张述祖.西方心理学

38、家文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306.12. 王平,杨蕴玉.翻译教学的格式塔诊释.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09,(5):87.13. 美杜.舒尔兹,西德尼.埃伦.舒尔兹.现代心理学史.第8版.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310.14. 美杜.舒尔兹,西德尼.埃伦.舒尔兹.现代心理学史第8版.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311.15. 美杜.舒尔兹,西德尼.埃伦.舒尔兹.现代心理学史.第8版.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316.16. 周宏.研究性学习.第3卷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55.17. 蒋孔阳.评老子”大音希声”的音乐美学思想.转引自中国古代美学史研究.

39、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3.107.18. 阎韬.庄子美学思想浅议.转引自中国古代美学史研究.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3.174.19. DonaldSherburne.AwhiteheadeanAesthetie.Newyork:Yale,196一108.20. 瑞士爱德华.布洛.作为艺术因素和审美原则的”心理距离说”.牛耕译.转引自(2).中国社会.21. 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美学研究室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一96.22. 美海明威海明威谈创作.董衡翼编选.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5.3一4.23. 张国申.”空白”折射出的魅力-析海明威文学创作中省略的尺

40、度.外国文学,2005,(3):81.24. 吴丹绮.高职数学教学的 “留白 ”效应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版,2010(11).25. 籍莉.蔡袼尼克效应与课堂教学中的留白J. 基础教育月刊 2008(3).26. 刘海明.初中物理裸尝的留自意义与策略J. 数理化学习 2009(1).27. 潘施施.基于学生自主学习下的语文课堂留白策略J.文学教育 2011(2).28. 顾长明.巧设课堂留白,提升教学品质J.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 2010(2)29. 周 波.课 堂 留 白 无 处 不 在品德课“留白”教学案例 J. 新课程学习 2009(12).30. 屠爱华.小学品德课课堂留白的思考与实践 J.小学德育 2010(6).31. 伏红娟英语课堂“留白”处,学生思维活跃时 J .海外英语 2011(10).32. 教育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 s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4年版.33. 涂荣豹.高中数学新课程实验基本状况的调查研究J.数学通报 2007(8).34. 张奠宙、唐瑞芬、刘鸿坤.数学教育学M江西教育出版社 1991 年版.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