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史记忆图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8949072 上传时间:2022-03-0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9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法制史记忆图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法制史记忆图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法制史记忆图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法制史记忆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法制史记忆图(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本帖隐藏的内容法制史记忆图西周以德配天明德慎罚明德慎罚 出礼入刑的礼刑关系 凌,以疏压亲。尊尊五礼敬天、敬祖、保民德实施德教,用刑宽缓亲亲要求在家庭的范围内,按自己的身份行事,不能以下礼与刑的关系 买卖契约剂借贷契约另U要在社会范围内,尊敬应当尊敬的人,君臣、上下、贵贱应恪守名分。 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出礼入刑、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质买卖奴隶、牛马所使用的较长的契券买卖兵器、珍异之物所使用的较短的契券傅把债的标的和双方的权利义务等写在契券上;是在简札中间写字,然后一分为婚姻三大原则 六礼 七出 三不去夫一妻制,同姓不婚,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不顺父母、无子、淫、妒、恶疾、有

2、所娶而无所归、与更三年丧、,双方各执一半,札上的字为半文。父母之命。亲迎多言、盗窃前贫贱后富贵宋刑统历史上第一部刊印颁行的法典。全称V宋建隆详定刑统继承 铸刑书 竹刑 铸刑鼎 法经嫡长子继承制公元前536年公元前530年 公元前513年地位内容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郑国子产,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公布成文法的活动。郑国邓析晋国赵鞅,中国历史上第二次公布成文法的活动。魏国李悝,法经是中国历史第一部比较系统的封建成文法典。法经共六篇,盗法、贼法、网法、捕法、杂法、具法 杂法中规定了六禁: 淫禁、狡禁、嬉禁、徒禁、金禁等特征维护封建* 政权、保护地主的私有财产和奴隶制,并且贯彻了法家轻罪重刑的法

3、治理论。法经的内容及特点充分反映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意志与利益。商鞅变法主要内容改法为律,扩充法律内容运用法律手法推行富国强兵的措施用法律手法剥夺旧贵族的特权全面贯彻法家以法治国和明法重刑的主张。诉讼制度讼审理民事案件为听讼。狱审理刑事案件为断狱五听辞听、色听、气听、耳听、目听五过惟官、惟反、惟内、惟货、惟来三刺群臣讨论、交官吏们讨论、交所有国人讨论秦罪名危害皇权罪侵犯财产和人身罪渎职罪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破坏婚姻家庭秩序罪刑罚笞刑、徒刑、流放刑、肉刑、死刑、羞辱刑、经济刑、株連刑刑罚适用原则刑事责任能力,秦以身高确定是否成年,大约六尺五寸为成年身高。区分故意与过失的原则盗窃按赃值定罪的原则共犯罪与

4、集团犯罪加重外罚的原则累犯加重处罚的原则教唆犯罪加重处罚的原则自首减轻处罚的原则诬告反坐原则 官府必须受理官府不受理结束奴隶制肉刑制度,建立封建刑罚制度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上请恤刑亲亲得相首匿以V春秋中提倡的精神原则来审案。公室告非公室告汉代文景帝废肉刑汉律的儒家化春秋决狱秋冬行刑魏晋法典结构与法律形式的变化魏律曹魏律将法经中的具法改为刑名将八议制度正式列入法典进一步调整法典的结构与内容,使中国封建法典在系统和科学上进了一大步。晋律泰始律在刑名律后增加法例律,丰富了刑法总则的内容。同时对刑律分则部分重新编排,向刑宽、禁简的方向进了一大步。张斐、杜预为之作注。北魏律官当的出现北齐律将刑名与法例律

5、合为名例律。北齐律在中国封建法律史上起着承先启后的作用,对封建后世的立法影响深远。法律形式变化律、令、科、比、格、式八议议亲、议故、议贤、议能、议功、议贵、议勤、议宾允许官吏以官职折抵徒刑的特权制度。它正式出现在北魏律与陈律中。北齐律中首次规定。反逆、大逆、判、降、恶逆、不道、不敬、不法典内容变化官当重罪十条孝、不义、内乱刑罚改革施。规定鞭刑、杖刑。准五服制罪死刑复奏制度 唐代武德律贞观律推等原则与制度。 远的影响。规定绞、斩等死刑制度。规定流刑。把流刑作为死刑的一种宽贷措 废除宫刑。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纟思麻唐代首部法典恶、增设加役流,缩小連坐处死的范围,确定了五刑、十恶、八议以及类基本

6、上确定了唐律主要内容和风格,对后来的V永徽律及其他法典有深永徽律疏唐律疏议永徽律疏的完成标志着中国古代立法达到了最高水平。作为中国封建法制的最高成就,永徽律疏全面体现了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水平,风格和基本特征,成为中华法系的代表性法典。永徽律疏成为中国历史上迄今保存下来的最完整、最早、 最具有社会影响的古代成文法典。十恶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六杀谋杀、故杀、斗杀、误杀、过失杀、戏杀六赃受财枉法、受财不枉法、受所监临、强盗、窃盗、坐赃保辜指对伤人罪的后果不是立即显露的,规定加害方在一定期限内对被害方伤情变化负责的一项特别制度。五刑笞刑、杖刑、徒刑、流刑、死刑

7、唐律刑罚原则区分公私罪的原则自首原则类推原则化外人原则唐律特点礼法合一的特点科条简要与宽简适中的特点立法技术完善的特点唐律是中国传统法典的楷模与中华法系形成的标志。宋宋刑统历史上第一部刊印颁行的法典。全称V宋建隆详定刑统宋刑统特点与永徽律疏的篇目、内容大体相同将性质相同或相近的律条及有关敕、令、格、式、起请等条文作为一门收录了五代时通行的部分敕、令、格、式,形成一 种律令合编的法典结构删去永徽律疏每篇前的历史渊源部分,对个别字也有改动。编敕是将一个个单行的敕令整理成册,上升为一般法律形式的一种立法过程。刑罚变化折杖法、配役、凌迟(在V庆元条法事类中,正式作为法定死刑的一种)契约买卖契约(绝卖、

8、活卖、赊卖)租赁契约租佃契约典卖契约借贷契约(把不付息的使用借贷称为负债,把付息的消费借贷称出举)婚姻姑舅两姨兄弟姐妹结婚并不禁止。户绝与继承允许在室女,享受部分继承财产权。承认遗腹子与亲生子享有同样的继承权。绝户指家无男子承继。元代四等人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明朝大明律七篇,名例、吏、户、礼、兵、刑、工明大诰集中体现了朱元璋 重典治世”的思想。清朝大清律例中国历史上最后一部封建成文法典。例清代最重要的法律形式。条例、则例、事例、成例明清会典V大明会典、V大清会典,行政法清末预备立宪钦定宪法大纲1908年8月,宪政编查馆。性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宪法性文件。内容:分君上大权与臣民权利义务两

9、部分特点:皇帝专权,人民无权实质:给封建 君主* 披上 宪法”的外衣,以法律形式确认君主的绝对权力。十九信条1911年,资政院(中央咨询机构)。内容:形式上被迫缩小皇帝的权力,相对扩大了议会和总理的权力,但仍强调皇权至上,且对人民权利只字未提,更暴露 其本性。大清现行刑律1910年5月15日,改律名为 刑律”取消了六律总目,将法典名条按性质分30门,对属于民事性质的条款不再科刑,废除了一些残酷的刑罚手法(凌 迟),增加了一些新罪名(妨害国交罪)。大清新刑律1911年1月25日,公布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近代意义上的专门刑法典。大清新刑律分总则和分则两篇。抛弃了旧律诸法合体”的编纂形式。采用罪刑法定原

10、则和缓刑制度。大清商律草案1904年1月,V钦定大清商律,是清朝第一部商律。大清民律草案1911年8月,V大清民律草案,共分总则、债、物权、亲属、继承五编。大清刑事诉讼律草案六编,仿德国诉讼法而成。大清民事诉讼律草案四编,仿德国诉讼法而成。大理院编制法1906年制定关于大理寺和京师审判组织的单行法规。各级审判厅试办章程1907年颁行的关于审级、管辖、审判制度等诉讼体制和规则的一部过渡性法。法院编制法1910年仿效日本制定的关于法院组织的法规,吸收了公开审判等一系列新的司法原则,但并未真正实施。清末司法体制变化改刑部为法部改大理寺为大理院实行四级三审制领事裁判权、观审、会审公廨民国时期中华民国临

11、时约法1912年3月11日公布的一部重要的宪法文件,是中国历史上最初的资产阶级宪法性文件。临时宪法的性质1 )以孙中山民权主义学说为指导思想。2)确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国家制度。3)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政治体制和组织原则。4)体现了资产阶级宪法中一般民主自由原则, 规定人民享有人身、 财产、居住、信教等项自由和选举、 被选举、 考试、请愿、诉讼等权利。5)确保了保护私有财产的原则。临时约法的主要特点 :对袁世凯加以限制和防范 1)在国家政权体制上,改总统制为责任 内阁制。2)在权力关系规定上,扩大参议院的权力。3 )在程序性条款上,规定特别修改程序以制约袁世凯。意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

12、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宪法文件。天坛宪草1913年,北洋政府时期第一部宪法草案。采用资产阶级三权分立的原则,确认民主共和制度。袁记约法1914年,V中华民国约法,与V临时约法有着根本性的区别,是军阀*全面确定的标志。中华民国宪法1923年,北洋政府,中国近代史上首部正式颁行的宪法。特点:企图掩盖军阀*的本质;为平均大小各派军阀的关系,巩固中央大权,对国权和地方制度作了专门规定。中华民国宪法(1947 )南京国民政府特点:表面上的民有、民治、民享,和实质上的个人独裁;政权体制不伦不类。罗列人民各项民主自由权利,比以往任何宪法性文件都充分。但又加以否定。以平均地权、节制资本之名,行保护封建剥削,加强

13、官僚垄断 经济之实。司法制度西周司寇周天子是最高裁判者。中央设大司寇。大司寇下设小司寇。大、小司寇下设专门的司法属吏。此外基层设有士师、乡士、遂士等负责处理具体司法事宜。秦汉廷尉皇帝掌握最高审判权。廷尉为中央司法机关的长官,审理全国案件。地方司法与行政官一体。御史秦代御史大夫与监察御史,对全国进行法律监督。汉代御史大夫(西汉)、御史中丞(东汉),负责法律监督。西汉武帝以后设司隶校尉,监督中央百官与京师地方司 法官吏;刺史,专司各地行政与法律监督之职。晋 御史台以御史台主监察。北齐大理寺北齐时期正式设立大理寺。以大理寺卿和少卿为正副长官。唐宋大理寺正卿和少卿为正副长官,行使中央审判权,审理中央百

14、官与京师徒刑以上案例。凡属流徒案件的判决,须送刑部复核;死刑案件必须请皇帝批准。同时大理寺对刑部移送的死刑与疑难案件具有重审权。刑部审刑院尚书、待郎为正副长官。下设刑部、都官、比部、司门等四司。刑部有要参与重大案件的审理。对中央、地方上报的案件有复核权。关有权受理在押犯申诉案件。宋代刑部负责大理寺详断的全国死刑已决案件的复核及官员昭雪的事。神宗后,刑部分设左右曹,左曹负责死刑案件的复核,右曹负责官吏犯罪案件的审核。御史台御史大夫和御史中丞为正副长官。下设台、殿、察三院。三司推事刑部待郞、御史中丞、大理寺卿组成临时最高法庭审理重在案件。地方司法机关地方司法机关仍由行政长官兼任。宋太宗,设提点刑狱

15、司,作为中央在地方各路的司法派出机构。明清刑部审理中央百官犯罪审核地方上报的重案审理发生在京师的笞杖刑以上的案件处理地方上诉案及秋审事宜主持司法行政与律例修订事宜大理寺复核驳正都察院纠察,仅限于会审及审理官吏犯罪的案件。三司会审刑部、大理寺、都察院称三法司,三法司共同会审,称三司会审。地方司法机关明:省设提刑按察司。 府县司法与行政一体。 清:分州县、府、省按察司、总督(巡抚)四级。廷杖在朝堂上杖责大臣的制度。厂卫厂:直属皇帝的特务机关。卫:皇帝亲军十二卫中的锦衣卫”。九卿会审-明六部尚书、通政使司的通政使、都察院左都御使、大理寺卿九人会审皇帝交付的案件或已决但囚犯仍翻供的不服之案。朝审一明三法司会同公侯、伯爵,在吏部尚书(或户部尚书)主持下会审重案囚犯。大审一明司礼监,会同三法司在大理寺共审囚徒。秋审-清最重要的死刑复审制度。朝审-清对刑部处决的重案及京师附近绞、斩监候案件进行的复审。热审一清对发生在京师的笞杖刑案件进行重审的制度。由大理寺官员会同各道御史及刑部承办司共同进行。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