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初中物理声现象试题经典

上传人:风*** 文档编号:59827314 上传时间:2022-03-05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6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物理)初中物理声现象试题经典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物理)初中物理声现象试题经典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物理)初中物理声现象试题经典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资源描述:

《(物理)初中物理声现象试题经典》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理)初中物理声现象试题经典(1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物理)初中物理声现象试题经典一、初中物理声现象1下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道路两旁的隔音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B.用“B超”检查身体是超声波在医学中的应用C.太空中宇航员能对话,说明声音可在真空中传播D.能从不同乐器中分辨出小提琴的声音主要是因为响度不同【答案】 B 【解析】【解答】解: A、道路两旁的隔音板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故A错误;B、“B超”即超声诊断仪,“B超”检查身体是超声波在医学中的应用,故B正确;C、真空不能传声,太空中宇航员对话需借助无线电设备,故C错误;D、能从不同乐器中分辨出小提琴的声音主要是因为音色不同,故D错

2、误故选B【分析】解决此题要掌握以下几个知识点:(1)减弱噪声的途径:声源处、在传播过程中、在人耳处;(2)超声波的应用:回声测距、超声诊断仪等;(3)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4)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与特色2下列与声现象有关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宇航员之间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是因为真空不能传声B.医生用“B超”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利用了声能传递信息C.声波定向发射器喇叭状外观可以减少声音的分散,从而增大响度D.在街道上安装的噪声强度显示仪是用来减弱噪声的【答案】D 【解析】【解答】解:A、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宇航员之间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是因为真空不能传声,故A正确; B、

3、医生用“B超”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是利用了声能传递信息,故B正确;C、声波定向发射器喇叭状外观可以减少声音的分散,从而增大响度,故C正确;D、噪声强度显示仪是用来检测噪声等级的,不能减弱噪声,故D错误;故选:D【分析】(1)真空不能传声;(2)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3)响度指声音的强弱,由物体振动的振幅决定的,另外还与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4)噪声监测器不断检测噪声等级,此时噪声显示装置上的示数就表示此时的噪声,其单位是分贝3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且频率越大音调越高B.“闻其声知其人”,说明可以根据音调来判断说话者C.“用超声波

4、去除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了高频声波具有做功的本领D.“公共场所不要高声说话”是要求人们说话时音调不要太高【答案】C 【解析】【解答】解:A、物体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说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且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故A错误 B、不同人说话的特点不同,即音色不同;所以“闻其声知其人”说明可以根据音色来判断说话者故B错误C、“用超声波去除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了高频声波具有能量,即具有做功的本领,故C正确D、“公共场所不要高声说话”是要求人们说话时响度不要太大,故D错误故选C【分析】(1)声音的三大特征分别是响度、音调和音色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它与振幅有关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

5、频率有关音色是指声音的品质与特色,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音色是不同的(2)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4经常归纳总结知识是一种良好的学习方法,下列四个选项是小夏所做的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声音特性影响因素描述举例响度振幅响鼓需要重锤敲、震耳欲聋音调频率不敢高声语、低声细语音色材质闻其声知其人、口技B.串联电路 并联电路 电流I=I1=I2 I=I1+I2电压U=U1+U2 U=U1=U2电阻R=R1+R2R=R1=R2 C.电荷磁极种类正、负南、北相互作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应用避雷针指南针D.电路图电压表电流表电路故障有示数无示数灯

6、泡短路无示数有示数灯泡开路无示数无示数变阻器开路【答案】D 【解析】【解答】解:A、人耳能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称为响度,把声音的高低称为音调,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响鼓需要重锤敲、震耳欲聋、不敢高声语、低声细语指的是响度;故A错误; B、在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是相同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在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的和;总电阻的倒数等于个电阻倒数之和,故B错误;C、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自然界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人们利用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制成了验电器;避雷针是利用导体的性质来工作的;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

7、相互吸引,指南针能指示一定的方向就是由于受到了磁力的作用,故C错误;D、灯泡短路,无电流通过灯泡,灯泡不发光;电压表相当于与导线并联无示数;电路有较大电流通过,电流表有示数如果灯泡开路,无电流通过灯泡,灯泡不发光;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测量电源电压有示数;电流表几乎无电流通过无示数如果变阻器开路,整个电路处于开路状态,灯泡不亮,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无示数,故D正确故选:D【分析】(1)根据声音的三个特征分析;乐音的三个特征是:响度、音调、音色(2)根据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电阻的特点分析;(3)根据电荷、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分析;(4)电路故障有两种,短路和断路根据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作用分析故障原

8、因5小徐在教室里能分辨出教室外老师的说话声,主要是依据声音的( ) A.音调B.响度C.音色D.以上三项都是【答案】C 【解析】【解答】解:在教室里能分辨出教室外老师的说话声,主要是依据不同人声音的音色不同,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分析】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6小明家对面楼的住户正在装修房间,影响了他的学习和休息,为了减小影响,小明设计了下列方案,其中最佳方案是( ) A.将门窗关紧B.用棉花塞住耳朵C.将门窗关紧,同时用棉花塞住耳朵D.将

9、门窗打开,同时用棉花塞住耳朵【答案】C 【解析】【解答】A、“将门窗关紧”是在噪声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声,可以减弱噪声但效果不是最佳,A不符合题意;B、“用棉花塞住耳朵”是在人耳接收处减弱噪声,可以减弱噪声但效果不是最佳,B不符合题意;C、“将门窗关紧,同时用棉花塞住耳朵”是在噪声传播的过程中和人耳接收处共同减弱噪声,减弱噪声的效果最佳,C符合题意;D、“将门窗打开”不仅没有减弱噪声,而是增大噪声,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控制噪声的三条途径:控制噪声的声源、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在人耳接收处减弱噪声。7对以下物理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A.甲图中,敲响音叉后用悬吊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

10、的音叉叉股,乒乓球会被弹起,说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B.乙图中,从漏斗口向下用力吹气时,乒乓球上部空气流速大、压强大,于是产生一个向上的压力差,将乒乓球托起C.丙图中,从上面倒水,下面无瓶盖时乒乓球不能上浮,盖住瓶盖乒乓球能上浮,说明只要有大气压的存在就不能产生浮力D.丁图中,光在光导纤维中传播时,反射角可能不等于入射角【答案】 A 【解析】【解答】音叉发出声音时,乒乓球会被弹开,说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A符合题意;当从漏斗口向下用力吹气时,乒乓球上部空气流速增大、压强减小,乒乓球下面的压强不变,乒乓球下面的压强大于上面的压强,于是产生一个向上的压力差,将乒乓球托起B不符合题意;当有水从乒乓球与瓶颈

11、之间的缝隙中流出,乒乓球下面的水向下流,下表面受到的压力为0,上表面受到的水的压力不为0,受到的合力方向向下,所以乒乓球不能上浮;盖住瓶盖时,乒乓球浸没水中,乒乓球受到浮力的作用(水对乒乓球产生了向上的压力差),浮力大于重力,所以乒乓球将上浮,C不符合题意;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反射角一定等于入射角,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流体压强大小与流速关系:在流体中流速越大地方,压强越小;流速越小的地方,压强越大.比浮力与物体重力大小:F浮G ,下沉;F浮 G ,上浮;F浮=G ,悬浮或漂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

12、面上,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注:光路是可逆的)8小华在钢水管的一头敲一下,小珍在另一头却听到三下声音,这三下声音依次由下述物质传播的顺序是( ) A.钢、空气、水B.钢、水、空气C.水、空气、钢D.空气、水、钢【答案】 B 【解析】【解答】在钢水管的一头敲一下,小珍在另一头却听到三下声音,三次声音分别是钢管本身、水、空气传播而来的;由于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一般来说在固体中最快,在液体中次之,在气体中最慢,所以最先听到的声音是由钢管传来的,最后听到的声音是空气传播来的。故答案为:B。【分析】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在固体中传播的最快,在液体中

13、次之,在气体中传播最慢。9有一种电子牙刷,它发出的超声波,能直达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这样刷牙既干净又舒服 . 关于电子牙刷,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人听不到超声波,是因为超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B.超声波能传递能量C.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D.超声波的音调很低,所以人听不到【答案】 B 【解析】【解答】A、超声波能够在空气中传播,A不合题意;B、超声波可以传递能量,电子牙刷就是利用了这个道理,B符合题意;C、超声波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C不合题意;D、超声波的频率高于20000Hz,频率太高,即音调太高,其不在人耳的听觉范围之内,所以听不到超声波,D不合题意;故答案为:B . 【分析】声

14、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波可以在空气中传播;超声波既可传递信息,也可传递能量;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是超声波,人耳能听到的频率范围为2020000Hz .10小红同学喜欢利用复读机进行英语听力训练,在音量不变的情况下,如果先正常播放一段录音,再快速播放同一段录音,则复读机发出声音的( ) A.响度增大,音调不变B.响度减小,音调不变C.响度不变,音调降低D.响度不变,音调升高【答案】D 【解析】【解答】音量不变,即声音的响度不变;复读机在正常播放与快速播放时的区别时,相同的声音快放时,速度变快,即声音振动的频率会加快,所以音调会升高。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复读

15、机在正常播放与快速播放时的区别时,声音振动的频率会加快,所以音调会升高,音量不变,响度不变.11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B.物体振动得越快,产生声音的响度越大C.街头设置的噪声监测仪可以减弱噪声D.利用“B超”进行体检,说明声波可以传递能量【答案】 A 【解析】【解答】A.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A符合题意;B. 物体振动得越快,产生声音的音调越高。B不符合题意;C. 噪声监测仪可以监控噪声污染,但不能控制噪声污染。C不符合题意;D. 超声波具有很强的穿透性,所以B型超声波诊断仪可以用于医疗观察,利用的是声音传递信息。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

16、【分析】本题综合考查了声学的相关知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的响度取决于振幅大小和距发声体的距离;理解各知识点的概念是解题的关键。12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发声的音叉一定在振动B.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C.戴防噪声耳罩可以防止噪声产生D.地震、火山喷发等自然现象都伴有超声波产生【答案】A 【解析】【解答】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故发声的物体一定在振动,A符合题意;B、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B不符合题意;C、戴防噪声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不能防治噪声的产生,C不符合题意;D、地震、火山喷发、海啸等自然灾害产生时会发出次声波,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

17、:A。【分析】本题综合考查了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噪声的防治、次声波的相关知识,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戴防噪声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火山喷发、海啸等自然灾害产生时会发出次声波。13下列各事物中,不属于声源的是()A.“声纳”探测敌方潜艇B.编幅在黑夜中飞行C.挂在胸前的哨子D.手臂振动【答案】 C 【解析】【分析解答】A、“声呐”探测敌方潜艇,发出声波,故是声源;不选A;B、蝙蝠在黑夜中飞行,发出超声波,是声源;不选B;C、挂在胸前的哨子,没有发出哨声,不是声源;故选C;D、手臂振动发声,是声源;不选D故选C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站在加速上升的电梯里的人

18、受到电梯地板的支持力大于人对电梯地板的压力B.测量体温前,用力向下甩体温计,是利用水银的惯性使它回到玻璃泡内C.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个音叉,音叉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D.跳水运动员起跳后在空中运动的过程中,运动状态不变【答案】B 【解析】【解答】解:A、电梯地板对人的支持力和人对电梯地板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故A错误;B、体温计在使用之前,需要先用力向下甩,里面的水银随着体温计一起向下运动,当体温计停下时,水银由于惯性继续向下运动,就回到玻璃泡内了,故B正确;C、用大小不同的力分别去拨动同一音叉时,力大时音叉振动的振幅比力小时的振幅大,两次发出声音的响度不同,故C错误;D、起跳后在空

19、中运动时,做曲线运动,运动员的运动状态改变故D错误故选B【分析】(1)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一条直线上、在两个物体上;(2)惯性是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3)声音的特征是音色、音调和响度,响度的大小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越小,响度越小(4)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运动方向和速度大小的改变;15关于声的叙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利用超声波击碎人体内结石是利用声能够传递能量B.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C.声纹锁在只有房主说出暗语时,才能被打开,因为它能辨别声音的音调D.乐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噪声不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答案】A 【解

20、析】【解答】解:A、利用超声波击碎人体内结石,利用了声具有能量并且能够传递能量,故A正确; B、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故B错误;C、声纹锁在只有房主说出暗语时,才能被打开,因为它能辨别声音的音色,故C错误;D、乐音是由于物体有规则振动产生的,噪声是由于物体无规则振动而产生的,故D错误故选:A【分析】(1)声音的利用:利用声音传递信息、利用声音传递能量;(2)15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3)音色反映的是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它跟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4)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1、,噪声也是声音16青春期后,男生的声音变得“低沉”了,这里的“低”主要指的是( ) A.音调B.响度C.振幅D.音色【答案】 A 【解析】【解答】音调是指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高低,它是由发声体的振动频率决定的,频率越大,音调越高;青春期后,男生的声音变得“低沉”了,是因为说话时声带振动变慢,频率比以前低,所以是声音的音调降低了,故答案为:A。【分析】音调指声音的高低,音调跟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振动频率越高,音调越高.17下列有关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人说悄悄话时,声带是不振动的B.超声波能击碎病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音具有能量C.考场周围禁止鸣喇叭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D.我们能区分不同同

22、学说话的声音,是因为他们发出声音的响度不同【答案】B 【解析】【解答】解: A、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人说悄悄话时,声带也在振动,故A错误;B、利用超声波击碎病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能够传递能量,故B正确;C、考场周围禁止鸣喇叭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C错误;D、区分不同人的说话声是音色不同,故D错误故选B【分析】(1)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2)超声波可以传递能量(3)减弱噪声的三条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4)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18音乐会上小提琴演奏乐曲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演奏前,调节小提琴的琴弦松紧可改变声音的响度B.演奏时,用力拉小提琴的

23、同一琴弦可提高声音的音调C.小提琴演奏的乐曲通过空气传入听众的耳朵D.小提琴的音色和二胡的音色是相同的【答案】 C 【解析】【解答】A. 演奏前,调节小提琴的琴弦松紧可改变声音的音调,A不符合题意; B. 音调一般由发声体的粗细、长短决定,所以演奏时,用力拉紧小提琴的同一琴弦不改变音调,B不符合题意;C. 空气可以传播声音,所以小提琴演奏的乐曲通过空气传入听众的耳朵,C符合题意;D. 音色是发声体特有的特征,可以用来区分声源,小提琴的音色和二胡的音色是不同的,所以我们能分辨是用哪一种乐器演奏的,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分析】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

24、空气传来的. (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3)不同物体声有别,音色不同来辨别.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不同发出的声音的音色不同.19下列四句谚语、俗语中对应的物理知识不正确的是( ) A.“孤掌难鸣”一个物体也可以产生力的作用B.“隔墙有耳”固体能传声C.“真金不怕火炼”金的熔点高于一般炉火火焰的温度D.“秤砣虽小压千斤”杠杆的平衡条件【答案】A 【解析】【解答】解: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发生力的作用时,至少要有两个物体;“孤掌难鸣”说明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的作用;故A的说法不正确; B、声音的传播靠介质

25、,“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声;故B的说法正确;C、“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金的熔点高于一般炉火火焰的温度;故C的说法正确;D、“秤砣虽小压千斤”是利用了杠杆的平衡条件;故D的说法正确;故选A【分析】(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发生力的作用时,至少要有两个物体;其中受到力的作用的物体叫受力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加了力的物体叫施力物体(2)声音的传播靠介质,气体、液体、固体都可作为传播声音的介质;(3)金属都属于晶体,晶体都有熔点;(4)杠杆平衡条件是:F1L1=F2L2 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禁止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B.在空气中,超声波比次声波传播速度快C.手机无线上网是利用电磁波传输数

26、字信号的D.“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答案】C 【解析】【解答】解:A、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不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故A错误; B、在同种介质中超声波与次声波传播速度相同,故B错误;C、移动通信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的,包括手机上网,故C正确;D、此句中的“高声语”意思是大声说话,应是响度大,故D错误故选C【分析】(1)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种:在声源处减弱噪声;阻断噪声的传播;在人耳处减弱噪声;(2)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声速和介质种类、介质温度都有关系,和声音的种类无关;(3)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

27、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4)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移动通信是利用电磁波传输信号的21我们播放音响欣赏美妙的音乐,在此过程中( ) A.只有音箱在振动B.只有音箱周围的空气在振动C.音箱和它周围的空气都在振动D.音箱和它周围的空气都没振动【答案】C 【解析】【解答】音箱发声时,音箱在振动,但声音在向外传播时,周围的空气也是振动的,C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在传播过程中,以声波的形式传播.22看电视时,调节音量的大小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 A.响度B.音调C.音色D.频率【答案】A 【解析】【解答】调节音量可以控制声

28、音的大小,也就是声音的响度,A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响度用来描述声音的大小,俗称音量;音调反映声音的高低;音色反映声音的特色.23下面设备中不能减弱噪声的是( ) A. 分贝仪B.隔音走廊C.摩托车消声器D.防噪声耳罩【答案】 A 【解析】【解答】解:A、分贝仪只能起到监测声音响度大小的作用,不会起到减弱噪声的作用,故符合题意; B、隔音走廊可以在噪声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不符合题意;C、在摩托车的排气管上装消声器可以在声源处减弱噪声,不符合题意。D、防噪声耳罩可以在人耳处减弱噪声,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 【分析】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

29、在人耳处减弱.24声音从声源发出,在空气中传播过程中与实际情况符合的是:( )(假设空气是均匀的) A.声音的传播速度不断减小B.声音的频率不断减小C.声音的振幅不断减小D.声音的音调不断减小【答案】C 【解析】【解答】当空气均匀时,声音传播的速度不变,A不符合题意;声音的频率与声源的振动快慢有关,在传播过程中频率不会减小,B不符合题意;声音在传播过程中能量越来越小,响度越来越小,所以振幅不断减小,C符合题意;音调与频率有关,频率不变,所以音调也不变,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声音在传播时,速度不变,振动的频率不变,由于能量的损失,振幅会减小.25击鼓表演时,时重时轻地敲击鼓面,这样

30、做主要改变了鼓声的( ) A.响度B.音调C.音色D.速度【答案】A 【解析】【解答】轻敲和重敲,鼓面的振幅不同,发出声音的响度也就不一样 . 由于是敲击的同一个鼓,发出声音的音调是相同的 .故答案为:A .【分析】响度与南声体的振幅有关,轻敲和重敲,鼓面的振幅不同;音调与地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敲同一面鼓时,振动频度是相同的;音色与发声体的结构和材料有关,轻敲和重敲不可能改变鼓的结构与材料;声音的速度与声音借以传播的介质、温度有关 .26将四个音叉发出的声音信号输入设置一样的同一示波器,波形如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乙音叉每秒钟振动次数比甲少B.丙音叉的音调比甲小C.丁音叉的响度与甲相同

31、D.将甲音叉的音量降低可能出现图乙波形【答案】A 【解析】【解答】解:A、由图可知,甲为一个多的完整波形,而乙振动的不到一个波形,故乙音叉每秒钟振动次数比甲少,故A正确;B、甲和丙振动的频率是相同的,音调相同,故B错误;C、由图可知,甲的振幅大于丁的振幅,故丁音叉的响度与甲不相同,故C错误;D、音量降低,指的是减小响度,即减小振幅,甲乙不同的地方在于音调不同,故将甲音叉的音量降低不可能出现图乙波形,故D错误故选A【分析】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由发声体的频率决定,频率是物体每秒内振动的次数,频率越大,音调越高;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它由发声体的振幅决定,振幅就是物体振动时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幅度,振

32、幅越大,响度越大27在中国达人秀节目中,来自安徽的两位菜农带来了他们自家种的蔬菜水果,冬瓜的中心被挖空,土豆被做成陶笛状,胡萝卜被串成一排做成排箫不同的瓜果吹出了不同的声音,为观众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音乐表演。兄弟二人用冬瓜、土豆等做成的吹奏乐器,用它们吹奏出来的声音可能具有相同的( ) A.音色 音调B.音调 响度C.音色 响度D.音色 音调 响度【答案】 B 【解析】【解答】解:不同乐器、不同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不同,产生的音色会不同,我们是靠音色来辨别乐器的种类;所以用冬瓜、土豆做成吹奏乐器,用它们吹奏出来的声音的音色一定是不同的,具有的相同特征可能是音调和响度。 故答案为:B 【分析】(

33、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3)不同物体声有别,音色不同来辨别.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不同发出的声音的音色不同.28下列设备应用到的物理知识解释错误的是()A.声纳系统利用回声定位原理B.电视遥控器利用红外线实现电视机的遥控C.验电器两片金属箔带异种电荷而互相吸引D.验钞器紫外线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答案】 C 【解析】【解答】A、因为声呐系统利用了回声定位原理,故A正确;B、电视遥控器是利用红外线对电视机遥控的,故B正确;C、验电器的原理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当带电体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时,两片金属箔带同种

34、电荷而互相排斥,故C错误;D、因为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用此可辨别真伪,利用此原理制成了验钞器,故D正确故选C【分析】A、声纳的制作原理是回声定位;B、电视遥控器是利用红外线实现对电视机的遥控的;C、验电器的原理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D、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本题涉及到的知识面比较广,都属于基本内容,是识记性的东西,比较简单,解答不难29如图所示,“辽宁号”航母上起飞引导员佩戴有如图所示,“辽宁”戴有耳罩的头盔,目的是( ) A.减弱飞机发动机噪声的传播B.在人耳处减弱噪声C.防止次声波对人耳的伤害D.减弱飞机发动机噪声的产生【答案】 B 【解析】【解答】解:“辽宁号”航母上起飞引导员佩戴有耳罩

35、的头盔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30暖水瓶的瓶胆夹壁中是真空,小明想利用它来探究真空能否传声他把音乐贺卡里的电子发声器放入瓶中,根据听到的声音进行判断。在他设计的下列几组比较因素中最合理的是 A.塞上瓶塞和不塞瓶塞进行比较B.把瓶胆放在近处和远处进行比较C.用一个完好的和一个已经漏气的瓶胆进行比较D.将音量大小不同的芯片先后放入瓶胆中进行比较【答案】 C 【解析】【解答】A、不塞瓶塞时声音通过空气向外传播,塞上瓶塞时声音通过瓶塞向外传播,探究的是固体传声和气体传声,A选项设计不合理;B、把瓶胆放在近处和远处进行比较,没有控制距离的大小,不符合控制变量法的思想,无法比较,B选项设计不合理;C、完好的瓶胆夹壁中都是真空的,漏气的瓶胆不是真空的,可以验证真空能否传声,C选项设计合理;D、将音量大小不同的芯片先后放入瓶胆中,没有控制声音响度大小,不符合控制变量法的思想,无法比较,D选项设计不合理;故答案为:C.【分析】目的是验证真空能否传声,所以我们需要比较的是真空和非真空条件下,物体发出的声音,我们是否能听到,需要选取的器材应该一个是真空条件下的,另一个是非真空条件下的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