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 1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3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59056015 上传时间:2022-03-01 格式:PPT 页数:52 大小:7.58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新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 1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新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 1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新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 1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资源描述:

《新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 1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 1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3(5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课标要求课标要求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背景,理解人类历史为什么发展到20世纪才会出现世界大战。学案1学习探究区反馈训练区教材问题解答一、剑拔弩张的两大军事集团1.三对基本矛盾(1)法德矛盾: 中法国战败,力图寻机复仇;德国为防范法国,拼命扩充陆军,试图压制法国。(2)俄奥矛盾:主要表现在对 的争夺上。_把巴尔干视为自己的势力范围;俄国却打着 的旗号向巴尔干渗透。普法战争巴尔干半岛奥匈帝国斯拉夫主义(3)英德矛盾:德国想从英法等老牌殖民强国手中夺取殖民地,英国一贯推行欧洲大陆 政策,不愿看到 强大与其争夺殖民地等。德国均势2.军事集团形成(1)三国同盟1879年, 首先

2、缔结“同盟条约”,这个条约具有明显的 性质。德国利用意大利同法国的矛盾,把它拉入同盟。1882年,三国同盟正式建立, 成为核心。反俄德国德奥(2)三国协约1892年 和 缔结军事协定, 的局面开始出现。随着 矛盾的发展,英国分别在1904年和1907年与法、俄签订了协约,这标志着 正式建立。法国俄国两大军事集团对峙英德三国协约深化探究探究点1列强对世界市场的争夺材料英德殖民地情况变化表时间国家殖民地面积(万平方英里)殖民地人口(百万人)1880年英国770267.9德国1899年英国930309德国10014.7思考(1)图表反映了什么现象?答案19世纪末德国的殖民地无论是面积还是人口都远远落

3、后于英国。(2)针对上述情况,德国会怎么做?产生了什么影响?答案德国加紧殖民扩张。德国与老牌殖民国家英、法等矛盾尖锐,对殖民地的争夺日益白热化。(3)各国之间为何对殖民地情有独钟?请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分析。答案19世纪末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完成工业革命,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需要更多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探究点2三国协约的形成材料一英法之间在瓜分非洲问题上有利害冲突。英国控制埃及之后,加紧排挤法国势力,在扩大非洲殖民地的过程中,19世纪末双方军队几乎发生武装冲突。为了共同对付德国,1904年英法缔结协约,调整了两国在殖民地问题上的矛盾:法国放弃20多年来反对英国占领埃及的态度,正式承认埃及为

4、英国的殖民地,英国则同意法国侵占摩洛哥。材料二1907年英俄协约的签订,也同英俄调整在亚洲的矛盾有关。按照这项协定,伊朗分为三个部分,北部为俄国的势力范围,南部为英国的势力范围,中部为中立带,双方均可自由出入。阿富汗为英国的势力范围。关于中国的西藏,英俄互相承认对方在西藏的既得利益,同意维持西藏现状,承认中国对西藏拥有主权。思考(1)据材料一可知,英国同法国签订协约的主要目的是什么?英国为什么要调整与俄国在亚洲的矛盾?答案对付德国。调整与俄国在亚洲的矛盾,以便联合俄国在欧洲共同对付德国。(2)依据材料一、二,你认为英法协约和英俄协约的实质是什么?签订后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答案是背着有关国家签订的

5、帝国主义分赃协定。正式形成了三国协约,使欧洲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局面正式形成,并加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3)依据阅读以上材料获得的信息,你对资本主义国家间的关系有何认识?答案资本主义国家之间既互相斗争又互相勾结,完全以维护各自的利益为转移;在资本主义国家互相勾结的过程中,总是以牺牲弱小民族的利益为代价。重点精讲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的根源和实质。(1)根源: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美、德经济实力居世界前列,但殖民地较少。而英、法经济实力相对落后,所占殖民地较多。帝国主义国家间实力对比与所占殖民地出现不相称的状况。(2)实质:争夺殖民地和世界

6、霸权。关键点拨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资本主义国家矛盾产生的根源。19世纪末20世纪初,垄断的出现为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也加剧了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随着实力的变化,列强之间围绕瓜分世界问题的矛盾日趋尖锐,冲突愈演愈烈。归纳总结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阶段呈现出的特点:(1)各国经济都迅速发展;(2)都实现了向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过渡;(3)各国间发展的不平衡性加剧,原来最先进的国家被后起的国家超越。重点精讲一战爆发前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和斗争结果。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重重,基本矛盾是英德矛盾、法德矛盾、俄奥矛盾,其中英德矛盾逐渐演变成了最主要矛盾。其矛盾演变的结

7、果是在欧洲出现了两大军事集团: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他们疯狂扩军备战,国际关系日趋紧张,大战一触即发。归纳总结三国同盟以德国为核心,三国协约以英国为核心,其对立的实质是后起的资本主义强国与老牌的资本主义强国在争夺霸权和殖民地问题上的矛盾和斗争。教材互补多年以来,俄国打着泛斯拉夫主义的旗号,向巴尔干半岛扩张,并以南部斯拉夫人的解放者自居;奥匈帝国也致力于向巴尔干半岛扩张,它同俄国的矛盾由此产生。德国是瓜分世界筵席上的迟到者,但它要求在殖民地问题上获得更大的权益。德国向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英国发起挑战,英德矛盾激化。(人民版)二、“巴尔干火药桶”1.复杂的巴尔干(1)巴尔干半岛长期处于 的统治之

8、下,民族关系复杂。(2)两次巴尔干战争1912年“巴尔干同盟”发动了对奥斯曼帝国的一次_战争。1913年因“巴尔干同盟”内部矛盾发生第二次巴尔干战争, 战败。奥斯曼帝国民族解放保加利亚(3)帝国主义干涉巴尔干事务原因:巴尔干半岛上的战乱给列强提供了机会。表现:俄、奥匈投入对巴尔干半岛的争夺。影响:列强争夺、民族矛盾激化,使巴尔干地区成为欧洲的“ ”。火药桶2.萨拉热窝事件(1)背景巴尔干地区成为欧洲的“火药桶”。奥匈帝国以_为假想敌进行军事演习。(2)概况:1914年6月28日,塞尔维亚的民族主义者刺杀了奥匈帝国的皇储 夫妇。(3)影响:成为一战的 。塞尔维亚斐迪南大公导火线三、大战爆发1.标

9、志:在德国的支持下奥匈帝国向 宣战, 、俄、 、英相继投入战争。2.双方:一方为同盟国中的 和 ;另一方为协约国中的 、法国和俄国。塞尔维亚法德国奥匈帝国英国德3.原因(1)20世纪的世界已经基本上形成一个整体,形成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局面。(2)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争夺 和 的斗争空前激烈,影响到整个世界。(3)生产力的发展和 的进步,为大战的爆发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和 。殖民地势力范围科技技术基础深化探究材料斐迪南大公遇刺思考(1)材料中的被刺杀人物是哪国人?材料中的事件引起了什么后果?答案奥匈帝国。奥匈帝国与塞尔维亚矛盾激化,它成为一战的导火线,最终引发了一战。(2)有人说,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

10、次偶然的灾难,假如没有材料所述事件的发生,一战就不会爆发。请谈谈你的看法。答案萨拉热窝事件虽然是一个偶然性事件,但偶然中存在着必然,从当时国际形势分析,即使没有此事件,这次战争仍要发生。第二次工业革命后造成的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力量对比的变化和其殖民地之间的倒挂现象,已经说明了一战爆发的必然性。总之,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形成,帝国主义国家争夺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的斗争空前激烈,大战不可避免。深度点拨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没有永恒的朋友,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结合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即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物质决定意识,国家综合国力决定其对外政策等。1.有人把经济上的竞争作为第一

11、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1914年以前,这种“竞争”最激烈的国家是()A.英国和美国 B.英国和法国C.法国和德国 D.英国和德国解析题干信息:1914年以前“竞争”最激烈是解题的关键,依据教材可知当时的英德两国在世界范围内争夺殖民地和市场的冲突最为激烈。答案D2.1892年签订的某条约规定:“如果德国或意大利在德国支持下进攻法国,俄国应使用他的所有的军队进攻德国。如果德国或奥地利在德国支持下进攻俄国,法国应使用他的所有的军队和德国作战。”这一条约的签订标志着()A.三国同盟正式建立B.欧洲开始出现两大军事集团对峙局面C.三国协约正式建立D.欧洲两大军事集团最终形成解析根据材料中时间

12、要求“1892年”,可知是法国和俄国缔结的军事协定,标志着欧洲两大军事集团对峙局面开始出现。答案B3.1903年,英王爱德华七世访问法国,主动修复同法国的关系,其原因不包括()A.英德矛盾的日趋激化B.英国实力的相对下降C.确保欧洲大陆的均势D.联合法国以对抗德国解析英国主动寻求与法国和解,说明它放弃了以操纵欧洲“均势”为目的的“光荣孤立”政策,故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均属于英国寻求与法国和解的原因。答案C4.下列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巴尔干半岛的形势,不正确的表述是()A.俄奥矛盾主要表现在对巴尔干半岛霸权的争夺上B.一战前,奥匈帝国吞并了波斯尼亚和塞尔维亚C.巴尔干半岛长期处于土耳其帝

13、国的统治之下D.巴尔干半岛民族关系很复杂,斯拉夫人占多数解析由于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和影响,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错综复杂,主要集中在巴尔干半岛上。巴尔干半岛长期处于土耳其帝国的统治之下,巴尔干半岛民族关系很复杂,斯拉夫人占多数。答案B5.一战前,在各主要帝国主义国家中,德国的军队人数增加最快。其原因是()A.德国的经济发展速度最快B.其他国家实力减弱,难以维持军费开支C.德国发动战争的要求最为迫切D.英法等国支持德国对外扩张解析在主要帝国主义国家中,德国的经济发展速度是较快的,但还是不如美国发展迅速,排除A;当时,主要帝国主义国家的经济都有发展,只是发展速度有快慢的差异,没有一个

14、国家的实力减弱,排除B;D项更是明显错误的。答案C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890年俾斯麦下台后,威廉二世表明其对外政策时说:“在我们德意志军旗的保护标志之下,我们有理由提出要求:凡是外国人给予一切其他国家的某些权利,也同样是德意志商业、德意志商人和德意志船只所要取得的权利。”世界近代史参考资料材料二威廉二世的外交国务大臣皮洛夫说:“当其他国家分割世界时我们不会消极地躲在一旁如果英国人谈大不列颠,法国人谈新法兰西,俄国人侵占亚洲那么,我们也要求建立大德意志。”世界近代史教学资料选辑(二)请回答:(1)两则材料反映了德国的对外政策是什么?解析德国对外政策依据材料中“凡是外国人”、“建立大德意志”

15、等信息进行归纳。答案争夺世界霸权。(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德国对外政策变化的原因。解析原因需要联系德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状况进行分析。答案原因:德国经济迅速发展,实力超过英、法两国,改变了列强之间的力量对比,要求重新瓜分殖民地。(3)结合上述材料说明对德国对外政策变化所产生影响的认识。解析注意结合德国对外政策的目的,从直接影响和深远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答案列强之间争夺殖民地的斗争日益激化;英德矛盾成为列强之间的主要矛盾;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相互对峙和扩军备战;国际危机不断加剧,最终引发一战。资料回放点拨德国外长皮洛夫的演说反映了德国要从英法等国手中夺取殖民地,重新瓜分世界的对外政策。学思之窗提示明确帝国主义国家间的主要矛盾是解题的关键。三国同盟的盟主是德国,而德国的世仇是法国。由此不难看出三国同盟的矛头所向。法国为摆脱普法战争后的孤立处境,急欲寻找同盟者。这就形成了帝国主义的两大军事集团。学习延伸提示萨拉热窝事件成为一战的导火索。如果没有这一事件仍然会爆发一战,这要从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考虑。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