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T$TK-0121-2005电热管技术标准

上传人:猪** 文档编号:59537849 上传时间:2022-03-0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78.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QT$TK-0121-2005电热管技术标准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QT$TK-0121-2005电热管技术标准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QT$TK-0121-2005电热管技术标准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资源描述:

《QT$TK-0121-2005电热管技术标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QT$TK-0121-2005电热管技术标准(1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技 术 标 准文件编号QT/TK-01.21-2005修改状态A00文件名称电热管页 码第11页共11页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企业技术标准 QT/TK-01.21-2005 电热管2005-05-28批准 2005-05-31实施 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 发布企业标准文件名称:电热管 文件编号:QT/TK-01.21 -2005起草部门:设计开发部 品质管理部 版 本: A编 制:李巨林 赵孝才 日 期: 2005 年 05 月 20日标 准 化:杨汉东 日 期: 2005 年 05 月 22日审 核:黄永毅 招伟 日 期: 2005 年 05 月 25

2、日审 批:刘锋 欧阳新桥 日 期: 2005 年 05 月 26日批 准:郑双名 日 期: 2005 年 05 月 28日序号修改单号页 面 修 改 状 态 (修 改 页 码)发行日期12345678910111213141512345678910说 明本技术标准为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所有,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翻印,纸介文件在盖上红色受控印章后方为有效! 1.目的本标准制定了TCL空调公司空调器所采用电热管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进货及型式检验验项目,目的在于能有效地控制电热管的产品质量及规范电热管的技术标准。2.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电热管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

3、贮存等。本标准适用于TCL空调公司空调器的电热管。3.引用标准GB191-2000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JB4088-1985 日用管状点电热元件GB9816-1998 热熔断体的要求和应用导则GB5169.5-1997 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第2篇:针焰试验GB/T2423.3-1993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实验规程 试验Ca:恒定湿热试验方法GB2423.10-1995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二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Fc和导则:振动(正弦)GB4706.1-1998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 第一部分:通用要求GB4706.32-1996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 热泵

4、、空调器和除湿机的特殊要求GB/T2828.1-2003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QT/TK-08.0012005产品质量特性重要度分级、不合格(缺陷)分类、不合格品分类导则4.定义4.1电热管元件以金属管为外壳、合金电热丝作发热体、在一端或两端具有引出棒、在金属管内填装密实的氧化镁粉末绝缘介质以固定发热体的电热元件。4.2电热管组件电热管组件是指由一根或一根以上无缝(钢或其他材料)管或无缝管上包波纹片与可复位双金属片式温控器、热熔断器、安装支架等组成,具有双重热保护功能的电加热装置。4.3热熔断器当温度达到设定温度时,能够自动切断电源而不能复位的热保护元件。4.4温控器动作温度固定的温度敏感装置,在

5、正常工作期间,其通过自动接通或断开电路来保持被控件的温度在某些限值之间。5.技术要求与试验方法5.1一般要求5.1.1电热管应符合本标准要求,并按照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及技术文件制造。5.1.2电热管的材料应符合图纸及相关标准的要求。5.2外观要求5.2.1固定支架无变形,切边2mm外无划伤,无生锈,铁塑条无破损。5.2.2电热管的元件表面不得有明显的机械损伤或局部膨胀;弯曲处不得有皱纹、凹凸等现象。5.2.3漆层、电镀层、金属、非金属的喷镀层或渗铝层应均匀牢固,不应有气泡、剥落或局部堆积的现象。5.2.4温控器壳体表面光滑,无裂纹、机械损伤,环氧树脂涂封光滑。5.2.5热熔断器壳体表面和封口处

6、应光滑、无裂纹、流淌及机械损伤;引出线应光亮,无毛刺和腐蚀痕迹;与壳体连接牢固无松动。5.2.6导线规格、长短符合图纸要求,连接正确可靠,线组的走向符合要求,导线两端的接线插子正确且无生锈;护套外径、长度应符合图纸要求,表面无破损。5.3结构5.3.1装配完整、结构、安装尺寸及公差应符合图纸要求。5.3.2电热管组件应至少带有两个热脱扣器,预定首先动作的热脱扣器可以是一个自复位的温控器,其它热脱扣器应是热熔断器。通过视检来确定其是否合格。5.3.3热熔断器应在功能上与其它控制装置相独立。通过视检来确定其是否合格。5.3.4电热管组件在使用的正常位置,如果任何电线、螺钉、垫圈或类似零件变松或从原

7、位置上脱落,其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都不应减少到GB4706.1-1998第29章中规定值的50%。5.4性能要求5.4.1额定功率在电热管装入实际负载或模拟机下,环境温度251,施加额定电压,风速为高风挡,输入功率稳定状态建立后,用功率表测定。功率偏差为-7%+3%。5.4.2冷态下的绝缘电阻和电气强度5.4.2.1电热管组件电源输入端与金属外壳之间的绝缘电阻应满足:绝缘电阻100M,湿热实验后,绝缘电阻50M。5.4.2.2电气强度采用耐压测试仪进行测量,漏电流设定值2mA,绝缘承受1500V/1min,50Hz交流正弦波电压;试验电压施加在电源的输入端与易触及的所有金属部件之间。5.4.3热

8、态下的绝缘电阻和电气强度电热管组件以1.15倍的额定输入功率工作,电热管组件在正常状态下一直工作到热稳定状态建立。5.4.3.1电热管组件电源输入端与金属外壳之间的绝缘电阻应满足:绝缘电阻50M。5.4.3.2电热管组件电气强度采用耐压测试仪进行测量,漏电流设定值2mA,绝缘承受1250VAC/1min,频率为50HZ的正弦波电压。试验电压施加在带电部件和易触及的金属部件或用金属箔覆盖的非金属部件之间;试验初始,施加的电压不超过规定电压值的一半,然后迅速升高到满值。在试验期间,不应出现闪络或击穿现象。5.4.4泄漏电流泄漏电流通过泄漏电流测试仪进行测量,电流测试仪进行测量,测量在电源的任一极与

9、易触及的金属部件或紧贴在绝缘材料表面的金属箔(金属箔面积不应超过200mm100mm)之间进行。测量方法:对电热管施加1.06倍额定电压、频率,热稳定后测量泄漏电流值应不超过0.3mA。5.4.5爬电距离及电气间隙电热管组件不同电源极性之间以及带电部件与固定安装支撑板之间的爬电距离与电气间隙应不低于4mm。5.4.6潮态试验将电热管组件放在温度为402,湿度为RH90%95%的恒温箱中48小时,按照GB/T2423.3-1993标准的试验要求进行湿热试验后:电加热组件的绝缘电阻和电气强度应符合5.4.2的要求。5.4.7过载试验电热管组件应能承受1.27倍额定输入功率的过载试验,而不损坏(损坏

10、的定义按JB4088-1985标准)。试验方法:调节电源电压使电热管组件在充分发热的条件下输入功率达到额定功率的1.27倍,通电1h,冷却0.5h到室温,必要时可采用强迫冷却,30个循环。5.4.8耐久性试验将电热管组件通以额定电压,连续工作时间达350024h,试验后电热管的外观无可见损伤,功率衰减率不大于5%。额定输入功率衰减率按下式计算: P = (P1-P2) / P1 100% 式中:P功率衰减率, %;P1试验前的功率值,W;P2试验后的功率值,W;5.4.9非正常工作试验将电热管放在绝缘座架上,在常温、常湿和无风扇吹风的条件下,对电热管施加额定电压,直到输入工作电流稳定。然后,将

11、电压增加5%,并使电热管稳定状态再次建立,重复此试验,直到达到1.15倍的额定电压,持续30min,电热管不允许出现熔化、短路现象,绝缘电阻应不小于50M,并能承受1500V/1min的耐压试验。5.4.10发热均匀性在加热器装入实际负载或模拟机下,测量正常工作状态下电热管表面的温度,加热器表面各点温度不应低于最高点的20%。5.4.11振动试验按GB2423.10-1995的试验Fc要求,试验后外观无可见损伤,引出端无松动现象,输入功率应符合5.4.1要求。5.4.12引出端强度试验引出端应能承受拉力为该零件抗拉力的70%,但不大于1000N,历时3min的拉力实验,应无松动现象和可见损伤。

12、5.4.13盐雾试验按GB4706.32-1996的要求,将表面防锈金属件进行试验,应无腐蚀现象。5.4.14跌落试验电热管用螺钉安装在端板或安装支架上,把电热管水平、垂直两个方向分别放置,由0.6m自由落下,跌在水泥地上,跌三次(三个方向各一次)。端子和螺钉不能脱落。5.4.15元件电热管组件各元件应符合图纸、相关国家标准或其他标准的要求。5.4.16密封性试验把元件浸在酸化水中(在水中加2%3%的盐酸、硫酸或硝酸)3h,并使元件的两个端面至少露出液面5mm。试验后,立即按GB/T 2423.3规定的程序和试验条件进行。5.4.17表面温度在空调额定电压各档风速运行时,电热管在有风状态下和无

13、风状态下,电热管表面温度应不大于图纸规定的温度。若图纸没有规定,电热管正常工作状态下表面不能超过350,保护器动作状态下表面不能超过450。5.4.18 可靠性试验在常温常湿和无风条件下,分别短接熔断器和温控器,对电热管施加额定电压。温控器应按图纸要求动作温度断开、恢复。15天后,应符合5.4.2、5.4.3、5.4.4的要求。将温控器短接,熔断器应按图纸要求动作温度断开。6 检验规则电热管检验分进货检验和型式试验。抽样方案按照GB/T2828.1-2003和质量部门的规定。并按照QT/TK-08.0012005产品质量特性重要度分级、不合格(缺陷)分类、不合格品分类导则执行。6.1 进货检验

14、6.1.1进货检验的项目为表1中112、16、17、19、22项。6.1.2进货检验的检验项目、要求、检验方法、不合格(缺陷)程度描述见表1。6.2型式试验6.2.1下列情况之一,应进行型式检验:a)产品确认时;b)连续供货每年至少进行一次;c)间隔一年以上使用时;d)产品的设计、工艺、材料有重大变动时;e)进货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f)主管部门认为有必要时。6.2.2型式检验的项目为表1中122项。6.2.3型式检验的检验项目、要求、检验方法、不合格(缺陷)程度描述见表1。表1 进货检验、型式检验的检验项目、要求、不合格(缺陷)分类检验项目属性序号检验项目标准要求的章条号检验方

15、法质量特性不合格(缺陷)程度描述不合格(缺陷)类别代号类别1标志1产品标志7.1.1目测D产品标志欠缺或内容与图纸不符合D2包装标志7.1.2目测D包装标志欠缺或内容与图纸不符合D2包装3包装质量7.2目测D无防振、防移动、防磕碰措施或不符合D3外观4外观质量5.2目测C有可见损伤,端子明显变形、松动C导线规格或标识不符合图纸要求C4结构5结构尺寸5.3尺测C结构尺寸和偏差要求不符合图纸C5性能6额定功率5.4.15.4.1B功率偏差大于标准要求B7冷态绝缘电阻5.4.2.15.4.2.1B绝缘电阻不符合标准要求B8冷态电气强度5.4.2.25.4.2.2A产生闪络或击穿现象A9热态绝缘电阻5

16、.4.3.15.4.3.1A绝缘电阻不符合标准要求A10热态电气强度5.4.3.25.4.3.2A产生闪络或击穿现象A11泄漏电流5.4.45.4.4A泄漏电流超过0.5mAA表1 进货检验、型式检验的检验项目、要求、不合格(缺陷)分类(续)5性能12爬电距离及电气间隙5.4.55.4.5B爬电距离与电气间隙小于4mmB13湿热试验5.4.65.4.6A绝缘电阻和电气强度不符合标准要求B14过载试验5.4.75.4.7A电气强度不符合标准要求A元件泄漏电流大于3.5mAA元件外壳有火焰发射及熔融物或其它不允许修复的损坏B15耐久性5.4.85.4.8B输入功率衰减不符合标准要求B16非正常工作

17、5.4.95.4.9A有电击、火灾危险、机械危险B电气强度、绝缘电阻不符合标准要求A17发热均匀性5.4.105.4.10B加热器表面各点温差超过最高点的20%B18振动试验5.4.115.4.11B外观有可见损伤,引出端有松动现象B19引出端强度5.4.125.4.12B连接件出现松动和可见损伤B20盐雾试验5.4.135.4.13B有锈蚀现象B21跌落试验5.4.145.4.14B端子和螺钉有脱落现象B22元件5.4.155.4.15B不符合相关元件标准的要求B7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7.1标志7.1.1产品标志产品标志的基本内容包括:a)制造厂名称或商标;b)产品型号;c)制造日期或生

18、产批号;d)相关认证标志和认证证书编号。7.1.2包装标志符合7.2.2包装标签的要求。7.2包装7.2.1包装质量电热管组件的包装应适合于运输,避免在运输途中电热管组件被碰坏、碰变形。7.2.2包装状况和包装附件经包装的电热管组件应装入木箱或纸箱内,每只箱内只能装同一型号、同一规格、同一品种的产品,箱内有产品合格证,包装箱上应贴有质量检验部门印章的封条和标签。标签上应注明:a)制造厂名称或商标;b)产品名称;c)产品型号;d)产品数量;e)产品标准代号;f)检验人员姓名或代号;g)包装日期。7.3运输7.3.1装有电热管组件的包装箱,在运输时应满足防潮、防尘和防压的要求。7.3.2装有电热管组件的包装箱允许用任何方式运输。但应避免雨、雪的直接淋袭和机械损伤。7.4贮存电热管组件应贮存在环境温度范围为-10+40,相对湿度不大于80%,无酸性、碱性或其它有害气体存在的库房中。电热管组件贮存时间满一年后,电热管组件在正常大气条件下的额定输入功率值、耐电压等主要特性指标应符合标准的规定。TCL AIR CONDITIONER(ZHONG SHAN)CO,LTD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