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Z-051智能制造检验检测技能大赛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59874445 上传时间:2022-03-05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4.88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GZ-051智能制造检验检测技能大赛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GZ-051智能制造检验检测技能大赛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GZ-051智能制造检验检测技能大赛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资源描述:

《GZ-051智能制造检验检测技能大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Z-051智能制造检验检测技能大赛(2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017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竞赛项目方案申报书赛项名称:智能制造检验检测技能大赛赛项组别:中职组 高职组专业大类:电子信息大类方案设计专家组组长:陈策专家组组长手机:13621229440方案申报单位(盖章):工信部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 方案申报单位负责人:姚明联系手机:13511020338邮箱号码:yaom7601通讯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政达路2号CRD银座A座6层601室 邮政编码:100040 申报日期:2016年8月30日目 录一、赛项名称2二、赛项申报专家组3三、赛项目的3四、赛项设计原则6五、赛项方案的特色与创新点8六、竞赛内容简介10七、竞赛方式12八、竞赛时间安排与流程1

2、2九、竞赛试题14十、评分标准制定原则、评分方法、评分细则16十一、奖项设置17十二、技术规范17十三、建议使用的比赛器材、技术平台和场地要求17十四、安全保障20十五、经费概算21十六、比赛组织与管理22十七、教学资源转化建设方案23十八、筹备工作进度时间表24十九、裁判人员建议25二十、赛题公开承诺26二十一、其他262017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竞赛项目方案一、赛项名称(一)赛项名称智能制造检验检测技能大赛(二)压题彩照(三)赛项归属产业类型电子信息产业、软件业(四)赛项归属专业大类序号专业大类专业名称专业方向1电子信息59计算机类(5901)计算机应用技术2计算机网络技术3电子信息类(

3、5902)电子信息工程技术4应用电子技术5通信类(5903)计算机通信6软件业62基础软件服务(6212)软件测试服务7应用软件服务(6290)嵌入式系统服务二、赛项申报专家组本赛事由工信部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牵头设计并申报,各高校、行业、企业等单位共同构成。委员会人员具体构成为:行业成员,1人,占比12.5%;院校成员,5人,占比62.5%;企业成员,2人,占比25%。姓名单位专业职务/职称年龄手机号码邮箱王铁宁装甲兵工程学院电子工程主任/教授5413801015221563897572QQ.com李宁北京林业大学自动化主任/副教授391391131793999477001QQ.com李存

4、永河南经贸职业学院电子工程主任/教授5218638128291zglcy张屹广东大学华软软件学院软件工程主任/教授431392610850513926108505陈慈发湖北三峡大学电子工程主任/教授491397259761713972597617戴琼中科院软件所软件工程组长/副研究员4113717663688563897572万新华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电子工程高级工程师42134392064722355342950陈策凯云联创(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软件测试技术总监/副研究员4113621229440pyschce三、赛项目的(一)践行国家“中国制造2025”战略,关注中国制造全面升级,推进智能制

5、造检验检测技术及其相关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政府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它提出,坚持“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的基本方针,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整体推进、重点突破,自主发展、开放合作”的基本原则,通过“三步走”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第一步,到2025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第二步,到2035年中国制造业整体达到世界制造强国阵营中等水平;第三步,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围绕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中国制造2025明确了9项战略任务和重点,提出了8个方面的战略支撑和保障。2016年4月6日

6、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通过了装备制造业标准化和质量提升规划,要求对接中国制造2025。工业和信息化部、质检总局、国防科工局于2016年8月15日联合下发了关于印发促进装备制造业质量品牌提升专项行动指南的通知。该通知中明确要求:完善工业产品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体系,加强检验检测机构建设。支持建立检验检测技术联盟和公共服务平台,推动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建设试点和检验检测认证公共服务平台示范区的建设。智能制造是技术密集型行业,包括软硬件协同开发,具有典型嵌入式系统特征,其产业链庞大,是一个具有显著技术扩散和经济乘数效应的产业集群,在中国乃至全球,其行业梯队人才岗位上都衍生了

7、巨大的缺口。开设“智能制造检验检测技能大赛”赛项,旨在提升技能大赛与产业发展相同步的水平,充分发挥技能大赛引领、导向作用,推进职业院校相关专业建设;充分发挥技能大赛连接、传递产业需求和院校教学的桥梁功能,构建与前瞻产业技术诉求紧密关联的人才培养评价体系,探索现代职业计算机教育体系智能制造相关专业人才培养的途径。(2) 产教融合,强化专业核心技能与核心知识点,切实在教育阶段增强学生现代智能制造质量意识和评测知识体系,培养符合“中国制造2025”战略要求之人才。赛项内容设计紧扣智能制造评测技术领域职业的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在强化核心技能与核心知识点的同时,提升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综合考核测试方案设计,

8、测试点分析,测试工具使用,潜在问题分析,以及计算机编程能力等测试相关计算机应用、测试技术。通过赛项内容,可以提升学生对制造质量的意识和评测知识的水平,提高学生从业能力,成为符合“中国制造2025”战略要求的有用人才。(三)以赛促教,促进符合“中国制造2025”下智能制造质量评测技术相关专业高素质技能型的人才培养路径构建。赛项深度结合了智能制造类产业发展趋势的研判,选择极具产业宏观代表及微观技术领域的典型应用为背景,以产业主体岗位核心要求为标准,以领域主流典型技术为支撑,形成能够全面呈现新常态经济下产业现状及技术前瞻,亦能评估专业建设成果的赛项体系。以期通过赛项的组织与参与,产教深度融合,引入企

9、业用人标准及用人机制,与院校共同探索新常态经济下智能制造评测相关专业“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的可实现路径,促进智能制造评测相关专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的快速构建与成熟,为实现“中国制造2025”下的智能制造评测技术的创新提供有效的手段。四、赛项设计原则(一)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赛项全程严格遵循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制度汇编要求,以开放、透明的理念贯穿赛事设计、组织、运维全程,严格规范赛项各项管理制度;赛项筹备与竞赛过程采用指纹识别技术手段以确保赛事管理与支撑,严格做到赛题保密,赛项过程层层加密,裁判工作分组分模块组织,充分呈现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二)坚持产教深度融合,赛项选题紧扣产业

10、用人需求趋势,提升职业教育服务产业结构调整能力的原则职业院校基础专业/学科开设成熟,专业点多,涵括应用电子技术、信息技术、智能硬件,嵌入式系统测试技术等专业大类;作为具有显著技术扩散和经济乘数效应的产业集群,其对于电子系统应用开发、系统集成及测试等领域人才的需求日趋迫切。在深入调研职业岗位分析后,对于智能制造领域定位在嵌入式系统开发、质量管理、嵌入式系统测试、项目管理、测评机构测试人员等。其主要职业岗位为软件开发工程师、测试工程师、质量管理员、软件测评机构测试及管理人员等。赛项设计在上述深度调研及教学应用转换的基础上,以及相关领域产业人才需求为模型,贯穿教学资源开发诉求,并糅合了岗前、职后的人

11、才可持续性培养需求于赛项设计、实施的过程及成果的反馈中,使赛项本身能够作为教学项目和案例纳入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计划,从实质意义上推动专业建设与提升,亦逐步的实现职业教育服务产业结构调整的能力。(三)坚持教学为本,竞赛内容深度匹配职业岗位,体现专业核心能力与核心知识、全面涵盖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原则赛项设计在职业岗位与典型工作任务分析的基础上,将领域的典型工作任务:智能设备软硬件系统质量评测等核心目标任务通过教学转换的方式构建出竞赛内容,通过行业典型应用场景一一完整展现。赛项设计全程以考核、评判岗位或目标任务要求的技术技能综合(组合)运用水平、比赛任务完成质量以及选手素质水平为设计原则,参照国家职

12、业技能标准命题,融入基础理论教学与领域知识、技术,从而强化职业技能教育意识;与此同时,用人单位参与需求调研,提交行业人才模型诉求及项目案例,经由教育专家的充分论证和浓缩提炼,将应用场景、工作任务与教学创新模式相结合,真实体现理实一体、工学结合设计原则。(四)坚持优选竞赛平台,遴选先进、通用性强、社会保有量高的设备与软件原则,兼顾现代教育技术创新课程教学形式需求竞赛平台遴选坚持教学为本,先进性、通用性并存原则。所选平台以满足专业教学、实验实训要求为基本原则,兼顾学生培优,创新创业综合能力培养需求。竞赛平台设计由业界领先典型应用转换而来,经历了行业多种区域环境的适用性、稳定性、抗压性测试,技术、理

13、论体系成熟,且极具前瞻的可研性;竞赛平台设计符合阶梯性教学需求,可以满足理论课程、技能课程、项目课程以及创客课程实验实训需求,以契合院校专业实训教学需求为基本原则,以满足综合考核、甄选、评优多教学评价体系为目标,保护院校投资,为院校专业建设创造可持续的价值。五、赛项方案的特色与创新点(一)赛项特色1.赛项设计前瞻性智能制造技术正在方方面面改变着我们的生活,选题于此,糅合现今飞速发展的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嵌入式系统设计技术、自动化测试技术等新技术的产业化需求,以点带面,使参赛选手通过竞赛知悉,并通过学习训练掌握相关通用自动化评测技术,了解智能制造领域以及由此衍生出的各行业的最新技术成果和应用。2

14、.赛项领域典型性赛项选题“智能制造检验检测技能大赛”为信息产业典型领域应用技术,集硬件集成和软件开发、测试技术为一体,极其适合高职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培养。选题涵括了智能软硬件系统检验检测技术及相关技术领域中多环节技术,可同时满足电子、计算机、工业控制等专业方向的人才培养及竞技要求。3.赛项平台先进性赛项平台改变固化的教仪设备开发方式,多元化的体裁给予了赛项平台弹性、延展、可堆叠的模块化设计思路,在满足递进性、区域性的专业开设教学需求的前提下,保护院校投资的同时,引入智能软硬件系统测试平台,实现对智能软硬件系统外围仿真平台的搭建,以更直观、形象的形式呈现先进的领域技术。4.赛项组织智能化为切实保

15、障赛项公开、公平、公正的设计原则,可从竞赛结果数据中分析出普遍参赛选手对技能掌握熟练程度的分布情况,以及对技术难易选择的曲线情况,从而科学的判断和分析教学的欠缺和培养重点。(二)赛项创新点1.首个引导参赛者以立足于“中国制造2025”高度视角的思维完成竞技的赛项 信息产业作为中国乃至全球战略新兴产业,源于其是全球经济发展的驱动力,与国力、民生经济息息相关;而“智能制造检验检测技术”赛项的设计,基于行业前瞻性,参赛者、学习者在完成赛项任务、学习任务时需综合评估功能和性能等一系列链条的综合因素,故在智能软硬件系统测试技术人才的培养模型构建中,在参赛者的参赛过程中,已着眼于培养其具有统筹、宏观的视角

16、高度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亦契合现今新经济常态下高技能型人才宏观、创新、持续学习的职业素养的培养诉求。2.赛项成果资源转化同时服务于专业建设与产业应用赛项成果的资源转化不仅仅能够服务专业建设,也能够为产业应用提供典型的案例分析。专业建设:大赛软硬件系统在赛后可复用为教学服务的教学实训平台。既涵括基于智能软硬件系统测试教学平台建设的教学资源体系,亦能对教学实训进行全方位的管理,对于教学实训情况真实数据的采集和维护,统计和分析,设定评分规则,并对实训教学情况进行客观评价,为教学分析提供依据。更好的体现了赛项成果的资源转化。同时在赛项筹备、组织、实施过程中,将组织编撰智能软硬件系统测试培训教程、半实

17、物仿真测试环境应用等多本教材和实训教程,有效的解决新兴专业教学配套资源较为匮乏的问题。产业应用:赛项的设计结果将很好的呈现出参赛者的创新与创造思维,对智能软硬件系统测试环境的设计、应用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六、竞赛内容简介大到无人机,小到遥控器,智能嵌入式系统设备的使用无处不在。对智能嵌入式系统的测试产业需求及应用领域极为广泛,已成为一个国家构建新经济模式和重塑国家竞争力的驱动力量。“智能制造检验检测技能大赛”正是顺应了智能制造产业在未来几年内的高速发展而带来的大量人才需求而设计的。通过技能竞赛的组织,促进职业院校紧贴智能嵌入式系统产业发展与需求,培养产业发展需要的高技能人才,推动职业院校计算机

18、嵌入式系统技术、计算机软件测试技术专业的建设。Big as unmannedaerialvehicle, small as remote controller, embedded devices are everywhere. The demand for embedded software test are vast. Embedded software design&test industry, as one emerging industy among various countries, is closely related to national and peoples liveho

19、od. It has been the driving power of a country to establish new economic model and rebuild national long-term competitiveness due to its wide industrial needs and application areas. Therefore,“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inspection and testing technology competition” is designed by the growth needs of

20、 talents which would brought by the high development of new energy industry in the coming years. By organizing skill competition, we can promote vocational schools to fit the new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dustry and software test industry development and needs, cultivate high-skilled talents that can

21、 satisfy industry demands, and drive vocational schools to build new embedded computer software technology, computer software test major.赛项设备由智能软硬件系统测试实训平台组成,平台集成了待测件板、Android显示屏、多功能接口板、通用嵌入式系统测试平台软件,能够完成手工测试和自动化测试。本竞赛适用于能源电子专业、自动化专业、电力电子专业、机电一体化、计算机应用专业及相关专业的高等职业院校学生。赛项采取团队比赛方式,每个参赛队由3名在籍高等职业院校同校学生

22、组成,性别不限。每个参赛队可配备指导教师2名。竞赛时间为5小时,综合考核输出输出方式概念的理解,测试工具的操作,自动化测试概念的理解,自动化测试工具的操作,测试方法的理解和掌握,分析问题的能力。七、竞赛方式(一) 采取团体比赛形式;(二)不得跨校组队,同一学校项目报名参赛队不超过3支;(三)每个参赛队由3名选手(设场上队长1名)和1-2名指导教师组成。参赛选手须为全日制在籍学生,选手年龄须不超过25周岁(当年),即参赛当年7月1日前不满26周岁;指导教师须为本校专兼职教师;(四)3名选手在竞赛现场按照竞赛任务要求,相互配合完成比赛任务;(五)本赛项暂不邀请境外代表队参赛。八、竞赛时间安排与流程

23、(一)时间安排时间安排:5个小时(二)竞赛流程九、竞赛试题竞赛任务书 任务(一):根据竞赛现场提供的车辆控制器车速、发动机转速、行驶里程、燃油消耗输入输出设计要求,使用实训平台,输入对应的车速和发动机转速值,测试输出的行驶里程、燃油消耗是否满足设计要求。要求:1:完成输入输出的手工测试,使用函数发生仪给出频率信号作为输入,能够在测试实训平台的Android显示屏上显示出车速、发动机转速信息;使用万用表测量输出的车速、发动机转速值,进行比较,判断测试结果。2:使用通用嵌入式系统测试平台软件完成自动化测试,完成仿真模型、通信协议、设备规划、测试脚本的编写,输入车速、发动机转速信号到待测件板,能够在

24、实训平台的Android显示屏上显示出车速、转速信息;能够从CAN口、串口读取到车速、发动机转速信息,进行分析,判断测试结果。3:使用通用嵌入式系统测试平台软件完成里程、燃油部分的自动化测试,要求车速要在最大值和最小值附近运行一段时间,最后回到中间值。在车速变化的过程中持续测量里程、燃油消耗的值,根据设定的计算公式,判断测试结果,给出测试结论。任务(二):根据竞赛现场提供的车辆控制器燃油液位、变速器油压、变矩器油温的输入输出设计要求,使用实训平台,输入对应的燃油液位、变速器油压、变矩器油温的电压值,测试输出的燃油液位、变速器油压、变矩器油温是否满足设计要求。1:使用手工测试的方法,使用稳压电源

25、分别输入燃油液位、变速器油压、变矩器油温,能够在测试实训平台的Android显示屏上显示出燃油液位、变速器油压、变矩器油温信息;使用串口调试助手获取输出的燃油液位、变速器油压、变矩器油温值,进行比较,判断测试结果。2:使用通用嵌入式系统测试平台软件完成自动化测试,完成仿真模型、通信协议、设备规划、测试脚本的编写,输入燃油液位、变速器油压、变矩器油温信号到待测件板,能够在测试实训平台的Android显示屏上显示出车速、发动机转速信息;能够从CAN口、串口读取到车速、发动机转速信息,进行分析,判断测试结果。3:要求输入的燃油液位、变速器油压、变矩器油温能够在输入值区间内均匀地取150个点,并且最大

26、值等于输入范围的最大值,最小值等于输入范围的最小值。任务(三):根据竞赛现场提供的车辆控制器灯光开关和显示的输入输出设计要求,使用实训平台,测试灯光开关和显示是否满足设计要求。1:使用手工测试的方法,使用稳压电源作为输入,测试DI输入的电压取值范围;使用万用表测试DO输出的高电平和低电平的电压值。2:使用通用嵌入式系统测试平台软件完成自动化测试,通过监控面板控制输入的开关量值,同时通过监控面板观察灯光的开关情况。3:使用通用嵌入式系统测试平台软件完成各种开关组合的组合情况,同灯光控制逻辑相对比,发现灯光控制逻辑中存在的错误。十、评分标准制定原则、评分方法、评分细则(一)评分标准制定原则:根据全

27、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成绩管理办法,遵循成绩管理基本流程,通过检录、一次加密、二次加密、竞赛成绩评定、解密、成绩公布等流程,规范成绩管理。竞赛成绩评定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评分标准注重对参赛选手价值观与态度、物联网技术应用能力、团队协作与沟通及组织与管理能力的考察。以技能考核为主,兼顾团队协作精神和职业道德素养综合评定。(二)评分细则序号名称分值考核内容1车速部分的测试35%根据任务书,完成车速部分的自动化测试2燃油部分的测试30%根据任务书,完成燃油部分的自动化测试3灯光控制部分的测试30%根据任务书,完成灯光控制部分的测试4职业素养5%通过对竞赛任务的完成,考核参赛选手在职业规范、团队协作、

28、组织管理、工作计划、团队风貌5方面的职业素养成绩。十一、奖项设置竞赛设参赛选手团体奖,以赛项实际参赛队总数为基数,一等奖占比10%,二等奖占比20%,三等奖占比30%,小数点后四舍五入;获得一、二、三等奖的团体赛参赛选手,授予相应荣誉证书;获得一等奖的团体赛参赛队,授予奖杯;获得一等奖的参赛队指导教师获“优秀指导教师奖”,授予荣誉证书;大赛所有荣誉证书、奖杯由大赛组委会统一制作颁发。十二、技术规范本赛项遵循以下国际相关标准,国家相关标准和行业相关标准:1) GB/T 9386-2008 计算机软件测试文档编制文档规范2) GB/T 11457-2006 信息技术 软件术语3) GB/T 189

29、05.1-2002 软件工程 产品评价 4) GB/T 17544-1998 信息技术 软件包 质量要求和测试 5) GB/T 15532-2008 计算机软件测试规范6) GJB 438B-2009 军用软件开发文档通用要求十三、建议使用的比赛器材、技术平台和场地要求本次赛项使用的技术平台为凯云联创(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通用智能嵌入式系统测试实训平台。(一)教学实训平台介绍1.总体描述凯云“通用嵌入式系统测试实训平台”, 是凯云科技自主研发的应用于智能软硬件系统黑盒动态测试的实训平台。该实训平台采用模块化设计,具备良好的可拓展性,可以同时满足各级教育机构在智能软硬件系统检验检测技术教学实

30、训、试验、演示等方面的不同需求。该实训平台选用典型的待测系统作为案例,设计了待测系统软件功能和实现方式,可以模拟实际场景下的嵌入式系统的运行环境及功能。通过对本实训平台进行学习,能够掌握对嵌入式系统进行黑盒动态测试所需要的测试方法,能够通过实际动手操作,取得对嵌入式系统进行黑盒动态测试的测试经验和技能,为在今后开展实际项目工作打下基础。2.系统构成“通用嵌入式系统测试实训平台系统”主体设备由智能制造检测技术实验箱和通用嵌入式系统测试平台(ESITest)构成。1)智能制造检测技术实验箱测试实验箱,是国内首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可全面呈现嵌入式被测系统硬件通道环境的模拟平台。由多功能接口板、待测

31、件板、安卓显示屏、接口数据通信板四部分构成,组合安装在实验箱操作面板上,可满足嵌入式系统测试的教学展现,以及嵌入式系统通道测量环境的安装、调试、实训。2)通用嵌入式系统测试平台(ESITest)ESITest是针对嵌入式系统进行实时、闭环、非侵入式测试的自动化测试平台。该平台提供了嵌入式系统的半实物仿真测试环境,支持各类通信接口,适用于嵌入式系统在设计、仿真、开发、调试、测试、集成验证和维护各个接地配置项级别和系统级别的动态测试及验证。ESITest具有适用范围广,通用性强、自动化测试程度高、扩展性好、携带方便、配置灵活、操作简单以及使用成本低等特点。3.设备清单设备名称主要器材和技术平台智能

32、制造检测技术实验箱(1) 数据采集板 数量:1(2) 待测件板 数量:1(3) 安卓显示屏 数量:1(4) 串口通信板 数量:1(5) 数字量开关 数量:9(6) 数控显示灯 数量:10(7) 串口转USB数据线及电源 数量:1通用嵌入式系统测试平台(1) 计算机 数量:1(2) 运行软件 数量:1(二)竞赛场地和环境标准1.竞赛场地应为地面平整、明亮、通风的室内场地,场地面积应不小于800;2.每个竞赛工位应能够提供独立的电源,其供电负荷不小于0.5kw,且含安全的接地保护,每个赛位8至10;3.每个竞赛工位应提供性能完好的竞赛平台、相关工具和电脑1台,安装竞赛所需的相关软件。(三)安全防范

33、措施1.参赛选手根据规定确认竞赛设备、工具是否安全完好,严格遵守赛场规章、操作规程,保证人身及设备安全,接受裁判员的监督和警示,文明竞赛;2.参赛选手安装部署竞赛设备时,请详细了解各设备性能参数,如供电输入等,确保设备的正常使用;3.参赛选手连接电子元器件及其他套件时,注意防止正负极短路,避免烧坏;4.参赛选手如遇设备故障,请及时示意现场裁判,保证竞赛的正常进行。十四、安全保障参照2016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安全管理规定的有关要求,依据申报赛项自身特点,明确所需的安全保障措施。(一)成立相应的安全管理机构负责本赛项筹备和比赛期间的各项安全工作,赛项执委会主任为第一责任人;(二) 制定安全管理

34、的相应规范、流程和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保证比赛筹备和实施工作全过程的安全;(三) 比赛内容涉及的器材、设备应符合国家有关安全规定;(四)赛项执委会在赛前对本赛项全体裁判员、工作人员进行安全培训;(五)赛项执委会制定专门方案保证比赛命题、赛题加密、赛题发布和系统评判过程的安全;(六)赛项执委会在赛前组织专人对比赛现场、住宿场所和交通保障进行考察,并对安全工作提出明确要求。赛场的布置,赛场内的器材、设备,应符合国家有关安全规定;(七)赛场周围设立警戒线,防止无关人员进入,发生意外事件。比赛现场内参照相关职业岗位的要求为选手提供必要的劳动保护和医务服务;(八) 承办院校应提供保障应急预案实施的条件,明

35、确制度和预案,并配备急救人员与设施;(九)赛项执委会会同承办院校制定开放赛场和体验区的人员疏导方案。赛场环境中存在人员密集、车流人流交错的区域,除了设置齐全的指示标志外,增加引导人员,并开辟备用通道;(十)大赛期间,赛项承办院校在赛场管理的关键岗位,增加力量,建立安全管理日志;(十一)比赛期间安排的住宿地应具有宾馆、住宿经营许可资质,保证住宿、卫生、饮食安全等;(十二) 比赛期间发生意外事故时,应采取措施,避免事态扩大。十五、经费概算序号项目阶段资金用途费用(万元)1方案论证专家论证会议22赛前准备专家筹备会、(含差旅交通、食宿)、模拟题开发8全国赛前说明会23比赛现场竞赛设备厂商提供设备运输

36、、安装调试10专家、监考和裁判、现场技术支持、后勤保障劳务费15赛场布置、场地设施改造、技术展示体验15参赛选手奖品10竞赛指南印刷、选手服装等9竞赛现场办公文具、耗材等9小计(单位:万元)80十六、比赛组织与管理(一) 组织保障:成立赛项执行委员会、赛项专家组,落实赛项承办院校。以上赛项组织机构经大赛执委会核准发文后成立;(二)赛项执委会:全面负责本赛项的筹备与实施工作,接受大赛执委会领导,接受赛项所在分赛区执委会的协调和指导。赛项执委会的主要职责包括:领导、协调赛项专家组和赛项承办院校开展本赛项的组织工作,管理赛项经费,选荐赛项专家组人员及赛项裁判与仲裁人员等;(三)赛项专家组:在赛项执委

37、会领导下开展工作,负责本赛项技术文件编撰、赛题设计、赛场设计、设备拟定、赛事咨询、技术评点、赛事成果转化、赛项裁判人员培训、赛项说明会组织等竞赛技术工作;同时负责赛项展示体验及宣传方案设计;(四) 承办院校:在赛项执委会领导下,负责承办赛项的具体保障实施工作,主要职责包括:按照赛项技术方案要求落实比赛场地及基础设施,赛项宣传,组织开展各项赛期活动,参赛人员接待,生活服务,比赛过程文件存档等工作,赛务人员及服务志愿者的组织,赛场秩序维持及安全保障,赛后搜集整理大赛影像文字资料上报大赛执委会等。赛项承办院校按照赛项预算执行各项支出。承办院校人员不得参与所承办赛项的赛题设计和裁判工作;(五)现场裁判

38、、仲裁、监督组:开赛前一周,在裁判员库、仲裁员库、监督员库中随机抽取组成。裁判组负责赛前检查及赛场鉴定、现场执裁和评审比赛结果等工作;仲裁组负责受理各参赛队的书面申诉、对受理的申诉进行深入调查,做出客观、公正的集体仲裁;监督组对指定赛区、赛项执委会的竞赛筹备与组织工作实施全程现场监督,包括赛项竞赛场地和设施的部署、选手抽签、裁判培训、竞赛组织、成绩评判及汇总、成绩发布、申诉仲裁、成绩复核等; (六)协办企业:提供竞赛现场设备并设置技术保障组,为竞赛设备、软件与竞赛设施提供保养、维修等服务,保障设备的完好性和正常使用,保障设备配件与操作工具的及时供应。十七、教学资源转化建设方案为了更好地推动智能

39、制造软硬件系统测试及相关领域技术的蓬勃发展,实现企业与院校间的专业与产业企业岗位、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的五个对接。将通过技能竞赛助力于院校的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师资队伍、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等方面。并为此而制定大赛成果转化实施方案:(一)遵循教学为本的原则,通过赛项支撑平台的教学化转换,将赛项题库、实训教程、企业案例等转换为资源库基础素材,并为此为基础建设基于智能软硬件系统教学实训平台的教学资源体系,为全国院校提供一个共有的资源库,实时分享教学优质资源;(二)召开“智能制造检验检测技能大赛”成果专题研讨交流会。在研讨会上,

40、由获得做为示范推广的指导教师或学生介绍大赛成果,围绕着大赛成果交流学习的体会,分组展开研讨,提出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做法、建议。使大赛成果深入人心,使大赛成果在学校得以有效推广应用。(三)借助培训的有效方式推广成果。由学校与企业共育师资,借助师资培训的机会,推广大赛的成果;以切实转变新的教学理念,促进相关课程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四)加强与企业合作,让大赛成果走近行业。注重大赛成果向行业转化,把大赛成果与行业应用紧密对接,转化为可在实际工程案例中实施的实际应用项目,产生直接的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五)让我们的大赛成果走出国门,接受更大的挑战。推荐优秀的大赛成果参与国际性的比赛,切实推动我国智能制造

41、检验检测技术的国际性发展。十八、筹备工作进度时间表依据赛项筹备工作,制定筹备工作时间进度表。序号筹备阶段内 容时间安排1申报、立项赛项设计专家研讨会,完成赛项申报方案2016年9月确定赛项2016年11月成立赛项执委会、专家组2赛前准备赛项专家会议3-5轮次会议,确定赛项规程、样题、赛项技术方案、赛场方案、体验环节设计方案、开放方案、宣传方案、教学资源转化方案、赛事安全规章、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等2017年2月4月确定分赛区及承办校2017年4月全国赛项说明会2017年4月命题专家组会议,赛题开发、确定竞赛题库2017年4月5月赛项预报名及报名完成2017年4月5月3比赛阶段比赛设备安装、调试,赛

42、场布置、同期技术展示、体验和活动现场布置;赛项指南印刷、选手服装制作2017年5月专家组题库审核,确定评分标准及抽题成立裁判组、仲裁组、监督组;培训并验收赛场正式比赛、同期技术展示、体验和活动举办;竞赛成绩提交、竞赛过程文档提交、教学资源转化成果与赛项总结十九、裁判人员建议根据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专家和裁判工作管理办法,建议由高校、高职院校以及行业、企业专家共同构成裁判组。对裁判组成员及数量的要求为:裁判长一名;检录及一级加密裁判一名;二级加密裁判一名;现场和评分裁判伍名;共计8人。要求:身体健康,年龄一般在65周岁以下,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坚持原则,作风正派,认真负责,廉洁公正,从事计算机、

43、软件、网络、电子、自动化测试、嵌入式系统设计与研究等专业工作或教学经验10年以上,有较深的理论造诣,熟悉本专业国内外的技术标准和业务流程,在全国专业领域内有一定的权威性和知名度,具有副高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序号专业技术方向知识能力要求专业技术职称(职业资格等级)人数1自动化控制、嵌入式系统测试熟悉软件测试、嵌入式系统测试技术;嵌入式系统检测与评估知识教授(正高)或副教授(副高)22计算机软件开发、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应用精通软件开发及嵌入式系统开发,且从事计算机技术类专业教学教授(正高)或副教授(副高)43电子自动化、计算机软件、网络、嵌入式系统测试应用熟悉嵌入式系统测试技术,具备嵌入式系统测试从

44、业资格验,从事嵌入式系统测试与工作教授(正高)或副教授(副高)2裁判总人数8二十、赛题公开承诺承诺保证于开赛2个月前在大赛网络信息发布平台上(www.chinaskills-jsw.org)公开全部赛题。二十一、其他1.专程联络员:尹锐 职务:副总经理 手机:13911317939 2.附件:凯云联创(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企业合作承诺书附件:凯云联创(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企业合作承诺书企业合作承诺书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执行委员会办公室:凯云联创(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凯云科技)是专业从事智能制造领域嵌入式系统相关产品研发、测试等业务的高科技公司,是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凯云科技自成立以来,一

45、直专注于嵌入式产品的开发、生产、销售和技术服务,并致力于提供面向国防军工以及民用的装备嵌入式系统接口设备、测试类产品及技术服务。凯云科技现申请成为“智能制造检验检测技能大赛”赛项的独家竞赛赞助商,并于大赛开展长期、深入的合作。公司郑重承诺如下:1. 赛项经费赞助:凯云科技将根据大赛组委会的相关要求,提供相关的经费支持,用于赛项相关运作组织的费用;2. 赛项冠名:凯云科技希望能成为“智能制造检验检测技能大赛”赛项的独家冠名单位,享受合作企业的利益;3. 赛项器材赞助:1) 赛项专用设备:凯云科技承诺赞助赛项专用设备在竞赛过程中的免费使用权2) 赛项使用耗材:凯云科技承诺赞助赛项耗材的免费使用权4. 赛项用品赞助:若作为单项赛事的冠名企业,凯云科技将承诺提供该项赛事的大赛用品5. 技术服务支持:凯云科技将形成由专业人员组成的项目小组,全程跟进赛事进程,为赛项举办提供技术保障;6. 后勤保障服务:凯云科技将配合大赛赛项执行委员会做好赛事进程所需的后勤保障工作,保障大赛赛项的顺利进行。承诺人:凯云联创(北京)科技有限公司2016年09月04日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