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江&amp#183;示例之一教案

上传人:29 文档编号:59571326 上传时间:2022-03-0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1.0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涉江&amp#183;示例之一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涉江&amp#183;示例之一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涉江&amp#183;示例之一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资源描述:

《涉江&amp#183;示例之一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涉江&amp#183;示例之一教案(1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涉江.示例之一.教学目的 1学习本诗情景交融的艺术表现手法。 2认识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 3了解屈原坎坷的人生经历,学习屈原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设想 本课的重点在于学习情景交融的艺术技巧,认识浪漫主义的创作手法,而难点却在于字词的疏通,因而拟打算分散重难点,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理解部分字词;在体会情景交融的艺术技巧中学习另一部分字词,使学生明白文言词语是可以通过理解文意、句意揣摩的。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初读全诗,把握大略。 2简介屈原、九章。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在第四册中曾学习了郭老的剧作雷电颂(节选),你认识了屈原是怎样的一个人? 学生答后,教师.总结

2、: 屈原是战国时的政治家,我国历史上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名平,字原,楚国人,传说为湖北秭归县人。曾任楚国左徒、三闾大夫等职。他学识丰富,具有远大的政治理想,主张对内革新政治,对外联齐抗秦。曾辅佐怀王图议国事,处理内政、应对诸侯。但遭以上官大夫靳尚和令尹子兰为代表的反动贵族和亲秦派的诽谤、进谗,被两次流放,长达30年之久。公元前278年春,秦将白起攻破楚国都城郢都,遂于当年夏历五月初五日怀石投汨罗江而死,以身殓国。屈原在流放生活中接近人民,在吸收民间文学营养的基础上,创造出“骚体”这一新文学形式。他流传下来的作品主要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屈原诗歌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对后世文

3、学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2本诗选自九章。九章是惜诵、哀郢等九篇诗歌的总称。本诗写于屈原第二次被流放的时期。涉江,就是渡过大江南行的意思。 板书课题:涉江 二、初读。 1自读。要求:结合书下注释,把握全文大略;画出文中表地点的词;标出自然段序号。 2作者历经的路线是怎样的?你能拟出行程路线图吗? 提示:鄂渚溯沅江而上枉陼辰阳溆浦 3作者沿什么方向前行?是什么季节? 提示:沿南,然后向西南前行。天气是秋冬之间。 4全文共六个自然段,可分为几部分?能为每部分加一小标题吗? 提示:本诗可分为三部分,第1自然段为第一部分;第2、3、4段为第二部分;第5、6段为第三部分。 教师板书三部分的标题:涉江之由

4、;涉江之行;涉江之愤。 三、再读。 1读第1段。 问:“奇服”包括到下文的哪一句?提示:从“带长铗”到“珮宝璐”。 注意落实“既”、“陆离”、“冠”(名词用如动词)、“被”(同“披”)等词的意义及用法。 问:诗人准备怎样去游仙宫? 提示:坐的车青龙驾,白龙配。(注意“骖”的用法、名词用如动词) 同去的人重华 食物玉英 心情高驰、不顾,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 问:诗人为什么要济乎江湘? 提示:因为“世溷浊而莫余知”。(注意溷的读音,“莫余知”句式特点。) 2读2、3段。 问:从鄂渚直到辰阳,诗人用了哪些交通工具? 提示:坐了马车。诗中有“步余马”,“邸余车”句。(注意“步、邸”的用法:步,

5、名词使动用法,让走上;邸,动词使动用法,让到)诗人还坐了船,溯沅江而上。(注意落实“舲船”、“齐吴榜”、“击汰”等词语) 问:在沅江上船速快不快? 提示:不快。船容与而不进兮,淹回水而凝滞。”(注意“容与”、“淹”等词的用法。) 3读第4段。 问:进溆浦后诗人为什么“儃佪”? 进溆浦后遇上了什么样的坏天气?看到了哪些景物? (注意落实:如、杳、冥冥、幽晦、其、霏霏、承宇等词语。) 问:谁能用自己的话描绘一幅“溆浦雨雪图”? 例:朔风卷着碎雪纷纷扬扬地下着,迎着我的视线的是一座险峻荒凉的高山,那原始的大森林仿佛从未被人揭开过秘密,林中传来的阵阵猿叫声,是那样姜清,那样恐惧。乌云在头上示着威,那锅

6、底一般的天穹似乎立时要压了下来。地上本无什么路,那被人踩过的地方也是泥泞不堪。我站在那儿,望着眼前的一切,真不知该举步向何方。 4自由朗读1、2、3、4段,要求读准音,读顺口。 四、作业。 1课本第一题1、2、3题。 2背诵前四自然段。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继续读讲5、6段。 2认识诗中塑造的诗人自我形象。 3学习诗人情景交融的艺术技巧。 4学习诗人运用比喻、象征等方法表达思想感情的浪漫主义创作方法。 教学过程 一、提问。背诵1、2、3、4段。 二、读讲5、6自然段。 1指名朗读这一部分。 2讨论、理解。 问:诗人判断自己将“重昏而终身”的理由是哪些? 生甲:因为“世溷浊而莫余知”,无人理解

7、他。 生乙:不仅如此,一部分小人还打击、谗陷他,而他又“不能变心以从俗”、“将董道而不豫”,现实与理想产生了极大的矛盾,极大的反差,这就决定了人物的悲剧命运,好在屈原自己明白,他必将“愁苦而终穷”、“重昏而终身”。 生丙:我认为诗人判断自己命运还有一条理由,就是援引了接舆等四人的例子,得出“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前世皆然”,今世也一定亦然的结论,这可能用的是类比推理吧! 教师.总结。注意落实接舆,桑扈、伍子、比干等事例。 处乎(乎,相当于“于”)、终穷(穷不能理解为今义“贫穷”、不必以(“以”作动词“任用”意)、菹醢(要注意读音)、董道(遵守正道)、重昏(重,不能读成)。 问:诗人为什么感

8、到“侘傺”,因而要“忽乎将行”? 提示:因为“阴阳易位,时不当”,坏人当道,好人受气,政治太混乱。“鸾鸟凤皇”、“露申辛夷”这些美好的东西“日以远”、“死林薄”;而“燕雀乌鹊”及“腥臊”却当道“巢堂坛”、“并御”。 3指导朗读。 二、研读全诗。(课堂讨论) 1第一段中写诗人“高驰而不顾”,第二段却又写“乘鄂渚而反顾”,这两种心情岂不矛盾? 生甲:是有些矛盾,诗人正是在这种矛盾痛苦的心境中上路的。 生乙:我认为不矛盾,这“不顾”与“反顾”是两个阶段的心情。在宫中尚未流放时,诗人被人诬陷,非常气愤,产生过超脱现实的想法,因而“不顾”,但一旦流放了,离开了自己的故国,眷恋之情油然而生,因而又“反顾”

9、了。 生丙:这样说来,诗人是否改变了初衷? 生丁:我认为不矛盾,但并不同意是因为思想发展了。我认为“不顾”,表明诗人不为流俗所容,但仍坚持理想,不向黑暗社会妥协的战斗精神。“反顾”,表明诗人在流放途中深切怀念故国、热爱祖国人民的心情。两者不矛盾,共同的核心是“爱国”,正因为爱国,才坚持正确的路线,不顾及世人的谗陷;正因为爱国,才会在流放途中仍然梦萦魂牵着祖国人民。 2诗人表现这种“反顾”感情的词句还有哪些?这种写法的妙处在哪里? 提示:这里的“反顾”感情就是“眷念故国”的感情,表现这种感情的词句还有:“欸”、“步”、“邸”,“船容与而不进兮,淹回水而凝滞。”“入溆浦余儃佪兮,迷不知吾所如。”诗

10、人在这里描写了景物,他是将自己的心情移到了景物中,所以感到秋风冷,船走不快:溆浦的天气、景物都不好。这是“移情于景”的写法。诗人将自己的主观心绪(欸、步、邸、儃佪)与客观环境(秋冬之绪风、山皋、方林。船容与、淹回水及溆浦恶劣的气候、景观)结合起来,这种写法的妙处在于情景交融:欸绪风、船容与、淹回水等句既是写景语也是抒情语,反正情与景已达到了水乳交融的最高境界。 3第一段主要是写诗人为什么会“涉江”,为什么开始要写“好奇服”及“游仙山”?这一节写法有何特色? 提示:“好奇服”及“游仙山”正是“涉江”的真正原因。“好奇服”,用服饰的奇特象征诗人道德品质的高洁,而这种鹤立鸡群的“爱好”是不为世人所“

11、知”的,正由于世人不知,于是诗人才“高驰不顾”地“游仙山”,也正是由于这不知,才致使诗人被流放。在这一节中,诗人展开了奇特而瑰丽的想象:驾青虬、骖白螭、伴重华、游瑶圃、登昆仑、食玉英。这些比喻及象征构成了本诗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 4本诗用比喻、象征表达思想感情的语句还有哪些?这些比喻和象征的语句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提示:第6自然段“乱曰”的部分都采用了比喻、象征的手法。在这一节中,诗人用“鸾鸟凤皇”、“露申辛夷”、芳(草)比喻具有美好节操的正直的人;用“燕雀乌鹊”、“腥臊”比喻邪恶、黑暗的小人及势力。诗人用这两组物名,比喻光明与黑暗,正直与邪恶的势不两立,揭露“阴阳易位”的黑暗政治。诗中运用形象的比喻,瑰丽的想象,富有浪漫主义色彩。驾青虬,骖白螭等很具体地突现诗人志行的高洁。诗中提到的不少特殊名物:南夷、辛夷、露申、凤皇等,体现了作者高度的艺术技巧。此外,用时序、颜色的颠倒、大器小用等来比喻世事的浑浊。这种运用丰富的想象、夸张的手法塑造人物形象反映现实生活的创作方法叫浪漫主义。 5诗人在全诗中究竟 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