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科学-上海牛津-六上六下七上七下-学习重点及复习内容整理-(1)

上传人:RUN****yf 文档编号:59641953 上传时间:2022-03-04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162.1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最新科学-上海牛津-六上六下七上七下-学习重点及复习内容整理-(1)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最新科学-上海牛津-六上六下七上七下-学习重点及复习内容整理-(1)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最新科学-上海牛津-六上六下七上七下-学习重点及复习内容整理-(1)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资源描述:

《最新科学-上海牛津-六上六下七上七下-学习重点及复习内容整理-(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科学-上海牛津-六上六下七上七下-学习重点及复习内容整理-(1)(3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精品文档SkyZH科学知识整理学习重点及总结SkyZH2013-5-11精品文档精品文档科学学习重点及总结目录科学六年级第一学期 5第一章 科学入门 5第一节 认识科学 活动 1.11.2 5第二节 走进科学实验室活动 1.31.5 5第三节 简单的实验技巧活动 1.61.14 5第四节 进行简单的科学研究 活动 1.151.17 5总结 5第二章 生物的世界 6第一节 生物 活动 2.12.2 6第二节 生物的多样性活动 2.32.4 6第三节 分类 活动 2.52.9 6第四节 濒临灭绝的生物活动2.10 6总结 6第三章 细胞与生殖 7第一节 生物的基本单位活动 3.13.5 7第二节

2、生命的诞生与成长 活动 3.63.7 7第三节 青春期与生育活动 3.83.9 8第四节 性传染病 活动 3.10 8总结 8第四章 物质的粒子模型 8第一节 物态 活动 4.14.4 8第二节 粒子模型 活动 4.54.12 8第三节 气压 活动 4.134.15 9第四节 物体的浮沉 活动 4.164.19 9第五节 热胀冷缩 活动 4.204.22 9精品文档精品文档总结 科学六年级第二学期第五章 能与能源第一节 能及能的形式 活动 5.1 第二节 能的转化 活动 5.25.3第三节 能的转移 活动 5.45.13 第四节 能源 活动 5.145.18总结 第六章 水与人类第一节 水与生

3、命活动 6.16.4 第二节 水的净化活动 6.56.9 第三节 水的循环活动 6.106.14 第四节 保护水资源活动 6.156.16 总结 第七章 空气与生命第一节 空气的组成活动 7.17.3 第二节 氧气与燃烧活动 7.47.8 第三节 生物体如何获取能量活动 7.97.13第四节 动植物与大气间的气体交换活动 7.147.18第五节 空气污染对健康的影响活动 7.197.22总结 科学七年级第一学期第八章 身边的溶液第一节 溶液的形成 活动 8.18.3 第二节 行行色色的溶液活动 8.48.12 第三节 安全使用溶液活动 8.138.17 总结 第九章 电力与电信第一节 电路 活

4、动 9.19.17第二节 家庭用电 活动 9.189.25 第三节 磁铁及电流的磁效应活动 9.269.29第四节 电信 活动 9.309.34精品文档 9 11 11 11 11 11 11 11 12 12 12 12 13 13 14 14 14 14 14 14 15 17 17 17 17 17 17 18 18 18 18 18精品文档总结 19第十章 健康的身体 19第一节 运动、休息与健康 活动 10.110.4 19第二节 营养与健康 活动 10.510.18 19第三节 平衡与健康 活动 10.1910.21 20总结 20第十一章 感知与协调 21第一节 生物的感觉 活动

5、 11.111.3 21第二节 视觉 活动 11.411.14 21第三节 听觉 活动 11.1511.23 21第四节 嗅觉、味觉和触觉 活动 11.2411.28 22第五节 脑与感觉 活动 11.2911.32 22第六节 药物和溶剂对感觉的影响活动 11.3311.35 22总结 22科学七年级第二学期 24第十二章 宇宙与空间探索 24第一节 宇宙 活动 12.112.2 24第二节 力与空间探索 活动 12.312.14 24第三节 太空旅行 活动 12.1512.19 24第四节 空间开发 活动 12.2012.22 24总结 24第十三章 地球、矿物与材料 25第一节 地球 活

6、动 13.113.3 25第二节 地球上的矿产资源 活动 13.413.5 25第三节 材料及其应用 活动 13.613.14 25第四节 材料开发 活动 13.15 26总结 26第十四章 海洋与海洋开发 27第一节 海洋与生物 活动 14.114.4 27第二节 海底探索 活动 14.514.7 27第三节 海洋开发 活动 14.814.13 27总结 28精品文档精品文档第十五章 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28第一节 人口增长及其所产生的问题活动 15.115.2 28第二节 自然资源及其合理利用活动 15.315.6 28第三节 环境与环境保护活动 15.715.16 28总结 28精品文档

7、精品文档科学六年级第一学期第一章科学入门第一节认识科学活动 1.11.21) 探究活动是科学的主要特征。2) 科学研究需要观察、提出疑问和实践。学习科学同样需要观察、提出疑问和实践。第二节走进科学实验室活动 1.31.51) 万一发生了意外,一定要保持镇静,并立刻向老师报告。第三节简单的实验技巧活动 1.61.141) 每个人的心跳次数是不尽相同的。我的脉搏的跳动和心跳次数是相同的。运动后,我的脉搏跳动和心跳加快。利用自身的脉搏或心跳次数的规律可以粗略地估计时间。第四节进行简单的科学研究活动 1.151.171) 科学家在进行科学研究时, 常常需要猜测和估计, 就像猜测黑盒内的物体一样。 当不

8、能找出确实的答案时,他们会根据已知的资料,作出猜测,然后寻找证据去验证这些猜测的正确性。总结1) 探究活动是科学的主要特征。科学探究需要观察、提出疑问和实践。科学的发现能帮助我们认识周围的事物。科学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2) 实验室是我们进行科学实验的场所。在实验室工作一定要遵守实验室守则,并做好实验必须的安全措施。3) 人类的感觉器官能力有限,所以不尽可靠。如需要做准确的测量,就必须借助各种仪器。以下是一些常用的仪器及测量单位:仪器测量单位符号单位换算刻度尺长度千米km1km=1000m米m1m=100cm厘米cm量筒体积米 3m31m3 =1000000cm 3厘米3cm31L=1000m

9、L升L毫升mL天平质量千克kg1kg=1000gg精品文档精品文档克停表时间时h1h=60min分min1min=60s秒s温度计温度摄氏度4) 科学探究活动主要涉及六个基本要素:提出问题、 形成假设、 制定计划、 收集证据、 处理信息、 表达交流。科学探究的方法有观察、记录、猜测,等等。第二章生物的世界第一节生物 活动 2.12.21) 生物有七大基本特征,分别是:对环境具有适应性、有呼吸器官、需要食物、能生长发育、会繁殖后代、要排泄、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2) 蜗牛利用腹足向前移动。它经过的地方,会留下一些粘稠的物质,这些物质使接触面更加光滑,有助于爬行,还能帮助蜗牛粘附在物体上。3)

10、蜗牛具有触觉、嗅觉、对光反应的能力。第二节生物的多样性活动 2.32.41) 同种生物之间也有差异, 这种差异是正常的。 无论差异有多大, 我们应学会接受。 对于分布于两端的差异,我们更应予以接受。第三节分类 活动 2.52.91) 科学家主要根据身体特征对动物进行分类。首先根据动物有没有脊柱,把动物分成两大类。然后再把脊椎动物进一步分成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2) 生物检索表的基本原理是:按生物个体之间存在的相同和不同的特征来划分。划分原则是:先划分最基本的差异,再划分较细的,依此类推。因此,同组生物最少拥有一个共同的特征。第四节濒临灭绝的生物活动 2.101)为了保护我们周围的

11、环境和自然资源,我国已经颁布了 环境保护法 、森林法 、野生动物保护法等法律,违反者将受到制裁。青少年不仅自己要遵守这些法律,还要积极宣传,参加各项有益活动,把我们周围的环境建设得更加美好。总结1) 科学家喜欢研究身边的生物,他们既研究生物,也研究非生物。2) 生物的特征之一是能够对外界的刺激作出反应。3) 我们可以尝试在家中饲养小动物,作长时间的观察,深入了解其特征,例如:精品文档精品文档a) 它的外形b) 它的活动形态c) 它对外界刺激的反应d) 它生活的环境e) 它的进食习惯f) 它对人类的影响4) 蜗牛爱吃植物的嫩叶,对农作物有害。5) 地球上有很多不同种类的生物,科学家按它们的特征来

12、分类。6) 生物可以通过检索表进行分类。生物动物植物脊椎动无脊椎有花植无花植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7) 生物检索表的基本原理是:按生物个体之间都存在的相同和不同的特征来划分。划分原则是:先划分最基本的差异,再划分较细的,依此类推。因此,同组生物最少拥有一个共同的特征。8) 一些野生生物正濒临灭绝。任何一种生物的绝种可能会影响其他生物,从而影响整个生活环境,人类应该关注和保护野生动物。第三章细胞与生殖第一节生物的基本单位活动 3.13.51) 我们可以利用显微镜来观察物体的微小结构。镜下所看见的物像比原物大,而方向则相反。2) 细胞室绝大多数生物体结构的基本单位,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13、植物细胞最外层是细胞壁,然后是较薄的细胞膜, 细胞内部还有细胞质和细胞核。 动物细胞也有细胞膜、 细胞质和细胞核, 但没有细胞壁。3) 人类的生殖必须要有男性和女性两种个体才能进行。男性性细胞称为精子,女性性细胞称为卵子。两种性细胞结合的过程称为受精作用。受精卵不断分裂和分化,对后形成胚胎。第二节生命的诞生与成长活动 3.63.71) 胚胎通过胎盘和脐带从母体取得养分和氧,以及排出废物和二氧化碳至母体。2) 婴儿出生时,子宫的肌肉收缩,把婴儿挤出母亲的阴道外,婴儿就此脱离母体。精品文档精品文档3) 青春期时男孩子和女孩子的性成熟阶段,这时候,性器官开始产生性细胞,身体也出现第二性征。第三节青春

14、期与生育活动 3.83.9无第四节性传染病活动 3.10无总结1) 细胞是绝大多数生物体结构的基本单位。2) 一个生物体可由许多种不同的细胞组成,它们各有功能,分工合作。3) 植物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组成。动物细胞也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但没有细胞壁。4) 大部分的细胞都可以自行分裂,产生更多的细胞。5) 动物的雌性性细胞在卵巢产生,称为卵子;雄性性细胞在睾丸产生,称为精子。6) 精子和卵子结合的过程称为受精作用。7) 当人类的精子和卵子结合后,便会发育为胚胎。胚胎在母体内发育,通过胎盘和脐带等结构从母体吸取所需的养分。8) 婴儿在出生后都会得到父母的照顾和保护,父母更会

15、教导幼儿各种求生技能,直至幼儿成长,可以独立生活为止。9) 生命来之不易,要珍爱生命,尊敬父母。10) 进入青春期,男女之间身体外形上会出现性别差异,称为第二性征。生殖器官也趋向成熟,为繁殖下一代作准备。11) 青少年应注意自我保护,避免性侵犯。12) 避孕的方法很多,但原理不外乎两种:一是阻止受精作用发生,二是阻止胚胎发育。13) 通过性接触而传染的疾病,称为性传染病,避免性传染病的最好方法是洁身自爱。第四章物质的粒子模型第一节物态 活动 4.14.41) 气体可以流动,形状不固定,体积不固定。2) 各种液体的颜色和气味不同。液体有固定的体积,但可以流动,形状也会改变。3) 各种固体具有不同

16、的性质,有的固体透明,而有的固体不透明;但它们的共同性质是:有固定的形状和固定的体积。第二节粒子模型活动 4.54.121) 固体、液体和气体都是由数量巨大的、体积十分微小的粒子构成的。不同的物质由不同的粒子构成。2) 若两种不同的物质相遇,它们的粒子互相进入对方粒子间的间隙中,这种现象称为扩散现象。扩散现象表明物质的粒子在不停地作无规则运动。精品文档精品文档3) 固体、液体和气体的粒子之间都有间隙。固体、液体和气体粒子之间的间隙相比,气体粒子之间的间隙最大,固体粒子之间的间隙最小。4) 在相同的条件下,固体、液体和气体受压时,气体最容易被压缩,固体和液体不容易被压缩。第三节气压 活动 4.1

17、34.151) 气压是由于大量气体粒子不断撞击器壁而产生的。体积不变的容器内气体粒子越多,气压就越大,气体温度越高,气体粒子运动越剧烈,气压就越大。第四节物体的浮沉活动 4.164.191)密度表示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密度的计算公式是密度=质量体积 () 。密度的单位是kg/m 3 和 g/cm 32) 当固体、液体和气体放在一起时,密度小的物体浮在密度大的物体之上。例如木块浮在水面上,是因为木材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 () 。第五节热胀冷缩活动 4.204.221) 固体受热时会膨胀,遇冷时会收缩。2) 液体受热时膨胀,遇冷时收缩。3) 气体受热时膨胀,遇冷时收缩。4) 物体受热时,粒子运动

18、加剧,粒子之间的间隙相应增大。因而形成物体受热膨胀的现象。5) 受热时,双金属片会弯曲,原因是不同的金属的膨胀程度不同。总结1) 物质的状态有下列三种:固态、液态和气态。各种状态的性质如下:a) 固态:有固定的体积和固定的形状。b) 液态:有固定的体积,但没有固定的形状。c) 气态:没有固定的体积,也没有固定的形状。2) 物质是由无数体积极为细小的粒子构成的。粒子虽然用肉眼看不见,但粒子之间却存在间隙,并且粒子在不停地运动。3) 科学家以粒子模型分析物质的三种状态如下:a) 固态:粒子排列有序,结构紧密。粒子之间的间隙很小。粒子不能自由移动,只能在固定的位置上振动。b) 液态:粒子间的结构也很

19、紧密,但排列却不很整齐,间隙较大,例子可在一定范围内自由移动。c) 气态:粒子的相互作用力很小,排列松散,间隙很大,粒子不停地作无规则运动。4) 由于气体粒子之间的间隙很大,压缩气体最为容易;液体粒子之间的间隙很小,压缩液体极为困难;而固体则几乎无法压缩。5) 气体粒子不断地撞击容器内壁,因而产生压强。如果在同一空间里,气体粒子数量越多,或粒子运动越剧烈,气压就越大。6) 无液气压计可用来测量大气压强。7) 物质每单位体积的质量称为密度,可用下列公式计算:密度=质量体积 ()精品文档精品文档8) 密度较小的物体浮在密度较大的物体之上。9) 物体受热时,它的粒子振动加剧,粒子之间的间隙增大,物体

20、便会膨胀。相反地,物体遇冷时,粒子的能量被外界吸收,粒子的振动减弱,间隙缩小,物体便会收缩。10) 如果加热程度相同,气体膨胀最明显,液体次之,固体最不明显。11) 即使加热程度相同,不同的固体膨胀的程度也有不同。双金属片受热时弯曲,便是利用这个原理。12) 恒温器利用双金属片受热弯曲的原理,控制电路的开关,从而控制温度。精品文档精品文档科学六年级第二学期第五章能与能源第一节能及能的形式活动 5.11) 能的存在有各种不同的形式,其中包括光能、热能、电能、声能、动能、势能和化学能等。第二节能的转化活动 5.25.31) 能可以从一种形式转化成另一种形式。第三节能的转移活动 5.45.131)

21、空气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当空气中的粒子受热时,它们的移动速度加快,同时粒子间的距离会增大。气体受热膨胀后,它的密度相对地比四周气体密度小。密度较小的热空气向上移动,而密度较大的冷空气乡下移动,于是便形成对流。2) 当水受热时,粒子间的距离增大,热水因而膨胀,同时密度变得比冷水小。密度较小的热水向上升,而密度较大的冷水向下流回补充,形成对流。在液体中,热是以对流的方式传递的。3) 固体受热时,固体粒子会震动得更剧烈,他们通过碰撞,影响相邻的粒子,使它们振动加剧,受影响的范围逐渐扩大,热也逐渐传至低温的地方。4) 不同物质的导热性能不同。金属的导热性能较好,称为热的良导体。非金属的导热性能较差,称

22、为热的不良导体。5) 不同导热体的导热性能不尽相同。6) 传导和对流均可在水中发生,但以对流为主。当上部的水受热时,热只能通过传导向下传递。水是热的不良导体。7) 传导与对流均可在空气中发生,但以对流为主。空气的导热性较差。8) 包围着烧瓶的物质称为隔热体。毛皮和羽毛的空间里藏有空气,而空气是不良的导热体,因此可以减少热的传导。隔热体所藏的空气越多,保温能力越强,因此人类利用皮革、羽绒、棉花等物质作为制造御寒衣服的材料。第四节能源 活动 5.145.181) 能可以经生物或非生物进行转化。2) 燃料中蕴藏着大量化学能,燃烧时会放出热能和光能。3) 使用燃料时,我们必须注意安全。因为一旦能的转化

23、失去控制,便会造成重大的伤害。4) 我们必须节约能源和开发其他能源,来减轻对化石燃料的需求。总结1) 在我们周围,能以不同的形式存在。有热能、光能、声能、电能、动能、势能和核能等多种形式。精品文档精品文档2) 能可以由一种形式转化成另一种形式。受控制的能的转化往往对我们生活很有帮助,但失控的能的转化则会带来灾害,例如火灾等。3) 人类制造各种器械(或称为能的转化器)来控制能的转化的形式、发生时间和地点。4) 热由高温的地方转移至低温的地方,称为热的传递。5) 热可以通过对流、传导和辐射三种方式传递。6) 对流只在流体中出现。当流体的粒子由温度较高的地方移至温度较低的地方时,对流便会出现。这种粒

24、子的移动,称为对流。7) 传导主要在固体中出现。当部分粒子振动加剧时,传导便会出现。8) 辐射是一种不需介质的传热方式。辐射可以在真空中进行。太阳能也是通过辐射转移至地球的。9) 金属是热的良导体,非金属(如空气和水)是热的不良导体。10) 以下方法可以防止热的流失:a) 使用热的不良导体,避免热以传导的方式流失。b) 使用密封容器,避免热以对流的方式流失。11) 动物使用不同的方式保持体温。毛皮、毛发、羽毛和皮下脂肪均可防止热经皮肤流失。12) 所有生物都可转化及控制能量。植物吸收太阳能,将其转化成植物体内的化学能;动物又以植物为食物,把植物的化学能转化成动物的化学能。从这个关系看来,太阳就

25、是能的来源,它直接或间接地为生物提供能量。13) 煤和石油是两种主要的燃料,它们所储存的化学能也是来自太阳。太阳可以说是地球上大部分能的最终来源,延长有限资源的使用时间。14) 地球上的能源有限,终有用尽的一天。因此,我们必须节约和善用能源。科学家正致力于开发新的能源和发明一些更节能的能的转化器。第六章水与人类第一节水与生命活动 6.16.41)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应以“一水多用”和“用多少放多少“的原则节约用水,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珍惜每一滴水。第二节水的净化活动 6.56.9无第三节水的循环活动 6.106.141)精品文档精品文档2) 蒸发过程可以在任何环境和温度下进行。下列因素可以加

26、快水蒸发的快慢:a) 温度高b) 空气流通c) 液面面积大对于每一组实验,应有对照组。第四节保护水资源活动 6.156.161) 人类活动会破坏水质,造成水体污染。水质污染会危害人类。保护水源不被污染是我们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总结1) 人类对水的需求非常庞大。水在人类的生命、生产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2) 自然界里的水都含有杂质,例如悬浮的微粒、微小生物和溶解的物质等。要把水净化,我们可以利用过滤法,出去悬浮的微粒,再加入氯气,杀死微小生物。3) 自来水厂通过沉淀、过滤、消毒等过程生产自来水。4) 我们可以用蒸馏法,从海水中提取饮用水。这种方法虽然有成效,但须耗用大量能源,成本颇高。5) 冰 (

27、固态 ) 、水 ( 液态 ) 和水蒸气 ( 气态 ) 均属同一物质,但以不同的状态存在。6) 物质的三态的关系如下:7) 固体融化时的温度称为熔点。8) 液体沸腾时的温度称为沸点。精品文档精品文档9) 在标准大气压下,冰的熔点是 0 ,水的沸点是 100 。10) 蒸发现象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加快蒸发的条件如下:a) 液面面积大b) 较高的温度c) 空气流通11) 淡水资源是有限的。溪水、湖泊、河流和海洋可为我们提供大量有用的物质。因此,我们必须节约用水和防止水体污染。12) 每个公民都有责任防止水质污染,最好的方法就是减少产生污水。第七章空气与生命第一节空气的组成活动 7.17.31) 空

28、气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它们都是无色的、无味的。我们可利用一些特别的方法鉴别他们。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也可以使碳酸氢盐指示剂变黄色,这都是检验二氧化碳的方法。氧气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这是氧气的检验方法。2)空气含有氧气、 二氧化碳、 氮气等气体。 初期体外, 空气还含有一些微小的颗粒,例如烟尘、 花粉细菌等。第二节氧气与燃烧活动 7.47.81) 食物在氧气中燃烧时,会放出能量,并且生成热能与光能。2) 燃烧有三项不可缺少的条件:可燃物、氧气、温度(达到着火点)。可燃物燃尽、氧气不足、温度降低至着火点以下,燃烧便会停止。第三节生物体如何获取能量活动 7.97.131) 植物制造淀

29、粉所需的条件是:阳光,二氧化碳;所需要的原料是水和叶绿素。2) 呼出的气体比吸入的空气含有较少的氧气,较多的二氧化碳和水汽。同时,呼出的气体温度较高。第四节动植物与大气间的气体交换活动 7.147.181)变化胸廓肺动作吸气变大扩大呼气变小缩小2) 动物呼吸时会放出二氧化碳,并释放能量。植物的生命活动也需要进行呼吸作用,在呼吸过程中会放出二氧化碳,并释放能量。第五节空气污染对健康的影响活动 7.197.22无精品文档精品文档总结1) 空气是一种混合物,微溶于水。空气的成分如下:a) 氮气约占 78%b) 氧气约占 21%c) 稀有气体约占 0.94%d) 此外,空气还包含水汽和其他微粒(例如微

30、生物、花粉、烟粒和尘粒)等。2) 气体的检验方法:a) 氧气可使带火星木条复燃。b) 二氧化碳可以:i. 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ii. 使碳酸氢盐指示剂变黄。3) 用途:a) 氧气用于:i. 呼吸作用ii. 助燃b) 二氧化碳用于:i. 光合作用ii. 灭火器c) 氮气用于:冷藏。4) 在细胞内,氧气和食物产生反应的过程叫做细胞作用。在这个过程中,贮藏在食物中的能量会转化成生物体的能量,并会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因此,呼出的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和水汽比大气中的多,温度也高。5) 肺是动物体氧气和二氧化碳交换的场所。6) 呼气和吸气的过程是由膈肌和肋骨间肌肉协同完成。吸气时,膈肌下拉而肋骨间肌肉收缩。这两

31、组肌肉放松时,便会呼出空气。7) 含有叶绿素的植物可以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化合成有机物。这个过程叫做光合作用。8)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有助于大气中气体成分保持相对平衡。精品文档精品文档精品文档精品文档科学七年级第一学期第八章身边的溶液第一节溶液的形成活动 8.18.31) 溶质能在溶剂里溶解,形成溶液。很多物质都能够溶解在水中,所以水是一种良好的溶剂。第二节行行色色的溶液活动 8.48.121) 酸碱指示剂遇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会显示不同的颜色。石蕊试液遇酸性溶液变红色;遇中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蓝色。酚酞试液遇酸性溶液、中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色。2) 溶液的酸碱常用 pH 来表示

32、,范围通常在 014 之间。当 pH 7 时,溶液为碱性。 pH 越大,碱性越强。当 pH 7 时,溶液为酸性。 pH 越小,酸性越强。当 pH=7 时,溶液呈中性。3) 在碱溶液中加入酸溶液后,溶液的碱性减弱。在酸溶液中加入碱溶液后,溶液的酸性减弱。4) 引起酸雨的主要物质是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酸雨对我们是有害的。我们必须采取防治酸雨的措施。第三节安全使用溶液活动 8.138.171) 酸溶液有一定腐蚀性,浓酸溶液的腐蚀性更强。碱溶液也有腐蚀性。2) 酸、碱溶液有一定的腐蚀性, 使用时要特别小心。 对实验后的酸性或碱性废料要正确处理, 不能随意丢弃。总结1) 溶质在溶剂中溶解,形成溶液。水是

33、一种常用的溶剂。2) 判断溶液的酸碱性,最简单的方法是利用酸碱指示剂。常用的酸碱指示剂有紫色石蕊试液和酚酞试液。3) 酸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但不会使酚酞试液变色。碱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使酚酞试液变红色。4) 溶液的酸碱性的强弱可以用 pH 表示。 pH 的范围是由 0 至 14。 pH 小于 7 的溶液呈酸性, pH 越小,酸性越强; pH 大于 7 的溶液呈碱性, pH 越大,碱性越强;当pH 等于 7 时溶液呈中性。5) 在碱溶液中加入酸溶液后,溶液的碱性减弱;在酸溶液中加入碱溶液后,溶液的酸性减弱。6) 正常的雨水呈弱酸性。当雨水的 pH 小于 5.6 时,称为酸雨。

34、酸雨对我们是有害的,我们必须采取防治酸雨的措施。精品文档精品文档7) 酸溶液和碱溶液都有一定的腐蚀性。浓酸和浓碱溶液的腐蚀性更强。我们在使用酸溶液或碱溶液时,必须格外小心。对试验后产生的酸性和碱性废料要进行处理,不能直接排放。第九章电力与电信第一节电路 活动 9.19.171) 凭借电源 ( 例如电池 ) 所提供的能量,我们可以在闭合电路里形成电流。电流通过灯泡,灯泡便会发光。两盏灯在电路里有两种连接方法:串联和并联。2) 金属都是导体。非金属中有的是导体,有的是绝缘体。3) 电路由电源、导线、开关和用电器四部分组成。开关可以控制小灯发光或熄灭。4) 串联电路中电路只有一条通路。在串联电路中添

35、加灯泡会使其他灯泡的亮度减弱。取走串联电路中的灯泡会使电路变成断路。5) 在并联电路中,若其中一条分支电路断开,将不会影响其他支路。所以并联电路较适用于连接家庭电路。6) 不同灯泡先后与同一个电源连接,通过灯泡的电流强度是不同的。不断增加串联接入的灯泡,电路中(每一个灯泡)的电流强度越来越小。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强度相等。7) 我们可以用电压表测量电路中任何两点之间的电压。当电池首尾连接时,它们的总电压等于每一节电池电压的和。8) 用电器不变的闭合电路中,电池数目越多,电压越大,电流越大。第二节家庭用电活动 9.189.251) 当电流通过导体时,电能转化为热能,使导体变热。这就是电流的热效

36、应。导体中通过的电流越大,热效应越明显。2) 并联电路中接入的灯泡增加,总电路的电流就增大。熔丝是一个保护电路元件及导线的装置。当电流过大时,电流所产生的热会把熔丝熔断,使电路断开,不致损毁其他元件。熔丝上印有额定值,表示可以负荷的正常电流。当电路的电流超过熔丝的熔断电流时,熔丝便会(被)熔断。3) 插头插入插座前,要核对电流的额定电压与当地电网的电压是否一致。电器插头插入插座后,电器金属外壳与大地连接,可以防止发生触电事故。我们利用多用插座以并联的方式连接多个电器,但插上过多的电器会使插座的负荷过大而引起火灾。4) 灯泡(用电器)上的“ W ”前的数值表示灯泡(用电器)的额定功率,其单位为瓦

37、特。不同的灯泡(用电器)的额定功率不一样。灯泡的额定功率越大,每单位时间内灯泡所消耗的电能也越多。5) 用电器的耗电量,取决于它的额定功率和使用时间。功率越大,使用时间越长,所耗用的电能越多。耗用的电能越多,需缴付的费用越多。第三节磁铁及电流的磁效应活动 9.269.291) 通电的导线或螺线管会使小磁针发生偏转或有吸引或排斥作用。这就是电流的磁效应。电磁门铃是利用电流的磁效应而工作的。第四节电信 活动 9.309.34无精品文档精品文档总结1) 在一个闭合的电路中, 必须有电源, 才会产生电流。 在实验室内, 电源可以由电池、 干电池或电池组提供。2) 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质,称为导体,不容易

38、让电流通过的物质,称为绝缘体。3) 我们用开关接通或断开电路。4) 我们可以用电路图表示电路的连接。5)电流表示一种用来测量电流的一起。电流的单位是安培(A) 。6) 测量电压的仪器称为电压表。电压的单位是伏特(V) 。7) 导体两端的电压增大,通过导体的电流也增大。8) 电流通过导体时,会使导体发热,这就是电流的热效应。9) 熔丝的作用是保护电器,避免受到过大电流的损害。当过大的电流通过电路时,所产生的热量会将熔丝熔断。10) 大部分建筑物的电路均已采用断路器代替熔丝。如果通过电路的电流过大,断路器便会自动切断电源。只要再次接通断路器的开关,电路便可恢复使用。11) 切勿在并联电路中增添过多

39、支路。过多支路会使电路负荷过重。多用插座是以并联方式连接各种电器,所以切勿利用多用插座接上过多的电器。12) 家庭用电计算耗电量的单位是千瓦时 (kW h) 。 1 千瓦时 =1000 瓦特的电器在 1 小时内所耗的电能。13) 插座中的火线和零线、与插座相连的用电器可连接成完整的电路。地线则可在漏电时把电流引走,以保安全。14) 导线通电后,会使附近的小磁针转动,这就是电流的磁效应。15) 变化的电流周围会产生电磁波。16) 无线电广播和电视信号是通过电磁波传播的。17) 光线能沿弯曲的光导纤维传播。第十章健康的身体第一节运动、休息与健康活动 10.110.41)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会使心脏更

40、强壮。运动后,其心率恢复至正常时所用的时间较短;同样,它们的肺活量更大,从而使运动时可以交换较多的气体。第二节营养与健康活动 10.510.181) 各种食物含有不同的营养成分。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包括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以及水、维生素、无机盐等。2) 可用来检验葡萄糖的试剂是班氏试剂,如果有红黄色沉淀,说明溶液中含有葡萄糖。可用来检验蛋白质的溶液是 10% 氢氧化钠溶液和 3% 硫酸铜溶液,如果溶液呈淡紫色,说明溶液中含有蛋白质。由于油脂类物质会在滤纸上留下半透明两点,这种方法能检验脂肪存在。3) 各种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的种类不同,大多数食物含有的主要营养成分是葡萄糖、脂肪和蛋白质。4)

41、将食物分解成小分子物质的过程称消化。这个过程主要在消化系统的消化道中进行。5) 牙齿主要由牙釉质、牙本质、牙髓腔构成。精品文档精品文档6) 唾液含有一种可以把淀粉分解成糖的物质。这种物质能把食物分解成较简单的小分子物质,称为消化酶。7) 胰液和肠液中含有一种可以把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分解成小分子的物质。能杀死食物中部分细菌的消化液是胃液。8) 小肠绒毛壁只有一层细胞组成。在小肠绒毛内布满了微血管。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是小肠。9) 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液的作用是运输氧气和养料,运走二氧化碳和废物。10) 人体血管的种类有静脉、动脉和毛细血管。其中静脉中瓣膜的作用是防止血液倒流,

42、毛细血管是气体和物质交换场所。11) 心脏是血液运输动力器官,分成两个心房和两个心室。在心房和心室之间有瓣膜,可以防止血液倒流。与左心室相连的血管是肺静脉、与右心房相连的血管是上、下腔静脉。第三节平衡与健康活动 10.1910.211) 我需要能量维持生命活动。一个人所需的能量会因性别、年龄、工作性质和重量而不同。总结1) 我们需要适当的和适量的食物、足够的运动和休息,才可以保持身体的健康。2) 食物的主要营养成分及其作用如下:a) 碳水化合物 (淀粉和糖 ) 供应身体所需的能量。b) 蛋白质供应身体组织生长及修复所需的原料。c) 脂肪和油提供身体所需的能量。d) 无机盐维持身体健康及帮助身体

43、抵抗疾病。e) 维生素 f) 水构成身体的主要成分,并是输送物质的媒介。食物纤维能促进肠的蠕动,使食物顺畅地在肠内移动。3) 若要检验食物中含有的主要营养成分,可用以下方法:a) 淀粉遇碘液变成深蓝色。b) 糖遇班氏试剂加热后有红黄色沉淀。c) 蛋白质使 10%氢氧化钠溶液和 3% 硫酸铜溶液的混合液呈紫色。d) 脂肪及油在滤纸上留下半透明亮点。4) 在消化的过程中,复杂而不溶的食物会被分解成简单且可溶的小分子物质。食物经消化后才能透过肠壁进入血液。5) 人体的消化过程是在消化管内进行,消化过程如下:a) 口腔将食物教程小块,唾液可使食物湿润,方便吞咽,也能把部分淀粉变为糖。b) 胃胃的蠕动把

44、食物变成糜团,同时胃液对部分的蛋白质进行初步的分解。c)小肠在肠内由胰分泌的胰液和小肠分泌的肠液混合并帮助完成对食物的消化。碳水化合物会被分解为单糖,蛋白质会被分解为氨基酸、脂肪则被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这些食物粒子非常细小,可以通过小肠绒毛壁等进入血液。d) 大肠吸收多余的水分,并将剩下的固体物质暂储在直肠中。精品文档精品文档e) 肛门将暂储在直肠中的固体物质形成粪便,通过肛门排出体外。6) 人体中的循环系统的主要作用是把吸收进入血液的营养物质和氧运送到身体细胞中,同时把细胞所产生的废物从细胞中运走。7) 人体的循环系统由血液、心脏和血管 (可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 )组成。8) 全身血液循

45、环的过程:a) 来自个细胞的血液经静脉进入心脏, 心脏把血液泵至肺, 血液在肺部通过扩散作用进行二氧化碳和养的交换,从肺中得到氧。b) 含氧高的血流回心脏,心脏把血液泵进动脉,经动脉将血液送到身体各部分。c) 当动脉把血液输送到分支的毛细血管时,营养物质和氧便会从血液中扩散到细胞内,而血液同时收集细胞排出的二氧化碳和废物。d) 含二氧化碳浓度高的血液由静脉流回心脏,再次循环。9) 比例适中而又含有各种营养成分及食物纤维的饮食,称为均衡膳食。每个人所需要的食物的量随着个人的性别、重量、年龄及活动量等因素而不同。10) 肾脏是人体内水的平衡的主要调节器官。通过肾脏的过滤和重吸收,血液中大多数的水分

46、、全部蛋白质、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来。第十一章感知与协调第一节生物的感觉活动 11.111.31)人类通过 5 种感觉器官感知环境的变化。这5 种感觉器官分别是眼、耳、舌、鼻和皮肤。第二节视觉 活动 11.411.141) 发光体本身能发光。不发光体虽然本身并不发光,但它可以把光反射到我们的眼睛里,于是我们能看得见它们。光沿直线传播。2) 眼是视觉器官。虹膜调控瞳孔的大小,从而改变进入眼球光线的多少。当光线强烈时,瞳孔变小;当光线较弱时,瞳孔变大。光线通过瞳孔到达视网膜时,能使光线通过的结构有角膜、晶状体、玻璃体。3) 巩膜时一层较厚而坚韧的皮层,负责保护整个眼球。巩膜的前方是透明的角膜。瞳孔是

47、光线进入眼球时必经的小孔,它的大小会随虹膜的伸缩而改变。晶状体的作用是将进入的光线汇聚起来,晶状体的厚度由睫状肌调控的。眼球的内壁称为视网膜,且布满了感光细胞。玻璃体的功能是保持眼球的形状。视神经将感光细胞接收到的信息传至大脑。视神经出入视网膜的地方称为盲点。4) 光的反射遵循以下规律:a) 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个平面上。b) 反射角的大小等于入射角。这两条规律合称为反射定律。5) 我们可以借助平面镜来扩展我们的视野。第三节听觉 活动 11.1511.231) 物体振动,便会发出声音。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振动越强,发出的声音越响。2) 弦线所发出的声音音调受弦线的长度、张力和粗细影响。精品文档精品文档3) 人类能够听到有限范围内的声音频率,而且个人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