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

上传人:feng****ing 文档编号:59367960 上传时间:2022-03-0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1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一、考纲要求 实践的概念;实践的特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的动力;实 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真理;真理的客观性;真理的具体性;真理 的条件性;真理和谬误;认识过程;认识的反复性;认识的无限性。备考指南: 重点掌握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真理的含义及其特点;认识过程的特点。 其中实践 与认识的关系、认识过程的特点等知识经常以非选择题形式考查。二、知识梳理 一、实践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1. 实践(1) 概念: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 活动。两层基本含义:一、凡是实践,都是以人为主体、 以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 二、实践是一种 活动, 它可

2、以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2) 特点:实践活动具有 、主观能动性和 。易错题型:全面理解实践的概念实践的主体是 ,实践是 的活动,不同于动物的本能活动。实践的对象是 ,实践是发生在人与自然界、人与社会之间的活动,而停留在人的头脑或口头上的活动(如思考或辩论等)不是实践。(3) 实践是连接主观和客观世界的桥梁,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1)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 这种反映只有在实践中、 在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 中才能完成。 不论是亲身参与实践活动而获得的 ,还是通过知识的学习和传递而获得的,都是实践的产物。【易错提醒】 实践是认识

3、的唯一来源而不能说是重要来源。注意区分认识的来源与获 得认识的途径。(2)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认识产生于 。 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善的 ,这些工具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 促进人类认识的发展。 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 。(3)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只有把 与 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和对照的东西, 才能检验主观认识与客观事物是否相符合。唯一能满足这一要求的,就是处在主观和客观交汇点上的 。 通过实践, 人们可以把自己头脑中的 的存在变为 的存在。 在这一过程中,人们把指导自己实践的 和实践所产生的 加以对照, 从而检验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4)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认识

4、从实践中来,最终还要回到实践中去。 认识本身不是目的, 才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二、真理与认识过程1真理(1) 真理的客观性真理的含义: 真理是标志 同 相符合的哲学范畴, 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 。真理最基本的属性: 。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的真理性认识只能有一个。 真理(2) 真理的具体性与条件性真理是具体的。 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 都是 与与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真理是 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如果超出这个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变成谬误。(3) 真理与谬误 区别: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反映。谬误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

5、 反映。 联系:真理与谬误之间相互依存、互为前提、相互转化,是对立统一的关系。2认识过程(1) 认识的反复性 含义: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 ,再从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原因: 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到具体的 的限制, 还会受到不同的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生理素质等条件的限制;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 着的,其 的暴露和展现也有一个过程。(2) 认识的无限性 含义: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 的过程。 原因:认识的对象是 的变化着的物质世界,作为认识主体的人类是世代延续的,作为认识基础的 是不断发展的。(3) 认识的上升性: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

6、环是一种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 的上升。(4) 方法论: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 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 和发展真理,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三、当堂检测()1. 曾几何时 ,由于技术所限 ,人类眼中的海洋只是邻近的一方水域 ;随着造船技术的提高和海上罗盘的使用 ,人类进入地理大发现时代 ,视野投向更广阔的海域 ;而今 ,借助载人深潜器、 大洋钻探船等高新技术设备 ,深海世界的神秘面纱逐步被揭开。 这表明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A.B.于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C.D.)2.2013年 9月21日,我国科学家研制的首台结构动态可变的拟态计算机,在上海通过了

7、国家 863 计划项目验收专家组的验收。 测试表明, 拟态计算机典型应用的能效, 比一般 计算机可提升十几倍到上百倍,高效能效果显著。材料告诉我们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是一种圆圈式的循环运动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实践随着认识的发展而发展在实践中追求和发现真理是我们不懈追求和永 恒的使命。A. B.C. D.()3.农谚说:“蚯蚓叫,大雨到。”一位农民气象员对此感到怀疑,经过反复观察和实验,他发现下雨前鸣叫的是蝼蛄而不是蚯蚓,于是把这条农谚改成了“蝼蛄叫,大雨到”。 经过进一步观察和研究,他又发现“春秋蝼蛄叫,大雨定会到”,但“盛夏蝼蛄叫,大雨不 会到”。这表明亲身的实践经

8、验比他人的实践经验更可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的根本动力 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和归宿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A. B. C. D. 四、课后练习( )1. 以前,人们往往认为一切生物的生长都依赖阳光。现在科学家发现, 在水深超过 4000米的可见光不能到达的海底,在高温、高压、剧毒、缺氧的环境里,仍然存在大量海底热液 生物,它们考海底热液带出的能量进行化合作用合成有机质而生产。这从一个侧面表明:真理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循环过程 真理是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决定了认识的反复性认识只有不断超越历史条件才能成为真理A.B. C. D. ()2.2011年诺贝尔生理学奖获

9、奖者发现了免疫系统激活的关键原理,革命性地改变了人们对人体免疫系统的认识,为传染病、癌症等疾病的防治开辟了新道路。这说明改造世界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真理在发展中不断地超越自身D.科学认识能够创造理想的世界C. 事物的发展取决于认识的深化A. B. ()3.2011年9月,科学家在“中微子振荡实验”中测量出中微子的运行速度超过光速, 但随即发现实验存在问题,测量结果有待进一步验证。最新测量结果显示,中微子的运行速 度并没有超过光速,原测量结果存在误差,由此可见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原有的真理性认识常常在新的 实践活动中被推翻认识运动是从认识到实践再到认识的螺旋式上升过程认

10、识随实践发 展而发展,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无止境的A B C D()4.早期人类的生产生活往往依赖河流,视河流为主宰命运之神而顶礼膜拜。工业革命后,人类以河流的主人自居,肆意开发利用河流,遭到了河流的报复。今天,人们重新认识 人与河流的关系,致力于追求人与河流的和谐。由此可见实践是物质性的活动, 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实践具有目的性,认识的最终目的是形成理性认识实践具有历史性,认识必然打上历史和时代的烙印实践是有意识的活动,认D.c.牛利也中楼剔的鳶西編 堆过去召加您屮疗fl闱価识是促进实践发展的动力A.B.)5.漫画握手体现的哲学道理有实践是客观物质性活动实践是社会历史性活动 . D .

11、实践是直接现实性活动 实践是纯意识性活动. B . C)6.黑格尔说:“真理是在漫长地发展着的认识过程中被掌握的,在这一过程中,每步都是它前一步的直接继续。”这说明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在认识过程中不断被推翻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超越自身 在认识中不断超越历史条件A . B . C . D .()7“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看到月亮,一个小孩会形象地把它同日常生活中的某些东西联系起来;而一个远离故土的人会以“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抒发自己的离情别绪。这体现了认识活动是主观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和思索认识可以因为对同一个客观对象理解的 不同而不同认识对象具有能动的反映

12、特性,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认识可以摆脱客观事物的原貌,实现认识对象的创新A.B . C . D .()8.新时期我国农村改革是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展开、递次推进的,它经历了从“大包干”到税费改革, 再到包括乡镇机构和管理体制等在内的综合改革过程,从而大大 促进了我国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国农村改革的历程表明实践是客观见之于主观的活动人类实践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认识的发展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只有参加社会实践才能获得正确认识A . B .C .D .()9.地球外存在着智慧生命是人类很早就提出的一个假说,可至今也没有得到证实。美国科学家在20世纪70年代发射了携带着地球人多种信息的宇宙飞船,

13、期望有朝一日能被太阳系之外可能存在的智慧生命收到并发回音讯。可据专家们估计,飞船要飞到距太阳系最近的恒星体系,需要八万年的时间。这说明A .科学有时能成为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B .由于实践的局限性,人类不具有彻底认识世界的能力C .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人类的认识具有有限性D.有些认识不能依靠实践检验,只能依靠逻辑推导证实()10.陶行知说:“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从哲学上看这说明了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B主观与客观的关系 C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D共性与个性的关系()11.中国首台千万亿次(即10的15次方)超级计算机一一“天河一号”目前已研制成功。超级计算机性能的发展遵循千倍定律,即每隔10

14、年超级计算计的性能就会提高1 000倍,而实际上发展的速度可能更快。这说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具有无限性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真理是客观的、绝对的A.B . C . D .()12.古诗云:“眼处心生句自神,暗中摸索总非真。画图临出秦川景,亲到长安有几人? ”下列选项中与此诗句所蕴涵的哲理相同的是A.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B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C.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D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13.史记西南夷列传记载:“滇王与汉使者言曰:汉孰与我大?及夜郎侯亦然。以道不通故,各自以为一州主,不知汉广大。”日后,人们便用“夜郎自大”来比喻 妄自尊大。“夜

15、郎自大”主要说明了A.认识的形成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B .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C.没有亲身实践就不可能获得真知D .真理是相对的、有条件的()14. “我们只能在我们时代的条件下认识,而且那些条件达到什么程度,我们便认识到什么程度。”恩格斯的这段话说明A. 由于条件的限制,人们在每一层次上的正确认识在深度上都是有限的B. 人们认识事物所能达到的程度完全取决于客观条件本身C. 人们并不能使每次获得的认识都是正确的D. 人们在每一次对事物的认识上都具有终极的意义15.”十二丑*现划的蜻*1辻覆甘阖內蓉一J2发吐濡凋叠研臥JUA “十二區”删龄基駁蓬雀 iifiF2010. 2如血 10党中奂卩十二盍

16、”规划建议起草、通过三10ZOil. 1国第歲划专家委员令论证_鱼屮夬尸邊折辱各艮主北瀛和社会蓉界霆见 :五2011. 3卜国忙尢审辻丼北淮 广十二五觀划圳晏(罕董)十二拄规削堀要正式麝布七规划实丸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知识分析材料所蕴涵的哲理。A 0 C【答案】 C【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科学发现中人们对生物和阳光的依赖程度的不同认识说明真理具有 相对性, 需要不断发展, 也说明客观世界的复杂性给人们认识带来的反复性。 但既不能 认为认识发展只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还是一个发展的过程),也不能认为真理是超越历史条件的(一定历史条件下的)。【考点定位】 该题考查真理和认识过程。 以科学发现

17、对生物和阳光之间的不同关系为背景材 料,要求考生运用认识的过程和真理的相关理论对这一科学发现进行“描述和阐释”【答案】 C【解析】 本题以免疫系统激活的关键原理被发现为背景,考查学生运用相关哲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项 错误,无论什么认识都不能直接创造世界,科学认识能推测未来,具有主 动创造性; 项 正确, 材料中这一原理的 发现改变了人们对人体免疫系统的认识, 为传染 病、癌症等疾病的防治开辟了新道路,说明认识的目的和归宿是实践;项本身错误, 认识的深化不能决定事物的发展;选正确,原理的发现改变了人民对人体免疫系统的认识,为传染病、 癌症等疾病的防治开辟了新道路, 说明真理在实践中不断深化与发

18、展。 故正确答 案是 C。【答案】 B【答案】 B【解析】材料叙述的是人对河流的认识过程。说法正确,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 说法错误, 认识的最终目的是指导实践, 认识的根本任务是由感性认识上升 到理性认识, 透过现象认识本质; 说法正确, 表明了实践的水平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提 高;说法错误,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答案选B。【答案】 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实践的特征。能把想象中的东西变成现实,说明应选。过去想 象的东西在今天实现,说明实践受特定历史条件的限制, 应选。 不符合题意。 表述有 误,不选。C【答案】 A【解析】无论是具体感觉还是抽象思维,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主观

19、反映,应选;由于主体的立场不同、知识的构成不一样,面对同一事物,人们会形成不同的认识,应选;认识对象是客观的,不是主观的,错误;认识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错误。【答案】 C【解析】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本身说法错误。获得正确认识既可以通过实践,也可以通过间接经验,故错误。【答案】 C【解析】 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只能是实践, 而不可能是认识或者客观事物本身,A、D错误。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B错误。由于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类的认识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是有限的,C正确。CB【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读懂诗句的意思。诗句的意思是:见到真实的情景,方才写得入神;无生活基础

20、而一味玄想虚拟,则难免失真。这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故与C项相符。A B项体现的是联系的观点, D项是一般的景色描写。【答案】 C【解析】 “夜郎自大”是一种主观认识, 体现了人的认识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 答案为A; B、D不符合题意;实践是真知的来源,但人们也可以通过学习获得真知,C错误。【答案】 A【解析】B、C D三项说法都具有绝对性、片面性,应排除。题中说法强调人的认识具 有有限性, A 项说法正确。【答案】 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 制定规划表明实践是一种有目的、 有意识的改造客观世界 的活动。 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从“十一五”规划到“十二五”规划反映了人的实践活动 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 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 是历史地发展着的。 实践是认识的基 础。发改委通过调查研究, 形成“十二五”规划的基本思路, 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 力;规划的颁布实施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认识具有反复性, 人类追求真理的 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规划的制定过程表明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 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解析】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知识包括实践观、 认识观、真理观,解题时抓住材料中的关 键信息并转换为认识论原理,如 “广泛调研”体现的是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从形成到修改到 通过这体现的是认识的反复性。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