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上语文电教

上传人:wjs****19 文档编号:59154321 上传时间:2022-03-01 格式:DOC 页数:139 大小:33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五上语文电教_第1页
第1页 / 共139页
五上语文电教_第2页
第2页 / 共139页
五上语文电教_第3页
第3页 / 共139页
资源描述:

《五上语文电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上语文电教(13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1.窃读记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窃、腋”等个生字,会写“窃、炒”等个生字。正确读写“窃读、炒菜、锅勺、踮起脚、饥饿、惧怕、充足、屋檐、一碗、真酸、支撑、书柜、哎哟”等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主要内容,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感悟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求知的渴望,并受到感染。、学习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来表达感情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课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本课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从小喜欢读书的好习惯。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感悟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求知的渴望。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

2、写来表达感情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课时安排:课时。课前准备:让学生搜集名人读书的故事或读书名言。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激发读书兴趣、同学们,书籍能使我们增长知识,开阔视野,陶冶情操。读书是一种享受,一种快乐。读一本好书就好比吃上一顿美味佳肴。那么,你们有没有这样的经历与感受呢?(学生放谈读书的经历与体会,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适当的激励与点评。)、刚才,同学们谈得非常好,老师也感受到了你们读书的乐趣。是啊!读书能使人奋进,使人进步,读书也是一个人生命的需要。有这样的一个小女孩,非常喜欢读书,竟然去“窃书”。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课文窃读记。、板书课题。、看了这

3、个课题,你有什么疑问?预测:为什么要窃读?是怎么窃读的?窃读是怎样的感受?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刚才同学们提出了那么多问题,那么就让我们带着问题走进课文,边认真读边思考,课文写了什么事?(从整体入手,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培养学生阅读的概括能力。)(学生读书、思考,教师与个别学生交流。)、引导学生概括课文内容。、自学生词新词。6分钟后看谁学得最好!三、检测学情1、认读生字与写字:如“目的地”的“的”读 d;“踮起脚尖”中的“踮” din读;“暂时”中的“暂”读 zn;有一些字的笔划较多,如“饿”“惧”“檐”“酸”“撑”等,要提醒学生注意各个部件的组成。2、体会词语的含义:3、熟读课文,理清课

4、文记叙的线索()、学习一篇课文最好的方法就是多读,读懂意思,读出味道。下面,就让你们就反复地读一读吧!()、指名分段读课文,看看字音是否读准,句子是否读通顺。()、让学生概括地说说课文是怎么记叙“我”窃读的经历与感受的。()、整理课文记叙的线索:放学后边走边想跨进店门打开书阅读恐惧被发现饥饿难耐放回书架走出书店。4、品读课文,体会走进书店的经历() 、默读第自然段:画出“我”的动作和心理活动的句子或关键词。指名学生朗读,说说体会到了什么?(“跨进店门,暗喜”,“踮起脚尖,从大人腋下钻过去”,“总算挤到里边来了”,“急切地寻找”,写出了她读书的渴望与急切,这些都说明了她特别喜欢读这本书。)(2)

5、、想像当时“我”找书的样子。表演体会。(把鲜活的文字转化成直观的想像与表演,有助于对课文的理解,加深体验。)(3)、她这样去窃读,你们有什么感受?(引导学生发表不同的看法。)(4)、引导学生朗读第自然段,读出暗喜、渴望、急切的心情。四、置留问题,当堂训练。、她是一个多么爱读书的小姑娘!当她找到那本想读的书,又是怎样阅读呢?她有怎样的心理感受?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2 、读一读,写一写:窃读、炒菜、锅勺、踮起脚、饥饿、惧怕、充足、屋檐、一碗、真酸、支撑、书柜、哎哟3 、解释划线的词语:我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我怕被书店老板发现,每当我觉

6、得当时的环境已不适宜再读下去的时候,我会知趣地放下书走出去。4 、抄写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并初步体会句子的含义。第二课时一、复习引入、认读词语“窃读、炒菜、锅勺、踮起脚、饥饿、惧怕、充足、屋檐、一碗、真酸、支撑、书柜、哎哟”等。、回顾课文内容。、过渡: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知道“我”是一个爱读书的小姑娘,为了读到自己喜欢的那本书,费劲了力气才找到。那么,她是怎样阅读呢?有什么感受?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篇课文。(板书课题。)二、自学提示:1 、认真阅读课文。2 、用-画出“我”窃读时的样子;用画出“我”窃读的方法。并同桌交流体会。8分钟后看谁学得最好!三、检查自学情况。、指名朗读课文,同学们谈各

7、自的体会。2、重点指名读第自然段,体会我读书的样子与内心:体会“我像一匹恶狼,贪婪地读着。这句话把什么比作什么?“饿狼”给我们留下的是不太美好的形象,可“我”却把自己比作“饿狼”,那样“贪婪地读着”,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表现出作者如饥似渴地读书。)(感悟写法,体会语言精妙,训练语言运用能力。)体会“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快乐的是什么?恐惧的是什么?你在生活中有这样的体验吗?(联系生活说一说。)引导学生读出这种复杂的内心。3、默读自然段:体会“我”窃读的滋味,交流自己的感动:要求学生读出自己的体会,读出自己的感动,然后,自主交流,师生对话,联系生活,关注体验。“害怕书店老板发现”是什

8、么滋味?作者读书,是在人多别人不注意她的时候窃读,因为是窃读,所以当人少了,她就会丢下心爱的书转移到其它书店。这种奔波的滋味也不好受。)“把自己隐藏起来”是什么滋味?(要想读书还得动一番心思,让人家看不出来,确实挺累。还贴在一个大人身边,躲来躲去的,这种读书的滋味有些不好受。)“赶上天下雨”是什么滋味?(为了读书,却庆幸下雨,并且希望越大越好,还装着邹眉头,望街头。这样的窃读方式令人感动。)“饿得饥肠辘辘”是什么滋味?(作者读书太饿了,太累了,腰酸了,腿疼了,脚也麻了。一直站两个多小时,收获很多,也付出很多。)“日光灯亮起来”是什么滋味?(作者什么也没吃,却咽了一口唾沫,说明她一定从书中收获了

9、很多知识,心里非常高兴。)“我走出书店时”是什么滋味?(身体上很疲惫了,她却感到浑身轻松,说明她读完书后非常的高兴和满足。)、联系生活实践说说“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这句话的理解:(“吃饭长大”指的是身体的物质需求,“读书长大”则是指精神的成长,心灵的成长。粮食哺育的是身体,而书籍哺育的是灵魂,一个只有知识与智慧不断增长的人,才是一个真正健康成长起来的人。)三、感悟写法、引导:这篇课文真实感人。那么,你认为哪里写得好呢?(学生讨论,相机引导学生朗读)(学习语言,积累语言,品悟语言,体现语文学习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落实语文的基础。)、小结:这篇语言朴实而又生动感人,特别动作和心理

10、描写极为传神,充分表达了作者对读书的酷爱。四、拓展延伸、以后你应该怎样来读书。、说一说有关读书的名言。五、当堂训练:1、填空:课文以为线索,以放学后急匆匆地赶到书店,到晚上依依不舍离开的时间顺序和藏身于众多顾客、借雨天读书两个场景的插入,细腻生动地描绘了“窃读”的独特感受与复杂滋味,表现了 2、读了这篇课文最大的感受是什么?3、写几条读书的名言。板书设计: 、窃读记 贪婪 害怕 开心 朴实而又生动感人 饥饿 依依不舍 麻木 轻松教学反思: 2、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3个生字,能借助字典,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读懂词句的意思。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把握谈话的主要内容。3能从

11、对话中得到怎样读书和学习的启示,进一步开展有关阅读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过程与方法:通过自读、分角色读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学会读书和学习。 教学重点、难点: 把握访谈的主要内容,进一步感受阅读的乐趣,明晰健康成长的要求。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课文学习了窃读记,我们认识了一位热爱阅读的同龄人,和她一起体会了窃读的滋味-很快乐,也很惧怕!这堂课,我们又将结识一位德高望重、酷爱读书的老爷爷。接下来,请大家随着苗苗一起走进季爷爷的家,静心聆听他对读书的见解。(板书课题:小苗与大树的对话)生齐读课题。师:读完课题,你们有什么问题要问作者的?生提问:小苗是谁?

12、大树是谁?他们在对话中都谈了些什么等等。师总结:读书就是要具备这样的素质,边读边疑,最后又在读中解决疑问,那才是真正的读书高手。二、自学指导1、认真阅读课文,用-画出生字生词。2、思考:苗苗与季老先生讨论了哪几方面的问题?6分钟后看谁学得最好!三、检测学情1、指名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2、出示下列词语:季羡林 水浒传彭公传 三侠五义 绿林好汉一百单八将 中西贯通古今贯通文理贯通 滚瓜烂熟 偏科指名认读。3、师:看来读通课文不是难题,谁能解决刚才大家提出的问题。生回答。(师板书:苗苗 季羡林)师:对于季羡林爷爷,昨天老师布置大家回家搜集相关的资料,接下来就请大家一起分享搜集的成果。4、在对话

13、中,苗苗同季爷爷交流了哪几个方面的问题?他们分别有什么样的见解?你的感受又怎样?重点围绕以下句子交流自己的感受:a文学家鲁迅曾经讲过,要把文章写好,最可靠的还是要多看书。b21世纪的青年,要能文能理。三贯通,这才是21世纪的青年。c古文也很重要。我觉得,一个小孩起码要背两百首诗,五十篇古文,这是最起码的要求。生小组合作并讨论交流。(师板书:阅读、偏科、外语和古诗文)5、深入浅出,辩论交流。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一起来做个鉴定(屏幕出示):季羡林和苗苗算不算书虫?请大家快速地浏览课文,在文中找出相应的理由。再比较一下,这两个书虫有什么不同?师总结:同学们能从两个人的交流中体会到阅读能带来欢乐,对我

14、们写作也有很大的帮助。有人说“阅读,是一把钥匙,为我打开知识的大门”。你能用这样的句式来说说对阅读的感受吗?(屏幕出示)阅读,是_,为我_阅读,是_,让我_。6、品味题目寓意。比较:“小苗与大树的对话”和“苗苗与季羡林的对话”,想一想,课文为什么要以“小苗与大树的对话”为题?四、写作结构剖析这篇课文与其他课文比较,在写作手法上有什么不同?结合课文,你觉得采访要注意什么?让学生了解这是一篇访谈录,采用的是一问一答式。一般的访谈录在课文前一般都要标明时间、地点以及采访的对象等等。五、总结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教师小结:通过本堂课的学习,我们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如果你想学好语文,先爱上阅读吧!

15、诚如窃读记中那位老师说的一样:“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六、当堂训练1、 读拼音,写词语。ci fng shu h zhun pin k wn l gun tng g l l ln ho hn cng jng_2、我能在带点字正确读音下标上我喜欢的记号。绿林好汉(l l) 水浒传(chun zhun) 倒下(do do)盛白面(chng shng) 散文集(sn sn) 宝藏(cng zng)3、给下面的句子加标点。(1).您喜欢看 三国演义 还能将 水浒传 里绿林好汉的名字背得滚瓜烂熟。(2).这时 我总会想起国文老师鼓励我们的话 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 也是读书长大的(3).我边

16、走边想 昨天读到什么地方了 那本书放在哪里 左边第三排 不错4、阅读冲浪文学家鲁迅曾经讲过,要把文章写好,最可靠的还是要多看书。我小时候,跟我一个妹妹一块儿看,家里的桌子底下有个盛白面的大缸,叔父一来,我们就赶紧把闲书藏到缸里头,桌上摆的,都是正课。(1).这句话中“闲书”指的是 _,“正课”指的是_(2).季羡林先生认为,课外阅读有什么作用?(3).你认为课外阅读还有什么好处? 5、调查一下本班同学的阅读书目;采访爱读书的人,列一个采访提纲,学习课文的写法,做一份访谈纪录。板书设计:*、小苗与大树的对话(访谈录)闲书多看书偏科三贯通学习外语两百首诗、五十篇古文教学反思: 3、走遍天下书为侣教

17、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4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正确读写”伴侣、娱乐、毫不犹豫、一趟、背诵”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抄写自己喜欢的段落。3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及反复读书的方法,并受到启示。过程与方法:1、整体把握主要内容。2、在朗读中体会情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读书的热爱,继续开展关于阅读想综合性学习,逐步培养阅读的习惯。 教学重点:整体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情感,开展读书的综合性学习。教学难点:理解作者反复读一本书的原因和方法课前准备:1、布置学生搜集读书名言,回顾自己曾经读过的一本书,想想自己阅读经历与方法。2、教师整理部

18、分读书名言与读书方法,课件出示生字,一些重点句子及训练的句式。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同学们,如果有这样一个机会,让你独自驾舟环绕世界旅行,只能带一样东西供自己娱乐,你会选择什么?为什么?二、释题明意,质疑问难。1、齐读课题,“侣”是什么意思?(伴侣、同伴)课题是什么意思?2、质疑课题。(为什么要选择书为自己的同伴?)三、初读课文,识字读句。1、初读课文。师:下面,请大家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用自己的方法把生字新词读准确,并把句子读通顺,读完后,把生字新词画下来,标下段落序号。2、认字读词。教师呈现词语,学生自由拼读;去掉拼音,指名领读;读对了大家跟读。教师呈

19、现文中带有生字新词的重点句子,请学生读句。指导写字。师:你们认为这些生字中哪两个字最难写?谁来教老师写。(着重指导“豫”、“趟”的写法,学生可能认为其它字难写,可以顺势指导,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在田字方格中指导书写。)读通课文。师:大家已经有了较强的识字能力,一定会把课文读得更好,请同桌之间合作读书,每人一段轮流读,互相听评,帮助对方把书读得更通顺,更好。四、整体感知,自读自悟。1、整体感知。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写了什么?2、自读自悟。师:为什么作者要以一本书为自己旅行的伴侣呢?接下来,请大家自由读课文,看看能否把我们课前提出的问题弄懂。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此过程中引导学生充分读文,并

20、结合课文,交流感悟,教师注意评价多样性的引导。作者把书当作自己朋友,当作自己的家,不论朋友见了多少次,家回了多少次,我们还是会有新的发现。说明“你总能从一本书中发现新东西,不管你看过多少遍。”)(板书:常读常新)3、感悟方法,拓展小练笔。感悟方法。师:作者“一遍又一遍地读那本书”,她在读书过程中是怎样读的?(生读第7自然段。)师:你认为作者读书有方法吗?(体会:思考、品味、欣赏、寻找新知、小结收获、想象)(板书:思考、品味、小结)师:你认为作者读书有一定顺序吗?(体会“首先然后还最后”的句式)(这一过程,简单理解,重点读中感悟。)关注练笔。师:读了文中作者的读书方法,一定对我们有所启发,我们平

21、时也读了许多书,你是怎样读书的呢?请大家拿出习作本,写一写,注意用上“首先然后还最后”的句式。展示练笔。选择几篇学生习作,请学生上台朗读交流。小结。通过学习课文,不仅知道了作者选择一本书作为旅行伴侣的原因,也了解了作者读书的方法。参照作者的读书方法,对我们一定有不少启发,我们可以用这样的方法,在以后的阅读中去实践、去体验阅读的快乐。五、当堂训练。1、读拼音,写词语。bn l y l yu y-2、形近字组词。娱( )误( ) 侣( ) 铝( ) 诵( ) 涌( )第二课时一、回顾导入,感知情感。1、了解上节课所学内容:了解了作者带一本书旅行的理由和作者的读书方法。(板书:以书为侣:原因方法)2

22、、了解了作者的选择,通过上一节课学习,你对作者有什么印象?(作者特别爱书,而且很会阅读。)3、既然作者如此热爱书,爱读书,我们应该怎么读课题?(齐读)二、体悟方法,品味情感。1、师:请同学们自读课文,你认为课文中哪些语句表达了这种爱书、爱读书的深厚情感,画上记号,想一想作者怎样具体地表达这种情感呢?可以在一旁写上批注。2、检查自读情况,进行朗读指导。师:你发现了哪些句子表现了作者深爱书籍?说说作者是怎么表达这种情感的?指名读相应的句子、段落交流感受,指导朗读。(根据学情安排学习,下面为预设顺序,注意体会以比喻的表达方式为主。)(1)假设。(第一、四、七自然段)学生谈体会。(作者怎么表达自己爱书

23、的情感的?怎么调动读者的阅读热情的?)指导朗读。(如:第一自然段中,可供选择的事物应读出疑问的语气,以突出作者对书的钟爱。)(2)比喻。(重点研读。)a. 你喜爱的书就像一个朋友,就像你的家。b. 这真像与另一个人同船而行。c.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引导学生体会把书当作朋友时的珍爱与亲密;把书比作家时的温馨和留恋;把书比作故地时的方便与依恋。把这三个句子连起来读一读,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体会作者用比喻对表达爱书之情的妙处。拓展练习。师:根据你自己的读书感受,填一填,读一读,尊重学生个性化见解。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_,也是_。(如: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杯耐人寻

24、味的绿茶,也是一盏陈年的佳酿。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段最难忘的人生奇遇,也是嘴边一段喜爱的小曲。)(3)设问(第三自然段)理解“毫不犹豫”。体会朗读,体会回答果断、爱书之切的情感。(4)反问。“你不会因为以前见过你的朋友就不愿再见到他们了吧?你不会因为熟悉家中的一切就弃家而去吧?”学生交流体会。(每一次新的接触都让作者爱书的情感更进一层。)体会朗读,体会反问、质问的语气。(5)列举交流学生自己搜集到的读书的名言资料。(6)朗读全文,回归整体。(可指名接读。)师:让我们带着对书的热爱,再次体会作者假设、比喻、反问的表达方法!(完善板书:热爱读书)理由:常读常新以书为侣热爱读书方法:思考、品味、小结

25、三、阅读链接,升华情感师:请大家放声朗读神奇的书1、画出书神奇的地方。2、想一想作者怎么表达的。3、学习了课文,读了这首诗,谈谈你对书、对读书的感受,诵读这首诗歌。设计意图:在学生阅读感悟有所沉淀内化时,顺势引导拓展新的阅读内容,让学生有喧泄、展现自己情感与能力的空间,实现课堂上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师生与文本间的对话。最后的畅谈感受,更是实现学生对阅读兴趣与价值观的新的提升,让学生心中铭记“走遍天下书为侣”。四、当堂训练1拿出勇气: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2平静心态: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和段落。3补充能量:根据课文中的读书方法以及同学们交流的读书体会,整理读书卡。 板书设计:3、走遍天下书为侣内容思

26、考品味欣赏寻找新知总结收获产生共鸣 教学反思: 4、我的“长生果”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扉、瘾”等生字,并通过互相提醒认清字形,读准字音。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重点感悟作者从读书和作文中受益的语句。过程与方法:在朗读中体会读书的快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一些读书和习作的方法。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理解感悟作者从读书和习作中受益的语句,并学习作者的读写方法。教学难点:结合自己的课外阅读和习作体会“长生果”的寓意。课前准备:让学生搜集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板题1、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关于读书的文章。(

27、板书课题)2、板题:我的“长生果”二、出示自学目标1、自由朗读课文,掌握文中的生字、生词。2、通过阅读课文,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联系自己的读书体会,理解课文。3、摘抄文中优美词句。三、出示自学指导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每一个字音,把课文读通顺,记一记不认识的生字。2、和同桌交流自己记生字的办法,并互相读一读课文。3、带着问题默读课文,看自己能不能找到问题的答案。问题:(1)我的“长生果”指的是什么?(2)作者写了童年读书、作文的哪几件事?自学时间8分钟。4、找出文中的优美词句,同桌讨论其中的含义。四、学生开始自学。五、检测学习情况1、读课文,想一想作者在童年是怎样读书的?作者在作文中悟出了怎样

28、的道理?把自己感受深地方多读几遍,画出相关的句子并做批注。2、小组交流读书的体会。3、全班汇报交流读书体会。(1)作者在童年是怎样读书的?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引导学生找到相关的句子读一读,并说说自己的体会和感受。)看叫做“香烟人”的小画片时津津有味;看连环画时废寝忘食;读文艺书籍时不求甚解;读中外名著时如醉如痴。引导学生结合自己读书的体会和方法学习作者写读书笔记:记书中优美的词句,记描写的精彩段落,并在自己的作文中借鉴运用。(2)作者在作文中悟到了怎样的道理?作文,首先构思要别出心裁,落笔也要有点与众不同的“鲜味”才好;作文要写真情实感;作文练习,开始离不开借鉴和模仿,但是真正打动人心的东西

29、,应该是自己呕心沥血的创造。(3)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作者说书是“我的“长生果”。(4)引导学生读出自己感受深的句子并说一说自己的感受。4、品读课文,积累词句引导学生找到自己喜欢的好词佳句读一读,背一背,写一写。让学生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妙和比喻的生动。六、当堂训练1、写出有关读书的词语和描写秋天的词语。2、抄写文中的优美词句。 板书设计:4、我的“长生果”津津有味废寝忘食不求甚解如醉如痴阅读:博览群书如情入境写读书笔记作文:构思别出心裁写真情实感借鉴模仿教学反思: 口语交际 习作一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讲述读书故事、交流读书体会、介绍采访心得、开展辩论等活动,增强学生的表达、倾听和与他人

30、交往沟通等能力。2.根据开展活动的情况,选择一个角度进行习作,学习运用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练习修改自己的习作。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促进学生养成多读好书的良好习惯。教学重难点:交际与习作。课前准备:自由组成小组开展“我爱学习”综合性学习活动,感受阅读的快乐。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课时目标:通过讲述读书故事、交流读书体会、介绍采访心得、开展辩论等活动,增强学生的表达、倾听和与他人交往沟通等能力。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明确目标同学们,一本好书,蕴含着丰富的知识和美好的情感。阅读一本好书,就是跨越时间和空间,同睿智而高尚的人对话,这是多么美妙的事情呀!在这次“我爱读书”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大家一定有不少收获

31、吧?今天,我们就来交流一下。二、组内讨论,人人参与 1.你们小组开展了哪些活动,有什么收获呢?请同学们在组内交流。2.学生在组内交流。教师巡视检查、督促,要求人人发言。对个别表达、交流有困难的学生,可采用个别辅导或同学互助的方法,让其发言。3.互听互评,互相修正,共同提高口语交际水平。4.推荐代表参加全班交流。为了使代表的发言能取得好的效果,小组成员可集体出主意、想办法,使发言的内容更全面、更精彩。三、全班互动,交流评价1.提示互动内容:窃读记中的小女孩,在书店里品味了“窃读”的快乐,在你的读书经历中,有什么样的故事和大家一起分享呢?小苗与大树的对话中的小女孩,在对长辈的访谈中获得了读书的启示

32、。如果你采访了身边爱读书的人,你可以和同学交流采访的经过,谈谈采访的心得体会。2.全班互动。以小组为单位在全班介绍,小组成员互相补充。你对谁说的话有同感?学生自由交流评价,感受阅读的快乐。四、开展辩论,启迪思维1.人们常说:“开卷有益。”但也有人说:“开卷未必有益,看了那些不健康的书反而有害。”你对这个问题怎么看?请同学们摆事实、说道理,咱们可以展开一次辩论。2.学生分成正、反两方展开辩论,教师及时指导、点拨。3.师总结:好书会像营养品一样滋润我们的心灵,像朋友一样陪伴我们的人生,像窗户一样打开我们的世界,给我们力量、勇气和智慧。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和好书交朋友呢?让我们养成爱好阅读的习惯,一生都

33、与好书相伴吧! 回顾拓展一 课时目标:1结合本单元的专题学习内容,交流课内和课外的学习与活动,在交流中受到方法的启示。初步学习理性地分析总结自己的学习,并进行改进。2引导学生朗读、背诵古代关于读书的名句,并谈谈对这些句子的理解及体会。3展示、交流综合性学习的活动成果,用多种方式进行展示,汇报这一阶段的学习收获。教学重点:结合本单元内容,交流学习活动,在交流中受到方法的启示。初步学习理性地分析总结自己的学习,并进行改进。教学难点:从三个角度来展示、交流学生综合性学习的活动成果,可以用多种方式进行展示,汇报自己这一阶段来的学习收获。课时安排:1课时教具准备:准备一些古今中外关于读书的名句;一两张阅

34、读记录卡;一张借书卡。教具准备:收集的古今中外关于读书的名句;几张卡纸;制定的借阅规则;一个名言摘抄本。教学过程:一、交流平台1在学习小组里,从课文学习、语言积累、写字、口语交际能力和习作能力几个方面,结合课内学习交流自己的体会和提高。形式A:小组内,从上述几方面按顺序逐一交流,学生之间互相补充。形式B:每个小组,按上述几方面进行分配交流,小组汇报,各小组之间互相补充。2就课外的综合性学习,交流对读书乐趣的体会和学到的读书方法。(1)在这一个单元的学习中,你在课外阅读了哪些文章、书籍?你感受到乐趣了吗?哪些乐趣?说给你的同桌听听。(2)谁愿把你读书的乐趣和体会与大家一起分享?(3)你是如何获得

35、乐趣和体会的?把你读书的方法讲给大家听,让别人也学到好方法,行吗?3教师引导全班交流,共同回顾。注意:教师可以请学生在小组内提出自己觉得欠缺的地方,请大家帮助。二、日积月累1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背诵,然后谈谈各自对这些句子的理解。教师注意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体验或在综合性学习中了解到的他人的读书例子来谈体会。2请学生把搜集的其他关于读书的名言,和大家一起交流,欣赏,使所有人得到激励。3建议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选择一句,当作座佑铭。4请学生在名言摘抄本上,分类摘记一些自己喜欢的名言警句。三、展示台1、 组织学生成立读书兴趣小组,开展读书讨论活动。说说自己在假期读了哪些书?介绍其中一本书的梗概,

36、并说说自己的收获与体会。2教师出示阅读记录卡,请学生观察,说怎样做阅读记录卡。3鼓励学生在班里建立图书角,给图书归类,并制定借阅规则。(1)你家里有哪些书?它属于哪一类?教师随机板书。鼓励学生建立图书角,给图书归类。(2)为了让班里的图书发挥更好的作用,使图书快速有效的流通,你有什么好方法?(制定借阅规则)(3)引导学生制定借阅规则。(4)教师根据口语交际和习作中的了解,根据学生的综合性学习情况,引导学生以更多的形式,如展示读书笔记、自己的藏书目录等,充分展示学习的成果。注意:阅读记录卡或读书笔记的展示可利用自习或课余时间进行,由小组长组织同学自由参观、阅读、评比。并对自己欣赏的作品进行投票或

37、写出评语。对组成的兴趣小组,教师可参与他们的讨论活动,帮助制定活动计划,确保读书小组能够定期开展读书活动。班里建立的图书角,可由同学推选图书管理员,按借阅制度使图书角被充分利用起来。通过展示使读书活动真正开展起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班级形成人人爱读书的风气,逐步培养每个学生的读书习惯。板书设计:书籍的分类:散文 科普 小说 诗歌 童话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奥秘 散落人间的精灵 泰戈尔诗集 格林童话相关链接:一日无书,百事荒芜:读书要持之以恒,一日不可间断。这是三国志的作者陈寿的名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大量阅读,写作时就会如有神助。这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奉赠韦左丞二十二韵中尽人皆知的名句

38、,点明了阅读积累与写作倾吐间的关系,只有“厚积”才能“薄发”。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这是汉刘向的名句。是对会读书重要性的比喻说法。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意思是在少年时不知道发愤苦读,等老了后悔再想要读书就迟了,应该珍惜时光。这是唐代书画家颜真卿劝学诗中的名句。原诗为“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谓,叫做。读书要精神专一,全神贯注口惟心诵,才能有所得。引自朱熹的训学斋规,原文为“读书有三到,谓心到、口到、眼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

39、眼口岂不到乎。” 朱熹是南宋时期理学大家,又是著名的教育家。他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读书和教书,提出过许多精辟的见解,对于今人,仍有启示和借鉴的作用。5、古诗词三首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会读会写“洛、榆、畔、帐”,正确读写“洛阳、榆关、湖畔、千帐”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泊船瓜洲、秋思。3、学习通过看注释,查阅资料等方法理解诗词意思。过程与方法:在抓住景物、事例想象诗境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揣摩作者通过景物、事件表达感情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朗读中体会作者透过语言文字表达的思乡之情。学习重点:想诗境,悟诗情,背诵、默写,积累语言。学习难点:体会诗人思乡怀

40、亲的思想感情,领悟作者表达方法。学习课时: 3课时学习过程第一课时泊船瓜洲一、导入、板书课题、这节课我们学习北宋诗人王安石的泊船瓜洲。、板书:泊船瓜洲二、出示学习目标1、掌握本诗的生字词。2、理解诗句的意思。3、有感情地朗诵古诗并试背诵。三、出示学习指导1、通过查资料、查字典等方法掌握生字词。2、通过读古诗,同桌讨论古诗的意思,体会古诗表达的情感。自学时间8分钟。四、学生开始自学五、检测学习情况、学生交流探讨学习收获:、指名读,正字音,尤其注意:“一水间(jin)、数(sh)重(chng)山、照我还(hun)”2、反复多读几遍这首诗,你会有怎样的感受呢?学生多读。3、指名答:4、你最欣赏诗中哪

41、句呢?(出示”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师通过换词法,引导体味“绿”的妙用。理解吟诵,体会感情、学生通过注释、工具书、了解全诗的意思。、体会古诗思想感情,读诗、背诗:3、引导学生从诗中的词、句中去体会思想感情。赏析诗句,感悟诗境、学生品味诗歌的意境。、学生交流自己的感悟。体会诗人情感的表达方法。师:刚刚同学说的最多的就是这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师通过换词法,引导体味“绿”的妙用。、有同学说,这句诗写出了江南美丽的景色。那就和你的同桌再互相读一读,说一说:在你的头脑中出现了怎样的一派景色呢?想到什么说什么。、同桌之间互相读与练说。、指数名说。、小结:你们的回答

42、很精彩!原来短短一句诗可以在人的头脑中出现这么多不同的画面,文字的魅力真是无法想象。、那就用读把感受表达出来吧。小组内练读,指名读。8、指名答:(在江岸两边大面积出现的是草地、树木、青山)诗人放眼望去,看见了-练习题:你能填入表示不同绿色的词吗?近处()的小草()的柳树,远处()的树林()的高山。学生口述。9、小结:是呀:一位如此优秀的诗人能为了一个字更改十多次,难道我们在平时的习作中不能做到吗? 这首诗正是因为这个故事,让人们更加赞赏。那就让我们一起读出你的赞叹吧。六、当堂训练背诵、背写古诗。七、板书设计远望钟山泊船瓜洲 春绿江面 思乡浓见月思归第二课时秋思一、导入、板书课题、这节课我们学习

43、唐朝诗人张籍的秋思。、板书:秋思二、出示学习目标1、掌握本诗的生字词。2、理解诗句的意思。3、有感情地朗诵古诗并试背诵。三、出示学习指导1、通过查资料、查字典等方法掌握生字词。2、通过读古诗,同桌讨论古诗的意思,体会古诗表达的情感。自学时间8分钟。四、学生开始自学五、检测学习情况检测阅读、理解1、自由读诗,注意读准字音,读准节奏。2、指名试读,指名评价,全班齐读。3、再读全诗,结合注释理解每句诗的大意,把不懂的词句做上标记。4、班级交流:你读懂了哪些诗句?还有什么难以理解的地方?品读古诗,感悟诗情、抓住重点词句导读:体会“见”、“意万重”、“恐”、“又开封”等词的含义。、引导学生想象诗中的画面

44、和蕴含的故事,体味诗中的情感:诗人这样做是因为什么?从他的行为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读完此诗,你被什么感动了?你最感动的是哪些词句?、感情朗读。总结:读诗的人不同,想象到的画面就不同。我们不可能到达诗人生活当中去,不可能看到那个朝代诗人面前真实的景色,但是,诗人们那份浓浓的思乡情,我想无论是谁都能感悟的到!因为诗中的字字句句无不包含着(生答:对故乡的想念、对家乡的思念)让我们一起再来背一背这么感人的诗吧。六、当堂训练、把此诗改写成一个小故事。、课外搜集、积累表达思乡之情的古诗。七、板书设计 秋思 见秋风 意万重 思乡浓 说不尽 又开封第三课时长相思一、导入、板书课题、这节课我们学习清朝词人纳兰性

45、德的长相思。、板书:长相思二、出示学习目标1、掌握本词的生字词。2、理解诗词句的意思。3、有感情地朗诵古诗词并试背诵。三、出示学习指导1、通过查资料、查字典等方法掌握生字词。2、通过读古诗,同桌讨论古诗词的意思,体会古诗词表达的情感。自学时间8分钟。四、学生开始自学五、检测学情、检测读词情况要求:读前两遍的时候注意词当中的生字和多音字,争取把它念得字正腔圆。读后两遍的时候,争取把它念通顺,注意词句内部的停顿。、教师指导学生读通词句:注意不但要把它读正确,读得有节奏,而且还要尽可能读出它的味道来。、学生反复读,边读教师边指导停顿。4、初读后想象让学生说说词给自己什么印象?要求带着这种感觉我们再来

46、读一读长相思,把这种感觉读进去,读到词的字里行间去5、领悟词意、分组合作学习,结合注释体会词意。、教师提两个关键的问题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作者的“身”在那里?作者的“心”在那里?、学生再谈体会。、练习有感情朗读,读出作者“身”与“心”分离的感受。六、当堂训练背诵本首词。七、板书设计 长相思 山水-身已远 风雪-梦不成 (思乡浓)课后反思: 6、梅花魂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12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缕缕、幽香、漂泊、唯独”等词语。读读记记“颇负盛名、玷污”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了解课文围绕梅花讲了哪几件事。4、摘录让自己感动的词句。过程与方法:1、通过

47、自学课文,解决生字词。2、理解课文,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人物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并揣摩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读懂课文,理解梅花的品格,理解“魂”的含义。2、体会外公对祖国深深的眷恋之情。学习重点: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的表达方式。学习难点:;理解外祖父对梅花品格的阐述。学习时间: 2课时学习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 ,板题1、今天我们要学的是一个有关梅花的故事。2、板书课题。查字典理解“魂”的意思。那么“梅花魂”的“魂”指的是什么?二、出示自学目标1、掌握课文生字词。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想一想,作者通过

48、写梅花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三、出示自学指导:1、利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自学生字词。2、准确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想一想,作者通过写梅花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自学时间8分钟。四、学生开始自学五、检测学习情况1、检测生字、新词掌握情况。检测方法:学生上台板演生字、新词;板演内容由老师提问易错、重点生字、新词,或者让学生提问自我认为的易错生字词;板演后,学生集体纠正,师适时点拨。如“魂”“幽”“葬”“衰”等,要提醒学生注意各个部件的组成。2、体会、讨论理解词语的含义:畏惧、颇负盛名、眷恋、稀罕3、检测课文阅读情况:()找一两名优秀生进行阅读课文,然后再随机找两名后进生进行阅读

49、,其他学生认真听,随时发现问题,给予帮助。()同桌互读。(3)再读课文,理清叙述的顺序。讨论作者回忆了外祖父生前的几件事?”从这些事中体会到了什么?第一 (第2自然段):外祖父常常教小外孙女读唐诗宋词,而且读着读着就流出眼泪。(板书:读诗落泪)第二 (第3自然段):外祖父对一幅墨梅图分外爱惜。(板书: 珍爱梅图)第三 (4一11自然段):外祖父因不能回国而难过得哭起来。 (板书: 不能回国)第四 (12一13自然段):外祖父在离别前把最宝贵的墨梅图送给外孙女。 (板书: 赠墨梅图)第五 (14一15自然段):船快开时,外祖父又递给外孙女绣着梅花的手绢。 (板书: 送梅花巾)4、小结六、当堂作业

50、1、抄写本课生字、词。(重点写“幽”、“甚”、“衰”)2、熟读课文。第二课时一、导入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梅花魂。二、出示学习目标: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了解课文围绕梅花讲了哪几件事。读懂课文,理解梅花的品格,理解“魂”的含义。3、体会外公对祖国深深的眷恋之情。4、摘录让自己感动的词句。三、出示学习指导:1、通过读课文了解课文围绕梅花讲了哪几件事。同桌或者小组同学讨论课文,理解梅花的品格,理解“魂”的含义。3、同桌讨论体会外公对祖国深深的眷恋之情。4、摘录让自己感动的词句。8分钟后看谁学得最好!四、学生开始自学五、检查自学情况。1、说说课文讲了外祖父的哪五件事?(板书)2、读了这五件事,你感

51、觉到这位老人的一颗怎样的心?从文中的哪些词语知道?(出示最后一段,释“眷恋”一词。)对这个句子有什么疑问,可以提出来。3、问题:从哪儿可以看出外祖父那眷恋之心?默读课文,可以在旁边写上批注。六、谈谈体会1、学习第一件事。(1)出示句子:“我很小的时候泪珠落在我的腮边、手背。”(2)思考讨论: “常常教我读唐诗宋词”说明什么?(老人时刻不忘自己是中国人,不忘中华民族文化,也要让自己的子孙也不忘自己祖国的文化。)“读到一些诗句就落泪”是因为什么?a、适当解释说明三句诗的出处、意思及其表达的情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出自唐朝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意思是:独自一个人在远方居住,每到

52、过节的时候格外思念故乡的亲人。“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出自王维的山中送别,意思是:明年春天绿草如茵的时候,您回来不回来呢?“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出自北宋词人秦观的词浣溪沙,大意是:在空中随风飘飞的落花,轻得好像夜里的梦,满天无边无际落着的雨丝,细得好像心里的愁。这些诗大致都体现了一种思乡怀亲之情。b、明确老人的思乡之情是他落泪的原因。(因为这些诗句触动了老人的思乡之情。他思念祖国,却身在异邦,不能回去,所以伤感地流泪了)2、学习外祖父的另两处落泪(即第三 、五件事)(1)从“听到不能回国,外公竟像小孩子一样,呜呜呜地哭起来了”一句,体会老人一直热爱着、思念着祖国,却不能回去,

53、他难过地哭了,充分表现了他对祖国深深的眷恋。(2)从“赤道吹来的撩乱了老人梳理得整整齐齐的银发,我觉得外祖父一下子衰老了许多。”体会到思乡的深情,孤独的痛苦,一下子把他催老了。(3)从“想不到泪眼蒙胧的外祖父也随着上了船。递给我一个手绢,一色雪白的细亚麻布上面绣着血色的梅花。”体会到老人把自己对祖国的一片眷恋之心让外孙女带回祖国,了却自己的心愿。3、交流学习第二件事。(1)师:从外祖父的三次落泪中,我们感受到外祖父的爱国之心。课题写梅花,梅花与外祖父有什么关系?读读第三自然段,看体会到什么。(2)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外祖父对梅花情有独钟?“外祖父家中有不少古玩,我偶尔摆弄,老人也不甚留意。唯独书房里那一幅墨梅图,他分外爱惜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