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第五节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9750256 上传时间:2022-03-04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23.2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第二章第五节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第二章第五节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第二章第五节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资源描述:

《第二章第五节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第五节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东湾中学_工年级地理组集体备课活页No:8时间2011.4.8课题第一章第五节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课型预习、展示主备人曾爱琴备课成员魏陆林本节目标1、认识两极地区的位置范围、气候条件、自然环境、自然资源等。2、会用地图、景观图片和相关资料,总结归纳出两极地区的环境特点。3、学会在以两极为中心的地图上辨别方向。时间分配2课时知识储备一、冰雪世界1、北极地区指北极圈以北的区域,包括北冰洋、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及一些岛屿。北极圈内的陆地面积约800万平方千米,北冰洋面积约1310万平方千米。2、南极地区包括南极大陆及其海岛屿和陆缘冰,还包括南太平原、南大西洋和南印度洋的一部分。极地酷寒,多狂风,降

2、水稀少。二、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气候。1、北冰洋的冬季从11月起直到次年4月,长达6个月。5、6月和9、10月分属春季和秋季。而夏季仅7、8两个月。1月份的平均气温介于-20-40Co而最暖月8月的平均气温也只达至U-8C。在北冰洋极点附近漂流站上测到的最低气温是-59C。由于洋流和北极反气旋的影响,北极地区最冷的地方并不在中央北冰洋。2、南极洲的气候特点是酷寒、风大和干燥。全洲年平均气温为-25C,内陆高原平均气温为56C左右,极端最低气温曾达89.8C,为世界最冷的陆地。全洲平均风速17.8米/秒,沿岸地面风速常达45米/秒,最大风速可达75米/秒以上,是世界上风力最强和最多风的地区。绝大

3、部分地区降水量不足250毫米,仅大陆边缘地区可达500毫米左右。全洲年平均降水量为55毫米,大陆内部年降水量仅3。毫米左右,极点附近几乎无降水,空气非常干燥,有“白色荒漠”之称。三、两极地区的动物1、北极熊素称“冰海霸王”是北冰洋的象征。2、企鹅是一种不会飞的游禽,是南极洲的代表动物。3、林下广泛的分布在南极水域中,是鲸、海豹、企鹅等的主要食物。4、还想身躯肥大,主要栖息在基地及其附近的海域中。5、北极狐生活在北极冰原地带,善旺在冰面上奔跑。四、极地科学考察迄今为止,已有俄罗斯、美国、英国、阿根廷、澳大利亚、日本、中国等三十多个国家在南极地区建立了一大批科学考察站。1985年,中国在乔治王岛建

4、立了A个南极科学考察站-长城站。1989年,中国在东南极大陆沿海建立了第二个南极科学考察站-中山站。2004年,在挪威的斯瓦尔群带上,中国建立了第一个北极科学考察站一黄河站。教师格言(课堂寄语):没有激流就称不上勇进,没有山峰则谈不上攀登。审批时间:教案审批:教学措施预习交流:通过预习让学生了解北极和南极地理位置的特点;让学生了解两极洲独特自然地理环境。在两南极地图上培养学生辨别方向的能力。让学生了解南极气候的特点,理解气候的成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让学生理解保护环境的意义,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明确目标: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北极和南极地理位置的特点;让学生了解两极洲独特的自然地理环

5、境;在两南极地图上培养学生辨别方向的能力。让学生了解南极气候的特点,理解气候的成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让学生理解保护环境的意义,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小组合作:通过小组合作,使学生掌握本节的知识点。展示提升:第一组: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范围、位置特点第二组: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气候。第三组: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自然环境。第四组: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自然资源。第五组: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科学考察。第六组:活动题穿插巩固:南极洲的世界之最有哪些?达标测评: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范围、位置特点。环节设置:一、导入新课二、出示教学提纲三、学生讨论四、教师点评五、教师总结六、检测反馈七、布置作业重难点把握教学重点:1、两极位置特点和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2、两极的气候特点及丰富的自然资源。教学难点:1、自然环境的特殊性,开展科学考察及环境报的重要性;2、学会在两极为中心的地图上辨别方向。课后反思问题预测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范围、位置特点。重点关注学生: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