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西师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理解假期专项练习题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59583740 上传时间:2022-03-0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六年级西师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理解假期专项练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六年级西师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理解假期专项练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六年级西师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理解假期专项练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六年级西师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理解假期专项练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西师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理解假期专项练习题(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六年级西师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理解假期专项练习题班级:_ 姓名:_ 时间:_1. 阅读训练。荀巨伯探友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耶?”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日:“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17。选自世说新语(注释)荀巨伯:东汉人。远;从远方。疾:病。值:恰逢。语(y):告诉。相视:看望,照顾。令:使,让。败义:损害道义。耶(y):表疑问,相当于“吗”“呢”。既:已经。一:全,整个。独

2、止:一个人留下。委;舍弃,抛弃。相谓:相互议论。入:侵犯。班军:回师,撤军。1下列加点字词的注释错误的一项是( )A.吾今死矣,子可去(离开)B.贼既至(既然)C.一郡并获全(全)D.遂班军而还(撤军)2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_3翻译加点字词。(1)荀巨伯远看友人疾_(2)贼既至_(3)不忍委之_4“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耶?”你能用一个成语概括荀巨伯这句话体现的美德吗?_2. 文言文阅读。以学自损不如无学夫学者,所以求益耳。见人读数十卷书,便自高大,凌忽长者,轻慢同列,人疾之如仇敌,恶之如鸱枭,如此以学自损,不如无学也。(注释)夫:句首发语词。益:长进。

3、鸱枭:两种鸟。古人认为是恶鸟。1解释加点的字。凌忽长者:_人疾之如仇敌:_2翻释句子。如此以学自损,不如无学也。_3用原文句子回答“如此以学自损,不如无学也”中“如此”是指什么?_4短文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_3. 阅读文章,完成练习。师旷论学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秉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秉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注释)于:向。恐:恐怕,担心。暮:晚。秉烛:点烛。当时的烛,只是火把,还不是后来的蜡烛。安:怎么,哪。盲臣

4、:师旷为盲人,故自称。秉烛之明,孰与昧行乎:点上烛火照明比起在黑暗中走路,究竟哪个好呢?1猜猜下面的加点词的意思。(1)盲臣安敢戏其君乎:_ (2)臣闻之:_2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_3晋平公想学习,却又“恐已暮矣”,他所说的“暮”指的是_(A年龄很大,已入晚年;B太阳已落,天色将晚)。师旷的回答,说明他将“暮”理解成_(A年龄很大,已入晚年;B太阳已落,天色将晚)(填序号)4这则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什么?_4. 阅读短文。孟母三迁孟子之少也,嬉游为墓间之事,踊跃筑埋。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也。”乃去。 舍市傍,其嬉

5、戏为贾人炫卖之事。孟母又曰:“此非吾所以处吾子也。”复徙居学宫之傍。其嬉游乃设俎豆,揖让进退。孟母曰:“真可以处居子矣。”遂居。及孟子长,学六艺,卒成大儒之名。君子谓孟母善以渐化。1文中的孟子是_思想的代表人物,他被后人尊奉为“_”。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1)舍市旁_(2)复徙居学宫之旁_(3)遂居_(4)及孟子长,学六艺_3翻译句子。(1)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也。”_(2)及孟子长,学六艺,卒成大儒之名。_4上文的故事内容,用三字经小红的句子来概括,就是“昔孟母,_。”这个故事给了你怎样的启示?_5. 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画蛇添足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

6、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为蛇足者,终亡其酒。注祠:古代贵族每年四季祭祀祖先,各有名称,春祀叫做“祠”。 舍人:战国和秦汉时期,王公贵族的门客称舍人。卮:古代盛酒的器皿。画地:在地上作画。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引酒且饮之 (拿;举)B.数人饮之不足( 够 )C.我能为之足 ( 的 )D.终亡其酒(丢失)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_3读了这则故事,你受到了什么启发?_6.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7、练习。王蓝田性急王蓝田性急。尝食鸡子,以箸(zh)刺之,不得,便大怒,举以掷地。鸡子于地圆转未止,乃下地以屐齿碾之,又不得。瞋(chn)甚,复于地取内中,啮(ni)破即吐之。(注释)鸡子:鸡蛋。著:子。掛:扱。屐:木底鞋,下有齿以防滑。碾:踩。瞋:发怒。啮:咬。1翻译文中画“_”的句子。_。2短文把王蓝田_的性格刻画得栩栩如生。作者妙用_、_、_、_、_、_等动词作动作描写,选用_、_两字作神态刻画,使读者如见其状,如闻其声,给人留下极其鲜明而深刻的印象。3故事中王蓝田的表现让你想起哪些相关谚语、歇后语或成语?试着写出两个。_7.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学习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

8、为师矣。”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1结合孔子的观点,把下述相对应的句子分别联系起来。学到新知识,并经常去实践它,是有意思的。不能不懂装懂。学习要和思考同时进行。(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_)(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_)(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_)8.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揠苗助长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1解释下列

9、划线的字。宋人有闵其苗闵(_)揠之者 揠(_)予助苗长矣 予(_)2这则寓言给我们什么启示?_3说说下列句子中“之”的含义:宋人有闻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_)其子趋而往视之(_)4翻译下面的句子。(1)宋人有闻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_(2)苗则槁矣。_9. 阅读文段,完成小题。雏燕吾弟爱鸟,日思得一雏。今春,有燕自南来,竟日衔泥,筑室于檐下,劳甚。未几,啾啾之声可闻,盖雏已出壳矣。一日,有雏坠于堂下,弟拾之,不胜喜,纳于笼而饲之。母闻之,曰:“是乃益鸟,食虫害,且南飞越冬,尔安得久饲之?”趣弟遽释之。弟恋恋不舍,然视雏意甚哀,遂出笼释之。雏飞于巢,与其家人熙熙而乐也。注释:竟日:整天。盖:原来是。

10、趣:催促。遽:j,马上。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日思得一雏日:_遂出笼释之释:_是乃益鸟是:_尔安得久饲之尔:_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是乃益鸟,食虫害,且南飞越冬,尔安得久饲之?答:_弟恋恋不舍,然视雏意甚哀,遂出笼释之。答:_3仿照样子,概括本文故事情节。思雏(_)雏(_)雏(_)雏10. 阅读并答题。学弈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1写出“之”在句子中的意思。(1)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_)(2)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11、_)(_)(3)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_)2下列朗读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使/弈秋/诲二人/弈B.使/弈秋/诲/二人弈C.使弈秋、诲、二人、弈3短文记叙了两个人跟弈秋学下围棋,一个_,一个_,告诉我们_的道理。11. 阅读理解。自相矛盾楚人有卖矛与盾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韩非子注释:誉:称赞,这里有夸耀、吹嘘的意思;坚:坚硬。陷:陷落,这里有穿透、刺穿的意思。或:有人。弗:不。1解释下列句子划横线的字。(1)吾矛之利(_)(2)其人弗能应

12、也(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_3文中的楚人所说的:“_”和“_”是自相矛盾的。(用原文中的话。)4成语“自相矛盾”告诉我们的道理是:_1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匠石之齐,至于曲辕,见栎社树,其大蔽数千牛,絜之百围,其高临山,十仞而后有枝,其可以为舟者旁十数。观者如市,匠伯不顾,遂行不辍。弟子厌观之,走及匠石,曰:“自吾执斧斤以随夫子,未尝见材如此其美也。先生不肯视,行不辍,何邪?”曰:“已矣,勿言之矣!散木也,以为舟则沈,以为棺椁则速腐,以为器则速毁,以为门户则液樠,以为柱则蠹,是不材之木也,无所可用,故能若是之寿。”匠石归,栎社见梦曰:“女将恶乎比予

13、哉?若将比予于文木邪?夫柤梨橘柚果蓏(音lu)之属,实熟则剥,剥则辱。大枝折,小枝泄。此以其能苦其生者也。故不终其天年而中道夭,自掊击于世俗者也。物莫不若是。且予求无所可用久矣,几死,乃今得之,为予大用,使予也而有用,且得有此大也邪?且也若与予也皆物也,奈何哉其相物也?而几死之散人,又恶知散木!”南伯子綦游乎商之丘,见大木焉有异,结驷千乘,隐将芘其所藾。子綦曰:“此何木也哉?此必有异材夫!”仰而视其细枝,则拳曲而不可以为栋梁;俯而视其大根,则轴解而不可以为棺椁;咶其叶,则口烂而为伤;嗅之,则使人狂酲,三日而不已。子綦曰:“此果不材之木也,以至于此其大也。嗟乎神人,以此不材!”宋有荆氏者,宜楸柏

14、桑。其拱把而上者,求狙猴之杙者斩之;三围四围,求高明之丽者斩之;七围八围,贵人富商之家求椫傍者斩之。故未终其天年,而中道之夭于斧斤,此材之患也。故解之以牛之白颡者与豚之亢鼻者,与人有痔病者不可以适河。此皆巫祝以知矣,所以为不祥也。此乃神人之所以为大祥也。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_A.絜之百围絜:丈量B.匠伯不顾,遂行不辍到辍:中止C.奈何哉其相物也相:看待D.不可以适河适:适合2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_A.匠石之齐,至于曲辕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B.以至于此其大也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C.使予也而有用师道之不传也久矣D.几死,乃今得之而后乃今将图南3下列对原

15、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_A.石匠人去齐国的曲辕看到了一棵被当作神树的栎树,树冠高大,树身粗壮,看的人如同赶集一样多,而木匠师徒对此却不屑一顾。B.木匠认为栎树是百无一用的散木,所以才能长得如此粗大。文章以寓言的形式阐述了无用而用的深刻道理,贴切自然,形象生动。C.许多树木正因为对常人有用而中途夭折,不能成材,世间许多事物都是如此。栎树因为无用才活得长久,又因为长寿而被世人尊为神树。D.文章善于运用对比说理。宋国荆氏生产楸树、柏树和桑树,这些树常为人所用而被砍伐,相反,在祭祀时许多有缺陷的牛、猪和人却得以保全。13. 文言文阅读。郑人买履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

16、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选自韩非子(注释)郑:春秋时代的郑国。欲:将要,想要。履(l):鞋子。先:首先,事先。度(du):测量,衡量。而:表顺承的连词,意为然后。置:安放,搁。坐:通假字,通“座”,座位。至:等到。之:到去,往。操:拿、带。乃:然后,才。持:拿、带。度(d):量好的尺码。及:等到。反:通假字,通“返”,返回。罢:本义结束,这里引申为散了。以:用。宁(nng):副词。宁可,宁愿。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1)郑人有欲买履者_(2)置之其坐_(3)先自度其足 _ (4)吾忘持度_

17、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至之市,而忘操之。_(2)宁信度,无自信也。_3这个故事给了我们什么启示?_14. 文言文赏析。登泰山记(节选)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1解释加点的文言实词。余所不至(_)及既上(_)(_) 日照城郭(_)2译文中的画线句。(1)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译文:_(2)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译文:_3用自己的话描述“苍山负雪,明烛天南”的景象,至少使用一种修辞。_8 / 8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