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管理论文格式

上传人:阳*** 文档编号:59302575 上传时间:2022-03-0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3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行政管理论文格式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行政管理论文格式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行政管理论文格式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行政管理论文格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行政管理论文格式(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行政管理课程论文学 号:2姓 名:陈雨7 / 8论公共危机管理 摘 要 开放式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社会发展中的不确定因素增多,各类矛盾和问题层出不穷,引发的公共危机可能性大大加强,在各个领域扩大并呈现出复杂的态势。危机管理日益成为各国,各地方政府面临的新问题。各国、各地方政府如何管理公共危机,管理的效果如何也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地方政府是否合格和适应社会的重要标准之一。本文就此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本文分为四大部分,简单的介绍公共危机管理的基本概念。其次,公共危机的分类、分期和分级。然后,说明了公共危机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最后结合几个国家的真实案例,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关键词: 公共危机; 危机;

2、 灾害; 主体随着现代社会危机四伏与自然灾害突发事情频发的状态,公共危机管理已成为一种重要的课题。合理,有效地应对公共危机的前提,是对危机的各个基本情况都有一个清晰,明确的认知与深刻的分析。1 公共危机管理的基本概念1.1 危机的概念C.F.Hermann认为,“危机是威胁到决策集团优先目标的一种形式,在此形势中决策集团做出反应的时间非常有限,且形势常常向决策集团惊奇的方向发展”。他认为危机事件的发生通常有三个认定标准:一、突发性;二、威胁性;三、决策时间短。Uriel Rosenthal等人则再此基础上提出:危机是对一个社会系统的基本机制和行为准则构架产生严重威胁,并且在时间压力和不确定性极

3、高的情况下必须对其做出关键决策的事件。Fearn-Banks 认为危机是指“对组织、企业或产业可能造成潜在负面影响的重大事件,此事件也可能涉及到该组织的公众、产品、服务或名声,因其冲击到组织的正常运作,甚至威胁组织的生存”。Lerbinger对危机的定义是“危机会(或可能会)损及组织的形象、获利、成长,甚至影响组织的生存”。Stephen Barton 将危机视为“一个会引起潜在负面影响的具有不确定性的大事件,这种时间及其后果可能会对组织及其人员、产品、服务、资产和声誉造成巨大损害”。Pearson&Clair对危机提出了一个涵盖较广的定义:“危机是一种由关键利益关系人所认知且主观经验的情况,

4、其发生几率低,却有高度影响性和威胁性;由于情况的成因、结果及解决方法均混沌不明,常导致群体心理共享的经验及信仰价值破灭或丧失。”1.2 公共危机的概念公共危机是一种紧急事件或状态;公共危机威胁不特定多数公众的利益;公共危机打破社会正常关系、秩序,使社会基本价值和行为准则构架受到威胁;公共危机要求政府部门介入,运用公共权力、公共政策和公共资源应对;政府部门关于公共危机的决策是在不确定性极高的情境下进行的。1.3 公共危机管理的内涵 一、提升国家危机管理的能力;二、降低生命和财产的损失;三、将痛苦和破坏降到最低点;四、筹备恐怖活动后的危机处理;五、成立国家门户网络,提供信息服务,为职员营造有创造力

5、和挑战的环境。2 公共危机的分类、分级与分期2.1 公共危机的分类根据公共危机产生的诱因,可分为:外生型危机;内生型危机;内外双生型危机。根据公共危机发生的领域,可分为:政治性危机;社会性危机;宏观经济性危机;生产性危机;自然性危机。根据公共危机中主体的态度,可分为:利益一致型;利益冲突型。根据公共危机状态复杂程度、性质和控制的可能性等,可分为:结构良好的;结构不良的。根据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过程、性质和机理,可分为: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2.2 公共危机的分级不同公共危机类型有不同特征,同类型公共危机事件也会呈现不同状态。将公共危机进行级别划分,采取相应的处置措施,是公共

6、危机管理的经验之一。按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可分为四级:特别重大、重大、较大、一般。2.3 公共危机的分期 公共危机的分期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危机潜伏期、危机突发期、危机蔓延期、危机解决期。Robert Heath从应对策略出发,将危机分四个阶段:缩减、预备、反应、恢复。Mitroff将危机管理分为五个阶段:信号侦测阶段;准备和预防阶段;组织成员搜索已知危机风险因素尽力减少潜在损害;损失控制阶段。薛澜、钟开斌把突发公共事件总体上分为:预警期、爆发期、缓解期和善后期。3 公共危机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公共危机多发的情况下,如何恰当地应对各种类型的突发公共事件、将

7、损失降至最低,成为民众十分关注的问题。而政府在公共危机中的应变能力和沟通、处理能力也成为民众对政府信任度的标准,直接影响到政府形象。由此可见,在当前社会环境中不确定因素增多的状态下,公共危机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日益突显。4 公共危机具体事例浅析4.1 美国911事件911事件发生后的纽约,政府的公共危机管理井然有序。消防员和警察立即紧急投入救灾。通过大众传播媒体的电视镜头和报刊的版面,公众看到警察局长和消防局长等身先士卒,鼓舞了救灾的警察和消防员的士气。纽约市长朱利亚尼立即出现在现场并发表演讲,随后也频繁出现在救灾现场和丧礼上,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随时透露政府采取的紧急措施和救援的效果,以满足公众

8、的知情权而避免公众因胡乱猜疑而诱发社会混乱。在公众方面,人们从各方面积极参与救灾,如送食品和饮料给救灾人员,协助他们的救灾工作;或主动献血,协助核实调查恐怖袭击中的失踪人员。美国各种媒体则不约而同地采用24小时不间断的新闻播报,一方面发表评论分析,以利公众的知情权。此外还向公众介绍救灾进展和救灾救援中表现突出的人和事迹,激励现场人员和民众的救援行动并表明美国有能力有效处理这一场重大危机。另外一方面用美国国内其他地方和国外的采访表示对纽约人民的支持和对恐怖份子的唾弃,让美国人得知,全世界各国和人民都谴责和反对恐怖袭击而站在美国人民一边。 在联邦政府层面上,布什总统采取一连串危机管理措施,有效降低

9、了对美国人心理和实质上的伤害,帮助美国社会和公共行政管理及早恢复正常的运作。4.2 2007年日本福冈地震2005年3月20日上午10时53分,日本福冈县以西海域发生里氏7级地震。地震造成当地大部分列车和城铁停止运行,高速公路暂时关闭,福冈、佐贺两县通讯大面积中断。据统计,在这次里氏7级的强震中,仅有1人死亡,735人受伤。综观日本应对福冈地震灾害的全过程,可以看出其四个特点:一是危机管理体制和机制发挥了有效作用。相关的各个部门迅速有序地采取应对措施,相互协调,共同抗灾,将地震造成的损失降到了最低限度。二是政府与媒体良性互动,信息透明。日本气象厅在第一时间举行新闻发布会,及时通报震情以及当地居

10、民的避难情形、海啸的危害程度等信息。NHK一直坚持实况转播,客观报道灾情,对稳定社会、安定民心起到了重要作用。三是地震灾害保险帮助人们顺利渡过难关。日本全国的地震投保率平均为17.2%,因此个人和家庭受灾后都能从保险中得到自救的资金。这次地震后,日本损害保险协会向福冈县支付了158亿日元(约合1.5亿美元)的保险金。四是危机意识教育提高了国民的救灾能力。日本平时的防灾教育和避险救护技能训练使国民遇到地震灾害时并不惊慌失措,表现出冷静、顽强、有序和善于应对的素养。4.3 汶川地震 2008年5月12日,在四川省阿坝州汶川县发生了8.0级特大地震,是新中国建立以来波及范围昀大,破坏性昀强的一次地震

11、。“截至2009年5月25日10时,共遇难69227人,受伤374643人,失踪17923人”。其严重程度已经构成了一场由自然灾害引起的全国性的公共危机。08年12日下午17点17分中国地质局新闻发言人出面介绍了灾区的昀新情况。18点,国家民政部第一次发布了地震的伤亡人数。20点广东省气象局免费发布了420万条应急短信,稳定民心,平息了市民的恐慌心理。在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当天下午15点40分,国务院就已经启动了地震应急预案,15点55分,胡锦涛就四川地震作出了重要指示,温家宝赶赴灾区。16点 28分,国家减灾委紧急启动了二级救灾应急响应。16点52分,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首批约40人奔赴灾区

12、。正是这一系列及时有效的工作,为灾区的救援争取了时间。财政部与交通运输部、地震局等部局联动,5月13日下午下拨救灾抢通资金1000万元;与地震局联动,动态调整救灾款数额,截至20日14时,全国财政部门先后下拨抗震救灾资金11727亿元。地震发生后,各地财政纷纷向四川、甘肃、重庆等地区捐赠物品、救灾款;中华红十字总会、中华慈善总会倡导公民发扬互助精神,呼吁民间团体相互支持,截至20日,先后吸收社会捐赠款物达13925多亿元,其中捐款12516亿元;接受部分国家和地区救灾款物900万美元。其中,加拿大联邦政府5月15日宣布,加拿大民众每为中国四川地震灾区捐1元钱,政府就跟进1元钱,不设上限,不设截止日期。及时监督、审查救灾物资、款项的使用。迅速展开灾后重建。中央财政决定向受灾地区每人每月补偿600元生活费。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于5月19日发布了抗震救灾及灾后重建的有关税收优惠政策。中央及地方各级财政在此次救灾中反应迅速及时,降低了灾害恶化的风险。而各级政府及时有效的行为稳定了民心,赢得了海内外的好评。瑕疵是,灾害应对过程中,缺乏对财政资金使用成效的动态评估机制。参考文献1 夏书章.等 行政管理学 第4版. 中山大学出版社,20082 公安学刊:浙江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 第3期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