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反应器中的氧传递(精)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59476777 上传时间:2022-03-0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42.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生物反应器中的氧传递(精)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生物反应器中的氧传递(精)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生物反应器中的氧传递(精)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资源描述:

《生物反应器中的氧传递(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反应器中的氧传递(精)(1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6 生物反应器中的氧传递教学基本内容:氧传递基本理论双膜理论;体积溶氧系数kLa的三种测定方法;设备参数及操作变数对体积溶氧系数kLa的影响;发酵液流变学性质对体积溶氧系数kLa的影响;提高体积溶氧系数kLa和体积溶氧速率NV的措施。6.1 双膜理论6.2 kLa的测定方法6.3 kLa与设备参数及操作变数之间关系6.4 发酵液的流变学性质对kLa的影响6.5 提高kLa和NV的措施授课重点: 1. 双膜理论。2. 设备参数及操作变数对体积溶氧系数kLa的影响。3. 发酵液的流变学性质对kLa的影响。4. 提高体积溶氧系数kLa和体积溶氧速率NV的措施。难点:1. 双

2、膜理论2 流变学理论本章主要教学要求:1. 理解双膜理论。2. 掌握影响kLa的影响因素,包括设备参数和操作变数,及发酵液流变学性质。3. 熟悉提高体积溶氧系数kLa和体积溶氧速率NV的主要措施。6 生物反应器中的氧传递微生物只能利用溶解于水中的氧,不能利用气态的氧。而氧是难溶气体,在1atm下、20C时,氧在纯水中的溶解度为0.21mmol/L,在发酵液中溶解度更低,每升发酵液中菌体数一般为108109个,耗氧量非常大,如果终止供氧,几秒钟后发酵液中溶氧将降为零。因此,氧常常成为发酵过程的限制性基质,解决好氧传递总是成为发酵过程的关键问题。工业生产中,将除菌后的空气通入发酵液中,使之分散成细

3、小的气泡,尽可能增大气泡接触面积和接触时间,以促进氧的溶解。氧的溶解实质上是气体吸收过程,是由气相向液相传递的过程。因此这一过程可用气体吸收的基本理论,即双膜理论加以阐明。6.1双膜理论液相气相气膜液膜这是一个放大的气泡,在气泡与包围着气泡的液体之间存在着界面,在界面的气泡一侧存在着一层气膜,在界面的液体一侧存在着一层液膜。气膜内的气体分子与液膜内的液体分子都处于层流状态,分子间无对流运动,氧的分子只能以扩散方式,即靠浓度并差推动而穿过双膜进入液相主流。另外,气泡内膜以外的气体分子处于湍流状态,称气体主流,主流中的任一点氧分子的浓度相等。液体主流也是如此。在双膜之间的两相界面上,氧的分压强与溶

4、于界面液膜中的氧浓度处于平衡关系。传质过程处于稳定状态,传质途径上各点的氧浓度不随时间而变。P液膜气膜Ci气相主流液相主流PiC 传氧方向6-1气体吸收双膜理论图解从图中可以看出,通过气膜的传氧推动力为P-Pi,通过液膜时推动力为Ci-C。在稳定传质过程中,通过气、液膜的传氧速率N应相等。 (6-1)式中 N:传氧速率(kmol/m2.h) kg:气膜传质系数 kmol/(m2.h.atm) kL:液膜传质系数(m/h)设:P*为与液相主流中溶氧浓度C相平衡的氧的分压强(atm)。 C*为与气相主流中氧的分压强相平衡的氧的浓度(kmol/m3)。根据亨利定律:C*=P/H或P*=HCH为亨利常

5、数,随气体及溶剂及温度而异,它表示气体溶于溶剂的难易。氧难溶于水,H值很大。将气膜、液膜作为一个整体考虑,则N=KG(P-P*)=KL(C*-C) (6-2)式中 KG:以氧的分压差为总推动力的总传质系数kmol/(m2.h.atm)KL:以氧的浓度差为总推动力的总传质系数(m/h)溶氧浓度C较易于测量,C*可以用公式C*=P/H算出(P为发酵罐进气氧分压),故以(C*-C)为推动力较方便。总传质系数KL与kg及kL的关系如下: 氧气H值很大,因此kLKL所以 N=kL(C*-C) (6-3)这说明氧气溶于水的速率是液膜阻力控制的。式5-3是单位界面上的每小时的传氧量。由于输送面积难于测量,N

6、也是如此。另外kL也难于测量。在式3-3两边各乘以a,a为单位体积液体中气液两相的总界面积(m2/m3),则得:NV=kLa(C*-C)式中 NV:体积溶氧速率(kmol/m3.h)kLa:以(C*-C)为推动力的体积溶氧系数(h-1)NV及C*、C均易于测量,据此可算出kLa。kLa是表征发酵罐传氧速率大小的参数。6.2 kLa的测定方法(1) 亚硫酸钠氧化法原理:以Cu为催化剂,溶解于水中的O2能立即将水中的SO32-氧化为SO42-,其氧化反应的速度几乎与SO32-浓度无关。实际上是O2一经溶入液相,立即就被还原掉。这种反应特性使溶氧速率成为控制氧化反应的因素。其反应式如下:Cu2+2N

7、a2SO3+O2 2Na2SO4剩余的Na2SO3与过量的碘作用Na2SO3 + I2 + H2O Na2SO4 + 2HI剩余的I2用标准Na2S2O3溶液滴定。I2+ 2Na2S2O3 Na2S4O6+2NaIO2 Na2SO3 I2 Na2S2O31 2 2 4可见,每溶解1mol O2,将消耗2mol Na2SO3,将少消耗2mol I2,将多消耗4mol Na2S2O3。因此可根据两次取样滴定消耗Na2S2O3的摩尔数之差,计算体积溶氧速率。公式如下:式中 NV:两次取样滴定消耗Na2S2O3体积之差,M:Na2S2O3浓度,t:两次取样时间间隔,V0:取样分析液体积。 将上述NV值

8、代入公式即可计算出kLa 由于溶液中SO3-2在Cu2+催化下瞬即把溶解氧还原掉,所以在搅拌作用充分的条件下整个实验过程中溶液中的溶氧浓度C=0。 在0.1Mpa(1atm)下,25C时空气中氧的分压为0.021MPa,根据亨利定律,可计算出C*=0.24mmol/L,但由于亚硫酸盐的存在,C*的实际值低于0.24mmol/L,因此一般规定C*=0.21mmol/L。所以kLa=NV/0.21 亚硫酸钠氧化法的优点是不需专用的仪器,适用于摇瓶及小型试验设备中kLa的测定。缺点是:测定的是亚硫酸钠溶液的体积溶氧系数kLa,而不是真实的发酵液中的kLa。(2) 动态法用溶氧电极测量kLa向发酵液中

9、通气供氧,在不稳定状态下,溶氧浓度的变化速率为:变形后,得以C作图,得一直线,直线斜率。测定方法:先提高发酵液中溶氧浓度,使其远高于临界溶氧浓度处,稳定后停止通气而继续搅拌,此时溶氧浓度直线下降,待溶氧浓度降至Ccrit之前,恢复供气,发酵液中溶氧即开始上升。在这种条件下,并不影响微生物生长。而且由于时间较短,X增量不计,QP为常量。CCt动态法的典型ct曲线C曲线QO2X 用溶氧电极测定整个过程的溶解氧浓度C。在停气阶段,C的降低与t成线性关系,直线的斜率。恢复通气后,C逐渐回升,在恢复平衡的过渡阶段内,C为一直线,直线斜率。由此可计算出kLa。此方法的优点是:只需要单一的溶氧电极,可以测得

10、实际发酵系统中的kLa值。(3) 氧衡算法 通过氧的衡算,直接测定溶氧速率。溶氧供需平衡时,对氧进行物料衡算:微生物消耗的氧 = 进入发酵罐的氧 - 排出发酵罐的氧根据公式可计算出kLa。氧衡算法的优点是:可测量真实发酵体系的kLa,准确度好。6.3 kLa与设备参数及操作变数之间关系准确地建立起kLa与设备参数、操作变数之间的关系式,对于设备的比拟放大是很重要的。如果在一个模型试验设备里,通过试验,在一定的条件下获得了满意的成绩。如果实践还证明溶氧速率是影响生产成绩的关键,那么,就可用适当的方法测定此模型设备的kLa值,再按相同的kLa值设计大的设备,包括设备的尺寸及操作参数。以通风式机械搅

11、拌罐为例,Richard建立的关系式在2.5L8500L的试验设备里得到证明。后来福田秀雄等人又在更大的试验设备里(从100L到42m3)对Richards的关系式加以修正。这是迄今为止获得广泛引用的一个比拟放大用的关系式。福田秀雄修正式:kd=(2.36+3.30Ni)(Pg/V)0.56vS0.710-9式中 Pg 搅拌器轴功率kd 以氧分压差为推动力的体积溶氧系数mol/(mL.min.atm)N 搅拌转速(r/min)V 装液体积(m3)vS 空截面气速(cm/min)Ni 搅拌涡轮只数6.4 发酵液的流变学性质对kLa的影响 6.4.1 流变学基础6.4.1.1 流变学的定义 流变学

12、即Rheology,最初由宾汉倡导。它本是力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物质在力作用下变形或流动的科学,除了力的作用外,力的作用时间对变形的影响也是研究内容之一。因此流变学中,物体的力学参数不仅有力、变形,还有时间。流变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弹性力学和粘性流体力学。6.4.1.2 流动状态方程(1) 粘性和粘度粘性是表现流体流动性质的指标。水和油都是很容易流动的液体。但当我们将水和油分别倒在玻璃平板上,就会发现水的摊开速度比油要快,也就是说,水比油更容易流动。这一现象说明油比水更粘。这种阻碍流体流动的性质称为粘性。粘性从微观上讲,就是流体受力作用,其质点间相对运动时产生阻力的性质。这种阻力来自内部分子运动和

13、分子引力。粘性的大小用粘度来表示。根据变形的形式,粘度还可分为以下几种。(2)剪切速率与剪切应力当流体在一定速度范围内流动时,就会产生与流动方向平行的层流流动,流体内部在垂直于流动方向就会形成速度梯度。层与层之间存在着粘性阻力。yvvv+dv 取一微元单位进行分析:yxx+dxx 两层间接触面积 A 两层间垂直距离 dy 下层流速 v 上层流速 v+dv 剪切变形时间 dt 剪切变形:dx 剪切变形用弧度表示:剪切速率表示单位时间内的剪切变形(用弧度表示)。剪切速率 剪切应力 表观粘度 (3)流体状态方程流动状态方程反映的是应力与应变的关系。 6.4.1.3 流体分类根据流动状态方程中的有无和

14、n的取值范围,非牛顿流体可分如下几类。 (1)牛顿型流体( ,)流动状态方程符合牛顿定律,即剪切应力与剪切速率成正比的流体,即。严格地讲理想的牛顿流体没有弹性,且不可压缩,各向同性。因此自然界中完全的牛顿型流体是不存在的,只能把在一定范围内,基本符合牛顿流动定律的液体按牛顿流体处理。(2)非牛顿型流体a. 假塑性流体 () b. 胀塑性流体 ()典型例子:生淀粉糊。当给淀粉中加入水,混合成糊状后,缓慢倾斜容器,淀粉糊会像液体那样流动。但如果施加更大的剪切应力,如用力快速搅拌淀粉,那么淀粉稀糊反而会变“硬”,失去流动的性质。如果用筷子迅速搅动,甚至阻力会使筷子折断。c. 塑性流体 ()宾汉流体非

15、宾汉流体6.4.2 发酵液的流变学性质对kLa的影响 对于真实的发酵液,无论是牛顿型或非牛顿型流体,随着发酵过程的进行,kLa会受许多因素的综合影响而变化。即使对于牛顿型发酵液,随着基质的消耗,菌体的增殖以及代谢产物的积累,有关的物性参数都随之变化,特别是丝状菌发酵液情况的改变更为复杂化。有人证明,在亚硫酸盐的水溶液中添加1.35%的死菌丝体,kLa下降50%。Brierley等证明当黑曲霉菌丝浓度达到2%时,kLa下降80%以上。有人曾对内孢霉菌的伪塑性发酵液(通用型发酵液),当发酵进行到第50h,醪液呈高度伪塑性时,其kLa降低较牛顿型流体更为显著。另外,某些代谢过程中可能产生表面活性物质

16、,如蛋白质之类,或者水中添加表面活性剂等,当超过一定浓度时,能使kL剧烈下降。据报道,鼓泡通气条件下,水中添加硫酸月桂酸钠10ppm,kLa下降45%左右;在涡轮搅拌罐中添加SLS4ppm,kLa净增15%。当菌体的对数生长期到来时,菌体的耗氧速率大增,将导致原有供氧、耗氧平衡破坏,有可能使液内溶氧降低至临界浓度以下。此时必须采取措施提高kLa。此时若不能及时提高kLa,使溶氧在临界值以下停留了较长时间,很可能使生产完全失败。此时溶氧浓度便会迅速自动回升,直至饱和,这标志着菌体的呼吸基本停止。6.5 提高kLa和NV的措施(1) 增加搅拌转速N,以提高Pg,可有效提高kLa。(2) 增大通气量

17、Q,以提高vS。在原通气量较低时,提高Q可以显著提高kLa。但当Q原已很高时,进一步提高Q,Pg将随之降低,其综合效果将不会使kLa有明显提高,甚至可能降低。有的调节措施是将两者结合起来。(3) 提高C*,以提高NV。通入纯氧,或在可能的条件下提高罐内操作压力,均可提高C*。(4) 丝状菌的急繁殖导致发酵液粘度的急剧上升和kLa的急剧下降。过分地提高转速及通气速率可能导致菌丝体的机械破坏。在此情况下可重复地放出一部分发酵液,补充新鲜来菌的等体积培养基,这样可以降低发酵液粘度,使kLa大幅度回升。在抗生素发酵中有这样的实例。(5) 选择适当的氧载体,能够明显地提高反应器的kLa。向发酵液中添加少量的水不溶性另一液相,氧在这一液相中具有比在水中高得多的溶解度,如常用的正十二烷,氧在其中的溶解度,在35C、105Pa压力时为54.9mg/L,故这类液体称为氧载体。此技术起于早期用正烷烃生产SCP的研究。这方面的研究及应用正受到愈来愈多的注意。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