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

上传人:精****料 文档编号:58929385 上传时间:2022-03-01 格式:PPT 页数:87 大小:7.09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_第1页
第1页 / 共87页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_第2页
第2页 / 共87页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_第3页
第3页 / 共87页
资源描述: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8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苏教版苏教版科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六年级上册苏教版小学科学教材单元主题结构表苏教版小学科学教材单元主题结构表三年级(上)三年级(上)我们都是科学我们都是科学家家我眼里的生我眼里的生命世界命世界生命之源生命之源水水它们是什么它们是什么做的做的提出提出问题问题三年级三年级(下)(下)固体和固体和液体液体植物的植物的一生一生土壤与土壤与生命生命关心关心天气天气我们靠什我们靠什么运动么运动观察与观察与测量测量四年级四年级(上)(上)我们周围的我们周围的空气空气冷和热冷和热奇妙的声音奇妙的声音王国王国吃的吃的学问学问排序与排序与分类分类四年级四年级(下)(下)它们生活它们生活在哪里在哪里养蚕养蚕物体的物体的

2、运动运动无处不无处不在的力在的力推理与推理与预测预测 五年级五年级(上)(上)白天和白天和黑夜黑夜光与色彩光与色彩电和磁电和磁呼吸和血液呼吸和血液循环循环解释与建解释与建立模型立模型五年级五年级(下)(下)神奇的神奇的机械机械形状与形状与结构结构它们是怎样它们是怎样延续后代的延续后代的岩石与岩石与矿物矿物大脑大脑交流与质交流与质疑疑六年级六年级(上)(上)显微镜下的显微镜下的世界世界我们的我们的地球地球物质在物质在变化变化探索宇宙探索宇宙假设与假设与实验实验 六年级六年级(下)(下)我们长大了我们长大了进化进化共同的共同的家园家园神奇的神奇的能量能量遗传与遗传与变异变异拓展与应拓展与应用用 本

3、册教材的科学知识覆盖了三大领域:本册教材的科学知识覆盖了三大领域:生命世界生命世界地球与宇宙地球与宇宙物质世界物质世界显微镜下的世界显微镜下的世界物质在变化物质在变化我们的地球我们的地球 探索宇宙探索宇宙过程技能:过程技能: 既注重渗透性培养既注重渗透性培养各单元;各单元;又注重显性化训练又注重显性化训练 “假设与实验假设与实验”单元单元 。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显微镜下的世界显微镜下的世界单元设计说明单元设计说明 本单元采用了总本单元采用了总分分总的设计总的设计思路,主要指导学生初步认识细菌、思路,主要指导学生初步认识细菌、霉菌、病毒等微生物,知道生物体由霉菌、病毒等微生物,知道生物体由细胞构成

4、,了解微生物与人类的密切细胞构成,了解微生物与人类的密切联系。联系。 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世界1.水滴里的生物 存在 原生动物2.做 酸 奶 生活 细菌、病毒3.馒头发霉了 利用霉菌 (真菌)4.搭建生命体的“积木”构造细胞1.水滴里的生物水滴里有什么观察与发现微生物o用肉眼观察浑浊o用放大镜观察可能有n制作“小水塘”n用放大镜观察o用显微镜观察发现科学史:列文虎克发现微生物分布广泛、各种各样的微生物找微生物显微镜的认识和使用水滴里会有什么样的微生物呢?原始的生物草履虫2.做酸奶微生物的生存p 自己动手做酸奶,了解鲜奶变成酸奶的原因p 认识细菌大小、形态养料获取繁殖速度p 研讨:细菌与我们功3

5、过1减少致病菌传播2、做酸奶、做酸奶活动:活动:自制酸奶自制酸奶认识细菌:杆菌、球菌、螺旋菌认识细菌:杆菌、球菌、螺旋菌资料:资料:活动:活动:1、体验细菌的繁殖速度、体验细菌的繁殖速度2、细菌的功与过、细菌的功与过3、减少细菌的传播、减少细菌的传播了解细菌的基了解细菌的基本情况本情况(激发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兴趣)3.馒头发霉了认识细菌和真菌p 观察常见的霉菌:馒头、桔子等p 探究霉菌的形成原因(重点研讨) 馒头在哪些条件下容易发霉?p 生活中的利用和防止p 了解弗莱明的故事(科学史的教育)3、馒头发霉了、馒头发霉了提问:提问:在哪些地方见过霉?在哪些地方见过霉?(对霉菌前概念的了解)(对霉

6、菌前概念的了解)活动:活动:1、观察各种霉、观察各种霉2、证明它们是有生命的、证明它们是有生命的3、对比实验:探究发霉的条件、对比实验:探究发霉的条件 逆向思考:怎样防止发霉逆向思考:怎样防止发霉资料:资料:霉菌的功与过霉菌的功与过(建立霉菌(建立霉菌的认识)的认识)常见的霉菌长了霉的锅4.搭建生命体的“积木”细胞o认识细胞的结构认识细胞的结构o 实际观察到的皮肤及洋葱表皮的样子。o 比较皮肤和洋葱表皮细胞的不同之处。o 试着画出自己皮肤及洋葱表皮的样子。o胡克发现细胞胡克发现细胞o解释解释“脓脓”是怎么回事是怎么回事4、搭建生命体的、搭建生命体的“积木积木”资料:资料:细胞是搭建生命体的细胞

7、是搭建生命体的“积积木木”。活动:活动:1、观察细胞的形状与结构特点、观察细胞的形状与结构特点2、观察洋葱表皮细胞与人体表皮细胞、观察洋葱表皮细胞与人体表皮细胞资料:资料:1、胡克与细胞、胡克与细胞2、伤口化脓是怎么回事、伤口化脓是怎么回事(了解细胞概况)(了解细胞概况)(细胞(细胞的形状的形状与特点)与特点)(科学家(科学家的探索及的探索及发现)发现)细胞是生物体结构与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是生物体结构与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细胞”(cellcell)这个词的原意是小室的意思。自从英国科学家)这个词的原意是小室的意思。自从英国科学家R R胡克在他的胡克在他的显微术显微术(1665166

8、5年)一书中首次将年)一书中首次将“细细胞胞”一词用于他在复式显微镜下看到的软木片的细微结一词用于他在复式显微镜下看到的软木片的细微结构构即死细胞的细胞壁时,这个词便具有了一定的生即死细胞的细胞壁时,这个词便具有了一定的生物学含义。物学含义。植物细胞的结构植物细胞的结构细胞壁:一层厚壁。起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细胞壁:一层厚壁。起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细胞膜:紧贴细胞壁的一层极薄的膜,不仅有保护作用,细胞膜:紧贴细胞壁的一层极薄的膜,不仅有保护作用,而且可以控制物质的进出。而且可以控制物质的进出。细胞质:细胞膜内、细胞核以外的透明黏稠物质。细胞细胞质:细胞膜内、细胞核以外的透明黏稠物质。细胞质

9、中有液泡,液泡内含有细胞液,细胞液中溶解着多种质中有液泡,液泡内含有细胞液,细胞液中溶解着多种物质。在生命旺盛的细胞中,细胞质的流动能够加快细物质。在生命旺盛的细胞中,细胞质的流动能够加快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 NO.4NO.4动物细胞的结构动物细胞的结构动物细胞一般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动物细胞一般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三个部分。这三部分的作用与植物细胞的基本三个部分。这三部分的作用与植物细胞的基本相同。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并且细胞质里没相同。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并且细胞质里没有大的液泡。有大的液泡。NO.5NO.5洋葱表皮细胞洋葱表皮细胞树木、洋葱表皮和

10、神经的细胞认识细胞的结构单细胞动物变形虫的结构红细胞和白细胞 白细胞是人体的卫士,当人体遇到兵军入侵时,白细胞就会与之展开激战,“脓”就是白细胞和病菌的尸体。 血色素的高低就是意味着红细胞的多少。第二单元 我们的地球1. 地球的形状2. 地球的表面3. 地球的内部4. 火山和地震5. 地表的变迁第二单元第二单元 我们的地球我们的地球单元设计说明单元设计说明 本单元从人类探索地球的形状开本单元从人类探索地球的形状开始,引领孩子们从地球表面到地球始,引领孩子们从地球表面到地球内部去认识地球,依次研究地球的内部去认识地球,依次研究地球的外部形状、表面地貌、内部结构,外部形状、表面地貌、内部结构,以及

11、长期以来地表的变迁情况。以及长期以来地表的变迁情况。本单元由本单元由5 5课组成:课组成:1、地球的形状、地球的形状2、地球的表面、地球的表面3、地球的内部、地球的内部4、火山和地震、火山和地震5、地表的变迁、地表的变迁 了解各种形态的地貌特点,了解各种形态的地貌特点,了解地球的整个地貌分布了解地球的整个地貌分布 。 了解科学家是怎样从火山、地震、地热了解科学家是怎样从火山、地震、地热等自然现象出发引发对地球内部的思考,建等自然现象出发引发对地球内部的思考,建构自己对地球内部的了解构自己对地球内部的了解 。 人类认识地球的形状经历了人类认识地球的形状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又艰苦的历程。一个漫长而又艰

12、苦的历程。 了解火山和地震的概况了解火山和地震的概况了解地表变化的原因了解地表变化的原因1.地球的形状从猜测到证明的科学史话认识地球的形状o古代人的猜想观测 “龟驮说” “盖地说” “混天说” “球体说”o帆船进港给人们的启示o近代人的远洋探险 麦哲伦的环球航行证明了古代人的猜想o现代人的太空探索认识地球的大小 计算1、地球的形状、地球的形状提问:提问:人类是怎样逐步认识地球形状的?人类是怎样逐步认识地球形状的?资料:资料:古代人对地球形状的猜想、探索、实践古代人对地球形状的猜想、探索、实践活动:活动:1、模拟船进、出港、模拟船进、出港2、麦哲伦的环球航行、麦哲伦的环球航行3、人类在太空中观察

13、、人类在太空中观察人类认人类认识地球识地球形状的形状的历史,历史,科技史科技史的教育。的教育。资料:资料:地球的赤道周长、赤道半径和表面积地球的赤道周长、赤道半径和表面积(地球的基本概况)(地球的基本概况)帆船进港给人们的启示2.地球的表面三山六水一分田感受地表的千姿百态o收集有关海岛、山地、平原、高原等地形的图片 o各种形态的地貌构成了地球表面的壮丽风光美 认识地表模型o建沙盘,对照实物,绘地形地图o认识地形地球仪或地形地图o对照地形照片,绘地形地图了解现代空中拍摄技术o航拍o卫星拍摄2、地球的表面、地球的表面资料:资料:欣赏欣赏地球表面的风光地球表面的风光 活动:活动:1 1、收集各种不同

14、地貌特点的图片和资料、收集各种不同地貌特点的图片和资料 (了解各种形态的地貌特点(了解各种形态的地貌特点 )2、制作地貌模型制作地貌模型 (地图的产生、了解(地图的产生、了解地球的地貌分布)地球的地貌分布) 3、观察地形图、观察地形图制作有山有水的地表模型石块树枝泥土青苔河流小岛3.地球的内部地壳地幔地核o 三个黑盒子探测地球内部的方法o 火山、地热、地震推测的证据来源o 地震波划分地球圈层的依据o 建地球模型加深印象3、地球的内部、地球的内部提问:提问:地球内部是什么样子的?地球内部是什么样子的?(思维聚焦)(思维聚焦)活动:活动:猜三个盒子里装有什么?猜三个盒子里装有什么?科学家从哪些方面

15、收科学家从哪些方面收集地球内部的信息?集地球内部的信息?资料:资料:科学家把地球内部科学家把地球内部分成不同的圈层分成不同的圈层(了解(了解地球内地球内部构造)部构造)活动:活动:用橡皮泥制作地用橡皮泥制作地球内部构造模型球内部构造模型(用模型解释)(用模型解释)暗盒能告诉我们什么?模拟实验o 探究暗盒是科学家常用的解决问题的模拟方法,你可千万不要让他打开来看!o 可以设计一个暗盒:选择下面这些材料中的一两样,放在一个胶卷盒里,不打开胶卷盒,让学生猜一猜你在里面放了什么?硬币、螺丝钉、钥匙、橡皮、小石头、玻璃球、牙签、电池、小塑料块,骰子等o 你也可以在一个皮鞋盒子里面放上一些体型较大的物品让

16、学生来猜一猜。o 画出你设计的暗盒4.火山和地震承上启下的认识与模拟承上:探索地球内部的重要依据启下:造成地表剧烈变化o 认识火山和地震 认识认识 模拟实验模拟实验火山成因、结构地震成因观察、根据什么现象预测观察、判断震中和强弱o 介绍监测地震仪器 张衡候风地动仪 现代监测仪器机械地动仪o讨论地震中的自我保护方法4、火山和地震、火山和地震1、什么是火山、什么是火山1、什么是地震、什么是地震2、科学家的研究、科学家的研究3、火山的构造、火山的构造4、模拟火山喷发、模拟火山喷发2、唐山大地震、唐山大地震3、模拟地震的发生、模拟地震的发生4、中国古代和现代观测、中国古代和现代观测地震情况地震情况 张

17、衡的地动仪张衡的地动仪5、地震发生时怎、地震发生时怎样保护自己?样保护自己?了解大自然和人的关系了解大自然和人的关系 地震发生在哪里?5.地表的变迁三种力的共同作用o喜马拉雅山的隆起(地壳运动)造山运动证据:水生生物化石、卵石o对高地的破坏风化和侵蚀o 风化:烧石头的实验、看图讨论o 侵蚀:河流搬运实验、看图讨论o人类的活动改变地表的特殊力5、地表的变迁、地表的变迁资料:资料:1、世界最高山脉、世界最高山脉喜马拉雅山喜马拉雅山推测喜马拉雅山的形成推测喜马拉雅山的形成2、沈括、沈括梦溪笔谈梦溪笔谈提问:提问:是什么力量使地球表面是什么力量使地球表面变得千姿百态?变得千姿百态?风化风化侵蚀侵蚀模拟

18、模拟实验实验自然界自然界变化变化解释解释第三单元第三单元 物质在变化物质在变化单元设计说明单元设计说明 本单元以水、木材等身边常见物质在自然本单元以水、木材等身边常见物质在自然界中所发生的变化为研究对象,了解这些变化界中所发生的变化为研究对象,了解这些变化在生产生活中的作用,为初中学习物理、化学在生产生活中的作用,为初中学习物理、化学课程奠定基础。课程奠定基础。 从学生熟悉的一个现象入手,提升学生对从学生熟悉的一个现象入手,提升学生对物质变化的认识,并试图让学生在学习相关科物质变化的认识,并试图让学生在学习相关科学知识和科学概念的过程中,经历部分或完整学知识和科学概念的过程中,经历部分或完整的

19、科学探究过程,提高科学探究的水平。使学的科学探究过程,提高科学探究的水平。使学生体会到科学知识可以改善生活,从而激发学生体会到科学知识可以改善生活,从而激发学生关注与科学有关问题的积极性。生关注与科学有关问题的积极性。第三单元 物质在变化1.蜡烛的变化知道物理变化(形态变化)和化学变化(产生新物质的变化)2.铁钉生锈了化学变化3.变 色 花酸碱显示4.洗衣服的学问生活中的化学本单元由本单元由4 4课组成:课组成:1、蜡烛的变化、蜡烛的变化认识物质的变化可以分两大类:一类仅仅是形认识物质的变化可以分两大类:一类仅仅是形态变化,另一类是变成新物质的变化。态变化,另一类是变成新物质的变化。 2、铁钉

20、生锈了、铁钉生锈了认识典型的变成新物质的变化认识典型的变成新物质的变化 。3、变色花、变色花通过探究纸花变色的奥秘来认识三类物质通过探究纸花变色的奥秘来认识三类物质酸性物质、碱性物质和中性物质。酸性物质、碱性物质和中性物质。 4、洗衣服的学问、洗衣服的学问 了解汗渍、墨水、油污、果汁等污物在不了解汗渍、墨水、油污、果汁等污物在不同洗涤用品作用下所发生的变化。同洗涤用品作用下所发生的变化。 第一课是让第一课是让学生认识物学生认识物理变化和化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不学变化(不提科学名提科学名词),第二、词),第二、三、四课则三、四课则从铁钉生锈、从铁钉生锈、纸花变色、纸花变色、污物除去的污物除去的现象

21、来全面现象来全面认识认识“物质物质在变化在变化”的的事实。事实。 什么是物理变化?什么是物理变化?物理变化是没有其他物质生物理变化是没有其他物质生成的变化。即物理变化仅是物质形态的变化。成的变化。即物理变化仅是物质形态的变化。如,水的三态变化,石油的分馏,萃取操作等如,水的三态变化,石油的分馏,萃取操作等等。等。什么是化学变化?什么是化学变化?变化时生成了其他物质。这变化时生成了其他物质。这种变化就叫化学变化。又叫化学反应。与物理种变化就叫化学变化。又叫化学反应。与物理变化相比,化学变化有这样几个特征:有新物变化相比,化学变化有这样几个特征:有新物质生成;伴有发光发热变色等现象;变化的本质生成

22、;伴有发光发热变色等现象;变化的本质是旧的化学键断裂的同时有新的化学键生成,质是旧的化学键断裂的同时有新的化学键生成,比如中毒,石油裂化等等。化学变化的过程的比如中毒,石油裂化等等。化学变化的过程的同时也发生了物理变化。例如,点燃蜡烛时,同时也发生了物理变化。例如,点燃蜡烛时,石蜡受热熔化是物理变化,燃烧就是化学变化。石蜡受热熔化是物理变化,燃烧就是化学变化。1.蜡烛的变化从观察蜡烛开始的研究首尾相接的三条线索o 观察蜡烛、收集证据、揭示变化o 观察现象、分析现象、辨析理由o 选择活动、动手实验、辨析变化1、蜡烛的变化、蜡烛的变化活动:活动:1、观察点燃前后的蜡烛、观察点燃前后的蜡烛(认识物质

23、变化的两大种类:物理变(认识物质变化的两大种类: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化和化学变化)2、辨析下列现象属于、辨析下列现象属于哪类变化哪类变化3、做活动,属于哪一、做活动,属于哪一类变化?类变化?(进一步(进一步认识两类认识两类变化)变化)从鸡蛋变成小鸡是什么变化?2.铁钉生锈了从现象到本质的探究o 找出现象铁生锈o 比较铁锈与铁发现不同o 寻找铁生锈的条件探究实验o 资料介绍铁锈查找资料o 解释防锈原理运用知识 看图解释:隔绝空气和水:覆盖搪瓷、镀层、喷漆 改变成分:不锈钢 及时去水:擦拭 调查家中物品防锈方法2、铁钉生锈了、铁钉生锈了提问:提问:在哪里见过铁锈?在哪里见过铁锈?(认识铁锈,渗透铁

24、锈产生条件)(认识铁锈,渗透铁锈产生条件)活动:活动:1 1、比较生锈和没有生、比较生锈和没有生锈的铁制品的不同锈的铁制品的不同2、研究铁在什么条件下、研究铁在什么条件下最容易生锈?最容易生锈?3、防锈方法、防锈方法经历经历“提出问提出问题、做出假设、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设制定计划、设计实验、搜集计实验、搜集信息、交流质信息、交流质疑、得出结疑、得出结论。论。”的科学的科学探究过程探究过程 。怎样防止铁生锈? 探究铁生锈的条件。 p 预测:铁在 情况下容易生锈?p 实验:怎样才能验证自己的猜想呢?当然是动手实验啦! 我需要的实验器材有 我准备这样做:o 1、 o 2、 o 3、 探究:铁在

25、什么情况下容易生锈?o 记录:根据具体实验填写下面的表格。o o 结论:通过实验,发现 3.变色花酸碱性与酸碱中和o 纸花变色酸碱变化中的三种物质 酸性物质:使紫甘蓝水变红 碱性物质:使紫甘蓝水变绿o 认识一些常见的酸性物质、碱性物质酸性物质、碱性物质的存在 酸性物质:胃酸、肌酸、维生素C、叶酸 碱性物质:青涩的柿子、小苏打、清洁剂o 用紫甘蓝做试剂进行检测生活中物质的酸碱性。o 改变土壤的酸碱性酸碱中和 化肥3、变色花、变色花活动:活动:纸花变色纸花变色(引出酸性物质、碱性物质和酸碱指示剂)(引出酸性物质、碱性物质和酸碱指示剂)资料:资料:认识生活中的酸碱物质认识生活中的酸碱物质活动:活动:

26、1、用紫甘蓝做试剂、用紫甘蓝做试剂2、用自制试剂检验身、用自制试剂检验身边物质的酸碱性边物质的酸碱性资料:资料:物质的酸碱性在生活中的应用物质的酸碱性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到(体会到“指指示剂示剂”在不同在不同酸碱性物质中酸碱性物质中的变化的变化 )测试家里一些物品的酸碱性4.洗衣服的学问酸与碱研究怎样洗去污渍 讨论哪一种洗涤品洗墨水比较好比较洗涤用品的洗涤效果我们常用的洗涤用品控制变量进行实验统计各组实验效果 解释洗涤原理“油水交融”化学反应4、洗衣服的学问、洗衣服的学问提问:提问:怎样洗去污渍?怎样洗去污渍?(前概念调查)(前概念调查)活动:活动:试一试,哪种洗涤用试一试,哪种洗涤用品的效果

27、好?品的效果好?资料:资料:(经历(经历“提出问题、做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设出假设、制定计划、设计实验、搜集信息、交计实验、搜集信息、交流质疑、得出结论。流质疑、得出结论。”的科学探究过程的科学探究过程 )肥皂去污肥皂去污第四单元第四单元 探索宇宙探索宇宙单元设计说明单元设计说明 本单元以人类本单元以人类“探索宇宙探索宇宙”活动为线索,活动为线索,围围绕月球、太阳及太阳系、宇宙空间,展开一系列绕月球、太阳及太阳系、宇宙空间,展开一系列的观察、探究活动,在了解它们基本概况的同时,的观察、探究活动,在了解它们基本概况的同时,了解人类探索宇宙奥秘的历史,激发学生沿着前了解人类探索宇宙奥秘的

28、历史,激发学生沿着前人的脚步继续探索的兴趣,认识到科学是不断进人的脚步继续探索的兴趣,认识到科学是不断进步和发展的。步和发展的。 本单元是地球宇宙部分与生命世界部分相结合本单元是地球宇宙部分与生命世界部分相结合的综合性单元。的综合性单元。 第四单元 探索宇宙宇宙与探索1.登月之旅2.太阳系大家族3.看星座4.探索宇宙5.地球以外有生命吗从小到大探索与争议由由5 5课组成:课组成:1、登月之旅:、登月之旅: 了解人类探索月球的历史,知道月球的基本情况,研究环形山了解人类探索月球的历史,知道月球的基本情况,研究环形山的形成。的形成。2、太阳系大家族:、太阳系大家族: 了解太阳系的基本结构,观测太阳

29、、模拟太阳系的行星运动。了解太阳系的基本结构,观测太阳、模拟太阳系的行星运动。3、看星座:、看星座: 观测天空中的星星观测天空中的星星 ,认识北斗七星及北极星。,认识北斗七星及北极星。4、探索宇宙:、探索宇宙: 收集各种宇宙探测、太空飞行方面的资料,了解人类探索宇收集各种宇宙探测、太空飞行方面的资料,了解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宙的历程。5、地球以外有生命吗、地球以外有生命吗: 激发探索其它星球(宇宙间)是否有和人一样的高级智慧生物激发探索其它星球(宇宙间)是否有和人一样的高级智慧生物的兴趣的兴趣 。1.登月之旅延续历史的足迹解开月球的面纱的科学史o用肉眼观察无限的遐想o用望远镜观察环形山、高地、

30、月海o研究 发现环形山的成因模拟环形山的形成实验o丢石子进沙盘出现“环形山o光线照射 观察不同坑影介绍月球的运行和月表情况讨论在月生活必备条件1、登月之旅、登月之旅引入:引入:“嫦娥奔月嫦娥奔月”的故事。的故事。(了解人类观察(了解人类观察和探索和探索月球的历程,及伽利略的月球的历程,及伽利略的发现,引出后面的探究活动。)发现,引出后面的探究活动。)活动:活动:1 1、模拟环形山形成的实验、模拟环形山形成的实验 。2 2、登月之旅、登月之旅 。(培养(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学生的动手能力,经历收集经历收集数据的过程,并数据的过程,并解释出环形山的形成和什解释出环形山的形成和什么因素有关。)么因素

31、有关。)(了解月球表面的基本情况;了解了解月球表面的基本情况;了解人类终于登上了月球。)人类终于登上了月球。)3、去月球旅行需做哪些准备?(、去月球旅行需做哪些准备?(应用)应用)2.太阳系大家族重在三点说明太阳对地球的影响o解释四季的成因与地球公转有关o说明实验:阳光直射、斜射对温度的影响介绍太阳系太阳系物质组成研究行星的公转o模拟太阳系行星运转行星公转轨道o研究行星公转的周期规律2、太阳系大家族、太阳系大家族活动:活动:1 1、地球的公转。、地球的公转。2 2、观察太阳直射和斜射的差异。、观察太阳直射和斜射的差异。 3、做模拟太阳系的游戏做模拟太阳系的游戏 (了解(了解太阳系的结构及太阳系

32、的结构及太阳系基本概况)太阳系基本概况)4 4、实验、实验(利用控制变量的实验方法利用控制变量的实验方法探究行星与太阳之探究行星与太阳之间距离和行星公转周期间的关系)间距离和行星公转周期间的关系)(知道地球绕太阳(知道地球绕太阳 公公转带来四季的变化)转带来四季的变化)3.看星座都由恒星组成了解恒星和星座o由于距离远,恒星变成了小亮点o建立我的星座并交流o说明古希腊的星座划分o介绍北斗七星与北极星 认识大熊星座以及其中的北斗七星 认识小熊星座以及其中的北极星 介绍利用北斗七星找北极星的方法 北斗七星斗柄四季指向o做“星座”放映器o比谁认识的星座多介绍银河系o介绍银河系概况o说明太阳系的位置3、

33、看星座、看星座活动:活动:1 1、“我的星座我的星座”。(激发学生看星的兴趣,从中发现问题激发学生看星的兴趣,从中发现问题)2 2、认星座。、认星座。(了解星座概况,(了解星座概况,认识著名的认识著名的大熊星座、小熊星大熊星座、小熊星座中的北极星和北斗星,进而引出银河系。座中的北极星和北斗星,进而引出银河系。 )3 3、做、做“星座星座”放映器。放映器。(引导学生夜晚主动去观察星空,认识星座。)(引导学生夜晚主动去观察星空,认识星座。)4.探索宇宙工具的改进促进人们的认识望远镜看得更远伽利略的天文望远镜 现代光学望远镜 射电望远镜 哈勃望远镜 运载火箭冲出地球,飞翔宇宙中国古代火箭 戈达德的第

34、一枚火箭 长征号系列火箭o介绍三级运载火箭的工作流程o第一宇宙速度:7.9米/秒航天器探索宇宙深处o空间站与航天飞机o卫星o宇宙飞船o行星探测器o太空探测器太空人实现到达宇宙空间的梦想第一人:万户、加加林、阿姆斯特朗、杨利伟、哥伦比亚号宇航员4、 探索宇宙探索宇宙活动:活动:1 1、“望远镜望远镜”。2 2、“运载火箭运载火箭”。3 3、“航天器航天器”。4 4、难忘的太空人。、难忘的太空人。观测工具的进步观测工具的进步让人类冲出地球让人类冲出地球的梦想得以实现。的梦想得以实现。5.地球以外有生命吗结果并非是重要的提出问题:哪些星球可能有生命 目光首先瞄向类地行星介绍人们的猜测与科学幻想 幻想

35、:影视作品 推测:火星上的菌丝体 试探:发向太空的信件尝试写太空信也是给地球与宇宙单元作结5、 地球以外有生命吗地球以外有生命吗提出问题:提出问题:哪些星球可能有生命?哪些星球可能有生命?活动:活动:1 1、金星和火星。、金星和火星。2 2、有关地球外有生命、有关地球外有生命的种种猜测和描绘。的种种猜测和描绘。(引发在地球以外的茫茫(引发在地球以外的茫茫宇宙间可能有类似甚至超宇宙间可能有类似甚至超过人类智慧的生物存在的过人类智慧的生物存在的猜想。)猜想。) (人类的猜想也许就是未(人类的猜想也许就是未来的现实来的现实领会科学不领会科学不断发展,人类更需努力。)断发展,人类更需努力。)地球名片地

36、球名片v 1972年年3月月2日和日和1973年年4月月5日,美国相继发射了日,美国相继发射了“先驱者先驱者”10号和号和11号行星探测器,这对孪生探测器各号行星探测器,这对孪生探测器各携带有一张携带有一张“地球名片地球名片”(亦称(亦称“地球人名片地球人名片”)。)。 这张这张“地球名片地球名片”是由康奈尔大学的行星天文学家、是由康奈尔大学的行星天文学家、著名科普作家卡尔著名科普作家卡尔萨根、美国国家天文与电离层研究萨根、美国国家天文与电离层研究中心主任德里克和艺术家琳达中心主任德里克和艺术家琳达苏尔兹曼苏尔兹曼萨根共同设计萨根共同设计的,目的是使可能收到该的,目的是使可能收到该“名片名片”

37、的地外文明了解地球的地外文明了解地球人类的信息。人类的信息。“名片名片”由镀金铝板制成,长由镀金铝板制成,长13.5厘米(厘米(9英寸)、宽英寸)、宽7.5厘米(厘米(6英寸)。特殊的材料和加工工艺英寸)。特殊的材料和加工工艺可以保证它在星际空间中暴露数亿年而不变形、不变可以保证它在星际空间中暴露数亿年而不变形、不变质。质。v 这张凹版的星际问候卡传递了关于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和该探测这张凹版的星际问候卡传递了关于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和该探测器建造、发射时间的信息。其中,太阳的位置是用它与器建造、发射时间的信息。其中,太阳的位置是用它与14颗脉冲星的颗脉冲星的相对位置关系来表示的。作为相对位置关系

38、来表示的。作为“宇宙的时钟宇宙的时钟”,脉冲星以长期恒定的速,脉冲星以长期恒定的速率自转。在银河系中脉冲星的数量不多,而脉冲星的精确周期在率自转。在银河系中脉冲星的数量不多,而脉冲星的精确周期在“名片名片”中用二进制码描述,据此天文学发达的地外文明可以很容易判断太阳中用二进制码描述,据此天文学发达的地外文明可以很容易判断太阳系的位置。系的位置。 为了使地外文明准确地了解到探测器的发射地,铝板上还绘出了太为了使地外文明准确地了解到探测器的发射地,铝板上还绘出了太阳系的图案。太阳与九大行星按由内向外的顺序画出,圆圈的大小代阳系的图案。太阳与九大行星按由内向外的顺序画出,圆圈的大小代表星体的相对尺寸

39、。从左数第四个小圆圈发出的曲线表示表星体的相对尺寸。从左数第四个小圆圈发出的曲线表示“先驱者先驱者”号号探测器的太空旅程航迹:由太阳系的第三颗行星探测器的太空旅程航迹:由太阳系的第三颗行星-地球出发,绕过第五地球出发,绕过第五颗行星颗行星-木星,向太阳系外飞去。木星,向太阳系外飞去。最后,铝板上还刻有地球上裸体男女的形象,男人举起右手表示最后,铝板上还刻有地球上裸体男女的形象,男人举起右手表示向外星人致意。在他们身后,是相同比例的向外星人致意。在他们身后,是相同比例的“先驱者先驱者”号飞船的轮廓。号飞船的轮廓。一旦有地外文明截取这艘飞船,他们就可以根据飞船的比例推断地球一旦有地外文明截取这艘飞

40、船,他们就可以根据飞船的比例推断地球人的身材。同时,他们的身高也以氢在人的身材。同时,他们的身高也以氢在1420兆赫的兆赫的21厘米谱线(宇宙厘米谱线(宇宙中分布最广泛的电磁辐射谱线)波长为单位描述为二进制码的形式。中分布最广泛的电磁辐射谱线)波长为单位描述为二进制码的形式。v图板上的说明文字(从左上开始按顺时针方向排列):图板上的说明文字(从左上开始按顺时针方向排列): 1. 左上方两个用横线连接的圆圈,表示地球上第一号元素左上方两个用横线连接的圆圈,表示地球上第一号元素氢的分子结构及中性氢的超精细跃迁;氢的分子结构及中性氢的超精细跃迁; 2. 地球男性背后是地球男性背后是“先驱者先驱者”号

41、探测器的轮廓;号探测器的轮廓; 3. 地球女性右边是与十进制对应的二进制数,表示地球女地球女性右边是与十进制对应的二进制数,表示地球女性的身高;性的身高; 4. 下方下方10个小圆圈表示太阳系,左起第一个为太阳、第十个小圆圈表示太阳系,左起第一个为太阳、第十个为冥王星,二进制表示太阳及九大行星间的相对距离;个为冥王星,二进制表示太阳及九大行星间的相对距离; 5. 中间辐射状的符号表示与中间辐射状的符号表示与14颗脉冲星相关联的太阳位置颗脉冲星相关联的太阳位置以及太阳与银河系中心的距离。以及太阳与银河系中心的距离。 目前,目前,“先驱者先驱者”10号和号和11号这两个行星际探测器已经携带号这两个

42、行星际探测器已经携带“地球名片地球名片”飞出冥王星轨道,向太阳系外进发。如果银河系中飞出冥王星轨道,向太阳系外进发。如果银河系中的智慧生命获得并破译了这张的智慧生命获得并破译了这张“名片名片”,就有可能和地球人取得,就有可能和地球人取得联系。联系。第五单元第五单元 假设与实验假设与实验 单元设计总体说明单元设计总体说明科学探究过程技能结构关系科学探究过程技能结构关系 本单元在教材的科学探究过程技能学习与本单元在教材的科学探究过程技能学习与训练的内容、结构与安排顺序中的位置:训练的内容、结构与安排顺序中的位置: 提出问题提出问题-观察与测量观察与测量-排序与排序与分类分类-推理与预测推理与预测-

43、解释与建立模解释与建立模型型-交流与质疑交流与质疑-假设与实验假设与实验-拓展与应用拓展与应用过程技能自定义:假设与实验过程技能自定义:假设与实验假设:是科学探究者根据已有的经验,对假设:是科学探究者根据已有的经验,对什么原因或条件产生什么样的结果和变化什么原因或条件产生什么样的结果和变化的猜测。假设有待收集证据加以验证。的猜测。假设有待收集证据加以验证。“如果如果-那么那么-”是假设的一般表达句是假设的一般表达句式。式。 实验:是一种特别的收集证据的方法,它实验:是一种特别的收集证据的方法,它是通过我们自己是通过我们自己“制造制造”的条件,收集事的条件,收集事物如何变化的证据。实验通常有模拟

44、实验物如何变化的证据。实验通常有模拟实验和对比实验两种基本类型。和对比实验两种基本类型。第五单元 假设与实验1.假设2.实验验证获得1.假设不能离开依据找答案,先猜测o说明什么是假设 驱动力好奇心 效应力结论的基础o活动:找“杀树凶手假设实践假设需要证据o魏格纳的大陆漂移说收集数据是个艰辛的过程o“恐龙灭绝” 假说缺乏有力的证据o科学课上的假设的依据我们提出假设有依据o“杀树凶手”的依据是什么假设是有依据的猜测假设的依据(经验)并不可靠 说明性实验:纸与纸球的下落速度假设蚯蚓承上启下1、假设、假设活动:活动:v侦探破案侦探破案v寻找杀树凶手寻找杀树凶手(什么是假设)(什么是假设)1、魏格纳的假

45、设、魏格纳的假设(体会假设在科学研(体会假设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意义)究中的重要意义)2、有关恐龙的假设、有关恐龙的假设3、我们曾经做过的假设、我们曾经做过的假设摆摆空气检测空气检测纸团和小球纸团和小球训训练练2.实验不完全的“分章列传”模拟实验o说明什么样的实验属于模拟实验概念揭示o回忆做过的模拟实验经验补充对比实验o说明什么样的实验属于对比实验概念揭示o回忆做过的对比实验经验补充o分析环形山、喷气气球实验有些实验兼而有之对比实验的注意事项o找错误o学习控制变量2、实验、实验实验有两种类型实验有两种类型模拟实验模拟实验对比实验对比实验雨雨昼夜昼夜火山火山喷发喷发种子种子萌发萌发如何控如何控制条件制条件(从以(从以往的学往的学习中提习中提炼出)炼出)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