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笔记(完美版)

上传人:494895****12427 文档编号:59295740 上传时间:2022-03-02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151.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心理学笔记(完美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心理学笔记(完美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心理学笔记(完美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资源描述:

《心理学笔记(完美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学笔记(完美版)(3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张厚桀版心理学笔记第一章 概论一、心理学的概念【识记】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的规律的科学。(是一门以解释、预测和调控人的行为为目的,通过研究分析人的行为,揭示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领会】心理学的基本性质科学的标准:客观性、准确性、可检验性。心理学独特的性质:兼具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双重性质。心理学诞生的标志冯特于1879在德国莱锡比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用自然科学的方法研究各种最基本的心理现象。感觉。这一行动使心理学开始从哲学中脱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冯特因此被称为心理学的始祖。时期国家创始人代表人物研究对象其

2、他构造主义心理学18791920s德国冯特铁钦纳意识的结构强调内省方法机能主义心理学18901930s美国詹姆斯杜威意识的功能詹姆斯提出“意识流”行为主义心理学1920s1950s美国华生斯金纳行为受条件反射学说影响格式塔心理学(完形心理学)19121940s德国魏太默、考夫卡、苛勒意识体验“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精神分析学派19世纪后期产生奥地利弗洛伊德无意识现象,人类异常行为人本主义心理学20世纪中期产生美国马斯洛、罗杰斯注重人的独特性,强调人的社会性特点,运用思辨方法认知心理学正式出现在1960s瑞士、美国皮亚杰、奈瑟认知二、心理学的分支【领会】心理学理论领域:1.实验与认知心理学2.人格与

3、社会心理学3.发展心理学4.心理测量学5.生理心理学心理学的应用领域:1.临床与咨询心理学2.教育与学校心理学3.工业与组织心理学4.广告与消费心理学5.法律与犯罪心理学三、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及其特点【领会】1、观察法:在自然情境下对人的行为进行有目的的、有计划的系统观察并记录,然后对所作记录进行分析,以期发现心理活动变化和发展的规律的方法。所谓自然情境指的是被观察者不知道自己的行为正在受到观察。(客观、真实,观察者处于被动,观察结果的记录和分析容易受到观察者的预期和偏见的影响。) 优点:能收集到第一手资料,且保持了资料的客观性和真实性;缺点:观察者处在被动地位,观察结果难以重复,观察结果的记录

4、与分析容易受到观察者的预测和偏见的影响;2、测验法:使用特定的量表为工具,对个体的心理特征进行间接了解,并作出量化结论的研究方法。 使用测验法时,必须注意测验的目的及其适用的目标群体,遵照规定的方法实施,才能收到应有的效果。(要求适应群体)3、实验法: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行为或者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方法称为实验法。研究者可以积极的利用仪器设备干预被试者的心理活动,人为的创设出一些条件,使得被试者做出某些行为,并且这些行为是可以重复出现的。研究者在进行实验研究时,必须考虑到三种变量:自变量、因变量、控制变量。实验法有两种:自然实验(也叫现场实验)和实验室实验。自然实验得到的资料比较切合实际,但是由于

5、实验情境不易控制,在许多情况下还需要由实验室实验来加以验证和补充。实验室实验可能获得较精准的研究结果,运用这种方法有助于发现事件的因果关系,并可以对实验结果进行反复验证,但是可能干扰实验结果的客观性,并影响到将实验结果应用于日常生活,因而有一定的局限性。(条件限制)4、调查法:就某一问题要求被调查者回答自己的想法或做法,以此来分析、推测群体的态度和心理特征的研究方法。 调查法分为问卷法和谈话法两种方式。问卷法可以同时搜集许多人的同类问题的资料,比较节省人力物力,但其潜在问题是问卷回收率可能会影响结果的准确性;被调查者有时可能不认真合作,而使问卷的真实性受到影响。谈话法一般不需要特殊的条件和设备

6、,比较容易掌握,但是由于访谈对象有限,加上被试可能受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影响,有可能会影响到资料的真实性。(节省人力物力,准确性受影响)四、学习心理学的意义【应用】心理学在生活、学习、工作中的意义1.认识内外世界2.调整和控制行为3.直接应用在实际工作上第二章 意识与注意一、意识的概念【识记】意识意识是人类所独有的一种高水平的心理活动,指个人运用感觉、知觉、思维、记忆等心理活动,对自己内在的身心状态和环境中外在的人、事、物变化的觉知。具体说来,意识活动的内容包括:对外部事物的觉知、对内部刺激的觉知、对自身的觉知。无意识指的是个体不能觉察到的心理活动和过程。前意识:指意识和无意识之间的过渡层面【领会

7、】意识的四种不同状态(1) 可控制的意识状态:在这个状态里,人的意识最清晰,最能集中注意,能够有意识的去完成一件事情。(2) 自动化的意识状态:它本身要求很少注意,并且不妨碍同时进行的其他活动。(3) 白日梦状态:它只包含很低水平意识努力的意识状态,介于主动的意识状态与睡眠中做梦二者之间。(4) 睡眠状态:这时意识并没有完全停止活动。以上四种意识状态是正常情况下所出现的。此外,有时候还可以通过药物使人产生一种特殊的意识状态,如打麻醉针或吃特定的药物、吸毒后,会产生一种意识的扭曲状态;催眠实际上是一种受暗示的状态。注意与意识状态的关系注意与意识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在某一时刻所

8、处状态,表现为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注意的特点:指向性、集中性。注意的功能:选择功能、维持功能、调节功能。注意的种类:不随意注意、随意注意(人类特有的心理现象)和随意后注意三种。首先,注意不等同于意识。一般来说,注意是一种心理活动或“心理动作”,而意识主要是一种心理内容或体验。其次,注意又和意识密不可分。注意的分配和紧张程度的不同,显示了个体处在什么样的意识状态。意识的状态与注意的参与1.可控制的意识状态-注意集中在对当前有意义的内容上,得到的认识比较清晰和深刻。2.自动化的意识状态-本身要求很少的注意,相应的意识的参与成分也相对较少。3.白日梦状态-人的意识内容不断地变化,实际在这些内容上

9、所分配到的注意极少,心理紧张性也很低,因此,它才不断变化,不会停留在一个问题上。4.睡眠状态-处于一种无意识状态下,可以讲,这个时候,注意已经基本停止了活动,只有受到很强的刺激,才会引起注意,转入有意识的状态。二、生物节律【识记】生物节律指生物的周期性变化。是有机体生理功能周期性变化的结果。日节律在人和动物身上都存在。它的主要表现为睡与醒的周期性循环,此外,还有一些生理方面的节律变化。人的日周期实际是25小时。【领会】生物节律与睡眠睡与醒是受内部节律调节的,如果不顾生物钟,而是在非正常时间睡眠,最常出现的情况是睡眠质量受损,如飞行时差。三、睡眠与失眠【领会】脑电波与睡眠的阶段第一阶段-过渡期-

10、波(持续17分钟;脑电波为波(12cps),频率较慢,但振幅较大)第二阶段-轻睡期-波(持续1025分钟;脑电波为波(47cps)第三、四阶段-沉睡期-波(脑电波以波(4cps以下)为主,而振幅极大)REM阶段-快速眼动睡眠(做梦;年龄越小,所占比例越高)轻睡期REM循环 约46次循环;第一次循环中,REM持续约10分钟,最后一次循环,REM可持续到一小时失眠的种类1.情境性失眠:由生活情境的改变造成,生活情境的改变主要涉及一些造成个体心理压力的事件;是暂时性失眠;2.假性失眠:心理上有失眠感;3.失律性失眠:因生活程序突然改变而形成的暂时性失眠;4.药物性失眠:咖啡因影响;对安眠药产生药物依

11、赖。梦的特征与研究弗洛伊德:梦是无意识泄露出来的途径,是欲望的满足。霍尔:大多数梦具有一般世俗性质,可能是将家庭、朋友和同事等某些特征加以联系组成,因此有一些梦相当普遍。梦的特征:1.梦境与自己有关,人们很少梦到公共事务。自我中心是梦的第一个重要特征;2.梦境受生活环境影响,与当前的生活事件有关是梦的第二个重要特征;3.睡眠中的外在或内在刺激可以影响梦的内容四、催眠现象催眠的原理受暗示性与催眠诱导(催眠者运用暗示性的语言,对受暗示性较高的个体进行诱导,使之进入催眠状态。)催眠与睡眠的区别催眠是有意识的,睡眠无意识。催眠的概念催眠是一种类似睡眠又实非睡眠的意识恍惚状态。催眠状态下的心理特征1、

12、感觉麻痹 2、感觉扭曲和幻觉 3、解除抑制 4、对催眠经验的记忆消失催眠理论:1、催眠是角色扮演 由巴伯尔和斯潘诺斯提出 2、催眠是意识的分离 由希尔加德提出第三章 感觉与知觉一、感觉概述【识记】感觉的基本概念感觉是人们从外部世界,同时也可以从身体内部获取信息的第一步。感觉是人们的感官对各种不同刺激能量的觉察,并将它们转化成神经冲动传往大脑而产生的。感觉是多种感觉的总称,通常人们讲五官,即视、听、味、嗅和皮肤五种感觉,也有人提出“第六感觉”或称超感知觉(ESP)。人类感觉根据它获取信息的来源不同,可以分为三类:(1)远距离感觉:视觉、听觉 (2)近距离感觉:味觉、嗅觉、皮肤觉(触觉、温度觉、痛

13、觉)(3)内部感觉:机体觉、机动觉、平衡觉【领会】感受性与感觉阀限感受性:是指人对刺激物的感觉能力。检验感受性大小的基本指标称感觉阈限。感觉阈限:是人感到某个刺激存在或刺激发生变化所需刺激强度的临界值。感觉阈限与感受性的大小成反比例关系。阈限分为:(1)绝对感觉阈限:指最小可察觉的刺激量。它是一个可变的模糊界限,需取平均值(2)差别感觉阈限:指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两个刺激之间的最小差异量。表示人们对两个刺激间最小差异的觉察能力。韦伯定律:在一个刺激能量上发现一个最小可察觉的感觉差异所需要的刺激变化量与原有刺激量的大小有固定的比例关系(K)。费希纳定律:由刺激引起知觉大小是该感觉系统的K值与刺激强

14、度的对数之积。即物理量增大时,为了感知到同样的差异,需要更大的刺激变化。二、视觉系统【识记】视觉适应适应指定是在刺激物持续作用下感受性发生的变化,适应既可以是提高感受性,也可以是降低感受性。视觉适应现象最常见的有明适应(光适应)和暗适应。颜色的特征色调、饱和度、亮度【领会】基本的视觉现象和机制、色觉理论基本的视觉现象:视觉适应、色觉。视觉的机制:眼睛:角膜瞳孔(由虹膜环绕)水晶体视网膜(真正的感光机构;有感光细胞、棒体细胞、锥体细胞)暗适应包含两种基本过程:瞳孔扩大,视网膜的感光物质视紫红质的恢复。色觉理论:三原色说(杨黑理论) 由杨和黑尔姆兹二人提出;红、绿、蓝三原色;解释视觉感受器的活动拮

15、抗理论(四色说)由黑林提出;红、绿、黄、蓝四种原色,加上黑与白,共成三对;解释颜色对比、互补现象三、听觉系统【领会】基本的听觉现象1. 声音的属性 感觉特性:音强、音高、音色2. 听觉的适应与疲劳 听觉适应有选择性;听觉疲劳在声音停止作用后还需很长一段时间才能恢复3.声音的混合与掩蔽听觉机制1.听觉与耳 人耳是听觉器官,包括外耳、中耳、内耳三个组成部分。2.听觉的理论 音强:在最弱和最强之间,听觉系统对声音强度的编码是按线性方式进行的,声音的强度越大,相应的神经细胞激起越快音高:位置学说和频率匹配学说共同起作用位置学说(行波学说) 贝克西;解释大多数声音的听觉现象 频率匹配学说(排发说) 解释

16、极低频声音作用位置学说、频率匹配学说四、知觉感觉的整合【识记】知觉的概念人们通过感官得到了内部和外部环境的信息,这些信息经过头脑的加工(整合和解释),产生了对事物的整体认识,这就是知觉过程。具体说来,知觉就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的反映;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对感觉信息的整合和解释。知觉的产生不仅需要具体的客观对象,还需要借助于过去经验知识的帮助。知觉是在人的实践活动中逐渐发展起来的。知觉的分类:根据在知觉中起主导作用的感觉器官的特征视知觉、听直觉、触知觉、嗅知觉根据知觉所反应的事物的主观特性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社会知觉知觉的特性1.知觉的整

17、体性:指人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把由多种属性构成的事物知觉为一个统一的整体的特性。它是知觉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一个重要方面,首先依赖于刺激物的结构,即刺激物的空间分布与时间分布。知觉组织原则(格式塔原则):(1)接近性(2)相似性(3)连续性(4)封闭性(5)良好图形2.知觉的选择性:根据当前需要,对外来刺激物有选择的作为知觉对象进行组织加工的特征就是知觉的选择性。特例:双关图形知觉对象的选择与很多因素有关,一般说来,强度较大、色彩鲜艳、具有活动性的课题容易成为被选择的对象客体本身组合规律如简明性、对称性和规律性也使它们容易被选择为图形。实际上,知觉对象从背景中分离,与注意的选择性有关。3.知觉的理

18、解性:在对现时事物的知觉中,需有以过去经验、知识为基础的理解,以便对知觉的对象做出最佳解释、说明,知觉的这一特性叫理解性。不同知识经验的人在知觉一个对象时,他们的理解不同,知觉的结果也不同。4.知觉的恒常性 包括:(1)大小恒常性(2)形状恒常性(3)颜色恒常性【领会】知觉的机制(一)深度知觉(距离知觉) 将二维图像向三维图像做解释1.来自刺激方面的深度线索 (1)大小 (2)视野中的高度(3)遮挡 (4)线性透视 (5)纹理变化 (6)光照与阴影2.来自视觉线索本身的深度线索 眼肌的调节与幅合活动,它们是自动的。例如:立体图像、立体电影(二)运动知觉 将二维图像向三维图像做解释;例如:逼近现

19、象(三)时间知觉 四种形式: (1)对时间的分辨 (2)对时间的确认 (3)对持续时间的估计 (4)对时间的预测 时间知觉的各种线索: (1)自然界的周期性现象(2)有机体各种节律性的活动 (3)借助计时工具 影响时间知觉的各种因素: (1)感觉通道的性质:听觉触觉视觉(2)一定时间内事件发生的数量和性质 (3)个体的兴趣和情绪【简单应用】感觉的整合-知觉的形成五、社会知觉【识记】社会知觉的一般概念社会知觉:指个人在社会环境中对他人(某个个体或某个群体)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社会特征和社会现象)做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社会知觉包括的内容:(1)对人的知觉:对他人的知觉、对自我的知觉 (2)

20、对社会事件因果关系的知觉(3)对人际关系的知觉社会知觉的独特性:(1)认知对象的独特性(2)对他人行为的期望会影响社会知觉过程(3)社会知觉加工过程的特殊性社会知觉的特性(1) 认知对象的独特性:人能体验其内部世界,而物不能所以社会知觉的主体可能同时还是社会知觉的对象。(2) 对他人行为的期望会影响社会知觉过程:社会知觉的主客体能够理解彼此间的行为对对方的利害关系,于是知觉者和被知觉者都可以有意识地操纵和利用彼此。(3) 社会知觉加工过程的特殊性:进行社会知觉也需要对知觉对象的各种信息加以组织分类,但社会知觉往往根据他人的外表和行为进行概括和判断,而且在加工过程中,对信息的处理也更容易采用以点

21、带面的策略,所以个人的经验会严重影响社会知觉的过程。【领会】社会认知的基本过程1.信息的搜集和选择社会信息的搜集和选择会受到主客观因素的制约;人们要做出社会判断必须要获得足够的信息;人们的先前经验会影响他对信息的搜集和选择:第一,个体根据先前经验决定哪些信息是有关的,而先前经验很可能是错误的或者有误差;第二,个体没注意到信息中的偏差;第三,个体往往抓住那些最显著的个案信息,忽略基于多数人的统计信息2.信息的整合过程社会认知信息整合过程中的几种效应:(1)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首因效应是指人们在对他人总体印象的形成过程中,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近因效应是指在总体印象形成过程中

22、,新近获得信息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2)晕轮效应:指人们对他人的认知判断首先主要是根据个人的好恶得出的,然后再从这个判断推论出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的现象。(3)社会刻板效应:社会刻板印象指人们对社会上某一些事物产生的比较固定的看法,也是一种概括二笼统的看法第四章 记忆与学习一、记忆概述【识记】记忆的概念记忆是在头脑中积累、保存和提取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从向脑内存储到再次提取出来应用,这个完整的过程总称为记忆。【领会】记忆的过程记忆包括三个基本过程:信息进入记忆系统-编码;信息在记忆中储存-保持;信息从记忆中提取出来-提取。(一)编码 信息进入记忆系统;编程过程需要注意的参与;编码的强

23、弱直接影响记忆的长短(二)保持(储存) 信息在记忆中储存;可能出现遗忘(三)提取 信息从记忆中提取出来;有不同的表现方式:回忆、再认记忆的类型 根据记忆的内容来分1.陈述性记忆和程序性记忆 陈述性记忆处理陈述性知识,即事实类信息;可用言语表达 程序性记忆,又称技能记忆,记忆程序性记忆,如怎样做事情或如何掌握技能;不可用言语表达2.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 均属于陈述性记忆 情景记忆是指对个人亲身经历过的,在一定时间和地点发生的事件或情景的记忆。 语义记忆是对字词、概念、规律和公式等各种概括化知识的记忆。二、记忆系统【识记】感觉记忆又称感觉寄存器或瞬时记忆,是感觉信息到达感官的第一次直觉印象。 来自环

24、境的信息首先到达感觉记忆,如果这些信息被注意,则进入短时记忆。各种感觉信息在感觉寄存器中的存储形式是视觉表象和声音表象,称视象和声象。短时记忆也称工作记忆,是信息加工系统的的核心。 如果将短时记忆加以复述,便可以继续保存,变成长时记忆。短时记忆中储存的是正在使用的信息,在心理活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首先,短时记忆扮演着意识的角色,它使我们知道自己正在接受着什么以及正在做什么; 其次,短时记忆使我们能够将许多来自感觉的信息加以整合构成完整的图像; 第三,短时记忆在思考和解决问题时起到暂时寄存器的作用; 最后,短时记忆保存着当前的策略和意愿。编码的形式:信息主要以声音代码的形式储存,也有视觉代

25、码和语义代码。康拉德的经典型研究。储存的容量:容量有限,为七加减二个组块,组块大小可变。储存的持久性:短。只有经过复述,信息才能保存。复述:保持性复述、精细复述(将信息转化为长时记忆)长时记忆是信息经过充分的加工以后,在头脑中保持很长时间的记忆。 长时记忆保存着我们将来可以运用的各种事实、表象和知识。容量几乎是无限的。编码形式:语义代码为主,也有视觉代码(遗觉象或照片式记忆)储存模式:归类、构建逻辑的多层次的概念体系、构建语义网络构建图式(一种心理网络结构)图式对记忆的影响: 一方面,图式中的一般性知识为编码新信息提供了基础,有助于接受新事物并具有个人特点; 另一方面,图式中的一般性知识极大的

26、影响着信息的回忆效果。【领会】三种记忆的特征与区别记忆系统间各成分的关系【应用】说明短时记忆向长时记忆转化的条件长时记忆储存与建构的特征三、遗忘【识记】遗忘【领会】遗忘曲线艾宾浩斯 研究“纯”记忆;设计节省法(再学习法),测量遗忘;绘制记忆节省图(保持曲线或遗忘曲线)遗忘的原因消退 遗忘是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逐渐减弱以至最后消退的结果干扰 遗忘主要是因为在学习和回忆时受到了其他刺激的干扰,一旦干扰被解除,记忆就可以恢复。干扰分为前摄干扰和倒摄干扰。这是遗忘的主要原因。 几乎所有长时记忆的遗忘都可归因于某种形式的提取失败。信息间在记忆中的联系依然存在,被干扰所破坏的仅仅是提取信息的能力。 信息的

27、提取有时需要借助有特殊的提取线索。一个线索对提取的有效性主要依赖于以下条件: (1)与编码信息联系的紧密程度 (2)情境和状态的依存性 (3)情绪的作用有意遗忘的作用保护自己不受伤害遗忘的影响因素1.与编码信息联系的紧密程度2.情境和状态的依存性3.情绪的作用【应用】如何提高记忆力1.地点法(位置法) 传统的记忆术;主要利用视觉表象,以地点位置为提取线索2.韵律法(口诀法) 记忆纯语言材料3.记笔记 最常用的记忆术;对所听到的内容进行思考,找出各种材料间的联系,清晰准确的总结主要观点和例证四、学习【识记】学习通过主客观的相互作用,在主体头脑内部积累经验、构建心理结构以积极适应环境的过程,它可以

28、通过行为或者行为潜能的持久变化而有所表现。 (1)学习首先是一种适应活动:适应包括生理和心理;学习属于心理适应(2)学习是通过相应的行为变化得以体现的,而且这种变化是相对持久的【领会】学习的过程梅耶的学习过程模式: 外界刺激产生注意,选择信息,同时激活长时记忆中的相关的原有知识找出新信息中包含的内在联系,与被激活的原有信息相联系新知识进入长时记忆中储存起来 简言之,新信息被学习者注意后,进入短时记忆,同时激活的长时记忆中的相关信息也进入短时记忆,新旧信息相互作用,产生新的意义并储存于长时记忆系统,或者产生外在的反应。学习的分类依学习方式划分(1) 接受学习(2) 发现学习(3) 意义学习(4)

29、 机械学习依学习内容划分(1) 知识学习(2) 技能学习 心智技能和操作技能学习(3) 社会规范的学习 人类所特有学习与记忆的关系【应用】学习的策略与方法1.复习策略:复习时间、复习次数、复习方法(1)复习的时间 及时复习、系统复习 学习结束后510分钟;学习当天的晚些时候或者第二天;一星期后;一个月后;半年后(2)复习的次数 过度学习的程度达50%时,效果较好(3)复习的方法 尝试背诵法;调动多种感官共同记忆2.组织策略:群集、摘录、划线、写标题、列提纲根据知识经验之间的内在关系,对学习材料进行系统、有序的分类、整理和概括,使之结构合理化。(1)群集,即归类 (2)摘录 (3)划线 (4)列

30、提纲第五章 思维与创造性一、思维及其基本特征【识记】思维的概念思维是以人已有的知识为中介,对客观事物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它借助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是认知活动的高级形式。思维的特征1、间接性2、概括性 概括性的水平反映着思维的水平,它也是人们形成概念的前提,是思维活动得以进行的基础3、思维和语言有密切关系 思维的间接性、概括性凭借语言得以实现;这是人的思维与动物思维的本质区别【领会】思维的机制 1、分析和综合 思维的基本过程 分析是在头脑中把事物的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或各个属性。 综合指在头脑中把事物的各个部分、各个属性、各个特征结合起来,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形成一个整体的过程。 2、比较 重

31、要的思维过程 比较是把各种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不同部分、个别方面或个别特点加以对比,确定它们的系统点和不同点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实质上是一种更复杂的分析和综合。 3、抽象和概括 抽象是在头脑中抽出各种事物与现象的共同特征和属性,舍弃个别特征和属性的过程。 概括是在头脑中把从各种事物中抽象出来的共同特征联合起来的过程。分为初级概括与高级概括。二、概念的形成过程【识记】概念的性质和分类概念在心理学上指的是反映客观事物共同特点与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是高级认知活动的基本单元,以一个符号,就是词的形式来表现。 每个概念都包含内函和外延两个方面。内函指的是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外延指的是概念的范围。 概念的

32、分类:日常概念(模糊概念或前科学概念)和科学概念(明确概念)概念具有不同的等级。概念的功能【领会】概念的形成的过程和条件(一)人工概念形成的研究 人工概念是人为的、在程序上模拟的概念。 赫尔:概念形成过程是从许多具体事例中归纳和发现共同因素的过程,而且受到反馈的影响。 布鲁纳:概念形成的假设检验模型;概念形成的过程是一个提出假设和检验假设的过程。 罗施:样例理论;自然概念不像人工概念那么确定,是对概念样例的记忆,即自然概念的形成用不着假设检验参与。后被马丁等人对成人所做的脸谱分类实验否定。 新观点:人们记忆中可能存在两类信息,即样例信息和类别信息。假设检验理论对于自然概念、人工概念的形成都适用

33、。(二)自然语言概念的获得 人工概念实验研究得出的一些结论,如假设检验和信息反馈等,对于自然语言概念的获得也是适用的。三、推理和问题解决【识记】推理的概念推理是指从一组具体事物经过分析综合得出一般规律,或者从一般原理出新的具体结论的思维活动。前者叫归纳推理,后者叫演绎推理。归纳推理过程由假设形成和假设评价两部分组成,其结果受个人的知识经验影响,有很大的不一致性。演绎推理的结论是从前提推出来的,即从一般的规则推导出来,其结论应该是一致的,在本质上它属于问题解决的范畴。问题解决的概念问题是指尚未被人们解决的某种思想任务。解决问题时,你所知道的与你所需要知道的之间往往存在着差距,这个差距就是问题空间

34、、解决一个问题,就是消除这个空间,这需要通过发现和取得必要的信息来完成。一个问题可分为三个部分: (1)初始状态:接受问题,所拥有的信息不够完整 (2)目标状态:确定所希望达到的状态 (3)认知操作:从初始状态到目标状态的过程中必须采取的步骤 问题解决:具有一系列目标指向性的认知操作。其特征有:(1) 目标指向性 (2)操作系列性 (3)认知性操作【领会】推理的一般过程三阶段推理、线性推理、条件推理1、三段论推理 由三个命题构成,其中两个命题为假定真实的前提,另一个命题为结论,该结论可能符合这两个前提,可也能不符合。这三个命题都带有直接陈述的性质。 根据命题中的逻辑量词将命题分为:全称肯定命题

35、、全称否定命题、特称肯定命题、特称否定命题如何进行三段论推理:武德沃斯和塞尔斯的气氛假说;气氛探索法2、线性推理(线性三段论) 依据有序事物间的关系进行推理。给出的两个前提说明了三个逻辑项之间的可传递性的关系。 斯腾伯格的语言表象整合模型3、条件推理(假言推理) 人们利用条件性命题进行推理。 证实倾向。沃森的试验说明这个问题。问题解决的一般过程问题解决的理论模式和方法步骤(一)算法式 算法式就是依照正规的、机械的途径去解决问题。 具体做法:将各种可能达到目标的方法都算出来,再一一尝试,确定哪一种为正确答案。 缺点:费时、费力、缺乏效率(二)启发式 通过观察发现当前问题状态与目标状态的相似关系,

36、利用经验而采取较少的操作来解决问题的方法为启发式方法。 缺点:不保证能够准确的找到答案 常见的启发式策略: 1、手段目的分析法 核心:讲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分解为几个较简单的子问题 2、爬山法 以退为进 3、逆向工作法(目标递归策略)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一)问题表征的方式 (二)无关信息的干扰 (三)功能固着性 (四)心向(心理定势)四、想像和创造性培养【识记】想像的概念想像是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 基本特征:新颖性、形象性 想像是创造性活动中的精髓部分。创造性的概念创造性思维是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新的方案或程序,并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活动。 创造性思维是

37、在常规思维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特征:敏感性、流畅性、灵活性、独创性、再定义性、洞察性创造性的影响因素和创造力培养创造性的影响因素1、智力因素 高创造力者必有高智力、高智力却不能保证有高创造力;在一定的智商分数之下,二者有显著的正相关;在此之上,二者的相关不显著 2、人格因素 高创造性个体经常具有某些典型的人格特征,如独立性、自信、对复杂问题感兴趣、审美取向和冒险精神等 3、环境因素 4、动机因素 内在动机更有利于个体创造性活动的产生和创造力的发挥与发展5、其他因素 如政治因素、文化多样性创造力培养1.建立目标与意向2.训练基本的技巧3.鼓励个体取得某领域的具体知识4.刺激和鼓励好奇心5.建立动

38、机,特别是内部动机6.建立自信,鼓励冒险精神7.强调掌握和自我竞争8.培养有关创造力和创造性思维的概念9.提供选择和发现的机会10.促进自我管理技巧11.传授创造性思维的策略与技术12.运用例子 内容:发散思维训练、直觉思维训练、形象思维训练【领会】创造性的测量和鉴别 发散思维测验验 吉尔福特编制的南加利福尼亚大学创造力测验:包括14个分测验托兰斯编制的托兰斯创造性思维测验:目前应用最广泛;分言语创造思维测验、图画创造思维测验以及声音和词的创造思维测验三套第六章 智力一、智力的性质【识记】智商表示一个儿童的智力水平,提出智力商数的概念,简称智商(IQ)。智商是心理年龄和实足年龄的比例。比率智商

39、比率智商=(心理年龄/实足年龄)*100 只适用于儿童离差智商离差智商=100+15Z,其中Z=(X-X)/S X代表团体平均分数,X代表个体测验的实得分数,S代表该团队分数的标准差,Z代表该人在团队中所处位置,即他的标准分数。【领会】智力的类型智力的发展特征智力发展的一般趋势 智力水平随个体年龄的增长而变化。一般来说,智力的发展可以划成三个阶段:增长阶段、稳定阶段和衰退阶段。智力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 不同年龄间智商的相关系数随着年龄间距的增加而明显减小。婴儿早起智力测验的预测性较低。智力与能力的关系能力指人们成功的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个性心理特征,可以有多种表现形式,而智力则只是表现在人的认

40、知学习方面。能力包含实际能力和潜在能力。【应用】如何看待智力差异 1、智力的个体差异 表现在智力的水平和智力的结构两方面。 首先,在智力发展水平上,不同的人所达到的最高水平及其不同。 其次,每个人智力的结构,即组成方式上也有所不同。 此外,人的智力发展过程有不同形态:一是稳定发展;有一些人早熟;有一些人大器晚成 2、智力的团体差异 最明显的是性别差异。除此之外,不同职业、种族之间在智力上也存在着差别。 在同一群体内部,人们在智力测验分数上的差异可能归因于遗传因素,但不同团体在智力测验平均IQ分数伤的差异则应更多归因于环境的不同。同时,智力测验本身的文化部公平性也是造成不同团体间差异的原因之一。

41、二、智力的理论【识记】智力的一般因素与特殊因素流体智力与晶体智力 卡特尔认为,一般智力(g因素)可以进一步分成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两种。流体智力指一般的学习和行为能力,由速度、能量、快速适应新环境的测量度量。晶体智力指已获得的知识和技能,由词汇、社会推理以及问题解决等测量度量。【领会】各理论的主要观点智力的因素论(一)智力二因素说 斯皮尔曼提出,在各种心理任务上的普遍相关是由一个非常一般性的心理能力因素或称g因素所决定。在一切心理任务上,都包括这个一般因素和某个特殊因素(s因素)两种因素。g因素是人的一切智力活动的共同基础,s因素只与特定的智力活动有关。斯皮尔曼认为g因素就是智力,它并不能直接由

42、任何一个单一的测验题目度量,但是可以由许多不同测验题目的平局成绩进行近拟的估计。(二)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说 卡特尔认为,一般智力(g因素)可以进一步分成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两种。流体智力指一般的学习和行为能力,由速度、能量、快速适应新环境的测量度量。晶体智力指已获得的知识和技能,由词汇、社会推理以及问题解决等测量度量。(三)智力多因素论 瑟斯顿提出智力由字词流畅性、词语理解、空间能力、知觉速度、计数能力、归纳推理能力和记忆能力7中基本心理能力构成,并且各基本能力之间彼此独立。多元智力理论 加德纳认为,智力的内涵是多元的,它由7种相对独立的智力成分所构成。每种智力都是一个单独的功能系统,这些系统可

43、以相互作用,产生外显的智力行为。这7种智力为:(1)言语智力 (2)逻辑数学智力 (3)空间智力 (4)音乐智力 (5)身体运动智力 (6)人际智力(7)内省智力智力结构论 吉尔福特认为,智力活动可以区分出三个维度,即内容、操作和产物。这三个维度的各个成分可以组成为一个三维结构模型。智力活动的内容包括听觉、视觉、符号、语义和行为。它们是智力活动的对象或材料。智力操作指智力活动的过程,它是由上述种种对象或材料引起的,包括认知、记忆、发散思维、聚合思维和评价。智力活动的产物是指运用上述智力操作所得到的结果。这些结果可以按单元计算,可以分类处理,也可以表现为关系、转换、系统和应用。由于三个维度和多种

44、形式的存在,人的智力可以在理论上区分为5*5*6=150种。智力的认知理论 认知心理学家关心的不是智力活动的结果,而是其信息加工过程。(一)智力的三元理论 斯腾伯格认为,一个完备的智力理论必须对智力的三个方面予以说明,即智力的内部构成成分,这些智力成分与经验的关系,以及智力成分的外部作用。 智力的内部构成涉及思维的三种成分,即元成分、操作成分和知识获得成分。在认知性智力活动中,元成分起着最重要的核心作用,它决定人们解决问题时使用的策略。 智力的第二个方面涉及内部成分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它指根据经验调整所运用的成分从而获益的能力,或称为经验型智力。 在日常生活中,智力是适应环境、塑造环境和选择新环

45、境的能力。智力的这方面特点又称作情境智力或实践智力。三、智力测验【识记】常模是解释测验结果的参照指标,由总体测量结果的统计平均值表示。信度即可靠性,是指多次测验结果的一致性程度。1、再测信度(稳定性系数) 2、评分者信度 3、内部一致性信度(同质性信度)效度是指测量的有效性,即一个测验对他所要测量的特性准确测量的程度。 1、内容效度 2、构想效度 3、预测效度(校标关联效度)如果一个测验是有效的,它必定是可靠的。但反过来,一个测验具有很高的信度,它并不一定是有效的。【领会】智力测验的性质与类型智力测验的种类 1、个别测验和团体测验 2、文字测验和非文字测验 3、速度测验和难度测验心理测验的性质

46、 1、心理测量的对象是心理特质,是一种科学构想 2、对心理特质的测量是间接的 3、心理测量具有误差 4、心理测量工具的适用性与社会文化背景有关智力测验与向性测验、成就测验的区别 智力测验与性向测验(能力倾向测验)和成就测验(成绩测验或教育测验)同属于能力测验范畴,三者既有相似之处,又有区别。 心理测验最早开始于为筛选学习困难儿童而编制的智力测验,一般注重的是表现在认知活动中的稳定的一般能力。通用的智力测验都可视为对个体的基本能力素质的考察。 性向测验泛指用以测量潜在才能的测验,其目的在于发现儿童的潜在才能,深入了解其长处和发展倾向。 成就测验主要考查受测者在学习和训练后所具有的知识和技能水平。

47、四、智力影响的因素【识记】遗传因素【领会】智力的影响因素1.遗传因素 (一)家庭谱系研究 高尔顿断定,在能力的发展中遗传的力量超过环境的力量。(二)双生子研究家庭间环境的影响随年龄的增大而减小,相反,遗传的影响却随年龄的增加而越来越大。2.家庭环境早期干预对儿童智力有明显的积极影响,但这种积极作用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步减弱。3.学校教育学校教育能促进多种智力技能的发展,并且各种智力技能在不同儿童身上的发展水平是各不相同的。4.社会实践人的各种能力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最终形成起来的,智力当然也不例外。【应用】如何发挥教育在治理发展中的作用第七章 动机与情绪情感一、 动机与行为【识记】动机动机:激发、

48、维持、调节人们从事某种活动,并引导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心理过程或内在动力。我们只能从观察表面行为的变化来推测背后的动机。需要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生理与心理的不平衡状态,它是有机体活动的动力源泉。诱因诱因是指能够激起有机体的定向行为,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或刺激物。【领会】动机的基本特征动机的功能、需要、诱因与动机产生的关系动机的功能:1、激活功能 2、指向功能 3、调节与维持功能动机的种类1生理性动机与社会性动机 1、生理性动机(驱力) 以个体的生物学需要为基础,对维持个体的生存和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2、社会性动机 人类所特有。以人的社会文化需要为基础。个体成长到一定阶段才会出现。2内在

49、动机与外在动机 1、外在动机 是在外部刺激的作用下产生的,是为了获得某种奖励而产生的动机。2、内在动机 是由个体的内部需要所引起的动机。一般来说,由内在动机支配下的行为更具有持久性。内在动机与外在动机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如德西效应。3主导动机与从属动机1、主导动机 在行为的发生过程中,主导动机起的作用最大,支配着行为发生的方向和强度。2、从属动机 主导动机和从属动机在不同人身上或不同情况下会相互转化。动机的产生动机的产生受内外两种因素的共同影响。个体内在的某种需要是动机产生的根本原因,而外在环境则作为诱因,引导个体趋向于特定的目标。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生理与心理的不平衡状态,它是有机体活动的动力和源

50、泉。诱因是指能够激起有机体的定向行为,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或刺激物。需要推动人们去活动,并使活动朝向外界的诱因,从而使活动具有目的性和方向性。当人们的需要得到满足后,诱因的吸引力降低,动机的强度也随之减弱或消失。【应用】说明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的关系 各种活动都存在动机的最佳水平。二、 社会性动机交往动机(一)交往动机及其获得交往动机是指个体愿意归属于某一团体,喜欢与人交往,希望得到别人的关心、友谊、支持、合作与赞赏。交往动机是个体愿与他人接近、合作、互惠并发展友谊的内在需要。关于交往动机的获得方式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交往倾向是先天遗传的神经模式,是一种本能行为。另一种观点认为

51、,交往行为是一种后天习得的行为。(二)交往动机产生的原因1、合作 人类生活在一个大的社会网络系统中,与他人合作共处是我们社会文化价值所鼓励的东西。合作是人类基本的社会生存动机。2、情谊 以情感因素为取向的交往,具有持久性、亲密性、少功利性的特点。3、归属 人们总是希望自己能成为某一社会群体中的一员,被其他成员所认可。成就动机(一)成就动机的结构 成就动机是指人们力求获得成功的内在动力。个体的成就动机中含有两种成分:追求成功的倾向和回避失败的倾向。(二)成就动机的特征一般来说,成就动机水平较高者具有以下特征:1、具有挑战性与创造性2、具有坚定信念3、正确的归因方式:把成功归因于能力与努力,失败归

52、因于缺乏努力工作动机工作动机是最有效能、最为复杂的社会性动机之一,是一种使个体努力工作,高质量创新并不断完善自己工作的动机。工作动机理论:X理论、Y理论、V理论、Z理论X理论:人工作就是为了钱,个人的工作动机来自于物质利益的驱动,并且常被外来刺激所吸引。Y理论:人们工作不是为了外在的物质刺激,而是出于一种要将工作做好的内驱力。V理论:个体的工作动机水平依赖于为实现自身的价值而付出的努力。Z理论:当个人价值感与组织的目标协调一致时,个体的工作动机、士气和忠诚度都会得到提高。【识记】交往动机是指个体愿意归属于某一团体,喜欢与人交往,希望得到别人的关心、友谊、支持、合作与赞赏。成就动机是指人们力求获

53、得成功的内在动力。工作动机是最有效能、最为复杂的社会性动机之一,是一种使个体努力工作,高质量创新并不断完善自己工作的动机。【领会】成就动机的成分追求成功的倾向和回避失败的倾向工作动机理论【应用】影响成就动机高低的因素社会性动机在人们生活、学习、工作中的意义三、 动机理论【识记】本能理论有机体生来即具有一些特定的先天倾向,这些倾向是维持生存所不可缺少的,人们的行为是受这些本能力量所驱动的。匮乏动机是指个体试图恢复自己生理和心理平衡状态的动机,在需要得到满足之后便趋于消失。成长动机是指个体试图超过他以往成就的动机。认知与期待理论重要的人类动机不是来自客观的事实,而是来自我们对这些事实的解释。认知理

54、论着重强调人的较高级心理过程对行为的影响作用,即强调人的思维对行为的调控作用。动机的强度和目标的价值与期待有关。【领会】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自我实现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生理的需要【应用】用匮乏与成长动机理论、认知与期待解释人们在追求目标过程中的现象四、 情感情绪的概念【识记】情绪情感人类在认识外接事物时,会产生喜与悲、乐与苦、爱与恨等主管体验。我们把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称之为情绪情感。情绪的构成包括三种层面:只有三者同时活动,同时存在,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情绪体验过程。(一)主观体验 认知层面 (二)生理唤醒 生理层面 (三)外部行为 表达层面心境心境是一种具

55、有感染性的、比较平稳而持久的情绪状态。应激应激是指在意外的紧急情况下所产生的适应性反应。情绪情感的种类1.情绪的基本形式 快乐、愤怒、恐惧、悲哀。2.情绪状态:心境、激情、应激1、心境 是一种具有感染性、比较平稳而持久的情绪状态。2、激情 是一种爆发快、强烈而短暂的情绪体验。3、应激 是指在意外的紧急情况下所产生的适应性反应。3.情感的种类:道德感、理智感、美感【领会】情绪与情感的区别1.从需要的角度看差异 情绪更多的是与人的物质或生理需要相联系的态度体验。情感更多的与人的精神或社会需要相联系。2.从发生早晚的角度看差异 情绪发生早,情感发生晚。情绪是人与动物所共有的,而情感是人特有的。3.从

56、反应特点看差异 情绪具有情境性、激动性、暂时性、表浅性和外显性。情感具有稳定性、持久性、深刻性、内隐性。情绪和情感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它们总是彼此依存,相互交融在一起。稳定的情感是在情绪的基础上形成起来的,同时又通过情绪反应得以表达,因此离开情绪的情感是不存在的。而情绪的变化也往往反映了情感的深度,而且在情绪变化的过程中,常常饱含着情感。情绪情感的表达方式1.表情 表情比言语更能显示情绪的真实性。2.表情的种类:面部表情、身段表情、语调表情【应用】如何保持良好心境五、 情绪情感的功能【应用】说明情绪情感在生活、学习、工作中的作用1.情绪情感的动机作用:情绪具有激励作用、情绪被视为动机的指标2.情

57、绪情感的调控功能:促进功能、瓦解作用3.情绪情感的健康功能 积极的情绪有助于身心健康,消极的情绪会引起人的各种疾病。4.情绪情感的信号功能 情绪的外部表现是表情,表情具有信号传递作用。第八章 人格一、 人格概述【识记】人格人格是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其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气质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脾气禀性。气质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人的气质差异是先天形成的,受神经系统活动过程的特性所制约,没有好坏之分。性格是一种与社会相关最密切的人格特征,在性格中镶嵌了许多社会道德含义。性格是后天在社会环境中逐渐形成

58、的,是人的最核心的人格差异,受人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影响,所以性格具有好与坏之分,体现了一定的阶级性与道德性。性格结构分为四个大方面:对现实的态度特征、意志特征、情绪特征和理智特征。自我意识【领会】人格的特性1.独特性2.稳定性3.统合性4.复杂性5.功能性人格的结构人格是一个复杂的结构系统,它包括许多成分:(一)知情意系统 心理过程包括知情意三大方面,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是人们都具有的共同心理现象,但是每个人在这三大过程中却表现的千差万别,这种个体差异现象是人格的成分。(二)心理状态系统 心理状态是指某一时刻或某段时间内相对稳定的心理活动背景。包括意识状态、注意、情绪状态、

59、疲劳状态等。(三)人格动力系统 人格动力系统是决定并制约人的心理活动的进行、方向、强度和稳定水平的结构。包括需要、动机、兴趣、价值观和世界观等。(四)心理特征系统 这一系统包括能力、气质、性格三种成分。(五)自我调控系统这是以自我意识为核心的人格调控系统,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三个子系统。其主要作用是对人格的各个成分进行调控,保证人格的完整统一和谐。上述五种人格系统之间并非完全独立,相互之间会有重合,这种重合性使各成分之间具有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也是人格构成一个整体。上述五种人格系统成分的独特结合,构成了每个人的独特人格。气质类型(一)胆汁质 脾气火爆,情绪爆发快,但难持久;精力旺盛,争强好斗,做事勇敢果断,为人热情直率,朴实真诚(二)多血质 富有朝气;乖巧伶俐,惹人喜爱;情绪丰富而且外露(三)粘液质 安静稳重,沉默寡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