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潮流计算软件设计开题报告

上传人:jin****ng 文档编号:59299797 上传时间:2022-03-0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7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电力系统潮流计算软件设计开题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电力系统潮流计算软件设计开题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电力系统潮流计算软件设计开题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资源描述:

《电力系统潮流计算软件设计开题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力系统潮流计算软件设计开题报告(1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电信学院毕业设计开题报告姓名专业电气工程及其 自动化班级电气六班学号指导教师题目类型工程设计题目电力系统潮流计算软件设计一、选题背景及依据1. 毕业设计的技术背景和设计依据:毕业设计是大学里面最后一次也是最重要的一次和学科相关的设计。毕业设计能体现出大学四年来所学习的成果,可以很好的检验自己的水平。电力系统潮流计算是研究电力系统稳态运行情况的一种计算,它根据给定的运行条件及系统接线情况确定整个电力系统各部分的运行状态:各母线的电压,各元件中流过的功率,系统的功率损耗等等。在电力系统规划设计和现有电力系统运行方式的研究中,都需要利用潮流计算来定量的分析比较供电方案或运行方式的合理性、可靠性和经济

2、性。此外,电力系统潮流计算也是计算系统动态稳定和静态稳定的基础。所以潮流计算是研究电力系 统的一种十分重要且基本的计算。2. 课题意义电力系统潮流计算是研究电力系统稳态运行的一项基本运算, 它根据给定系统的网络 结构及运行条件来确定整个系统的运行状态:主要是各节点电压(幅值和相角),网络中功 率分布和功率损耗等状态。它既是对电力系统规划和运行方式的合理性、可靠性及经济性 进行定量分析的依据又是电力系统稳态和暂态稳定计算的基础, 是电力系统一种非常重要 和基本的计算。3. 选题的目的:我之所以选择电力系统潮流计算软件设计作为我的毕业设计的题目,是因为我的专业方向选择的是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而电力

3、系统潮流分析计算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里面 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电力系统的潮流计算不仅仅是对电力系统规划和运行方式的合理性、 经济型、技术性 的定量分析的基础,还是对电力系统稳态分析和暂态分析的技术支持。因此,潮流计算是 电力系统一种很基础但是很重要的计算。具体表现如下:(1)在电网规划的初级阶段,通过潮流的计算,可以合理规划电源容量的大小以及 接入点,规划无功补偿,可以满足系统对调峰、调频、调相、最大以及最小运行方式的要求。(2)在编制年运行方式时,通过对负荷增长的预测以及新电源投运的分析基础上,进行潮流计算,可以发现系统中的薄弱环节,可以提供给调度部门相关信息,以便对整个 系统进行更合理的规

4、划。(3)在发电机检修等特殊情况下,通过潮流计算,编制日运行方式,便于调度部门对各电厂或者发电机组进行运行方式的调配,满足系统对电能的质量要求以及经济性等要求。(4)对预想事故进行的计算,调度部门可以在发生事故后进行快速反应。由上可总结为不管是在电力系统运行方式还是在规划方案的研究中,都需要进行潮流计算以比较运行方式或规划供电方案的可行性、可靠性和经济性。不仅如此,为了实时监控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也需要进行大量而快速的潮流计算。因此,潮流计算是电力系统 中应用最广泛、最重要而又最基本的一种电气运算。在系统规划设计和安排系统的运行方 式时,采用离线潮流计算;在电力系统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控中,则采用

5、在线潮流计算。4. 电力系统潮流计算的发展早期的电力系统因为其网络简单,对精度要求不高且限于当时的技术发展, 当时电力 系统潮流计算多采用手算。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网络日益复杂,对精度的要求也越来越 高,手算潮流已经不能满足需求,因此计算机软件计算就成为了主流。5. 主要参考文献1 陈衍等电力系统稳态分析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2 罗杰.基于MATLAB勺牛顿拉夫逊法电力潮流计算与实现D.华东交通大学2010.3 张宁,张渭,韩勇等.基于MATLA的电力系统的潮流计算D.西北水电2004第4 期.4 李有安等.基于MATLAB勺电力系统潮流计算D.山东农业大学学报2010-41 (

6、2).5 徐劲松,宁玉琳,杨永峰等.基于MATLAB勺牛顿拉夫逊法电力潮流计算与实现D. 电气传动自动化2100年第二期第33卷第10页.6 华志朋.电力系统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5.7 吴天明,MATLA电力系统设计与分析第二版.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7.8 何仰赞,温增银.电力系统分析上册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社,2001.9 何仰赞,温增银.电力系统分析下册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10 Gora n An dersso n.Modelli ng And Eletric Power System .D.2008.11 US Aarmyof En

7、gineers Walla Walla District.PowerSystem Analysis.D.1999.二、主要设计(研究)内容、设计(研究)思想、解决的关键问题、拟采用的技术方案、 设计(研究)工作步骤1. 文献综述利用电子计算机进行潮流计算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就已经开始。此后,潮流计算曾采 用了各种不同的方法,这些方法的发展主要是围绕着对潮流计算的一些基本要求进行的。 对潮流计算的要求可以归纳为下面几点:(1)算法的可靠性或收敛性(2)计算速度和内存占用量(3)计算的方便性和灵活性电力系统潮流计算属于稳态分析范畴,不涉及系统元件的动态特性和过渡过程。因此 其数学模型不包含微分方

8、程,是一组高阶非线性方程。非线性代数方程组的解法离不开迭 代,因此,潮流计算方法首先要求它是能可靠的收敛,并给出正确答案。随着电力系统规 模的不断扩大,潮流问题的方程式阶数越来越高,目前已达到几千阶甚至上万阶,对这样 规模的方程式并不是采用任何数学方法都能保证给出正确答案的。这种情况促使电力系统的研究人员不断寻求新的更可靠的计算方法。在用数字计算机求解电力系统潮流问题的开始阶段,人们普遍采用以节点导纳矩阵为基础的高斯-赛德尔迭代法(一下简称导纳法)。这个方法的原理比较简单,要求的数字 计算机的内存量也比较小,适应当时的电子数字计算机制作水平和电力系统理论水平,于是电力系统计算人员转向以阻抗矩阵

9、为主的逐次代入法(以下简称阻抗法)。阻抗法改善了电力系统潮流计算问题的收敛性,解决了导纳法无法解决的一些系统的 潮流计算,在当时获得了广泛的应用,曾为我国电力系统设计、运行和研究作出了很大的 贡献。但是,阻抗法的主要缺点就是占用计算机的内存很大,每次迭代的计算量很大。当 系统不断扩大时,这些缺点就更加突出。为了克服阻抗法在内存和速度方面的缺点, 后来 发展了以阻抗矩阵为基础的分块阻抗法。这个方法把一个大系统分割为几个小的地区系 统,在计算机内只需存储各个地区系统的阻抗矩阵及它们之间的联络线的阻抗,这样不仅大幅度的节省了内存容量,同时也提高了节省速度。克服阻抗法缺点的另一途径是采用牛顿-拉夫逊法

10、(以下简称牛顿法)。牛顿法是数 学中求解非线性方程式的典型方法, 有较好的收敛性。解决电力系统潮流计算问题是以导 纳矩阵为基础的,因此,只要在迭代过程中尽可能保持方程式系数矩阵的稀疏性,就可以大大提高牛顿潮流程序的计算效率。自从 20世纪60年代中期采用了最佳顺序消去法以后, 牛顿法在收敛性、内存要求、计算速度方面都超过了阻抗法,成为直到目前仍被广泛采用 的方法。在牛顿法的基础上,根据电力系统的特点,抓住主要矛盾,对纯数学的牛顿法进行了 改造,得到了 P-Q分解法。P-Q分解法在计算速度方面有显著的提高,迅速得到了推广。牛顿法的特点是将非线性方程线性化。20世纪70年代后期,有人提出采用更精确

11、的模型,即将泰勒级数的高阶项也包括进来,希望以此提高算法的性能,这便产生了保留非线 性的潮流算法。另外,为了解决病态潮流计算,出现了将潮流计算表示为一个无约束非线 性规划问题的模型,即非线性规划潮流算法。近20多年来,潮流算法的研究仍然非常活跃, 但是大多数研究都是围绕改进牛顿法和 P-Q分解法进行的。此外,随着人工智能理论的发展,遗传算法、人工神经网络、模糊算 法也逐渐被引入潮流计算。但是,到目前为止这些新的模型和算法还不能取代牛顿法和 P-Q 分解法的地位。由于电力系统规模的不断扩大,对计算速度的要求不断提高,计算机的并 行计算技术也将在潮流计算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成为重要的研究领域。2.

12、设计内容思想和解决问题的关键(1) 毕业设计的主要内容根据设计的界面输入已知电力系统输入参数;自动计算出各输电线路潮流分布。(2) 设计实现的主要功能及解决的问题根据所输入的节点数;支路数;平衡母线节点号;误差精度;支路参数形成的矩阵; 节点参数形成的矩阵;节点号及其对地阻抗形成的矩阵自动计算出各线路潮流和平衡节点 功率。本次设计实现了潮流计算的计算机算法,避免了人工算法的复杂繁琐及不准确。(3) 解决问题的关键进行潮流计算,要熟悉各节点之间的关系,掌握MATLAB程语言,了解相关的计算方法,进行仿真计算。(4) 设计采用的方案1. 基本数据的计算电压降的计算:电压降纵分量:U PR QXU电

13、压降横分量:U PX QR U则:Ui 卫2 ( U)2) ( U)2相位角:tan1UU2UU !为线路首端电压,U2为线路末端电压线路(元件)功率损耗:s p2 Q2jp2 Q2X如下图所示U1 Z U2WVS 图1功率流向图 手工计算法。简单辐射网络计算,一般已知条件为已知始端电压、末端功率,求始端功率、末端电 压(以此居多);或已知末端电压、始端功率,求末端功率、始端电压。求解方法总结为“一来、二去”共两步来逼近需求解的网络功率和电压分布。 一来即: 设所有未知电压节点的电压为线路额定电压, 从已知功率端开始逐段求功率,直到推得已 知电压点得功率;二去即:从已知电压点开始,用推得的功率

14、和已知电压点的电压,往回 逐段向未知电压点求电压。在计算中,上述过程一般只需要做一次。但当一次“来、去” 完毕后,此电压与初始假设电压相差较大时, 可再一次假设未知电压节点的电压值为刚刚 计算得到的节点电压值,继续进行“来、去”计算,直到前后两次同一点的电压值相差不 大。 环形网络的计算。环形网络可以在功率分点处将网络打开,使其成为双电源的辐射网络,便于计算。Zl2Sb3图2 环形网络sau SS2Sb IZ3T EZZ|2WV2Z233Z311图3等值两端供电网络的等值电路SaS2Z 2 S3Z3Z5ZmZ(m2,3)SbS2Z2S3Z3ZSt( m 2,3)在此公式下,实际上是采用了 I

15、SUn,所以有如下关系Sa Sb S2 S3Sm( m 2,3)2. 本次设计采用牛顿拉夫逊法和 PQ分解法分别进行计算,并且形成软件界面,方便 使用。牛顿型潮流计算的核心问题是修正方程式的建立和求解。为说明这一修正方程的建立 过程,先对网络中各类节点的编号做如下规定:(1) 网络中共有n个节点,编号为1, 2, 3,. ,n,其中包含一个平衡节点s;(2) 网络中共有(m-1)个PQ节点,编号为1, 2, 3,. ,m其中包含编号为s 的平衡节点;(3)网络中有(n-m)个PV节点,编号为m+1, m+2 . , n。据此,在方程组jn(1) e/Gijej - Bijfj)Gijf jBi

16、jej)Rj ij n(2) fi(Gq - Bjf j)-el Gjf j Bjjej)Qj i e2fi2u2其中(1)式类型的有(n-1 )个,包括平衡节点外所中共有2(n-1)个独立方程式。有几点有功功率P的表示式,即i=1,2 ,. ,n,i花;(2)式类型的有(m-1 )个,包括 所有PV节点无功功率Qi的表示式,即i=1,2,. ,n, i衣;(3)式类型的有(n-1 )-(m-1) =n-m个,包括所有PV节点电压U2的表示式,即i=m+1,m+2,. ,n。平衡节点sjfs,则不必求取。的功率和电压之所以不包括在这方程组内,是由于平衡节点的注入功率不可能事先给定, 从而不可能

17、列出相应的RS、Qs的标识号,而平衡节点的电压 Us至此,可建立修正方程如下:RH11N11H12N12H1pN1pH 1nNmf1Q1J 11L11J 12L12J 1 pL1 pJ 1 nL1 ne1P2H21N21H 22N 22H2pN2pH 2nN2nf2q2J 21L21J 22L22J 2 pL2pJ 2 nL2ne2PpH p1Np1H p2Np2H ppNppH pnNpnfpU 2Rp1S p1Rp2Sp 2RppS ppRpnS pne pPnHn1Nn1Hn2Nn2HnpNnpHnnNnnfnu :Rn1Sn1Rn2Sn2RnpSnpRnnSnnenPQ分解法潮流计算时

18、的修正方程是计及电力系统的特点后对牛顿拉夫逊法修正方程 式的简化。为说明这一简化,可将牛顿拉夫逊法的修正方程重新排列如下:PlH11H12.HipHinNiiNi2 .iP2H21H 22 .H 2pH2nN2iN22.2PpHpiH p2 .H ppHpnNpiN p2 .PPnHniH n2.H叩HnnNniNn2 .nQiJ11Jl2 .JipJ inLiiLi2.Ui UiQ2J21J 22 .J 2 pJ 2nL2iL22 .U2 U2或简写为:P H NQ J L U U重新排列的时不再留空行、空列。显然,这种重新排列并不影响修正方程式的内容。对修正方程的第一个简化是:记及电力网络

19、中各元件的电抗一般远大于电阻,以致各节点电压相位角的改变主要影响各元件中的有功功率潮流从而影响各界点的注入有功功 率;各节点电压大小的改变主要影响各元件中的无功功率潮流从而各节点的注入无功功 率,可将上式中的子阵 N J略去,而将修正方程简化为:PH 0Q0 L U U设计步骤:第一步,建立电力系统模型;第二部,输入系统参数,分别用牛顿拉夫逊法和 PQ分解法进行计算;第三步,进行潮流计算。三、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进度安排设计内容周数给出任务书、查阅资料、开始初步设计第4周确定设计方案第5周掌握相关理论第6周掌握编程语言第7周绘制程序流程框图第8周编制牛顿一拉夫逊法潮流计算程序第9周程序调试与验算第10周绘制程序流程框图第11周编制PQ分解法潮流计算程序第12周程序调试与验算第13周程序调试与验算第14周全面审核第15周准备答辩第16周指导教师意见指导教师签字年 月 日院系毕业设计领导小组审核系主任教学院长意见年月日年月日Welcome !欢迎您的下载, 资料仅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