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文言文梳理导学案教师版1

上传人:gbs****77 文档编号:59307474 上传时间:2022-03-02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1.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必修三文言文梳理导学案教师版1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必修三文言文梳理导学案教师版1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资源描述:

《必修三文言文梳理导学案教师版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三文言文梳理导学案教师版1(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必修三文言文单元梳理导学案(教师版)【学习目标】 1、提高活学活用课本素材的能力。 2、确立文言文学习要重视语言积累的意识,了解新大纲对文言文考点的具体要求。3、巩固文言教材的基础知识,为专题复习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4、加强课文内容理解性背诵的学习。【课本素材活用】1、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罟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寡人之于国也)适用话题:遵循自然规律、保护生态平衡、坚持可持续性发展的道路、人与自然的和谐精彩运用:当蒸汽机代替了手工作业,当电能、核能代替了煤炭、石油时,人们逐渐破坏了自然的和谐。不知道多少黑烟毒气排入了原本湛蓝的天空,不知道多少农药、灰尘

2、在大地肆意飞舞。而一次性餐具、不可破解的塑料袋、电池等产品也正在不断地破坏着生态的和谐。或许几十年、几百年后我们将没有了赖以生存的淡水,也许石油等一次性能源将很快被用尽,届时我们又该何去何从?生态的和谐是多么的重要啊!听听孟子的呼声吧!2、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适用话题:学习、超越、进步精彩运用:学习不是简单地重复已有的知识,每个人都要善于在前人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有所进步。人只有不断地学习、改造自己,才能不断地超越自我。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名而行无过矣。(劝学)适用话题:学习与思考、反思与进步精彩运用: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染上一些灰尘诸如懒惰、自卑等等。而这些灰尘虽然

3、用肉眼不能看清,却会让我们的大脑运转不灵,直接影响我们的前程。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时时反省,就像曾子那样每日多次反省:“为人家办事情是不是尽心尽力了呢?和朋友交往是不是真诚呢?老师传授给我的知识是不是复习了呢?”4、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劝学)适用话题:坚持积累、量变与质变精彩运用:“泰山不择细壤故成其高,江海不择故成起深”,无论学习还是生活,我们都不能忽视积累的重要性。法国作家大仲马说:“生活是由无数个烦恼组成的念珠,你必须微笑着数完它。”生活本身就是一个积累的过程,我们只有在积累中走完这个过程,才能体会生活的真谛。5、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劝学

4、)适用话题:持之以恒、执着精彩运用:执着是“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执着是坚守,在纷至沓来的诱惑面前,如锚般坚强稳定,稳住左顾右盼。游离不定的心思。6.蚯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鳌。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劝学)适用话题:恒心、浮躁、毅力精彩运用:蚯蚓的体内是没有骨头的,可偏偏是这么一种无骨的动物,身上却具有比那些有骨头者更多的坚强与韧性。一辈子锲而不舍地躬行,用柔弱的躯体,在漆黑的无路的地下,开辟出一条生之路来。7.是故弟子不如师,是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劝学)适用话题:各有所长、自信精彩运用:不要看轻自己

5、,不必自怨自艾,世间很少有全才,只要你有一技之长,你就有可能在这方面胜过别人。8.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适用话题:真理、盲从、赏识、学习、合作、帮助精彩运用:在竞争激烈的今天,有些人暗自发力,以为“留一手”,自己就可以脱颖而出。其实封闭自己,只会变成井底之蛙,你虚心求教,必有进步;每一个人,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都有他光彩夺目的一面。作为教师,要寻找学生的闪光点,挖掘学生的优势、潜能,树立学生的自尊、自信,让孩子在赏识中点燃生命的理想,实现生命的价值!【检测练习】1、没有词类活用或者通假现象的一句是(D)A、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颁,通“斑”)B、王如知此,则无

6、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无,通“毋”)C、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王,为王)D、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2、和“王好战,请以战喻”中“请”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B)A、公将战,曹刿请见 (请求) B、臣请为王言乐C、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 (敬辞,用于希望对方做某事) D、请君听我弹一曲1. 求:求。示。假(ji )。命。战。教(jio )。2. 敬辞,用于希望对方做某事:进。坐。安。便。3. 延聘、邀、约人来:客。柬。邀。4. 谒见、会见:“造诸公,不避寒暑”。3、下列加粗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B)A、执事(对对方的敬称) 玉体(贵体,表示尊重对方) 贱息(对自己儿子的谦称

7、)B、庠序(殷代的学校) 萧墙(宫门内的照壁) 社稷(国家) 山陵崩(国王或王后死)C、饿莩(饿死的人) 弭谤(阻止) 面刺(指责) 孝悌(敬爱兄长)D、数罟(密网) 膏腴(肥沃) 豚彘(小猪) 洿池(浊水不流) “庠”、“序”都是指学校,商代叫序,周代叫庠。“崩”,君主时代称帝王死。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甍,大夫死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4、下面“之”字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B)察邻国之政 填然鼓之 王道之始也 树之以桑 未之有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矣 申之以孝悌之义A、/ B、/C、/ D、/5、下列句子的句式与“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相同的一项是(B宾语前置)A、养生丧死

8、无憾,王道之始也 B、夫晋,何厌之有C、非其夫人之所织则不衣 D、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6、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B)A、輮使之然也(弯曲) 其曲中规(合乎) 金就砺则利(磨刀石)B、假舟楫(借助、利用) 声非加疾(快) 劝学(勉励,鼓励)C、绝江河(渡) 驽马十驾(劣马) 生非异也(通“性”,资质、禀赋)D、金石可镂(雕刻) 圣心备焉(完备) 风雨兴焉(起)(輮:使弯曲 绝:横渡 备:具备 )7、下列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D)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 B、上食埃土,下饮黄泉。C、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 D、君子曰:学不可以已。8、选出没有通假字的一项(D)。A、

9、外连衡而斗诸侯 B、秦有余力而制其弊C、倔起阡陌之中 D、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A中的“衡”通“横”; B中的“弊”通“敝”; C中的“倔”通“崛”。9、选出下列粗体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A)A、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拱手:两手相合,表示感谢。B、诸候恐惧,会盟而谋弱秦。谋弱秦:想办法削弱秦国的(的势力)。C、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黔首:秦时称老百姓。D、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不及向时之士也。向时:先前。A中的“拱手”应解释为“两手相合,表示轻而易举”。11、以下句中加点字活用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B)A、外连衡而斗诸侯 B、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C、却匈奴七百余里。 D、

10、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A、C、D项中的加点字都是动词使动用法,B项中的“南”是名词作状语。12、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D)A、孰能无惑(谁,哪一个)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本来)B、彼童子之师(那些)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岂,哪)C、余嘉其能行古道(赞赏) 士大夫之族(类、辈)D、作师说以贻之(赠送) 是故无贵无贱(没有)13、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与现在的用法分析正确的一组是:(A)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吾从而师之A、全不相同 B、和现在的用法相同C、全都相同 D、和现在的用法相

11、同14、下列句中“其”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B)例句:其闻道也固先乎吾A、其皆出于此乎 B、吾未见其明也 C、其可怪也欤 D、授之书而习其句读15、下列各句与例句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B)例句: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A、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B、大王来何操?C、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D、不拘于时,学于余我的收获和疑问: 【默写演练】寡人之于国也 1.寡人之于国也一文中形象的揭示暴政的句子: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2.孟子用五十步笑百步作比喻,含蓄地说明了梁惠王的什么疑问?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少。 劝学1.人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荀子劝学篇中的学不可以已这句话印

12、证了这句话。2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3.劝学开篇就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即“学不可以已”。在后面又阐明了学习要持之以恒的句子是: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4劝学中作者连用“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揖”四个比喻,从见、闻、陆、水等方面阐明了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利用和借助外界条件所起的重要作用,从而说明人借助学习,就能弥补自己的不足,取得更显著的成效。最后由此得出结论: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5强调空想不如学习的一句: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6.在文中强调学习应当用心专一,并且从

13、正面设喻,指出即使像蚯蚓那样弱小,如果用心专一也会有所成的句子是: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7.在文中用比喻的手法,借助木头经过烘烤后发生变化,即使再烘烤也不能复原了,说明事物经一定的变化,还可以改变原来的状态的语句是: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8.有时作者又采用对比的方法,将两种相反的情况组织在一起,形成鲜明对照,以增强文字的说服力。例如,在强调学习必须持之以恒,用劣马与好马进行对比以说理的句子是: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9.劝学中从反面设喻,强调学习重在积累,如果不注重积累,便无法达到远大目标的句子是: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

14、成江海。10.在文中强调学习应当专一,如果不专一,便会像螃蟹一样,一无所成的句子是:蟹六跪而二鳌,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11.论语中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述了学习和思考的关系,在荀子的劝学中,也有一句直接提到了学与思的关系的句子是: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12.以雕刻为喻,强调学习应当坚持,说明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的句子是: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师说1.中国古代的学校教育十分发达,从中央到地方都有官学。韩愈写这篇文章时三十五岁,正在国子监任教。那么,韩愈为什么说“古之学者必有师”,“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原来他所说的“师”,有其独特含义,并与

15、那些教孩童的老师进行对比,以明确自己所说的老师既不是指各级官府的学校老师,也不是指“授之书而习其句读”的启蒙教师的句子是: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2.本文从多个方面进行对比,抨击“耻学于师”的人,先用古今对比,指出从师与不从师的两种结果,并用一个反问句推断圣人更圣明,愚人更愚笨的原因的语句是: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3.本文以为子择师和自己不从师作对比,韩愈直接点明自己的态度,认为这样做,最终导致的结果是: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4.韩愈认为老师的职能是: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择师的标准是: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5.韩愈眼中的师生关系是怎样的: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6.师说中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的原因: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