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管理学-重点总结

上传人:29 文档编号:59595324 上传时间:2022-03-0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43.5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行政管理学-重点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行政管理学-重点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行政管理学-重点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资源描述:

《行政管理学-重点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行政管理学-重点总结(1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行政管理学 总结版 【01组】第一章 概述001. 亚里士多德对国家的议事、行政、审判活动进行过研究和探讨。英国的洛克首次将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外交权。法国的孟德斯鸠提出了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 三权分立”或称“ 分权制衡”的思想。而真正的行政学首先是由美国的政治学家威尔逊、古德诺等人提出来的。002. 主张研究行政学的起点是把行政与政治分离开来,认为政治是国家意志的表现或政策的制定,而国家意志的执行或政策的执行就是行政。 003. 这是关于“行政”广义的一种理解。其一,认为行政活动就是 管理活动,如美国的古立特;其二,认为行政管理就是公共管理,或称公共行政

2、,即有关公共事务的管理;其三,认为行政管理仅仅指政府行政机关的管理活动。004. 行政管理的特点:1行政管理的主体是政府行政机关。 2行政管理的对象包括社会公共事务和政府内部事务。行政管理必须依法进行,是一种执法活动或执行政策的活动。005. 美国学者伍德罗威尔逊于1887年发表了行政研究一文,在世界范围内开创了行政管理学学术研究的先例,成为行政管理学的创始人。1926年美国学者罗纳德怀特撰写了第一本大学教科书行政学导论 ;1927年美国学者魏洛比撰写了另一本大学教科书公共行政原理 。006. 早期的行政管理学研究的重点是组织结构和程序,其理论的逻辑起点是“经济人”假设。007. 美国哈佛大学

3、教授梅奥进行了著名的“霍桑”试验,并根据实验结果,提出了“社会人”的理论假设。008. 西蒙认为,管理就是决策,决策是整个行政管理的过程的中心。009. 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新公共管理理论、政府治理理论、后现代公共行政理论为代表的行政管理学,这也是9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占主导地位的行政管理学,其共同特征是崇尚市场力量、市场作用和市场机制。010. 研究和学习行政管理学的根本方法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研究和学习行政管理学具体方法有:规范方法、经验方法、案例方法、和比较方法。011. 在我国,只有人民政府及其所领导的部门的管理活动才是行政管理活动。行政管理的对象包括社会公共事务和政府内部事务。

4、012. 1910年德国的马克斯韦伯出版了社会与经济组织理论一书,提出了著名的“官僚组织理论”,为传统的行政组织理论奠定了基础。1911年美国的FW泰罗发表了科学管理原理一书,提出了著名的科学管理理论;是科学管理学的创始人。013. 法约尔提出了有关管理的功能理论,认为管理有五大基本功能,即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014. 后现代公共行政理论的核心概念是“公共能量场”,其实质是强调公共行政是一种针对特定事件的特定行为,强调行政管理过程中的普遍参与,目的在于为公民提供个性化的公共产品或公共服务。015. 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行政管理理论的共同特征是崇尚市场力量、市场作用和市场机制。行政管

5、理学 总结版 【02组】第二章 行政环境016.行政环境的基本属性:复杂性、相关性与综合性、层次性、动态性。017. 行政环境按照环境的形成过程及其人类活动的关系为标准可分为:自然环境和人造环境。其中,人造行政环境(社会环境)因素细分为政治、经济与文化环境三个较小类别,它是与行政系统的产生与发展过程关系最为密切,影响最为直接的行政环境类别。018. 据对特定行政系统的作用与影响层次,可以把行政环境划分为:宏观、中观和微观三种类型的行政环境。019. 以行政区划或者说一国政府的管辖区域为标准,行政环境因素可分为:国际环境和国内环境。020. 弗里德雷格斯的行政生态学模式理论认为,当今各国社会有三

6、种存在形态,即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以及处于二者之间的一个“中间的”或可称之为“过渡型”社会形态。021. 雷格斯逐渐提出了一套较为系统的行政理论模型,也就是著名的“融合-棱柱-衍射的行政模型”022. 经济环境的主要因素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 1经济力量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2社会经济结构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3经济体制及其对行政管理系统的影响4科技发展水平及其对行政管理系统的影响。023. 我国现行经济环境的基本特点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1传统农业与高科技产业并存的社会生产力发展状况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2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经济结构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3受限市场模式及

7、其行政管理的影响。主要特点是“价格的不可决”。024. 文化环境的主要因素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1行政价值文化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2行政功能文化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3行政运行文化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4行政公共关系文化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025. 真正使行政生态研究成为一门系统的行政学分支学科并使其在学术界占有一席之地的是弗里德雷格斯。026. 过渡型社会在社会结构上的三种主要特性:形式主义特性、异质性、重叠性。027. 经济力量从根本上制约着行政系统的规模、体制结构与运行方式等基本结构因素。028. 这种受市场限制模式目前在我国仍然存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价格双轨制;二是全国市场

8、的分割性。029. 社会组织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基于血缘关系为纽带而结成的自然团体,如家庭;一类是以利益为纽带而结成的人为团体,统称为社会团体。030. 行政系统的文化环境因素包括:行政价值文化、行政功能文化、行政运行文化以及行政公共关系文化。一般认为,行政系统的经济环境基本构成要素应该包括经济力量、社会结构、经济体制以及科技发展水平等基本经济因素。行政管理学 总结版 【03组】第三章 行政权力031. 行政权力的含义:是一种公共性权力、从属性权力,也是一种政治权力,是指国家行政机关或被授予行政管理权限的其他社会组织,为有效地执行国家意志,依法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组织和管理的一种能力或力量。03

9、2. 行政权力的基本特征:1行政政权力的主体是国家行政机关以及被授予行政管理权限的非政府组织;2行政权力的客体是一个国家领土范围内所有的公民及由公民组成的社会组织;3行政权力的目的是实现国家意志;4行政权力的重要基础是国家强制力。033. 行政权力的类型:1从权力特性看,权力可分为本原性权力和从属性权力2根据权力主体及目的,权力又可以分为公共权力和私人权力034. 行政权力的产生与发展一:从历史上看行政权力起源于人类社会的组织分工,萌芽于原始社会的管理权。传统行政权力,指与传统农业社会发展状况相适应的行政权力。这一时期的行政权力合法性建立在“遗传下来的制度和统治权力的神圣的基础之上”,与宗法等

10、血缘关系、宗教迷信等交织在一起。035. 行政权力的产生与发展二:现代行政权力,是与现代工业社会相适应的行政权力。与传统行政权力相比,现代行政权力有许多不同的特点。其表现之一是其自主性增强,另一重要表现是其为法理型权力。036. 行政权力的五种具体来源:1强制力。强制力是一切权力的最原始、最直接的来源;2诱导力;3组织制度;4信息;5个人因素。037. 行政权力的特性:1公共性,是国家政权在全社会获得合法性的基础。2执行性,行政权力本身不是目的,而是实现目的的手段。其实质是一种执行性权力。3有限性。这是指行政权力在各方面都受到约束和限制。038. 行政责任:是指行政管理机关或行政管理者依其职权

11、关系所产生的一种职责和任务。039. 行政权力与行政责任之间的关系:1就行政责任的性质而言,由于行政权力的公共性,决定了行政责任是一种公共责任;2就行政责任的产生而言,行政责任是一种基于行政职权关系而产生的责任;3就行政责任的大小而言,行政责任是一种与行政权力相对等的责任。这是两者之间的一个基本原则。040. 由于行政权力急剧扩张,出现了所谓的“行政国家”。美国、德国、澳大利亚、巴西、印度是实行联邦制的主要国家,其中美国最为典型。041. 英国、法国、日本等是实行单一制的主要国家。其中,英国的中央政府是全国各级地方政府的最高领导机关,对地方政府的监控和指导方式有:1立法控制;2行政控制;3财政

12、控制。042. 在中国,中央集权仍是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基本状态。在计划经济时期,事权主要表现为经济管理权。043. 西方发达国家地方分权化的主要原因:1地方分权是为了提高行政效率;2地方分权是为了适应现代经济的发展;3地方分权是为了适应政治民主化的需求。044. 重构我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行政权力关系的思路:1以宪法的形式明确规定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分权范围;2实现中央与地方利益分配的合理化;3实行地方分权和基层自治;4健全和完善对地方权力的监督。045. 西方发达国家地方分权化的主要原因:地方分权是为了提高行政效率,地方分权是为了适应现代经济的发展、地方分权是为了适应政治民主化的需求。行政管理学

13、 总结版 【04组】第四章 行政职能046. 行政职能的特点:执行性;整体性;多样性;动态性。047. 典型的市场经济国家如英、美等国,其行政职能演变大体经历了“守夜人”时期、“积极干预”时期和“有限政府”时期三个阶段。048. 政府的经济职能主要是宏观调控,提供服务和检查监督。049. 我国改革开放前行政职能的特征:集中计划管理;微观直接管理;片面强调政治职能。050. 我国改革开放前行政职能的主要弊端:造成政府机构膨胀;资源配置效率低下;企业和社会缺乏动力机制;容易产生腐败。051. 有限政府时期行政职能的主要形式:1政府业务合同出租;2以私补公,打破垄断,建立政府部门与私营企业的伙伴关系

14、;3公共服务社会化。052. 强势政府时期的行政职能方式更加复杂多样。 1广泛使用法律手段。 2使用计划手段。 3制定产业政策。 4采取财政政策、金融政策等经济手段。5采取直接的行动手段。053. 强势政府时期的行政职能特点: 1强势政府时期的行政职能范围大大拓展。 2强势政府时期的行政职能方式更加复杂多样。054. 有限政府时期行政职能的发展趋势推进公共服务职能的社会化、市场化主要形式。055. 管理有五大基本功能,即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056. 有限政府时期行政职能的发展趋势:1通过非国有化,减少政府对企业的微观管理。2政府放松规制,更好地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3推进公共服务职能的

15、社会化、市场化。057. 行政职能是行政管理活动的实质与核心。行政职能是国家职能的构成和体现。058. 我国行政职能转变的必要性:1转变行政职能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2转变行政职能是迎接经济全球化挑战的需要。3转变行政职能是实现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059. 我国行政职能转变的必要性二:4转变行政职能是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需要。5行政职能转变是机构改革的动因和基础。行政机构是行政职能的载体,行政职能是行政机构设置的重要依据。060. 强势政府时期的行政职能特点: 1强势政府时期的行政职能范围大大拓展。 1强势政府时期的行政职能方式更加复杂多样。行政管理学 总结版

16、【05组】第六章 行政管理机构061内阁制国家行政管理机构的组成方式:内阁制国家的最高行政管理机构是内阁,主要代表是英国。062总统制类型国家的最高行政管理机构由总统、总统办公机构、政府各部门机构以及独立机构组成。主要代表国家是美国。063半总统制类型国家行政管理机构的组成方式: 半总统制类型国家的最高行政管理机构的产生方式兼有内阁制和总统制的特点,以法国的第五共和国最为典型;064委员会制国家行政管理机构的组成方式:委员会制国家最高国家行政管理机构是由会议选举产生的委员会;瑞士是世界上唯一长期实行委员会制政府制度的国家。065国务院制国家行政管理机构的组成方式:我国的最高行政管理机构是中华人

17、民共和国国务院,即中央政府。066行政管理机构具体原则:适应性原则。这是行政管理机构设置的最基本原则;协调性原则;权责相称原则;精干高效原则;法制性原则。067行政管理机构改革的基本目标 :精干、高效、廉洁是各国行政管理改革的共同目标。068行政编制管理的内容:职能管理;机构管理;人员编制管理。这是行政编制管理中最大量、最经常的工作。 069我国中央一级主管行政编制的机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070行政管理机构含义:行政管理机构是按照宪法和其他有关法律的规定,依照一定程序组建起来的,行使国家行政权力,履行各种行政职能的国家机关的总称,是国家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亦称为行政机关、政府

18、机关等。071行政管理机构的作用:1行使国家的行政权力,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2执行和实施各种法律、法规、规章,维持社会治安和良好的市场秩序。072行政管理机构设置含义:行政管理机构设置是指行政管理机构的设立、变更、撤销和合并等的总称。073行政管理机构具体原则:适应性原则;协调性原则;权责相称原则;精干高效原则;法制性原则。074行政管理机构设置的程序:1提出行政管理机构设置的理由,并设计出初步方案;2对行政管理机构设置方案的评估和论证;3对行政管理机构设置方案的批准;4对行政管理机构设置方案的落实与实施。075行政管理机构改革的原因: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行政管理学 总结版 【06组】第六

19、章 行政管理事务076. 行政管理事务的类型:政府内部的行政管理事务;政府所管理的全部社会公共事务077. 人事行政管理事务的主要内容:计划和组织;使用和开发;激励与监督;制度建设与具体落实。078. 人事行政管理最经常的职责和最大量的活动是对行政人员进行合理使用和积极开发。079. 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基本制度:职位分类制度;新陈代谢制度;激励约束制度;职业发展和保障制度。080. 政府内部行政管理事务:国家公务员制度;财务行政管理;后勤行政管理;机关行政管理081. 财务行政理论产生于18世纪的欧洲,其创始人是斯坦因。082. 财务行政管理主要内容:预算管理;会计管理;审计管理。083. 预算

20、管理实质上是一种政治性的行政活动。084. 国家预算的程序和内容包括: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决算管理085. 审计管理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服务于宏观调控;维护国家经济秩序;促进廉政建设。086. 社会公共行政管理事务:主要内容:包括经济行政管理、政治行政管理、文化行政管理和社会行政管理087. 后勤行政管理主要包括:物资管理;生活后勤管理;机关环境管理;服务后勤管理;接待工作管理。088. 宏观经济行政管理包括:总量调控;结构调控;规范性调控。089. 国有资产行政管理主要包括: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实现国有资产的有效运营。090. 国有资产行政管理,主要包括: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实现国有资产的有

21、效运营。行政管理学 总结版【07组】第7章 行政管理行为091. 行政管理行为的含义:是指行政管理者为了调动下属的工作积极性并使之努力工作以有效实现行政管理目标而进行的一系列组织、领导、沟通以及指挥、协调等行政活动的总和。 092. 行政组织设计的影响因素 1行政组织的目标、职能与环境。 2行政组织的技术特征。 3行政组织目标、职能与环境和行政组织技术特征的匹配性。093. 解决行政组织冲突的方式:谈判、调处、服从权威。094. 行政领导行为:行政领导行为就是指行政领导者在一定的环境下,通过示范、说服、命令等途径,对被领导者进行指挥与指导以实现行政组织目标的行为过程。095. 行政领导行为特点

22、: 1统一性。行政领导是政府运行过程的核心部分。 2权威性。 3服务性。 4综合性。096. 行政领导艺术授权的原则: 1权责一致原则。 2视能授权原则。 3信任与监督相统一的原则。 4单一隶属原则。097. 授权的方式:充分授权、不充分授权、弹性授权、制约授权。098. 行政沟通的特点: 交互性、媒介性、目的性。099. 行政组织的技术特征包括行政组织的结构、规模、权力配置、运行机制等。100. 我国行政组织的结构体系就是直线职能结构。101. 行政组织的构成要素:1 行政职位是行政组织中最基本的构成要素。 2 行政人员是行政组织中最活跃的因素。 3 行政体制。 4 精神要素。102. 行政

23、信息的公开化 : 行政信息公开化是指行政信息公开这种行政行为发展和完善的过程。103. 目前瑞士联邦政府是委员会制的典型。104. 目标是行政组织生存的依据,也是行政组织的合法性基础。105. 我国行政组织的结构体系就是直线职能结构。行政管理学 总结版【08组】第八章 行政管理行为106. 行政管理过程:指在一定的行政管理体制下,行政管理机构或行政管理人员按照行政管理的基本原理,运用行政权力和行政管理方法来实现行政管理目标的活动过程。 107. 基本阶段:行政决策、行政执行、行政监督108. 行政决策:行政决策是行政机关或行政管理者在管理政府内部行政事务或社会公共事务过程中,为促进社会公共利益

24、的实现,依法运用行政权力作出决定的过程。109. 行政特点: 1行政决策的主体是行政机构或行政人员,尤其是行政领导者。行政决策内容是行政事务。 2行政决策过程是一种行政权力的运用过程。在行政权力的行使和运用过程中,决策是一个最基本的、也是首要的环节。 3行政决策的目标在于追求公共利益的最大化。110. 审计机关的职权:检查权、调查权、建议权、通报权、处理权。 111. 基本阶段:行政决策、行政执行、行政监督。112. 最典型的事后监督是国政调查。113. 行政决策的基本程序: 1信息的收集和处理; 2决策方案的设计; 3决策方案的分析、论证与选择; 4决策方案的实施。114. 行政执行:行政执

25、行,就是指行政管理机构在其权力和职责范围内依法实施行政决策方案以实现行政决策目标的过程。115. 行政执行主要环节:计划。计划是一种事先安排。 动员。指挥。指挥是执行工作的关键。协调。 控制。116. 行政监督系统: 1权力机关的监督 2政党的监督 3司法机关的监督 4公民及社会团体的监督 5新闻舆论的监督117. 行政系统的内部监督系统: 一般监督;是指国家行政管理机关在日常工作中根据需要随时进行的各种监督。 包括:上下级监督、职能监督、主管监督。专门监督;包括对人事管理的行政监察和对财务管理的审计监督。 118. 权力机关对行政机关的监督主要是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119. 决策的六大步骤:

26、发现问题、提出目标、设计方案、预测后果、分析比较、选择最优方案。120. 最典型的事前监督是听证制度。行政管理学 总结版【09组】第九章 行政管理方法121. 行政管理方法:是指在行政管理领域中,行政组织及其行政人员,为开展行政工作和实现行政目标所采取的各种管理措施、手段、办法、技巧等的总和。 122. 行政管理方法是使行政管理思想变为现实状态的中间媒介。123. 行政方法:是在实际的行政管理过程中运用的最普遍的行政管理方法,也是最有效的行政管理方法。124. 经济方法:是行政机关运用经济杠杆调节和影响管理对象,对被管理者加以引导和控制的管理方法。125. 经济方法的特点:利益性,经济方法的核

27、心是物质利益、有偿性、平等性、间接性。126. 运用经济方法的原则:适度原则、与法治相结合的原则、与思想教育相结合的原则。127. 运用法律方法的原则: 1法制教育优先的原则。在行政管理中运用法律方法,首先必须加强法制教育,使被管理对象知法、懂法。2法制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3法治与心治相结合的原则。128.行为方法: 行为方法属行为科学的方法,行为方法中最主要的是行为激励方法。 129. 反激励:从反面进行激励的方法,设置一种强烈的危机情景,使行为者产生一种反作用力,进而形成强大的内压,以取得“置死地而后生”的效果。所谓“破釜沉舟,背水一战”即是如此。130. 竞争激励,是将优胜劣汰的原则引进

28、行政工作,使行政工作具有某种集体化的自觉机制。 131. 在电子政务的概念中,核心内容是政务。132. 20世纪90年代后,电子政务迅猛发展的主要原因 : 1政府转型的背景。 2因特网的发展。 3电子商务的驱动。 4全球化的竞争。 5大公司的驱动。 6领导人的政治意志。 133. 电子政务的鼻祖是美国总统克林顿。134. 经济杠杆主要包括:价格、利润、税收、信贷、工资、奖金等经济范畴。135. 行为激励的实质是在于激发人的动力,目的在于使人产生某种行为以实现行政工作的预定目。行政管理学 总结版 【10组】第十章 行政管理规范136. 行政法律规范的基本功能: 规范与控制功能。最基本功能;组织和

29、调节功能;改革与稳定功能。137. 行政道德准则:是行政道德体系中最高层次的道德准则或说根本准则;是行政道德体系的灵魂,贯穿于整个行政道德体系各个层面与运行过程。138. 行政道德规范的基本功能:导向和约束功能;自我调节功能;示范与激励功能。139. 自律性是行政道德与一般道德的共性之一,也是行政道德规范区别于行政法律规范的最基本属性。140. 依法行政的作用与意义:1依法行政是现代国家民主,尤其是行政管理民主发展的前提与保证。2依法行政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与保证。3依法行政是控制行政权力膨胀趋势的必然选择。4依法行政是推进与深化行政管理改革的有效途径。141. 行政绩效评估的特点是系统性

30、、层次性、注重定量性、多角度性、公正性、复杂性。142. 行政绩效的制约因素:行政环境因素对行政绩效的制约;行政体制因素对行政绩效的制约;公务员素质对行政绩效的制约;行政绩效管理的制约因素。143. 一般来说,行政效率与行政投入呈反比关系,而行政产出与行政效率则呈正比例关系。144. 弗雷德里克森曾提出社会公平的符合理论,认为社会公平可以分为:单纯的个人公平、分部化的公平、机会公平、待机公平。145. 我国行政道德体系最基本的准则就是“为人民服务”,为人民服务准则构成我国行政道德体系的基础与灵魂,在整个行政道德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146. 政治发展是整个行政绩效体系的中枢和核心。147. 德治

31、是建立在“人之初,性本善”这一性善论基础之上的。148. 以德行政的重要意义:1以德行政有助于行政管理活动的规范化、合理化。2以德行政有助于增强行政管理者的责任意识。3以德行政有助于社会风气的优化。第十一章 行政绩效评估149. 克服行政绩效制约因素的途径一:1改革和创新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强化法治政府的行政理念,为提高行政绩效创造一个良好的行政环境。2不断改革行政体制,进行政府的运行机制创新,做到决策、执行和监督相协调,以提高行政绩效。150. 克服行政绩效制约因素的途径二:3提高行政绩效,必须建设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4建立和健全良好的行政绩效评估体系,完善行政绩效管理制度,提高行政绩效水平。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