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创造性的驾驭信息技术教材

上传人:阳*** 文档编号:59083800 上传时间:2022-03-0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浅谈创造性的驾驭信息技术教材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浅谈创造性的驾驭信息技术教材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浅谈创造性的驾驭信息技术教材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浅谈创造性的驾驭信息技术教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创造性的驾驭信息技术教材(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浅谈创造性的驾驭信息技术教材【摘要】在现代教育技术和新课程背景下,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中决不能照本宣科,而应是创造性使用教材来教学,这就需要教师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目标,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等多方面因素考虑对教材进行有效的调整、补充、开发等加工处理,使之用活教材,活用教材,从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关键词】创造性使用教材加工教材策略有一位教育专家曾经说过:一个优秀的“教学工作者”既是教材的忠实执行者,也是一个出色的“课程工作者”。所谓“课程工作者”,就是说,他不是一个简单的“教教材”的人,还应该是一个“调整教材”、“补充教材”或“重新开发教材”的人。不言而喻,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在不同程度上

2、调整、补充或开发着教材,或者说都在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当然,这也是衡量当代教师创造性使用教材智慧和能力的一种重要体现。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是以贯彻和落实课标精神为前提的,要求教师在充分了解和把握课程标准、学科特点、教学目标、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以教材为载体,灵活有效地组织教学,拓展课堂教学空间。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是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综合优化的过程,是课程标准、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的结晶,是教师智慧与学生创造力的有效融合,是对教材灵活运用和加工处理的重要体现。信息技术教师是否善于创造性的运用教材是有效地进行信息技术教学诸多因素中不可忽视的因素之一。长期以来,主客观因素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

3、教师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工作,使教师成了照本宣科的“教书匠”,不仅教死了学生,而且也极大地损害了师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再者,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 新版教材改变了以往教科书被系统的学科知识填满的面貌,在内容设计上具有很大的开放性,教科书提供的只是范例,不能提供所有的学习内容和结论,这些也都迫使我们一线老师不得不对教材进行合理性的、创造性的二次加工。因此,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实际情况把教材用“活”,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那么在现代教育技术和新课程体系下,信息技术教师该怎样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呢? 笔者从以下六个方面来与大家探讨其实施的策略:一、 教师创造性使用教材首先要充分熟悉和吃透教材充分熟

4、悉和吃透教材是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基本前提。吃透”意味着教师对教材“了如指掌”,而不是“背诵”教材;要做到对教材有扎实、全面的熟悉、分析和研究。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充分了解和把握课程标准、学科特点、教学环境、教学目标、教材的设计编写意图等,深入钻研教材的内容、教材的结构、教材的深度、教材的广度,从多角度的分析教材,灵活运用教材,合理运用课程资源,充分挖掘教材的内涵,以便在教学中做到深浅适度、难易得当、负担合理。只有教师从整体上了解了教材的体系和结构,才能做到前后知识的融汇贯通,才能根据教学实际情况恰当地选择教学方法、搜集相关知识资料信息、修正教学策略、调整教材内容,提出问题、安排和指导学生上机等

5、,进而提高灵活驾驭教材的能力。二、 教师创造性使用教材必须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由于教材的编排内容是面向全体学生的,而不是针对某个个体设计的,它在设计的量度上、深度上、环节上不可能面面俱到;再加上每个学生的知识水平现状、年龄、智力情况、性格、情感、学习动机与爱好等都不同,因此,作为一线教师就必须充分考虑和了解学生的现状情况来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对教材的内容必须进行合适的分层设计处理和加工,做到有的放矢,力使每个学生在分层教学中保持学习动机、兴趣,体验和品尝到学习的快乐。即在教学中做到 “课前预设分层”、“任务驱动分层”和“学生指导分层”,以弥补各种因素造成的学生差异,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让每个学生

6、都有机会在各自的起点上“跳一跳,摘得果子”。三、 教师创造性使用教材还应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目标来处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创造性的使用和加工教材的能力。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有针对性的、适当的对教材实施创造性活动的能力就十分重要了。教师可以通过指导学生模仿进行创造;还可以通过有意识地设计创造性活动的来加强训练,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教师长期的引领和指导训练下,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会得到明显的提高,而且教学效果也会得到明显提高。例如新时代版四年级上册的“插入制作表格”,课本上给出了课程表的样本,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决不能限制学生的创作思

7、维,一味地只是制作给定表格的教学任务,而忽略了引导和鼓励学生去发挥自己的创新思想和能力进行个性创作,因此,我及时根据教材来设计补充教学上机内容,让学生自由设计制作一张个性的课程表,或是制作班级学生联系表、学习计划表等等,通过竞赛评比出优秀作品并进行转播展示,激发学生竞争创作的意识,以达到训练和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目标。又如:新时代出版社五年级上册第课中制作我们的学校演示文稿教学中,学生按教材给定样本完成作品制作后,我并没有急于赶课,而是布置以“介绍我们的学校”为同一主题,让学生先在纸上根据自己的想法和需求来设计出“介绍61团中学”的每一张幻灯片的版式结构、内容,然后再上机进行二次创作,

8、以训练和提高他们制作演示文稿的创造力、想象力和个性创作,为后面按主题制作演示文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教师在创造性的综合设计上机任务时,要重在培养和训练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探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求新出异,提高学生创新的积极性。比如:四年级上册“图文混合排版”一课,当学生掌握一定的图文操作技巧后,我编排了“制作电子贺卡”等综合实践操作,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创作欲望,而且还强化了能力训练;此外,对于能力较强的优秀生,我还设计了能力冲刺题,在电脑上设计制作电子黑板报、电子报刊,不仅拓展了知识面,提高了综合处理信息的能力,而且还最大程度的发挥了优秀生的个性创作。当然,这些创造性的活动设计都离不开教师对教材的创

9、新把握。四、 教师创造性补充教材的内容应贴近生活并情景化,有趣味且实用。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的材料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历和经验相联系时,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和解决问题的兴趣。教师在深刻领会教材设计意图的基础上,把教材用活,要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需要,对教材进行适当的加工处理,整合教学内容,让教材贴近生活实际,课堂教学的生成体验就会更直接、更亲切,也就能够学以致用。教师应用批判的眼光看教材,从生活的视角看教材,这种积极的体验会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因此,教师创造性补充教材的内容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合作、讨论、交流等活

10、动,使学生在兴趣中、交流中主动去探究问题,激发学生上机创作的欲望,使学生感受到信息技术无时不应用在我们身边,进而提高信息技术教学的质量。例如:新时代版四年级上册的内容,我在学生已经掌握了第七课“插入制作表格”的方法与技巧后,为了考查学生的学以致用的能力,我单独安排了两节课制作象棋盘和棋子。上课前,我以 “象棋子与棋盘全丢了,想请同学们帮忙用不花钱且力所能及、简单合理、适用的方法来解决老师下棋的问题”为情景教学导入点,然后引导同学们讨论找到“用文字软件来制作象棋子和棋盘”的方法,最后抛出这一节课我们的任务是“利用表格制作象棋盘”,没想到上机任务一明确后,同学们的兴趣非常浓厚,情绪十分高涨,纷纷你

11、一言我一语,学习主动性很强烈,然后我具体安排学生四人一小组;要求小组先讨论象棋盘是什么样的?并在纸上画出象棋盘;接着以小组汇报讨论结果,确定象棋盘的行数和列数;最后由每个学生上机独立完成利用表格制作象棋盘的任务。在本节课上大部分同学都完成了棋盘的制作,而且纷纷主动思考象棋子该如何做呢?此时,我承诺:谁做完棋盘和棋子,谁就可以享受下象棋的特权,这个激趣内容的加工设计点燃了学生学习的热情,而且提高了同学们利用表格解决生活中问题的能力。这一节课让我感触特深,补充的教材内容使教材生活化、情趣化、生动化、适用化,让教材的价值和精神充满灵性,由此也让我深刻认识和反省到教师合理的、恰当的、创造性的补充教材内

12、容是多么的重要啊! 五、 教师应该创造性的对教材进行巧妙地反问与设问教师创造性的对教材进行巧妙地设问是对教材内容的拓展和延伸,是有助于提高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和灵活运用。信息技术的大多数知识点都有两种以上的解决方法。例如在介绍启动WPS文字、WPS演示、WORD、EXCEL、Photoshop等等应用软件的方法时,基本上课本都给出了两种启动方法,一是利用桌面快捷图标启动;二是从开始的程序下启动。通过使用第一种快捷图标方法,同学们发现了有的同学桌面有软件的快捷图标,有的没有就进不去,此时,我微笑地向同学们反问难道书本介绍的方法是错的吗?为什么要介绍两种方法?说一说你的理由。又如在介绍Photos

13、hop窗口组成时,通过对比观察同学们发现了,一些同学的软件窗口组成竟然显示的不一样,我是这样来反问难道是软件版本不一样的原因?还是因为窗口各组成部分可以被自由关闭和打开呢?我在教学中有意识地进行有效设问与反问就是要让学生主动思考、推敲知识、操作验证,获得结论,从而达到对知识的巩固和迁移提高。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对教材中同一个例题从不同角度进行设问和反问,即运用条件的增设变化和结论的延伸、互换、假设等帮助学生对例题的深入理解和对知识的灵活运用,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主探究的能力。又如新时代出版社六年级下册第课利用选框工具“制作椭圆晕映效果”一例题,我要求学生先预习制作步骤,然后要求独立上机探究制

14、作过程,最后让相邻同桌相互观察、对照检查,再由我出示问题自己制作出来的晕映效果究竟是什么样的?问题难道晕映图像边缘只能是白色的吗?怎样换成其他颜色呢?解决完这两个问题,我并没有放手,有谁来冲关第个问题,假如羽化值设定的是的话,制作出来的图像效果又会是怎样的呢?通过第个问题的精心创设,让学生又再一次投入到自主探究的学习状态,从而获得“晕映效果的产生是由使用羽化功能而决定的”。如果老师只是要求学生照例题的步骤完成上机任务为教学目标,不仅不能让学生真正掌握例题本身的所蕴含的知识点,而且还严重地局限和僵化了学生学习的思维。我相信在新课程引领下教师对教材的精心设问和反问会更精彩、更巧妙。六、 教师可以创

15、造性的融合各学科知识走进信息技术教材。结合各学科创造性整合信息技术教材内容就是对信息技术应用的拓展,是锻炼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知识解决日常问题的能力,是对学科间知识的一种具体整合。例如可以利用获得的信息技术知识来上网查找其他学科学习所需各种资料信息;可以利用E-mail发作文、作业给老师批改;通过网络传输各种信息进行学习交流;利用表格制作统计表、成绩表、电子试卷、调查表、个人简历、田字格、成语接龙表;参与论坛、创建博客、建立个人学习网页、设计Logo图形;利用Photoshop知识进行电脑绘画、艺术设计创作、处理照片;编辑制作音乐、利用电脑编程算题;制作演讲稿、电子贺卡、电子报刊、电脑动画、电子考

16、试、制作各科教学课件等等,让其他各门学科知识融合走进信息技术教材,实现各学科间知识的有机整合。总之,教师创造性使用教材是一种极富主动性、挑战性的工作,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从学校、学生和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主动地、合理地、创造性地对教材进行再加工,引领学生走进教材、走进生活,去感受和体会信息技术给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的真正价值,让教材成为教师教学的有用工具和资源,使得教学活动充满趣味与启发,让学生得到更多的体验或感染。从而真正做到活用教材,用活教材。要想做到这些,就必须要求我们教师进一步树立课程意识和新的课程观(学生观、教材观、课程资源观),以教材为载体,灵活有效地组织教学,拓展课堂教学内容和空间,勇于思考,勇于创新,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创新能力, 进而真正学会以更高、更宽的眼光创造性地利用和开发教材,促进信息技术教学质量的提高。4 / 4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