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诵读-五年级第一课《史记》名言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59853035 上传时间:2022-03-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经典诵读-五年级第一课《史记》名言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经典诵读-五年级第一课《史记》名言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经典诵读-五年级第一课《史记》名言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经典诵读-五年级第一课《史记》名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典诵读-五年级第一课《史记》名言(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经典诵读-五年级第一课。史记名言1、史记简介史记是由司马迁撰写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自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任务、哲学、政治、经济、军事等)。史记最初没有固定书名,或称“太史公书”,或称“太史公传”,也省称“太史公”。“史记”本是古代史书通称,从三国时期开始,“史记”由史书的通称逐渐成为“太史公书”的专称。司马迁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完成的史记,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对后世影响巨大。史记与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并称“史学双璧”。2、司马迁(前145年-前90年),字子长,一说

2、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中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 其父司马谈为太史令(相当于现在国家图书馆馆长一职)。早年司马迁在故乡过着贫苦的生活,10岁开始读古书,学习十分认真刻苦,遇到疑难问题,总是反复思考,直到弄明白为止。20岁那年,司马迁从长安出发,到各地游历。后来回到长安,作了郎中。他几次同汉武帝出外巡游,到过很多地方。35岁那年,汉武帝派他出使云南、四川、贵州等地。他了解到那里的一些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他父亲司马谈死后,公元前108年(元封三年),司马迁接替做了太史令。公元前104年(太初元年),与天文学家唐都等人共订“太初历”。同年,开始动手编史记

3、。公元前99年(天汉二年),李陵出击匈奴,兵败投降,汉武帝大怒。司马迁为李陵辩护,触怒了汉武帝,获罪被捕,被判死刑。“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报任安书)为了完成父亲遗愿,完成史记,留与后人,含垢忍辱忍受“腐刑(割掉鼻子或者生殖器官的酷刑)”。公元前96年(太始元年)获赦出狱,做了中书令,掌握皇帝的文书机要。他发愤著书,全力写作史记,大约在他55岁那年终于完成了全书的撰写和修改工作。 司马迁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成就了史记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130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史记全书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三十世家(记诸

4、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叙人臣,其中最后一篇为自序)、十表(大事年表)、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对后世的影响极为巨大,被称为“实录、信史”。课文讲解1、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一飞冲天)原意:南方的土山上有一种鸟,三年不鸣不飞,但一飞便可冲天,一鸣便能惊人。后世遂用“一鸣惊人、一鸣、一飞鸣、冲天翼、三年翼”等。比喻有才华的人,平时默默无闻,一但施展才华,就能做出惊人的业绩。”故事:春秋时楚庄王(前613年前590年)他少年即位,面临朝政混乱,为了稳住事态,他表面上三年不理朝政,实则暗地里在等待

5、时机。人问之,曰:“三年不飞,飞将冲天;三年不鸣,鸣将惊人。”他在位22年,为了楚国的振兴,物色到了一大批忠臣良将,为朝廷所用。他知人善任,广揽人才,重用了苏从、伍参、孙叔敖、沈尹蒸,让他们整顿朝纲,兴修水利,重农务商。在楚庄王的领导下,国家日渐强盛,先后灭庸、伐宋、攻陈、围郑,陈兵于周郊,问鼎周王朝。前597年,于今河南荥阳北大败晋军。公元前594年,迫使宋订下城下之盟,并陆续迫使鲁、陈、宋、郑等国归依,使楚国成为春秋五霸之一。2、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泰山不排除细小的土石,所以能那么高。比喻人度量大,能包容不同的事物。 河海不舍弃细小的水流,所以能成就它那样

6、的深广。原喻要广纳人才,才能成就大业。故事秦始皇当政后,国家逐渐强大,为了实现统一天下的雄心,防止异国渗透,打算驱逐异国侨民。丞相李斯得知后犯颜直柬,上书说:泰山不让弃一粒土壤,才有如此顶天立地之大。江河对细流均吸纳归己,才有无底之深。作为一国之君,不拒绝任何黎民百姓的追随才昭示他的贤明大德。所以疆土不论东西南北,百姓不分同族异国,只要归顺于我,都该使他们安居乐业,这样天下太平,神灵也会降福于世,这才是以前三皇五帝无敌之所在。 李斯的观点打动了始皇,于是收回了逐客令,并从此广纳天下人才,终于统一了六国。3、严家无悍虏,而慈母有败子。管教严厉的家中没有凶悍的仆人,而太溺爱孩子的母亲却有不成才的儿

7、子。故事:说的是我的一个10岁的侄女,她也是家中的独生女,漂亮苗条的身材,比同龄人要高出一头,一双充满智慧的眼睛,人见人爱。秀外慧中的她,我大哥称之宝女,我嫂嫂则叫她乖乖,他们俩视她为掌上明珠。但我兄嫂并不因此而放松管教,初到小学读书的第一年,期终考试每门功课都在80分以上,这在一般人看来还是过得去的,但我嫂嫂却不认可,在看到成绩报告单的第二天,仍然要孩子跪在面前找原因,最后还狠狠地打了孩子几下。在孩子被我父亲心疼地抱走后,我看见大嫂也在难过地流泪,天下父母哪有不心疼孩子的?我知道她是因为违心地打了孩子而心痛。正是在嫂嫂的严格管教下,我的侄女学习有了很大进步,在读四年级后,每门功课都在95分以

8、上,成绩单上全是优秀,四年级上学期被评为全班的“学习之星”,下学期又被评为全校的“学习之星”,这正是“响鼓还需重槌擂”啊!4、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不管多聪明的人,在很多次的考虑中,也一定会出现个别错误。 不管多愚笨的人,在多次考虑中,也一定会有一个收获。 典故:楚汉相争时期,汉王刘邦派韩信带领一部分人马向东进攻赵国。赵王听说后,与成安军陈余把军队聚在井陉山口,准备迎敌。赵王的参谋李左车献计道:“井陉这地方,不能容两车并行,也容不下列队的骑兵。汉军的后勤部队一定发跟在后面。如果让我带兵抄小路截断他们的辎重,不出十天,他们必然败走。”这本是很好的计策,但是赵王和陈余没有采纳。韩信

9、探听到这个消息,心中大喜,同时暗暗佩服李左车的才华。于是他悬赏千金,要求活捉李左车。不久,韩信大败赵军。赵王被俘,陈余阵亡,李左车被汉军生擒。他被押至韩信帐内,韩信连忙为他松绑,十分客气地向他请教:“我打算向北攻打燕国,向东讨伐齐国,用什么办法才能成功呢?”李左军起先不愿意多谈,说:“我只是一个吃了败仗的俘虏,哪有资格论及这样的事情。”韩信急忙说:“赵军失败,是因为赵王没有听取你的计谋。如果他按照你的话做,恐怕我就要成为你们的俘虏了。今天我是诚心诚意地想听听你的高见,请你不要推辞了。”李左军这才直言道:“你从关中出兵,渡过黄河向东,先灭魏,再灭赵,名闻海内。威震天下-这是你目前的优势。然而你现

10、在的兵士已相当疲乏,如果急于攻燕,万一不能很快取胜,时间拖久了,齐国必定做好了充分准备,那时,你的弱点就不免要暴露出来。善于用兵的将军,总是发挥自己的优势而利用对方的弱点,你不如先在这里休整军队,一面大造攻燕的声势,一面派一个极有口才的人,带着你的信去见燕王,故意显示汉军的强大,逼燕王投降,这样,齐王也就容易对付了。”韩信一听,连声称妙,李左车谦虚的说:“我听人说过: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我的建议未必全部可取,供您参考吧。”韩信按李左军的建议行事,果然获得成功。5、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一诺千金) “诺”,许诺,诺言。一句许诺就价值千金。比喻说话算数,讲信用。 故事:

11、 秦朝末年,在楚地有一个叫季布的人,性情耿直,为人侠义好助。只要是他答应过的事情,无论有多大困难,都设法办到,受到大家的赞扬。6、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本出自论语)当管理者自身端正,作出表率时,不用下命令,被管理者也就会跟着行动起来;相反,如果管理者自身不端正,而要求被管理者端正,那未,纵然三令五申,被管理者也不会服从的。故事:太史公说:论语说,“在上位的人本身行为端正,即使不下命令,人们也会遵守奉行;自身行为不正,即便下了命令,人们也不会遵守奉行。”大概说的是李将军吧,我看到李将军诚恳朴实像个乡下人,开口不善于言谈。到他死的那天,天下认识和不认识他的,都为他尽情哀痛。他那忠

12、实的品格的确得到士大夫们的信赖么?谚语说:“桃树李树不会说话,可是树下自然会被人踩成一条小路。”这话虽然说的是小事,却可以用来说明大道理呀。7、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说话一定守信用,做事一定果敢决断,已经答应的必定实现,以示诚实,肯于牺牲生命,去救助别人的危难。故事:司马迁刺客列传:“今游侠,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 论语子路第十三“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言必信,就是“说了就一定守信用”。8、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故事:曾子卧床不起,孟敬子去探问他。曾子说道:“鸟快要死的时候,鸣叫的声音是悲哀的;人快要死的时候,说出来的话也是善良的。”(原文:曾子有疾,孟敬子问之。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9、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熙熙攘攘)天下人为了利益而蜂拥而至,为了利益各奔东西出自我国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史记的第一百二十九章“货殖列传”。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夫千乘之王,万家之侯,百室之君,尚犹患贫,而况匹夫. .亲朋道义因财失,父子情怀为利休。急缩手,且抽头,免使身心昼心愁;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与儿孙作远忧。攘攘:纷乱貌、众多。 熙熙 :温和欢乐的样子,热闹的样子。友情提示:部分文档来自网络整理,供您参考!文档可复制、编辑,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5 / 5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