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语文版六年级春季学期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复习专项题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58804503 上传时间:2022-03-0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1.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22年语文版六年级春季学期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复习专项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2年语文版六年级春季学期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复习专项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2年语文版六年级春季学期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复习专项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2022年语文版六年级春季学期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复习专项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语文版六年级春季学期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复习专项题(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022年语文版六年级春季学期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复习专项题班级:_ 姓名:_ 时间:_1. 读文言文,做练习。楚人居贫,读淮南方:“得螳螂伺蝉自障叶,可以隐形。”遂于树下仰取叶。螳螂执叶伺蝉,以摘之。叶落树下,树下先有落叶,不能复分别。扫取数斗归,以叶自障,问其妻曰:“汝见我不?”妻始时恒答言:“见。”经日,乃厌倦不堪,绐(di)云:“不见。”嘿然大喜,赍(j)叶入市,对面取人物,吏遂缚诣县。县官受辞自说本末官大笑放而不治。(注释)淮南方:汉代怀南王刘安,好神仙方术,淮南方或许是淮南王所作论方术的书。或作淮南子。诣(y):前往,去到。受辞:接受了诉讼状辞。1请用一个成语概括古文的内容,下列正确

2、的一项是()。A.穷困潦倒B.掩耳盗铃C.一叶障目D.自欺欺人2用“/”给“县官受辞自说本末官大笑放而不治”标出需要加标点符号的位置,下列正确的一项是()。A.县官受辞自说/本末官大笑/放而不治B.县官受辞/自说本末/官大笑放/而不治C.县官受/辞自说本末/官大笑/放而不治D.县官受辞/自说本末/官大笑/放而不治3本文中楚人是个什么样的人?下列不能概括他形象的一个词是()A.目光短浅B.利欲熏心C.贪婪愚蠢D.聪明绝顶4根据这个故事内容,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做事情要小心谨慎,才不会把事情搞砸。B.做人要踏实肯干,不能有不劳而获的思想行为。C.不能有迷信思想,偏听偏信不可取。D.不要被

3、局部的现象迷惑,否则无法认清事物的全貌。2. 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吴人孙山,滑稽才子也。赴举他郡,乡人托以子偕往。乡人子失意,山缀榜末,先归。乡人问其子得失,山曰“解元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注释)解元,就是我国科举制度所规定的举人第一名。而孙山在诗里所谓的“解元”,乃是泛指一般考取的举人。1下面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是( )A.吴人孙山,滑稽才子也(语言、动作很搞笑)B.乡人托以子偕往(一起,一同)C.乡人子失意,山缀榜末,先归。(回家)D.解元尽处是孙山(尽头)2这次考试落榜的人是( )A.乡人子;B.孙山。3从上文看,孙山是个( )的人。A.满腹经纶B.能说会道C.自私自利D.不通

4、人情4这个故事可以用一个成语形容,它是( )A.任人唯贤B.同舟共济C.名落孙山D.功成名就3.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司马光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1选择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A.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B.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C.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D.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2“足跌没水中”中的“没”的读音是()A.miB.m3“足跌没水中”的意思是()A.把脚伸进了水里。B.脚上的鞋子掉进水里不见了。C.站在水里,水没过了脚。D.失足掉进缸中被

5、水淹没了。4当小孩子落水后,其他人的表现是“弃去”,司马光的表现是“_”(用原文填空)。可以看出司马光是一个_的孩子。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然后回答问题。江行日记一则(节选)明袁中道夜雪大作。时欲登舟至沙市,竟为雨雪所阻。然万竹中雪子敲戛,铮铮有声,暗窗红火,任意看数卷书,亦复有少趣。注释沙市:今湖北荆州。雪子:空中降落的白色不透明的小冰粒,常呈球形或圆锥形。多在下雪前或下雪时出现。敲戛(ji):轻轻地敲打。铮(zhn)铮:文中形容雪子撞击所发出的响亮声音。1“欲”的意思是_;“亦”的意思是_。2“然万竹中雪子敲戛,铮铮有声”的意思是_。这句话衬托出_。3文中说“亦复有少趣”,联系上下文,你

6、觉得“趣”在何处?(至少写出两处)_4读一读,下面句子停顿合适的是( )A.时/欲/登舟至沙市,竟为/雨雪所阻。B.时/欲登舟/至沙市,竟为/雨雪所阻。C.时/欲/登舟至沙市,竟为雨雪所/阻。5. 文言文阅读。得过且过五台山有鸟,名曰寒号虫,四足,肉翅,不能飞。其粪即“五灵脂”。当盛暑时,毛羽文采绚烂,乃自鸣曰:“凤凰不如我!”比至深冬严寒之际,毛羽脱落,若雏,遂自鸣曰:“得过且过。”1解释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意思。(1)比至(_) (2)遂自鸣曰(_) (3)得过且过(_)2翻译下面的句子。比至深冬严寒之际,毛羽脱落。_3请说说这则故事带给你的启示。_6. 阅读短文。学弈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7、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1)使弈秋诲二人弈_ (2)非然也_(3)思援弓缴而射之_ (4)为是其智弗若与_2写出下列句中“之”的意思。(1)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_ (2)一人虽听之_(3)思援弓缴而射之_(4)虽与之俱学_3下列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使/弈秋/诲二人弈B.思援/弓缴/而射之。C.为/是其智/弗若与D.通国/之善/弈者也4翻译下面的句子。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译文:_5本文学弈这件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_7. 文言文阅

8、读。孟母戒子孟子少时,诵,其母方织。孟子辍然中止,乃复进。其母知其喧也,呼而问之:“何为中止?”对日:“有所失,复得。”其母引刀裂其织,以此戒之。自是之后,孟子不复喧矣。选自韩诗外传(注释)诵:背诵。辍然:突然停止的样子。辍:停止,废止。喧(xun):通“谖”,因分心而遗忘。引:拿来。裂:割断。戒:警告。自是:从此。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字的意思。(1)其母方织 方:_(2)乃复进 复:_(3)何为中止何 为:_(4)有所失,复得 失:_2下列句子的“之”字用法不一样的一项是( )A.呼而问之B.以此戒之C.吾能为之足D.自是之后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何为中止?_(2)其母引刀裂其织,

9、以此戒之。_4孟母为何要割断她的织物?孟母是一个怎样的人?_8.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学者有四失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虽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注释)多:学得过多。止:遇到困难停止不前。心之莫同也:心理各有不同。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1)或失则多,或失则易:_(2)然后能救其失也:_(3)学者有四失: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_3请你谈谈对教师作用的看法。_9. 阅读短文,完成下列问题。葡萄树的心愿小院的葡萄树是父亲在我双腿瘫痪后的第二年栽下的。栽树的时候,父亲把我

10、推到院子里,一边挖坑,一边告诉我,葡萄树是有灵性的,种的时候许个愿,如果能实现,它就会长得旺盛。父亲说:“许个愿吧!”于是,我们父女俩把美好质朴的心愿寄托在了小小的葡萄树上!父亲伺弄葡萄树的精心和殷勤一如照顾他有病的女儿:浇水要浇刚从井里打上来的水,施肥要施那还散发着青草味儿的生羊粪,松土自然要用手把土细细碾碎父亲每天早上都要把我推到葡萄树前,仔细地看上一阵。葡萄树每长出一片新叶,父亲就兴奋地像个孩子,说:“你瞧,发芽了!发芽了!”父亲信心十足地说:“等到能在葡萄树下乘凉的时候,你就好了”葡萄树长大了,正如父亲所期望的那样:枝繁叶茂。父亲用粗铁丝和钢筋精心地给葡萄树搭了架子,第二年,长长的藤蔓

11、就爬满了半个院子,碧绿肥嫩的叶子在小院的上空舒展着热烈的情怀,生机勃勃!然而,我依然坐在轮椅上。其实父亲心里也明白,他的女儿再也不能像只花蝴蝶一样在他身边欢快地跑、轻轻地跳了,可他依然痴望着、幻想着有一天能出现这样的奇迹。葡萄树在第三年结了果。连父亲也未料到,他栽下的葡萄树竟是优质品种,不但个大味甜,而且熟得早。夏日里,那些成熟了的葡萄一串串挂在小院里,阳光透过叶隙落上去,颗颗晶莹剔透,硕大滚圆,既好看又诱人。从此父亲又多了一项任务。炎热的午后,父亲总会踩上凳子,摘两串紫珍珠般晶莹的葡萄,用清凉的井水洗了,端到我的书桌上,对我说:“累了就歇歇,吃点葡萄,解暑。”我停了手中的笔,津津有味地吃葡萄

12、。葡萄被井水洗过,凉凉的,又酸又甜,真好吃!葡萄汁顺着下巴流下来,我全然不顾。父亲看我贪婪的样子,一脸满足的笑。有时候他怕影响我,悄悄地进来,悄悄放下葡萄,又悄悄地出去。此时,我想:_。而今,几年过去了,葡萄树越来越旺盛,一到夏天,它厚厚的绿阴就遮满了小院。当父亲坐在葡萄树下戴着老花镜读我发表在报纸上的文章时,他的眼角眉梢都挂满了笑意。父亲已经接受了我不能走路的现实,当初许的愿或许早已忘了。父亲明白:有一种站立更能升起至高无上的尊严,那就是心灵的站立!(取材于丁立梅的紫色葡萄慈父心)1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痴望:_至高无上:_2“奇迹”在第自然段中指的是:_3第自然段中画线的句子对父

13、亲照顾葡萄树进行了细致的描写,这样写的好处是:_4请用简炼的语言概括第自然段的主要内容。_5联系上下文思考,我会想什么呢?请补充在文章的“_”上。6文中的父亲是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说明理由。_7对文章题目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A.葡萄树也是生命,也有自己美好的愿望。B.借葡萄树表达父亲希望女儿康复的美好愿望。C.葡萄树融入了父亲的心愿与女儿的感激。10. 文言文阅读。书戴嵩画牛(节选)一日曝(p bo)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mio mi)矣。”处士笑而然之。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1在文

14、中( )内,选择正确的读音打“”。2这是_为唐代画家_的斗牛图写的题跋。3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拊掌:_ 乃:_4用自己的话写出句子意思。处士笑而然之。_5本段分两部分,先叙述_;后引用古人的话“_,_”说明艺术创作离不开细心观察,强调艺术家要向有实践经验的人学习。11. 文言文阅读。学弈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_,_;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1这篇短文的作者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_。2请将短文中横线处的内容补充完整。3请用“/”划分朗读节奏。思 援 弓 缴 而 射 之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的意思。

15、(1)使弈秋诲二人弈。(_)(2)思援弓缴而射之。(_)(3)为是其智弗若与?(_)(4)非然也。(_)5翻译下列句子。(1)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_(2)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_6用自己的话说说:为什么两个条件差不多的学生,跟随一个老师学习,效果却不同?_12. 文言文阅读。揠苗助长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_)其子趋而往视之(_)2翻译下列的句子。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_3这

16、个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什么样的道理?_13. 文言文阅读。学弈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hu hu)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wi wi)有鸿鹄(h go)将至,思援弓缴(jio zhu)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wi wi)是其智弗若与(y y)?曰:非然也。1用“”选出文中加点字的正确读音。2解释带点字的意思,并翻译句子。(1)使弈秋诲二人弈。_(2)为是其智弗若与?_3课文记叙了两个人跟弈秋学下棋,一人_;一人_;这个故事告诉我们_。14. 课内阅读我最棒。学弈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使弈秋诲二人弈(_)(2)思援弓缴而射之(_)(3)为是其智弗若与(_)(4)非然也(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惟弈秋之为听。_3通过学弈这件小事,作者阐明了一个什么道理?_7 / 7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