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工培训课件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59068816 上传时间:2022-03-01 格式:DOC 页数:65 大小:5.49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磨工培训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磨工培训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磨工培训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资源描述:

《磨工培训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磨工培训课件(6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磨工培训资料编制:卫 丽审核:焦 丽 工艺研究院机加室目 录一、 磨削加工基本知识1.1、 磨床的概况1.2、 磨削力和磨削热1.3、 磨削液1.4、 磨床夹具1.5、 磨床的日常保养和维护二、 磨工的安全操作规程三、 磨削加工技能知识3.1、 磨床主要参数3.2、 磨削参数的选择3.3、 常用量具四、 外圆磨削4.1、 外圆磨削方法4.2、 工件的装夹4.3、 外圆磨削砂轮4.4、 外圆的测量4.5、 外圆磨削常见的缺陷与消除方法训练1:磨外圆五、 内圆磨削5.1、 内圆磨削方法5.2、 工件的装夹5.3、 内圆磨削砂轮5.4、 内孔的测量5.5、 内圆磨削常见的缺陷和消除方法六、 平面磨削

2、6.1、 平面磨削的方法6.2、 电磁吸盘的使用6.3、 砂轮的选择6.4、 平面的精度检验6.5、 平面磨削常见的缺陷和消除措施七、 珩磨7.1、 珩磨加工特点和应用范围7.2、 珩磨头7.3、 珩磨夹具和珩磨液一、磨削加工基本知识1.1磨床的概况磨床是利用磨具对工件表面进行磨削加工的机床。大多数的磨床是使用高速旋转的砂轮进行磨削加工,少数的是使用油石、砂带等其他磨具和游离磨料进行加工,如珩磨机、超精加工机床、砂带磨床、研磨机和抛光机等。磨床能加工硬度较高的材料,如淬(cui)硬钢、硬质合金等;也能加工脆性材料,如玻璃、花岗石。磨床能作高精度和表面粗糙度很小的磨削,也能进行高效率的磨削,如强

3、力磨削等。磨削加工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可以加工内、外圆柱面、内、外圆锥面、平面、成形面和组合面等,如图1-1所示。目前磨削主要用于对工件进行精加工,经过淬火的工件及其它高硬度的特殊材料,几乎只能用磨削来进行加工。图1-1 几种常见的磨削1.1.1常用磨床的分类随着高精度、高硬度机械零件数量的增加,以及精密铸造和精密锻造工艺的发展,磨床的性能、品种和产量都在不断的提高和增长。磨床是各类金属切削机床中品种最多的一类。(1)外圆磨床:是普通型的基型系列,主要用于磨削圆柱形和圆锥形外表面的磨床。 (2)内圆磨床:是普通型的基型系列,主要用于磨削圆柱形和圆锥形内表面的磨床。(3)座标磨床:具有精密座标定

4、位装置的内圆磨床。(4)无心磨床:工件采用无心夹持,一般支承在导轮和托架之间,由导轮驱动工件旋转,主要用于磨削圆柱形表面的磨床。(5)平面磨床:主要用于磨削工件平面的磨床。(6)砂带磨床:用快速运动的砂带进行磨削的磨床。(7)珩磨机:用于珩磨工件各种表面的磨床。(8)研磨机:用于研磨工件平面或圆柱形内,外表面的磨床。(9)导轨磨床:主要用于磨削机床导轨面的磨床。(10)工具磨床:用于磨削工具的磨床。(11)多用磨床:用于磨削圆柱、圆锥形内、外表面或平面,并能用随动装置及附件磨削多种工件的磨床。(12)专用磨床:从事对某类零件进行磨削的专用机床。按其加工对象又可分为:花键轴磨床、曲轴磨床、凸轮磨

5、床、齿轮磨床、螺纹磨床、曲线磨床等。 1.1.2磨床的型号以M1432A为例,其型号的含义如下:1.1.3磨床主要结构和结构原理磨床的主要结构如下图所示:(1)床身:床身1是磨床的基础支承件,在它的上面装有砂轮架4、工作台8、头架2、尾座5及滑鞍等部件,使这些部件在工作时保持准确的相对位置,床身内部用作液压油的油池。(2)头架:头架2用于安装及夹持工件,并带动工件旋转,头架在水平面内可按逆时针方向转90。(3)内圆磨具:内圆磨具3用于支承磨内孔的砂轮主轴,内圆磨具主轴由单独的电动机驱动。(4)砂轮架:砂轮架4用于支承并转动高速旋转的砂轮主轴。砂轮架装在滑鞍6上,当需磨削短圆锥面时,砂轮可以在水

6、平面内调整至一定角度位置(30)。(5)尾座:尾座5和头架2的顶尖一起支承工件。(6)滑鞍和手轮:手轮7,可以使横向进给机构带动滑鞍6及其上的砂轮作横向进给运动。(7)工作台:工作台8由上下两层组成。上工作台可绕下工作台的水平面内回转一个角度(10),用以磨削锥度不大的长圆锥面。上工作台上的上面装有头架2和尾座5,它们可随着工作台一起,沿床身导轨作纵向往复运动。1.2磨削力和磨削热在磨削过程中磨粒与工件接触情况见图1-2.切削的形成过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图1-2 磨削中磨粒与工件接触状况第阶段:磨粒与工件开始接触,磨粒未切入工件而仅在表面产生摩擦,工件表层产生热应力。此阶段称为弹性变形阶段。第

7、阶段:由于磨粒切入量增加,磨粒逐渐切入工件,使该部分材料向两旁隆起,工件表面形成刻痕。此时,除磨粒与工件之间摩擦外,更重要的是材料内部产生摩擦、弹性变形所产生的应力。此阶段影响工件表面粗糙度及表面烧伤、裂纹等缺陷。此阶段称为刻划阶段。第阶段:此时磨粒已切入一定深度,法向切削力增至一定程度后,被切处也已达到一定温度,此部分材料沿剪切面滑移而形成切屑流出,在工件表层产生热应力和变形应力。此阶段称为切削阶段。在磨削过程中,一些在表面凸出且锋利的磨粒,在挤压摩擦作用下,切下一定厚度的金属;而较钝的磨粒仅在表面起刻划作用;凸出低而钝化的磨粒,或两相邻磨粒中靠后的磨粒只产生摩擦作用。磨粒切下的切削非常细小

8、(重负荷磨削除外),一般为带状切屑、碎片状切屑和熔融的球状切屑。(一) 磨削力和磨削功率磨削时砂轮和工件发生摩擦和切削变形,在砂轮和工件上分别作用着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作用力,称为磨削力。在一般外圆磨削时,磨削力可以分解为互相垂直的三个力:Ft为切向磨削力(砂轮旋转圆周切线方向);Fn为法向磨削力(砂轮和工件接触面的法线方向,又称径向分力);Fa为轴向磨削力(纵向进给方向)。如图1-3:图1-3磨削力磨削功率Pm。磨削功率是磨削动力参数设计或验算的基础。由于砂轮速度高,功率消耗大,必要时要进行验算。主运动所消耗的功率为:Pm=Ftvs/1000(kW)(二) 磨削热和磨削温度磨削时由于切削速度高

9、、切削厚度小、磨粒不锋利,所以切削时消耗功率很大,约为车、铣削的1020倍,其所消耗的能量大部分转变为热能。但是,由于磨削速度高,热量来不及传入工件深处,而瞬间积聚在工件的表面,而表层以下(约1mm处)温度只有几十度,产生很大的温度阶梯;从而使加工表面产生烧伤和热变形,影响加工表面质量与加工精度。为了降低磨削温度,应合理选择磨削用量,减小磨削深度,适当降低磨削速度及增加工件转速来减少工件表面烧伤和裂纹;正确选用砂轮,选择较粗磨粒,降低砂轮硬度和及时修整砂轮,必要时采用大气孔砂轮;正确选用切削液,加大压力和流量,并注意浇注方法,来提高冷却润滑效果。1.3切削液磨削液主要用来降低磨削温度,改善加工

10、表面质量,提高磨削效率,延长砂轮使用寿命。从提高磨削效果来看,磨削液应满足四点要求:(1)冷却作用;(2)润滑作用;(3)清洗作用;(4)防锈作用。磨削液通常分为油基切削液和水基切削液两大类。油基液中有非活性油性液和活性油性液,水溶性液又分为乳化液与合成液。各类磨削液性能比较参考表1-1:表1-1 各类磨削液性能比较磨削时,磨削液往往不易进入磨削区,如图1-4所示,其主要原因有:图1-4 磨削区气流情况(1)砂轮旋转时,在砂轮周边也随同产生回转气流。vs越大,气流的影响也越大。(2)砂轮端面气孔中的空气,由于离心力作用,由中心流向砂轮圆周圆角附件。气孔越大,转速越高,影响也越大。(3)砂轮罩的

11、影响:有罩与去罩相比,气流动压力平均增加50%左右。1.4磨床夹具1.4.1 磨床通用夹具一、顶尖和夹头顶尖和夹头通常配套使用,其用途十分广泛,是用于磨削各种轴类零件时最常用且精度较高的装夹方法。顶尖有高速钢顶尖和镶硬质合金顶尖,前者常用于一般硬度的工件,后者常用于淬火后的工件。在单件生产时,夹头一般选用商品鸡心夹头,在批量生产中,往往根据工件被夹持部位的尺寸设计成专用夹头,这样使用起来更快捷。在工件被夹持部位是花键时,这种专用夹头的内孔设计成花键孔以直接拨动工件(见图1-5)。图1-5 专用夹头二、心轴常用于在外圆磨床或万能磨床上磨削以孔或孔与端面为基准的盘类或套筒类工件的外圆及端面,以保证

12、工件外圆与内孔的同轴度及与端面的垂直度的要求。心轴两端的中心孔锥面上应等分开出3条油槽,锥面须经研磨。(1)锥度心轴心轴的锥度一般为0.01-0.03mm(100mm),视被磨削工件的精度要求而定。心轴外圆与工件内孔的配合程度以能克服磨削力为宜,不宜过紧而使工件变形。当工件的内孔公差带较宽时,心轴可做成几根为1组,供选配使用。心轴的外圆对中心孔的跳动允差一般取为0.003-0.01mm。也视被磨削工件的精度需要而定。心轴的材料一般为低碳合金钢,热处理渗碳淬火。这种心轴通常用于单件或小批量生产(见图1-6)。图1-6 锥度心轴对于较大批量的生产,应对孔的实际尺寸测量后进行分组,分批加工,以保证工

13、件在心轴上的位置相对稳定在一定的范围内,避免出现左右窜动太大,超出已调整好的工作台行程。(2)胀胎心轴锥度胀胎心轴。锥度胀胎心轴在批量生产中广泛使用。利用心轴上的锥度使可胀套1受螺母2和压板3的轴向力后向径向胀出而胀紧工件(见图1-7)。图1-7 锥度胀胎心轴对于内孔较长的工件可采用两端锥度的胀套心轴,其两端的胀紧力均匀。工件装在心轴上靠紧心轴端面A后再夹紧,压圈3和心轴5无间隙滑动配合,圆柱销1用来限制可胀套2的转动(见图1-8a)。图1-8a 两端锥度胀胎心轴对于直径较大的薄壁套筒类工件,可采用把胀套设计成胀鼓的胀鼓心轴。它利用锥度心轴1上的1:50的锥度将可胀鼓2胀开而胀紧工件。装工件时

14、先将工件套在可胀鼓上并靠紧端面,然后与可胀鼓一起套装在锥度心轴上(见图1-8b)。图1-8b 胀鼓心轴液压胀胎心轴。在其内腔灌满凡士林油,当旋进螺杆3时,油料受压力而将胀套2外胀,胀套中间有一条筋a两侧的薄壁部位均匀的外胀,胀紧工件。本体1和胀套2的配合采用H7/k6,利用温差装配,胀套2留有精磨余量0.一五-0.2mm,待装配后磨到尺寸(见图1-9)。图1-9 液压胀胎心轴三、 中心孔柱塞两端空心的轴类工件,装上中心柱塞后用顶尖装夹进行磨削加工。(1)中心孔柱塞有带肩和不带肩的两种(见图1-10)。图1-10 中心孔柱塞(2)可胀式中心孔柱塞与胀胎心轴相似,常用于套筒类或两端内孔直径较大的轴

15、类工件(见图1-11)。图1-11 可胀式中心孔柱塞四、磁力吸盘和磁力过渡垫块磁力吸盘和磁力过渡垫块是磨床常用夹具,特别在平面磨床上使用更为广泛。磁力吸盘按外形可分为圆形和矩形两类;按磁力源可分为电磁和永久磁两类;按用途可分为通用、专用、正弦和多功能四种。1)通用圆形电磁吸盘用于外圆和万能磨床。圆台平面磨床多为圆形电磁吸盘。2)通用矩形电磁吸盘常为矩台平面磨床的工作台。3)正弦永磁吸盘常用于矩台平面磨床。吸盘底部由正弦规组成。磁力过渡块的作用是将磁力吸盘的磁力线N极引向过渡块,再经过放在过渡块上(或贴靠过渡块)的工件及过渡块,使磁力线回到吸盘的S极,形成一个磁力回路将工件吸住。为满足各种形状的

16、工件需要,磁力过渡块还可以设计成各种形状以满足工件的需要。磁力过渡块扩大了磁力吸盘的使用范围。五、磨直角用夹具、直角块和多角形块(1)磨直角用夹具(见图1-12)和直角块(见图1-一三)都是在矩台平面磨床上使用的。磨直角用夹具本体1四周各面之间对H、K面均保持垂直度为9030的精度要求,可用任一面为基准来磨削工件的直角。图1-12 磨直角用夹具图1-一三 直角块(2)常用的多角形块有六角形块和八角形块等。多角形块可用于夹紧工件磨削其多角或进行分度磨削。使用时通常在磁力工作台上安装一条定位块,使其与工作台运动方向平行,使用前先用砂轮修磨出基准面。多角形块夹紧工件后贴靠定位块的基准面(见图1-14

17、)。图1-14 六角形块1.4.2磨床专用夹具磨床专用夹具包括圆柱齿轮磨孔夹具、圆锥齿轮磨内孔及端面夹具、齿轮轴磨内孔夹具和圆形电磁无心磨削夹具等。对于齿轮的磨孔,在进行批量的生产中,就会需要采用此类专用的夹具。1.5磨床的日常保养和维护机床的保养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做好机床的保养工作,可使机床保持完好的工作状态,并减少机床的使用费用。(1)磨床要有专人负责保养和使用,定期检修,确保机床处于良好状态。1、作业完毕,机件各处,尤其是滑动部位,应擦试干净后上油。2、清除磨床各部位的研磨屑。3、对于必要的部位,上防锈。使用以上磨床保养注意事项1、研磨前,请校正砂轮平衡。2、必须依工件的材质、硬度慎

18、选砂轮。3、主轴端与砂轮凸缘应涂上薄油膜以防生锈。4、请注意主轴旋转方向。5、禁止使用空气枪清洁工作物及机器。6、请注意钢索是否松动,确实调整。7、请注意油窗的油路是否顺畅。8、油槽内的油每3-6个月换一次 (初期宜1-2个月换油一次) 。9、油量调整螺丝调整至适当。10、吸尘箱,过滤钢,请每周清洁一次。11、吸力弱时请检查吸尘管是否有粉屑堵塞。12、必须保持吸尘管道清洁,否则会引起燃烧。(2)磨床吸盘的保养永久磁性吸盘或电磁吸盘的盘面为工作物研磨精度能否求出的基础,应妥为维护、保养。如果工作物精度变差或盘面有所损伤,盘面必须再研磨,盘面精度合乎要求,才能确保工作物之精度。(3)磨床润滑系统的

19、保养润滑油最初使用一个月便进行更换,以后每3-6个月更换一次,油槽下方有泄油栓可用。并请注意,换油时,将油槽的内部及过滤器一并清洗。二、磨工的安全操作规程(1)磨削工件时,应先开动机床,根据室温的不同,空转的时间一般不少于5分钟,然后进行磨削加工。(2)在磨削过程中,不得中途停车,要停车时,必须先停止进给退出砂轮。(3)砂轮使用一段时间后,如发现工件产生多棱形振痕,应拆下砂轮重新校平衡后再使用。(4)在磨削细长轴时,不应使用切入法磨削。(5)在平面磨床上磨削薄片工件时,应多次翻面磨削。(6)由干磨转湿磨或由湿磨转干磨时,砂轮应空转2分钟左右,以散热和除去水分。(7)磨深孔时,磨杆刚性要好,砂轮

20、转速要适当降低。(8)磨锥面时,要先调好工作台的转角;在磨削过程中要经常用锥度量规检查。(9)在精磨结束前,应无进给量的多次走刀至无火花为止。三、磨削加工技能知识3.1磨床主要参数公司现有的磨床设备有B2-045、ME一三32A、MM1420、M一三1W等多种型号,还有一台珩磨机。其主要参数见表3.1和表3.2。表3.1 磨床主要参数表磨床名称磨床主要参数外圆磨削直径(mm)最大安装长度(mm)中心高(mm)顶尖距(mm)顶尖间工件最大重量(kg)用中心架不用中心架B2-045200030一八030 500200027020001000ME一三32A一五一五0一五320一五00一八0一五00M

21、M1420200500M一三1W3一五1000MQ一三50a25-20025-500300027030001000H16950-35050-5008000300840030002MT60272702702708M7一三0(平面磨)工作台面尺寸1000300工件最大尺寸1000300400工作台中纵向行程200-1175。磨头横向行程350,垂直行程400M1450A5002000表3.2 珩磨机主要参数表单位:mm珩磨孔直径主轴行程最大加工零件长度工作台的工作面积工作台行程一五0-50075-17501650100010008003.2 磨削参数的选择(1)外圆磨削:根据支架工件情况,统一按表

22、3.3标准执行:表3.3 外圆磨削参数磨削直径砂轮宽度轴向进给量径向进给量转速设备型号4569B=63粗:faB=0.5B精:faB=0.4B粗fr=0.01一八精fr=0.0039n=74ME一三32A7090B=63粗fr=0.0126精fr=0.0036n=7491104B=75粗:faB=0.5B精:faB=0.4B粗fr=0.0一三2精fr=0.0036n=67MQ一三50aB2-045105-一三9B=75n=48140169B=75粗fr=0.0144精fr=0.0039n=48170239B=75粗fr=0.0144精fr=0.0041n=34240B=75粗fr=0.0144

23、精fr=0.0042n=17注:MM1420外圆磨床 B=40(2)平面磨削:M 7一三0平面磨床 B=40 fr=0.016 v=0.17m/s(3)珩磨机切削用量按表3.4标准执行:表3.4 珩磨机切削参数参数140-200200以上ap0.01-0.020.02-0.03珩磨头往复一次时间(S) 粗 2L/0.一八,精 2L/0.2;L=0.一三+缸筒长/1000(m)珩磨头往复运动速度v(m/s)粗珩:0.一八(当缸径250为0.一五) 精珩:0.2n25-50注:M4250珩磨机的转速等级 25、35、50、75、100、一五0。3.3常用量具一、卡尺磨削加工测量常用的卡尺主要有游标

24、卡尺、带表卡尺和电子数显卡尺等。(1)游标卡尺游标卡尺主要用来测量工件的外径、内径、长度、深度和宽度等,其测量精度有0.1mm、0.05mm、0.02mm等,测量长度最大至1000mm。深度游标卡尺是游标卡尺的一种,用来测量孔的深度,槽的宽度,实体不同表面的高度差等,其测量精度有0.1mm、0.05mm、0.02mm等,测量深度最大至500mm。(2)带表卡尺带表卡尺是通过机械传动系统将两测量爪相对移动转变为指示指针的回转运动,并借助尺身刻度和指示表,对两测量爪相对移动所分隔的距离进行读数的一种长度测量工具。其测量精度为0.01mm、0.02mm、0.05mm,测量范围可至300mm。二、千分

25、尺(1)外径千分尺外径千分尺是利用螺旋副原理,对弧形尺架上两测量面间分隔的距离进行读数的通用长度测量工具,其测量精度为0.01mm,规格有:0-25mm、25-50mm、50-75mm、75-100mm等,每隔25mm为一种规格,最大测量外径为1000mm。(2)三爪内径千分尺三爪内径千分尺是通过旋转塔形阿基米德螺旋体将三个测量爪沿半径方向推出,使其与内孔接触,利用螺旋副原理对内孔尺寸进行读数的测量工具。其测量精度为0.01mm或0.005mm,测量范围为6-100mm。三、指示表(1)百分表百分表是一种长度测量工具,用来测量零件的形状偏差和位置偏差,磨削时也用来作调整零件用。其分度值为0.0

26、1mm。测量范围为0-3mm、0-5mm和0-10mm。(2)内径百分表内径百分表的分度值为0.01m,测量范围6-10mm、10-一八mm、一八-35mm、35-50mm、50-100mm、100-160mm等。使用内径百分表首先要进行“零位调整”,然后进行内径的测量。(3)杠杆百分表杠杆百分表是把杠杆测头的位移,通过机械传动系统,转变为指针在表盘上的角位移,沿表盘圆周有均匀的刻度。测量精度为0.01mm,测量范围是0-0.8mm。四、游标万能角度尺游标万能角度尺是利用游标对两测量面相对移动所分隔的角度进行读数的通用角度测量工具。其游标读数值为2和5,测量范围是0-320、0-360。四、外

27、圆磨削外圆磨削的对象主要是各种圆柱体、圆锥体、带肩台阶轴、环形工件以及旋转曲面。外圆磨削的尺寸精度可达IT6IT7极,表面粗糙度一般可达到0.20.8m。磨削时一般根据工件的形状、尺寸、磨削余量、磨削要求以及工件的刚性来选择合适的磨削方法。4.1 外圆磨削方法工件的外圆一般在普通外圆磨床或万能外圆磨床上磨削。外圆磨削一般有纵磨、横磨和深磨三种方式。一、纵磨法如图4-1所示,纵磨法磨削外圆时,砂轮的高速旋转为主运动no,工件作圆周进给运动的同时,还随工作台作纵向往复运动,实现沿工件轴向进给fa。每单次行程或每往复行程终了时,砂轮作周期性的横向移动,实现沿工件径向的进给fr,从而逐渐磨去工件径向的

28、全部余量。磨削到尺寸后,进行无横向进给的光磨过程,直至火花消失为止。砂轮在工件作往返运动时,超越工件两端的长度一般取1/31/2B(B为砂轮的宽度)。由于纵磨法每次的径向进给量fr少,磨削力小,散热条件好,充分提高了工件的磨削精度和表面质量,能满足较高的加工质量要求,但磨削效率较低。纵磨法磨削外圆适合磨削较大的工件,是单件、小批量生产的常用方法。图4-1 纵磨法纵磨法的特点如表4.1所示。表4.1 纵磨法的特点磨削表面特征砂轮工作表面简图砂轮运动工件运动特点光滑外圆面11.旋转2.横进量1.旋转2.纵向往复磨削时,砂轮左(或右)端面边角担负切除工件的大部分余量,其他部分只担负减小工件表面粗糙度

29、的作用。磨削深度小,工件余量需多次走刀切除,故机动时间长,生产效率低带端面及退刀槽的外圆面1、21.旋转2.横进量1.旋转2.纵向往复,在端面处停靠带圆角及端面的外圆面1、2、31.旋转2.横进量1.旋转2.纵向往复,在端面处停靠二、横磨法如图4-2所示,采用横磨法磨削外圆时,砂轮宽度比工件的磨削宽度大,工件不需作纵向(工件轴向)进给运动,砂轮以缓慢的速度连续地或断续地沿作横向进给运动,实现对工件的径向进给fr,直至磨削达到尺寸要求。图4-2 横磨法其特点是:充分发挥了砂轮的切削能力,磨削效率高,同时也适用于成形磨削。然而,在磨削过程中砂轮与工件接触面积大,使得磨削力增大,工件易发生变形和烧伤

30、。另外,砂轮形状误差直接影响工件几何形状精度,磨削精度较低,表面粗糙度值较大。因而必须使用功率大,刚性好的磨床,磨削的同时必须给予充分的切削液以达到降温的目的。使用横磨法,要求工艺系统刚性要好,工件宜短不宜长。短阶梯轴轴颈的精磨工序,通常采用这种磨削方法。横磨法的特点如表4.2所示。表4.2 横磨法的特点磨削表面特征砂轮工作表面简图砂轮运动工件运动特点备注光滑短外圆面11.旋转2.横进量1.旋转(1)磨削时,砂轮工作面磨粒负荷基本一致,且在一次磨削循环中,可分粗、精、光磨,效率较高(2)由于无纵向进给,故磨粒在工件上留下重复磨痕,粗糙度值较大,一般为Ra=0.320.16m带端面的短外圆面1、

31、21.旋转2.横进量1.旋转2.纵向往复,在端面处停靠带端面的短外圆面1、21.旋转2.横进量1.旋转为10、一五、26、30、45等三、深磨法如图4-3所示,深磨法是一种比较先进的方法,生产率高,磨削余量一般为0.10.35mm用这种方法可一次走刀将整个余量磨完。磨削时,进给量较小,一般取纵进给量为12 mmr, 约为“纵磨法”的一五%,加工工时约为纵磨法的3075%。图4-3 深磨法深磨法的特点如表4.3所示。表4.3 深磨法的特点磨削表面特征砂轮工作表面简图砂轮运动工件运动特点备注光滑外圆面1、21.旋转2.横进量1.旋转2.纵向往复(1)以较小的纵向进给量在一次纵磨中磨去工件全部余量,

32、粗、精磨一次完成,生产率高(2)砂轮修成阶梯状,阶梯数与台阶深度按工件长度和磨削余量确定,一般一个台阶深度在0.3mm左右(3)使用于大批量生产(4)要求磨床功率大和刚度好砂轮主偏角=1.55,ap=0.3mm光滑外圆面1、2、31.旋转2.横进量1.旋转2.纵向往复ap=0.5mm4.2 工件的装夹在磨床上磨削工件,工件的装夹十分重要。工件的装夹包括定位和夹紧两个部分。工件定位要正确,夹紧要可靠有效,否则会影响加工精度以及操作的安全。生产中工件一般用两顶尖装夹,但有时根据工件的形状和磨削要求也用卡盘装夹。一、用两顶尖装夹工件用两顶尖装夹工件是一种常用的装夹方法(见图4-4),工件两端中心孔的

33、锥面分别支撑在两顶尖(5和8)的锥面上,形成工件外圆的轴线定位,夹紧来自尾座顶尖8的顶紧力,头架1上的拔盘2和拔杆3带动夹头4和工件7旋转。磨床采用的顶尖都是固定在头架和尾座上的锥孔内的,是不旋转的。因此只要工件中心孔和顶尖的形状和位置正确,装夹合理,可以使工件的旋转轴线始终保持不变,从而获得很高的圆度和同轴度。图4-4 两顶尖装夹工件两顶尖装夹工件的特点是:定位精度高,装卸工件方便、迅速。(1)夹头夹头是起带动工件旋转的作用,常用的几种夹头如图4-5所示。其中,环形夹头(见图4-5a)和鸡心夹头(见图4-5b和4-5c)都是用一个螺钉直接夹紧工件,使用方便,制造简单,但夹紧力小,适用于中、小

34、型工件的装夹。方形夹头(见图4-5d)用两个螺钉对合夹紧,夹紧力大,用于较大工件的装夹。自动夹头(见图4-5e)由偏心杆自动加紧。当工件端面有槽时,工件可由专用拔销直接传动。图4-5 夹头(2)顶尖顶尖用来装夹工件,确定工件的回转轴线,承受工件的重力和磨削时的磨削力。顶尖由头部、颈部、柄部组成。顶尖的头部为60圆锥体,与工件中心孔相配合,用来定位和支撑工件。颈部为过渡圆柱。柄部为莫氏圆锥,与头架主轴孔或尾座套筒锥孔相配合,固定在头架或尾座上。图4-6所示为各种顶尖,以适合不同工件的装夹。其中凹顶尖(见图4-6d)用于装夹凸顶尖工件;大头顶尖(见图4-6c)用于装夹大孔工件;高速钢顶尖(见图4-

35、6a、4-6b、4-6c、4-6d、4-6g)易磨损,但强度好;硬质合金顶尖(见图4-6e)耐磨性好,但强度差,容易折断;新型顶尖(见图4-6f)在结构钢材料上镶硬质合金薄片,既耐磨,强度又好,得到广泛应用。图4-6 顶尖(3)中心孔中心孔有A型、B型、C型、R型四种,见图4-7所示。图4-7 中心孔A型中心孔由圆锥孔、圆柱孔组成,圆锥孔与顶尖锥面配合,起到定中心、承受工件重力和磨削力的作用。B型中心孔具有120圆锥,可以保护60圆锥孔边缘,多用于加工精度高、工序过程较长的零件。C型中心孔,其内螺纹可供旋入钢塞子,起到长期保护中心孔的作用,适用于贵重的零件或工具钢等。R型中心孔,定心作用好,可

36、减小工件的椭圆度。中心孔在外圆磨削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工件在磨削加工中的定位基准。中心孔的形状误差和其他缺陷,如椭圆(图4-8a)、过深(图4-8b)、太浅(图4-8c)、钻偏(图4-8d)、两端不同轴(图4-8e)、锥角过大(图4-8f)、锥角过小(图4-8g)以及碰伤、拉毛等都会影响工件的加工精度。所以在磨削过程中检查中心孔和研磨中心孔是很重要的工作。图4-8 中心孔的形状误差所以在装夹中,首先,要根据工件中心孔的形状和尺寸选择合适的顶尖,并检查两顶尖是否对正。其次,根据工件的长度调整头架和尾座的距离并加以紧固,同时检查尾座的顶紧力。第三,用夹头夹紧工件的一端,夹头的重量要均匀。第四,

37、在中心孔中加入润滑油。第五,搬动手柄,使尾座顶尖收缩,将工件右端靠近顶尖,放松扳手,将尾座顶尖慢慢引进中心孔,顶紧工件。第六,检查拔杆是否能带动夹头旋转。最后,点动主轴,检查工件旋转正常后进行磨削。二、用三爪或四爪卡盘装夹工件如果一些零件端面不能留中心孔,可以用三爪定心卡盘来装夹圆柱形工件,用四爪卡盘来装夹外形不规则的工件。三、用卡盘和顶尖装夹工件工件较长而且只要一端有中心孔时,可以采用这种装夹方法。四、利用主轴锥孔装夹当磨削顶尖或工件圆锥与主轴圆锥相同时,可采用此装夹方式。但要注意内外圆锥配合情况,并做好配合前的清洁工作。4.3 外圆磨削砂轮外圆磨削砂轮有多种不同的材质。针对液压支架的材质外

38、圆磨削的砂轮选择如表4.4所示。表4.4 外圆磨削的砂轮选择加工材质磨削要求磨料磨料代号粒度硬度结合剂未淬火的碳钢、合金钢粗磨棕刚玉A(GZ)F36F46MNV精磨F46F60MQ淬火的碳钢、合金钢粗磨白刚玉WA(GB)F46F60KM精磨铬刚玉PA(GG)F60F100LN选择外圆磨削砂轮时,还要注意:(1)磨削导热性能差的金属材料,磨削薄壁件及采用深切缓进给磨削等应选择硬度低一些的砂轮。(2)工件材料相同,磨削外圆比磨削平面、内孔等,应选择较硬磨具。(3)高速、高精密、间断表面磨削、工件去毛刺等,应选择较硬磨具。(4)工作时,自动进给比手动进给,湿磨比干磨,选择硬度均易高些。4.4外圆的测

39、量一、尺寸精度的测量在单件、小批量生产中,外圆直径的测量一般是用千分尺检测,精密零件可用杠杆式千分尺测量。阶台长度可用游标卡尺、深度游标卡尺等测量。在大批量生产中,常用极限卡规测量直径尺寸。二、圆度测量用圆度仪,也可用平板、百分表、带指示器的测量架和支撑组合使用。圆度误差是在半经方向计量的。三、圆柱度测量用平板、V形块(长度应大于被测量的零件长度)和带指示器的测量架组合使用。4.5 外圆磨削常见的缺陷和消除方法训练1 磨削外圆一、工艺准备1、阅读分析图样图4-9所示为活塞杆。零件的特点是轴的长度和直径比大于10,工件的刚度较低,在磨削力的作用下,工件易产生弯曲变形和振动,使磨出的工件呈腰鼓形或

40、竹节形,工件表面还会产生圆柱度误差。磨削区70外圆的圆柱度为0.02mm,表面粗糙度为Ra0.8m。图4-9 活塞杆2、磨削工艺磨削的总余量为0.25mm。分粗、精磨加工。磨削的关键工艺是设法减小工件的弯曲变形,以保证细长轴的加工精度。减小工件的弯曲变形主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可用中心架增加工件的刚度;另一方面是减小工件的径向力。磨削细长轴用一个中心架,调整较方便,效果也较好。减小磨削的径向力除了要减小背吃刀量外,主要是提高砂轮的磨削性能。粗磨时要保证砂轮的锋利,不能用磨钝的金刚石修整砂轮。用磨钝的金刚石所修整的砂轮,没有锋利的微刃;用带有尖角的金刚石所修整的砂轮,则能获得锋利的微刃,使砂轮具

41、有良好的磨削性能,有利于减小径向力。磨削用量按照参考表选择:砂轮B=63 粗faB=0.5B 精faB=0.4B n=74;粗fr=0.0126 精fr=0.0036 n=74。3、工件的定位夹紧采用两顶尖装夹方法,并用中心架支撑可以提高工件的支承刚度。中心架是辅助支承,它不能破环顶尖对工件的定位。操作时,要仔细的调整中心架,以防止重复定位。4、选择砂轮砂轮特性:WAF46K6V。5、选择设备ME一三32A。二、工件磨削步骤及注意事项1)校对头架、尾座中心。清理工作台和导轨表面,移动尾架,校对头架、尾架中心,不允许有明显的偏斜。2)用硬质合金顶尖装夹工件。调整顶尖的夹紧力,调整后顶尖的夹紧力要

42、小。调整时用手轻轻转动工件,应手感较松;松手后,工件不会因夹头的偏重而自转,则说明夹紧力适当。3)粗磨70外圆,留精磨量0.07-0.08mm。4)修整砂轮。5)精磨70外圆至尺寸。注意事项:1)磨支承圆时,砂轮切入速度要尽量放慢。因为支承圆是工件刚度最低的部位,且工件有较大的误差,所以磨削时工件会产生较大变形和振动。注意减小背吃刀量。2)工件在中心孔的表面粗糙度为Ra3.2m,并用涂色法检验中心孔,中心孔与顶尖的接触面积应大于85%。中心孔内应涂充足的润滑油。3)由于磨削过程中各种力的作用,工件的夹紧力还会发生变化,所以操作时,应时刻注意顶紧力的变化,及时调整,使顶紧力适当。4)修整砂轮应选

43、用0.7克拉(1克拉=0.2g)的金刚石,金刚石尖角为80左右,以保证修整后砂轮具有较强的磨削性能,减小磨削力的影响。5)要随时检验工件的圆柱度误差。6)用纵向法磨外圆,并适当增加行程次数。7)工件局部尺寸的误差,可采用控制纵向进给量,增加磨削时间来消除。8)可适当降低乳化液的浓度,以改善冷却条件。切削液要充分,但液流速度不宜太快。9)工件磨好后要垂直吊放。三、精度检验和误差分析工件的圆柱度误差可用两点法测量。用外径千分尺测量轴同一截面内,轮廓圆周上2-3个位置的直径,再按上述同样方法分别测量2-4个不同截面的直径,取各截面中测得的所有读数中最大和最小读数差之半作为该轴的圆柱度误差。细长轴的圆

44、柱度误差一般为鼓形差、竹节形差。五、内圆磨削内圆磨削可以磨削圆柱孔、圆锥孔、圆柱孔或圆锥孔端面以及成形内表面。内圆磨削的尺寸精度可以达到IT6-IT7级,表面粗糙度Ra0.8-0.2m。采用高精度内圆磨削工艺,尺寸精度可以控制在0.005mm以内,表面粗糙度Ra0.1-0.025m。与外圆磨削相比,内圆磨削具有以下特点:(1)由于受到内圆直径的限制,内圆磨削的砂轮直径小,转速又受内圆磨床主轴转速的限制(一般为10000-20000r/min),砂轮的圆周速度一般达不到30-35m/s,因此磨削表面质量比外圆磨削差。(2)内圆磨削时,直径越小,安装砂轮的接长轴直径也越小,悬伸却较长,刚性差,容易

45、产生弯曲变形和振动,影响了尺寸精度和形状精度,降低了表面质量,同时也限制了磨削用量,不利于提高生产率。(3)内圆磨削时,砂轮直径小,转速却比外圆磨削高的多,因此单位时间内每一磨粒参加磨削的次数比外圆磨削高,而且与工件成内切圆接触,接触弧比外圆磨削长,再加上内圆磨削处于半封闭状态,冷却条件差,磨削热较大,磨粒易磨钝,砂轮易堵塞,工件易发热和烧伤,影响表面质量。为了保证磨孔的质量和提高生产率,必须根据磨孔的特点,合理的使用砂轮和接长轴,正确选择磨削用量,改进工艺。5.1内圆磨削方法内圆磨削一般有纵向磨削法和径向磨削法两种方式。一、纵向磨削法内圆的纵向磨削法与外圆的纵向磨削法相同,也是应用最广泛的磨

46、削方法。1、光滑通孔磨削(1)工艺确定根据工件的磨削余量、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确定粗、精磨削。粗磨时可采用较大的切削用量,磨去大部分余量,精磨时可以使用砂轮接长轴在最小的弹性变形状态下工作,以提高磨削精度。(2)砂轮直径、接长轴长度选择根据孔径和孔长,选择合适的砂轮直径和接长轴长度,接长轴的刚度要好,长度略大于孔的长度(图5.1)。接长轴太长,磨削时容易产生振动,影响磨削效率和加工质量。图5.1 砂轮超越孔口长度(3)调整工作台行程行程长度T应根据工件长度L和砂轮在孔端的越程l计算。长度l一般取砂轮宽度B的1/3-1/2。因此T= L+l-(B-l)= L+2(1/3-1/2)B。越程l若过小

47、,则孔的两端磨削时间太短,磨去的金属会比孔中间的少,易形成孔中间凹的缺陷(见图5.2)。图5.2 越程l过小若越程l过大,砂轮宽度大部分已超过孔端,此时磨削力明显减弱,接长轴弹性变形得到恢复,孔两端的金属就会被磨去一部分,形成“喇叭口”(见图5.3)。孔径小时更明显。图5.3 越程l过大(4)内孔产生锥度后的调整方法在万能外圆磨床上磨内孔时,找正工件锥度与磨外圆时相同。在内圆磨床上磨内孔时,要找正头架,即要求头架主轴的回转中心与工作台纵向运动方向平行。如果内圆产生倒锥(见图5.4a),松开头架压紧螺钉,头架绕轴心做顺时针转动,让内孔在a处多磨去一些;如果内圆产生顺锥(见图5.4b),头架绕轴心

48、做逆时针转动,让内孔b处多磨去一些。头架转动的数值可以由顶在卡盘外圆上的百分表上读出。可以反复多次,直到符合要求为止。此外,砂轮磨钝、堵塞、磨损不均匀,接长轴的弹性变形,越程l未调整好以及工件的热胀冷缩等都会造成锥度。对于具体的问题要具体分析。图5.4 内孔产生锥孔2、光滑不通孔的磨削光滑不通孔的磨削和光滑通孔磨削相似,但需注意以下几点:(1)左挡铁必须调整正确,防止砂轮端面和孔底相撞。可先按孔深在外壁上做记号,使砂轮和工件均不转动时,移动工作台纵向行程,到位置后紧好挡铁。(2)为防止产生顺锥,可以在孔底附近做几次短距离的往复行程,砂轮在孔口的越程要小一些。(3)及时清除孔内的磨屑。3、间断表

49、面孔的磨削内孔表面如有沟槽(图5.5a)、键槽(图5.5b)或径向通孔(图5.5c),则砂轮和孔壁接触有间断现象,内孔容易产生形状误差,磨削时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图5.5 间断表面孔磨削图5.5a所示内孔时,在表面1和2的地方容易产生喇叭口。采取对策是适当加大砂轮宽度,尽量选直径较大的接长轴,并用金刚石及时修整砂轮。磨削5.5b所示内孔时,在键槽边口容易产生“塌角”,可适当增大砂轮直径,减小砂轮宽度,提高接长轴的刚性。对于精度较高的内孔,则可在键槽内镶嵌硬木或胶木。磨削5.5c所示内孔时,孔壁容易产生多角形,可适当增加砂轮直径,采用刚性好的材料做接长轴,并及时修整砂轮。以上三种类型的零件在精磨时

50、都应减小背吃刀量,适当增加光磨次数,方能保证工件的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此外,用纵向磨削法磨削时还应注意:(1)充分冷却。(2)磨台阶孔时,为了保证台阶轴的同轴度,要求工件在一次装夹中将几个孔全部磨好,并细心调整挡铁位置,防止砂轮撞击到孔的内端面。内(或外)端口与孔有垂直度要求时,可选用杯形砂轮,将端面磨出。直径不宜过大,以保证砂轮在工件内端面单方向接触,否则将影响内端面的垂直度。(3)砂轮退出内孔表面时,要先将砂轮从横向退出,然后再从纵向进给方向退出,以免工件产生螺旋痕迹。二、径向磨削法与外圆径向磨削法相同。适用于长度不大的内孔磨削,生产效率高,见图5.6a所示。磨削时应注意:图5.6 横向

51、磨削内孔(1)在万能外圆磨床上磨台阶孔时,要检查砂轮轴线与工作台纵向行程方向是否平行;在内圆磨床上磨台阶孔时,检查头架主轴的回转轴线与工作台纵向行程方向是否平行。否则内孔端面会产生中凹或中凸。(2)横向切入时,切削负荷重,砂轮易磨钝。可先用粒度号数较小的砂轮,加强接长轴的刚性,尽量减小接长轴的悬伸长度,及时修整砂轮。(3)为了降低内孔表面的粗糙度,最后可进行光磨,并用手动使工件在纵向有微量的往复运动。5.2工件的装夹一、用三爪卡盘装夹工件三爪卡盘能自动定心,但定心精度低,工件夹紧后的径向圆跳动在0.08mm左右。1、较短工件的装夹(1)工件端面与内孔对夹持外圆没有位置精度要求,或内孔磨好后再磨

52、外圆。这种情形可以不用百分表找正,直接装夹。(2)工件端面与内孔对夹持外圆有位置精度要求,则要用百分表找正,可以用铜棒轻轻敲打工件右端面(见图5.7)图5.7 较短工件的装夹2、较长工件的装夹工件较长时,装夹容易偏斜,其右端的径向圆跳动量往往也大,需要进行找正。左端夹持10一五mm左右(图5.8),先找正a点,用铜棒轻轻敲击最高点,待a点基本符合要求后,再复调b点(b点的跳动量由卡盘本身的精度保证)。待再次夹紧后,复调几次方能加工。图5.8 较长工件的装夹3、盘形工件的装夹装盘形工件时,端面容易倾斜。工件夹持部位要短些,找正时用铜棒轻轻敲击(图5.9)。如果端面为精基准,则端面的跳动要控制在0

53、.01mm左右,如果端面与内圆同时磨出,端面跳动控制在0.03mm左右。待再次夹紧后,复调一次方能加工。图5.9 盘形工件的装夹4、使用三爪卡盘注意事项(1)一个卡爪对应一个径向卡槽,卡爪和卡槽有对应编号,装卡爪时要对号入座。(2)经常清理,使卡爪移动灵活。(3)卡爪的夹持部分要注意保护,找正工件时不能敲击卡爪。卡爪夹持部分损坏时,允许作适当修磨。二、用四爪卡盘装夹工件四爪卡盘不能自动定心,装夹工件时必须进行找正。四爪找正的方法如下:将四卡爪移动适当位置,使相对两爪之间的距离稍大于工件外圆,尽量使各爪与卡盘中心的距离相等。把工件装上,先用相对的两爪夹紧,再夹紧另外一对卡爪,夹紧力适当小一些,便

54、于找正。粗找正时可用划针盘,精找正时再用百分表。如图5.10a所示, 如果A点偏离中心最大,先松开爪3,夹紧爪1,使工件向爪3方向移动。移动距离较大时需微量松开爪2、4, 然后调整爪1、3,再夹紧爪2、4。大多数情况是两个方向都偏离中心(图5.10b),偏离最大点A在爪1和4之间,则应松开爪2,夹紧爪4,再松开爪3,夹紧爪1。注意各爪松开的距离都应该是微量的,特别在找正接近完成的时候。当工件的中心已基本找好,要继续提高找正精度时,只需将离旋转中心最远的一个爪夹紧些,接着夹紧相对的卡爪,再夹紧另外一对卡爪。如此反复多次,工件的径向圆跳动已基本符合要求,四个卡爪也全部夹紧工件。图5.10 用四爪卡

55、盘装夹工件四爪卡盘的装夹,主要用于装夹尺寸较大的工件,或外形为正方形、矩形和其他形状不规则的工件。三、用花盘装夹工件花盘主要用于装夹外形比较复杂的工件,如铣刀、支架、连杆等。用花盘装夹工件要注意:(1)用几个压板压紧工件时,夹紧力要均匀,压板要放平整,夹紧力方向要垂直于工件的定位基准面。(2)用花盘装夹不对称的工件时,应在花盘上装上一平衡块,并调整其位置,使花盘保持平衡四、用卡盘和中心架装夹工件磨削较长的套类零件内圆时,可以采用卡盘和中心架组合安装的方法(图5.11),以提高工件的装夹稳定性。图5.11 较长工件的装夹5.3内圆磨削砂轮一、砂轮的尺寸选择1、直径的选择为了获得良好的磨削效果,砂

56、轮直径与工件孔径应有一个适当的比值,这个比值通常在0.5-0.9之间。当内径较小时,主要问题是砂轮的圆周速度低和接长轴刚性差,此时可取较大比值;当内径较大时,砂轮圆周速度较高,接长轴刚性好,磨削热和排屑成为主要问题,所以应取较小比值。参照表5-1。表5-1 内圆磨削时砂轮直径的选择单位:mm被磨孔直径砂轮直径被磨孔直径砂轮直径12-1710100-1258017-22一五125-一五010022-2720一五0-17512527-3225175-250一五032-4530250-35020045-5540350-50025055-6550500-75035065-8060750-1000450

57、80-100702、砂轮宽度的选择在砂轮接长轴的刚性和机床功率允许的范围内,砂轮宽度可按工件长度选择,参照表5-2。表5-2 内圆砂轮宽度选择单位:mm磨削长度14304550砂轮宽度10253240二、砂轮特性选择1、硬度选择根据内圆磨削的特点,砂轮具有良好的自锐性,才能减小磨削力,减小工件发热,降低磨削区域的温度。通常内孔的砂轮要比磨外圆的砂轮硬度要软1-2级,但内孔直径小时,硬度要适当硬一些。磨削长度较长时,为避免工件产生锥度,砂轮的硬度则不可太低,一般选J-L级。2、粒度选择为了提高磨粒的切削能力,同时避免工件烧伤,应选择较粗的粒度。磨内孔砂轮的粒度比磨外圆砂轮的粒度小1-2号,通常F

58、36-F60,尤其F46多。3、组织选择因排屑困难,为了有较大的空隙来容纳磨屑,改善磨屑区域的冷却条件,避免砂轮过早堵塞,砂轮组织要较疏松一些,通常比磨外圆砂轮的组织疏松1-2号。三、砂轮形状选择常用砂轮形状有两种:平行砂轮(图5.12a)和单面凹砂轮(图5.12b)。平行砂轮(1型)最常用,可以磨削各种通孔,单面凹砂轮(5型)除磨削内孔外,还可以磨削阶台孔的端面。图5.12 砂轮的形状选择5.4内孔的测量一、用内孔百分表测量用内孔百分表测量孔径时,要与千分尺或块规组的标准尺寸比较,在批量生产中,也可磨准一只工件的内孔作为校对百分表使用,既经济又方便省时。二、用三爪内径千分尺测量三爪内径千分尺

59、具有定中心准确、测量力恒定、使用方便等有点,故使用广泛。三、用内径千分尺测量内径千分尺用于测量75mm以上的内径。四、用内测千分尺测量用于测量小孔。五、用塞规测量在大批量生产中,常用塞规检测工件内圆尺寸。通常能顺利通过孔的全长,而止端不够完全进入孔中。5.5内圆磨削常见的缺陷和消除方法六、平面磨削零件除了带有内外圆柱面、内外圆锥面外,还有若干平面成,如零件底平面,零件上相互平行、垂直或成一定角度的平面。这些平面所要求达到的技术要求主要是平面的平面度,平面间的平行度、垂直度、倾斜度以及平面与其他要素之间的位置度,还有平面表面粗糙度。当这些要求较高时,特别是加工淬硬平面,就需要进行磨削。平面磨削通

60、常是在平面磨床上进行,小型零件的平面也可在工具磨床上磨削,大尺寸圆盘的端面可在万能外圆磨床上用转动头架的方法磨削。平面磨削后的表面,精度一般前迭IT6级,表面粗糙度达Ra0.40.1m,平行度在100mm长度内为0.01mm。6.1 平面磨削的方法根据磨削时砂轮工作表面的不同,平面磨削的方法可以划分为圆周面磨削和端面磨削两种方式。一、圆周面磨削是用砂轮的圆周面(图6.1)磨削平面,砂轮与工件接触面小,磨削时发热量小,热变形不,磨削力小,排屑和冷却条件好,有利于提高磨削精度。另一方面,由于需要用间断的横向进给来完成整个工作表面的磨削,所以生产效率较低。这种方法适用于精磨各种平面零件,一般能达到0. 010.02/100mm的平面度,表面粗糙度可达到Ra1.250. 20m。图6.1 平面磨削的方法二、端面磨削端面磨削时, 砂轮的工作表面是端面(图6.1),砂轮端面与工件表面接触,接触面大,磨削过程中发热量大,切削液不易直接浇到磨削区,排屑困难,工件的热变形大,易烧伤。因此磨削质量比圆周磨削差一些。但是另一方面;端面磨削时,砂轮主轴主要承受轴向力,主轴的弯曲变形小,刚性好,磨削用量可适当选大些。如果用桶形砂轮磨削,同时参加磨削的磨粒多,所以生产效率较高。针对端面磨削方法的不足,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加以改善:(1)选用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