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语言文字运用 专题2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课件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59051633 上传时间:2022-03-01 格式:PPT 页数:153 大小:2.08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语言文字运用 专题2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53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语言文字运用 专题2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53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语言文字运用 专题2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53页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语言文字运用 专题2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语言文字运用 专题2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课件(15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走向高考走向高考 语文语文路漫漫其修远兮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吾将上下而求索新课标版新课标版 高考总复习高考总复习正确使用词语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包括熟语) 专题二专题二第一部分语言文字运用第一部分语言文字运用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语言文字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语言文字考考 情情 汇汇 锦锦考考 情情 解解 读读考考 点点 攻攻 略略巩巩 固固 提提 升升2341考考 情情 汇汇 锦锦 早在上个世纪末,当地决策者就_,提出了从单一的小农业向大农业转移的战略措施,于是一个个生态经济园区应运而生。 A老谋深算深谋远虑深思熟虑 B深思熟虑老谋深算深谋远虑 C老谋深算深思熟虑深谋远虑 D深谋

2、远虑深思熟虑老谋深算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辨析并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能力层级为综合运用E。这三个近义的成语,都有考虑谋划的意思,关键是要把握这几个成语的根本区别,然后再根据语境来判断选择。老谋深算:指周密地筹划;深远地打算。形容人老练精细;很有谋略。深谋远虑:指计划得很周密;考虑得很长远。深思熟虑:反复细致地思索考虑。“老谋深算”侧重于有谋略;“深谋远虑”偏重于“远”,并有“计划、谋划”之意;“深思熟虑”偏重于“熟”、“反复”、“深入地考虑”。 A当仁不让责无旁贷义不容辞 B责无旁贷义不容辞当仁不让 C义不容辞责无旁贷当仁不让 D义不容辞当仁不让责无旁贷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辨析并正确

3、使用成语的能力,能力层级为综合运用E。所给的三个成语意思相近,但又有所不同,每个成语所偏向的重点是有区别的:“当仁不让”原指以仁为任,无所谦让,后指遇到应该做的事就积极主动去做,不推让;“责无旁贷”指自己应尽的责任,不能推卸给旁人;“义不容辞”指道义上不允许推辞,理应接受。句的中心是“医务人员的天职”,很明显是道义上的,故应填“义不容辞”;句主要说的是“父亲们所承担的义务”,所以应该填“责无旁贷”;句主要强调的是“不推让”,应填“当仁不让”。故只有选C项。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辨析并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能力层级为综合运用E。振振有词:形容自以为理由很充分,说个不休。多用为贬义。浩如烟海:形

4、容典籍、图书等极为丰富。此处恰当。电光火石:原为佛家语,比喻事物瞬息即逝。现多形容事物像闪电和石火一样一瞬间就消逝。亦用作比喻行动迅速,出手先制。此处应为“豁然开朗”。平分秋色:比喻双方各得一半,不分上下。句中为“几家”,显然不合语境。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辨析并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能力层级为综合运用E。A项,芝兰玉树:比喻有出息的子弟。形容对象错了。B项,闻过则喜:听到别人批评自己的缺点或错误,表示欢迎和高兴。指虚心接受意见。C项,上下其手:比喻玩弄手法,串通作弊。褒贬不当。D项,从一而终:丈夫死了不再嫁人,这是旧时束缚妇女的封建礼教。形容对象错了。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辨析并正确使

5、用成语的能力,能力层级为综合运用E。“指日可待”指(事情、希望等)不久就可以实现。D项说的是碳排放过量给环境带来的危害,用在此处不合语境。考考 情情 解解 读读 一、考纲解读 2016新课标考试大纲要求: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E级(表达应用)。本考点涉及:成语、熟语、实词、虚词、惯用语等,以成语为主。 二、考情特点 (1)重点明确。综合近五年新课标考情,呈现两大特点:一是以成语考查为主,特别是近两年以考查近义成语为主。二是对于成语着重于词义轻重、范围大小、适用对象、褒贬色彩等方面的考查。命题形式以客观选择题为主,主要是判断正误。 (2)综合程度高。注意近义成语和把成语与诗句结合考

6、察的形式。注意成语考查中“三不辨”“三不合”,“三不辨”即不辨词义、不辨对象、不辨色彩,“三不合”即不合语境、不合逻辑、不合习惯。考考 点点 攻攻 略略 本考点分为八点:辨析近义成语、把握关键语素、注意适用对象、关注感情色彩、避免搭配不当、辨清成语谦敬、留心重复累赘和记准多义成语。 (一)辨析近义成语 在众多的成语中,意思相近的近义成语占了相当大的比例。新课标卷14、15两年均考查近义成语,其他省市也有涉及,如何辨析这些近义成语就成了我们必须关注的一个知识点。 A故步自封墨守成规抱残守缺 B墨守成规故步自封抱残守缺 C抱残守缺故步自封墨守成规 D墨守成规抱残守缺故步自封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正

7、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墨守成规”是指思想保守,守着老规矩不肯改变。“抱残守缺”形容思想保守,不求改进。“故步自封”比喻守着老一套,不求进步。 技巧攻略 辨析近义成语可以考虑从提取关键语素、适用对象范围、词义轻重、感情色彩等方面,结合语境做出选择。 温馨提示 注意下列成对的成语容易在同一语境中误用: 耳濡目染耳闻目睹东山再起死灰复燃 望其项背望尘莫及身临其境设身处地 舍本逐末本末倒置形影相吊形影不离 不拘一格无拘无束不以为然不以为意 首当其冲当务之急刮目相看侧目而视 置若罔闻置之度外一见如故一见钟情 乐不思蜀乐不可支不负众望不孚众望 间不容发亲密无间首当其冲首屈一

8、指 惨无人道惨绝人寰趁火打劫浑水摸鱼 心满意足称心如意外强中干色厉内荏 深谋远虑深思远虑大张旗鼓大张声势 当仁不让义不容辞道貌岸然一本正经 等量齐观相提并论洞若观火明察秋毫 翻云覆雨朝秦暮楚无所不为为所欲为 生吞活剥囫囵吞枣绘声绘色有声有色 历历在目记忆犹新出生入死舍生忘死 功亏一篑功败垂成和颜悦色平易近人 束之高阁置若罔闻见机行事见风使舵 中美两国分别借海牙核峰会和APEC会议实现了两次元首会晤。其中,“瀛台夜话”实现了两国元首长达五个多小时破纪录的_式交谈。 A各抒己见推心置腹畅所欲言 B推心置腹畅所欲言各抒己见 C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推心置腹 D推心置腹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答案C 解析畅所欲言

9、:尽情说出想说的话,没有约束的把心里的话吐露出来。重在说话人的心情。各抒己见:个人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重在发表己见。推心置腹:把赤诚的心交给人家。重在待人真诚,且所涉及的对象一般是个人或较少的人。 时间真如_,刚刚迈进高中大门的那一刻仿佛就在昨天,转眼间,我们距离高考已经只剩一百多天了。 A休戚与共东山再起另眼相看白驹过隙 B休戚相关死灰复燃刮目相看行云流水 C休戚与共死灰复燃刮目相看白驹过隙 D休戚相关东山再起另眼相看行云流水 答案C 解析“休戚与共”指忧喜、祸福彼此共同承担,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同,侧重主观上的认识和态度;“休戚相关”指忧喜、祸福彼此相关连,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关,侧重客观

10、存在的关系。死灰复燃:比喻已经停息的事物又重新活动起来(多指坏事);东山再起:指失势以后重新恢复地位。“刮目相看”是指用新的眼光来看待;“另眼相看”是指用另一种眼光看待,多指看待某个人或某种人不同于一般。“行云流水”形容诗文、书画、歌唱等自然流畅;“白驹过隙”形容时间过得飞快。 在首相安倍晋三尚未离开中国之时,日本外相岸田文雄就有些_,在记者会上发表违背中日四点原则共识的言论,日方这种言而无信的态度着实令人失望。 A迫在眉睫刻不容缓迫不及待 B刻不容缓迫在眉睫迫不及待 C迫不及待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D刻不容缓迫不及待迫在眉睫 答案B 解析刻不容缓:片刻也不允许拖延,形容形势紧迫。迫在眉睫:比喻事

11、情临近眼前,十分紧迫。迫不及待:急迫得不能再等待。 (二)把握关键语素 望文生义是成语考查经常设置的考查点,不了解成语的确切含义,仅从字面上牵强附会,造成不确切的理解,从而做出错误的判断。解决望文生义的问题可以通过把握关键语素来解决。 典例解析 (2015山东)新闻发布会上,他讲话仅用了八分钟,简洁明了,新闻性、针对性强,没有一句穿靴戴帽的空话套话。 解析“穿靴戴帽”是一个容易望文生义的成语,考生要注意,现在只使用其比喻义,而不能误解成字面义。穿靴戴帽:比喻在写文章或讲话中套用一些空洞的、例行的政治说教。因多在开头和结尾部分,所以说“穿靴戴帽”。使用正确。 技巧攻略 有些成语有表、里两个意思,

12、而字面意义并不是它的真正含义,这种情况可以通过把握成语中的关键语素来处理。如“不足为训”,可以通过把握词中的“训”字来揣摩整个成语的意思。 易望文生义的成语: 长此以往:长久这样下去。 曾几何时:指时间过去没多久。 对簿公堂:对簿:受审问;公堂:旧指官吏审理案件的地方。在法庭上受审问。 耳提面命:形容恳切地教导。 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 火中取栗:比喻冒危险给别人出力,自己却上了大当,一无所得。 毁家纾难:捐献全部家产,帮助国家减轻困难。 临危授命:指在危亡关头勇于献出生命。 马革裹尸:用马皮将尸体包裹起来,指英勇杀敌,战死疆场。 拍手称快:拍着手喊痛快,多指仇恨得到消除。 期

13、期艾艾:形容口吃,说话不利索。 如履薄冰:指做事小心谨慎。 答案错。以邻为壑:拿邻国当作大水坑,把本国的洪水排泄到那里去,比喻把灾祸推给别人。此处望文生义。 答案对。“各有千秋”意思是各有各的存在价值。比喻各人有各人的长处,各人有各人的特色。用在此处恰当。 答案错。像水泼向石头上,点滴不入。比喻听而不闻或言论毫无效果。这里错解为:石头投入水中,击起无穷波浪,形容反映强烈。 答案错。曲尽其妙:委婉地将事物的妙处生动细致地表现出来(曲:委婉)。例句却将其误解为“唱曲”之意了。 答案错。比喻暗中勾结,玩弄手法,串通作弊。例句将其误解为“频繁做手势”。 解析济济一堂:形容很多有才能的人聚集在一起。 是

14、形容许多人聚集在一起,适用对象错误,适用对象是人,而不是物。 技巧攻略 对于造成适用对象不明容易造成张冠李戴的成语,关键在于平时的积累。 温馨提示 下列成语适用的对象请留意: 1汗牛充栋(形容藏书很多) 2侃侃而谈(谈得理直气壮) 3一言九鼎(说话有分量,不能用于自己) 4首当其冲(作谓语,不做定语) 5不瘟不火(指表演) 6鼎力相助(用于对方或他人,不用于自己) 7脱颖而出(比喻人才) 8不可理喻(形容态度蛮横或愚昧无知) 9良莠不齐(侧重于人的品质) 10抛砖引玉(自谦之辞) 11鬼斧神工(建筑、雕塑等技艺精巧) 12美轮美奂(形容房屋高大美丽) 13炙手可热(形容人很有权势) 14明日黄

15、花(过时的新闻报道或事物) 15翻云覆雨(比喻反复无常或玩弄手段) 16耳提面命(表示长辈的谆谆教导) 17叹为观止(主语是人) 18赏心悦目(主语是人) 19无所不为(干坏事) 20不胫而走(消息传得很快) 答案对。鳞次栉比:形容建筑物等多而集中,排列整齐。 答案错。“广开言路”指尽量给下面创造发表意见的条件。是上级对下级而言,句意是代表们积极发言,应该是会议组织者广开言路,而不是代表。 答案错。“倚马可待”意为靠着即将出征的战马起草文件,可以立等完稿。形容文思敏捷,文章写得快。特指人的文思敏捷,不能用来形容做事比较快,适用对象不当。 答案对。风姿绰约:形容女子风韵姿态柔美动人。这里形容梅兰

16、芳是可以的,因为她扮演的是旦角。 答案错。字正腔圆:(说或唱)字音准确,腔调圆润(多用于戏曲或曲艺)。 解析褒贬失当。擢发难数:拔下的头发难以数清,比喻罪行很多。贬义。 技巧攻略 很多成语有着鲜明的感情色彩,或褒,或贬。运用时,要注意目的、场合、对象。赞扬、夸奖的时候要用褒义成语,贬斥、批评的时候要用贬义成语。命题者往往故意褒词贬用,贬词褒用。这类成语复习时注意做好整理、归纳。 温馨提示 (1)耳提面命(褒义)(2)雨后春笋(褒义) (3)凤毛麟角(褒义)(4)集腋成裘(褒义) (5)蔚然成风(褒义)(6)胸无城府(褒义) (7)置之度外(褒义)(8)无微不至(褒义) (9)中流砥柱(褒义)(

17、10)蒸蒸日上(褒义) (11)名噪一时(褒义) (12)侃侃而谈(褒义) (13)倾巢而出(贬义) (14)无所不为(贬义) (15)无所不至(贬义) (16)始作俑者(贬义) (17)处心积虑(贬义) (18)弹冠相庆(贬义) (19)改头换面(贬义) (20)大腹便便(贬义) (21)推波助澜(贬义) (22)半斤八两(贬义) (23)翻云覆雨(贬义) (24)大放厥词(贬义) (25)飞黄腾达(贬义) (26)兔死狐悲(贬义) (27)信口雌黄(贬义) (28)咬文嚼字(贬义) (29)望尘而拜(贬义) (30)昼伏夜出(贬义) (31)师心自用(贬义) (32)高谈阔论(贬义) (3

18、3)名噪一时(褒义) (34)倾巢而出(贬义) (35)胸无城府(褒义) (36)振振有词(贬义) 答案错。倾巢而出:出动全部的力量(多含贬义)。用在此句中感情色彩错误,褒贬失当。 答案对。蔚然成风:一件事情逐渐发展盛行,形成一种良好风气。褒义词。 答案错。巧舌如簧:指舌头灵巧,像簧片一样能发出动听的乐音。形容花言巧语,能说会道。含贬义,形容演讲选手,不合语境。 答案错。上下其手:比喻玩弄手法,串通作弊。褒贬不当。 (五)避免搭配不当 成语依据某种语法关系,往往有较固定的搭配方式,如果脱离这种搭配,则容易出错。一是修饰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二是主谓搭配不当,三是介宾搭配不当,四是某些动词不能带宾

19、语。 解析刚柔相济:刚强的和柔和的互相补充,使恰到好处。此处形容“舞者形体”搭配不当。 技巧攻略 (1)依据语法知识,分析成语所在句子的结构,看是否存在搭配不当的问题。如“由于他入木三分的启发,我对人生有了新的认识”,“入木三分”是用来形容见解、议论、分析、刻画很深刻,与“启发”无法搭配。 (2)分析成语在句子中的常用语法功能,看是否存在不符合使用习惯的情况。如“我与望老共事多年,他的为人治学,以及领导才能,的确受益匪浅”,“受益匪浅”的主语应为人,与“为人治学、领导才能”无法搭配,根据文意此处应填入一赞颂之词,如“出类拔萃”。 (3)注意积累一些常见易错成语的语法规则。如“深思熟虑”只能作谓

20、语,后面不能带宾语;“耳濡目染”“司空见惯”“津津乐道”等成语后面不能带宾语;“同日而语”“相提并论”“一概而论”“善罢甘休”“望其项背”等成语不能用在肯定句中,只能用在否定句和疑问句中。 温馨提示 容易出现搭配不当的成语: 不可开交安之若素毋庸置疑深思熟虑 同心同德耳濡目染津津乐道司空见惯 漠不关心不约而同同日而语相提并论 等闲视之一概而论善罢甘休望其项背 蔚然成风失之交臂畅所欲言 答案错。安之若素:安然相处,和往常一样,不觉得有什么不合适。一般用作谓语、定语。而此句中用作状语,修饰熊猫喝水后走动的情态,显然不合语境。 答案错。毋庸置疑:指事实明显或理由充分,不必怀疑,根本就没有怀疑的余地。

21、此处成语犯了用法不当的错误。用法上,这个成语只作谓语(如“这点毋庸置疑!”)、定语(如“毋庸置疑的事”),不能做状语。 答案错。历历在目:指远方的景物看得清清楚楚,或过去的事情清清楚楚地重现在眼前。这里用来形容“亲情”,显然搭配不当。 答案错。“栉风沐雨”一般作谓语,不作定语,不能和中心语“斗笠”搭配。栉风沐雨:形容人经常在外面不顾风雨地辛苦奔波。 答案错。瓜田李下:比喻容易引起嫌疑的地方。句中用于修饰“田园生活”搭配不当。 (六)辨清成语谦敬 谦词,是人们日常交际中必不可少的表示谦虚的言辞,只能用于自己。敬词是指含恭敬口吻的用语,只能对他人。成语运用中,如果辨别不准,就会导致谦敬错位。 解析

22、敝帚自珍:把自己家的破扫帚看成价值千金的宝贝,很爱惜。比喻自己的东西虽差,自己却非常珍惜。是谦辞,不能用于称对方的物品。 技巧攻略 有些成语的使用有其特定的场合,有些成语使用时还需要区别长幼、尊卑、主客、男女等。所以要积累具有谦敬色彩的词语,使用时注意场合和禁忌,做到自谦敬人,合度得体。 温馨提示 (1)常见谦词: 恭敬不如从命望尘莫及一得之愚尸位素餐 不足挂齿雕虫小技绠短汲深东涂西抹 区区此心愚者千虑, 必有一得 管窥蠡测蓬荜生辉敝帚自珍抛砖引玉 贻笑大方无功受禄敬谢不敏忝列门墙 信笔涂鸦一孔之见才疏学浅德薄才疏 德薄能鲜挂一漏万不情之请姑妄言之 笨鸟先飞一枝之栖班门弄斧聊表寸心 避让贤路容

23、膝之安 (2)常见敬辞: 高朋满座大材小用率先垂范虚怀若谷 高抬贵手不吝赐教鼎力相助洗耳恭听 虚左以待 答案C 解析狗尾续貂:比喻拿不好的东西接在好的东西的后面,用在自己的作品,表示谦虚。蓬荜生辉:表示由于别人到自己家里来或张挂别人给自己题赠的字画等,而使自己非常光荣。不耻下问:指不以向学问比自己差或职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耻,用于人,不用于己。鼎力相助:敬辞,指别人的大力相助。 答案A 解析一言九鼎:敬辞。别人说话顶用,受到大家尊重。洗耳恭听:谦辞。形容恭敬而认真地听人讲话,多用于请人讲话时说的客气话。无功受禄:没有功劳而得到报酬。敬谢不敏:敬,恭敬;谢,推辞;不敏,不聪明,没有才能。指恭敬地

24、表示没有能力或不能接受,表示推辞做某事的客气话。 答案A 解析忝列门墙:忝,表示辱没他人,自己有愧。表示自己愧在师门。不情之请:客套话,不合情理的请求,向人求助时称自己的请求。笨鸟先飞:表示自己能力差,恐怕落后,比别人先行一步。敝帚自珍:一个破扫把,自己也十分珍惜。比喻自己的东西再不好也值得珍惜。 答案A 解析班门弄斧:班,指古代的巧匠鲁班。在鲁班门前耍弄斧头。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B.信笔涂鸦:谦辞,写得不好。C.一孔之见:比喻狭隘片面的见解。D.恭敬不如从命:与其态度谦逊有礼,不如遵从人家的意见。 (七)留心重复累赘 重复累赘,是指不明白成语的确切含义,从而造成了语境中的一些词的含义与成

25、语自身的含义重复。这种类型的误用主要表现在句子中已经含有该成语的部分意思的词语,造成整个句子重复啰嗦。 解析“津津乐道”的意思是很感兴趣地谈论某人某事,可作谓语、定语。“谈论”与“津津乐道”中的“道”重复。 技巧攻略 对于成语在句子中的意思是正确的题项,还要观察成语与句中其他词语意义是否有重复。另外,注意积累易重复成语的一些说法。 答案错。“猝不及防”与“惊喜”都有突然发生的意思,造成词义重复赘余。 答案错。“弥足珍贵”和“更加”语义重复。 答案错。“根本”和“釜底抽薪”语义重复。 答案错。“习以为常”是经常做某件事,就会习惯地把它当作最平常的事情来看待,“觉得”多余。 答案错。“丰富多彩”与

26、“十分”语义重复。 (八)记准多义成语 有的成语不止一个义项,它除了适用于一般语境的常用义外,还派生出适合特殊语境的非常用义项。对于多义成语考查也是成语考查的一个侧重点。 温馨提示 常见多义成语: 左右逢源淋漓尽致想入非非偃旗息鼓指手画脚 不三不四不绝如缕舞文弄墨洁身自好珠圆玉润 如虎添翼披肝沥胆另眼相看微乎其微老气横秋 金玉满堂引火烧身入木三分平铺直叙犬牙交错 灯红酒绿一步登天玲珑剔透八面玲珑不动声色 平易近人秀色可餐眉来眼去穷形尽相水落石出 按图索骥姹紫嫣红暗送秋波不明不白不绝如缕 短小精悍粉墨登场捉襟见肘战战兢兢朝秦暮楚 守株待兔目无全牛 答案错。左右逢源:比喻做事得心应手,顺利,褒义;

27、也比喻办事圆滑,贬义。两种意义都强调“做”而非“说”。 答案对。不绝如缕:像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就要断了。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不是连续不断。 答案对。洁身自好:指保持自身纯洁,不同流合污(褒);也指怕招惹是非,只关心自己不关心公众利益(贬)。 答案对。珠圆玉润:形容歌声婉转优美;或文字流畅明快。 答案对。金玉满堂:形容占有很多财富;也比喻很有才学,学识丰富。巩巩 固固 提提 升升 A不敢苟同不以为意不以为然 B不以为意不敢苟同不以为然 C不敢苟同不以为然不以为意 D不以为然不以为意不敢苟同 答案C 解析不敢苟同:不敢随便地同意,指对人对事抱慎重态度。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多

28、含轻视意。不以为意: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不重视,不认真对待。 A曲突徙薪釜底抽薪饮鸩止渴 B曲突徙薪饮鸩止渴釜底抽薪 C饮鸩止渴釜底抽薪曲突徙薪 D饮鸩止渴曲突徙薪釜底抽薪 答案A 解析曲突徙薪:比喻事先采取措施,预防危险发生;釜底抽薪: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饮鸩止渴:比喻用有严重危害的手段解决眼前问题。 A侃侃而谈娓娓而谈夸夸其谈 B夸夸其谈娓娓而谈侃侃而谈 C侃侃而谈夸夸其谈娓娓而谈 D娓娓而谈侃侃而谈夸夸其谈 答案A 解析侃侃而谈:指人理直气壮、从容不迫地说话。娓娓而谈:指人说话时连续不断、生动地谈论。夸夸其谈:形容说话、写文章时浮夸,不切实际而又滔滔不绝。 我们村干部是为人民服务的,对

29、群众的温饱问题,岂能_。 A满不在乎漠不相关漫不经心漠不关心 B漠不关心漫不经心漠不相关满不在乎 C满不在乎漫不经心漠不相关漠不关心 D漠不关心漠不相关漫不经心满不在乎 答案C 解析句的特征比较明显:对群众的温饱,绝不能“漠不关心”,据此,淘汰了B、D两项;句的主语是“我们”,说明是个复数。审视前面,发觉“我们”指代的是“我”和“戏剧”,据此,便能推断要选的成语“漠不相关”。 A麦穗两岐披沙捡金俾昼作夜 B麦穗两岐含英咀华俾昼作夜 C河清海晏含英咀华宵衣旰食 D河清海晏披沙捡金宵衣旰食 答案C 解析河清海晏:黄河的水清了,大海也平静了。用来形容天下太平。也说海晏河清。含英咀华:比喻琢磨和领会诗

30、文的要点和精神。宵衣旰食:天不亮就穿起衣服,天黑了才吃饭,形容勤于政务。麦穗两岐:一麦生两穗。丰年之兆。比喻相像的两样事物。披沙捡金:披:分开;捡:挑选。拨开沙子,挑选金子。比喻从大量的东西中选取精华。不合语境。俾昼作夜:指晨昏颠倒,常用在无限制地享乐。语意不当。 A微乎其微九牛一毛微不足道 B九牛一毛微不足道微乎其微 C微不足道微乎其微九牛一毛 D微乎其微微不足道九牛一毛 答案B 解析九牛一毛,比喻数量极微小或价值微不足道,一般用于比较数量的场合。微不足道,渺小得不值一说,强调“不足道”。微乎其微,强调数量少。 本市各类培训机构中外籍教师的素质参差不齐,市场上正规的培训机构基本都能执行外教聘

31、任规定,但庞大的外语培训市场还是有不少_者。 A鱼龙混杂鱼目混珠滥竽充数 B鱼目混珠滥竽充数鱼龙混杂 C鱼目混珠鱼龙混杂滥竽充数 D滥竽充数鱼龙混杂鱼目混珠 答案C 解析鱼目混珠:拿鱼的眼睛冒充珍珠,比喻拿假的东西冒充真的东西。鱼龙混杂:比喻坏人和好人混在一起。 滥竽充数:借指没有真正才干,而混在行家里面充数,或拿不好的东西混在好的里面充数。 A假公济私营私舞弊徇私舞弊 B营私舞弊徇私舞弊假公济私 C徇私舞弊假公济私营私舞弊 D徇私舞弊营私舞弊假公济私 答案D 解析徇私舞弊:徇,曲从;舞,舞弄,耍花样。屈从私情,照顾私人关系而做违法乱纪的事。营私舞弊:营,谋求;舞,玩弄;弊,指坏事。指为自己谋

32、求私利而做犯法的事。假公济私:假,借;济,帮助。假借公家的名义,谋取私人的利益。“徇私舞弊”与“营私舞弊”词义重,所做之事均触犯法律,“假公济私”词义轻,所做之事不一定触犯法律。 答案B 解析A鬼斧神工:形容建筑、雕塑的技艺精巧,非人工所能为。B.不足为训:不值得作为效仿的准则。C.首当其冲:首先受到某种势力的攻击或遭受到某种灾难。D.费尽心机:挖空心思,想尽办法。多含贬义。 答案D 解析豁然开朗:不能用来形容人的性格。只用于环境或精神,适用对象不当; A激浊扬清:原来比喻除去坏人,奖励好人。现在比喻发扬好的,去除坏的;B.秀色可餐,双义成语,景美或女子美;C.病入膏肓:形容病情十分严重,无法

33、医治,比喻事情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 答案B 解析A项“马革裹尸”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指英勇作战、献身疆场的无畏气概。不是“死得很惨”的意思。 B项“天马行空”,意指神马在空中奔腾飞驰。多形容诗文、书法、言行等气势豪放,不受拘束,流畅自然。也形容说话做事想法不着边际。后也比喻浮躁不安。 C项“溢美之词”,过分夸奖,过分吹嘘的话语。溢,过分,超出。多指贬义, 常误用于褒义场合。 D项“管窥蠡测”,指人对事物的观察和了解很狭窄,很片面。含贬义。 答案C 解析A项,风生水起:风从水面吹过,水面掀起波澜。形容事情做得有生气,蓬勃兴旺。感情色彩不当。B项,瓦釜雷鸣:比喻无德无才的人占据高位,煊赫一时。这

34、里是望文生义。D项,“一笔抹杀”比喻轻率地把优点、成绩等全部否定,此处应为“一笔勾销”。 答案A 解析A项,“如火如荼”:原比喻军容之盛,现形容旺盛、热烈或激烈。B项,“亦步亦趋”:比喻自己没有主张,或为了讨好,每件事都效仿或依从别人,跟着人家行事。C项,“讳莫如深”:原意为事件重大,讳而不言。后指把事情隐瞒得很紧。不合语境,应该用“韬光养晦”。D项,“不可理喻”:不能够用道理使他明白,形容固执或蛮横,不通情理。应该用“不言而喻”。 答案B 解析“并驾齐驱”指并排套着几匹马一齐快跑,形容齐步前进,不分先后;也可指力量、水平、才能、程度等不相上下。A.“如火如荼”形容旺盛、热烈或激烈;用以表现微

35、信发展迅猛不合语境,可使用“如日中天”。C.“曲尽其妙”是指把其中微妙之处委婉细致地充分表达出来,形容表达能力很强;在句中不能用来陈述“歌曲”,属望文生义。D.“势如破竹”比喻节节胜利,毫无阻碍。属对象误用。 答案B 解析A项,“始作俑者”,指用佣殉葬的人,比喻恶劣风气的开创者。“婚姻登记手续简化”不是“恶邪风气的创始者”。B项,“裹足不前”形容停步不前,好像脚被缠住一样。使用正确。C项,“如出一辙”,形容像出自同一个车辙,比喻两件事情非常相似。“大闸蟹的外表”不能用“如出一辙”形容,可用“毫无二致”。D项,“炙手可热”,比喻权势大,气焰盛,使人不敢接近。用错对象。 答案B 解析一马当先:原指

36、作战时策马冲锋在前。形容领先。也比喻工作走在群众前面,积极带头。芸芸众生:佛教指一切有生命的东西,一般也用来指众多的平常人。息息相关:息:呼吸。相:相互。关:关系,关联。呼吸也相互关联。形容彼此的关系非常密切。驾轻就熟:驾:赶马车。驾轻车,走熟路。比喻对某事有经验,很熟悉,做起来容易。 答案A 解析水木清华:形容园林里池水花木清幽美丽。B.心劳日拙:费尽心机,不但没有得到好处,反而处境越来越糟。应为“心力交瘁”。C.趋利避害:奔向有利的一面,而避开有害的一面。应为“急功近利”。D.目不交睫:没有合上眼皮。形容夜间不睡觉或睡不着。应为“目不转睛”。 答案A 解析A项,扬汤止沸:指把锅里开着的水舀

37、起来再倒回去,使水凉下来而不沸腾。比喻办法不彻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B项,石破天惊:原形容箜篌的声音忽而高亢,忽而低沉,使人震惊,有不可名状的奇境。后多用来形容事情或文章议论新奇惊人。此处对象用错。C项,左右为难:指左也不是,右也不好,形容无论怎样做都有难处。不能用“最感”来修饰。D项,牛刀小试:比喻有很大的本领,先在小事情上施展一下;也比喻有能力的人刚开始工作就表现出才能。但也很难说初次一干就创出基业了。 答案B 解析犯而不校:受到别人的触犯或无礼也不计较,是儒家宣扬的恕道。 答案D 解析A项,鱼贯而出:像游鱼那样一个跟着一个地接连着走。形容一个接一个地依次出去。只能形容人。B项,应该改为“将”,把、用的意思;对:表示动作的对象。C项,墙头草:比喻无主见的人、顺风倒的人。与语境不符。D项,活色生香:书面上呈现活生生的景象,而且散发出香味。形容诗画所描绘的景物生动逼真。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