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讲读课古文知识点归纳(人教)(word文档良心出品)

上传人:tu****8 文档编号:58985158 上传时间:2022-03-01 格式:DOC 页数:50 大小:92.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完整word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讲读课古文知识点归纳(人教)(word文档良心出品)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完整word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讲读课古文知识点归纳(人教)(word文档良心出品)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完整word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讲读课古文知识点归纳(人教)(word文档良心出品)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资源描述:

《(完整word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讲读课古文知识点归纳(人教)(word文档良心出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word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讲读课古文知识点归纳(人教)(word文档良心出品)(5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1语文八年级上册讲读课古文知识点归纳一、 桃花源记(一)基础知识?文学常识本文选自陶渊明集 。陶渊明,又名潜,字元 亮,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 人,东晋著名田园诗人。不满当时现实,弃官归 隐。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都是传世名篇。 我们还学过他的归园田居 。?文言词语【一般词语】缘沿着,顺着。2夹岸两岸。夹,在两旁。芳香花落英落花。一说,初开的花。英,花复再。 仿佛隐隐约约,形容看得不真切的样子才仅。平旷平坦开阔。俨然整齐的样子阡陌田间小路悉、咸全,都。 黄发指老人。 垂髫指小孩。怡然形容喜悦具详细。 问讯打听消息。几繁多样子3i-i、M云说。叹惋感叹惊讶。惋,惊讶,惊奇 延邀请。

2、语(y u)告诉。扶沿,顺着。 向从前,旧的。 及到。 诣到。 遣派。欣然高兴的样子。 规计划。果实现。一词多义】中年间。(晋太元中)中间。(中无杂树)志标记。 (寻向所志)做标记。 (处处志 之)为(W百)作为(武陵人捕鱼为业)(w百)对,向。(不足为外人道也)寻寻找。(寻向所志)随即,不久。(寻 病终)闻听说。 (村中闻有此人) 听到的事情。 (具4言所闻)舍(she)舍弃,放下。(便舍船)(she)房舍。(屋舍俨然)作劳作。(其中往来种作)做。(设酒杀 鸡作食)古今异义】鲜美古:鲜艳美丽。今:食物味道好。 开朗古:地方开阔,光线充足。今:乐观, 畅快,不阴郁低沉。交通古:交错相通。今:各

3、种运输邮电事业 的总称。妻子古:妻子儿女。今:男子的配偶。绝境古:与世隔绝的地方。今:没有出路的 境地。无论古:不要说,(更)不必说。今:连词, 表5示条件不同而结果相同。如此古:像这样。今:这样。不足古:不值得。今:不充足;不满。词类活用】异感到诧异。穷尽,有走完或穷究根源之意。尽完,文中有消失之意。【通假字】要通“邀”,邀请。【成语】豁然开朗形容由狭窄幽暗变得开阔明亮的样 子。6也比喻对某个道理长期思索不解而后突然明 白。 豁然,开阔敞亮的样子。无人问津比喻无人探问价格或情况。津,渡 口。怡然自乐形容高兴而满足的样子。世外桃源借指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斗争的美 好世界。(二)理解探究一)用原文

4、语句回答:1描写桃花林美丽景色的语句是:芳草鲜美, 落英缤纷。2描写桃花源社会环境安定平和的语句是:阡 陌交通,鸡犬相闻。3描写桃花源人热情好客的语句是: 便邀还家, 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余人 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4表现桃花源中自然环境美好的句子:土地平 旷,7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 鸡犬相闻。5表现人民生活恬适的句子:往来种作;黄发 垂髫并怡然自乐。86表明渔人总体感受的句子:豁然开朗。7表明桃花源中人来桃花源原因的句子:先世 避秦时乱。二)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1第一段描写桃花林又什么作用? 渲染了神秘美丽的气氛, 暗示将会出现奇境, 为 写桃花源的

5、美好做铺垫。2.“忽逢桃花林”中的“忽”字表现了渔人怎样的心情?事出偶然,意料之外。3.“欲穷其林”中的“穷”字表现了渔人怎样的心理?由于“甚异之”,想探个究竟。表明渔人背信弃义的句子:诣太守,说如此94.“豁然开朗”照应前文什么内容? 初极狭,才通人。105.为什么村人“见渔人, 乃大惊”? 村人对陌生人出现感到惊异, 表明桃花源与世隔 绝很久。6“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表明 先世生活年代的社会环境是怎样的? 社会动荡,战争频繁,民不聊生。7.桃花源的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以及人民的生 活状况、精神状态怎样?自然环境:美丽富饶;社会环境:安定平和; 生活状况:安居乐业;精神状态:自

6、由快乐向桃花源中人说了什么? 桃花源外朝代更替,社会动乱,人民生活痛苦9桃花源中人为什么叹惋?作者为什么不一一 写出渔人的话? 为时代变迁, 桃花源外社会黑暗动荡, 人民生活 痛苦而叹惋。 本文主要写桃花源的美好, 而不是世外战乱; 另 外桃花源外的事世人皆知,没有必要一一写出。10桃花源中人“不复出焉”的原因是什么? 先人已饱受战乱之苦,桃花源中人不想回到黑暗 的社会中再过痛苦的生活。为具言所闻” ,从文中可推断渔人1111为什么村人说“不足为外人道也”? 对渔人存有戒心, 怕外人知道后破坏他们和平安 定的生活。12作者为什么要写“寻向所志,不复得路”? 表明桃花源是一个似有实无的虚幻世界,

7、 并不存 在。也表达了作者的痛惜之情。13 作者为什么要写刘子骥寻访桃花源 “未果”? 表明桃花源可望而不可即, 给桃花源增添奇异色 彩;也表明桃花源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 隐 含了作者无力改变社会现实的无奈。14作者笔下的桃花源具有怎样的特点? (作者 追求的是怎样的生活?) 环境优美,人民安定幸福, 民风淳朴;没有阶级,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战乱,人人自食其力, 安居乐业,和平安宁的理想社会。15作者为什么要虚构一个与现实对立的美好世 界?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 反映广大人民的愿望; 对 美好生活向往,对黑暗社会批判。16写出文章的整体12思路。(渔人)发现桃源、访问桃源、离开桃源。 (

8、三)迁移拓展1与“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意 境相似的成语是什么? 豁然开朗。2你怎样看待陶渊明笔下的理想社会?它与当时的黑暗社会形成鲜明对照, 是作者不满 当时现实的一种精神寄托, 是对当时黑暗社会的 批判,客观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 具有一定 的积极意义; 但它又有原始共耕的痕迹, 有一定 的复古倾向,在阶级社会中也只能是一种幻想, 是不可能实现的。3渔人是个怎样的人?写渔人有怎样的作用? 渔人背信弃义、不守诺言。 写渔人的作用:一方面与桃花源中人的淳朴好客 形成对比,加深了人们对桃花源外社会的认识, 突出了桃花源是理想的社会; 另一方面, 本文以 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

9、写渔人是组织材 料的需要。4针对第二段语句作简要评注。13本段骈散结合, 朗朗上口, 三字句和四字句连贯 流畅,精炼有意境。 “黄发垂髫”又运用借代修14辞,增强了语言表现力。5由“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 朗”你能从中联想到哪些人生道理或启示? 围绕“在人生的道路上,要有所作为,必须经历 一些艰难苦难”回答即可。6第二段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入手描写的?请你以“桃花源美在”领起,写两点赏析性文字。例:桃花源美在自然环境的优美, 桃花源美在社 会生活宁静。7你是如何看待桃花源人避难于桃花源,不复出焉的行为的?桃花源人在当时是很幸运的, 能躲避祸患, 生活 安定;但从积极意义上来讲,躲避不是

10、永远的, 应该起来抗争。(谈出自己的想法即可)15王国是怎样的?用生动的语言描述来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理想王国,你的理想16自我做答)二、爱莲说(一)基础知识1、文学常识 本文选自周元公集 。作者周敦颐,字茂叔, 北宋哲学家。元公是周敦颐的谥号。2、文言词语u常规词语【蕃(f cn)多。【独】仅。【盛大规模。【予我。【染沾染。【濯洗涤。【清涟】水清而有微波,这里指清水。17【妖】美丽而不端庄。【植】立。【亵(xie)玩】玩弄。亵,亲近而不庄重。【谓】认为。【隐逸】隐居的人。【君子】品德高尚的人。【鲜】少。【宜】应当。【众】多。u词类活用【蔓】生枝蔓。【枝】长枝节。【亭亭】耸立的样子。(二) 阅

11、读探究1在第一段中,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莲的可爱 形象,18赋予莲以美好的品质?意在表达作者怎样 的情操?从环境习性、体态香气、清高气质等方面,表达 作者不慕名利、 洁身自好、 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 情操。2“陶后鲜有闻” 中的“陶”指谁?文中的 “鲜”与哪个词语构成反义词? 指陶渊明。文中与“鲜”构成反义词的是:众(蕃)3从作者对莲的赞美来看,这种君子应具备怎 样的品格? 鄙弃贪图富贵、追求名利的世风,洁身自好,保 持坚贞的气节和高尚的品德。6“予独爱莲”中的“独”表现了作者什么态度? 遗世独立,决不随波逐流的态度。7“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表现了莲花什么特点? 庄重、高雅(清高)作者把莲和牡丹对

12、举,其用意是什么? 批判贪图名利、 追求富贵的世风, 表明自己洁身 自好的品格9作者不愿隐逸, 也不贪图富贵, 他追求什么? 在污浊的世间,坚贞不渝的保持自己的操守。10作者19以莲自况, 表现了他洁身自好的生活态 度,委婉地批判了趋炎附势、追求富贵的世风。11文中的莲花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不追求名利,在污浊的环境中,洁身自好、保持 坚贞气节的高尚品德的君子。12作者写莲表白自己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写 菊表白自己不愿隐逸的生活态度, 写牡丹表白自 己对追逐名利世风鄙弃的生活态度。13 “莲之爱, 同予者何人”表达了作者怎样的 思想感情? 慨叹品德高尚的君子太少,含蓄地表明追逐名 利、趋炎附势

13、的人太多。14.怎样理解作者在文尾的慨叹? 表明自己的人生态度: 既不想陶渊明那样消极避 世,又不向世人那样追逐功名富贵, 他要在污浊 的世间独立不移, 永远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 品德。15用原文语句回答。1)莲象征什么? 君子的美好品德。202)文中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随俗浮 沉,又庄重、质朴,不孤高自许、哗众取宠(或 表现莲的高洁, 概括不慕名利、 洁身自好的高贵 品德和坚贞操守)的名句是:出淤泥而不染,濯 清涟而不妖。3)高度概括莲高贵品质的句子(点明中心的主 旨句)是:莲,花之君子者也。4)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 (或特立独行,正直不苟,豁达大度)因而美名远扬的句子是:

14、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5)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又有庄重的仪态,令人 敬重而不敢轻侮的句子是: 亭亭净植, 可远观而 不可亵玩焉。6)“世人甚爱牡丹”,这是因为牡丹是:牡丹, 花之富贵者也;“予独爱莲”的根本原因是:莲, 花之君子者也。16请在文中找出一句骈句。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21而不妖。17衬托分正衬和反衬两种。 本文用菊花和牡丹 来衬托莲,其中菊花属于正衬,牡丹属于反衬。1迁移拓展1细细考虑,“菊之爱”可以有两重含义:做 一个避世的隐士; 像陶渊明那样保持独立的人 格。你赞成哪一种说法?谈谈看法。(自圆其说 既可。 )如:赞成两重都有道理。作者意思是:避世者不 染世尘之埃固然可

15、喜; 而入世者“出淤泥而不染” 境界更高。2鲁迅有诗:“扫除腻粉呈风骨,褪却红衣学淡 妆。好问濂溪称净植,英随残叶坠寒塘。 ”这首 诗称颂的是哪一种花?莲花。3喜欢哪一种花是人的志趣的表现。你喜爱哪 一种花?说明喜爱的原因(包含骈句) 。 梅花。它顶风22冒雪, “凌寒独自开”。(傲雪盛开 人皆颂,迎寒绽放世堪扬。 ) 蒲公英花。花朵虽小,却遍布各地,有极强的生 命力。(花小能怡情,叶瘦能医疾。)菊花。在万花纷谢之时独自开放, 决不随波逐流, 且不畏严寒,坚强不屈。 (百花凋谢始露面,孑 身盛开也吐香。 )4 孟子认为: “近朱者赤, 近墨者黑” ,这与周 敦颐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16、的看法 相反,你同意哪种观点,谈谈你的看法。 答法一:同意孟子的观点。 人的思想受环境的影 响,“孟母择邻”说的即是这个道理。答法二: 同意周敦颐的观点。 只要人保持坚贞的 操守,洁身自好,即使处于污浊的环境中也能不 受其影响。如青春之歌中的林道静。三、陋室铭23(一)基础知识文学常识1本文选自全唐文。作者,刘禹锡,字梦得,洛阳人,唐代诗人。世称刘宾客。有刘禹锡集2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 功德的文字,后来形成一种文体, 这种文体一般 都是用韵的。文言词语【名】有名,著名。【灵】灵异。【斯】这。【德馨(x in)品德高尚。馨,香气。【鸿儒(r博学的人。鸿,大。儒,旧指读书 人。【

17、白丁平民。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调调弄。【素琴不加装饰的琴。素,朴素,不加装饰。24【金经】指佛经。【丝竹】琴瑟、箫管等乐器。这里指奏乐的声音。丝,弦乐器。竹,管乐器。【案牍(du J官府的公文。案,文书,案卷。 牍,公文。【劳形】使身体劳累。形,形体,身体。(二)理解探究1统领全篇并点明主旨的句子(词语)是:惟 吾德馨(德馨)。2文章的前四句,既是形象的比喻,又是事物 的类比,表面陋室也具有“名” 、“灵”的性质。3文章的点题句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4文章是从居室环境、交往人物、日常生活三 方面表明陋室的景色之雅、 交往之雅、情趣之雅, 见“惟吾德馨”,而明“陋室不陋”的。5写陋室环境

18、,突出景色之雅的语句是:苔痕25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由此可知其环境特点是: 恬静雅致。6写室中人,突出交往之雅的语句是:谈笑有 鸿儒,往来无白丁。 由此可知室主人也是一位鸿 儒。用一成语概括室中情景:谈笑风生。7.写室中事,突出情趣之雅的语句是:可以调素 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从 前两句正面实写的句子可知室主人高雅脱俗的 情致;从后两句反面虚写可知室主人不受世俗羁 绊之情。子云亭。 运用类比的目的是: 表明室主人也具有 古代名贤的志趣与抱负,进一步突出“德馨” 。9全文画龙点睛的句子是:孔子云: “何陋之 有?”引用孔子的话有以君子自居之意, 说明“有 德者居之,则陋室不陋1

19、0本文通过描写陋室, 表达室主人高洁傲岸的 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以古代名贤自况的语句是:南阳诸葛庐,西蜀2611陋室铭和爱莲说都采用了托物言志 的写法。本文以有仙之山,有龙之水比喻陋室,引出主旨。“德馨”立意贯穿全篇。12写出文中的骈句,散句。骈句: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 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 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散句:孔子云:“何陋之有?”13“仙”和“龙”比喻品德高尚的人,能概括 出全文大意的词语是:德馨。14本文写陋室,却没有一个表现“陋”字,请 用四个字概括本文的意思:陋室不陋。(三)迁移拓展1本文中含有“有德者居之,则陋室

20、不陋”的意思,你是否同意这个看法?为什么? 同意。品德高尚者追求的不是物质条件的好坏, 而是精神世界的纯洁与充实。他们鄙弃功名利 禄,不趋炎附势,不与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保 持着坚贞的操守,所以身居陋27室而不觉其陋。2.作者做此铭主要表明自己的抱负和情操,也流 露出讽刺现实的意味。 你能看出当时的现实是怎 样的吗? 官僚士大夫阶层思想庸俗、颓废,居豪宅,寻欢 乐。3.从文中可以看出作者的思想是积极的还是消 极的? 从本文表达的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 趣来看,作者的思想是积极的;从他独善其身, 避而不和庸俗的官僚往来, 使自己与污浊的社会 隔离开来等做法来看,又是消极的。 (也可有自己的

21、看法)2人人都有居室,你喜欢的居室是什么样的? 请描绘出来,并说明你喜欢的原因。 (略)四、 三峡1、基本知识*(1) 文学常识28三峡选自水经注疏 。三峡,瞿塘峡、巫 峡和西陵峡 的总称,在长江上游重庆奉节和湖北 宜昌之间。作者 郦道元(466或472527),字善 长,范阳涿(Zhu县(现在属河北)人,北魏地理 学家 。好学博览,留心水道等地理现象,撰水 经注。其书名为注释水经 ,实则以水经 为纲,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 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我国古代最 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 该书还记录了 不少碑刻墨迹和渔歌民谣, 文笔绚烂,语言清丽, 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22、。*(2)文言词语【通假字】阙通“缺”,空缺。29一词多义】 绝沿溯阻绝 断,断绝绝巘多生怪柏 极哀转久绝 停止;消失【词类活用】乘奔御风飞奔的马素湍绿潭 急流的水回清倒影 清波常见短语】略无毫无。略,几乎。 自非如果不是。自,如果。 亭午正午,中午。亭,正当。 夜分半夜。 荣茂盛。 峻高而陡峭。 良多很多。良,很。属(zhu)引连续不断。属,连续。弓I,延长30其他词语】31嶂(zheng)高耸险峻如屏障的山峰曦(x 1)日光。这里指太阳。襄(xi mg)上。沿顺流而下溯(su)逆流而上或有时。宣传达。素白色。回回旋。巘(y岔)险峻的山崖或山峰漱(shu)冲刷虽即使御驾,乘32肃寂静。哀悲哀

23、。转(zhucn)婉转。沾沾湿。三表示概数。2、理解探究*(3)整体把握三峡 以凝练生动的笔墨, 写出了三峡的 雄奇 险拔、清幽秀丽 的景色,激发人们 热爱祖国大好 河山的感情。作者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 写山,突出连绵 不断、遮天蔽日 的特点。 写水,则描绘不同季节 的不同景象。作者写景, 采用的是大笔点染的手法, 寥寥一百 五十余字,就把七百里三峡万千气象尽收笔底。 写春冬之景,着“素” “绿”“清”“影”数字; 写秋季33的景色,着“寒”“肃”“凄”“哀”数字, 便将景物的神韵生动地表现了出来。 文章先写山,后写水,布局自然,思路清晰。写 水则分不同季节分别着墨。在文章的节奏上, 也

24、是动静相生,摇曳多姿。高峻的山峰,汹涌的江 流,清澈的碧水,飞悬的瀑布,哀转的猿鸣,悲 凉的渔歌,构成了一幅幅风格迥异而又自然和谐 的画面,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4)结构提纲 总特点:山高岭连,中间狭窄。(侧重写山:连 绵不断,遮天蔽日。)分特点: (1)夏:水涨流速,交通断绝。(2)春 冬:水退潭清,风景秀丽。 (3)秋:水枯气寒, 猿鸣凄凉。(侧重写水:四季不同,风景各异。 )5)问题探究A、 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三峡自然景观的? 文章先写山,后写水。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 天蔽日的特点; 写水,则描绘不同季节的不同景 象。34B、第一段总写了三峡怎样的特点?1)峡长(七百里)岭连(连山

25、,略无缺处) ,2) 山高峡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 不见曦月)C、 第一段中三峡的山具有怎样的特点? 山高岭连,岸伟峡险(或连绵不断,遮天蔽日) 。D、“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这一特定环境下 的情景综合表现了三峡怎样的特点? 山的“连”“高”“窄”。E、第一段作者采用了什么写法表现三峡的特 点?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F、三峡的夏水有何特点?(1)水涨(襄陵,沿溯阻绝) (2)流急(朝发 白帝,暮到江陵,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G、 写“朝发白帝, 暮到江陵”的作用是什么? 这是什么写法?你由此想到了李白的哪首诗? 作用:烘35托夏天的水涨流急, 也突出了三峡夹江 对峙、狭窄险要的

26、特点。写法:侧面描写。想到 李白的早发白帝城 。H、 第三段作者是抓住三峡的那些典型景物描写 的?表现了三峡怎样的季节特点? 抓住了碧水、怪木、飞瀑来写的。表现了春冬三 峡的风光秀丽。I、总括春冬之景的四个字是什么? 清荣峻茂。J、“良多趣味”表现在何处?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 悬泉瀑布, 飞漱其间。K、 第四段写什么季节的景色?作者是从哪一 角度写景的?表现了景物什么特点? 秋季。听觉。表现了幽静、寂寥、凄异的特点。L、 “渔者歌”有什么作用? 说明猿声凄凉、悲哀,从侧面渲染了秋天萧瑟、 肃杀的气氛。也暗含对劳动人民的同情。M、作者为什么先写夏水?又为什么先写山,后 写36水?

27、作者是为江水作注, 重点是写水, 而水以夏季为 盛,故先写“夏水” 。为写水势,先写山势,这 既能揭示水急的原因, 又能使急流和峻岭相互映 衬,能形成一幅险峻壮奇的图画。N、分别概括三峡夏、春冬、秋三段时间三峡景 物的美点。奔放美 清悠美 凄婉美O、 第一段和后三段是什么关系? 总分关系。P、 本文在语言运用方面有怎样的特点和作用? 试作简析。本文多用四字句式, 又兼用散句, 使文章读起来 收放有致,很有节奏感。语言精练,表现力强, 充满生气。Q、 文中提到了巫峡,另两峡是什么? 瞿塘峡、西陵峡。37五、记承天寺夜游(一)基础知识*文学常识 记承天寺夜游选自东坡志林 。写于作者 被贬黄州期间。

28、作者是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 士,北宋文学家。*文言词语解除去,脱,。 户门。欣然喜悦的样子。 念考虑、想到。 遂于是,就。 寝睡觉。相与共同,一起。 中庭院里。空明形容水的澄澈 交横交错。盖原来(是) 。但只是。 闲人清闲的人。 耳罢了。(二)理解探究*整体把握这篇小品文通过写 “月”创造了一个清幽宁静的 艺38术境界,通过写“闲” ,传达了作者复杂微妙 的心境。将“月”“闲”融为一体,深沈含蓄,精美传神。*结构提纲 欲睡(月入)起行(念)寻友 漫步抒意(少闲) 兴奋喜悦 转忧、孤寂 宽慰、乐极 难言之情*问题探究1“月色入户”表现了怎样的情味? 运用拟人, 似乎月亮也懂得作者寂寞无聊, 悄

29、悄 进门与他为伴。2“欣然起行”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寂寞寒夜中难得的喜悦与兴奋。3从“念无与为乐者”中揣摩作者的心情。 作者可能想:与谁一同赏月才不致辜负如此良 宵?在这谪居的寂寞中, 谁能与我同赏明月?透 出忧愁孤寂的心情。4表明“念“的结果的句子是什么? 遂只至承天寺,寻张怀民。395为什么不假思索地去“寻张怀民”? 同是被贬之人, 也是知心朋友。6 作者“解衣欲睡,欣然起行”,“怀民亦未寝”, 从这里可以看出什么?二人心有灵犀。7“积水空明,藻荇交横”分别比喻什么?表现 了景物什么特点?“积水空明”比喻月光。表现了月光的皎洁、透 明。40藻荇交横”比喻月影。表现了月影斑驳,摇曳多姿。

30、也表现了竹柏倒影的清丽淡雅。 全句渲染出一个空明澄澈, 疏影摇曳, 亦真亦幻 的美妙境界。虚景:清澈的水,水中的植物; 实景:竹柏之影 衬托了月下庭院的幽静、淡雅和赏月者的恬静、 悠闲。9写景中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清静、舒适、愉悦。10想像一下作者与张怀民散步是什么心情。悠闲自得、无忧无虑。11“何处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 人者耳” 表达了作者怎样微妙复杂的感情? (文 尾通过“闲人”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怎样理解 “闲 人”的含义?)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欢喜、漫步的 悠闲、寻求解脱的旷达各种难言之情尽在其 中。本文描写了哪些景物?目的是什么?4112结尾惋惜无人赏月,暗示

31、了什么? 世人大多热中名利,为俗务所累。13文中紧扣“闲”字组织文章,“闲人”是点 睛之笔,“闲”表现在何处?(摘引文中句回答) “解衣欲睡”,见“月色入户”则“欣然起行” ; 与“怀民步于中庭”,连“竹柏影”都看得很仔 细。这些都说明是“闲人” 。(三)拓展延伸1根据本文创作一副对联。 例:月色懂人心潜窗入户, 谪人共婵娟遣忧逐愁2从文中可见当时作者思想怎样?你从中能得 到什么启发? 苏轼被贬,心情忧郁。但是,他仍然有进取之心, 他月夜游寺正是消释抑郁的具体行为。 在政治漩 涡中损伤了的心灵只有在清凉的无所挂碍的月 夜中才得以恢复, 从大自然的美景中寻求精神的 寄托。作者不是沉溺于感情的深渊

32、中, 而是寻求 解脱,使这篇散文显得潇洒、隽雅。本文启发我们, 在生活中遇到挫折不能一味消 沉,42要以良好的心态去调节自己, 树立进取之心, 从而迎来希望的曙光,走上光明的前途。六、答谢中书书(一)基础知识*文学常识 本文选自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梁 文。陶弘景(456-536),字通明,号华阳隐居, 丹阳秣(Mb)陵(今江苏南京)人。有陶隐居集*文言词语 【共】一起。【谈】谈论,欣赏。【交辉】交相辉映。【四时】四季。【歇】消散。【颓】坠落。43【沉鳞】潜在水中的鱼。鳞,借代鱼【竞跃】争相跳跃。竞,争着。【欲界】指人间。【仙都】指仙境。【复】再。【与(yu)参与,这里指欣赏。(二)理解

33、探究*整体把握文章以感慨发端, 期望与古往今来的林泉高士相 比肩。接下来的十句, 作者便以具体描绘秀美的山川 景色。仰视俯视、平远高远的视角,动静结合, 使读者对山川景物产生完整、统一的印象。最后,文章又以感慨收束,自豪之感,期与谢 公比肩之意溢于言表。本文写景, 抓住景物的灵魂, 即自然万物的勃 勃44生机,通过高低、远近、动静的变化,视觉、 听觉的立体感受, 来传达自己与自然相融合的生 命愉悦,体现了作者酷爱自然、 归隐林泉的志趣。 文字明朗,毫不雕琢。*(三)问题探究1作者描写景物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 好处?观察角度:由仰而俯;景物形象:由显而微;景物状态:由静而动;时间交代:由朝而

34、夕。使 山川景物和谐、完整、统一。2 “山川之美, 古来共谈”内含作者什么感情? 有高雅情怀的自豪感以及期望与古往今来的 林泉高士相比肩之情。3运用仰观俯察两种视角,写白云高山流水 三重风物的对偶句是什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4讲究色彩搭配,表现一年之美,呈现出一 派绚45烂辉煌的气象景象的对偶句是什么?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具备。5将听觉、视觉结合,由静入动,表现一日 之美,传达了生命气息的对偶句是什么?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6“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 与其奇者。”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6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

35、意之感。 与谢公比肩之意溢于言7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是什么?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 未复有能与其 奇者。沉鳞竞跃。”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歇”“颓”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感情和行 为,有过程,激发人的想像, 充满生命气息。“鳞 字是用借代,避俗,增加了语言表现力,文学色 彩浓厚。9本文是在是一篇美文。试分析美在何处。(1)意境美。风光绮丽,融入感情,形成优 美的意境。山水相映之美。色彩配合之美。 晨昏变化之美。动静相衬之美。分析“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47(2)结构美。全文分三部分。“山川之美,古 来共谈”总领全文,以“美”点明全文中心。中 间部分具体叙写山川之美。最后以感叹

36、总括前 文,首尾呼应,议叙结合,使文章主体部分更为 鲜明突出。文中的写景部分, 仰视再俯瞰, 复平 看, 最后又分“晓”与“夕来写,次第井然。(3)语言美。言简意赅,多用对称四字句, 配以长句收束;修饰词语使颜色、声音、动作的 状态表露无遗。如滔滔急流,泻入大海。七、湖心亭看雪知识点整理1、有关“雪”的古诗文答:示例: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B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C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D燕山雪花大如席, 片48片吹落轩辕台。2、全文交代中心事件的句子是?点明文章主旨 的句子是?答:中心事件句:独往湖心亭看雪。主旨句: 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关痴,更有痴似相公 者!”3、分

37、别用一句话概括第一、二自然段的内容:答:第一段:记述作者雪夜独往西湖 湖心亭看雪 的天气等情境以及途中所见雪景。第二段:记述作者在湖心亭中的奇遇。4、全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遗世独立、知音难觅、沉醉自然、清高自赏、淡 淡愁绪5、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一自然段所描写的雪景 特点:答:上下相连、空旷苍茫、凄清淡雅6、本文写景运用了白描的艺术手法,作者抓住 景物特征,寥寥几笔就勾画出一幅天人合一、悠 远脱俗的49动人画面,请举例赏析。答:白描,指那种不用比喻、不尚修饰、以叙述 为主的描写手法。重在以形传神,不重形似而求 神似.它用简洁质朴的文字,寥寥几笔就能清晰 地勾勒出事物的特征。比如:“雾凇沆

38、砀,天与 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作者抓住“白”这一色彩特征,用三个“与”字,看似重复,却突出 了一种天地空旷苍茫的景象 ,达到了很好的艺术 效果。再如:“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 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句中 的几个“一”,一个“粒”,看似朴素简单,但 寥寥几笔却意蕴无穷作者想象从高处和远 处观察,由于大雪的覆盖,长堤成了隐隐的一50线,湖心亭成了隐隐的一点,小舟和人则犹如草 芥、米粒游走在苍茫空阔的天地间,这里面,包 含着长与短 、点与线、方与圆、多与少、大与小、 动与静等诸多变化 ,写出了山水云天的空旷苍茫 和人的渺小,也表现出作者超脱世俗、沉醉自 然、清高自赏的人格品质。7、在湖心亭上,作者为什么同两位客人“强饮”答:一是由于两位客人盛情邀请(拉余同饮); 二是由于意外逢知己的惊喜和庆幸 ;三是为了酬 谢知己的深情厚谊。答:体现在:一是作为明末遗民作家 ,深夜“独” 往湖心亭看雪,寄情山水的孤独;二是偶逢知己 痛饮三杯之后又不得不分离的忧愁。淡淡的愁绪”体现在何处?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