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地貌的发育教案

上传人:每**** 文档编号:59307876 上传时间:2022-03-0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7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河流地貌的发育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河流地貌的发育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河流地貌的发育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资源描述:

《河流地貌的发育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流地貌的发育教案(1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三节河流地貌的发育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说出河流地貌的成因;2理解河流地貌特征及演变过程;3辨认河流的凹岸和凸岸;4认识河流地貌的基本类型;5说出河流为聚落分布提供的有利条件和产生的不利影响;6掌握河流对聚落分布产生的影响。(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结合实例,分析外力作用对河流地貌形成的影响;2通过图片了解河流侵蚀地貌的三种形式;3结合图片分析河流地貌的形成和地貌特点;4通过图片认识河流对聚落产生的影响。(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让学生在学习中了解地理,学会认识生活中常见的地貌,让学生感受到地理和生活联系密切;2通过看黄河三角洲不同年份的图片,结合课

2、本中的资料,引导同学们树立正确的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意识。【教学重点】1流水侵蚀作用的三种形式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2河谷的演变过程;3流水堆积地貌的类型及其形成原因;4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教学难点】1流水侵蚀作用的三种形式及河谷的演变过程;2河流堆积地貌的形成原理。【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授课:XXX【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同学们,在上节课中,我们以山岳地貌为例,学习了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我们知道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包括内力和外力,那么,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有什么影响呢?这节课我们共同来学习一下河流地貌及其对聚落分布产生的影响。板书:第三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介绍:下面先请

3、同学们欣赏几张图片,这是位于长江上游虎跳峡,这个是长江下游的一张图片,它们都是河流地貌,所以,河流地貌是自然界最常见的地貌,按照地貌成因可以分为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它们的形成和发展主要与外力作用有关,首先我们先学习一下河流侵蚀地貌。板书:一、河流地貌(一)河流侵蚀地貌播放幻灯片并介绍:要学习河流侵蚀地貌,首先要知道什么是河流侵蚀地貌,河流侵蚀地貌是怎么形成的,首先,看第一点什么是河流侵蚀地貌。从概念上来理解的话,它指的是河流在流动过程中会掀起和破坏地表物质,这样的话,所形成的地貌咱们称它为河流侵蚀地貌。板书:1.形成播放幻灯片并介绍:那么,河流在流动的过程中是通过什么方式破坏地表物质的呢?接下

4、来咱们学习一下流水侵蚀作用的形式,现在大家通过这张图片可以看出流水侵蚀方式主要有溯源侵蚀、下蚀、侧蚀。那什么是溯源侵蚀?什么是下蚀?什么是侧蚀?接下来我们具体来学习一下,首先看一下最左边的这幅图,这是溯源侵蚀的示意图,同学们看图中红色的箭头指的是什么方向?学生:源头方向。介绍:对,溯源侵蚀指的就是向河流源头方向的侵蚀,河流从高处向低处流的过程中,河谷不断向源头方向拓展,这种侵蚀方式就是溯源侵蚀。图中虚线代表的是原本的河谷和河道,实线是现在的河谷和河道,从图片中可以看出河谷发生了什么变化?学生:变得更长了。授课:XXX教师:对,通过溯源侵蚀使河源背后的松散岩石被冲走,河源向后退,所以,使河谷不断

5、向源头方向伸长。接下来看中间这张图,可以看出下蚀是垂直于地面向下的侵蚀,就是图中红色箭头所指的方向,虚线指的是原本的河谷,同学们看河谷和原来比是不是变深了?学生:是。介绍:最右边图片是侧蚀 ,它是向河岸两侧的侵蚀,也就是图中红色箭头指的方向,通过这张图片可以看出它向两侧侵蚀会使河谷发生什么变化啊?学生:可以看出它使河谷不断展宽。介绍:这就是流水侵蚀作用的三种方式,下面请同学完成这个表格。 板书:2.溯源侵蚀:加长河流侵蚀方式下蚀:加深侧蚀:加宽过渡:实际上河谷就是通过这三种侵蚀方式一步步形成的,接下来我们来学习一下河谷的演变。播放幻灯片并介绍:首先,河谷是由沟谷发育而来的,如果有了稳定的地下水

6、补给,那么它就会发育成河谷。首先我们看一下这张图,这是河谷发育初期的的图片,在河谷发育初期,河流的侵蚀作用主要以下蚀和溯源侵蚀为主,使河谷不断加深和延长,它的横剖面呈“V”型。教师:现在大家看到的是河谷发育的中期阶段,和初期阶段相比,河谷发生了什么变化啊?学生:变宽了。教师:那么,哪种侵蚀方式会使河谷变宽?学生:侧蚀。教师:同学们说的很对,在河谷发育中期,下蚀已经明显的减弱了,这个时候侵蚀作用主要是侧蚀,并且,河流在凹岸侵蚀,凸岸堆积,出现了河湾。教师:同学们可以通过这两种方法判断凹岸和凸岸(板图讲解:如果中间河流,两侧陆地-凹岸;中间陆地,两侧河流凸岸还可以通过“凹凸”二字来判别凹凸岸)授课

7、:XXX。为什么在凹岸发生侵蚀,凸岸发生堆积?我们跑步时,经过弯道,同一排的同学外圈的必须比里圈的跑的稍微快点,才能和里圈的同学跑齐。这里也一样,河流流经弯道时,水流就开始做曲线运动,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水流就会以很快的速度笔直的冲向凹岸,由于凹岸流速快,所以,水流都往这边流,就会使凹岸水面高于凸岸,为了平衡,一部分水流会携带着泥沙流到凸岸,在凸岸发生堆积。探究活动:请同学们思考一下A、B两个地方哪个适合建港口,可以相互讨论。教师:接下来看一下河谷发育的成熟期阶段,这个时期,它的河谷比中期的时候进一步的拓宽,那也就是说,河谷不断向两岸侵蚀,并且从最初的“V”型河谷变成了“U”型河谷。这是河谷形成

8、的三个阶段,请同学们根据河谷演变这部分知识填这个表格。总结:接下来,对河谷的形成过程做一个简单的总结,首先沟谷经过降水和冰雪水的融水汇聚形成了沟谷流水,经过下蚀和溯源侵蚀使河谷加深和延长,然后形成了V型河谷,接下来下蚀减弱、侧蚀增强出现了河湾,经过侧蚀,最后形成了U型河谷。板书:3.河谷的演变过渡:下面请看这张图片,这是我国富饶的长江中下游平原,那么,请想一下这种河流地貌是我们刚才讲的河流侵蚀地貌吗?板书:(二)河流堆积地貌播放幻灯片并介绍:同样,第一点什么是河流堆积地貌?从概念上来理解的话也比较简单,是指河流所携带的物质,在河流流速变慢的情况下,它所携带的物质不断的沉积下来,这样形成的地貌就

9、是河流堆积地貌。板书:1. 形成介绍:河流堆积地貌所形成的最典型的就是冲积平原,冲积平原是最典型的河流堆积地貌,那既然冲积平原是最典型的河流堆积地貌,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冲积平原包括哪些部分,在哪些地区形成什么样的地貌。下面来看一下这张图,这是河流堆积地貌的示意图。在这张图上很显然有河流从山区出来,也有河流的中下游地区,还有河流的入海口处。那咱分段来看,第一段河流从山谷出来以后,授课:XXX进入到平缓地区,这个时候,由于河水流速减慢,它携带的大量泥沙就会在河谷处形成一个冲积扇,因此,洪积-冲积平原是形成于山前;第二段在中游地段,河漫滩平原发源于河流中下游地区;第三段在河流的入海口处,这里形成的是

10、三角洲平原。板书:2. 洪积-冲积平原 冲积平原 河漫滩平原三角洲平原过渡:洪积-冲积平原、河漫滩平原、三角洲平原分布于河流的不同阶段,分别形成于山前、中下游和入海口处。那么,这三种不同的地貌又是怎么形成的呢?接下来具体学习一下播放幻灯片并介绍:下面看这张图,这张图更明显一点,河流从山谷出来,进入到平原地区,这个时候,河流的流速会变慢,携带的大量泥沙会从多个方向,不断的沉积下来,同学们看这像什么形状?学生:像扇子。教师:对,咱们称它为冲(洪)积扇,多个冲积扇连在一起就形成了广阔的洪积-冲积平原。这样的话,山前多形成洪积扇或冲积扇,多个洪积扇或冲积扇连接形成洪积-冲积平原。板书:洪积-冲积平原播

11、放幻灯片并介绍:现在大家看到的图片是河流中下游段的图,在这张图中,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出,它出现了河湾。在这个阶段,河流凹岸侵蚀,凸岸堆积,形成水下堆积体,堆积体面积不断扩大, 在枯水季节露出水面,就形成了河漫滩。洪水季节,河漫滩就会被洪水淹没,这样它就会继续堆积,如果河流改道或者继续向下侵蚀,河漫滩就会被废弃。多个被废弃的河漫滩连在一起,就形成了广阔的河漫滩平原。板书:河漫滩平原播放幻灯片并介绍:这是河流入海口处三角洲形成的一张图,河流携带大量的泥沙,从上游到下游入海口处,这个时候河流流速变得更慢,大量泥沙在入海口处开始不断沉积,沉积的过程中,会形成一个个的授课:XXX像三角形一样的形状,咱们称

12、它为三角洲,许多三角洲连在一起,就会形成三角洲平原。所以说,河流在入海口处常形成三角洲,若干个三角洲连在一起,便形成了广阔的三角洲平原。在我国有哪些三角洲呢?学生:长江三角洲,黄河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教师:那么,同学们知道哪个三角洲的发展速度最快么?学生:黄河三角洲播放幻灯片并介绍:对,下面请看这组图片,可以看出黄河三角洲一直不断向海洋扩展,下面请同学们结合课本中的资料及自己的理解讨论下列问题。(1)黄河三角洲为什么这么快向海洋扩展? (2)通过什么方式可以让黄河三角洲的面积增长变缓?板书:三角洲平原总结:这是河流的堆积地貌,形成的最典型的就是冲积平原,在山前多形成洪积-冲积平原,在河流的中下

13、游地区多形成河漫滩平原,在河流入海口处多形成三角洲平原。过渡:这是我们讲到的第一个大问题河流地貌,那么这些河流地貌又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呢?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第二个河流地貌对聚落的影响。播放幻灯片并介绍:现在大家看到的是中国人口自然密度分布图,那么请大家想一下由这张图可以看出什么。板书:二、河流地貌对聚落的影响1有利条件和不利影响介绍:首先,图中的这条分界线是我国的人口地理分界线,它是由东北到西南,从黑龙江黑河到云南腾冲的一条直线。图中蓝色的是我国两条著名的河流黄河和长江。红色区域代表的是每平方千米人口数为400人以上,粉色、橙色、黄色、白色分别代表每平方千米人口数依次为1

14、00-400人、50-100人、1-50人、1人以下。我们可以看到红色大部分分布在黄河和长江的中下游地区,由此可以得出越往河流的中下游,人口密度越大,城市越密集。教师:既然越往河流中下游,城市越密集,那么河流又为聚落的分布提供了哪些有利条件?授课:XXX学生:充足的水源、便捷的交通。介绍:对,河流为聚落提供了三方面的有利条件,第一就是充足的水源,水是生命之源,而河流可以为人们提供充足的生活、生产用水;第二是便捷的交通,河流可以作为交通运输通道,方便聚落与外部的联系;第三是地形因素,在河流中下游地区,多形成的是河漫滩平原、三角洲平原,为聚落提供了平坦的地形、肥沃的土壤,便于耕作,可以提供丰富的农

15、副产品。教师:河流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这么多的有利条件,同学们想一下有没有什么不利的影响呢?学生:容易受到自然灾害的威胁。教师:同学们说的很好。靠近河流,会使聚落容易受到自然灾害的威胁。播放幻灯片:现在大家看到的两张图片,左边的是华北平原,右边的是江南水乡,这两张图有什么区别呢?学生回答。板书:2.河流对聚落规模的影响总结:同学们说的很好,从左边这张图可以看到耕地广阔,连成一片,这样比较容易形成大规模的乡村。而右边这张图由于河流较多,所以耕地破碎,相应的形成的乡村规模就会比较小。过渡:河流在地貌发育里边形成了洪积-冲积平原、河漫滩平原、三角洲平原,这些地貌都会对聚落的分布产生影响,那么,它会产生

16、什么样的影响,不同的地貌对聚落分布产生的影响一样吗?板书:3.河流对聚落分布的影响播放幻灯片并介绍:首先在高原地区聚落多分布在河谷两岸狭窄的河漫滩平原上,呈明显的条带状。为什么这么说呢?初中地理咱们学习过青藏高原上聚落和农业分布的特点,我们知道在青藏高原地区,聚落主要分布在雅鲁藏布江谷地,这就说明了在青藏高原地区,聚落主要分布在河流谷地,呈明显的条带状,在这里高原地区的分布也是这样的,那为什么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带呢?在高原地区,地势高,气温比较低,而在河谷地带,海拔相对来说比较低,气温相对来说比较高,再加上河谷地带土壤也比较肥沃,靠近水源,是人类生活的比较理想的生存环境。授课:XXX那在这种情况

17、下,在高原地区,聚落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带。播放幻灯片并介绍:在山区,聚落主要分布在洪积扇、冲积扇和河漫滩平原上,呈明显的条带状,或蜿蜒分布于山前,或沿河流的两岸发展。同学们结合刚才学的想一下平原地区对于聚落的有什么有利的条件啊?学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交通便利。教师:对,由于地势平坦,海拔较低,交通便利,又临海,还有内河航运,它有更加优越的条件,适于人类生存。所以我们得出平原是聚落分布最密集的地区,聚落沿河或者沿海岸发展。下边请看这幅图沿着我国的海岸线,出现了许多大的城市,比如天津、青岛等。再看这张图,沿着长江也出现了像重庆、武汉这样的大城市。所以,这说明了在平原地区,聚落会沿河或者沿海岸线分

18、布。播放幻灯片并介绍:由于河流会对聚落的分布产生不利的影响,比如说容易受到洪水,滑坡等自然灾害的威胁,所以,人们还要注意防御自然灾害。从这两张图中可以看出在平原地区,为了防御洪水,人们会加高和加固河堤,在山区河谷,人们选择聚落会选择在高于洪水位的地方。介绍:下面这个表格是对于高原、山区、平原聚落分布做的一个总结。活动:接下来同学们看一下课本81页的这个活动题,可以相互之间讨论,一会儿请同学们说一下。【板书设计】4.3 河流地貌的发育一河流地貌(一)河流侵蚀地貌1.形成 溯源侵蚀:加长2.河流侵蚀方式 下蚀:加深 侧蚀:加宽3.河谷的演变 “凹凸”二字判别凹凸岸:授课:XXX(二)河流堆积地貌1.形成 洪积-冲积平原2.冲积平原 河漫滩平原 三角洲平原二河流地貌对聚落的影响1.有利条件和不利影响2.河流对聚落规模的影响3.河流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注: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 授课:XXX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