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高中化学第一轮复习知识点总结好

上传人:guoxi****anyue 文档编号:59163446 上传时间:2022-03-01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56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完整版)高中化学第一轮复习知识点总结好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完整版)高中化学第一轮复习知识点总结好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完整版)高中化学第一轮复习知识点总结好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资源描述:

《(完整版)高中化学第一轮复习知识点总结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版)高中化学第一轮复习知识点总结好(3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化学反应及能量变化一实质:有电子转移(得失与偏移)特征: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有变化f氧化还原反应: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的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概念:氧化剂:反应中得到电子(或电子对偏向)的物质(反应中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物) 还原剂:反应中失去电子(或电子对偏离)的物质(反应中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物) 氧化产物:还原剂被氧化所得生成物;还原产物:氧化剂被还原所得生成物。失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双线桥:1氧化剂+还原剂=还原产物+氧化产物|_f得电子,化合价降低,被还原 电子转移表示方法单线桥:电子还原剂+氧化剂=还原产物+氧化产物二

2、者的主表示意义、箭号起止要区别:电子数目等依据原则:氧化剂化合价降低总数=还原剂化合价升高总数 配找岀价态变化,看两剂分子式,确定升降总数;平方法步骤:求最小公倍数,得出两剂系数,观察配平其它。有关计算:关键是依据氧化剂得电子数与还原剂失电子数相等,列岀守恒关系式求解还原性化合价升高弱氧化性概念及转化关系还原剂氧化剂变化变化-,T氧化反应-分氧化产物亠F T产物还原反应- 还原产物氧化性化合价降低弱还原性氧化还原反应-2 -Page of 231、由元素的金属性或非金属性比较;(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元素周期律)2、由反应条件的难易比较;3、由氧化还原反应方向比较;(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

3、:还原剂还原产物)、根据(氧化剂、还原剂)元素的价态与氧化还原性关系比较。元素处于最高价只有氧化性,最低价只有还原性,处于中间价态既有氧化又有还原性。1、活泼的非金属,如CI2、Br2、O2等;2、元素(如Mn等)处于高化合价的氧化物,如MnO2、KMnO4等氧化剂::、元素(如S、N等)处于高化合价时的含氧酸,如浓H2SO4、HNO3等4、元素(如Mn、Cl、Fe等)处于高化合价时的盐, 女口KMnO4、KCIO3、FeCb、K262O75、过氧化物,如Na2O2、H2O2等。1、活泼的金属,如Na、Al、Zn、Fe等;2、元素(如C、S等)处于低化合价的氧化物,如:、元素(如CI、S等)处

4、于低化合价时的酸,如浓概念:在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有离子参加或生成的反应。:.离子互换反应离子非氧化还原反应碱性氧化物与酸的反应类型:-;酸性氧化物与碱的反应离子型氧化还原反应-置换反应一般离子氧化还原反应化学方程式:用参加反应的有关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表示方法/写: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拆:把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拆写成离子形式;离子方程式: 书写方法:删:将不参加反应的离子从方程式两端删去;查:检查方程式两端各元素原子种类、个数、电荷数是否 相等。I意义:不仅表示一定物质间的某个反应;还能表示同一类型的反应。本质:反应物的某些离子浓

5、度的减小金属、非金属、氧化物(AI2O3、SiO2).中学常见的难溶物:碱:Mg(OH)2、AI(OH)3、Cu(OH)2、Fe(OH)3.生成难溶的物质:CU2+OH-=CU(OH)2$ 盐:AgCI、AgBr、AgI、CaCO3、BaCO3生成微溶物的离子反应:2Ag+SO42-=Ag2SO4$:发生条件.L由微溶物生成难溶物:Ca(OH)2+CO32-=CaCO3$+2OH生成难电离的物质:常见的难电离的物质有H2O、CH3COOH、H2CO3、NH3 -H2O生成挥发性的物质:常见易挥发性物质有CO2、SO2、NH3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遵循氧化还原反应发生的条件。Ji!强弱比较氧化剂、

6、还原剂CO、SO2等HCI、还原剂:、元素(如S、Fe等)处于低化合价时的盐,如Na2SO3、FeSO4等、某些非金属单质,如H2、C、Si等。离子反应:-3 -Page of 23定义:在化学反应过程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符号:H单位:一般采用KJmol-1测量:可用量热计测量研究对象:一定压强下在敞开容器中发生的反应所放岀或吸收的热量。表示方法:放热反应H0,用“+”表示。燃烧热:在101KPa下,1mol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定义: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反应生成ImolH2O时的反应热。中和热:强酸和强碱反应的中和热:H+(aq)+OH-(aq)=H2O(|);H=-

7、57.3KJmol-弱酸弱碱电离要消耗能量,中和热|H|57.3KJmol-1.原理:断键吸热,成键放热。反应热的微观解释:反应热=生成物分子形成时释放的总能量-反应物分子断裂时所吸收的总能量(定义:表明所放出或吸收热量的化学方程式。 意义:既表明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也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概念、特征、本质、分析表示方法、应用无变化分类非氧化还原反应按实际反应离子反应本质、特点、分类、发生的条件的微粒分类分子反应反应热与物质能量的关系按反应中的-放热反应1热化学反应方程式、能量变化分-吸热反应燃烧热化学反应:中和热反应热: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热化学方程式-4 -Page of 23物质的

8、量.、定义: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2、符号:n标况下:p(气体)=-:T=出g ?L22.4L?mol122.4y3、运用:基本概念:物质的量.、单位:摩尔、摩、符号mol、1mol任何粒子(分、原、离、电、质、中子)数与0.012kg12C中所含碳原子 数相同。、架起微观粒子与宏观物质之间联系的桥梁。、定义:1mol任何粒子的粒子数叫阿伏加德罗常数。阿伏加德罗常数:、符号NA、近似值:6.02XI023、定义:单位物质的量气体所占的体积叫气体摩尔体积:、符号:Vm、单位:L-mol-1、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叫摩尔质量:、符号:M、单位:g -mol-1或kg -mol-1

9、、若以gmol-1为单位,数值上与该物质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相等。、定义: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浓度:狄符号:、单位:叫溶质B的物质的量浓度。c(B)mol L-1、定律:在相同温度和压强下,相同体积的作何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同温同压下:ViniNiN2V2n2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推论:同温同压下:同温同体积下:P1M1Mr1p2M2Mr2Rn1N1P2n2N2I、气体休的密度和相对密度:A气体对B气体的相对密度:D(B) =他=P(B) M(B)U、摩尔质量M(或平均摩尔质量-5 -Page of 23M=22.4L1、/-

10、molXP,Mn(A)?M (A) +n(B)?M(B) + ?n(A)+ n(B) + ?M =M(A)巾(A)+M(B)巾(B)+巾为体积分数。-6 -Page of 23XVm反应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KJ)Q.XV(溶液)I -A/(溶液)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CA)1、溶液稀释定律:溶质的量不变,m(浓)w(浓)=m(稀)w(稀);c(浓)V(浓)=c(稀)V(稀)2、溶解度与溶质质量分数w换算式:S =100?W1wV 方法步骤:计算T称量T溶解T转移T洗涤T振荡T定容T摇匀T装瓶、溶解度与物质的量浓度的换算:1000?p?sc =M(100 + s)1000cMS= 1000dcM、质

11、量分数与物质的量浓度的换算:1000?p?wc =McMw =1000p、一定物质的量浓度主要仪器:量筒、托盘天平(砝码)、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容量瓶识差分析:关键看溶质或溶液体积的量的变化。依据n mc= V=MV来判断。1、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有关物理量的换算关系物质所含粒子数N已化合价|电解质电离出离子的“物质的量” |_:x化合价物质的质量(m)电量(C)一96500Cmol-1x96500Cmol-1xVm(22.4L/mol)=Vm(22.4L/mol)气体的体积(标准状况)|x H/气体体积(非标准状况)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关系及其它、物质的量与其它量之间的换算恒等式:m V(g

12、) n =MVm1、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克拉伯龙方程)PV=nRT或、影响物质体积大小的因素:N Q m(溶液)SNA=AH = M(100+S)=c?V(溶液)mPV = RTM(R=8.314J/molK)决定于1mol固、液体的体积1mol物质的体积决定于1mol气体的体积、溶液浓度换算式:Sw=x100%100+S溶液的配配制:物质体积-7 -Page of 23原子核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中子N(不带电荷)决定原子种类- 质量数(A=N+Zi同位素(核素)近似相对原子质量质子Z(带正电荷) -核电荷数原子结构:(AZX)电子数(Z个):核外电子运动特征最外层电子数决定主族元素的化学性质及最

13、高正价和族序数-决定原子呈电中性体积小,运动速率高(近光速),无固定轨道I电子云(比喻) 小黑点的意义、小黑点密度的意义。 排布规律-电子层数兰 J 周期序数及原子半径表示方法 原子(离子)的电子式、原子结构示意图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编排依据元素周期表随着原子序数(核电荷数)的递增:元素的性质呈现周期性变化:1、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呈周期性变化2、原子半径呈周期性变化3、元素主要化合价呈周期性变化4、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呈周期性变化、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排列原则 、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排成一个横行;3、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个别除外)排成一个纵行。、短周期(一、二、

14、三周期)周期(7个横行)Y、长周期(四、五、六周期)周期表结构-、不完全周期(第七周期)I十、主族(IA叩A共7个):,族(18个纵行)、副族(IB叩B共7个)、別族(8、9、10纵行)、零族(稀有气体)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1、核电荷数,电子层结构,最外层电子数2、原子半径性质递变、主要化合价4、金属性与非金属性5、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6、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碱性七主七副零和八三长三短一不全-8 -Page of 23相同条件下,电子层越多,半径越大。 相同条件下,核电荷数越多,半径越小。 相同条件下,最外层电子数越多,半径越大1、同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减小(稀有气体

15、除外)如:iNaMgAISiPSCI.2、同主族元素的原子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增大。如:LiNavKvRbCs具体规律:3、同主族元素的离子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增大。如:F-CI-Br- NaM+Al3+5、 同一元素不同价态的微粒半径,价态越高离子半径越小。如FeFd2+Fe5+1与水反应置换氢的难易2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强弱(金属性强弱 MgAl ;非金属性,随荷电荷数的增加而增大,如:SiPSCl。规律: 、同主族元素的金属性,随荷电荷数的增加而增大,如: “曰曰*只匕只匕 ClBrl。3、金属活动性顺序表:KCaMgAlZnFeSnPb(H)CuHgAgPtAu定义:以12C原

16、子质量的1/12(约1.66X10-27kg)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值。其国际单位制(SI)单位为一,符号为1(单位1一般不写).原子质量:指原子的真实质量,也称绝对质量,是通过精密的实验测得的。女如:一个Cl2分子的m(Cl2)=2.657X10%。核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各核素的质量与12C的质量的1/12的比值。一种元素有几种同位素,就应有几种不同的核素的相对原子质量,诸量比较:I女口35Cl为34.969,37Cl为36.966。冷核素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是对核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取近似整数值,数值上与该核素的质量数相等。如:35Cl为35,37Cl为37o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17、是按该元素各种天然同位素原子所占的原子百分比算岀的平均值。如:Ar(Cl)=Ar(35Cl)X% + Ar(37Cl)X%;元素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用元素同位素的质量数代替同位素相对原子质量与其 丰度的乘积之和。注意:、核素相对原子质量不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2、通常可以用元素近似相对原子质量代替元素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必要的计算。电子层数:判断的依据 核电荷微粒半径的比较元素的金属性或非金属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9 -Page of 23定义:核电荷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核素,互称为同位素。(即:同种元素的不同原子或核素)同位素、结构上,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特点: 、性质上,化学性质几乎完全

18、相同,只是某些物理性质略有不同;3、存在上,在天然存在的某种元素里,不论是游离态还是化合态,同位素的原子(个数不 是质量)百分含量一般是不变的(即丰度一定)。定义:相邻的两个或多个原子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离子化合物(NaCI、NaOH、Na2O2等);离子晶体。金属键:金属阳离子与自由电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存在于金属单质、金属晶体中。离子键、定义:1、存在:阴阳离子间通过静电作用所形成的化学键共价键分类化学键,、定义:、存在:、分类: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化学键。共价化合物,非金属单质、离子化合物中(如:不同原子间巴非极性键相同原子间双方提供:共价键单方提供:配位键女口:NH4+、H3O+

19、NaOH、Na2O2);存在共价化合物非金属单分子的极性共用电子对的来源(孤对电子)键能键参数 键长键角分子的稳定性决定分子的空间构型决定.分子的极性4、表示方式:电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后两者适用于共价键)定义:把分子聚集在一起的作用力 分子间作用力(范德瓦尔斯力):影响因素:大小与相对分子质量有关。作用:对物质的熔点、沸点等有影响。定义:分子之间的一种比较强的相互作用。形成条件:第二周期的吸引电子能力强的N、O、F与H之间(NH3、对物质性质的影响:使物质熔沸点升高。氢键的形成及表示方式:F-HF-HF-H 代表氢键。H2O)分子间相互作用氢键-10 -Page of 23、说明:氢键是

20、一种分子间静电作用; 它比化学键弱得多,但比分子间作用力稍强;是一种较强的分子间作用力-11 -Page of 23定义:从整个分子看,分子里电荷分布是对称的(正负电荷中心能重合)的分子双原子分子:只含非极性键的双原子分子如:02、H2、CI2等。只含非极性键的多原子分子如:03、P4等多原子分子:(含极性键的多原子分子若几何结构对称则为非极性分子女口:C02、CS2(直线型)、CH4、CCI4(正四面体型)极性分子: 定义:从整个分子看,分子里电荷分布是不对称的(正负电荷中心不能重合)的举例 双原子分子:含极性键的双原子分子如:HCI、NO、CO等多原子分子:含极性键的多原子分子若几何结构不

21、对称则为极性分子 如:NH3(三角锥型)、H20(折线型或V型)、H2O21构成微粒:离子2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离子键3举例:CaF2、KN03、CsCI、NaCI、Na20等NaCI型晶体:每个Na+同时吸引6个CI-离子,每个CI-同 时吸引6个Na+;Na+与CI-以离子键结合,个数比为1:1。CsCI型晶体:每个Cs+同时吸引8个CI-离子,每个CI-同时吸 引8个Cs+;Cs+与CI-以离子键结合,个数比为1:1。离子晶体:说明:离子晶体中不存在单个分子,化学式表示离子个数比的式子。1、硬度大,难于压缩,具有较高熔点和沸点;性质特点,、离子晶体固态时一般不导电,但在受热熔化或溶于水时

22、可以导电;3、溶解性:(参见溶解性表)晶体晶胞中微粒个数的计算:顶点,占1/8;棱上, 占1/4; 面心,占1/2;体心,1、构成微粒:分子2、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分子间作用力3、空间排列:(C02如右图)4、举例:S02、S、C02、CI2等1、硬度小,熔点和沸点低,分子间作用力越大,熔沸点越高;性质特点 、固态及熔化状态时均不导电;非极性分子举例:分子极性4非晶体固体物质*晶体:1构成晶体粒子种类2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离子晶体分子晶体原子晶体金属晶体结构特点微粒空间排列特点:结构特点分子晶体:-12 -Page of 233、溶解性:遵守“相似相溶原理”:即非极性物质一般易溶于非极性分子溶剂

23、,极性分子易溶于极性分子溶剂。-13 -Page of 231构成微粒:原子2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共价键3举例:SiC、Si、SiO2、C(金刚石)等I、金刚石:(最小的环为非平面6元环)结构特点 每个C被相邻4个碳包围,处于4个C原子的中心4微粒空间排列特点:原子晶体:(H、SiO2相当于金刚石晶体中C换成Si,Si与Si间间插05说明:原子晶体中不存在单个分子,化学式表示原子个数比的式子。、硬度大,难于压缩,具有较高熔点和沸点;性质特点 、一般不导电;3、溶解性:难溶于一般的溶剂。、构成微粒:金属阳离子,自由电子; 结构特点 、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金属键、空间排列:金属晶体:L、举例:Cu

24、、Au、Na等、良好的导电性;性质特点、良好的导热性;、良好的延展性和具有金属光泽。、层状结构结构:、层内CC之间为共价键;层与层之间为分子间作用力;、空间排列:(如图)性质:熔沸点高;容易滑动;硬度小;能导电。过渡型晶体(石墨)-14 -Page of 23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意义:表示化学反应进行快慢的量。定性:根据反应物消耗,生成物产生的快慢(用气体、沉淀等可见现象)来粗略比较定量: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大来表示。表示方法: c(0H-)酸性PH7水溶液的酸碱性:c(H+)=c(0H-)中性PH=7C(H+)7-抑制电离:加入酸或碱;影响水电离的因素加入活泼金属,

25、如-促进电离:加入易水解的盐,如Na、K等;NaAc、NH4CI等;升高温度-19 -Page of 23表示方法:p H=lg(H+)适用范围:浓度小于1molL-的稀酸或稀碱溶液。c(OH-)混=日)lVi+ (0H)2也c(H+)混=KW/C(OH-)混TpHVi+ V2+ -|c(H )酸?酸一c(OH )碱?碱1混合前混合后条件两强等体积pH1+pH215JpH1-0.3pH1pH21速算规律:寸混合(近似)pH1+pH2=14pH= 7pH1+pH2pH2pH之和为14的一强一弱等体积相混结果: 谁强显谁的性质。r石蕊:(红)5.0(紫)8.0(蓝)酸碱指示剂酚酞:(无)8.2(粉

26、红)10.0(红)及其变色范围甲基橙:(红)3.1(橙)4.4(黄)甲基红:(红)4.4(橙)6.2(黄)测定方法:pH试纸:用干净的玻璃棒分别蘸取少量的待测溶液点在试纸上,观察试纸颜色变 化并跟比色卡比较,确定该溶液的PH值。溶液的pH换算关系:pH计:精确测定fH=-lgc(H+)-c(H+)=10-pHpOH=-lgc(OH-)-C(OH-)=10-PHpHpH+pOH=pKwpOH两强酸混合:+c(H )混=c(H hW + QH )2V2强酸pH值单一:计算:强碱弱酸弱碱HnAc(H+)=nc(HnA)B(0H)nc(0H-)=ncB(0H-)nHnAc(H+)=c(HnA)a(Hn

27、A)B(0H)nc(0H-)= cB(0H-)naB(0H-)n强酸强碱混合:-两强碱混合:-20 -Page of 23实质:盐中弱(弱酸根或弱碱阳离子)离子与水电离岀的H+或OH-结合生成难电离的分子或离子,破坏水的电离平衡。条件:、盐中必有弱离子、盐必须能溶于水1、谁弱谁水解、谁强显谁性;都弱均水解、不弱不水解。规律:、弱的程度越大,水解的能力越强。3、盐的浓度越小,水解程度越大。4、温度越高,水解程度越大。.、属可逆反应,其逆反应为酸碱中和(符合化学平衡规律);特征:、水解程度一般微弱,且吸热。内因:盐类本身的性质相同条件下,同浓度的Na2CO3NaHCO3(碱性)影响因素:Na2CO

28、3NaAc(碱性)、温度的影响:升高温度,水解程度变大;、外因、浓度的影响:稀释可促进盐类的水解,浓度越低水解程度越大;3、pH的影响:NH4+H2O =NH3H2O +H+加酸抑制,加碱促进。-NaAc Ac-+H20 ,- HAc + OH-强碱弱酸盐:Na2SO3(分步)SO32-+H2O r - HSO3-+OH-彳单水解:HSO3-+H2O* H2SO3+OH-I强酸弱碱盐:NH4CINH4CI +H2O ”- HCl +NH3H2OAlCl3(应分步但简为一步)Al3+3H2O . AI(OH)3+3H+.分类 NaAc- 酸性HAcH2CO3酸性NH4CI AI(OH)3解释在生

29、活中的应用:、明矶净水、纯碱去污、泡沫灭火器、FeCI3溶液配制,盐类的水解表示:、表示:-21 -Page of 23电荷守恒c(H+)+c(Na+)=2c(CO32)+c(HCO3-)+c(OH-)正负电荷相等相等关系:物料守恒c(Na+)=2c(CO32-)+2c(HCO3-)+2c(H2CO3)C原子守恒(以Na2CO3)质子守恒c(OH-)=c(H+)+c(HCO3-)+2c(H2CO3)H+离子守恒离子浓度比较:,多元弱酸H3PO4C(H+)C(H2PO4-)C(HPO42-)C(PO43-)2多元弱酸形成的正盐Na2CO3c(Na+)c(CO32-)c(OH-)c(HCO3-)c

30、(H+)大小关系:不同溶液中同一离子浓度浓度O.1mol/L的、NH4CI、CH3COONH4I、NH4HSO4_则c(NH4+)混合溶液中各离子浓度O.1mol/LNH4CI与O.1mol/LNH3混合 贝U:c(NH4+)c(CI-)c(OH-)c(H+)1、用于精确地放出一定体积溶液的容器;2、内径均匀,带有刻度的细长玻璃管,下部有控制液体流量的玻璃活塞(或由橡皮管、概述:彳玻璃球组成的阀);3、规格有25ml、50ml,估读到0.01ml;、分为酸式滴定管(不能盛碱液,HF以及NazSiOi NazCOs等碱性溶液)碱式滴定管(不能盛放酸性和强氧化性溶液)滴定管: 使用方法:检漏-润洗

31、-注液-排气-调零-放液-读数-记录,、滴定管在装入酸或碱溶液后,要排净滴定管尖嘴内空气使尖嘴内充满液体而无气泡。方法: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I注意:、调整刻度时,应使液面在“0”或“0”以下,但不能太往下以免液体不足。3、控制滴液速度,使得液体逐滴流岀。4、读数时等液面稳定后,视线与凹液面相切的刻度水平,并估读到0.01ml的精确度。定义:用已制浓度的酸(或碱)来测定未知浓度的碱(或酸)的实验方法中和实质:H+OH-=H2O关键:准确测定参加反应的两种溶液的体积;准确判断中和反应是否恰好完全。 仪器:滴定管、锥形瓶、铁架台、滴定管夹、烧杯等。作用:通过指示剂颜色的变化来确定终点;选择:变色要灵

32、敏、明显(终点尽可能与变色范围一致)、中和滴定,一般不用石蕊作指示剂,颜色变化不明显;、说明:、:、酸滴碱,一般选甲基橙终点由黄色 -橙色;、碱滴酸,一般选酚酞终点由无色-红色;f准备:滴定管(锥形瓶)洗涤-滴定管查漏-滴定管的润洗-注液-排气-调零-读数 记录操作:.移取待测液,加入指示剂23滴,然后滴定,判断终点,读数。滴定:*:左手操管、右手旋瓶、目视瓶中、滴滴入瓶、突变暂停、半分定终、重复两次、 求均值。计算:取两次或多次消耗标准溶液体积平均值然后求c待原理: 酸碱中和反应vCB= _v?CAVAVB中和滴定:指示剂:-22 -Page of 231、滴定管的“0”刻度在上端,刻度值由

33、上往下增大;2、读数时视线与凹液面相切;体积:*、滴定管测量液体,有两次读数(初、末)两数值之差为液体体积;4、中和滴定体积测量,有待测液和标准液两方面。C测?V原理:。测=测 -误差分析方法是分别判断C标、V标和V测的误差变化而对C测的影响,、装标准液的滴定管在尖嘴内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2、装标准液的滴定管在水洗后没润洗,就装标准液;偏、锥形瓶用待测液润洗;高、滴定后滴定管尖嘴处挂有液滴;5、滴定后仰视读数(前正常);举例.、滴定前俯视读数(后正常);.、用滴定管取待测液时,没有润洗就取待测液;.偏、滴定时待测液溅出;低、滴定后俯视读数;、滴定前仰视说明:由于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引起的误差,

34、一般可忽略不计。中和滴定误差分析-23 -Page of 23电化学正极(石墨)2NH4+2e-=2NH3+H2f总反应:Zn+2NH4+=Zn2+2NH3+H2f电解质溶液:糊状的NH4CI装置特点:I形成条件:基本概念:化学能转化为电能。、两个活泼性不同的电极;、电解质溶液(一般与活泼性强的电极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形成闭合回路(或在溶液中接触)负极:用还原性较强的物质作负极,负极向外电路提供电子;发生氧化反应。q正极:用氧化性较强的物质正极,正极从外电路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方程式:电极反应、总反应。反应原理:失e-,沿导线传递,有电流产生2H+2e-=2H2f向氧化反应负Zn

35、-2e-=Zn2+不 断电解质溶液电极反应:负极(锌筒)Zn-2e-=zn还原反应化学电源简介蓄电池锂电池燃料特点:电量小,放电过程易发生气涨和溶液、碱性锌锰干电池电极:负极由锌改锌粉(反应面积增大,放电电流增加)电解液:由中性变为碱性(离子导电性好)。正极(Pb02)PbO2+SO42-+4H+2e-=PbSO4+2H2O负极(Pb)Pb+SO42-2e-=PbSO4铅蓄电池:总反应:PbO2+Pb+2H2SO4丄充二2PbSO4+2H2O电解液:1.25g/cm3i.28g/cm3的H2SO4溶液特点:电压稳定。I、镍 镉(NiCd)可充电电池;Cd+2NiO(OH)+2H2O电Cd(OH

36、)2+2Ni(OH)2H、银锌蓄电池放电其它蓄电池、燃料电池与普通电池的区别不是把还原剂、氧化剂物质全部贮藏在电池内,而是工作时不断从外界输入,同时 电极反应产物不断排出电池。、原料:除氢气和氧气外,也可以是CH4、煤气、燃料、空气、氯气等氧化剂。负极:2H2+2OH-4e-=4H2O;正极:02+2H2O+4e-=40H-总反应:02+2H2=2H2O特点:转化率高,持续使用,无污染。废旧电池的危害:旧电池中含有重金属(Hg2+)酸碱等物质;回收金属,防止污染。电池、氢氧燃料电池:、普通锌一一锰干电池干电池:-24 -Page of 23腐蚀概念:金属或合金与周围接触到的气体或液体进行化学反

37、应而腐蚀损耗的过程。腐蚀危害:腐蚀的本质:M-ne-Mn+(氧化反应)分类:化学腐蚀(金属与接触到的物质直接发生化学反应而引起的腐蚀)金属的腐蚀与防电化腐蚀而使金属腐蚀的形式。负极(Fe):Fe-2e-=Fe2+;正极(C):O2+2H2O+4e-=4OH-|-Br-CI-OH-SO42-(含氧酸根)F-阴极:阳离子氧化性Ag+Fe3+Cu2+Pb2+Sn2+Fe2+Zn2+H+AI3+Mg2+Na+F电子流向reI匸氧化反应* 阳极反应原理:4OH-4e-=2H20 +O2 -阴移 离向 子电解质溶液还原反应Cu2+2e-=Cu电解结果:在两极上有新物质生成。I由解总反应:2CUSO4+2H

38、2O由解2CU+2H2SO4+O2T概述:f、电化腐蚀-25 -Page of 23-26 -Page of 23粗铜板作阳极,与直流电源正极相连; 纯铜作阴极,与直流电源负极相连; 用CUS04(加一定量H2SO4)作电解液。阴极:Cu2+2e-=Cu阳极:Cu-2e-=Cu2+、Zn-2e-=zn2+2、原理:Ni-2e-=Ni2+阳极泥:含Ag、Au等贵重金属;,电解液:溶液中CuSO4浓度基本不变3、电解铜的特点:纯度高、导电性好。、概念:利用电解原理在某些金属的表面镀上一薄层其它金属或合金的过程。装置:(如图)现象 、阴极上有气泡;、阳极有刺激性气体产,能使湿润的淀粉KI变蓝;电解食

39、盐水、阴极区附近溶液变红,有碱生成-原理:f通电前:NaCI =Na+Cl-H2O -亠H+OH-原理阴极(Fe):Na+,H+移向阴极;2H+2e-=H2f(还原反应)L通电后:阳极(C):Cl-、OH-移向阳极;2CI-2e-=Cl2f(氧化反应)由解总反应:2NaCl +2H2O解2NaOH +CI2f+H2f粗盐水(含泥沙、Cu2+、Mg2+、Ba2+、SO42-等) 阳离子交换树脂:除Cu2+、Mg2+等加BaCl2,Ba2+S042-=BaS04J4、粗盐水精制:力口Na2CO3:Ca2+CO32-=CaCO3J;Ba2+CO32-=BaCO3J阳极、阴极、离子交换膜、电解槽、导电

40、铜棒等氯碱工业;阴极:碳钢网(涂有Ni涂层) 阻止阴离子和空气通过;2、装置:1、组成:阳极:金属钛网(涂有钉氧化物)阳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阳离子通过,离子交换膜、生成流程:法制烧碱:湿氯气- 讨氯气氢气NaOH溶液|NaOH固体食盐I-1淡盐水V 精制食盐水I-*+纯水(含少量NaOH)、装置电解精炼铜电镀:电解的应用将待镀金属与电源负极相连作阴极;方法:镀层金属与电源正极相连作阳极;用含镀层金属离子的电解质溶液配成电镀液。原理:阳极Cu-2e-=Cu2+;Cu2+2e-=Cu装置:、电镀工业:镀件预处理-电镀液添加剂-西儀詞瘠餵_严一厂、u-厂JIJ-27 -Page of 23力口NaOH

41、:Mg2+2OH-=Mg(OH)2J;Fe3+3OH-=Fe(OH)3J-28 -Page of 23分散系一一胶体10-7m浊液(悬浊液、乳浊液)1、微粒特征:直径在10-9m10-7m,表面积大。2、鉴别胶体的方法:丁达尔现象3、净化和精制:渗析Fe(OH)3胶体:将12mlFeCI3饱和溶液滴入20ml沸水溶液显红褐色FeCl3+3H2O=Fe(OH)3(胶体)+3HCIf、将O.OImolL-AgNO3溶液810逐滴滴加到10ml0.01mol/LKI4、胶体的制备:.溶液中边滴加边用力振荡。Agl胶体:u、AgNO3+KI=AgI(胶体)+KNO3山、说明:滴加顺序不同Agl胶体带电

42、不同,本法KI过量,Agl胶体吸附I-带负电反之带正电(Ag+)硅酸胶体: 将1ml水玻璃加到510ml 1mol/L盐酸中边滴加边振荡。Na2SiO3+2HCl=H2SQ3(胶体)+2NaCl胶体门、丁达尔现象: 定义:光束通过胶体,形成光亮的“通路”的现象。(I 、I原因:胶粒对光的散射而形成的。H、布朗运动fi、在外电场作用下,胶体粒子在分散剂里向电极(阴或阴极)作定向 移动现象。5、胶体的性质:比、电泳:ii、原因:表面积大,吸附强,胶粒带电。iii、吸附规律:带正电:金属氢氧化物、金属氧化物的胶体;带负电:非金属氧化物、金属硫化物胶体。Sv、应用:除尘。原因:使胶体粒子从分散剂中析出

43、的过程。W、胶体的聚沉:方法:加入带相反电荷胶粒的胶体;加入电解质;加热等。.、土壤的保肥作用:土壤胶体一般带负电,可吸附带正电的肥料;液溶胶.按分散剂固溶胶:分散质组成、分散剂分散系分散质微粒直径”10-9m10-7m(胶体)如:Fe(0H)3、Agl等胶体;烟水晶、有色玻璃等;如烟、云、雾等。(高分子胶体)如蛋白质胶气溶胶.分子胶体:按分散质体、淀粉胶体;粒子胶体:如Fe(0H)3胶体,Agl胶体-29 -Page of 236、应用、制豆腐的化学原理;3、江河入海口处形成三角洲;4、明矶净水原理。-30 -Page of 23意义:在一定温度下固体物质在液态溶剂里当溶解速率和结晶速率相等

44、形成饱和溶溶解平衡:液的状态(动态平衡)表示Mg(0H)2(S) Mg才(ag)+20H-(ag)注意:溶解方程式与电离方程式的不同点固体的溶解度=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詈Xl00g(溶剂)大多数固体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如2有少数物质的溶解度影响很小,如NaCI;极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如概念:在1.01X105pa和一定温度下,1体积水所溶解气体的体积;i气体表示方法:非标况下气体的体积换算成标况下的体积;影响因素: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随压强增大而增大。结晶方法:蒸发溶剂结晶;蒸发后冷却。,结晶水合物:含有结晶水的化合物。L其它风化:在室温下结晶水合物失去一部分或全部结晶水的现象。、潮解:晶体在空气中吸收水蒸气,在其表面逐渐形成溶液的现象。V酸+V碱浓度溶质的质量分数物质的量浓度(溶质的质量(g)X100%溶液的质量(g)molL-)溶质的物质的量(mol)溶液的体积(L)固体影响因素温度:溶解度KN03;Ca(OH)2。溶液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