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重点知识总结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9658404 上传时间:2022-03-04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401.9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初中物理重点知识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初中物理重点知识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初中物理重点知识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资源描述:

《初中物理重点知识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物理重点知识总结(3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第一章 物体的运动1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最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2长度的主单位是米,用符号:m表示,我们走两步的距离约是 1米,课桌的高度约0.75米。3长度的单位还有千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它们关系是:1千米=1000米=103米;1分米=0.1米=10-1米1厘米=0.01米=10-2米;1毫米=0.001米=10-3米1米=106微米;1微米=10-6米。4刻度尺的正确使用:(1).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零刻线、量程和最小刻度值; (2).用刻度尺测量时,尺要沿着所测长度,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3).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最小刻度值的下一

2、位;(4). 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5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它只能尽量减少,而不能消除,常用减少误差的方法是:多次测量求平均值。6特殊测量方法:(1)累积法:把尺寸很小的物体累积起来,聚成可以用刻度尺来测量的数量后,再测量出它的总长度,然后除以这些小物体的个数,就可以得出小物体的长度。如测量细铜丝的直径,测量一张纸的厚度.(2)平移法:方法如图:(a)测硬币直径; (b)测乒乓球直径;(3)替代法:有些物体长度不方便用刻度尺直接测量的,就可用其他物体代替测量。 (4)估测法:用目视方式估计物体大约长度的方法。7. 机械运动: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8.

3、 参照物:在研究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或者说被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参照物.9.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10. 匀速直线运动:快慢不变、经过的路线是直线的运动。这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11. 速度:用来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12. 速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公式:s=vt速度的单位是:米/秒;千米/小时。1米/秒=3.6千米/小时。13. 变速运动:物体运动速度是变化的运动。14. 平均速度:在变速运动中,用总路程除以所用的时间可得物体在这段路程中的快慢程度,这就是平均速度。用公式:v=s/t;日常所说的速度多数情况下是指平均速度。15

4、. 人类发明的计时工具有:日晷沙漏摆钟石英钟原子钟。重点知识:1. 刻度尺的使用方法:见上面第4条2. 一些特殊的测量方法:累积法,平移法,替代法3. 会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相对运动的判断要选择合适的参照物。第二章 声现象知识归纳1,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当温度为15时,V=340米/秒。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V固V液V气。4利用回声可测距离:S=vt/2,人耳能辨别出回声的条件: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以上5乐音的三个特征

5、: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3音色:是指声音的特色,音色决定于发声体自身的材料、结构等闻其声不见其人声音的传播听其声辨别人根据音色的不同6噪声:无规律的,难听刺耳或污染环境的声音叫噪声减弱噪声的途径: (1)在声源处减弱,例如手机调成震动;(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例如道路两边的影墙;(3)在人耳处减弱,例如戴耳机,耳麦。 7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8超声波(1)定义:频率高于20000HZ

6、的声波叫超声。(2)特点:频率高,穿透力强,“破碎”能力强。(3)应用:用于医学、工业、军事,声呐、B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9次声(1)定义: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叫次声。(2)特点:频率低、波长长、传播距离远、穿透力强、破坏力强。(3)应用:预防自然灾害,军事探测等。(4)危害:有很大的破坏力,要防止次生的产生,远离次声源重点知识1.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中不能传播2. 声速的研究,例如在一个水管一头敲一下在另一头会听到三个声音的原因,先听到金属传来的声音,再听到水中传来的声音,最后听到空气传来的声音,表明声音在不同的物体中传播的速度不同3. 噪声的减弱途径

7、要了解4. 超声波的应用要重点掌握:见第8条第三章 光现象知识归纳光学需要掌握的重点知识:1、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月亮和所有的恒星不是光源,它们是反射太阳的光,而不是自身发光(1)天然光源如:太阳、萤火虫。(2)人造光源如:电灯、蜡烛。2、光的直线传播(1)条件: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2)现象:影子的形成、小孔成像、日食、月食。(3) 光速:真空中是3108m/s。(4)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v固v液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距:fv2f),如照相机;当物距等于两倍焦距时,成等大、倒立的实像;像距位于两倍焦距处(3)物体在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fu2f)。如幻灯机。当

8、物距等焦距时,不成像(5)物体在焦距之内(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如放大镜注: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实像是倒立,能在光屏上看到;虚像是正立的,但不能在光屏上看到9,透镜的光路图(记住三条特殊的光线即可)1、经过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过异侧焦点;经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经过凸透镜焦点经凸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出10.眼睛的矫正1、眼睛(1)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2)成像原理:当物距大于两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视力的矫正(1)近视眼特点:看不清远出物体。矫正:利用凹透镜来矫正。(2)远视眼

9、(老花眼)特点:看不清近出物体。矫正:利用凸透镜来矫正(3)眼镜的度数=100/f(f以米作为单位)11,掌握放大镜,显微镜,照相机,潜望镜,投影仪的工作原理”1、放大镜的成像原理:物体在焦距以内,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2、显微镜结构:目镜、物镜。成像原理: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目镜相当于普通放大镜,把实像再次放大成虚像。3、望远镜结构:目镜、物镜。成像原理:物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目镜相当于普通放大镜,把实像再次放大成虚像。4、照相机成像原理:当物距大于两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5、投影仪结构:凸透镜、平面镜、屏幕。成像原理:当物距在焦距与两倍焦距之间时,凸透镜成倒立、放大

10、的实像第四章 力知识归纳1什么是力: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它的力)。3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还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物体形状或体积的改变,叫做形变。)运动状态:速度的大小,方向有一个发生了变化运动状态就发生了变化。4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合是N。1牛顿大约是你拿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5实验室测力的工具是:弹簧测力计。6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7弹簧测力计的用法:(1)要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如果不是,则要调零;(2)认清最小刻度和测量范围;(3)轻拉秤钩几次

11、,看每次松手后,指针是否回到零刻度,(4)测量时弹簧测力计内弹簧的轴线与所测力的方向一致;观察读数时,视线必须与刻度盘垂直;(6)测量力时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8力的三要素是: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9力的示意图就是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具体的画法是:(1)用线段的起点表示力的作用点;(2)延力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箭头的方向表示力的方向;(3)若在同一个图中有几个力,则力越大,线段应越长。有时也可以在力的示意图标出力的大小.10重力:地面附近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11. 重力的计算公式:G=mg,(

12、式中g是重力与质量的比值:g=9.8 牛顿/千克,在粗略计算时也可取g=10牛顿/千克);重力跟质量成正比。12重垂线是根据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原理制成。13重心: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重心。14摩擦力: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是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就叫摩擦力。15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大小有关系。压力越大、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16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增大压力和使接触面粗糙些。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1)使接触面光滑和减小压 力;(2)用滚动代替滑动;(3)加润滑油;(4)利用气垫。(5)让物体之间脱离接触(如

13、磁悬浮列车)。重点掌握的知识:1.力的产生条件:(1)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2)物体间存在着相互作用2.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还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3.弹力的定义:是物体发生弹性形变而具的力,什么是弹性形变?能自己恢复的形变叫做弹性形变,不能恢复的不能产生弹力4.重力的计算要掌握好:G=mg,(式中g是重力与质量的比值:g=9.8 牛顿/千克,在粗略计算时也可取g=10牛顿/千克);重力跟质量成正比。5.增大物体质量或者降低重心都能使物体的稳定度增加6摩擦力的方向判定:摩擦力的方向是和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7. 能结合实际说明如何增大有益摩擦力和减小有害摩擦(1)增大摩擦的方法

14、: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压力;用滑动代替滚动。如(1)塑料瓶盖的边缘常有一些凹凸竖直条纹(2)在冰封雪冻的路上行驶,汽车后轮常要缠防滑链,(3)自行车刹车把套上刻有花纹的塑料管(4)刹车轮胎上印有花纹(5)手握油瓶要用很大的力(6)鞋底有花纹(7)捆重物用麻绳(8)克丝钳口刻有花纹(9)拿起重物要用力(10)车陷在泥里,在轮胎前面垫一些石头和沙子(2)减小摩擦的方法:减小压力使接触面更光滑。使接触面彼此分离,如加润滑油,气垫,磁悬浮。用滚动代替滑动。如:(1)搬动笨重的物体时,人们常在重物下垫滚木,(2)给机器上润滑油(3)自行车轴上安着轴承(4)向锁孔里加一些石墨或油,锁就很好开8掌握各

15、种力:要按力的三要素来研究 方向,大小,作用点重力(G):竖直向下 G=mg=vg压力(F):垂直指向受压面 F=G(物体放在水平面上,且在竖直方向上不受其它外力时)支持力(N):垂直接触面向外 N=F压(支持力与压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摩擦力(f):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f=F拉(物体做水平匀速直线运动)拉力(外力)(F):与用力方向一致(如与绳子、手方向一致)第五章 力和运动知识归纳1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牛顿第一定律是在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推理而概括出来的,因而不能用实验来证明这一定律)。 2惯性:物体保持运动状态

16、不变的性质叫惯性。牛顿第一定律也叫做惯性定律。惯性只和物体的质量有关3物体平衡状态:物体受到几个力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平衡。当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时,就叫做二力平衡。4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则这两个力二力平衡时合力为零。5 物体在不受力或受到平衡力作用下都会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重点要掌握的知识:1, 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牛顿第一定律是在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推理而概括出来的,因而不能用实验来证明这一

17、定律)。 2惯性的大小只和物体的质量多少有关,与其他的无关3解释常见惯性现象:A、甩掉手上的水。B、汽车到站前关闭发动机仍能前进一段距离。C、在行驶的列车上行走的人,火车突然刹车时会向前倾倒D、汽车行驶时,坐在前排的人必须系上安全带,以防紧急刹车E、飞机投弹要命中目标,必须在未到目标正上方时,就提前投掷F、用铲子把煤抛进煤灶内 G、摩托车飞跃障碍物 H、拍打衣服,使附着在衣服上的灰尘掉下来I、抖掉理发师围布上的头发J、运动员跑到终点时,不能立即停下来3物体受力分析及受力平衡的判断4区分平衡力和作用力,反作用力:平衡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于同一物体上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

18、用于不同物体上,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不是平衡力5明确运动和力的关系:.原来静止的物体:a,如果受平衡力:保持静止。b受非平衡力:沿合力方向运动.原来运动的物体:a如果受平衡力:保持匀速直线运动;b受非平衡力:如果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同,则物体做加速运动。(1)如果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则物体做减速运动。(2)如果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不在一条直线上,则物体运动方向改变。C物体如果不受力或受平衡力将保持平衡状态,物体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说明物体受力平衡,合力为0;物体受非平衡力将改变运动状态。6.相互作用力:游泳,划船,起跑、跳远向后蹬,跳高向下蹬,要知道是怎样作用的第六章 物质的物理属性知识归纳1质

19、量(m):物体中含有物质的多少叫质量。2质量国际单位是:千克。其他有:吨,克,毫克,1吨=103千克=106克=109毫克(进率是千进)3物体的质量不随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而改变,是物质的特殊属性。4质量测量工具:实验室常用天平测质量。常用的天平有托盘天平和物理天平。5天平的正确使用:(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2)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天平平衡;(3)把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4)这时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中砝码总质量加上游码所对的刻度值。6使用天平应注意:(1)不能超过最大称量;(2

20、)加减砝码要用镊子,且动作要轻;(3)不要把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直接放在托盘上。4. 密度: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用表示密度,m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密度单位是千克/米3,(还有:克/厘米3),1克/厘米3=1000千克/米3;质量m的单位是:千克;体积V的单位是米3。5.8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同种类的物质密度一般不同。9水的密度=1.0103千克/米310密度知识的应用: (1)鉴别物质:用天平测出质量m和用量筒测出体积V就可据公式:求出物质密度。再查密度表。 (2)求质量:m=V。(3)求体积:11物质的物理属性包括:状态、硬度、密度、比热、透光性、导热性、导电性、

21、磁性、弹性等。重点掌握的知识1, 物体的质量不随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而改变,是物质的特殊属性2, 天平的使用方法及错误操作的分析3, 固体密度和液体密度的测量固体密度的测量:(1) 实验仪器:天平,量筒(2) 步骤: 1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m 2用量筒测固体的体积V 3用公式求固体的密度=m/V液体的密度测量:(1) 实验仪器:天平,量筒,烧杯(2)步骤 1用天平测液体的质量m 2用量筒测液体的体积V 3用公式求液体的密度4.掌握密度知识的应用:1)鉴别物质:用天平测出质量m和用量筒测出体积V就可据公式:求出物质密度。再查密度表。 (2)求质量:m=V。(3)求体积:V=m/第七章 压强和浮力

22、知识归纳一压强1压力: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2压强: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3压强公式:P=F/S ,式中p单位是:帕斯卡,简称:帕,1帕=1牛/米2,压力F单位是:牛;受力面积S单位是:米24增大压强方法 :(1)S不变,F;(2)F不变,S(3) 同时把F,S。而减小压强方法则相反。5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是由于液体受到重力。6 液体压强特点:(1)液体对容器底和壁都有压强,(2)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3)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4)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密度有关系。7* 液体压强计算公式:P=,(是液体密度,单位是千克/米3

23、;g=9.8牛/千克;h是深度,指液体自由液面到液体内部某点的竖直距离,单位是米。)8根据液体压强公式:可得,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而与液体的体积和质量无关。9 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是马德堡半球实验。10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空气受到重力作用而产生的,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大而减小。11测定大气压强值的实验是:托里拆利实验。12测定大气压的仪器是:气压计,常见气压计有水银气压计和无液气压计(金属盒气压计)。13 标准大气压:把等于760毫米水银柱的大气压。1标准大气压=760毫米汞柱=1.013105帕=10.34米水柱。14沸点与气压关系: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

24、时升高。15. 流体压强大小与流速关系:在流体中流速越大地方,压强越小;流速越小的地方,压强越大。二浮力1浮力:一切浸入液体的物体,都受到液体对它竖直向上的力,这个力叫浮力。浮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物体在空气中也受到浮力)2物体沉浮条件:(开始是浸没在液体中)方法一:(比较浮力与物体重力大小)(1)F浮 G ,上浮 (3) F浮= G , 悬浮或漂浮方法二:(比物体与液体的密度大小)3浮力产生的原因: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对它的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4阿基米德原理: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浸没在气体里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气体受到的重力)

25、5阿基米德原理公式:F浮=6计算浮力方法有:(1)称量法:F浮= G-F ,(G是物体受到重力,F 是物体浸入液体中弹簧秤的读数)(2)压力差法:F浮=F向上-F向下(3)阿基米德原理:F浮=(4)平衡法:F浮=G物 (适合漂浮、悬浮)7浮力利用(1)轮船:用密度大于水的材料做成空心,使它能排开更多的水。这就是制成轮船的道理。从江河到大海浮力不会变化,因为漂浮时浮力总等于重力(2)潜水艇:通过改变自身的重力来实现沉浮。从江河到达大海浮力会变大,排开的液体的体积不变,海水的密度增大将会使浮力增大(3)气球和飞艇:充入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重点知识:1. 能结合实际说明如何增大压强和减小压强(1)增

26、大压强的方法:(1)S不变,F;(2)F不变,S(3) 同时把F,S磨刀不误砍柴工(刀口常磨得很薄)医生注射用的针尖做得很尖铁钉越尖越容易敲进木块图钉都做得帽园尖细啄木鸟的嘴很尖滑冰的冰鞋要装冰刀(2)减小压强的方法:骆驼的脚掌比马要大几倍拖拉加(坦克)要加履带坐沙发比坐凳子舒服图钉都做得帽园尖细书包带常做得很宽运载钢材的大卡车比普通汽车的轮子多滑雪要用滑雪板钢轨下铺枕木房间的地基要比地面上的墙更宽。2液体压强:要了解液体压强的特点和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A 液体压强特点:(1)液体对容器底和壁都有压强,(2)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3)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

27、的压强相等;(4)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密度有关系。B* 液体压强计算公式:P=,(是液体密度,单位是千克/米3;g=9.8牛/千克;h是深度,指液体自由液面到液体内部某点的竖直距离,单位是米。)C.根据液体压强公式:可得,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而与液体的体积和质量无关。3. 连通器的原理连通器的液面要相平:茶壶、锅炉水位器,自动喂水器,用U形管判断水平面4.气体压强:(1)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是马德堡半球实验(2)测定大气压强值的实验是:托里拆利实验(3)大气压强的影响因素:温度和海拔高度4.流体压强(1)流体压强大小与流速关系:在流体中流速越大地方,压强越小;流速越小的地方,压强

28、越大。(2)物体总是向速度大的方向移动第八章 简单机械和功知识归纳1杠杆:一根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 棒就叫杠杆。2什么是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1)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o)(2)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F1)(3)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F2)(4)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的作用线的距离(L1)。(5)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L2)3杠杆平衡的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或写作:F1L1=F2L2 或写成 。这个平衡条件也就是阿基米德发现的杠杆原理。4三种杠杆:(1)省力杠杆:L1 L2,平衡时F1F2。特点是省力,但费距离。(如剪铁剪刀,铡刀,起子)(2)费

29、力杠杆:L1F2。特点是费力,但省距离。(如钓鱼杠,理发剪刀等)(3)等臂杠杆:L1= L2,平衡时F1=F2。特点是既不省力,也不费力。(如:天平)5定滑轮特点:不省力,但能改变动力的方向。(实 质是个等臂杠杆)6动滑轮特点: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动力方向,要费距离.(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二倍的杠杆)7滑轮组:使用滑轮组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着物体,提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8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9功的计算:功(W)等于力(F)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 通过的距离(s)的乘积。(功=力距离)10. 功的公式:W=Fs;单位:W焦;F牛顿;

30、s米。(1焦=1牛米).11功的原理: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等于不用机械而直接用手所做的功,也就是说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12斜面:FL=Gh 斜面长是斜面高的几倍,推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螺丝、盘山公路也是斜面)13机械效率: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叫机械效率。计算公式:=W有/ W总14功率(P):单位时间(t)里完成的功(W),叫功率。计算公式:P=W/t。单位:P瓦特;W焦;t秒。(1瓦=1焦/秒。1千瓦=1000瓦)第九章 从粒子到宇宙1分子动理论的内容是:(1)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间有空隙;(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31、。2扩散:不同物质相互接触,彼此进入对方现象。3固体、液体压缩时分子间表现为斥力大于引力。固体很难拉长是分子间表现为引力大于斥力。4. 分子是原子组成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5. 汤姆逊发现电子(1897年);卢瑟福发现质子(1919年);查德威克发现中子(1932年);盖尔曼提出夸克设想(1961年)。6. 加速器是探索微小粒子的有力武器。7. 银河系是由群星和弥漫物质集会而成的一个庞大天体系统,太阳只是其中一颗普通恒星。8. 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大多数科学家都认定:宇宙诞生于距今150亿年的一次大爆炸,这种爆炸是整体的,涉及宇宙全部物质及

32、时间、空间,爆炸导致宇宙空间处处膨胀,温度则相应下降。9. 光年是指光在真空中行进一年所经过的距离,是一个天文单位重点知识1、分子动理论 1、分子间存在间隙; 2、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扩散运动温度越高则热运动越激烈; 3、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学法指导 解有关分子热运动的题目时注意:分子是肉眼看不见的,则如看到尘士飞扬并不能表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2.扩散现象:本质是分子在做无规则的运动:1)、用盐水腌蛋,蛋变咸。2)、八月遍地桂花香。3)、墨水(糖、盐)放入水中过一会儿,满杯水都变黑(甜、咸)了。4)、长期放煤的墙角处被染黑了。5)、在水果店能闻到水果的香味,吵菜时闻到菜香味。

33、(闻到各种味道都是扩散)。6)、蒸发、升华也是扩散现象:酒精涂在皮肤上,能闻到酒精味;樟脑丸过段时间变没了。3.了解原子的组成: 质子(+) 原子核(+) 夸克一、物质的组成 中子(不带电)物质由分子或原子组成,而原子核外电子():绕原子核高速运转第十一章 物态的变化一、 熔化与凝固 1、熔化: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吸热过程。晶体在熔化过程中继续吸热但温度不变,即吸收热量但温度不一定变化。熔化的条件:(1)达到熔点、(2)继续吸热 例题.装有碎冰的烧杯中,插入一根也装有同样碎冰的小试管,放在酒精灯上加热,当烧杯中的碎冰大部分熔化后,观察小试管中的碎冰( D )A、也是大部分熔化 B、只是一

34、小部分熔化 C、已经全部熔化成水 D、一点也没有熔化答案:D,理由大烧杯里的碎冰部分熔化温度为0,不会再对小试管热传递,你能继续加热,没有达到熔化的条件 2、凝固: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放热过程晶体在凝固过程中继续放热但温度不变,即放出热量但温度不一定变化。凝固的条件:(1)达到凝固点、(2)继续放热 3、晶体有一定的熔化(凝固)温度熔点(凝固点),非晶体则没有。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当物质处于其熔点时,物质处于固态,液态,固液共存都有可能4. 熔化和凝固曲线图: 各段的表示的意义:(六个过程,两个点)AB:表示固态 晶体吸热,温度升高。BC:表示晶体熔化过程,处于固液共存状态。此过程吸热但

35、温度不变。CD:表示晶体处于液态,液体吸热,温度升高。DE:表示液体放热,温度降低。EF:表示液体凝固过程,处于固液共存状态,此过程放热但温度不变。FG:表示固态 晶体放热,温度继续降低。B点:指熔点(50度时可能是固态、可能是液态、可能是固液共存状态)E点:指凝固点(50度时可能是固态、可能是液态、可能是固液共存状态)二、汽化与液化 1、汽化: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汽化要吸热。汽化分为蒸发和沸腾两方式。 (1)蒸发:在液体表面进行的缓慢汽化。蒸发致冷:吹电风扇凉快,泼水降温,包有酒精棉花的温度计示数低于室温,擦酒精降温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的温度、液体表面积、液体上方空气的流动快慢 ,

36、物质的种类。(研究时用控制变量法)例1, 干手器的原理:(1)增大温度,(2)有风加快了液体上方空气的流动速度,(3)有风把水珠吹散增大了液体表面积,有三方面的影响来增大蒸发。例2, 风扇的原理:加快了空气流速,加快蒸发,但不改变温度.(1) 干燥的温度计放到风扇下温度不变化(2) 潮湿的温度计放到风扇下温度先降低再升高(原因蒸发吸热,干燥后温度回升),放到酒精里的温度计拿出来温度向下降再上升原理一样 (2)沸腾: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汽化现象。沸腾时继续吸热但温度不变。沸腾的条件:(1)达到沸点、(2)继续吸热沸点受大气压强的影响,大气压强越高沸点越大,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才

37、是100例题. 区别釜底抽薪和扬汤止沸,釜底抽薪是断绝火源,不继续加热使水停止沸腾,是彻底的停止沸腾;但扬汤止沸只是暂时的停止沸腾 (3)蒸发与沸腾的区别:位置不同、温度条件不同、剧烈程度不同 2、液化: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条件:遇冷放热。 液化有两种方法:降低温度,压缩体积。加压气体液化:生活用液化石油气用增加压强的方法使石油气在常温下液化后装入钢罐,气体打火机 三、升华与凝华 1、升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升华要吸热 2、凝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凝华要放热四变化的自然现象:1液化的现象:(冰棍上、湖面上、水壶口)的白气、(冰饮料、夏天水管)上的水珠雾、露、云等都

38、是液化现象,记得冬天的雾只存在玻璃的内表面(室内热的空气遇到冷的玻璃液化),白气的形成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白气是液体,而不是气体。2升华的现象:樟脑丸变小了,干冰变成气态CO2,北方冬天雪消失,冰冻的衣服变干,用久的灯丝变细,固体清新剂的升华,碘的升华。3.凝华的现象:霜、冰雹、雾凇、雪的形成,用久的灯泡变黑(先升华后凝华)。4.汽化的种类:蒸发和沸腾,能够判断是加快蒸发还是减缓蒸发。五一些和物态变化相关的知识1白炽灯泡灯丝用钨做由于乌丝的熔点高,2.在很冷的地区宜用酒精温度计而不用水银温度计测气温,由于酒精的凝固点是-117,而水银的凝固点是-39,酒精的凝固点相对比水银的凝固点

39、低所以可以测量更低温度。3.水银温度计,酒精温度计,煤油温度计测量的最高温度不同原因是由于他们的沸点不同。4、蒸发和沸腾的异同蒸发沸腾不同点定 义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的,并且只在液体表面进行的一种缓慢的汽化现象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发生部位只在液体表面进行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发生的条件任何温度下都可进行必须达到沸点且继续加热剧烈程度缓慢的汽化剧烈的汽化特 点液体蒸发时,要从周围的物体(或自身)中吸收热量,使周围物体(或自身)的温度降低,因此蒸发有制冷的作用。沸腾过程中不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影响因素液体表面积、液体表面空气流速、温度,物质的种类沸点受大气压强,物质的种类

40、影响相 同 点1、都是汽化现象。2、都使液体变为气体。3、都吸收热量。第十二章 温度和热机一 温度计:1.三种温度计分类实验用温度计寒暑表体温计所用液体水银、煤油(红)酒精、煤油(红)水银制作原理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用 途测物体温度测室温测体温量 程-20110-30503542分 度 值110.1注意事项不能甩,测物体时不能离开物体读数不能甩,放在被测环境中直接读数使用前甩可离开人体读数特殊构造玻璃泡上部是均匀的细管玻璃泡上方有细而弯的缩口温度计的使用方法1、估:选择一根量程适当的温度进行测量,被测温度不能超过温度计的测量范围 2、放:将温度计的液泡全部浸没在待测物中、液泡不能碰到

41、器壁和底部3、读:等液柱稳定后进行读数、读数时要平视、不能将温度计拿出来读数。注:温度计和体温计的区别: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液体读数,而体温计可以; 2,体温计和温度计的结构不同,体温计有个豁口当温度大于温度计的示数时温度才能升高,但当温度小于体温计的示数时温度会保持不变。例题,小明在用一示数为37的体温计,测量温度为36的物体时,体温计的示数是37,测量38的物体时,体温计的示数是38解析:体温计的结构决定了体温计当温度比它高时示数才能升高,当温度比它的示数低时体温计的示数是不会发生变化的。3.在很冷的地区宜用酒精温度计而不用水银温度计测气温,由于酒精的凝固点是-117,而水银的凝固点是-39

42、,酒精的凝固点相对比水银的凝固点低所以可以测量更低温度。4.水银温度计,酒精温度计,煤油温度计测量的最高温度不同原因是由于他们的沸点不同。二内能1、内能:分子动能与分子势能的和2,内能大小的影响因素:温度,质量,体积,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内能就越大3、改变物体的内能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方法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做功是能量的转化,热传递是能量的转移)(1)热传递:热辐射,热对流,热传导(2)热传递的条件:两物体存在着温差,热量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到温度低的物体直到两者温度相同为止(3)举例:晒太阳热水袋取暖用火烧开水夏天沥青路发热变软 (4)做功举例:冬天搓手反复弯折捶打

43、,敲击压缩气体4,内能大小的影响因素:温度,质量,体积,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内能就越大5,任何物体都有内能,原因是任何分子永远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的运动,那么就具有了分子动能,就具有了内能。6,0的水比0的冰的内能大,因为冰变成水时要吸热,内能增加才能变成水7温度、内能、热量之间的区别。温度1.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2.温度是状态量.只能说多少,不能说传递和转移。3.单位是摄氏度。内能1.内能是物体内所有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是状态量)。2.内能是状态量,通常用具有来修饰。3.内能的单位是焦耳。 4.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热量1.热量是在热传

44、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是过程量)。2.热量是过程量,要用吸收和放出来修饰。不能用具有和含有来修饰。3.热量的单位是焦耳。8.温度、内能、热量之间的关系。1.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对)原因:对同一物体,质量和状态不变时温度升高,内能增大。.一定吸收热量。(错)原因:还有可能对物体做了功。如:钻木取火、摩擦生热。2.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错)原因:物体吸收热量,可能增加分子势能而温度不变。如:晶体熔化过程、液体沸腾过程.内能一定增加。(错)原因:如果吸收了热量,又同时对外做功,则内能无法判断。3.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错)原因:物体增加的内能可能改变了物体的状态。但温度

45、不变。如冰熔化过程,液体沸腾过程。.一定吸收热量。(错)原因:物体内能增加,可能是吸热,可能是对物体做功。4.高温物体比低温物体含有的内能大(错)原因:内能大小取决于温度、状态、质量,如一杯100的沸水不一定比一大桶90的水内能大,还与质量有关。5.高温物体含有的热量多(错) 原因:热量是在热传递过程才存在的,是一个过程量。不能说含有。三比热容1比热(c ):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2比热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质的体积、质量、形状、位置、温度的改变而改变,只要物质相同,比热就相同。3比热的单位是:焦耳/(千克),读作:焦耳每千克摄氏度

46、。4水的比热是:C=4.2103焦耳/(千克),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每千克的水当温度升高(或降低)1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4.2103焦耳。5热量的计算: Q吸=cm(t-t0)=cmt升 (Q吸是吸收热量,单位是焦耳;c 是物体比热,单位是:焦/(千克);m是质量;t0是初始温度;t 是后来的温度。 Q放 =cm(t0-t)=cmt降6热值(q ):1千克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叫热值。单位是:焦耳/千克。7燃料燃烧放出热量计算:Q放 =qm;(Q放 是热量,单位是:焦耳;q是热值,单位是:焦/千克;m 是质量,单位是:千克。比热容和热值对比。比热容热值概 念单位质量的物质温度每升高

47、(或降低)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为该物质的比热容。“1kg”“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物理意义表示在热传递过程中,物质吸热或放热能力的物理量。表示燃料在完全燃烧时放热本领的物理量。单 位J(kg)Jkg Jm3计算公式q=Q/m q=Q/v影响因素与吸热、放热,质量、温度无关;与本身因素有关(如种类、状态)与燃料的体积、质量、放热多少无关;有本身因素有关(如种类)相同 点比热容和热值都是物质本身的特性。说 明比热容是物质的特性,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比热容,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般不同。热值是物质的特性,但只有燃料才有热值,不同燃料热值不同。四热机和内燃机1.热

48、机的定义:燃料燃烧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2.汽油机的工作过程: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 (污染问题)发生能量转化的冲程:压缩冲程(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与做功冲程(内能转化为机械能)使汽车获得动力的冲程是:做功冲程排出尾气的冲程是:排气冲程.一个工作循环-四个冲程-做功一次-飞轮转两周-曲轴转两周-活塞往返两次(5).吸气冲程、压缩冲程、排气冲程依靠飞轮的惯性完成。例题 2400r/min 1秒钟对外做功多少次?循环是20次,所以对外做功20次3.知道汽油机和柴油机的区别汽油机柴油机结构不同火花塞喷油嘴点火方式不同点燃式压燃式吸入的气体不同汽油和空气的混合气体高温,高压的空气五热机效率1.

49、热机效率的定义:热机转变为有用功的能量与燃料完全燃烧所释放的总能量的比值叫做热机的效率。2.热机效率的表达式:3.热机效率的物理意义:热机的效率越高,表示用来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与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总能量的比值越大,或者说热机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百分比越大4.热机燃料燃烧能量走向:燃料不完全燃烧,燃料的化学能不能全部释放。克服摩擦做功消耗能量。废气排出带走的能量。机械传热损失的能量。转变为对外做有用功的能量。5.提高热机效率的措施:.让燃料充分燃烧。.保证良好的润滑,减小摩擦。例题:通过汽车排出气体的温度和颜色能粗略判断汽车的性能好坏?(1) 若汽车排出的温度高,则能量损耗较多(2) 若汽车排

50、出的尾气颜色较深,则汽油没有完全燃烧汽油机的性能较差第十三章 了解电路知识归纳一.电荷的产生1.摩擦起电: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2.自然界中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正电荷的规定:人们把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上所带的电荷规定为正电荷。实质:物质中的原子失去了电子。负电荷的规定:人们把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上所带的电荷规定为负电荷。实质:物质中的原子得到了多余的电子。3.摩擦起电的原因: 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当两个物体互相摩擦时,物体失去电子带正电,得到电子带负电。4.摩擦起电的实质: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荷,只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使正负电荷分开。5.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51、: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6.带电体的性质:带电体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7.验电器:构造: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作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原理:利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原理制成的。8.电荷量: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简称电量。(用符号Q表示) 单位:库仑(C)元电荷 e9.中和:放在一起的等量异种电荷完全抵消的现象叫做中和。10.使物体带电的方法:摩擦起电: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接触带电:物体和带电体接触带了电。如带电体与验电器金属球接触使之带电。感应带电:由于带电体的作用,使带电体附近的物体带电。二串并联电路1.电路的组成:由电源、导线、用电器及开关组成。、 1.电路的组成部分及其

52、作用.电源:为电路提供持续电流的装置。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用电器:电路中消耗电能的装置。电能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开关:控制电路的通断。.导线:输送电能。 2、电路的三个状态:通路:处处连通的电路 短路:用电器或电源被导线直接连起来;电源短路时电流很大会烧坏电源和导线。 断路(开路):断开的电路(断路时电路中没有电流,只有电源有电压)3、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对比串联电路并联电路电路特征电路只有一条路径,各用电器互相影响,开关控制整个电路。电路有多条路径,各支路互不影响。干路开关控制整个电路,支路开关控制该支路。电流特点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相等。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电压特点串

53、联电路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之和。并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并且等于电源电压。电阻特点串联电路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并联电路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电阻倒数之和。4电流表和电压表对比电流表电压表用 途测量电路中的电流测量电路两端的电压符 号量 程00.6A; 分度值0.02A03A ; 分度值0.1A03V; 分度值0.1V015V; 分度值0.5V使用方法1.电流表要和被测电路串联。2.电流要从电流表的正接线柱流入,从负接线柱流出。3.被测电流不能超过电流表的量程。4.绝对不允许不经过用电器而把电流表直接接在电源的两极上。1.电压表要和被测电路并联。2. 电流要从电压表的正接线柱流入,

54、从负接线柱流出。3.被测电压不能超过电压表的量程。4.电压表可以直接接在电源的两极上,此时测得是电源电压。指针三种不正常偏转电表指针不正常偏转的三种情况及原因:(以电流表为例)1、电流表指针反偏:原因是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2、电流表的指针超过满偏:原因是被测电流超过电流表的所选量程;或者电流表的量程选小了。3、电流表的指针偏转角度很小:原因是电流表的量程选大了。试触目的1.避免随意选用小量程而烧毁电表。2.避免盲目选用大量程而增大实验误差(概括地说,就是保护电表,准确测量。)试触顺序先大后小、先干后支、先电压后电流。5.根据电流表、电压表有无示数判断电路故障(电流表和小灯泡是等效的)1

55、、电流表示数正常而电压表无示数:“电流表示数正常”表明主电路为通路,“电压表无示数”表明无电流通过电压表,则故障原因可能是:电压表损坏;电压表接触不良;与电压表并联的用电器短路。2、电压表有示数而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有示数”表明电路中有电流通过,“电流表无示数”说明没有或几乎没有电流流过电流表,则故障原因可能是电流表短路;和电压表并联的用电器开路,(此时电流表所在电路中串联了大电阻(电压表内阻)使电流太小,电流表无明显示数。)3、电流表电压表均无示数“两表均无示数”表明无电流通过两表,除了两表同时短路外,最大的可能是主电路断路导致无电流。4.两个灯泡都不亮一定是有短路的地方;如果有一个亮有一个

56、不亮,一定是短路,不亮的灯泡被短路。总结:1.如果两个表中有一个有示数,有一个无示数时,电路的故障都是和电压表并联的用电器出现了问题(不是断路路就是短路)。2.如果两表都无示数示,通常是干路用电器出现问题。6、利用导线、电流表、电压表找串联电路的故障。1、用导线查找:把导线依次和小灯泡并联,如果其它小灯泡不发光,则和导线并联的小灯泡完好,如果其它小灯泡发光,说明联入导线后电路才通路,则和导线并联的小灯泡断路。2、用电流表查找:把电流表依次和小灯泡并联,如果其它小灯泡不发光(且电流表没示数),则和电流表并联的小灯泡完好,如果其它小灯泡发光(且电流表有示数),说明联入电流表后电路才通路,则和电流表

57、并联的小灯泡断路。3、用电压表查找:把电压表依次和小灯泡并联,如果电压表没示数,则和电压表并联的小灯泡完好,如果电压表有示数,说明联入电压表后电路才通路,则和电压表并联的小灯泡断路。总结:以上三种情况都是把导线、电流表、电压表和用电器并联。如果电路没变化,则被检查的用电器完好。如果电路有变化,则被检查的用电器短路。7、怎样简化电路1.把电路中的所有电压表都去掉,原因是电压表的电阻非常大,可以当做断路处理2.把电路中所有电流表看成导线,原因是电流表的内阻较小,可以当做导线8、怎样看电压表是测哪个用电器的电压。1.如果电压表中间只有用电器(一个或多个),这时电压表测该用电器的电压。2.如果电压表中间只有电源,这时电压表测电源电压,也是电路中所有用电器的电压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