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分层集训域和域差异中图

上传人:gfy****yf 文档编号:59443006 上传时间:2022-03-0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49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分层集训域和域差异中图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分层集训域和域差异中图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分层集训域和域差异中图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分层集训域和域差异中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分层集训域和域差异中图(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课时分层集训(二十八)区域和区域差异(建议用时:40分钟)A组跨越本科线(2018太原测试)下图是甘肃省以某种自然指标划分出来的四大区域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2题。1这四大区域的划分标准是()A积温的大小B年降水量的大小C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对比关系D年太阳辐射量的大小2有关这四大区域的叙述,错误的是()A区域界线是明确的B区域内部整体性突出C区域之间差异性突出D四大区域是相互联系的1C2.A第1题,干湿区域划分的标准是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对比关系。第2题,这四大区域的界线是不明确的,区域内部整体性突出,区域之间差异性突出,四大区域是相互联系的。(2018湘潭模拟)甲、乙、丙、丁所示景观均为世界文化

2、遗产。据此完成34题。甲成都都江堰乙苏州园林丙拉萨布达拉宫丁长城3有关各地自然环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所在地形区的植被以针叶林为主B乙所在地形区东临太平洋,地震活动较频繁C丙所在地形区海拔最高,气压低,光热较充足D丁沿线以北植被少,荒漠化严重4对甲所在地区人们的农业生产活动叙述正确的是()A粮食生产以种植水稻为主B主要从事旱地耕作C畜牧活动是主要农业活动D经济作物的种植以大豆和油菜为主3D4.A从图中信息来看,甲所在地区为四川盆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植被以常绿阔叶林为主,主要种植水稻、油菜等作物;乙所在经济区为长江三角洲地区,这里位于亚欧板块内部,地壳相对稳定,地震活动较少;丙地位于

3、我国的青藏高原,太阳能丰富,光照充足,但热量不足;丁地区所指的长城以北主要位于内蒙古高原,降水较少,荒漠化严重。(2018潍坊模拟)依据国家区域发展新格局,我国将依托黄金水道,建设长江经济带。读图,完成57题。5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川渝地区发展的地理优势是()水陆交通便利矿产、水力等资源丰富土地和用工成本低 技术力量雄厚A BC D6为推动长江流域的综合开发,两区域在生态安全方面可以开展的合作是()A航道建设B西电东送C劳务输出 D水土保持7在长江三角洲产业分工协作方面,上海应重点发展()A国际金融、文化创意、对外贸易B机械制造、服装制造、石油化工C原料重化工业、现代农业、旅游业D高端装备制

4、造、临空经济、现代物流业5C6.D7.A第5题,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川渝地区矿产、水能丰富,土地、劳动力丰富且价格低。第6题,长江中上游地区作为长江流域的生态屏障,应加强水土保持;同时河流含沙量降低会减轻下游河道淤积,利于下游通航与防灾。第7题,上海作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核心城市,应大力发展国际金融、文化创意、对外贸易等高端服务业,即第三产业。制造业应向外转移。(2018衡水模拟)2015年2月10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九次会议上指出: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下图是京津冀各城市与北京经济联系指数图,指数越大,城市之间经济流量越大。读图,回答89题。8京津冀各

5、城市与北京经济联系指数图显示()A廊坊指数高与距离北京近无关B各城市与北京经济联系的强度主要取决于城市等级、距北京远近C北京的对外辐射与距离呈正相关 D北京对冀各城市产业转移力度大9从区域发展的角度看()A区域竞争互补,发挥京、津双核作用B冀大力发展种植业为京、津服务C将京、津大量污染产业转移到冀D减弱北京与天津两城市间的联系8B9.A第8题,由图可知,京津冀各城市与北京经济联系指数天津最大,但并不与距离呈正相关;河北各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北京对河北各城市的产业转移力度不同;廊坊指数高与距离北京近有关;各城市等级、距北京远近极大地影响其与北京经济联系强度。第9题,将京津大量污染产业转移到冀,

6、也会影响到京、津地区,不可取;天津经济外向性强,与北京形成东西呼应,减弱北京与天津两城市间的联系不可取;区域竞争互补,发挥京津双核辐射作用,带动京津冀区域发展;冀应注重接受京、津的产业转移,与京、津互补,不能以发展种植业为目标。B组名校必刷题(2018天津模拟)读我国新三大地带划分方案图,回答1011题。 【导学号:29790124】10关于A地自然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B位于我国最大的盆地内,有我国最大的内流河C地广人稀,可垦耕地多,是我国重要的棉花、瓜果和蔬菜生产基地D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丰富,是我国目前和将来重要的能源生产基地

7、11关于B地及所属地带的发展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AB地资源丰富,人口稠密,交通便利,是我国最发达的工业区,要加快城市化速度,建设世界级都市圈B东北及东部沿海地带吸收中西部迁移人口,减轻中西部人口对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压力C发挥该地资源和人口优势,重点发展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工业D建设成为我国重要的粮食、能源生产基地10C11.B第10题,由图可知,A地处我国西北,我国西北地区地广人稀,但由于气候干旱而耕地资源少;西北是我国重要的棉花、瓜果基地,但不是蔬菜基地。第11题,东北及东部沿海地带经济发达,是中西部人口主要的迁入地,由于西部生态脆弱,人口、环境压力大,中西部人口迁往东部可减轻中西部

8、的压力。东部沿海地区资源短缺,主要发展方向是外向型和技术型产业。12(2018廊坊模拟)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我国西北地区局部和欧洲某国示意图。材料二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和法国有关专家经过考察,发现宁夏北部、贺兰山东麓地区的小气候十分适合优质葡萄的生长。宁夏人民经过两年的辛勤劳动,完成了2 000 hm2葡萄基地和防护林的建设。材料三Q、R两地气候资料对比。地点海拔/m1月均温/C7月均温/C1月降水量/mm7月降水量/mm年降水量/mm年日照时数/hR2012.620.754.160.6824.51 975.3Q1 1118.423.31.242.2193.72 975.7(1

9、)分析R地1月均温比Q地高的主要原因。(2)与法国相比,贺兰山东麓地区发展葡萄种植业有哪些有利条件?(3)如果大量引用黄河水发展葡萄生产,可能对本地P、Q所在地区与黄河中下游地区的自然环境产生哪些不利影响?(4)图中P处地势_(高或低)于Q处,土壤盐分_(高或低)于Q处,请分析原因。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知,R地位于欧洲西部法国,而Q地位于我国的内陆贺兰山附近。R地1月份均温比Q地高的原因可从地势高低、大气环流及海陆位置等方面分析。第(2)题,有利条件主要从光照、昼夜温差、气温对农作物病虫害的影响、劳动力等方面分析。第(3)题,对本地区而言,大量引水灌溉容易出现土壤盐碱化;对中下游来说,易导

10、致黄河中下游水量减少或断流。第(4)题,根据图中黄河的流向可知,图中P处地势高于Q处;土壤盐分低于Q处。原因是P处地下水位深,蒸发弱,地表盐分积累少;而Q处地下水位高,蒸发强,地表盐分积累多,且灌溉不合理,易出现土壤次生盐渍化。答案(1)R地海拔较低,冬季R地受来自海洋暖湿气流(西风)的影响,而Q地受寒冷的冬季风影响;R地处沿海,Q地处内陆。(2)夏季高温,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冬季气温低,病虫害少;劳动力丰富廉价。(3)对本地区的影响:若灌溉方式不合理,易出现土壤的次生盐渍化。对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影响:本地区灌溉用水过多,可能造成黄河中下游水量减少甚至断流。(4)高低P处地下水位深,蒸发弱,

11、地表盐分积累少;而Q地地下水位高,蒸发强,地表盐分积累多,且灌溉方式不合理,易出现土壤次生盐渍化。13(2018虹口模拟)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秦岭位于我国中部,是黄河水系与长江水系的分水岭。秦岭山地南北地理差异十分显著,是我国南方与北方一条重要的地理界线。(1)年降水量秦岭北坡山麓为600700 mm,南坡山麓为750900 mm,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什么?(2)“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3)秦岭淮河一线两侧,除了气候和农业生产方面的差异外,在社会文化方面差异也很明显,请举例说明。解析第(1)题,从秦岭南北背风坡、迎风坡和雨季长短来回答。第(2)题,淮河两岸的气候不同造成积温的差异。第(3)题,社会文化方面的差异可从衣、食、住、行、文化活动等方面回答即可。答案(1)一是受秦岭山地的阻挡,夏季北坡地处背风坡,降水较少;二是雨季长短不同,秦岭以南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以北正好相反。(2)主要是因为淮河两岸的气候不同,尤其是积温不同,淮河以北积温较低,淮河以南积温较高。(3)如北方戏剧唱腔嘹亮,刚毅雄壮,而南方戏剧唱腔柔和委婉。北方骑马,南方乘船;北方房屋多平顶,南方房屋多尖顶等。- 6 -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