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方言俗训释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59026249 上传时间:2022-03-01 格式:PPT 页数:64 大小:293.0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第七章方言俗训释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第七章方言俗训释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第七章方言俗训释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资源描述:

《第七章方言俗训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七章方言俗训释(6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七章 方言俗語的訓釋p我國傳統的訓詁學其主要目的是為經我國傳統的訓詁學其主要目的是為經學服務的,因此它所研究的學服務的,因此它所研究的對象對象主要主要是儒家經典,它所解釋和考辨的主要是儒家經典,它所解釋和考辨的主要是先秦兩漢的古字古詞。但是這並不是先秦兩漢的古字古詞。但是這並不等於說先秦兩漢的古字古詞便是訓詁等於說先秦兩漢的古字古詞便是訓詁學的唯一研究學的唯一研究對象對象。訓詁學作為一種。訓詁學作為一種古代文獻語言學,它應該而且必須古代文獻語言學,它應該而且必須破為經學服務的樊籬,去擴大自己的破為經學服務的樊籬,去擴大自己的研究範圍,開闢新的研究領域。研究範圍,開闢新的研究領域。第七章 方言

2、俗語的訓釋p漢魏六朝以後的文言詞語,基本上是漢魏六朝以後的文言詞語,基本上是承襲了先秦兩漢的書面語詞,沒有多承襲了先秦兩漢的書面語詞,沒有多少新的發展變化,而漢魏六朝以後的少新的發展變化,而漢魏六朝以後的方俗語詞,則出現了許多新的情況,方俗語詞,則出現了許多新的情況,而又為傳統訓詁學所不甚措意的。今而又為傳統訓詁學所不甚措意的。今天我們研究訓詁學,必須對方俗語詞天我們研究訓詁學,必須對方俗語詞的研究予以充分的重視。的研究予以充分的重視。第七章 方言俗語的訓釋p關於俗語詞研究的意義,可以從兩方面來看:關於俗語詞研究的意義,可以從兩方面來看:p( (一一) )俗語詞研究是漢語詞彙史研究的重要環節俗

3、語詞研究是漢語詞彙史研究的重要環節p在整個漢語史的研究中,關於詞在整個漢語史的研究中,關於詞彙彙史的研究是史的研究是最薄弱的環節,而在詞彙史的研究中,關於俗最薄弱的環節,而在詞彙史的研究中,關於俗語詞的研究又幾乎等於零。俗語詞研究應該在語詞的研究又幾乎等於零。俗語詞研究應該在漢語詞彙史的研究中占居重要的地位,因為漢漢語詞彙史的研究中占居重要的地位,因為漢語的全部詞語的全部詞彙彙絕不僅僅存在於歷代的雅言絕不僅僅存在於歷代的雅言即規範化的書面語中,還包括歷代的口頭語即規範化的書面語中,還包括歷代的口頭語詞,即方言、俗語之類。詞,即方言、俗語之類。第七章 方言俗語的訓釋p前代學者對於方俗語詞雖也做過

4、一些研究,並前代學者對於方俗語詞雖也做過一些研究,並撰為專書,如翟灝的通俗編、錢大昕的撰為專書,如翟灝的通俗編、錢大昕的恒言錄、毛奇齡的越語肯綮錄、胡文恒言錄、毛奇齡的越語肯綮錄、胡文英的吳下方言考、梁同書的直語補英的吳下方言考、梁同書的直語補正、郝懿行的證俗文、梁章钜的稱謂正、郝懿行的證俗文、梁章钜的稱謂錄、陳錄、陳鱣鱣的恒言廣證,近人章太炎的的恒言廣證,近人章太炎的新方言等等,但基本上是資料纂集的性新方言等等,但基本上是資料纂集的性質,系統性和科學性都不夠。質,系統性和科學性都不夠。第七章 方言俗語的訓釋p( (二二) )俗語詞研究有助於古籍整理俗語詞研究有助於古籍整理p我們知道,我國浩如

5、煙海的古籍,固然主要是我們知道,我國浩如煙海的古籍,固然主要是用雅言寫成的,但其中也使用了一些方俗語用雅言寫成的,但其中也使用了一些方俗語詞,而這些方俗語詞往往比雅言難懂得多,不詞,而這些方俗語詞往往比雅言難懂得多,不瞭解這些方俗語詞的特殊含意,則在古籍的校瞭解這些方俗語詞的特殊含意,則在古籍的校勘、標點和注釋中必然會遇到一些難以克服的勘、標點和注釋中必然會遇到一些難以克服的障礙,以致造成不應有的失誤。下面試從古籍障礙,以致造成不應有的失誤。下面試從古籍校勘、標點和注釋三個方面,來看一看由於不校勘、標點和注釋三個方面,來看一看由於不懂得俗語詞而造成失誤的例子,反過來也就證懂得俗語詞而造成失誤的

6、例子,反過來也就證明了俗語詞研究有助於古籍的整理。明了俗語詞研究有助於古籍的整理。第七章 方言俗語的訓釋p1.1.俗語詞與古籍校勘:俗語詞與古籍校勘:p例一,杜甫示從孫濟詩:例一,杜甫示從孫濟詩:“平明跨驢平明跨驢出,未知適誰門出,未知適誰門?”?”全唐詩、錢注杜全唐詩、錢注杜詩、杜詩詳注於詩、杜詩詳注於“知知”字下字下並出異並出異文文“委委”,究應選擇知字呢,究應選擇知字呢? ?還是選擇委字還是選擇委字? ?我們認為委字對,知字則可能是後人不曉委我們認為委字對,知字則可能是後人不曉委字之義而妄改的。字之義而妄改的。第七章 方言俗語的訓釋p秋胡變文:秋胡變文:“蹔請娘子片時在於懷抱,未委娘蹔請

7、娘子片時在於懷抱,未委娘子賜許以不?子賜許以不?”(頁(頁157)157)歡喜國王緣:歡喜國王緣:“人間人間矩燭(短促),弟子常知。未委何方,命壽長矩燭(短促),弟子常知。未委何方,命壽長遠?遠?” “” “未委未委”就是未知。維摩詰經講經就是未知。維摩詰經講經文:文:“入定不知功行久,坐禪未委法何如?入定不知功行久,坐禪未委法何如?” ” 又:又:“不知所證淺深,未委有何功行?不知所證淺深,未委有何功行?” ” “未委未委”和和“不知不知”相對,可知兩者的意義是相對,可知兩者的意義是一樣的。秋胡變文:一樣的。秋胡變文:“臣別家鄉以(已)經九臣別家鄉以(已)經九載,慈母死活莫知,臣今忠列(烈)

8、事王,家載,慈母死活莫知,臣今忠列(烈)事王,家內無由知委。內無由知委。”第七章 方言俗語的訓釋p舜子變:舜子變:“上界帝釋知委,化一老人,便往下上界帝釋知委,化一老人,便往下界來至。界來至。” “” “知委知委”就是就是“知知”。“知委知委”有時倒成有時倒成“委知委知”,意義也一樣。伍子胥變,意義也一樣。伍子胥變文:文:“遠使將書,云捨慈父之罪,臣不細委遠使將書,云捨慈父之罪,臣不細委知,遣往相看。為(謂)言旬月即還,不知平知,遣往相看。為(謂)言旬月即還,不知平王誅戮。王誅戮。” “” “不細委知不細委知”就是沒有詳細知就是沒有詳細知道。維摩詰經講經文:道。維摩詰經講經文:“我也委知難去,

9、不是我也委知難去,不是階(偕)齊。階(偕)齊。” ” 又,秋胡變文:又,秋胡變文:“今蒙娘今蒙娘教,聽從遊學,未季娘子賜許已不?教,聽從遊學,未季娘子賜許已不?” ” 這個這個“季季”字是字是“委委”字之誤。字之誤。第七章 方言俗語的訓釋p晉書晉書杜弢傳應詹上言:杜弢傳應詹上言:“其貞心堅其貞心堅白,詹所究委。白,詹所究委。” “” “委委”即知委之委。即知委之委。魏書魏書韓麒麟傳:韓麒麟傳:“高祖曾謂顯宗及程高祖曾謂顯宗及程靈靈 虯:虯:著作之任,國書是司。卿等之著作之任,國書是司。卿等之文,朕自委悉。文,朕自委悉。”隋隋 唐唐文四子房文四子房陵王勇傳:陵王勇傳:“高祖既素聞讒譖,疑朝臣皆高

10、祖既素聞讒譖,疑朝臣皆具委,具委, 故斯問,冀聞太子之愆。故斯問,冀聞太子之愆。”第七章 方言俗語的訓釋p敦煌變文論文錄附錄蘇聯所藏押座文及敦煌變文論文錄附錄蘇聯所藏押座文及說唱佛經故事五種,其中有一句道:說唱佛經故事五種,其中有一句道:“牧牛牧牛人曰:人曰:莫是我家小勿莫是我家小勿?”(?”(見原書下冊見原書下冊846846頁頁) )原校勿作卻。按:此校誤。此勿字當讀為原校勿作卻。按:此校誤。此勿字當讀為“麽麽”,亦即今日所用的,亦即今日所用的“嗎嗎”,是疑問語氣,是疑問語氣詞。太平廣記冊四卷一六四詞。太平廣記冊四卷一六四“黃幡綽黃幡綽”條條( (出因話錄出因話錄) ):“唐玄宗問黃幡綽:唐

11、玄宗問黃幡綽:是勿是勿兒得憐?兒得憐? 對曰:對曰:自家兒得人憐。自家兒得人憐。”是勿即是勿即是什麽。是什麽。第七章 方言俗語的訓釋p勿又可寫做物,如曹溪大師別傳勿又可寫做物,如曹溪大師別傳( (續藏續藏經第二編乙第十九套第五冊經第二編乙第十九套第五冊) ):“見忍大師,見忍大師,問曰:問曰:汝作物來汝作物來?能答曰:能答曰:唯求作佛唯求作佛來。來。”按:作物來即作麽來。又寫做無,按:作物來即作麽來。又寫做無,敦煌變文集敦煌變文集 妙法蓮花經講經文:妙法蓮花經講經文:“直待直待修行有次第,為汝宣揚得也無修行有次第,為汝宣揚得也無?”?”無當讀為麽。無當讀為麽。又敦煌變文論文錄下冊又敦煌變文論文

12、錄下冊827827頁:頁:“未委天未委天心捨得無心捨得無?”?”無亦當讀為麽。又白居易詩:無亦當讀為麽。又白居易詩:“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即即“能飲一杯能飲一杯麽麽”。變文中有時又寫做磨或摩。變文中有時又寫做磨或摩。第七章 方言俗語的訓釋p王力先生在王力先生在漢語史稿漢語史稿中說:中說:p語氣詞語氣詞“麼麼”由由“無無”變來,現代方言可變來,現代方言可以為證。粵語大部分地區(廣西及廣東南以為證。粵語大部分地區(廣西及廣東南部)和客家話大部分地區,都拿部)和客家話大部分地區,都拿“無無”作作為疑問語氣詞。粵語寫作為疑問語氣詞。粵語寫作“冇冇”(“佢嚟佢嚟冇冇”=

13、=“他来吗他来吗”),客家写作),客家写作“冇冇”或或“无无”(“你食猪肉无你食猪肉无”= =“你吃猪肉你吃猪肉吗吗”)。)。第七章 方言俗語的訓釋p宋人周邦彥黃鸝繞碧樹詞:宋人周邦彥黃鸝繞碧樹詞:“縱有魏珠照縱有魏珠照乘,未買得,流年住。爭如盛飲流霞,醉偎瓊乘,未買得,流年住。爭如盛飲流霞,醉偎瓊樹樹?”?”其中其中“盛飲流霞盛飲流霞”句,汲古閣本片玉句,汲古閣本片玉詞作詞作“剩引榴花剩引榴花”。近代大詞家鄭文倬校。近代大詞家鄭文倬校道:道:“汲古閣作汲古閣作剩引榴花剩引榴花四字,並以音近四字,並以音近訛。訛。”(”(見大鶴山人校本清真詞見大鶴山人校本清真詞) )按:鄭說按:鄭說非。他不懂得

14、非。他不懂得“剩剩”字是一個俗語詞,其義為字是一個俗語詞,其義為多多( (詳張相詩詞曲語辭彙釋、蔣禮鴻敦詳張相詩詞曲語辭彙釋、蔣禮鴻敦煌變文字義通釋煌變文字義通釋) )。第七章 方言俗語的訓釋p“引引”也是一個俗語詞,是斟酒而飲的意思,也是一個俗語詞,是斟酒而飲的意思,杜詩杜詩“檢書燒燭短,看劍引杯長檢書燒燭短,看劍引杯長”(”(見錢注見錢注杜詩杜詩) ),“勝地初相引,餘行將自娛勝地初相引,餘行將自娛”(”(全全唐詩唐詩) ),並其例。,並其例。聊齋誌異聊齋誌異 庚娘庚娘“庚庚娘引巨碗,強媚勸之。娘引巨碗,強媚勸之。”“榴花榴花”則是酒名,則是酒名,如梁元帝劉生詩:如梁元帝劉生詩:“榴花聊夜

15、飲,竹葉解榴花聊夜飲,竹葉解朝酲。朝酲。”(”(樂府詩集樂府詩集) )唐沈頌衛中作:唐沈頌衛中作:“ 總 使 榴 花 能 一 醉 , 終 須 萱 草 暫 忘總 使 榴 花 能 一 醉 , 終 須 萱 草 暫 忘憂。憂。”(”(全唐詩全唐詩)“)“剩引榴花剩引榴花”即是多多飲即是多多飲酒。至於另一本作酒。至於另一本作“盛飲流霞盛飲流霞”,不過是,不過是“剩剩引榴花引榴花”的換一種說法而已。的換一種說法而已。第七章 方言俗語的訓釋p梨園按試樂府新聲關漢卿二十換頭梨園按試樂府新聲關漢卿二十換頭雙調新水令大拜門:雙調新水令大拜門:“忙加玉鞭,急催忙加玉鞭,急催駿駿,恨不乘到俺那佳人家門前。,恨不乘到俺

16、那佳人家門前。”隋樹森隋樹森先生校先生校云云“乘乘原作原作聖聖,茲從正音,茲從正音譜。譜。”按:按:聖字不誤。聖有神速之義聖字不誤。聖有神速之義 。劉知遠傳劉知遠傳十一:十一:“洪義怒,呼哨一聲,洪義怒,呼哨一聲,洪信和兩個婦人以(已)聖至。洪信和兩個婦人以(已)聖至。”言彷彿如言彷彿如神通般立刻即至也。神通般立刻即至也。 ( (張相詩詞曲語辭彙張相詩詞曲語辭彙釋釋) “聖到聖到”猶言速到也。隋氏據正音猶言速到也。隋氏據正音譜校聖作乘,蓋以乘字之常義理解之。譜校聖作乘,蓋以乘字之常義理解之。第七章 方言俗語的訓釋p杜甫秋雨歎:杜甫秋雨歎:“闌風長雨秋紛紛,四海八闌風長雨秋紛紛,四海八荒同一雲。

17、荒同一雲。”其中長字,全唐詩注道:其中長字,全唐詩注道:“去聲,一作伏,一作仗。去聲,一作伏,一作仗。” 仇兆鼇杜詩仇兆鼇杜詩詳注取伏字,並謂詳注取伏字,並謂“荊公本作仗雨,當即伏荊公本作仗雨,當即伏字之訛耳。字之訛耳。”浦起龍讀杜心解、楊倫杜浦起龍讀杜心解、楊倫杜詩鏡銓、郭曾炘讀杜劄記以及今人所選詩鏡銓、郭曾炘讀杜劄記以及今人所選唐詩,也都取唐詩,也都取“伏雨伏雨”之說,之說,其實伏字乃是仗其實伏字乃是仗字之訛,仗字則又是長字的同音借字。字之訛,仗字則又是長字的同音借字。第七章 方言俗語的訓釋p考廣韻去聲四十一漾韻內,仗、長考廣韻去聲四十一漾韻內,仗、長並音直亮切,長有多餘之義並音直亮切,長

18、有多餘之義( (廣韻去聲廣韻去聲四十一漾韻:四十一漾韻: “ “長,多也。長,多也。”)”)。世說。世說新語新語載王忱求簟於王恭,恭曰:載王忱求簟於王恭,恭曰:“丈人丈人不悉恭,恭作人無長物。不悉恭,恭作人無長物。”杜詩長字,實杜詩長字,實即長物之長。即長物之長。闌風長雨者,謂闌珊之風、闌風長雨者,謂闌珊之風、冗長之雨也。冗長之雨也。仇氏不瞭解長字之義,又不仇氏不瞭解長字之義,又不悟仗乃長字之借,更未察伏乃仗之訛字,悟仗乃長字之借,更未察伏乃仗之訛字,遂爾是伏而非仗,可謂是非顛倒了。遂爾是伏而非仗,可謂是非顛倒了。第七章 方言俗語的訓釋p2.2.俗語詞與古籍標點:俗語詞與古籍標點:p酉陽雜俎前

19、集卷九盜俠:酉陽雜俎前集卷九盜俠:“建中建中初,士人韋生,移家汝州,中路逢一僧,因初,士人韋生,移家汝州,中路逢一僧,因與連鑣,言論頗洽。日將銜山,僧指路謂與連鑣,言論頗洽。日將銜山,僧指路謂曰:曰:此數此數里里是貧道蘭若,郎君豈不能左顧是貧道蘭若,郎君豈不能左顧乎乎?士人許之,因令家口先行,僧即處分步士人許之,因令家口先行,僧即處分步者先者先排比排比,行十餘,行十餘里里,不至,韋生問之,即,不至,韋生問之,即指一處林煙曰:指一處林煙曰:此是矣。此是矣。”按:上文中按:上文中的排比,乃唐代俗語詞,有安排和準備的意的排比,乃唐代俗語詞,有安排和準備的意思。思。第七章 方言俗語的訓釋p太平廣記冊四

20、卷一九四太平廣記冊四卷一九四“僧俠僧俠”條,條,這段話作:這段話作:“僧即處分從者,供帳具食。僧即處分從者,供帳具食。行十餘行十餘里里,不至。,不至。”(”(按:處分是部署、指按:處分是部署、指揮之意揮之意) )排比即是指供帳具食排比即是指供帳具食。酉陽雜。酉陽雜俎的標點者不瞭解排比這個俗語詞的特俎的標點者不瞭解排比這個俗語詞的特殊含意,將這句話斷作殊含意,將這句話斷作“僧即處分步者僧即處分步者先,排比行十餘裡先,排比行十餘裡”,誤矣。,誤矣。第七章 方言俗語的訓釋p唐人皇甫枚三水小牘卷上唐人皇甫枚三水小牘卷上“王知古為狐招王知古為狐招婿婿”條:條:“保母忽驚叫僕地,色如死灰。保母忽驚叫僕地,

21、色如死灰。既起,不顧而走入宅。遙聞大叱曰:既起,不顧而走入宅。遙聞大叱曰:夫人,夫人,差事差事! !宿客乃張直方之徒也。宿客乃張直方之徒也。”文中差字,文中差字,乃唐宋俗語詞,有怪異、希奇之義乃唐宋俗語詞,有怪異、希奇之義( (差有怪差有怪義,明人胡震亨的唐音癸已發之,敦煌義,明人胡震亨的唐音癸已發之,敦煌變文字義通釋亦有考證變文字義通釋亦有考證) )。差事就是怪事、。差事就是怪事、奇事。汪辟疆唐人小說、張友鶴唐宋傳奇事。汪辟疆唐人小說、張友鶴唐宋傳奇選均由於不明差字之義,將這段文字標點奇選均由於不明差字之義,將這段文字標點為:為:“夫人差事宿客,乃張直方之徒也。夫人差事宿客,乃張直方之徒也。

22、”誤誤矣。矣。第七章 方言俗語的訓釋p水滸傳第三十回:水滸傳第三十回:“張都監叫擡上果桌飲張都監叫擡上果桌飲酒,又進了一兩套酒,又進了一兩套食次食次,說些閒話,問了些槍,說些閒話,問了些槍法。法。”文中文中“食次食次”一詞,乃宋代俗語詞,指一詞,乃宋代俗語詞,指的是菜肴之類,如都城紀勝的是菜肴之類,如都城紀勝 酒肆酒肆云云 :“有茶飯店,謂兼賣食次下酒是也。有茶飯店,謂兼賣食次下酒是也。”又又云云:“直賣店,謂不賣食次也。直賣店,謂不賣食次也。”又又 “ “食店食店”條條下下云云:“凡點索食次,大要及時。凡點索食次,大要及時。”又武林又武林舊事:舊事:“或少忤客意,及食次少遲,則主人或少忤客意

23、,及食次少遲,則主人隨逐去之。隨逐去之。”第七章 方言俗語的訓釋p又夢粱錄卷十六又夢粱錄卷十六“茶肆茶肆”條:條:“有一有一等直賣店,不賣食次下酒,謂之等直賣店,不賣食次下酒,謂之角球角球店店。”又又“分茶酒店分茶酒店”條:條:“兼之食次兼之食次各件甚多,姑述於後。各件甚多,姑述於後。”其例甚夥,不備其例甚夥,不備舉。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水滸傳,舉。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水滸傳,標點者不懂得食次之義,將上引一段話斷標點者不懂得食次之義,將上引一段話斷作:作:“又進了一兩套食,次說些閒又進了一兩套食,次說些閒話。話。”(”(水滸傳上冊頁水滸傳上冊頁345)345)將將“食次食次”一詞斬為兩截,大誤

24、。一詞斬為兩截,大誤。第七章 方言俗語的訓釋p顏氏家訓顏氏家訓 書證:書證:“殷仲堪常用殷仲堪常用字訓,亦引服虔俗說;今字訓,亦引服虔俗說;今復復無此無此書。未知即是通俗文,書。未知即是通俗文,為當為當有異有異? ?近代近代或更有服虔乎或更有服虔乎? ?不能明也。不能明也。”按:按:“為當為當”是漢魏六朝以迄唐宋習見的一個俗語詞,是漢魏六朝以迄唐宋習見的一個俗語詞,作作選擇連詞選擇連詞用,有還是、抑或之意。有人用,有還是、抑或之意。有人不明不明“為當為當”之義,誤將這句話斷作:之義,誤將這句話斷作:“未知即是通俗文為當有異近代,或未知即是通俗文為當有異近代,或更有服虔乎更有服虔乎? ?不能明也

25、。不能明也。”竟不知所云了。竟不知所云了。第七章 方言俗語的訓釋p3.3.俗語詞與古籍注釋:俗語詞與古籍注釋:p近人張相在詩詞曲語辭彙釋的敘中說近人張相在詩詞曲語辭彙釋的敘中說過:過:“每念吾國文學領域,極為廣袤,普通每念吾國文學領域,極為廣袤,普通披覽所及,率在毛詩、楚辭、漢魏披覽所及,率在毛詩、楚辭、漢魏樂府。其唐以來之近代文學,於方今有絕大樂府。其唐以來之近代文學,於方今有絕大關關系系者,輒為文字所障,未盡撢揅。者,輒為文字所障,未盡撢揅。” 由於由於對俗語詞的研究向來不夠重視,可以利用的對俗語詞的研究向來不夠重視,可以利用的成果甚少,因而對於唐以來的詩詞、戲曲、成果甚少,因而對於唐以來

26、的詩詞、戲曲、筆記小說中的俗語詞,讀者和注釋者們便感筆記小說中的俗語詞,讀者和注釋者們便感到棘手。到棘手。第七章 方言俗語的訓釋p魏晉小說宗定伯捉鬼魏晉小說宗定伯捉鬼( (按:宗,一本作按:宗,一本作宋宋) ):“南陽宗定伯,年少時,夜行逢鬼。南陽宗定伯,年少時,夜行逢鬼。問曰:問曰:誰誰?鬼曰:鬼曰:鬼也。鬼也。鬼曰:鬼曰:卿卿復復誰誰?定伯欺之,言:定伯欺之,言:我亦鬼我亦鬼也。也。鬼問:鬼問:欲至何所欲至何所?答曰:答曰:欲至欲至宛市。宛市。鬼言:鬼言:我亦欲至宛市。我亦欲至宛市。共行共行數數里里,鬼言:,鬼言:步行大亟,可共迭相擔步行大亟,可共迭相擔也。也。定伯曰:定伯曰:大善。大善。

27、”第七章 方言俗語的訓釋p其中其中“大亟大亟”二字,有的選本注為二字,有的選本注為“太太急急”(”(沈煒方、夏啟良選注漢魏六朝小說沈煒方、夏啟良選注漢魏六朝小說選選) ),殆非。考宗定伯捉鬼的故事,亦見於,殆非。考宗定伯捉鬼的故事,亦見於搜神記、太平廣記諸書,其中搜神記、太平廣記諸書,其中“步步行大亟行大亟”四字,都作四字,都作“步行大遲步行大遲”,與太急,與太急之解適相剌謬。之解適相剌謬。今謂此亟字當為極的省借今謂此亟字當為極的省借,極是漢魏六朝時期習見的俗語詞,有疲憊之極是漢魏六朝時期習見的俗語詞,有疲憊之義義。第七章 方言俗語的訓釋p如文選卷四十七王褒聖主得賢臣頌:如文選卷四十七王褒聖主

28、得賢臣頌:“庸人之禦駑馬,亦傷吻弊筴而不進於行,胸庸人之禦駑馬,亦傷吻弊筴而不進於行,胸喘膚汗,人極馬倦。喘膚汗,人極馬倦。”極、倦對文,則極亦倦極、倦對文,則極亦倦也。也。類說類說卷四十九引殷芸卷四十九引殷芸 小說小說:“晉明帝為太子,聞元帝沐,上啟晉明帝為太子,聞元帝沐,上啟云云:伏聞伏聞沐久勞極,不審尊體如何沐久勞極,不審尊體如何?答答云云:去垢甚去垢甚佳,身不極也。佳,身不極也。”其中其中“不極不極”二字,一本二字,一本作作“不勞不勞”。此均足證明極有疲憊之義。此均足證明極有疲憊之義。“步步行大亟行大亟”是說步行太疲勞,故下文是說步行太疲勞,故下文云云:“可共可共迭相擔也。迭相擔也。”

29、共迭相擔是解除疲勞的辦法。共迭相擔是解除疲勞的辦法。第七章 方言俗語的訓釋p魏晉小說孫阿:魏晉小說孫阿:“天明,母啟侯曰:天明,母啟侯曰:昨又夢如此,雖昨又夢如此,雖云云夢不足怪,此何太適夢不足怪,此何太適適,亦何惜不一驗之適,亦何惜不一驗之?”?”其中其中“適適適適”一一詞,有的選本注詞,有的選本注云云:“湊巧,巧合。湊巧,巧合。”(”(漢漢魏六朝小說選頁魏六朝小說選頁26)26)誤甚。誤甚。“適適適適”即即“的的的的”,鮮明貌。搜神記卷一,鮮明貌。搜神記卷一O“O“謝郭同謝郭同夢夢”條:條:“會稽謝奉與永嘉太守郭伯猷善。會稽謝奉與永嘉太守郭伯猷善。謝忽夢郭與人於浙江上爭樗蒲戲,因為水神謝忽

30、夢郭與人於浙江上爭樗蒲戲,因為水神所責,墮水而死,所責,墮水而死,己己營理郭凶事。及覺,即營理郭凶事。及覺,即往郭許,共圍棋。往郭許,共圍棋。第七章 方言俗語的訓釋p良久,謝良久,謝云云:卿知吾來意否卿知吾來意否?因說所夢。因說所夢。郭聞之悵然,郭聞之悵然,云云:吾昨夜亦夢與人爭錢,吾昨夜亦夢與人爭錢,如卿所夢,何期太如卿所夢,何期太的的的的也。也。須臾如廁,便須臾如廁,便倒氣絕。倒氣絕。”的的即清楚、明白之意。的的即清楚、明白之意。注家不注家不知道適適這個詞在漢魏六朝時期的特殊含知道適適這個詞在漢魏六朝時期的特殊含意,遂爾望文生訓,牽強為釋,自然不可能意,遂爾望文生訓,牽強為釋,自然不可能得

31、出確解。得出確解。第七章 方言俗語的訓釋p世說新語世說新語 捷悟:捷悟:“魏武嘗過曹娥碑下,魏武嘗過曹娥碑下,楊修從。碑背上見題作楊修從。碑背上見題作黃絹幼婦外孫黃絹幼婦外孫臼臼八 字 , 魏 武 謂 修 曰 :八 字 , 魏 武 謂 修 曰 : 解 不解 不 ? ? 答 曰 :答 曰 :解。解。魏武曰:魏武曰:卿未可言,待我思之。卿未可言,待我思之。行三十行三十里里,魏武乃曰:,魏武乃曰:吾已得。吾已得。令修別記令修別記所知。修曰:所知。修曰:黃絹,色絲也,於字為絕。幼黃絹,色絲也,於字為絕。幼婦,少女也,於字為妙。外孫,女子也,於字婦,少女也,於字為妙。外孫,女子也,於字為好。為好。臼,受

32、辛也,於字為辭。所謂絕妙臼,受辛也,於字為辭。所謂絕妙好辭也。好辭也。魏武亦記之,與修同。乃歎曰:魏武亦記之,與修同。乃歎曰: 我才不及卿,乃覺三十我才不及卿,乃覺三十里里。”第七章 方言俗語的訓釋p有的選本注道:有的選本注道:“乃覺三十乃覺三十里里,即三十,即三十里里乃乃覺,走了三十覺,走了三十里里方始覺悟過來。方始覺悟過來。”(”(漢魏六漢魏六朝小說選頁朝小說選頁151)151)這是不明覺字之義而強為這是不明覺字之義而強為之說。今謂之說。今謂覺有差義覺有差義,乃覺三十,乃覺三十里里即乃差三即乃差三十十里里。這個故事,又見於六朝小說裴子語。這個故事,又見於六朝小說裴子語林,末林,末云云:“有

33、智無智隔三十有智無智隔三十里里,此之謂,此之謂也。也。”(”(見魯迅輯古小說鉤沉見魯迅輯古小說鉤沉) )兩相比兩相比勘,可見覺即是隔,也就是相差的意思。勘,可見覺即是隔,也就是相差的意思。第七章 方言俗語的訓釋p覺有差義,自漢魏以迄唐宋,可謂源遠流長。覺有差義,自漢魏以迄唐宋,可謂源遠流長。孟子孟子 離婁下:離婁下:“則賢不肖之相去,其間則賢不肖之相去,其間不能以寸。不能以寸。”趙岐注:趙岐注:“如此賢不肖相覺,何如此賢不肖相覺,何能分寸能分寸?”?”孟子孟子 告子上告子上“聖人與我同類聖人與我同類者者”,趙注:,趙注:“聖人亦人也,其相覺者,以心聖人亦人也,其相覺者,以心知耳。知耳。”續漢書

34、續漢書 律志中:律志中:“至元和二至元和二年,太初失,天愈遠,日月宿度相覺浸多。年,太初失,天愈遠,日月宿度相覺浸多。”晉書晉書 傅玄傳:傅玄傳:“古以步百為畝,今以二古以步百為畝,今以二百四十步為畝,所覺過倍。百四十步為畝,所覺過倍。”宋書宋書 天文天文志:志:“斗斗二十一,井二十五,南北相覺四十二十一,井二十五,南北相覺四十八度。八度。”以上覺字,均為差義。以上覺字,均為差義。第七章 方言俗語的訓釋p唐人傳奇南柯太守傳:唐人傳奇南柯太守傳:“雖稽神語雖稽神語怪,事涉非經;而竊位著生,冀將為怪,事涉非經;而竊位著生,冀將為戒。戒。”文文中著字,乃貪嗜、愛戀之義中著字,乃貪嗜、愛戀之義。著。著

35、字是漢魏以來出現頻率很高的一個俗語詞字是漢魏以來出現頻率很高的一個俗語詞( (尤其是在佛典中尤其是在佛典中) ),詩詞曲語辭彙,詩詞曲語辭彙釋、敦煌變文字義通釋均有詮釋。釋、敦煌變文字義通釋均有詮釋。有的注家不明著字之義,注有的注家不明著字之義,注云云 :“著,藉著,藉以維持生活。以維持生活。”(”(張友鶴唐宋傳奇選頁張友鶴唐宋傳奇選頁68)68)臆測無據。臆測無據。第七章 方言俗語的訓釋p唐人傳奇裴航:唐人傳奇裴航:“女曰:女曰:裴郎不相識裴郎不相識耶耶?航曰:航曰:昔非姻好,不醒拜侍。昔非姻好,不醒拜侍。”按:按:“不醒不醒”也是俗語詞,又作也是俗語詞,又作“不省不省”,就,就是不曾的意思

36、。敦煌變文中屢見是不曾的意思。敦煌變文中屢見“不省不省”與與“未曾未曾”對舉成文,不省即不曾也。省、醒音對舉成文,不省即不曾也。省、醒音同可通借。有時又作同可通借。有時又作“不憶不憶”,如遊仙,如遊仙窟:窟:“未曾飲炭,腸熱如燒;不憶吞刃,腹未曾飲炭,腸熱如燒;不憶吞刃,腹穿似割。穿似割。”不憶與未曾對舉,不憶即不曾也。不憶與未曾對舉,不憶即不曾也。第七章 方言俗語的訓釋p有的注家不明乎此,注道:有的注家不明乎此,注道: “ “不醒拜侍,不醒拜侍,記不得什麽時候曾經在一起,記不得在哪記不得什麽時候曾經在一起,記不得在哪見過面。醒,引申作記憶、覺察解釋,見過面。醒,引申作記憶、覺察解釋,用如省字

37、。用如省字。”(”(唐宋傳奇選頁唐宋傳奇選頁163)163)彎子彎子一轉再轉,還是說不清楚。一轉再轉,還是說不清楚。第七章 方言俗語的訓釋p唐人傳奇裴航:唐人傳奇裴航:“航愧荷珍重。航愧荷珍重。”文中文中愧字乃感謝之意愧字乃感謝之意,“愧荷愧荷”同義連文。按:同義連文。按:慚、愧、慚愧、愧謝、愧荷,這些詞在六朝慚、愧、慚愧、愧謝、愧荷,這些詞在六朝和唐宋詩文小說中都有和唐宋詩文小說中都有感謝感謝之意。如搜神之意。如搜神記卷二十董昭之條:記卷二十董昭之條:“慚君濟活,若慚君濟活,若有急難,當見告語。有急難,當見告語。”慚者感謝也。唐李群慚者感謝也。唐李群玉答友人寄新茗:玉答友人寄新茗:“愧君千里

38、分滋味,愧君千里分滋味,寄與春風酒渴人。寄與春風酒渴人。”(”(全唐詩冊九頁全唐詩冊九頁6611)6611)愧者,感謝也。愧者,感謝也。第七章 方言俗語的訓釋p白居易劉蘇州寄釀酒糯米李浙東寄楊枝舞衫白居易劉蘇州寄釀酒糯米李浙東寄楊枝舞衫偶因嘗酒試衫輒成長句寄謝之:偶因嘗酒試衫輒成長句寄謝之:“慚愧故人慚愧故人憐寂寞,三千憐寂寞,三千里里外寄歡來。外寄歡來。”(”(全唐詩冊全唐詩冊七頁七頁5161)5161)此詩題曰此詩題曰“寄謝之寄謝之”,則詩中慚愧,則詩中慚愧分明是感謝之意。太平廣記冊四卷一五二分明是感謝之意。太平廣記冊四卷一五二“鄭德璘鄭德璘”條:條:“德璘好酒,長挈松醪春過江德璘好酒,長

39、挈松醪春過江夏,遇叟無不飲之,叟飲亦不甚愧荷。夏,遇叟無不飲之,叟飲亦不甚愧荷。”愧荷愧荷即感謝。有的注家不瞭解愧有感謝義,注道:即感謝。有的注家不瞭解愧有感謝義,注道:“愧荷,慚愧感謝。愧荷,慚愧感謝。”第七章 方言俗語的訓釋p唐人裴鉶傳奇唐人裴鉶傳奇“崔煒崔煒”條:條:“我大食我大食國寶陽燧珠也。昔漢初趙佗,使異人梯山航國寶陽燧珠也。昔漢初趙佗,使異人梯山航海,盜歸番禺,今海,盜歸番禺,今僅僅千載矣。千載矣。”有的選本注有的選本注云云:“僅,唐代慣用字,同經,即經過、經僅,唐代慣用字,同經,即經過、經歷。歷。”(”(周楞伽輯注裴鉶傳奇周楞伽輯注裴鉶傳奇) )按:按: “僅僅”字在唐代有多、

40、餘、頗、甚之義,清人字在唐代有多、餘、頗、甚之義,清人王士禎、段玉裁、姚範等均已言之王士禎、段玉裁、姚範等均已言之( (見香祖見香祖筆記卷二,說文解字注人部僅字注語,筆記卷二,說文解字注人部僅字注語,馬其昶韓昌黎文集校注卷二張中丞傳後馬其昶韓昌黎文集校注卷二張中丞傳後敘補注引姚範說敘補注引姚範說) )。 “ “第七章 方言俗語的訓釋p今僅千載矣今僅千載矣”,是說至今已有上千年的時間,是說至今已有上千年的時間,僅字言其多。又太平廣記選第頁僅字言其多。又太平廣記選第頁6161:“子子牟則曰:牟則曰:僕之此笛,乃先帝所賜也。神鬼異僕之此笛,乃先帝所賜也。神鬼異物,則僕不知,音樂之中,此為至寶。平生所

41、物,則僕不知,音樂之中,此為至寶。平生所視笛視笛僅僅過萬數,方僕所有,皆莫能知,而叟以過萬數,方僕所有,皆莫能知,而叟以為常,豈有說乎為常,豈有說乎?”?”注注云云:“有生以有生以來,看過笛子,剛剛超過一萬。來,看過笛子,剛剛超過一萬。”按:訓僅字按:訓僅字為剛剛,與原文所要表達的意思恰好相反,為剛剛,與原文所要表達的意思恰好相反,“僅過萬數僅過萬數”,是說看過的笛子多。,是說看過的笛子多。第七章 方言俗語的訓釋p宋人傳奇譚意哥傳:宋人傳奇譚意哥傳:“張生乃如長沙。數張生乃如長沙。數日,既至,則微服遊於市,詢意之所為,言意日,既至,則微服遊於市,詢意之所為,言意之美者不容刺口,默詢其鄰,莫有見

42、者。門戶之美者不容刺口,默詢其鄰,莫有見者。門戶瀟灑瀟灑,庭宇清肅。,庭宇清肅。”有的選本注有的選本注云云:“瀟灑,瀟灑,這這里里是清靜、乾淨的意思。是清靜、乾淨的意思。”(”(唐宋傳奇唐宋傳奇選頁選頁219219注注107)107)按:瀟灑在唐宋詩文中有按:瀟灑在唐宋詩文中有蕭蕭條、冷落之意條、冷落之意,詩詞曲語辭彙釋卷五,詩詞曲語辭彙釋卷五“瀟瀟灑灑”條下雲:條下雲:“瀟灑,淒清或淒涼之義,與灑瀟灑,淒清或淒涼之義,與灑脫或灑落之義別。脫或灑落之義別。”其說是矣。其說是矣。第七章 方言俗語的訓釋p敦煌變文集卷五維摩詰經講經敦煌變文集卷五維摩詰經講經文:文:“況已時光寂莫況已時光寂莫( (寞

43、寞) ),窗前之瀟灑,窗前之瀟灑清風;節序凋零,砌畔之芬菲清風;節序凋零,砌畔之芬菲( (紛飛紛飛) )黃黃葉。葉。”下文又下文又云云:“清風冷淡牽愁思,黃清風冷淡牽愁思,黃葉凋零打病心。葉凋零打病心。”前後相照,明瀟灑即是前後相照,明瀟灑即是冷落、淒涼。冷落、淒涼。“門戶瀟灑門戶瀟灑”是形容譚意哥是形容譚意哥死後的淒清冷落之狀,注謂死後的淒清冷落之狀,注謂“清靜、乾淨清靜、乾淨的意思的意思”,大誤大誤。第七章 方言俗語的訓釋p辛棄疾鷓鴣天:辛棄疾鷓鴣天:“燕兵夜娖銀胡燕兵夜娖銀胡,漢,漢箭朝飛金僕姑。箭朝飛金僕姑。”其中娖字,有的選本注其中娖字,有的選本注云云:“娖:捉,握的意思。娖:捉,握

44、的意思。”(”(胡雲翼宋詞胡雲翼宋詞選頁選頁302302,中華書局,中華書局19621962年版年版) )按:娖是俗按:娖是俗語詞,其義為整頓、整理。玉篇:語詞,其義為整頓、整理。玉篇:“ “ 珿,等也,齊也。珿,等也,齊也。”廣雅廣雅 釋詁:釋詁:“珿,齊也。珿,齊也。”娖作整齊解,可以看作是珿娖作整齊解,可以看作是珿字的假借。字的假借。第七章 方言俗語的訓釋p字又作促,杜甫送盧十四弟侍禦護韋尚書靈字又作促,杜甫送盧十四弟侍禦護韋尚書靈櫬歸上都二十四韻:櫬歸上都二十四韻:“但促銅壺箭,休添玉但促銅壺箭,休添玉帳旂。帳旂。”促字下,全唐詩、杜詩詳注促字下,全唐詩、杜詩詳注並注並注云云:“一作整

45、。一作整。”明促有整義也。同義連明促有整義也。同義連文又作文又作“稱娖稱娖”,後漢書,後漢書 中山簡王焉中山簡王焉傳:傳:“官騎百人,稱娖前行。官騎百人,稱娖前行。”李賢注:李賢注:“稱娖猶齊整也稱娖猶齊整也。”娖又通作擉,宋娖又通作擉,宋 朱翌朱翌猗覺寮雜記猗覺寮雜記云云 :“今人辦人從行李之今人辦人從行李之類,其言曰整擉,蓋用娖字。類,其言曰整擉,蓋用娖字。”宋人詩文中每宋人詩文中每有整促、整娖、整齪等詞,有整促、整娖、整齪等詞,其義均為整齊、整其義均為整齊、整頓、整理,探厥本源,蓋皆由珿字變來。頓、整理,探厥本源,蓋皆由珿字變來。第七章 方言俗語的訓釋p( (一一) )俗語詞研究的材料俗

46、語詞研究的材料 p蔣禮鴻先生在敦煌變文字義通釋的序蔣禮鴻先生在敦煌變文字義通釋的序目中說:目中說:“研治語言,材料不能局限於狹研治語言,材料不能局限於狹窄的範圍以內。窄的範圍以內。”這句話很有見地。俗語這句話很有見地。俗語詞研究作為語言研究的一個重要部分,它詞研究作為語言研究的一個重要部分,它所使用的材料也應該是廣泛的,諸凡歷代所使用的材料也應該是廣泛的,諸凡歷代的經史子集以及各種雜書,無一不在采摭的經史子集以及各種雜書,無一不在采摭之列。之列。郭在貽郭在貽訓詁學訓詁學附錄二俗語詞附錄二俗語詞研究參考文獻要目中,重點地列舉了一研究參考文獻要目中,重點地列舉了一些有關的文獻,些有關的文獻,可以參

47、考可以參考。第七章 方言俗語的訓釋p( (二二) )俗語詞研究的方法俗語詞研究的方法p關於俗語詞研究的方法,可以從兩方面來看。關於俗語詞研究的方法,可以從兩方面來看。一是從大處著眼,即方法論的問題,不外乎六一是從大處著眼,即方法論的問題,不外乎六個字:個字:歸納、比較、推勘歸納、比較、推勘。即是說,俗語詞研。即是說,俗語詞研究必須建立在歸納語言材料的基礎上,在歸納究必須建立在歸納語言材料的基礎上,在歸納的基礎上進行比較,在比較的基礎上進行推的基礎上進行比較,在比較的基礎上進行推勘。與此同時,俗語詞研究必須防止缺乏事實勘。與此同時,俗語詞研究必須防止缺乏事實根據的主觀臆斷。凡是臆測出來的結論,往

48、往根據的主觀臆斷。凡是臆測出來的結論,往往是不可靠的。是不可靠的。第七章 方言俗語的訓釋p二是具體的考釋方法。比如說有一個不見二是具體的考釋方法。比如說有一個不見於任何字典辭書且意義不明的俗語詞擺在於任何字典辭書且意義不明的俗語詞擺在我們的面前,我們採用什麽樣的方法和手我們的面前,我們採用什麽樣的方法和手段,纔能使這個俗語詞由未知變為已知段,纔能使這個俗語詞由未知變為已知? ? 這些具體的方法和手段可以概括為如下幾這些具體的方法和手段可以概括為如下幾點:一是審辨字形,二是比類綜合,三是點:一是審辨字形,二是比類綜合,三是據對文以求同義詞或反義詞,四是據異文據對文以求同義詞或反義詞,四是據異文以求同義詞或近義詞,五是即音求義,六以求同義詞或近義詞,五是即音求義,六是探求語源,七是方言佐證。是探求語源,七是方言佐證。第七章 方言俗語的訓釋第七章 方言俗語的訓釋第七章 方言俗語的訓釋第七章 方言俗語的訓釋第七章 方言俗語的訓釋第七章 方言俗語的訓釋第七章 方言俗語的訓釋第七章 方言俗語的訓釋第七章 方言俗語的訓釋第七章 方言俗語的訓釋第七章 方言俗語的訓釋第七章 方言俗語的訓釋第七章 方言俗語的訓釋第七章 方言俗語的訓釋第七章 方言俗語的訓釋第七章 方言俗語的訓釋第七章 方言俗語的訓釋第七章 方言俗語的訓釋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