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1UP历史资源0711年高考真题分课汇编(三):14明末清初思想活跃局面小红霞0711年高考真题分课汇编(三)

上传人:tu****8 文档编号:58834633 上传时间:2022-03-0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591UP历史资源0711年高考真题分课汇编(三):14明末清初思想活跃局面小红霞0711年高考真题分课汇编(三)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591UP历史资源0711年高考真题分课汇编(三):14明末清初思想活跃局面小红霞0711年高考真题分课汇编(三)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591UP历史资源0711年高考真题分课汇编(三):14明末清初思想活跃局面小红霞0711年高考真题分课汇编(三)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资源描述:

《591UP历史资源0711年高考真题分课汇编(三):14明末清初思想活跃局面小红霞0711年高考真题分课汇编(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91UP历史资源0711年高考真题分课汇编(三):14明末清初思想活跃局面小红霞0711年高考真题分课汇编(三)(1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07-11年高考真题分课汇编(必修三) :1-4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选择题(本大题共9小题,共0分)1(2011年海南高考7题)明末清初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人提倡经世致用,反对君主专制,这主要是基于他们A对先秦诸子学说的阐释对宋明理学的批判与继承C受西方启蒙思想的启发对现实政治与社会的叛逆答案】B经世致用指学问必须有益于国事。由明清之际思想家顾炎 武等提出。他们认为学习、征引古人的文章和行事,应以治事、救世为急务,反对理学家不切实际的空虚之学。所以批判宋明理学,但又继承儒家思想的民本等思想,所以B。结束】2.(2007年高考全国文综n卷15题)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不习六艺之文,不考百王

2、之典: 不综当代之务,举夫子论学、 论政之大端一切不问,而曰一贯,曰无言,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 治人之实学。股肱惰而万事荒,爪牙亡而四国乱,神州荡覆,宗社丘墟。”他所抨击的是( )A先秦儒学B汉代经学C隋唐佛学D宋明理学【考查点】 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思想【答案】D【点拨】首先注意回忆这四种学说的主张,从 “明心见性”和“空言”等词汇中可得出顾炎武 抨击是宋明理学。【结束】3(2011年高考天津文综3题)长期以来,儒学是一种士大夫之学。明代思想家李贽则提出要 正视“世间惟下下人最多”的现实,强调“我为下下人说,不为上上人说”。这说明李贽A.反对儒家的正统思想B.倡导只为下下人说C

3、.批判地发展传统儒学D.抨击君主专制制度【答案】C【点拨】本题考查李贽的思想主张,意在考查考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从材 料看,儒学一直是少数士大夫垄断,而李贽则认为普通百姓占据了人口的大多数,一种思想学 说要为大多数人服务,被大多数人所拥有,这既是对儒学被少数人垄断的批判,也是对儒学的 发扬光大。点拨】抓住关键词“经世致用”B符合题意。选结束】4.(2010年海南高考历史7题)“君子之为学也,以明道也,以救世也。”这一言论体现的观念是A.格物致知B.尊崇道统C.心外无理D.经世致用【答案】D【点拨】考查阅读理解材料,题目材料为顾炎武文章“君子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 诗文而

4、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意思是大丈夫之所以学习的原因,是为了明白事理, 为了济世救民。如果只是为了吟诗作赋,玩文字游戏,那就成了所谓的雕虫小技,又有什么用 处呢?所以选D。【结束】5(2010年高考江苏历史5题) “圣人不责人之必能,是以人人皆可以为圣。”这句话最符合 下列哪位思想家的主张?A.朱熹B李贽C.陆九渊D.黄宗羲【答案】B【点拨】“人人皆可以为圣”对孔子及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提出了挑战。此题考查的是对明末清 初民主思想潮流的理解。根据 题干提供的信息主张反对儒学,批判圣人之道,主张思想自由 的思想家应该是李贽,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B。【结束】6. (2011年高考全国文综n卷26

5、题)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使朝廷之上,闾阎之细, 渐摩濡染,莫不有诗书宽大之气, 天子之所是未必是, 天子之所非未必非, 天子亦遂不敢 自为非是, 而公其非是于学校。”与这一论述的精神实质最为接近的是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B.民为邦本C.天下为公D.民贵君轻【答案】C【点拨】解析1:本题考查黄宗羲的思想。意在考查对材料信息的解读能力。从材料中“天子体现黄宗羲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 的天下为公的思想。ABD在材料中不能体现。解析2:选C。本题考查黄宗羲的思想。意在考查对材料信息的解读能力。解答本题时应结 合黄宗羲的思想主张和时代背景理解分析材

6、料大意,其主张建立专门机构限制君权,实行开明 君主统治,具有鲜明民主启蒙色彩。A项强调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感,与题意不符;B D两项体现了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相互依存关系,但这种看法是为更好地维护君主专制统治,缺乏民 主意识;天下为公体现了一定的民主色彩,从材料中“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 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体现黄宗羲的天下为公的思想。故选C项。解析3:本题主要考查对黄宗羲的思想的理解和认识。天子认为正确的不一定是正确的, 天子认为错误的不一定是错误的,纵然天子也不能把自己的是非作为判断标准,而应当在学校 公议事情的是非。是天下是公众的,天子之位,传贤而不传子,

7、后成为一种美好社会的政治理 想。孙中山继承了其本质是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天下为公”。“天下为公”出自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原意中华先贤关于 “天下为公”的思想。国人对“天下为公”这 四个字,因孙中山的推崇而非常熟悉。【结束】7.(2008年广东高考3题)某思想家说:“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为万民,非为一姓也 他所反对的是( )A民主共和制B中央集权制C专制主义制度D君主立宪制【答案】C【点拨】可直接读取材料信息,为天下万民服务而并非为君主实现其专制统治服务,从自于明 清之际的民主思想家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反映出其反对封建专制思想,故选C符合题意。【结束】8(2011年高考北京文综

8、15题)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在清代被列为禁书,其主要原因是该书A将人性与天理对立起来B质疑孔子的权威性C主张儒、佛、道三教合一D抨击君主专制制度【答案】D【点拨】本题考查黄宗羲的思想。明末清初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在思想界出现了黄宗羲等为 代表的鼓吹早期民主,反对封建君主专制的思想家,给后世民众以深刻的启迪。他是明末清初 三大思想家之一,强烈地抨击君主专制制度,因此被列为禁书。A项将人性与天理对立起来的是二程。B项质疑孔子的权威性是李贽。C项是隋朝儒学家的思想。根据所学知识可知,D项符合明夷待访录的内容。A项是理学内容;B项是李贽的观点;C项是唐宋时期的社会现象。【结束】9(2008

9、年高考宁夏文综27题)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某人的著述“狂悖乖谬,非圣无法” “排击孔子,别立褒贬” 。这里的“某人”是指A.李贽B.黄宗羲C.顾炎武D.王夫之【答案】A【点拨】在所给选项中,李贽最有个性,是为“离经叛道” ,他反正统,反传统,尤其是“咸以 孔子之是非为是非也,故未尝有是非也”可作此题的解题提示。【结束】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0分)10. (2011年江苏高考21题)(12分) “今日者拯斯人于涂炭,为万世开太平,此吾辈之任也。 ”顾炎武由此成一代大学者,开一代新学风,其思想脉络清晰可见。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教化者,朝廷之先务;廉耻者,士人之关节;朝廷有教化,则士人有

10、廉耻; 士人有廉耻,则天下有风俗。顾炎武日知录廉耻 材料二 夫子所以教人者,无非以立天下之人伦。是故有人伦,然后有风俗;有风俗, 然后有政事;有政事,然后有国家。顾炎武 亭林文集华阴王氏宗祠记材料三 理学之名,自宋人始有之。今之所谓理学,不取之“五经”而但资(宋 明)之语录,又日:“论语 ,圣人之语录也。”舍圣人之语录,而从事于后儒,此之谓不 知本矣。- 顾炎武亭林文集与施愚山书请回答:1) 顾炎武以拯救时代为己任。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顾炎武该思想产生的政治背景。(2分)2) 顾炎武以社会教化作为拯救时代的重要途径。依据材料一、 二,指出天下昌明的社会表象,并概括社会教化的功能。(5分)3) 顾

11、炎武以儒学作为社会教化的资源。依据材料三,指出顾炎武对儒学进行了怎样的取舍? 并说明其理由。 (3分)4) 在中国思想史上,顾炎武以怎样的学风和时代责任感影响着时人及后世?(2分)答案】(1)政治背景:官僚腐败;政治暴虐(或朝政混乱)。(2)表象:风俗。功能:提高士人修养;净化社会风气;安定政治秩序;确立伦理道德。(3)取舍:取孔孟之道,舍宋明理学。理由:孔孟之道为儒学之根本。(4)学风:经世致用(或崇实致用) 。时代责任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点拨】本题考查了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顾炎武的思想主张和对后世的影响,要求考生有一定 的史料阅读、整理和解析能力,能够获取有效的信息。需要结合材料和所学

12、知识来进行回答。第1问可结合所学来回答顾炎武该思想产生的政治背景;第2问依据材料一、二,指出天下昌明的社会表象,分析材料可了解到顾炎武十分重视风俗在社会伦理道德建设中的作用,而当时 风俗颓败。 社会教化功能一问可概括材料信息来回答。 第3问指出顾炎武对儒学的取舍及原因, 需对材料三进行分析、解析,顾炎武在材料三中认为舍弃孔孟思想而遵从宋明的理学是不理解 儒学的根本所在。第4问回答顾炎武在学风和时代责任感两方面对时人及后世的影响,本题设 问较为巧妙,紧密结合教材相关知识。要求考生对顾炎武的经世致用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 思想有较好掌握。【结束】11(2008年上海高考16题)明清之际是一个“天崩

13、地解”的时代, “一些最敏锐的心灵”进 行了一场痛定思痛的反思,期望为当时的社会找寻某种解决问题的方案。问题:(8分)(1)“一些最敏锐的心灵”主要是指哪些思想家?(3分)(2)他们为什么要进行反思?(2分)(3)他们思考了哪些重要问题?(3分)【答案】(1)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2)明朝灭亡,清朝建立,受时势的刺激,检讨明朝灭亡的原因。(3)顾炎武:提出亡国与亡天下的区别(或答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黄宗羲: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 ,主张“明君贤相” (或答“天下之法”代替“一家之法” );王夫之:主张实 学,让富民放手经营工商业。如将三者的主张概括回答也给分。【点拨】该题考察了明末

14、清朝三大思想家,他们的思想以及出现背景。结束】12(2011年高考浙江文综38题)(26分)政治文明的演进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过程。阅读材 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应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材料二寓圭寸建(注:即分圭寸)之意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矣。 圭寸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今之君人者,尽四海之内为我郡县犹不足也,人人而疑之,事事而制之。 有司之官无肯为其民兴一日之利者,民乌得而不穷,国乌得而不羁?

15、顾炎武顾亭林诗文集材料三直至近百年来,才发生新的变化。皇帝和贵族的专制政权是被推翻了,代之而起的先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的统治,接着是地主阶级和大资产阶级联盟的专政伟大的近代 和现代的中国革命,是在这些基本矛盾的基础之上发生和发展起来的。(着重号为本试卷所加)毛泽东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1939)(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周和秦朝的主要政治制度。 分析说明周秦政治制度的 主要差别。(8分)(2)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中“其专在下”、“其专在上”各指什么。材料中顾炎武提出了 怎样的思想主张,并予以简要评价。 (9分)(3)材料三中“新的变化”指什么?加着重号的文句分别指什么?结合

16、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近 代以来中国社会政治变革的历史趋势。 (9分)【答案】(1)西周:分圭制、宗法制;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西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 治机构, 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秦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制度,君 主集权的官僚取代贵族政治。(8分)(2)地方权势过大;君主专制。提出“寓圭建之意于郡县之中”的分权思想。批判君主专制,揭露官僚腐败,具有进步性;但还不具有近代的“民权”意识。(9分)(3)鸦片战争后, 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进入民主革命时期。 清政府、 北洋政府、 南京国民政府。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从主权沦丧到国家独立。 (9分)【点

17、拨】 本题主要考查中国政治文明的演进, 考查的政治制度内容从周秦明清近现代, 时间跨度很大,阐释了中国政治制度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这样一个漫长而艰难的历史 过程。回答第题,要在比较周秦政治制度时抓住各自最重要的特点:西周政治制度受到宗族 血缘关系的明显影响。从战国时期开始,中国出现了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随着秦朝大一统专 制主义帝国的建立,以皇权独尊为核心的官僚体制成为当时社会的主宰。第题关键是要理解 顾炎武的话,根据所学知识疏通句意,排除文言文障碍。顾炎武这段话的主旨是指出了分封制 和郡县制的不足,并提出了“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的分权思想。在评价顾炎武这一主张时 要有辩证思维。第题回答

18、“新的变化”时要注意“直至近百年来”这一时间限定,要在中国 新旧民主革命的发展历程中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回答。【结束】13(2009年高考福建文综38题)(37分)1600年,意大利著名哲学家、天文学家布鲁诺被教会烧死在罗马鲜花广场。1602年,明末思想家李贽在狱中自尽身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人之是非,初无定质。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一一李贽藏书 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也。若失却童真,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故谓人有男女则可,谓见(见:见识)有男女;岂可乎?谓见有长短则可,谓男子见尽长, 女子见尽短,又岂可乎?李贽焚书材料二 李贽虽在麻城,但有无数来

19、自各地的追随者,几使麻城一境如狂,他的“异端”思想由此广泛传播。与此同时,麻城乃至京城的保守势力对李贽的迫害也逐渐升级,最终经神 宗御批,以“敢倡乱德,或世诬陷民”的罪名逮捕下狱,并焚毁其著作。不愿屈服的李贽在狱 中赋诗:“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我今不死更何待,愿早一命归黄泉。”随后自杀身亡。袁行霈中华文明史材料三 布鲁诺指出宇宙是无限的,地球仅仅是无限宇宙中的一个微尘。地球绕太阳转,而太 阳也不是静止不懂的。他认为宇宙是一个统一的物质世界,有它自己的客观规律,并不像教会 所说的服从上帝的意志。这就彻底否定了教会的宇宙观。天主教会宣布他为“异教徒”,开除教籍,布鲁诺被迫长期离开祖国。

20、1592年,他一回到意大利,即陷入宗教裁判所的毒手,监禁达七年之久,但他始终不放弃自己的学说。当宣布要处死他是,他说:你们宣布判决书时,要比(1)据材料一概括李贽的基本主张,指出这些主张产生的时代背景。(12分)(2)据材料指出布鲁诺和李贽被视为“异端”的相同原因及他们临终表现的相似之处。(5分)(3)有学者认为,李贽的著作尽管在当时影响很大,但并没能在历史上开拓出一条新路。 结合明清之际中国社会的实际状况,从政治、经济和思想三方面予以说明。(9分)(4)结合16世纪欧洲社会各方面的变化, 谈谈你对材料三中布鲁诺 “你们宣读判决书时, 要比我听宣判更感到害怕”这句话的理解。 (11分)【答案】

21、主张:反对将儒学教条化;提出“童心说”;反对歧视妇女。时代背景:商品经济活跃;市民阶层进一步壮大;倡导个性解放的新思想出现。相同原因:挑战正统,威胁专制统治。相似之处:誓死捍卫自己的信念。君主专制空前强化;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受到严重阻碍;正统思想 仍占据统治地位。李贽没有从根本上否定现存秩序,没有对未来社会提出自己的设想。新航路开辟,欧洲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力量逐步壮大;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 深入发展,近代科学兴起,人文主义逐渐成为主流思想,教会统治受到冲击。布鲁诺坚信自己 的学说是科学真理,对未来充满信心。【点拨】(1) 解答第一问的关键是正确的从材料中获取有

22、效信息,解答第二问要注意结合明末清初商品 经济的发展和新儒学的发展等方面分析。(2) 相同的原因要放到当时的历史背景下从挑战正统等方面分析;临终的表现要从历史人物的 信念等方面进行分析。(3) 明清时期政治方面的特征是君主专制空前强化;经济方面的特征是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 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缓慢;思想方面的特征是传统的儒家思想占据统治地位。(4)解答本题注意从16世纪欧洲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的变化分析理解布鲁诺的话.【结束】我听到判决更感到害怕。摘编自刘明翰主编世界通史-中世纪卷14(2011年高考山东文综27题)(25分)1718世纪,中国和西方都出现了新的社会思潮, 黄宗羲和孟德斯鸠分

23、别是其重要的代表人物。 清末, 孙中山曾刊印黄宗羲的 明夷待访录 宣传革命,他对孟德斯鸠及其思想也推崇备至。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史料 故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 缘夫天下之大,非一人之所能治,而分治之以群工。夫治天下犹曳(ye,拖拉)大木然, 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 臣之与君,名异而实同耶。摘自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材料二 史论 黄氏之说,根本上不脱儒家思想理路,却将儒家政治、社会观推演为一更具民本精神之制度化蓝图若以为其所论仍与“现代”不侔(moi,相当)而定其为无新见,则失于以“现代”事物为绝对尺度。赵轶峰十七世纪中国政治、社会思想诉求的维度 材料三 史观

24、 我们专注于两个主题“传统”和“交流”的研究,以此来理顺世界历史。这两个 主题集中反映了人类发展的最重要的特征, 概言之, 它们可以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原因作出解释。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1)据材料一、材料二,概括说明黄宗羲的思想中哪些“不脱儒家思想理路”,哪些又体现了“新见”。(8分)(2) 材料二主张用什么方法去评价黄宗羲的思想?运用这一方法,评价孟德斯鸠的“三权 分立”思想。 (8分)(3)结合黄宗羲与孟德斯鸠的思想在中国近代民主革命进程中的影响,谈谈你对材料三的 认识。(9分)答案】(1)以民为本(民本思想,民贵君轻) ;保留君主制。反对君主专制(君臣分治) ;君臣平等。

25、(2)方法: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评价(历史的评价) ;进行全面的评价(辩证的评价) 评价: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为资产阶级建立政权提供了制度设计,适应了资本主义 发展的时代要求;它主要代表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其实质是维护资产阶级的民主自由权利。(3)考生应从以下三个方面作答:1黄宗羲的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反对君主专制的主张被近代资 产阶级革命派所继承,成为反封建斗争的思想武器;2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思想传入中国,不仅为资产阶级提供了反封建斗争的思想武器,而且为资产阶级政治实践和制度设计提供了借鉴;3两者的思想都促进了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推动了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进程,共同 影响

26、了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点拨】第(1)题 “不脱儒家思想理路” ,应该回顾儒家思想的主要内容和主张有哪些,再从 材料里寻找相关的信息点进行作答。 “天下,非为君也” 、“为万民君与臣,共曳木之人”可以归 纳出儒家的民本等思想。第(2)题第一小问从关键句“若以为其所论仍与“现代”不侔, 则失于尺度。”可以看出作者认为历史事件应该放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进行评价,否则难免有失偏颇。第二小问,注意放到当时的历史背景下评论,既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资产阶级力量 壮大,要求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并为未来掌权的资产阶级构建政治蓝图。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 回顾相关知识点进行评价作答。第(3)题,注意围绕“传统”和“交流”两个主题,审题时抓住“两者对中国民主革命进程的影响”这个界定,在答题技巧上注意可以先分开讲对中国的影 响,再把两者结合起来论述对中国的共同影响。这样作答比较全面、具体。【结束】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