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文件

上传人:阳*** 文档编号:59091682 上传时间:2022-03-0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8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珠海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文件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珠海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文件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珠海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文件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珠海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文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珠海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文件(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珠海市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文件珠综治委20153号 关于印发2015年珠海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平安创建)工作要点的通知各区综治委、市综治委(创平安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现将2015年珠海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平安创建)工作要点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珠海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 2015年3月31日 报:省综治委,江凌、陈英、张强同志珠海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办公室 2015年3月31日印发2015年珠海市综治(平安建设)工作要点2015年全市综治(平安建设)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落实深化平安中国建设会议、省委和市委政法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建设平安珠海和法治珠海两个主题,以改革精神和法治

2、思维为引领,以问题为导向,以落实“平安指数”体系为龙头,以推进重点治理和考核督导为抓手,以平安项目建设、基层综治信访维稳平台扩展和网格化管理为载体,深入推进平安细胞建设,构建社会治安立体化防控体系,提高综治(平安建设)工作信息化水平,提升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和知晓率,争创2013-2016年度“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城市”。一、积极推进平安珠海建设1、充分发挥“平安指数”体系的引领作用。严格落实“平安指数”工作机制(试行),按照动员、研判、预警、督导、责任、考核的程序,加强对问题突出地区的挂牌整治工作,坚决落实中央综治办领导视察珠海时提出的要求,用好沟通警示、诫勉谈话、挂牌督办、黄牌警告、处分

3、建议、“一票否决”等综治政策工具,不断提升“平安指数”的科学性、权威性。推动各区建立镇(街)、村(居)“平安指数”工作体系,将平安创建落实到小区、企业、学校。及时总结“平安指数”应用中的亮点与成效,加大宣传推广力度, 打造具有时代特点、珠海特色的“平安名片”。2、继续以项目化推进平安建设的全面开展。规划好整体建设布局,突出抓好重点项目建设。各项目牵头单位制定创建方案、考评验收标准,明确责任人、工作目标、进度,组织开展创建工作。市、区设立项目专项经费,对各单位创新型项目,经调研评估有重要价值的,给予创新研发经费支持。市、区将职能部门平安项目建设作为核心指标,纳入年度综治考核。3、深入推进“平安细

4、胞”工程建设。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和“属地管理”原则,压实平安细胞创建各级各牵头部门的主体责任,条块结合、分层落实,全面推进平安细胞创建工作。加大统筹协调力度,加强督导验收,重点抓好平安村居、平安医院、平安校园等17个平安细胞创建,确保2015年底平安细胞创建覆盖率达到95%以上,2017年努力实现全覆盖。4、加强公共安全立法工作。按照“谁受益谁出钱”、“谁污染谁治理”、“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以法律形式落实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的平安建设责任。重点修改市的物业管理条例,借鉴香港业主立案法团经验,增强业主委员会法律制度的可操作性,强化社会自治。通过地方立法,制定大型复杂营业场所公共安全保障法规,

5、明确企业公共安全责任。建立居民住宅公共安全法律规范,明确居民公共安全责任,强化出租屋管理。5、强化社会动员机制建设。加大珠海市见义勇为保障和奖励条例宣传力度,积极发挥见义勇为协会等“两新”组织作用,引导、激励更多群众参与社会治安工作。积极组建平安志愿者队伍,与市见义勇为协会、镇街司法所、社区警务室紧密配合,探索以微博、微信等现代技术与专项奖励、系统管理相结合的办法,开展分类宣传发动和治安信息收集,深化新形势下的群防群治工作,提升群众知晓率和参与度,营造“全民创安、共建共享”的社会氛围。二、加快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6、制定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分工方案。按照中央关于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

6、的意见(中办发【2014】69号)部署和省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实施方案要求,制定切合我市实际的各级各部门任务分工方案,并由市委、市府两办发文,逐一分解任务、落实责任主体、明确推进时间,定期通报进展情况。7、完善三级综治信访维稳工作平台和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落实关于把综治信访维稳中心(站)进一步打造成基层社会治理工作平台的意见(粤政发【2014】14号),在原镇街(村居)综治信访维稳中心(站)的基础上,进一步整合资源、扩展功能、完善机制,着力构建集矛盾化解、信访维稳、治安防控、平安创建、服务管理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基层综治工作平台。按照中央、省的部署要求,总结各区试点经验做法,制定出台我市推进网

7、格化服务管理的实施方案,有计划、分阶段推进我市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力争2015年底前完成合理划分城区网格、建立地图数据系统、建立完善工作机制、组建网格化管理队伍;2016年底前建立与基层综治平台相对接的网格化信息系统,2017年构建完善的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8、扎实开展命案防范和治理工作。组织专门调研力量,深入分析我市命案特点和深层原因。学习全国、全省先进经验,在综治考核中设置每10万人命案发案数等量化指标,加强对激烈矛盾纠纷的及时化解和情况处置,加强易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的排查管理,强化对黑恶势力团伙犯罪的打击。进一步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相联动的大调解机制,着力做好命案特别是“民转刑

8、”命案的防范和治理,及时总结推广“零命案镇街”、“零命案村居”经验,力争将命案控制在全国平均水平以内。9、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在2014年“六大专项行动”的基础上,积极开展“3+2”专项打击行动,重点打击涉毒、涉黑恶、涉“两抢一盗”、电信诈骗和非法集资等突出犯罪活动,坚决把违法犯罪分子的气焰打下去。组织对旅游欺诈、高校周边黑车、黑网吧、邮政快递、涉黑恶势力、涉摩托车违法犯罪等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整治,通过法律、行政、经济等手段系统综合治理,从体制机制上解决好这些问题。10、加大禁毒工作力度。积极推动7部门关于建立整治“黄赌毒”问题协调监管工作机制意见的贯彻落实,组织开展为期3年的禁毒工程,把

9、禁毒工作纳入党委政府的工作大局来谋划推进,作为社会治安的头等大事来抓,取保实现毒情明显好转的目标。进一步加强禁毒宣传、戒毒康复、打击吸贩毒、涉毒重点地区整治等工作,加大禁毒工作在综治考评中的分值,将戒毒康复人员就业帮扶和病残特殊吸毒人员戒毒场所等纳入综治考评,通过考评的“指挥棒”推动禁毒工作深入开展。11、改革创新全员人口服务和管理工作。进一步健全实有人口管理体制、机制,重点抓好流动人口服务站、实有人口信息动态采集更新机制和数据库建设。在工业园区等流动人口集中区域,依托现有办事窗口场地,增设流动人口服务站。以大数据、云计算为手段,收集链接集合教育、医疗、劳动、房管、水电、物业中介等社会各方面产

10、生的人口信息,建立市一级全员人口数据库,加强人口信息应用开发。12、强化特殊人群特别是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服务管理。推动卫计、公安部门定期摸排筛选,实现对精神障碍患者登记信息的动态掌控和“全方位”监测,努力提高登记率;学习湖北咸宁经验,进一步规范对登记在册重性精神障碍患者管理,切实提高管理率;会同卫计、公安部门争取政府重视,积极推进强制医疗所和精神卫生福利场所建设,健全精神疾病防治网络,最大限度地保证肇事肇祸重性精神障碍患者得到有效救治和管理。13、进一步推进“技防村居”建设。在农村重点开展“治安视频+村联防队”建设,在城市重点开展“住宅单元智能门禁+视频”工程建设,力争2017年前实现城市中低

11、档小区“住宅单元智能门禁+视频”全覆盖,实现全面压缩入室盗窃,自动动态管理实有人口信息的目的。从2015年起,每个镇(街)要按文件要求每年投入30-40万元,至少完成1个300户至500户中低档小区的“住宅单元智能门禁十视频”建设,从治安最乱的小区做起,逐年累积,逐年优化。推动出台出租屋税收支持政策,以税收增收部分维护系统,探索在镇街建立公益性技防物业公司管理该维护系统。三、着力提升综治工作信息化水平14、统一思想统筹推进全市综治信息化建设。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四部委关于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信息化建设的若干意见(中综办【2014】27号)和全国综治信息化建设技术标准等文件精神,按照省综治办的部署要求,进一步统一思想,分类指导、规范标准,统筹推进。15、迅速推动全市综治信息化建设项目立项和资金申请工作。按照中央综治办要求和广东省综治信息系统建设方案、广东省综治视联网子系统建设方案部署,在4月底向市委、市政府专题报告,争取将综治视联网建设纳入智慧城市建设系统,全面推进我市综治信息化工作。16、大力推进综治视联网建设工作。把综治视联网建设作为今年的重点专项工作,学习深圳经验,力争6月份前市、区、镇街和大部分村居建成视联网,年底前实现全覆盖。积极推动我市综治视联网与中央综治办、省综治办实现互联互通,健全机制和制度,充分发挥综治视联网效能。8 / 8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