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网络时代领导干部面对的挑战与对策解读

上传人:sa****i 文档编号:59277159 上传时间:2022-03-02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3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浅析网络时代领导干部面对的挑战与对策解读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浅析网络时代领导干部面对的挑战与对策解读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浅析网络时代领导干部面对的挑战与对策解读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资源描述:

《浅析网络时代领导干部面对的挑战与对策解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网络时代领导干部面对的挑战与对策解读(1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浅析网络给政府管理带来的影响及对策绪论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 随着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和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互联网开始以几何数字向全球各个角落扩张,把世界各地和各色人种通过各个终端紧密地连接在一个平台内,并以极强的包容性和变革性把不同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放在自己的背景和机制中,从而把人类带入到一个网络时代。在这一时代背景下,互联网逐渐成为人们获取社会信息和表达政治诉求的最主要途径。相应的,通过互联网对外提供信息和服务也逐渐成为各国领导干部执政的新趋势。从英国前首相布莱尔、 德国总理默克尔到伊朗总统内贾德、美国总统奥巴马都是网络政治的积极倡导者和相应者。在我国,互联网的发展速度也非

2、常迅猛。从网民人数看, 1997 年才 60 万,此后五年内竟然增长将近 120 倍。到 2008 年底,我国网民总数更是高达 2.98 亿,首次居世界第一位。与此同时,网络在政治活动中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一方面,党和政府非常重视网络在联系群众中的重要作用, 例如,温家宝就曾提出:“与群众联系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 但是利用现代网络与群众进行交流是一种很好的方式”。另一方面,群众通过网络问政的热情也非常高。据 2009 年人民日报与人民网一项调查显示, 87.9%的网民非常关注网络监督;当遇到社会不良现象时, 99.3%的网民选择网络曝光。由此可见,在网络时代下, 政府通过网络来执政已成为一种

3、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那么,网络时代的到来究竟给政府管理工作带来了哪些机遇和挑战?领导干部又当如何抓住机遇、 面对挑战?下面, 本文将对这些问题做一些初步的探讨和分析,力图理清网络媒体给当代领导干部带来的影响, 并提出一些相应的对策。一、机遇与挑战网络作为一种新媒体,新事物,具有开放性、交互性、时效性、虚拟性、自由性、全球性、共享性和难以辨认性等特征。它的异军突起日益改变着人们获取信息和发布信息的方式, 推进了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的进程,使得我国公民在民权、民意等方面的表达较之任何历史时期都更加广泛和自由。然而,网络是把双刃剑,利弊共存,挑战携机遇悄然而至。(一)网络给政府管理工作带来的机遇网络是党

4、和政府联系群众的重要纽带,是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途1径,推动社会和谐的重要力量。 可以说,网络在政治活动中发挥着 “信息传递员、文化宣传员、 权力监督员” 等方面的作用, 它的出现给政府的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具体而言,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网络有助于推动政治民主的发展。 从公民的角度而言, 公民参与是民主政治的核心问题之一, 无论对于政党国家, 还是对于公民社会, 公民参与都是实现法治的必要条件。 网络媒体作为新媒体以其平等性、 即时性和极强的互动性等特性,渗透到社会生活、 文化及政治领域, 最大程度地鼓励和保证了公民的参与,进而对政治参与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推动民主政治和科学发

5、展。 有研究指出,“互联网为政治参与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和条件,能够激发民众政治参与的热情,提高民众政治参与的能力, 拓宽民众政治参与的渠道, 继而提升政治参与的数量和质量,促进民主政治的发展”。第二,网络有助于促进廉洁政府的建设。防治腐败,监督是关键。网络技术带来了监督范式的变化, 网络监督是一种全新的舆论监督形式。 网络蕴藏的海量信息,为纪检监察以及司法部门提供了丰富、 直接且不易灭失的反腐败线索, 网络监督成为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的最佳结合。 权力人物以及权力运行始终是网络监督的客体。因此,监督权力运行,反对腐败现象是网络监督的主要内容。近年来,不少公民通过网络对各级政府在履行“经济调节、市场

6、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职能上的越位、缺位和不当的曝光,对某些官员腐败行为的揭露,都引起一定的社会反响,并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满意的结果。第二,网络有助于先进思想、先进文化的传播。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都十分重视抢占这块舆论的新阵地。如人民网有“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北京市有“千龙网”、 湖南有“红网”等。 在重大突发事件中, 民间舆论常常在新媒体上进发出强大力量,形成很高的关注度、号召力。例如, 2008 年奥运火炬在国外传递受阻、拉萨打砸抢烧暴力犯罪事件、 汶川大地震,亿万网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与党和政府站在一起, 其自发的爱国言论和行动, 让全世界刮目相看。这正如英国金融时报所评论

7、:“中国互联网再次证明其主流地位,不是靠行政级别,而是靠强大的信息整合方式及对2 亿多网民的影响力。”第三,网络有助于政府宏观调控职能的改善。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一个最重要的内容就是 , 变过去的过细的微观管理为有力的宏观管理。网络化为政府全面了解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产品市场和金融市场状况等提供强有力的工具, 政府不仅可以更科学地进行总量调控和结构性调控,而且政府的网络化也有助于将生产、分配、交换等社会职能归还市场或企业, 将一些社会性、公益性、自我服务性的事务性工作从政府中剥离出来, 交给中介组织和事务性单位。刘晓苏:互联网视野下的政治参与,淮阴师范学院学报 , 2002 年 2 月。李永超:新

8、媒体给领导干部管理能力带来的影响及对策,今日科苑,2009 年第 24 期。2(二)网络给政府管理工作带来的挑战网络以其独有的信息生成方式、 传播方式,对传统的话语体系造成冲击, 并改变了党和民众之间的互动方式, 同时也给政府的管理工作带来新的挑战, 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网络媒体影响舆论导向和社会稳定。网络新闻经常以自办新闻、自“扒”新闻等方式进行炒作, 以求引起公众注意和社会的强烈反应。 更为严重的是,还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出于政治目的或者其他不可告人的原因, 利用网络的虚拟性、快捷性和无国界等特点肆意编造虚假新闻, 煽动是非不明的群众制造社会混乱。如 2008 年发生的贵州瓮安“

9、6?28”、云南孟连“ 7?19”群体性事件和 2009 年湖北石首“ 6?17”群体性事件, 这些群体性事件之所以发生, 其深层原因正如李源潮在中国浦东、 井冈山、延安干部学院 2009 年秋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所言,是干部远离群众 , 不关心、不了解、不重视普通群众的利益和诉求引起的,但使事态扩大的最重要根源还是网络媒体的推动。 这些事件发生后,都有一个共同点,即网络舆论泛起,真假难辩。但此时负责处理事件的官员不懂应对、不善应对,不仅没有及时回应民众舆论,公布真实信息,而且规避麻烦,封锁消息,刻意回避媒体,特别是网络媒体, 结果导致错过了处置事件的最佳时机, 加剧了事件的负面走向。从近几年来

10、发生的每一起群体性事件和突发性事件看, 我们必须正视,在新媒体时代网络媒体已经成为影响社会舆论与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第二,新兴“电子政府”的建立与发展可能会导致无政府主义的泛滥。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 , 电子政府迅速发展,其实质是运用现代电子信息技术来构造更适合信息社会的政府结构和运行方式, 以适应虚拟性、 全球性信息化浪潮, 适应社会的根本性变化。 电子政务不仅触及新型技术, 更触及了一种以信息为标识的崭新的管理方式甚至生存方式。 政府将在网络上开设办公事宜、 开通信息发布渠道,社会个人及群体可以通过信息网络获取相关的信息和申办各种事务。 网络是一个没有边界的,超越时空限制的空间, 公民在网上

11、可以充分享受其信息自由权,这种自由若缺乏行之有效的控制和规范,极有可能导致“自由过度”, 且网络上难以控制的跨国信息流动正成为西方社会价值观和意识形态渗透以及敌对分子政治颠覆的新工具, 政府上网将面临网络无处不在的文化性或政治性的颠覆行为,涉及到国家安全。 如果任由网上“自由”“民主”泛滥, 社会将处于无序状态,无政府主义可能泛滥,从而不仅造成政府宏观调控失控,信息资源浪费,影响经济发展效率,甚至会导致政府失灵,引发社会矛盾。第三,网络自由性对政府信息安全提出的挑战。网络自由性、互动性、虚幻性的的特点,使得信息网络化为一些不法之徒散布反动言论或破坏信息网络的犯罪提供可乘之机。 政府网络是一个庞

12、大的网络,由于使用人员众多, 技术水平和3安全意识又千差万别, 安全漏洞很多, 再加之随着高薪科技的发展, 带来便捷的同时网络安全隐患将日益增多。 由于“电子政府”只认数据不认人, 如果安全得不到保障,电脑罪犯就可能通过修改程序和规则在网上窃取到政府的部分权力,也可以通过将敏感数据密码化的有效技术方法, 进行政治和刑事犯罪活动, 给国家带来毁灭性的灾难。因此 , 网络时代条件下要求建立信息安全系统,国家要运用法律法规加以规范网络信息市场, 政府就有必要单独组织或者配合民间组织及管理“网络警察”、“网络医院”,将网络管理纳人政府的行政管理,已是事在必行。二、对策与建议随着网络的发展和普及,信息技

13、术的民主化为政治民主化提供了方式与途径,在这种情况下, 依然采用传统的工作方式、 方法与手段来应对网络时代的挑战,自然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相关政府部门必须转变管理理念、创新工作方式、提高管理能力,运用信息技术提供的手段和途径,应对新环境的挑战。(一)明确政府职能,正确定位政府角色。政府的职能主要是经济调节、 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网络使政府面临的公共管理环境发生了变化, 而环境的变化必然引起政府职能的改变。 政府应改变管理观念,实现“以客户为中心”的管理模式,将政府职能从管理型转向服务型。同时这也要求改变政府工作人员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改变他们对工作的看法,从而达到改变政府部

14、门之间、 政府与商界之间以及政府与公众之间的信息分享方式的目的。 网络时代的到来为政府业务流程的重组和优化提供了全新的平台,电子政府并不是简单地将传统的政府管理事物原封不动搬上互联网,而是在政府业务流程优化和重塑的基础上,以一种全新的方法和程序去完成原有的业务功能。此外,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型,政府作为社会公共权力代表的作用逐渐强化,管理、参与经营性企业的行为渐趋弱化,在这一形势下政府应明确自身的角色定位,摆脱过去的事事亲力亲为的“运功员”,转变为制定政策、提供服务和监控的“裁判员” 。(二)提高对真实信息渠道的把握和控制能力。信息学认为,信息渠道是信息源的信息能否高效到达信宿、也即信息接受客

15、体的关键。作为第四媒体的网络, 其开放性的结构使其成为一个非常高效的信息渠道,其社会话题聚焦和事件组织有着匿名性、互动性、即时性、突发性等特点。处理和把握控制得不好, 对正常的、稳定的社会秩序很容易造成冲击,甚至引起社会混乱,增加社会管理成本。 尤其是由此引发的群体性政治性突发事件,对于4社会的稳定破坏极大。 这就需要领导干部具有真实信息渠道的把握控制能力, 努力研究并提高网络时代引导舆论的思想水平、 知识修养和相关技术。 积极探索新条件下做好民众工作的新途径、 新方法,切实改进网络舆论宣传工作, 正面引导社会热点,及时化解社会矛盾,将网络互动的话语主导权掌握在执政党的手中,保证改革、发展大业

16、健康有序进行。(三)提高主动了解舆情、引导舆论能力新媒体表达的信息和舆论形成方式与传统媒体不同, 它反映的是原生态的民众的声音,因而新媒体舆情是社会上各种矛盾最直接的反映。 领导干部应该主动了解新媒体舆情, 并由此发现和洞察各种社会矛盾, 争取在舆情发展的潜伏期和初期。化解这些矛盾。 把矛盾化解在萌芽阶段, 可以避免人民群众的利益受到更大的损害。同时,及早了解新媒体舆情, 还有利于政府抓住舆论引导的时间和机会,尽早地对新媒体舆沦进行引导。 政府网站是舆论引导最权威和最有利的工具,应运用政府网站建立常态的政民互动协商机制。 在新媒体舆论存在争议以及谣言四起、公众迷茫的时候,人们最希望得到权威、真

17、实的信息。这时候政府网站应该站出来,在第一时间发布政府官方的信息和观点, 及时回应民意诉求, 与公众进行充分地对话、交流与沟通,实现政府与公众的良性互动。(四)积极开发并合理运用高新科技技术,培养高素质人才。在信息网络化的形势下,个人和企业已经逐渐普及对计算机的使用和联网。政府必须充分运用高新科技技术和高素质人才, 才能实施有效的管理, 从而提高效率。因此,必须加强公务员培训和实施继续教育工程,并使之规范化、科学化和制度化。从一定程度上来讲, 公务员的信息素质以及应用能力的高低, 是政府信息化能否落实的关键。 政府信息化的发展不仅要求高新技术的支持、 科学合理的发展战略的指导, 而且还要求政府

18、有足够的执行能力和贯彻能力。 要求政府能对付利用计算机犯罪和扰乱管理秩序的行, 能从网络上大量的过剩信息中筛选出有用信息,过滤无用信息和剔除掉有害信息, 并是信息资源加工增值, 得到最有效的利用。这一切都只有公务员的综合素质提高了, 政府的能力才能够增强, “电子政府”的效益才能得到发挥。(五)加快网络立法,规范网络秩序。要改变网络信息传递的无序状态及政治参与的非规范性, 制定网络法律是当务之急。政府应制定切实可行的国家信息政策来调整国家信息活动并指导和推动整个信息活动发展, 实现信息政策的法律化, 抓紧制定和完善相关信息法, 并重视信息的标准化、规范化和安全化建设。虽然自 1996 年以来,

19、我国政府已经颁布和实施了一系列有关计算机及互联网的法规和条例, 如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国际联网管理办法、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 等,但随着网络应用向纵深5发展,在已颁布实施的一些法律法规中, 有一些条文已显得滞后, 一些关于网络行为的认定过于原则和笼统, 缺乏可操作性。 因此应加快网络立法的步伐, 建立较为完善的网络法规, 对网络资源的管理, 网络内容信息服务, 电子商务,政府、组织和个人在网络中的权利及义务等作出规定, 实施网络法制,依法打击网络犯罪和利用互联网从事非法活动者,维护正常的网络秩序。结论网络作为公民参政议政的一个公共领域, 具有重要的社会影响力, 它既给国家的民主政治建设、廉洁

20、政府建设以及政府职能转变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同时,纷繁复杂的网络信息也给政府的行政管理带来诸多挑战。 但无可否认的是, 网络已经渗透到当前社会的经济、 政治、文化甚至社会形态中, 网络执政也逐渐发展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行政方式。 对此,政府及领导干部应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网络给当前行政工作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注重网络人才的培养, 加快政府的行政职能的转变,充分认识网络舆论的影响及现状, 创新网络环境下的管理的策略、 方式和方法,运用高超的智慧和艺术处理网络反映的民意诉求, 力求使网络成为政府行政职能发挥的助推器。参考文献:1、施雪华:政府权能理论,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年版。2、李文良:中国

21、政府职能转变问题报告 ,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 2003 年版。3、曹沛霖:政府与市场,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年版。4、傅明贤、倪星:行政组织理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年版。5、吴刚:行政组织管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年版。6、唐兴霖主编:公共行政组织原理,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2 年版。7、 林志英:解析的方程式行政权力划分和配置,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97 年版。8、曾繁正等编译:人事行政管理学,北京:红旗出版社, 1998 年版9、李德志主编:人事行政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年版。610、刘德生:中国人事行政制度概述 ,北京,中国社

22、会科学出版社, 1996 年版。11、黄卫平、谭功荣主编:公务员制度比较,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12、朱立言主编:行政领导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年版。13、周力敏:电子政务与政府管理的变革 ,创造, 2003 年第 12 期。14、张锐昕、黄波:政府上网给政府管理带来的机遇、挑战及对策研究,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 年第 1 期。15、李正华:信息网络化对政府行政管理的挑战和对策,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2 年第 3 期。16、宁鸿:网络时代政府职能转变的取向 , 政治文明 2007 年第 12 期。17、刘晓苏:互联网视野下的政治参与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

23、,2002 年第 2期。读书的好处1、行万里路,读万卷书。2、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3、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4、我所学到的任何有价值的知识都是由自学中得来的。 达尔文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6、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7、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8、读书要三到:心到、眼到、口到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10、一日无书,百事荒废。 陈寿11、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12、一日不读口生,一日不写手生。13、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 高尔基14、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陆游15、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和一个高尚的人在交谈 歌德16、读一切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笛卡儿717、学习永远不晚。 高尔基18、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志而好学,如炳烛之光。 刘向19、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20、读书给人以快乐、给人以光彩、给人以才干。 培根1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