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制度与安全管理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59057361 上传时间:2022-03-01 格式:PPT 页数:66 大小:4.07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核心制度与安全管理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核心制度与安全管理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核心制度与安全管理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资源描述:

《核心制度与安全管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核心制度与安全管理(6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护理核心制度与安全管理 护理部 01Part护士条例护士条例第一章总 则 第一条为了维护护士的合法权益,规范护理行为,促进护理事业发展,保障医疗安全和人体健康,制定本条例。第二条本条例所称护士,是指经执业注册取得护士执业证书,依照本条例规定从事护理活动,履行保护生命、减轻痛苦、增进健康职责的卫生技术人员。第三条护士人格尊严、人身安全不受侵犯。护士依法履行职责,受法律保护。全社会应当尊重护士。第二章执业注册第七条护士执业,应当经执业注册取得护士执业证书。申请护士执业注册,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一)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二)在中等职业学校、高等学校完成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和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规定的普

2、通全日制3年以上的护理、助产专业课程学习,包括在教学、综合医院完成8个月以上护理临床实习,并取得相应学历证书; (三)通过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组织的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四)符合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规定的健康标准。 护士执业注册有效期为5年。第三章权利和义务 第十六条护士执业,应当遵守法律、法规、规章和诊疗技术规范的规定。第十七条护士在执业活动中,发现患者病情危急,应当立即通知医师;在紧急情况下为抢救垂危患者生命,应当先行实施必要的紧急救护。护士发现医嘱违反法律、法规、规章或者诊疗技术规范规定的,应当及时向开具医嘱的医师提出;必要时,应当向该医师所在科室的负责人或者医疗卫生机构负责医疗服务管理的人员

3、报告。第十八条护士应当尊重、关心、爱护患者,保护患者的隐私。第十九条护士有义务参与公共卫生和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发生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等严重威胁公众生命健康的突发事件,护士应当服从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或者所在医疗卫生机构的安排,参加医疗救护。第四章医疗卫生机构的职责 第二十一条医疗卫生机构不得允许下列人员在本机构从事诊疗技术规范规定的护理活动:(一)未取得护士执业证书的人员;(二)未依照本条例第九条的规定办理执业地点变更手续的护士; (三)护士执业注册有效期届满未延续执业注册的护士。 在教学、综合医院进行护理临床实习的人员应当在护士指导下开展有关工作。 第二十二条医疗卫生机构应当为护

4、士提供卫生防护用品,并采取有效的卫生防护措施和医疗保健措施。 第二十四条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制定、实施本机构护士在职培训计划,并保证护士接受培训。护士培训应当注重新知识、新技术的应用;根据临床专科护理发展和专科护理岗位的需要,开展对护士的专科护理培训。第五章法律责任 第三十一条护士在执业活动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依据职责分工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情节严重的,暂停其6个月以上1年以下执业活动,直至由原发证部门吊销其护士执业证书:(一)发现患者病情危急未立即通知医师的;(二)发现医嘱违反法律、法规、规章或者诊疗技术规范的规定,未依照本条例第十七条的规定提出或者报告的;(三

5、)泄露患者隐私的;(四)发生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等严重威胁公众生命健康的突发事件,不服从安排参加医疗救护的。护士在执业活动中造成医疗事故的,依照医疗事故处理的有关规定承担法律责任。第三十二条护士被吊销执业证书的,自执业证书被吊销之日起2年内不得申请执业注册。02Part护理核心制度护理核心制度 一、查对制度 二、危重病人抢救制度 三、值班交接班制度 四、分级护理制度 五、输血安全管理制度 六、病人身份识别制度 七、医嘱执行制度 八、不良事件上报制度 九、患者跌倒与坠床防范管理及报告制度 十、压疮防范制度 我院核心制度一、查对制度一、查对制度v医嘱查对制度医嘱查对制度v服药、注射、输液查对制度

6、服药、注射、输液查对制度v输血查对制度输血查对制度v手术病人查对制度手术病人查对制度v供应室查对制度供应室查对制度1、医生在电脑上下达医嘱后,主班护士在电脑上审核确认。 长期医嘱由主班护士确认后生成各种执行单(口服、注射、小治疗)。每日上午、下午主班和治疗班护士在分解发送药物前全面核对医嘱。 临时医嘱由主班护士抄写或打印加药单或执行单,另一护士核对医嘱后执行。 对有疑问的医嘱必须问清后方可执行。 2、抢救病人执行口头医嘱时护士必须复述一遍,待医生认可后方可执行,并保留用完后的安瓿,经两人核对后弃去。医嘱查对制度服药、注射、输液查对制度 服药、注射和输液必须严格进行三查七对。三查:用药前、用药中

7、查、用药后查。七对:对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浓度时间和用法 备药前要检查药品质量、标签、失效期、批号,注意水剂、片剂有无变质,安瓿有无裂痕,如不符合要求或标签不清者不得使用。服药、注射、输液查对制度v摆药后必须经二人核对方可执行。易致过敏药物,给药前询问有无过敏史,使用毒麻、限制药是要经过反复核对,用后保留安瓿,用多种药时注意有无配伍禁忌v发药或注射时,如病人提出疑问,应及时查清,方可执行输血查对制度 采血样时,护士应查对医嘱单、输血申请单、血标本标签上的姓名、病区、床号、住院号 输血前,查血液有无凝血块或溶血,并查血袋或瓶有无裂痕 查输血单与血袋或瓶上标签的姓名、血型、血袋号是否相符,交配

8、报告上有无凝集 查病人床号、姓名、住院号、血型、血袋或瓶号码及血量 血前交配报告必须经二人核对无误后方可执行 输血完毕,应保留空血袋或瓶24小时,以便必要时送检手术病人查对制度v术前准备及接病人,应查对病人床号、姓名、性别、年龄、诊断、手术名称及部位(左、右)v查手术名称及配血报告,术前用药,药物过敏试验结果等v查无菌包内灭菌指示剂以及手术器械是否齐全v凡体腔或深部组织手术,要在缝合前清点、核对吸水纱布、器械的数目是否与手术前数目相符v手术取下的标本应由巡回护士与手术者核对,再填写病理检验单后送验供应室查对制度准备器械包时,要查对品名、数量、质量及清洁度发各类无菌包时,要查对名称、数量、消毒日

9、期及灭菌指示剂收回器械包时,要查对数量、质量及清洁处理情况工作人员应保持严肃、认真、积极有序的工作态度,分秒必争抢救病人参加人员必须全力以赴,明确分工,紧密配合,听从指挥,坚守岗位,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抢救器材及药品必须齐全完备,定人保管、定位放置、用后随时补充、随时检查参加抢救人员必须熟练掌握各种抢救技术操作,以保证抢救的顺利进行二、危重病人抢救制度二、危重病人抢救制度要经常观察病情,准确及时地记录时间、剂量、方法及临床表现严格交接班制度和查对制度及时与病人家属及单位联系,让其了解病情变化如病情需转ICU病人,由主治医生决定和ICU联系,由诊治医生和责任护士送至ICU抢救完毕要及时清理物品,

10、进行消毒登记,做好抢救记录三、值班、交接班制度三、值班、交接班制度一、 值班人员必须坚守工作岗位,履行职责,保证各项治疗护理工作准确及时地进行。 二、每班必须按时交接班,接班者提前15分钟进入科室,清点交班物品及药品,阅读护理交班本及护理记录单。在接班者未明确交班内容前,交班者不得离开岗位。三、值班者必须在交班前完成本班的各项工作,做好各项护理记录,整理好物品,遇有特殊情况,必须做详细交班并与接班者共同做好工作方可离去。白班为夜班做好用物准备,如消毒敷料、试管、标本瓶、注射器、常备器械、被服等。四、接班者如发现病情、治疗、器械物品交待不清,应立即查问。接班时发现问题,应由交班者负责,接班后再发

11、生问题,则应由接班者负责。三、值班、交接班制度三、值班、交接班制度五、交接班方式和要求1、交班本应由值班护士书写,要求字迹整齐、清晰、眉栏填写齐全,如进修护士或护生写交班记录时,带教老师或护士长要负责修改并签名。无护士注册证的护士不得独立当班和主持交班。2、集体交接班:早晨集体交接班时,应站立交接并严肃认真地听取夜班报告,要求做到书面、口头、床前交接清。日班、夜班下班前应进行床头、口头及书面交班。三、值班、交接班制度三、值班、交接班制度六、交班内容:1、住院病人总人数、出入院、转科、转院、分娩、手术、死亡人数以及新入院病人、重危病人、抢救病人、大手术前后或有特殊检查处置病人的病情变化及病人思想

12、情绪2、医嘱执行情,重症病人的护理计划和护理记录、各种检查标本采集及各种处置完成情况,对未完成的工作也应向接班者交待清楚。3、常备贵重、毒、麻、限制药品及抢救物品、器械、仪器等数量,4、交接班者共同巡视检查病房是否达到清洁、整齐、安静、舒适的要求及各项制度落实情况。5、床旁交班者要交病情、输液及滴速、有无渗漏、特殊治疗情况、查看全身皮肤有无发红、褥疮、烫伤等变化;床铺是否整洁、干燥,各种导管有无脱出或阻塞,是否通畅,引流液颜色、性状、量和病人思想情绪(不在病人面前交接)。1 1、衣帽不整齐不交不接、衣帽不整齐不交不接2 2、本班工作未完成不交不接、本班工作未完成不交不接3 3、各种导管不通畅不

13、交不接、各种导管不通畅不交不接4 4、患者病情与交接描述不符不交不接、患者病情与交接描述不符不交不接5 5、患者目前治疗与交班内容不符不交不接、患者目前治疗与交班内容不符不交不接严格执行十个不交不接严格执行十个不交不接6 6、危重患者护理不到位不交不接、危重患者护理不到位不交不接7 7、为下一班准备工作未做好不交不接、为下一班准备工作未做好不交不接8 8、医疗器械物品不齐不交不接、医疗器械物品不齐不交不接9 9、抢救物品不齐不交不接、抢救物品不齐不交不接1010、治疗室办公室不整齐不交不接、治疗室办公室不整齐不交不接病情的轻重缓急,规定护理要求达到明确重点,分清主次,合理按排人力有利于提高护理

14、质量医生根据病人的病情、自理能力决定护理等级,以医嘱形式下达作出标记:一、二、三级护理及特别护理四、分级护理制度分级护理病情依据分级护理病情依据 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发生病情变化需要进行抢救的患者 重症监护患者 各种复杂或者大手术后的患者 严重创伤或大面积烧伤的患者 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并需要严密监护病情的患者 实施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并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患者 其他有生命危险,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患者一级护理一级护理(病情依据) 病情趋向稳定的重症患者 手术后或者治疗期间需要严格卧床的患者 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且病情不稳定的患者 生活部分自理,病情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的患者一级护理护理

15、要求 每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 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压疮护理、气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实施安全措施 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五、输血安全管理制度五、输血安全管理制度 一、接到输血申请单时,护士核对输血医嘱,护士持输血申请单和贴好标签的试管,两人在床边核对病人床号、姓名、性别、年龄、血型和诊断。 二、采血作交叉配血试验时必须严密核对输血申请单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血型和诊断,无误后,将采血标签粘贴于试管后抽血。同时有两名以上患者需要备血时,必须逐一分别采集血标本,禁止同时采集两位及以上病

16、人的血标本,以防差错。 三、血标本由专人送至血库,血液配好后由专门运送人员送至病房,并与病房护士共同严密核对交接。 四、输血时由二名护士(中午、晚夜班则由值班护士和值班医师)到床边严格核对,必须按照“三查”即查血的有效期、质量、查输血装置是否完好;“十对”即对受血者姓名、床号、血型、交配试验结果、供血者编号、血型及交配试验结果、采血日期、有效期。确认无误后,同时在输血申请单反面双签名,并在输血使用登记本上登记签名后方可使用。如遇特殊情况未能按时输血,应及时与血库联系,不能将血放入病区普通冰箱内。 五、如用库血,必须认真检查库血质量。如血浆变红、血细胞呈暗紫色、界线不清,提示有溶血可能,不得使用

17、。六、病人身份识别制度六、病人身份识别制度 1.在采血、给药或输血等操作前,必须严格执行患者身份识别查对制度,应至少使用两种身份识别方法(床头卡、腕带、双向核对)。 2.对能有效沟通的患者,实行双向核对法,即除了核对床头卡以外,还必须要求患者自行说出本人姓名,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 3.对无法有效沟通的患者,如:手术、昏迷、神志不清、无自主能力的重症患者,必须使用腕带。在各诊疗操作前除了核对床头卡以外,必须核对腕带,识别患者身份。 4.在实施任何介入或有创诊疗活动前,实施者亲自与患者(或家属)沟通,作为最后确认的手段,以确保对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六、病人身份识别制度六、病人身份识别制度 六

18、、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输入的血液内不得随意加入其它药品,以防血液变质。凡输入两名以上献血者之血液时,两者之间应输入少量生理盐水。 七、开始输血时,护士应观察510分钟后再离开患者,在输血的全过程中必须严密观察有无输血反应,如发生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遵医嘱用药,配合医生抢救;通知血库,并保留余血以供检查分析原因。 八、输血后血袋应存放于医疗垃圾袋内,送血库统一处理,以备发生迟发性输血反应时作检验标本之用。 九、并发症的处理流程:停止输血(血制品)立即报告医生根据医嘱用药、处理更换输液管无菌封存血液制品按要求填写不良反应报告单通知输血科及其他相关科室。六、病人身份识别制度六、病人身份识别制度

19、5.建立使用腕带标识制度(1)护士在给病人使用“腕带”作为识别标识时,必须双人核对床号、姓名、性别、年龄、科别、住院号、过敏史。过敏体质者在腕带贴上注明过敏药物名称的红色标识。(2)手术病人进手术室前,由病房护士对患者使用“腕带”作为身份识别标识,与手术室护士核对腕带内容。(3)昏迷、神志不清、语言交流障碍、输血、无自主能力的重症患者、新生儿,在诊疗活动中使用“腕带”作为辨识病人的一种必备手段。(4)急诊抢救室使用“腕带”作为操作前、用药前、输血前等诊疗活动时辨识病人的一种有效手段。(5)病人信息化管理后,执行各项治疗、护理操作时原则上一律使用条码器和腕带核对。对能有效沟通的患者,除腕带、条码

20、核对外,还必须要求患者自行说出本人姓名,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6)“腕带”原则上佩戴病人左手,佩戴时,垫12指按紧搭扣,松紧适宜,防止扭曲、勒伤。七、医嘱执行制度七、医嘱执行制度 1.医嘱处理经核对后方可执行,处理者与核对者均需签名。 2.临时医嘱应在指定的时间内立即执行并签全名。备用医嘱应根据病情需要时执行,必须注明间隔时间。 3.医嘱一般在上班后二小时内开出,层次分明,内容清楚,一般不得涂改。如需更改或撤消时,应用红笔填写“取消”字样并签名。临时医嘱应向护士交待清楚。医嘱要按时执行。开写、执行和取消医嘱必须签名并注明时间。 4.医师下达医嘱后,要复查一遍。护士对可疑医嘱,必须查清后方可执行

21、。除抢救或手术中不得下达口头医嘱,下达的口头医嘱,护士需复述一遍,认可无误后方可执行,医师要及时补记医嘱。七、医嘱执行制度七、医嘱执行制度 5.护士每班要查对医嘱,凡需下一班执行的临时医嘱要交待清楚,并在护士交班本上注明。 6.手术、分娩、转科时,在手术前和分娩、转科前医嘱下面,划一条红线,表示线以前的医嘱停止,再重开医嘱,并分别转抄于医嘱记录单和各项执行单上。 7.医生无医嘱时,护士一般不得给病员做对症处理。但遇抢救危重病人的紧急情况下,医生不在,护师可针对病情临时给予必要处理,但应做好记录并及时向诊治医师报告。九、患者跌倒与坠床防范管理及报告制度九、患者跌倒与坠床防范管理及报告制度 护理人

22、员应具备安全防范意识,对患者跌倒与坠床的危险因素能够正确评估。 对住院患者实施安全教育,教育指导病人及家属掌握预防病人跌倒与坠床的相关措施和知识。 建立健康教育专栏或宣传手册。 提供安全的就医环境。九、患者跌倒与坠床防范管理及报告制度九、患者跌倒与坠床防范管理及报告制度 跌倒与坠床评估要求: 1.新入院或转科病人。 2.病人意识状态或病情变化时。 3.使用易导致病人意识状态改变和跌倒的药物。 4.跌倒发生高危险每周评估。 5.在护理记录单上反映。 建立跌倒与坠床病人登记报告制度: 1.采取一切有效措施防范患者跌倒与坠床的发生,一旦发生,要妥善安置患者,做好请示汇报工作,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配合

23、医生做好后续治疗护理工作。 2.填写不良事件上报表,按照医院不良事件报告处理相关制度及流程进行处理。十、压疮防范制度十、压疮防范制度 1.按护理技术操作规程中压疮护理常规实施预防与护理。 2.消除压疮发生的诱发因素,做到“五勤一交班”:勤翻身、勤按摩、勤整理、勤换洗、勤检查,严格细致地交接局部皮肤情况和护理措施。 3.做到“二避免二增进”:避免局部长期受压力、潮湿、摩擦及排泄物的刺激,避免拖、拉、拽等动作,增进局部血液循环,增进营养的摄入。 4.对用担架抬入病房的住院患者、转科患者及大、中型手术后患者,由接收护士认真检查皮肤,发现问题应当面交代清楚,告知家属并做好记录。 5.对年老体弱、消瘦、

24、瘫痪、昏迷、长期卧床和采用各种强迫体位的病人应积极地采取各种防范措施。做好床旁标识,视具体情况决定翻身间隔时间,应用气垫床等,保持病人卧位舒适,床褥平整干燥,皮肤清洁。十、压疮防范制度十、压疮防范制度 6.对长期卧床的病人,无特殊情况下床头抬高30。 7.对院内难免性压疮应及时做好风险评估,并上报伤口造口压疮护理小组进行会诊定性,伤口造口压疮护理小组提出指导性意见。 8.各班护士每1-2个小时,检查病人皮肤情况,并做好详细记录。 9.各病区按要求做好压疮上报工作,护理部、科护士长、护士长负责做好压疮预防、治疗、指导和监控等工作。02Part护理安全管理护理安全管理患者安全现状 近年来关于患者安

25、全问题已成为世界各国医院质量管理主要关注的焦点,患者安全是全世界医院共同面对的问题,受到各个国家与世界卫生组织的广泛关注。国外患者安全现状 据文献报道,在美国、加拿大、新西兰、澳大利亚、英国等国,住院患者发生医疗事故的比例在2.9%16.6%,其中导致患者死亡占3%13.6%,2.616.6%导致患者永久伤残,而这些事故中的27%51%是应该可以预防的。国内患者安全现状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医疗风险事件、患者不安全的因素在不断增加,已经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因药物不良反应而住院治疗者在500万人次,约19.2万人因此死亡,构成严重的不良反应者占13%。护理安

26、全管理的认识 安全:是指没有危险、不受威胁、不出事故。 护理安全:是指尽一切力量运用技术、教育、管理三大对策,从根本上有效地采取预防措施,防范事故,把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阶段,确保病人的安全,创造一个安全、健康、高效的医疗护理环境。护理安全的内涵包含两层含义: 一是护理人员需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避免来自于药剂、器械、病菌对人体的伤害身体安全; 二是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应以操作规程为典范 ,做好各种护理记录 ,从而避免来自于患者的医疗纠纷法律安全。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提高医务人员对患者身份识别的准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提高医务人员对患者身份识别的准确性。确性。 严格执行在特殊情况下医务人员之间有效沟通

27、的程序严格执行在特殊情况下医务人员之间有效沟通的程序,做到正确执行医嘱。,做到正确执行医嘱。 严格执行手术安全核查制度和流程,防止手术患者、严格执行手术安全核查制度和流程,防止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及术式错误。手术部位及术式错误。 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落实医院感染控制的基本要求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落实医院感染控制的基本要求。 提高用药安全。提高用药安全。 建立临床实验室建立临床实验室“危急值危急值”报告制度。报告制度。 防范与减少患者跌倒事件发生。防范与减少患者跌倒事件发生。 防范与减少患者压疮发生。防范与减少患者压疮发生。 主动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主动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 鼓励患者参与医疗安

28、全。鼓励患者参与医疗安全。 都与护士相关 患者安全十大目标(2008年中国医师协会提出) 案例分析 : 深圳孕妇感染事件开庭:46人索赔两千万深圳妇儿医院手术切口感染表现: 1998年4月1日5月31日共手术292例,4月22日7月14日发生切口感染166例。潜伏期为2030天。切口部位开始为小结节,继而化脓成窦道,有线头挟出。清创换药后创面清洁但不愈合,或愈合后又复发,并有淋巴结炎倾向。调查:20份切口分泌物标本培养出龟分支杆菌(脓肿亚型)。医院环境和无菌物品细菌学检查合格。使用中和未启用的戊二醛半小时不能杀灭金葡菌、1小时不能杀灭龟分支杆菌,测浓度为0.137%。结论:戊二醛浓度错配导致手

29、术器械被分支杆菌污染,从而引起切口感染。案例分析 :错误执行医嘱导致意外 一麻痹性肠梗阻患儿,因不能进食而插了鼻饲管并行输液支持治疗;医师查房后口头医嘱:“有尿后给氯化钾10推入管内。”待患儿有尿后,护士执行医嘱时未再追问,即将10氯化钾10直接静脉推注,致使患儿心跳骤停,抢救无效而死亡。案例分析 :护士用错药七旬翁身亡 70多岁的张老汉胸口疼痛已经20多年了,今年4月,因为病情加重,他来到一家医院就诊,经过医院诊断,老汉患有冠心病、心绞痛、高血压等多种病症,医生随即建议他住院治疗。5月,一名护士在给他静脉输液时,错将其他病人含有青霉素的药物加进了他的液体里,而张老汉对青霉素过敏。点滴打完后的

30、第二天凌晨,患者病危,医院发现后立即进行施救,但还是经抢救无效身亡。 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 2011.1.25上午11时左右某病区44床家属来护士站说:“盐水挂完了”,一护士拿了24床黄庭顺的奥美拉唑问是黄爷爷吗,家属答应“是”,就给患者用上了这瓶药,液体快输完时,家属发现袋上姓名为黄一鸣,来询问,发现接错液体。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 负责输液排气的护士误将57床液体至51床进行排气,负责穿刺的护士未进行核对就进行穿刺,十分钟后患儿感不适后发觉。 某护士为患者行静脉输液操作时,穿刺点为左手桡静脉,入针后患者即感左侧上肢触电样疼痛,拔针后重新选择静脉穿刺。但患者一直感左上肢麻木不适。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

31、 患者系肿瘤病区患者,某日在病区卫生间洗澡时不慎滑到致右腕部骨折,立即予以石膏外固定。由于签署了护患沟通单未引起护患纠纷。 中午班护士在执行餐前胰岛素注射时,误执行了晚间的注射药物医嘱,引起护患纠纷。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 患者因患Ca多次入院行手术或化疗,某天深夜,趁陪护家属睡熟、夜班护士巡视病房间歇离开病区,护士及时发觉后,立即唤醒备班护士各值班医生,汇报总值班和护士长,并随家属和保安四处寻找,最后在西塘河边找到欲自杀的患者。影响因素人员因素技术因素患者因素环境和设备因素管理因素护理工作领域中与患者安全相关的因素护理工作领域中与患者安全相关的因素 如何加强护理安全管理?护理不良事件定义 护理不

32、良事件:是指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的跌倒、用药错误、走失、误吸或窒息、烫伤以及其他与患者安全相关的、非正常的护理意外事件。护理不良事件分级(香港医管局)0 级:事件在执行前被制止级:事件发生并已执行,但未造成伤害。级:轻微伤害,生命体征无改变,需进 行临床观察及轻微处理。级:中度伤害,部分生命体征有改变,需进一步临床观察及简单处理。级:重度伤害,生命体征明显改变,需提升护理级别及紧急处理。级:永久性功能丧失。级:死亡。常见护理不良事件的分类01输液 管路滑脱03身份识别错误05分娩 手术 其他02压疮 跌倒 坠床04给药错误06自杀 烫伤我院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数据(2014-2015)事件分类事件分

33、类发生数量发生数量所占百分比所占百分比压疮事件2023%导管滑脱1445%坠床、跌倒1462%意外事件673%用药错误378%输液反应384%走失287%药物外渗391%护理差错295%突发病情变化196%死亡198%失禁性皮炎1100%运用柏拉图分析医疗错误医疗错误医疗不良事件医疗不良事件无伤害事件无伤害事件迹近错失迹近错失医疗过失医疗过失可预防性可预防性无法避免的无法避免的 警讯事件警讯事件医疗异常事件分类图1 1、建立不良事件通报系统、建立不良事件通报系统2 2 不良事件的管理流程不良事件的管理流程防范措施防范措施 总结分析讨论总结分析讨论寻找问题根源寻找问题根源提出整改措施提出整改措施

34、 分析讨论原因分析讨论原因 填写护理不良事件登记表填写护理不良事件登记表24小时内及时逐级上报小时内及时逐级上报封存有关物品、送检封存有关物品、送检及时纠正,将危害降到最小及时纠正,将危害降到最小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出现护理差错或事故后出现护理差错或事故后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上报时限上报时限 O O级常规每月级常规每月3 3日前通过会议记录或网上上报护理部。日前通过会议记录或网上上报护理部。 级级24h24h内报告。内报告。 级重大紧急事件,立即上报护理部。级重大紧急事件,立即上报护理部。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上报内容:患者一般资料、不

35、良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上报内容:患者一般资料、不良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项目、主要原因、采取的措施、患者的损害程度及后果、项目、主要原因、采取的措施、患者的损害程度及后果、改进措施。改进措施。当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后,当事护士应立即报告护士长当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后,当事护士应立即报告护士长( (组长组长或高年资护士或高年资护士) )和当班医师,积极采取措施避免事态发展。和当班医师,积极采取措施避免事态发展。护理部人员接到电话上报的护理部人员接到电话上报的级以上护理不良事件,立即级以上护理不良事件,立即给予指导,视情在给予指导,视情在24h24h内到达相关科室,协助解决问题。内到达相关科室,协助解决

36、问题。对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护士长应在一周内召开护士会议,对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护士长应在一周内召开护士会议,分析事件发生的原因、影响因素及管理等各个环节,查证分析事件发生的原因、影响因素及管理等各个环节,查证根本原因,吸取教训,制定整改措施,做好质量改进。填根本原因,吸取教训,制定整改措施,做好质量改进。填写写护理不良事件报告表护理不良事件报告表一式两份,一份提交护理部,一式两份,一份提交护理部,一份科室留存。一份科室留存。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护理部质量管理专职人员对上报不良事件的科室,根据其护理部质量管理专职人员对上报不良事件的科室,根据其分级标准,视情况进行单项跟踪督

37、导,直到改进。分级标准,视情况进行单项跟踪督导,直到改进。实施不良事件主动报告非惩罚性原则,对于积极主动上报实施不良事件主动报告非惩罚性原则,对于积极主动上报不良事件科室(但草率、专业行为疏忽者除外)采取减轻不良事件科室(但草率、专业行为疏忽者除外)采取减轻责任或不予处罚。责任或不予处罚。发生护理不良事件未报告或未在规定时间内报告的科室发生护理不良事件未报告或未在规定时间内报告的科室( (病病区区) ),一经发现,将追究本人及有关科室责任。,一经发现,将追究本人及有关科室责任。护理部每月针对上报的护理不良事件的数量及性质进行分护理部每月针对上报的护理不良事件的数量及性质进行分析汇总后汇报分管领

38、导,并在护士长例会上共同分析发生析汇总后汇报分管领导,并在护士长例会上共同分析发生不良事件的根本原因,提出防范措施,使护理安全信息资不良事件的根本原因,提出防范措施,使护理安全信息资源共享。源共享。3、护理安全防范措施一、坚持预防为主,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二、开发人力资源,打造质量体系三、完善有效沟通机制,正确执行医嘱四、提高风险意识,加强关键问题的管理五、树立法律意识, 强化法制观念六、规范护理文书管理,提供有力信息七、加强高难有创技术的准入管理八、建立不良事件通报系统九、应用医疗不良事件分析工具加强护理安全管理十、接受定期检查与考评结束语 安全隐患、差错事故对于我们来说,机率可能只是1%,甚至更小,但对于每一位患者来说,将是100%! 关爱生命健康,保障患者安全,关爱生命健康,保障患者安全, 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 完善安全制度,落实安全责任完善安全制度,落实安全责任, 是我们刻不容缓的工作是我们刻不容缓的工作! !谢谢倾听!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