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海南省儋州市鑫源中学高二(上)期中生物试卷(附详解)

上传人:黑** 文档编号:59820543 上传时间:2022-03-05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98.4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21-2022学年海南省儋州市鑫源中学高二(上)期中生物试卷(附详解)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2021-2022学年海南省儋州市鑫源中学高二(上)期中生物试卷(附详解)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2021-2022学年海南省儋州市鑫源中学高二(上)期中生物试卷(附详解)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资源描述:

《2021-2022学年海南省儋州市鑫源中学高二(上)期中生物试卷(附详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2022学年海南省儋州市鑫源中学高二(上)期中生物试卷(附详解)(2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021-2022学年海南省脩州市鑫源中学高二(上)期中生物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50.0分)1.人体的体液是指()A. 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B. 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C. 汗腺导管内的液体D. 消化管内的液体2.稳态的生理意义是()A. 使体温维持相对恒定B. 使体液的PH保持相对稳定C. 使内环境的渗透压处于相对平衡D. 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3. 静息电位产生的原因是()A. 细胞膜对Na+通透性增加,Na+内流B. 细胞膜对Na+通透性增加,Na+外流C. 细胞膜主要对K+有通透性,K+内流D. 细胞膜主要对K+有通透性,K+外流4. 完成呼吸、排尿、阅读反射的神

2、经中枢依次位于()A. 脊髓、小脑、大脑B.脑干、脊髓、大脑C.大脑、脊髓、小脑D.脑干、脊髓、大脑5. 下列反射活动中,属于条件反射的是()A. 手碰到火迅速缩回B. 听洪战辉的事迹报告,同学们感动得哭了C. 吃食物分泌唾液D. 切洋葱时流眼泪6. 下列物质中,不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A.钙离子B.血红蛋白C.葡萄糖D.血浆蛋白7.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时,释放神经递质的结构是()A.突触间隙B.线粒体C.突触前膜D.突触后膜转化成血浆,所以是淋巴;细胞外液主要由组织液、淋巴和血浆组成,所以是细胞外液。所以图中的名称依次是细胞外液、血浆、淋巴、组织液、细胞内液。故选:Bo体液可分为两

3、大部分: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存在于细胞内的称为细胞内液,约占体重的60%.存在于细胞外的称为细胞外液。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其中血浆和组织液之间的成分可以相互转化,组织液可以转化成淋巴,淋巴可以转化成血浆。淋巴、组织液和血浆中的成分与生活在其中的细胞成分也可以相互转化。本题结合人体体液相关组成及各成分间的关系图,考查内环境的组成,要求考生识记人体体液的组成及各成分之间的关系图,能准确判断图中各数字代表的液体的名称,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9. 【答案】A【解析】解:孕妇身体浮肿主要是由于孕妇吸收的营养要供给孕妇和胎儿利用,往往会造成营养不足,由于蛋白质不能在体内储存,故会造成血浆

4、蛋白减少,血浆渗透压降低从而造成组织水肿。故选:Ao组织水肿是由于组织液增多造成的,其水分可以从血浆、细胞内液渗透而来。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过敏反应中组织胺的释放引起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使其浓度升高,吸水造成组织水肿;(2) 毛细淋巴管受阻,组织液中大分子蛋白质不能回流至毛细淋巴管而导致组织液浓度升高,吸水造成水肿;(3) 组织细胞代谢旺盛,代谢产物增加;(4) 营养不良引起血浆蛋白减少,渗透压下降,组织液回流减弱,组织间隙液体增加,导致组织水肿现象;(5) 肾脏病变引起细胞内外液体交换失衡。肾炎导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引起水滞留,导致组织水肿。本题以组织水肿

5、为题材,考查内环境的组成,要求考生识记内环境的组成,掌握内环境各成分之间的关系,此外还要求考生理解和掌握内环境的理化性质,特别是渗透压,能合理解释各种现象引起的组织水肿问题。10. 【答案】B【解析】解:A、组织液大部分回流到血浆中,少部分流入淋巴中,A正确;B、组织液来自于血浆和细胞内液,不能来自淋巴,B错误;C、血浆中的有些物质经毛细血管动脉端进入组织液,C正确;D、组织液中有些物质经毛细血管静脉端进入血液,D正确。故选:Bo组织液、血浆和淋巴之间的关系:a、血浆和组织液之间的物质交换是双向的,毛细血管壁有一定的通透性,正常情况下除血细胞和大部分血浆蛋白外,其他物质都可以通过毛细血管壁;b

6、、淋巴与组织液之间的物质交换是单向的,毛细淋巴管的功能是回收组织液,组织液中的一些物质一旦进入毛细淋巴管就成为淋巴,经过淋巴循环汇入血浆;c、淋巴和血浆之间的物质交换也是单向的,淋巴液在左右锁骨下静脉处流入血浆。本题考查内环境的组成,要求考生识记内环境的组成,掌握内环境各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11. 【答案】C【解析】解:A、该图中,是神经中枢,是传入神经,是传出神经,A错误;B、反射活动必须有完整的反射孤,B错误;C、结构在组成上包括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C正确;D、刺激时,能产生兴奋的结构是,D错误。故选:Co反射是

7、指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出的有规律性的反应.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孤,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孤来完成,图中结构:神经中枢、传入神经、传出神经、效应器、感受器.本题考查兴奋在反射弧上传递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重点理解反射弧的结构、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等知识.12. 【答案】C【解析】解:A、刺激a点时由静息电位变成动作电位,膜外电位由正变负,A正确;B、刺激a点兴奋会先后经过电表的两极,电表会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8、B正确;C、兴奋在突触只能单向传递,刺激a点,电表只有一极兴奋,因此只发生一次偏转,C错误;D、刺激a点,电表和电表都有偏转,该实验可证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D正确。故选:Co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K+外流,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分布情况是外正内负,当某一部位受刺激时,Na+内流,其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因此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只能是单向的。本题以图文结合为情境,考查学生对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细胞间的传递过程的理解和掌握情况。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是:明确动作电位和静息电位产生的机

9、理以及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细胞间的传递过程,以题意“电流计的两电极连接在神经纤维膜的外表面”为解题的切入点,运用所学相关知识及从题图中获取的有效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判断。13. 【答案】A【解析】解:人在情绪激动的情况下,心跳加速、汗液分泌增加,是由于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副交感神经兴奋性减弱。故选:Ao(1) 交感神经系植物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由脊髓发出的神经纤维到交感神经节,再由此发出纤维分布到内脏、心血管和腺体.交感神经的主要功能使瞳孔散大,心跳加快,皮肤及内脏血管收缩,冠状动脉扩张,血压上升,小支气管舒张,胃肠蠕动减弱,膀胱壁肌肉松弛,唾液分泌减少,汗腺分泌汗液、立毛肌收缩等.当机

10、体处于紧张活动状态时,交感神经活动起着主要作用.(2) 副交感神经系统的作用与交感神经作用相反,它虽不如交感神经系统具有明显的一致性,但也有相当关系.它的纤维不分布于四肢,而汗腺竖直肌、肾上腺、甲状腺、子宫等具有副交感神经分布处.副交感神经系统可保持身体在安静状态下的生理平衡,其作用有三个方面:增进胃肠的活动,消化腺的分泌,促进大小便的排出,保持身体的能量.瞳孔缩小以减少刺激,促进肝糖原的生成,以储蓄能源.心跳减慢,血压降低,支气管缩小,以节省不必要的消耗,协助生殖活动,如使生殖血管扩张,性器官分泌液增加.本题主要考察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作用和区别,解题的关键是理解两者的区别和联系,本题就是

11、一个理解这个知识点的很好的例子,学习的过程就需要这样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式的学习.14. 【答案】D【解析】解:A、由以上分析可知,图中a、b表示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A正确;B、酸碱度的相对稳定主要依靠血液中的缓冲物质,与其他器官或系统也有关,因为内环境稳态是是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的,B正确;C、由以上分析可知,图中c、d可以表示温度和酸碱度,C正确;D、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是相对稳定的,可以在一定的范围内变化,D错误。故选:Do分析题图: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因此图中a、b表示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内环境稳态的理化性质包括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c、d可以表示温度和酸碱度

12、。本题结合图解,考查内环境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内环境的理化特性及实例;识记内环境稳态的概念、调节机制及意义,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15. 【答案】A【解析】解:A、正常机体内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是单向的,因此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也是单向的,A错误;B、切断d (传入神经),刺激b (传出神经),效应器仍会有反应,B正确;C、兴奋在结构c (突触)处的传递速度小于在结构b (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C正确;D、II是突触后膜,其上发生的信号变化是化学信号转化为电信号,D正确。故选:Ao反射指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神

13、经的基本调节方式是反射。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抠、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感受器:由传入神经末梢组成,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传入神经:又叫感觉神经,把外周的神经冲动传到神经中枢里。神经中枢:接受传入神经传来的信号后,产生神经冲动并传给传出神经。传出神经:又叫运动神经,把神经中枢产生的神经冲动传给效应器。效应器:由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控制的肌肉或腺体组成,接受传出神经传来的神经冲动,引起肌肉或腺体活动。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因此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只能是单向的。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a表示效应器、b表示

14、传出神经、c表示神经中枢、d表示传入神经、e表示感受器。本题考查反射孤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6. 【答案】C【解析】解:A、CO2、H+、尿素属于内环境的成分,血红蛋白位于红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成分,A错误;B、呼吸氧化酶位于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成分,抗体、激素、足0属于内环境成分,B错误;C、Na O2、葡萄糖、血浆蛋白都属于内环境成分,C正确;D、载体位于细胞膜上,过氧化氢酶位于细胞内,二者不属于内环境,Ca2氨基酸属于内环境成分,D错误。故选:Co体液可以分成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其中细胞外液是人体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又叫

15、内环境。内环境主要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凡是存在于血浆、组织液或者是淋巴的物质都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本题考查内环境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内环境的组成及化学成分,明确一切与外界相通的管腔、囊腔(如消化道、呼吸道、膀胱、子宫等)及与外界相通的液体(如泪液、汗液、尿液、消化液等)都不可看作内环境,因而其内所含物质也不可看作存在于内环境中的物质。17. 【答案】A【解析】解:A、溶液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数目,溶质微粒越多,即溶液浓度越高,对水的吸引力越大,A错误;B、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B正确;C、在组成细胞外液的各种无机盐离子中,含量上占有明显优

16、势的是Na+和CL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来源于Na+和CP, C正确;D、在37C时,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770KPa,相当于细胞内液的渗透压,D正确.故选:A.渗透压:(1) 细胞外液渗透压是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2) 溶液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溶质微粒越多,即溶液浓度越高,对水的吸引力越大;反过来,溶液微粒越少即,溶浓度越低,对水的吸引力越小.(3)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在组成细胞外液的各种无机盐离子中,含量上占有明显优势的是Na+和C1-,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来源于Na+和cr.(4) 在37C时,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770K

17、Pa,相当于细胞内液的渗透压.本题考查内环境的理化性质,重点考查细胞外液渗透压,要求考生识记渗透压的概念,明确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溶质微粒的数目;识记与血浆渗透压相关的因素,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18. 【答案】B【解析】解:A、组织液是人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A正确;B、是细胞内液、是组织液、是血浆,细胞内液不属于人体的内环境,B错误;C、组织液可小部分被毛细淋巴管吸收成为淋巴,C正确;D、A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为淋巴和组织液,C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为组织液和血浆,D正确。故选:Bo分析图示,表示人体肝脏局部结构示意图,是淋巴、是细胞内液、是组织液、是血浆.A

18、是毛细淋巴管壁细胞、B是组织细胞、C是毛细血管壁细胞、D是血细胞。本题考查内环境组成及各种成分间的关系等知识点,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难度不大。19. 【答案】D【解析】解:A、血糖含量过高导致血浆渗透压增高,不会造成组织水肿,A错误;B、不太出汗情况下大量喝水,会通过抗利尿激素的调节维持水平衡,不会造成组织水肿,B错误;C、组织细胞代谢减弱,代谢产物减少时,引起组织液浓度下降,使组织液减少,不会造成组织水肿,C错误;D、营养不良时,血浆蛋白减少,使血浆浓度降低下降,水分进入组织液增多,从而造成组织水肿,D正确。故选:Do引起组织水肿的原因:组织水肿是在不同条件下,组织液浓度升高或

19、血浆、细胞内液浓度下降,引起水分移动,使血浆、细胞内液中水渗透到组织液引起水肿现象。如(1)毛细淋巴管受阻,组织液中大分子蛋白质不能回流至毛细淋巴管而致组织液浓度升高。(2)组织细胞代谢旺盛,代谢产物增加时,引起组织液浓度升高。(3)营养不良时,血浆蛋白或细胞内蛋白质减少,使血浆浓度下降或细胞内液浓度下降,水分进入组织液。(4)过敏反应中组织胺释放引起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使其浓度升高,吸水造成水肿。本题以组织水肿为题材,考查内环境的组成,要求考生识记内环境的组成,掌握内环境各成分之间的关系,此外还要求考生理解和掌握内环境的理化性质,特别是渗透压,能对合理解释各种现象引起的组织

20、水肿问题。20. 【答案】D【解析】解:A、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A正确;B、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孤,B正确;C、反射孤中任何环节在结构或功能上受损,反射就不能完成,C正确;D、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构成,D错误。故选:Do反射是指动物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性的反应活动.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构成.反射的过程:一定的刺激按一定的感受器所感受,感受器发生了兴奋;兴奋以神经冲动的方式经过传入神经传向中枢;通过中枢的分析与综合活动,中枢产生兴奋;中枢的兴奋又经

21、一定的传出神经到达效应器,使效应器发生相应的活动.本题主要考查神经元的组成、反射弧的组成和功能,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21. 【答案】循环泌尿蛋白质【解析】解:(1)图中共同构成内环境的是血浆、组织液和淋巴。(2)血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血浆。(3)与内环境稳态直接相关的4个系统包括消化、呼吸、循环和泌尿系统。(4)血浆与组织液相比,中含有的成分明显减少的是蛋白质。故答案为:(1)(2)(3)组织液、淋巴(4)蛋白质分析题图:图示为人体内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

22、,其中为组织细胞,为血浆,为组织液,为淋巴。本题结合模式图,考查内环境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内环境的组成,能准确判断图中各体液或结构的名称,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22. 【答案】突触 突触后膜 反射 大脑皮层 兴奋 膜电位【解析】解:(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构成.图2的结构名称是突触,结构的名称分别是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2) 用针刺A时,引起F收缩的现象被称为反射;针刺会引起人疼痛,产生痛觉的部位是大脑皮层.(3) 乙酰胆碱是兴奋性神经递质,能引起结构(突触后膜)膜电位变化,所以能引起突触后膜兴奋.故答案为

23、:(1) 突触突触后膜(2) 反射大脑皮层(3) 兴奋膜电位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甲表示反射孤结构,其中A、B、D、F分别是感受器、传入神经、突触和效应器,图乙表示突触结构,其中分别是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的基础知识,分析题图,结合问题的具体提示综合作答.本题考查反射弧结构及兴奋传递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3. 【答案】 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 电信号 膜内 组织液【解析】解:(1)由于上有神经节,因此表示传入神经,结合反射弧的结构可知表示感受器,表示传入神经,表示神经中枢,表示传出神经,表示效应器。若被刺激,

24、受刺激部位兴奋前后膜外电位变化是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兴奋在传入神经上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其传导分析与膜内局部电流的方向相同。(2)手指皮肤被火焰灼伤而引起红肿,红肿的原因是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渗出引起组织液增多。故答案为:(1) 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 电信号 膜内(2) 组织液人体神经调节的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孤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构成,兴奋在反射孤上单向传递,兴奋在突触处产生电信号到化学信号再到电信号的转变。此题主要考查反射弧的组成以及兴奋的传导,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难度适中.24. 【答案】消化 氧气6水、尿素、尿酸

25、和无机盐 内环境【解析】解:(1)食物、水和无机盐,经消化系统处理后才能被吸收,进入循环系统。(2)呼吸系统可以吸入氧气,红细胞所携带的氧气至少需要通过6层膜(红细胞膜1层+毛细血管壁2层+组织细胞1层+线粒体2层)才能被组织细胞利用。氧气主要参与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3)由泌尿系统排出的尿液中大部分是水,此外还有尿素、尿酸和多于的无机盐等物质。(4)人是多细胞生物,人体细胞必须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故答案为:(1)消化(2)氧气6(3)水、尿素、尿酸和无机盐(4)内环境关于“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应掌握以下几点:(1)实质:体内化学成分和渗透压、温度、pH等理化特性呈现动态平衡的

26、过程。(2)定义: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3)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4)层面:水、无机盐、血糖、体温等的平衡与调节。(5)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本题考查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25. 【答案】呼吸 消化 降低 缓冲物质(或NaHCO3)神经-体液-免疫【解析】解:(1)由分析可知,图甲中,a表示呼吸系统,b表示消化系统。(2)病人因呼吸受阻,肌细胞会因无氧呼吸产生大量乳酸,乳酸进入血液后,会使血液pH降低(或下降),但乳酸可以与血液中的缓冲物

27、质(或NaHCO3)发生反应,使血液的pH维持相对稳定。(3)内环境相对稳定,除了图中所示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外,还必须在神经-体液-免疫的调节网络下进行。8.如图所示为人体体液相关组成及各成分间的关系,请依次填出相关内容体液血浆组织液淋巴细胞外液B.细胞外液血浆淋巴组织液细胞内液C.细胞外液组织液血浆淋巴细胞内液D.细胞内液血浆淋巴组织液细胞外液A. 细胞内液9.孕妇身体浮肿是司空见惯的事,快生产的时候,孕妇本来是36码的脚,却穿着42码的鞋。产生此现象的原因可能是()A. 血浆中蛋白质含量少B.组织液中蛋白质含量少C.血液中尿素含量多D.血液中无机盐含量多10. 关于正常情况下组织液生成

28、与回流的叙述,错误的是()A. 组织液大部分回流到血浆中,少部分流入淋巴中B. 组织液来自于血浆、淋巴和细胞内液C. 血浆中的有些物质经毛细血管动脉端进入组织液D. 组织液中有些物质经毛细血管静脉端进入血液11. 如图表示人体的某反射孤模式图,请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该图中,是神经中枢,是传出神经,是传入神经B. 若处受到破坏,刺激仍能引起的反射活动C. 结构在组成上包括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D. 刺激时,能产生兴奋的结构是12. 如图表示三个通过突触相连接的神经元,电表的电极连接在神经纤维膜的外表面。刺激a点,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故答案为:(1) 呼吸消化(2)

29、降低 缓冲物质(或NaHCO3)(3) 神经-体液免疫据图分析:内环境通过a系统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a是呼吸系统;外界的养料通过b系统进入循环系统,b是消化系统;代谢废物由c排出,c是泌尿系统、皮肤。本题的知识点是内环境的组成,内环境的在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过程中的作用,内环境的稳态的维持机制,分析题图获取信息是解题的突破口,对于内环境及其稳态的相关知识点的综合理解应用的解题的关键。p(lH : rXDyJiA. 刺激a点时膜外电位由正变负b.电表会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C. 电表会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D. 该实验可证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13. 人在情绪激动的情况下,心跳加

30、速、汗液分泌增加,是由于()A. 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B. 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C. 交感神经兴奋性减弱、D. 交感神经兴奋性减弱、副交感神经兴奋性减弱副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副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副交感神经兴奋性减弱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14. 如图是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调节的示意图,A. a、b表示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B. 酸碱度的相对稳定主要依靠血液中的缓冲物质,与其他器官或系统也有关C. c、d可以表示温度和酸碱度D. 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不可以变化,否则机体就不能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15. 如图为反射弧的模式图(a、b、c、d、e表反射弧的组成部分,I、II表示突触的组成部分),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31、A. 正常机体内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双向的B. 切断d、刺激b,会引起效应器反应C. 兴奋在结构c处的传递比在结构b上的传导速度慢D. II处发生的信号变化是化学信号一电信号16. 下列各组化合物中,都属于内环境成分的是()A. C02、血红蛋白、H+、尿素B. 呼吸氧化酶、抗体、激素、H20C. Na O2、葡萄糖、血浆蛋白D. Ca2载体、氨基酸、过氧化氢酶17. 关于渗透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溶液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体积,而与溶质微粒数目关系不大B. 血浆渗透压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含量有关C. 细胞外液渗透压90%以上来源于Na+和C1-D. 在37C时,

32、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770kPa,相当于细胞内液的渗透压18. 如图为人体肝脏局部结构示意图,A、B、C、D表示细胞,表示不同的体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是人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B. 构成的液体环境叫作人体的内环境C. 可小部分被毛细淋巴管吸收成为D. A生活的内环境为,C生活的内环境为19. 下列能够引起机体组织水肿的是()A. 血糖含量过高导致血浆渗透压增高B. 出汗量少的情况下大量喝水C. 组织细胞代谢减弱,代谢产物减少时,引起组织液浓度下降D. 营养不良时,血浆蛋白减少,使血浆浓度降低,水分进入组织液20. 下列关于反射和反射孤的叙述,错误的是()A.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33、是反射B. 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C. 如果反射孤受损,反射就不能完成D. 反射弧通常由传入神经、神经中枢和传出神经组成二、探究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0.0分)21. 如图为人体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的示意图,据图分析:(1) 图中共同构成内环境的是 (填标号)。(2) 血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 (填标号)。(3) 与内环境稳态直接相关的4个系统包括消化、呼吸、和 系统。(填名称)。(4) 与相比,中含有的成分明显减少的是 o22. 图1是当A接受一定强度刺激后引起F收缩过程的示意图,图2为图1中D结构的放大示意图,请回答:23.的变化.图1图2(1) 图2的结构名称是,结构的名称是(2)

34、 用针刺A时,引起F收缩的现象被称为.针刺引起疼痛,产生痛觉的部位是.(3) 如果在图2中和的间隙处注射乙酰胆碱,处发生的变化是 (兴奋、抑制),原因是乙酰胆碱引起结构上如图是反射孤的组成示意图,是反射弧的组成部分。根据图示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 图中表示感受器的是 (填图中序号),若被刺激,受刺激部位兴奋前后膜外电位变化是,上兴奋以形式传导,方向与 (填“膜内”或“膜外”)电流方向一致。(2) 若该感受器位于手指部位的皮肤,并被火焰灼伤从而引起红肿,红肿的原因是毛细血管舒张和通透性增强,血浆蛋白渗出引起 (填“组织液”“淋巴”或“血浆”)增多。24. 内环境稳态的维持与机体各系统的功能密切

35、相关。请回答:(1) 食物、水和无机盐,经 系统处理后才能进入循环系统。(2) 呼吸系统可以吸入 ,红细胞所携带的氧气到达组织细胞让组织细胞利用经过 层磷脂分子。(3) 由泌尿系统排出的是(4) 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必须通过才能完成。25. 如图是内环境稳态与各系统的功能联系示意图,请回答相关问题:(1) a表小系统,b表示系统(2) 某病人呼吸受阻,导致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大量乳酸。乳酸进入血液后,会使血液pH,(填“升高”或“降低”)但乳酸可以与血液中的 发生反应,使血液的pH维持相对稳定。(3) 内环境相对稳定,除了图中所示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外,还必须在的调节下进行。外界环境

36、养料废物循环系统答案和解析1. 【答案】A【解析】解:人体的体液是由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组成,细胞内液是指细胞内的液体,而细胞外液即细胞的生存环境,它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等,也称为内环境。故选:Ao体液是由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组成,细胞内液是指细胞内的液体,而细胞外液即细胞的生存环境,它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等,也称为内环境.本题的知识点是体液、细胞内液、细胞外液、血浆、组织液、淋巴之间的关系,对应相关概念关系理解是解题的关键.2. 【答案】D【解析】解: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故选:Do关于“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应掌握以下几点:(1) 实质:体内渗透压、温度、pH等理化特性和化学成

37、分呈现动态平衡的过程;(2) 定义: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3) 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4) 层面:水、无机盐、血糖、体温等的平衡与调节;(5) 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本题比较基础,考查稳态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内环境稳态的概念、调节机制及生理意义,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做出准确的判断,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3. 【答案】D【解析】解:静息时,神经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大,钾离子大量外流,形成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受到刺激后,神经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形成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故选

38、:Do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K+外流,神经纤维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当某一部位受刺激时,神经纤维膜对钠离子通透性增加,钠离子的内流使得刺激点处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本题考查静息电位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 【答案】B【解析】解:呼吸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脑干,排尿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阅读反射属于人类的语言功能,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故选:Bo脊椎动物和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其中大脑皮层是调节躯体运动的最高级中枢和语言中枢;小脑中有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脑干有许多维持生命必要的中枢,如呼吸中枢;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

39、枢、水平衡的调节中枢,还与生物节律等的控制有关;脊髓是调节下肢躯体运动和排尿反射的低级中枢。本题考查神经调节、大脑皮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5. 【答案】B【解析】解:A、缩手反射是非条件反射,A错误;B、听洪战辉的事迹报告,同学们感动得哭了,该反射过程有大脑皮层参与,B正确;C、吃食物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射,没有大脑皮层参与,属于非条件反射,C错误;D、切洋葱时流的眼泪反射,没有大脑皮层参与,属于非条件反射,D错误。故选:Bo反射是指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出的有规律性的反应.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

40、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反射分为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由大脑皮层参与完成的。本题结合反射的相关实例,考查人体神经调节的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再运用所学的知识答题.6. 【答案】B【解析】解:A、钙离子可以存在于血浆、组织液或淋巴中,是内环境中的物质,A错误;B、血红蛋白只存在于红细胞内,不是内环境中的物质,B正确;C、葡萄糖可以存在于血浆、组织液、或淋巴中,是内环境中的物质,C错误;D、血浆蛋白存在于血浆中,是内环境中的物质,D错误。故选:Bo内环境又叫细胞外液,由血

41、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凡是可以存在于血浆、组织液或淋巴中的物质都是内环境中的物质,只存在于细胞内的物质不是组成内环境的物质。本题的知识点是内环境的组成,对于内环境概念和组成成分的理解是解题的关键。7. 【答案】C【解析】解:突触的结构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神经递质是由突触前膜释放的,释放方式是胞吐。故选:Co兴奋在神经元之间需要通过突触结构进行传递,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其具体的传递过程为:兴奋以电流的形式传导到轴突末梢时,突触小泡释放递质(化学信号),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产生膜电位(电信号),从而将兴奋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由于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因此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只能是单方向的。据此答题。本题考查突触的结构、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要求考生识记突触的结构,掌握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8. 【答案】B【解析】解:因为血浆和组织液之间可以相互转换,组织液和细胞内液之间也可以相互转换,所以是血浆、是组织液、是细胞内液;组织液可以转化成淋巴,淋巴可以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