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习题集(共61页)

上传人:9** 文档编号:58961669 上传时间:2022-03-01 格式:DOC 页数:62 大小:204.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中药学习题集(共61页)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中药学习题集(共61页)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中药学习题集(共61页)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资源描述:

《中药学习题集(共61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学习题集(共61页)(6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中药学习题集总 论第一章 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一)A型题(在每小题给出的A、B、C、D、E五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 我国现存最早的本草专著是:A.开宝本草 B.嘉祐本草 C.神农本草经D.新修本草 E.本草拾遗答案:C答案分析:我国现存最早的本草专著当推神农本草经,一般认为该书约成于西汉末年至东汉初年,是汉以前药学知识和经验的第一次大总结,故答案应选C。2. 首创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的本草著作是:A.本草拾遗 B.本草纲目 C.神农本草经D.新修本草 E.本草经集注答案:E答案分析:本草经集注首创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的方法,神农本草经、本草拾遗

2、都是按药物功效分类,新修本草、本草纲目虽然也是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但不是首创,故答案应选E。3. 我国第一部药典性著作是:A.本草纲目 B.证类本草 C.新修本草D.本草经集注 E.神农本草经答案:C答案分析:唐显庆四年颁布了经政府批准撰写的新修本草,由于它是第一次由国家组织修定和推行的,因此它是我国,也是世界上公开颁布的最早的药典,故答案应选C。4. 最早采用图文对照编写方法的本草著作是:A.神农本草经 B.名医别录 C.徐之才药对D.李当之药录 E.新修本草答案:E答案分析:在新修本草的编写过程中,唐政府通令全国各地选送当地道地药材,作为实物标本进行描绘,从而增加了药物图谱,并附以文字说明

3、,这种图文对照的方法,开创了世界药学著作的先例,故答案应选E。5. 宋代的本草代表著作是:A.开宝本草 B.本草纲目 C.嘉祐本草 D.证类本草 E.本草衍义答案:D答案分析:宋代本草学的代表著作当推唐慎微的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简称证类本草),这部本草著作采用图文并重,方药兼收的编写体例,较前代本草著作有所进步,同时广泛引证历代文献,为后世保存了大量古代方药文献资料。它使我国大型骨干本草编写格局臻于完备,起到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故答案应选D。6. 集我国16世纪以前药学大成的本草著作是:A.本草品汇精要 B.本草纲目 C.证类本草D.图经本草 E.本草原始答案:B答案分析:本草纲目总结了

4、我国16世纪以前的药物学知识,是我国大型骨干本草的范本,其影响远远超出了本草学范围,故答案应选B。(二)B型题(A、B、C、D、E是其下面两道小题的备选项,每小题只能从中选择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每个选项可以被选择一次或两次。)A.载药365种 B.载药730种 C.载药844种D.载药1500种 E.载药1892种1.本草纲目的载药数是:E2.本草经集注的载药数是:B答案:1.E 2.B答案分析:本草纲目为明代李时珍所著,全书52卷,共收载药物1892种,故第1题答案应选E;本草经集注为粱陶弘景所著,全书7卷,共收载药物730种,故第2题答案应选B。A.本草纲目 B.本草原始 C.救荒本草D

5、.滇南本草 E.本草从新3. 明代著名的食疗本草是:C4. 明代著名的地方本草是:D答案:3.C 4.D答案分析:朱橚编著的救荒本草为明代著名的食疗本草,该书为饥馑年代救荒所著,书中将民间可供食用的救荒本草,按实物绘图,标明产地、形态、性味及食用方法,既扩大了食物资源,又丰富了本草学内容,故第3题答案应选C;兰茂编著的滇南本草是明代著名的地方本草,该书是一部专门记载云南地区药物知识的地方本草,故第4题答案应选D。(三)C型题(由一组备选答案与两个问题组形成的题干。如这道题只与答案A有关,则答案选择A。只与B有关,则答案选择B。与AB都有关,则答案选择C。如与AB都无关,则答案选择D。)A.炮炙

6、大法 B.饮膳正要C. 二者均是 D. 二者均不是1. 忽思慧所著的是:B2. 缪希雍所著的是:A答案:1.B 2.A答案分析:元代忽思慧著饮膳正要,该书为饮食疗法的专门著作,故第1题答案应选B;明代缪希雍著炮炙大法,该书是明代影响最大的炮制专著,故第2题答案应选A。A.本草备要 B.本经疏证C. 二者均是 D. 二者均不是3.以本草纲目为基础,由博返约的著作是:A4.注释发挥神农本草经的著作是:B答案:3.A 4.B答案分析:清代汪昂所著的本草备要,是以本草纲目为基础,删繁就简,由博返约,切合实用的本草著作,故第3题答案应选A;清代邹澍所著的本经疏证,是以神农本草经为基础,注释发挥神农本草经

7、的著作,故第4题答案应选B。(四)X型题(每道题有五个备选答案。正确答案为25个,必须将其全部选中,少选、多选或错选者,均不得分。)1. 成书于宋代的本草专著有:BDA.本草拾遗 B.开宝本草 C.本草经集注D.证类本草 E.本草纲目答案:BD答案分析:开宝本草和证类本草成书于宋代,本草经集注成书于梁代,本草拾遗成书于唐代,本草纲目成书于明代,故答案应选BD。2.官修本草有:A.新修本草 B.开宝本草 C.证类本草D.嘉祐本草 E.本草品汇精要答案:ABDE答案分析:新修本草为唐代官修本草,是我国,也是世界上公开颁布的最早的药典;开宝本草、嘉祐本草为宋代官修本草,而证类本草为宋代唐慎微个人所著

8、;本草品汇精要为明代官修本草,是我国封建社会最后一部大型官修本草,故答案应选ABDE。第二章 中药的产地与采集(一)A型题(在每小题给出的A、B、C、D、E五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 历史悠久、产地适宜、品种优良、产量宏丰、炮制考究、疗效突出、带有地域特点的药材,传统被称为:A.特产药材 B.名产药材 C.道地药材 D.稀有药材 E.贵重药材答案:C答案分析:所谓道地药材,又称地道药材,是优质纯真药材的专用名词,它是指历史悠久、产地适宜、品种优良、产量宏丰、炮制考究、疗效突出、带有地域特点的药材,故答案应选C。2. 二、八月最宜采集的药材是:A.叶类 B.花类 C.全草类

9、D.果实类 E.根及根茎答案:E答案分析:根及根茎一般以早春及深秋,即二月、八月采收最佳,因为春初“津润始萌,未充枝叶,势力淳浓”,“至秋枝叶干枯,津润归流于下”。且现代研究也证明,早春及深秋时植物的根茎中有效成分含量较高,此时采集产量和质量都较高,故答案应选E。(二)B型题(A、B、C、D、E是其下面两道小题的备选项,每小题只能从中选择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每个选项可以被选择一次或两次。)A.黄连、附子 B.薄荷、苍术 C.细辛、五味子D.阿胶 E.地黄1. 道地药材产于四川的是:2. 道地药材产于东北的是:答案:1.A 2.C答案分析:在上述备选药物中,黄连、附子的道地药材产于四川;薄荷、

10、苍术的道地药材产于江苏;细辛、五味子的道地药材产于东北;阿胶的道地药材产于山东;地黄的道地药材产于河南,故第1题答案应选A,第2题答案应选C。A.枸杞 B.当归 C.阿胶D.牛膝 E.党参3. 道地药材产于甘肃的是:4. 道地药材产于山西的是:答案:3.B 4.E答案分析:在上述备选药物中,枸杞的道地药材产于宁夏;当归的道地药材产于甘肃;阿胶的道地药材产于山东;牛膝的道地药材产于河南;党参的道地药材产于山西,故第3题答案应选B,第4题答案应选E。(三)C型题(由一组备选答案与两个问题组形成的题干。如这道题只与答案A有关,则答案选择A。只与B有关,则答案选择B。与AB都有关,则答案选择C。如与A

11、B都无关,则答案选择D。)A.含苞欲放时 B.果实成熟后C.二者均是 D.二者均不是1. 辛夷的采收应在:2. 枳实的采收应在:答案:1.A 2.D答案分析:辛夷的药用部位是木兰科植物望春花或玉兰的干燥花蕾,应在含苞欲放时采收,故第1题答案应选A;枳实的药用部位是芸香科植物酸橙及其变种或甜橙的干燥幼果,应在果实尚未成熟时采收,故第2题答案应选D。A花蕾未开放时 B花朵刚开放时C. 二者均是 D. 二者均不是3.花类药材的采收宜在:4.根类药材的采收宜在:答案:3.C 4.D答案分析:花类药材,一般采收未开放的花蕾或刚开放的花朵,以免香味散失、花瓣散落而影响质量,故第3题答案应选C;根类药材一般

12、以秋末或春初,即2月、8月采收为佳,此时植物根中有效成分含量较高,故第4题答案应选D。(四)X型题(每道题有五个备选答案。正确答案为25个,必须将其全部选中,少选、多选或错选者,均不得分。)1. 四川的道地药材有:A.地黄 B.黄连 C.川芎D.乌头 E.茯苓答案:BCD答案分析:黄连、川芎、乌头的道地药材产于四川,地黄的道地药材产于河南,茯苓的道地药材产于云南,故答案应选BCD。2. 确定道地药材的主要因素有A.产地 B.品种 C.质量D.产量 E.疗效答案:ABCDE答案分析:道地药材是指历史悠久、产地适宜、品种优良、产量宏丰、炮制考究、疗效突出、带有地域特点的药材,因此道地药材的确定与产

13、地、品种、质量、产量、疗效都有关系,故答案应选ABCDE。第三章 中药的炮制(一)A型题(在每小题给出的A、B、C、D、E五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 将不溶于水的药物研成细末后再入水中搅匀或研磨的炮制方法称为:A.润 B.漂 C.水飞D.淬 E.潬答案:C答案分析:水飞是借药物在水中的沉降性质分取药材极细粉末的方法。将不溶于水的药材粉碎后置乳钵、碾槽、球磨机等容器内,加水共研,然后再加入多量的水搅拌,粗粉即下沉,细粉混悬于水中,随水倾出,剩余之粗粉再研再飞。倾出的混悬液沉淀后,将水除净,干燥后即成极细粉末。此法所制粉末既细,又减少了研磨中粉末的飞扬损失,故答案应选C。2.

14、清水漂洗海藻的目的是:A.消除烈性 B.清洁药物,去掉盐分 C.便于制剂D.便于贮藏 E.改变性能答案:B答案分析:漂洗海藻是将海藻置于宽水或长流水中,反复的换水,其主要目的是清洁药物,除去杂质、盐分,故答案应选B。3. 巴豆制霜的目的是:A.消除毒性 B.增强药效 C.改变药性 D.便于贮藏 E.纯净药材答案: A答案分析:巴豆有较强的毒副作用,压油取霜能降低其毒副作用,故答案应选A。4. 醋炙香附的目的是:A.增强疗效 B.减低毒性 C.改变药性 D.便于服用 E.有利贮藏答案:A答案分析:醋炙香附可增强其疏肝止痛的功效,故答案应选A。5. 生首乌制熟的目的是:A.减低毒性 B.改变药性

15、C.增强疗效 D.便于服用 E.有利贮藏答案:B答案分析:生首乌味甘、苦,性平,补益力弱且不收敛,能截疟解毒、润肠通便,经黑豆汁拌蒸成制首乌后味甘、涩,性微温,功专滋补肝肾、补益精血、涩经止崩,故答案应选B。6将药物快速放入沸水中短暂潦过,立即取出的炮制方法,称为A煮法 B蒸法 C炖法D潬法 E淬法答案:D答案分析:潬法是将药物快速放入沸水中短暂潦过,立即取出的炮制方法,常用于种子类药物的去皮及肉质多汁类药物的干燥处理,故答案应选D。(二)B型题(A、B、C、D、E是其下面两道小题的备选项,每小题只能从中选择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每个选项可以被选择一次或两次。)A蜜炙 B酒炙 C醋炙D姜炙 E

16、盐炙1为了增强药物的活血作用,宜采用2为了增强药物的补肾作用,宜采用答案:1.B 2.E答案分析:酒炙可增强药物的活血之功,故第1题答案应选为B;盐炙可引药入肾和增强补肾作用,故第2题答案应选E。A.修制法 B.水制法 C.火制法 D.水火共制法 E.其他制法3. 漂法属于:4. 淬法属于:答案:3.B 4.D答案分析:水制法包括漂洗、浸泡、闷润、喷洒、水飞,故第3题答案应选B;水火共制法包括蒸、煮、炖、潬、淬等,故第4题答案应选D。(三)C型题(由一组备选答案与两个问题组形成的题干。如这道题只与答案A有关,则答案选择A。只与B有关,则答案选择B。与AB都有关,则答案选择C。如与AB都无关,则

17、答案选择D。)A.使药物质地松脆,易于粉碎 B.除去药物中的部分挥发油及刺激性成分C.二者均是 D.二者均不是1. 煅法的目的是:2. 煨法的目的是:答案:1.A 2.B答案分析:煅法是将药物用猛火直接或间接煅烧,其目的是使药物质地松脆,易于粉碎,便于有效成分的煎出,以充分发挥疗效,故第1题答案应选A。煨法是将药物用湿面或湿纸包裹,置于热火灰中或用吸油纸与药物隔层分开进行加热的方法。其目的是除去药物中的部分挥发性及刺激性成分,以缓和药性,降低副作用,增强疗效,故第2题答案应选B。A收敛止血 B缓和药性C二者均是 D二者均不是3炒黄的目的是4炒炭的目的是答案:3.B 4.C答案分析:炒黄、炒焦的

18、目的是使药材宜于粉碎加工、缓和药性或煎煮时有效成分易于溶出,故第3题答案应选B;炒炭的目的是缓和药物的烈性或副作用,或增强其收敛止血、止泻的作用,故第4题答案应选C。(四)X型题(每道题有五个备选答案。正确答案为25个,必须将其全部选中,少选、多选或错选者,均不得分。)1. 中药炮制的主要目的是:A.增强作用,提高疗效 B.降低毒副作用 C.改变性能和功效D.便于调剂 E.便于定向用药答案:ABCDE答案分析:中药炮制的目的有八个方面:纯净药材,保证质量,分捡药物,区分等级;切制饮片,便于调剂制剂;干燥药材,利于贮藏;矫味、矫臭,便于服用;降低毒副作用,保证安全用药;增强药物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19、;改变药物性能,扩大应用范围;引药入经,便于定向用药。故答案应选ABCDE。2常用的炮制方法有:A.修制 B.水制 C.火制D.水火共制 E.其他制法答案:ABCDE答案分析:中药常用的炮制方法有修制、水制、火制、水火共制、其他制法五大类型,故答案应选ABCDE。3. 水火共制法有:A.炙 B.蒸 C.淬D.潬 E.煨答案:BCD答案分析:水火共制法包括蒸、煮、炖、潬、淬等,而炙、煨则属于火制法,故答案应选BCD。4. 水制法有:A.煮 B.润 C.漂D.淬 E.潬答案:BC答案分析:水制法包括漂洗、浸泡、闷润、喷洒、水飞等,而煮、潬、淬则属于水火共制法,故答案应选BC。5. 炙法常用的液体辅

20、料有:A.蜜 B.蛤粉 C.醋D.酒 E.姜汁答案:ACDE答案分析:炙法常用液体辅料有蜜、酒、醋、姜汁、盐水、童便等,而蛤粉则常用于烫法,故答案应选ACDE。6. 属于其他制法的是:A.喷洒 B.发酵 C.制霜D.水飞 E.药拌答案:BCE答案分析:其他制法包括制霜、发酵、精制、药拌,而喷洒和水飞属于水制法,故答案应选BCE。第四章 药性理论(一)A型题(在每小题给出的A、B、C、D、E五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 四气的确定是:A.从人体的感官感觉出来的 B.从疾病的性质中总结出来的C.从药物作用于人体所发生的反应和所获得的不同疗效中概括出来的D.从季节的不同变化结出来的

21、 E.以上都不是答案:C答案分析:四气是由药物作用于人体所产生的不同反应和所获得的不同疗效而总结出来的,它与所治疾病的寒热性质是相对而言的,故答案应选C。2. 寒凉药的作用是:A.暖肝散结 B.温里散寒 C.清热解毒D.补火助阳 E.回阳救逆答案:C答案分析:寒凉药分别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滋阴除蒸、泻热通便、清热利尿、清化热痰、清心开窍、凉肝息风等作用;而温热药则分别具有温里散寒、暖肝散结、补火助阳、温阳利水、温经通络、引火归原、回阳救逆等作用,故答案应选C。3. 苦味药的作用是:A.能和能缓 B.能燥能泄 C.能下能软D.能收能涩 E.能行能散答案:B答案分析:苦味药的作用是“能泄、能燥

22、、能坚”,即具有清泄火热、泄降气逆、通泄大便、燥湿、坚阴等作用,故答案应选B。4. 淡味药的作用是:A.能和能缓 B.能下能软 C.能燥能泄 D.能收能涩 E.能渗能利答案:E答案分析:淡味药的作用是“能渗、能利”,即具有渗湿,利小便的作用,故答案应选E。5. 治疗筋脉拘急疼痛的药物多具有:A.辛味 B.甘味 C.酸味D.苦味 E.咸味答案:B答案分析:甘味药的作用是“能补、能和、能缓”,即具有补益、和中、调和药性和缓急止痛的作用。一般来讲,滋养补虚、调和药性及制止疼痛的药物多具有甘味,故答案应选B。6. 具有收敛固涩作用的是:A.酸味 B.咸味 C.辛味D.苦味 E.淡味答案:A答案分析:酸

23、味药“能收、能涩”,具有收敛、固涩的作用,故答案应选A。7. 辛味药临床一般治疗:A.表证及气血阻滞证 B.呕吐呃逆 C.久泻久痢D.瘰疬、瘿瘤、痰核 E.大便燥结答案:A答案分析:辛味药“能散、能行”,具有发散、行气行血的作用。因此辛味药多用治表证及气血阻滞之证,故答案应选A。8. 涩味药多用于治疗:A.胃热消渴 B.水肿、小便不利 C.胸胁苦满D.恶心呕吐 E.虚汗、遗精滑精答案:E答案分析:涩味与酸味作用相似,均具有收敛固涩之功,多用治虚汗、遗精、滑精、尿频等体虚不固,滑脱不禁之证,故答案应选E。9. 芳香药多具有A.辛味 B.甘味 C.苦味D.酸味 E.淡味答案:A答案分析:芳香药有辟

24、秽防疫,解表散邪,悦脾开胃,化湿去浊,行气活血,通窍止痛,开窍醒神之功,多具有辛味,故答案应选A。10. 具有沉降性质的性味是:A.苦温 B.辛温 C.苦寒D.甘寒 E.咸温答案:C答案分析:一般来讲,味属苦、酸、咸,性属寒、凉的药物,大多为沉降药,故答案应选C。11. 具有升浮性质的性味是:A.甘、辛、凉 B.辛、苦、热 C.辛、甘、温D.淡、甘、寒 E.以上都不是答案:C答案分析:一般来讲,味属辛、甘,性属温、热的药物,大多为升浮药,故答案应选C。12. 归经是指:A.药物具有的升降浮沉的作用趋向 B.药物具有的寒热温凉四种性质C.药物具有的辛甘酸苦咸五种滋味 D.药物对于机体某部分的选择

25、性作用E.药物对于机体有无毒副作用答案:D答案分析:归经是指药物对于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作用,即某药对某些脏腑经络有特殊的亲和作用,因而对这些部位的病变起着主要或特殊的治疗作用,药物的归经不同,其治疗作用也不同,故答案应选D。13. 确定归经学说的理论基础是:A.阴阳学说 B.脏腑经络理论 C.药性理论D.药味理论 E.五行学说答案:B答案分析:中药归经理论的形成是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以脏腑经络理论为基础,以药物所治疗的具体病证为依据,经过长期临床实践总结出来的用药理论,故答案应选B。14. 确定归经学说的依据是:A阴阳学说 B五行学说 C脏腑经络理论D药性理论 E所治病证答案:E答案分析:中药

26、归经理论的形成是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以脏腑经络理论为基础,以药物所治疗的具体病证为依据,经过长期临床实践总结出来的用药理论,故答案应选E。15. 胁痛易怒、抽搐惊悸等证当选用A.归心经的药物 B.归肝经的药物 C.归肺经的药物D.归肾经的药物 E.归脾经的药物答案:B答案分析:肝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疏泄,主藏血,其经脉布于两胁,且肝主筋。若肝失疏泄,气机不通,可见两胁胀痛,烦躁易怒;若肝血不足,筋失所养,可见抽搐;肝血不足,心血亏损,则神不守舍,可见惊悸等证,一般选用归肝经的药物治疗,故答案为B。16. 运用药物的归经理论还须考虑:A.药物的用量 B.药物的用法 C.药物的四气五味、升降浮沉D.

27、药物的采集 E.药物的炮制答案:C答案分析:在运用归经理论指导临床应用时,还必须与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学说结合起来考虑。如果只考虑性味、升降浮沉等性能,不注意药物的归经是不全面的,同样,如果只掌握归经,而忽略了性味、升降浮沉等性能,也是不够全面的,故答案应选C。17. 中药的副作用是指:A.配伍不当出现的反应 B.药不对证出现的不良反应C.达不到常规用量不能控制病情 D.超过常规用量时出现的不适反应E.在常规剂量时出现的与疗效无关的不适反应答案: E答案分析:中药的副作用是指在常规剂量时出现与治疗需要无关的不适反应,一般比较轻微,对机体危害不大,停药后可自行消失,故答案应选E。18. 古代认为“

28、毒性”的含义是:A.药物的毒性 B.药物的偏性 C.药物的副作用D.药物的疗效 E.药物的总称答案:B答案分析:古代药物毒性的含义较广,古人常常把毒药看做是一切药物的总称,而把药物的毒性看作是药物的偏性,故答案应选B。(二)B型题(A、B、C、D、E是其下面两道小题的备选项,每小题只能从中选择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每个选项可以被选择一次或两次。)A.发散、行气、行血 B.收敛固涩 C.软坚散结、泻下D.补益、和中、缓急 E.渗湿利水1. 甘味药的作用是:2. 辛味药的作用是:答案:1.D 2.A答案分析:甘味“能补、能和、能缓”,具有补益、和中、调和药性和缓急止痛的作用,故第1题答案应选D;辛

29、味“能散、能行”,具有发散、行气、行血的作用,故第2题答案应选A。A.四气 B.五味 C.归经D.毒性 E.升降浮沉3. 表示药物作用部位的是:4. 反映药物作用趋势的是:答案:3.C 4.E答案分析:归经是指药物对于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作用,说明了药效所在,包含了药物定性定位的概念,故第3题答案应选C;升降浮沉是药物对人体作用的不同趋向性,它与疾病所表现的趋向性是相对而言的,故第4题答案应选E。A.用附子、干姜治疗腹中冷痛、脉沉无力 B.用猪苓、茯苓治疗水肿、小便不利C.用黄芩、板蓝根治疗发热口渴、咽痛 D.用山茱萸、五味子治疗虚汗、遗精E.用麻黄、薄荷治疗表证5. 属于“疗寒以热药”治疗原则

30、的是:6. 属于“疗热以寒药”治疗原则的是:答案:5.A 6.C答案分析:附子、干姜药性温热,可治疗腹中冷痛、脉沉无力等阴寒证,属于“疗寒以热药”的治疗原则,故第5题答案应选A;黄芩、板蓝根药性寒凉,可治疗发热口渴、咽痛等阳热证,属于“疗热以寒药”的治疗原则,故第6题答案应选C。A.归心经 B.归肝经 C.归脾经D.归肺经 E.归肾经7. 朱砂能治疗心悸失眠,具有重镇安神之功,其归经为:8. 杏仁能治疗胸闷喘咳,具有止咳平喘之功,其归经为:答案:7.A 8.D答案分析:归经的确定以脏腑经络理论为基础,以所治具体病症为依据。心主神明,心经病变多见心悸失眠,在此基础上,联系朱砂的功效,因朱砂能治疗

31、心悸失眠,具有重镇安神之功,所以归心经,故第7题答案应选A;同理,肺主宣发,肺经病变多见胸闷喘咳,因杏仁能治疗胸闷喘咳,具有止咳平喘之功,所以归肺经,故第8题答案应选D。(三)C型题(由一组备选答案与两个问题组形成的题干。如这道题只与答案A有关,则答案选择A。只与B有关,则答案选择B。与AB都有关,则答案选择C。如与AB都无关,则答案选择D。)A.行气、行血 B.辟秽、化湿、开窍C.二者均是 D.二者均不是1. 辛味药的作用是:2. 芳香药的作用是:答案:1.A 2.C答案分析:辛味药“能散、能行”,具有发散、行气、行血的作用,故第1题答案应选A;芳香药具有辟秽防疫、解表散邪、悦脾开胃、化湿去

32、浊、通窍止痛、行气活血、开窍醒神的作用,故第2题答案应选C。A.苦味 B.咸味C.二者均是 D.二者均不是3. 能泻火存阴的药物多具有:4. 能软坚散结的药物多具有:答案:3.A 4.B答案分析:苦味药“能泄、能燥、能坚”,具有清泄火热、泄降气逆、通泄大便、燥湿、泻火存阴等作用,故第3题答案应选A;咸味药“能下、能软”,具有泻下通便、软坚散结的作用,故第4题答案应选B。A.酸、苦、咸 B.辛、甘、淡C.二者均是 D.二者均不是:5. 五味中属阳的是:6. 五味中属阴的是:答案:5.B 6.A答案分析:五味中辛、甘、淡属阳,故第5题答案应选B;酸、苦、咸属阴,故第6题答案应选A。A.用药后引起机

33、体损害性反应 B.在常用剂量时出现与治疗无关的不适反应 C.二者均是 D.二者均不是7. 中药的毒性是指:8. 中药的副作用是指:答案:7.A 8.B答案分析:中药的毒性一般指药物对机体所产生的不良影响及损害性;故第7题答案应选A;中药的副作用有别于中药的毒性作用,是指在常用剂量时出现与治疗无关的不适反应,比较轻微,对机体危害不大,停药后可自行消失,故第8题答案应选B。(四)X型题(每道题有五个备选答案。正确答案为25个,必须将其全部选中,少选、多选或错选者,均不得分。)1. 中药性能的基本内容包括:A.四气 B.五味 C.升降浮沉D.归经 E.毒性答案:ABCDE答案分析:中药性能的基本内容

34、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毒性等,故答案应选ABCDE。2. 苦味药的作用是:A.清泄火热 B.坚阴 C.通泄大便D.泄降气逆 E.燥湿答案:ABCDE答案分析:苦“能泄、能燥、能坚”,具有清泄火热、泄降气逆、通泄大便、燥湿、坚阴等作用,故答案应选ABCDE。3. 温热药的功效是:A.清热解毒 B.凉血解毒 C.温里散寒D.补火助阳 E.回阳救逆答案:CDE答案分析:一般来讲,温热药具有温里散寒、暖肝散结、补火助阳、温阳利水、温经通络、引火归原、回阳救逆等作用,故答案应选CDE。4. 影响升降浮沉的主要因素是:A.四气 B.五味 C.药物质地D.配伍 E.炮制答案:ABCDE答案分析:

35、影响药物升降浮沉的因素主要与四气五味、药物质地有密切关系,并受到炮制和配伍的影响,故答案应选ABCDE。5. 升浮药物的作用有:A.升阳发表 B.消导积滞 C.温里散寒D.涌吐 E.开窍答案:ACDE答案分析:一般升浮药物的作用有疏散解表、宣毒透疹、解毒消疮、宣肺止咳、温里散寒、暖肝散结、温通经脉、通痹散结、行气开郁、活血消癥、开窍醒神、升阳举陷、涌吐等,而消导积滞为沉降药所具有的作用,故答案应选ACDE。6. 沉降药物的作用有:A.泻下 B.清热 C.重镇安神D.收敛 E.止咳平喘答案:ABCDE答案分析:一般沉降药的作用有清热泄火、泻下通便、利水渗湿、重镇安神、平肝潜阳、息风止痉、降逆平喘

36、、止呕、止呃、消积导滞、固表止汗、敛肺止咳、涩肠止泄、固崩止带、涩精止遗、收敛止血、收湿敛疮等,故答案应选ABCDE。7. 产生中药毒性的主要原因有:A.剂量过大 B.误服伪品 C.炮制不当D.制剂服法不当 E.配伍不当答案:ABCDE答案分析:产生中药毒性的主要原因有五个方面:一是剂量过大,二是误服伪品,三是炮制不当,四是制剂服法不当,五是配伍不当,此外还有药不对证、自行服药、乳母用药及个体差异也是引起中毒的原因,故答案应选ABCDE。第五章 中药的配伍 (一)A型题(在每小题给出的A、B、C、D、E五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 相须、相使配伍可产生:A.协同作用,增进疗效

37、 B.拮抗作用,降低疗效 C.减毒作用D.毒副作用 E.以上都不是答案:A答案分析:相须就是两种功效类似的药物配合应用,可以增强原有药物的功效。相使就是以一种药物为主,另一种药物为辅,两药合用,辅药可以提高主主药的功效。相须、相使可以起到协同作用,能提高药效,是临床常用的配伍方法,故答案应选A。2. 黄芪与茯苓配伍,茯苓能增强黄芪补气利水的功效,这种配伍关系属于:A.相须 B.相使 C.相畏D.相杀 E.相恶答案:B答案分析:黄芪配茯苓治脾虚水肿,黄芪为健脾益气、利尿消肿的主药,茯苓淡渗利湿,可增强黄芪益气利尿的作用,这种配伍关系属于相使,故答案应选B。3. 两种药物合用,一种药物能破坏另一种

38、药物的功效,这种配伍关系属于:A.相须 B.相使 C.相畏D.相杀 E.相恶答案:E答案分析:相恶是指两种药物合用,一种药物能够消除另一种药物的功效,故答案应选E。4. 两种药物配伍能产生剧烈的毒性反应或副作用,这种配伍关系属于:A.相须 B.相使 C.相反D.相杀 E.相恶答案:C答案分析:相反是指两种药物同用能产生剧烈的毒副作用,故答案应选C。5. 人参配莱菔子,莱菔子能消弱人参的补气作用,这种配伍关系属于:A.相须 B.相使 C.相畏D.相恶 E.相杀答案:D答案分析:人参恶莱菔子,是指人参与莱菔子配伍同用,莱菔子能削弱人参的补气作用,这种配伍关系属于相恶,故答案应选D。(二)B型题(A

39、、B、C、D、E是其下面两道小题的备选项,每小题只能从中选择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每个选项可以被选择一次或两次。)A.相须 B.相使 C.相畏D.相杀 E.相恶1. 麻黄与桂枝配伍属于:2. 生姜与半夏配伍属于:答案:1.A 2.D答案分析:麻黄和桂枝配伍同用,可以增强发汗解表,祛风散寒的功效,这种配伍关系属于相须,故第1题答案应选A;生姜与半夏配伍同用,生姜可以抑制半夏的毒副作用,这种配伍关系属于相杀,故第2题答案应选D。A.相须 B.相使 C.相畏D.相反 E.相恶3. 全蝎与蜈蚣配伍属于:4. 枸杞子与菊花配伍属于:答案:3.A 4.B答案分析:全蝎、蜈蚣同用能明显增强平肝息风、止痉定搐

40、的作用,这种配伍关系属于相须,故第3题答案应选A;枸杞子配菊花治目暗昏花,枸杞子为补肾益精、养肝明目的主药,菊花清肝泻火,兼能益阴明目,可以增强枸杞的补虚明目的作用,这种配伍关系属于相使,故第4题答案应选B。(三)C型题(由一组备选答案与两个问题组形成的题干。如这道题只与答案A有关,则答案选择A。只与B有关,则答案选择B。与AB都有关,则答案选择C。如与AB都无关,则答案选择D。)A.相须 B.相使C.二者均是 D.二者均不是1. 临床应用时应充分利用的配伍关系是:2. 临床应用时应避免应用的配伍关系是:答案:1.C 2.D答案分析:相须、相使可以起到协同作用,能提高药效,临床应充分应用,故第

41、1题答案应选C;相恶和相反是临床应用时应避免应用的配伍关系,故第2题答案应选D。A.相恶 B.相使C.二者均是 D.二者均不是3. 表示减效的配伍关系是: 4. 表示增效的配伍关系是:答案:1.A 2.B答案分析:相恶,即一种药物能破坏另一种药物的功效,起到减效作用,故第3题答案应选A;相使,即两药合用,以一种药物为主,另一种药物为辅,辅药可以提高主药的功效,起到增效作用,故第4题答案应选B。 (四)X型题(每道题有五个备选答案。正确答案为25个,必须将其全部选中,少选、多选或错选者,均不得分。)1. 中药配伍的目的是:A.增强疗效 B.减轻毒性 C.扩大治疗范围D.适应复杂病情 E.改变药物

42、的味答案:ABCD答案分析:中药配伍应用能适应复杂病情,增强疗效,减轻毒性,扩大治疗范围,但不能改变药物的味,故答案应选ABCD。2. 使用毒副作用较强的药物应考虑的配伍方法是:A.相须 B.相使 C.相畏D.相杀 E.相反答案:CD答案分析:相畏、相杀可以减轻或消除毒副作用,以确保用药安全,是使用毒副作用较强药物的配伍方法,也可用于有毒中药的炮制及中毒解救,故答案应选CD。3. 属于相杀的配伍关系是:A.金钱草与雷公藤 B.绿豆与巴豆 C.生姜与黄芩D.黄连与木香 E.麝香与杏仁答案:ABE答案分析:金钱草可杀雷公藤毒、麝香可杀杏仁毒、绿豆可杀巴豆毒,故属于相杀的配伍关系,而生姜配黄芩,黄芩

43、能消弱生姜的温胃止呕的作用,属于相恶的配伍关系,黄连与木香配伍,木香能增强黄连清热燥湿之功,属于相使的配伍关系,故答案应选ABE。第六章 中药的用药禁忌一、选择题(一)A型题(在每小题给出的A、B、C、D、E五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 与乌头相反的药物应除外:A.玄参 B.白及 C.贝母 D.瓜蒌 E.半夏答案:A答案分析:乌头反贝母、瓜蒌、半夏、白及、白蔹,而玄参不与乌头相反,故答案应选A。2.属于十八反的配伍药对是:A.甘草与海藻 B.丁香与郁金 C.人参与五灵脂D.三棱与莪术 E.川芎与牛膝答案:A答案分析:甘草与海藻配伍属于十八反的内容,而丁香与郁金、人参与五灵脂配

44、伍属于十九畏的内容,而三棱与莪术,川芎与牛膝配伍不属于配伍禁忌,故答案应选A。3.属于十九畏的配伍药对是:A.川乌与草乌 B.桃仁与红花 C.官桂与赤石脂D.乌头与贝母 E.甘草与甘遂答案:C答案分析:官桂与赤石脂配伍属于十九畏内容,而乌头与贝母、甘草与甘遂配伍属于十八反内容,川乌与草乌,桃仁与红花配伍不属于配伍禁忌,故答案应选C。4. 妊娠禁用药应除外:A.牵牛 B.桃仁 C.巴豆D.莪术 E.水蛭答案:B答案分析:妊娠禁用药是指毒性较强或药性猛烈的药物,如牵牛、巴豆、莪术、水蛭、雄黄、砒霜等,而通经去瘀、行气破滞及辛热滑利之品如桃仁、红花、牛膝等则属于妊娠慎用药,故答案应选B。5. 妊娠慎

45、用药应除外:A.牛膝 B.白术 C.大黄D.红花 E.附子答案:B答案分析:牛膝、大黄、红花、附子属于妊娠慎用药,白术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之功,不属于妊娠用药禁忌,故答案应选B。(二)B型题(A、B、C、D、E是其下面两道小题的备选项,每小题只能从中选择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每个选项可以被选择一次或两次。)A.陈皮配半夏 B.石膏配牛膝 C.乌头配半夏D.生姜配黄芩 E.丁香配郁金1. 属于十八反的是:2. 属于十九畏的是:答案:1.C 2.E答案分析:上述几组药物中,乌头配半夏属于十八反的内容,故第1题答案应选C;丁香配郁金属于十九畏的内容,故第2题答案应选E;而陈皮配半夏属于相

46、须,石膏配牛膝属于相使,生姜配黄芩属于相恶。A.乌头 B.甘草 C.三棱D.芒硝 E.藜芦3. 不宜与瓜蒌同用的药是:4. 不宜与牙硝同用的药是:答案:3.A 4.C答案分析:十八反中乌头反瓜蒌,即乌头不宜与瓜蒌同用,故第3题答案应选A;十九畏中牙硝畏三棱,即牙硝不宜与三棱同用,故第4题答案应选C。A.海藻 B.贝母 C.玄参D.水银 E.朴硝5. 不宜与砒石同用的药物是:6. 不宜与硫黄同用的药物是:答案:5.D 6.E答案分析:“十九畏”中水银畏砒霜,硫黄畏朴硝,均属于配伍禁忌的内容,故第5题答案应选D,第6题答案应选E。(三)C型题(由一组备选答案与两个问题组形成的题干。如这道题只与答案

47、A有关,则答案选择A。只与B有关,则答案选择B。与AB都有关,则答案选择C。如与AB都无关,则答案选择D。)A.藜芦 B.五灵脂C.二者均是 D.二者均不是1. 不宜与白芍同用的是:2. 不宜与赤石脂同用的是: 答案:1.A 2.D答案分析:“十八反”中藜芦反芍药,即藜芦不宜与白芍同用,故第1题答案应选A;“十九畏”中官桂畏赤石脂,即官桂不宜与赤石脂同用,故第2题答案应选D。A.川乌 B.草乌C.二者均是 D.二者均不是3. 与犀角相畏的药是:4. 与瓜蒌相反的药是:答案:3.C 4.C答案分析:“十九畏”中“川乌草乌不顺犀”即指川乌、草乌畏犀角;“十八反”中乌头反瓜蒌,乌头包括川乌和草乌;故

48、第3、4题答案均应选C。A.鱼、虾、蟹等腥膻发物 B.肥肉、脂肪、动物内脏C.二者均是 D.二者均不是5. 胸痹患者最应忌食的是:6. 皮肤病患者最应忌食的是:答案:1.B 2.A答案分析:胸痹患者最应忌食肥肉、脂肪、动物内脏及烟、酒等,故第5题答案应选B。皮肤病患者最应忌食鱼、虾、蟹等腥膻发物及辛辣刺激性食品,故第6题答案应选A。 (四)X型题(每道题有五个备选答案。正确答案为25个,必须将其全部选中,少选、多选或错选者,均不得分。)1. 用药禁忌包括:A.配伍禁忌 B.妊娠禁忌 C.饮食禁忌D.炮制禁忌 E.证候禁忌答案:ABCE答案分析:中药的用药禁忌主要包括配伍禁忌、证候禁忌、妊娠禁忌和服药时的饮食禁忌四个方面,故答案应选ABCE。2. 与藜芦相反的药物有:A.人参 B.细辛 C.玄参D.沙参 E.丹参答案:ABCDE答案分析:十八反中,藜芦反人参、丹参、玄参、沙参、细辛、芍药,故答案应选ABCDE。第七章 中药的剂量与用法(一)A型题(在每小题给出的A、B、C、D、E五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