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玩中学习 在做中提升

上传人:二*** 文档编号:58681634 上传时间:2022-02-2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0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在玩中学习 在做中提升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在玩中学习 在做中提升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在玩中学习 在做中提升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在玩中学习 在做中提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玩中学习 在做中提升(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在玩中学习 在做中提升 摘 要 在美术教育活动中,怎样才能将玩、做、学联合运用得更好呢?本文从“创设宽松环境,为幼儿提供玩、做、学的时间和空间;创造探索活动的条件,为幼儿提供丰富多样的玩、做、学材料;转变教师角色,为幼儿设计有效的教学方式方法”三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幼儿 美术教育 教学做合一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Learning in Playing, Improving in Doing Talking about Integration of Teaching, Learning and Doing in Children art Education JU Qiux

2、ia (Jiangsu Kunshan Xiuyi Kindergarten, Kunshan, Jiangsu 215300) Abstract In art education activities, how can play, do, learn better joint use of it? From the create a relaxed environment for young children to play, to do, time and space science; create conditions for exploration activities for chi

3、ldren provide a variety of play, doing, learning materials; changing role of teachers, in order to design an effective way of teaching children methodsthree aspects are described. Key words children; art education; integration of teaching, learning and doing “教、学、做合一”,顾名思义是让幼儿在玩玩做做的过程中学到自己该学的知识,而幼儿在

4、玩、做的前提下轻松愉快地掌握知识比教师硬灌输效果好,这是早被前人所证实了的。陶行知先生主张“教、学、做合一”,先生还提出了“六大解放”,解放幼儿的大脑、双手、双眼、嘴、空间和时间,让幼儿充分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又动脑,而玩、做、学在幼儿美术教育中的联合运用就是把幼儿从规律化、模式化的教学形式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把幼儿的手、脑、嘴等感官解放出来,让幼儿在玩、做的过程中轻松愉快地学到自己该掌握的知识。在美术教育活动中,怎样才能将玩、做、学联合运用得更好呢? 1 创设有益幼儿探索的教育环境,为幼儿提供玩、做、学的时间和空间 这就要求教师不要把幼儿的时间排得太紧,把幼儿的全部时间占据,要留给幼儿自己操作、

5、学习的时间,使幼儿有独立支配自己的自由,有玩、做的自由,有独立思考和遐想的自由。使他们在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活动中得到锻炼和发展。同时,教师要多为幼儿提供足够的活动空间,将美术活动设计成探索性过程是一种育人环境的软化和优化,这种民主、自由、平等、和谐的教育氛围令幼儿情绪轻松、心理安全,是产生想象力的最好土壤。探索性美术教育活动,将技能以一种问题形态融入教学活动,经老师适当引导,让幼儿通过探索自己发现技能。由于探索没有固定模式,发现是一个幼儿凭借自己的经验、能力不断尝试的过程,幼儿没有压力,可以大胆地多次地进行想象推测。探索性美术活动使学习技能的困难不再成为想象的障碍。知识技能的学习成了幼儿自身

6、的需要和渴求,因为他们想通过探索寻找答案,通过绘画表现,就必须在活动中解决技能问题,这种充满好奇的探索活动会让幼儿感到他们遇到的困难实际上是追求探索和表现效果时所遇到的困难,而非美术技能本身所固有的困难,这样的困难孩子有足够毅力去克服,也乐于去克服。 2 创造探索活动的条件,为幼儿提供丰富多样的玩、做、学材料 新纲要也强调:“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因此,教师要帮助幼儿置身于能产生探索行为的环境中,及时提供丰富的、科学的、有趣的符合幼儿探索需要的材料,支持和引发幼儿积极主动地与材料相互作用。皮亚杰的观点,只有主动的与材料互动,才能调动幼

7、儿的积极性,从中体验发现的乐趣,激发探究的欲望,使幼儿的探索活动更加深入,获取丰富的科学知识经验。教师应该为幼儿提供有利于幼儿主动参与、动手操作、能引发幼儿多种想法、能产生多种变化,并具有多效应的材料。 2.1 提供的材料应适宜有趣 首先要考虑材料是否具有适宜性和趣味性,因为适宜与趣味两者是互补关系,如果材料只具适宜因素,幼儿不易进入其中,没有实际意义;只有趣味,不适宜也是没有用的。如:在小班的印章画活动中,我们提供给幼儿各式各样的印章、蔬果、甚至可以是一些玩具、纸团等,这些材料大小要适宜,便于小班幼儿抓取。孩子们喜欢这些材料,他们对材料感兴趣,也就产生了探索的欲望。他们会拿着这些材料来尝试着

8、蘸上颜料印一印,玩一玩,而就在他们玩的过程中,孩子们不仅学习了印章的技能,同时也能认识了颜色,完成了作品,获得了成功的喜悦。 2.2 提供的材料应具有探索的空间 既然是让幼儿玩、做、学,在发现中学习,为幼儿提供的材料就应该是有探索空间的。而不是教师一味地给予固定模式的材料准备,如绘画活动中就准备好蜡笔,水彩画活动中就准备水彩和毛笔等。我们可以给孩子多提供一些工具材料,让幼儿自由探索,选择自己觉得适宜的材料来完成作品。比如在大班的美工活动制作鸟窝的活动中,我们给幼儿提供各种材料,如纸粘土(制作鸟窝的胚),树枝、树皮、麻绳、棕榈、果壳、茴香、扁豆、羽毛、沙子、小石子、树叶、棉絮、花瓣、布条。幼儿根

9、据科学活动中对鸟窝的了解,结合平时的生活经验,可以自己把材料进行分类,分成窝内的材料和窝外的材料,然后在根据自己对鸟窝的构造所需自由选择材料进行制作鸟窝。孩子们探索的空间大,因此最后呈现出来的鸟窝也是各式各样的。 2.3 提供的材料主、辅应合理搭配 为幼儿提供材料时,应考虑主、辅材料搭配,主材料基本保持不变。幼儿在不断操作摆弄材料中,会发现一些现象,也会产生许多问题,对于这些现象和问题,教师不能只简单地给予解答,而是通过不断增添辅助材料让幼儿自己探索,设法寻找最终的答案。比如,在大班的水墨画小蝌蚪找妈妈活动中,我们可以提供给幼儿水彩颜料和毛笔为主工具材料,同时还可以给幼儿提供炫彩棒和清水作为辅

10、助材料。比如在画金鱼、螃蟹、乌龟这些动物的身体相对来说要画得大一点,我们可以让孩子们尝试着用主材料进行作画,而在画脚、眼睛、这些细节的地方,还有画小蝌蚪的时候,由于比较精细,孩子们用毛笔很难控制好力度,这个时候孩子们会主动用提供的辅助材料进行尝试,结果他们发现用炫彩棒蘸上水后再进行绘画,不仅力度好掌握,画小的地方能得心应手,而且效果和水墨画是一样的。从这里可以看出,教师只要将主、辅材料合理搭配,不但能激发幼儿不断操作材料的兴趣,而且能使他们通过一些现象的发现,其思维能力也会不断地得到发展。 3 转变教师角色,为幼儿设计有效的教学方式方法 首先在玩、做、学活动中教师要善于观察,及时引导,对幼儿进

11、行有益的教育,使幼儿的玩、做得到升华。教师的启发引导不要过细过全,启发提问时不要过早提醒,暗示幼儿怎么答,在幼儿答不上来时,不要急于代替他们回答,要留给幼儿动脑思维、动手操作的机会。在美术教育活动中,幼儿可以在自己操作的基础上发现问题,获得经验,他们喜欢把自己所获得的知识经验告诉同伴或老师,这时,教师要提供机会,鼓励幼儿充分表达自己的体验和感受,它可以是幼儿之间的交流,也可以用是幼儿和老师之间的交流。在幼儿操作时,教师须营造宽松的环境鼓励幼儿与幼儿之间大胆、小声地交流,对于胆子小的幼儿更应该提供机会让他们交流。 其次,在美术教育活动中,有些方法可以更好地引导幼儿进行主动探索,在玩中学,做中学。

12、比如找错法:根据幼儿现有水平,故意在绘画中将要求幼儿掌握的某部分表现方法明显地、夸张地画错,让幼儿通过探索发现错误,找到正确画法。它打破了教师必定正确、范例肯定完美的偶像心理,让幼儿在心理上找寻自我、肯定自己,产生凭借自己能力去寻找正确表现方法的主体意识,消除了盲目崇拜的心理。幼儿的思维特别活跃,想象力特别自由,为了解决幼儿画人物时手臂位置不易找准的问题,我制作模型时故意将手臂装在腰部和头颈上,于是探索活动开始了,我让幼儿通过自己摆一摆、放一放的过程,让他们发现装在腰部的话手臂往下就快要碰到地上了,像长了四条腿;而手臂装在头颈上,像“怪物”一样,只有把手臂装在了肩膀旁边才最合适。 又如发现法:

13、在教画司空见惯的物体时,平常的方法不易引起幼儿注意。为让幼儿发现常见物体的不平常之处,引起探索愿望和画画兴趣,我要求幼儿课前查与所画物体有关的资料,然后与同伴交流,让他们不断发现、不断积累,逐步发现物体的特征。教学活动时我不示范,而是让幼儿根据自己对绘画对象的理解,画出形象,接着采取小组讨论,全班讨论的方法,逐步修改,使形象趋于正确,这是毫无顾虑地投身于探索活动,并乐此不彼地发现、创作、再发现,直至找到正确方法。小白兔是孩子最常见并喜欢的动物,画兔子前我让幼儿去查有关兔子的各种资料,并与同伴交流兔子的知识、故事、图片等,使幼儿对画兔子的兴趣、对兔子的认识都有较多积累。画兔子的时候,我请每组一个

14、幼儿执笔,大家出主意画兔子,最后将各组的兔子贴出来,大家讨论、评议、修改,找到最像的兔子。作画时,他们既把握了兔子的特征,又想象出兔子的不同动态。 再如组合法:在重点理解结构的教学活动中,将模拟实物的范例拆零,或者运用几何图形材料,让幼儿进行拼搭、组装,并通过互相观摩、讨论,来理解结构。由于拼搭没有固定参照物,而是根据自己对绘画对象的认识记忆,他们必须调动所有有关对象的表象积累,所以拼搭过程中幼儿边组合、边想象、边探索,对绘画对象结构的认识趋于完整。画各式各样汽车时,我让幼儿用几何图形拼搭汽车,初步拼搭之后请幼儿互相观摩,启发他们观察别人作品中的成功之处,修改自己作品中的不足,最后要求幼儿找一

15、找这么多“汽车”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幼儿在拼搭组合过程中,已对汽车的结构有了具体的不同层次的了解,寻找相同点与不同点时,可帮助幼儿更清晰更概括地理解结构。幼儿会发现,汽车的共同之处是:“汽车的驾驶室在前,车身在后面,下面是轮子。”汽车的不同之处是:“汽车有各种各样的 ,有长长的公共汽车,有小轿车,有卡车等等。”这样,幼儿在绘画过程中,就能准确地表现出汽车的结构,并想象出不同造型的汽车。 另外还有排列法:当幼儿已掌握绘画对象的部分画法,只要教给正确的作画步骤,幼儿便可掌握绘画对象的整个画法。我采用将作画步骤分解图剪开打乱,让幼儿观察、思考、讨论、尝试后再将步骤图正确排列,从中理解作画步骤的方法。画

16、长颈鹿时,幼儿已掌握身体各部分的图形画法,只是不知如何有序安排、作画。当我把事先打乱的作画步骤分解图发给幼儿时,他们的意见很不统一,有的认为应先画身体,因为身体最大;有的认为应该先画脖子,因为长颈鹿长长的脖子最明显。于是我让幼儿按不同的排列尝试着画一下,较那种方法更科学方便,幼儿发现:“先画身体,腿、脖子、头很快就能找到;先画脖子,长颈鹿的动态不易表现。”在具体的感受中尝试中,幼儿通过排列、寻找,幼儿准确地画出了不同姿态的长颈鹿。 总之,在幼儿美术教育中,应遵循玩、做、学联合运用的原则,玩应该是为学而玩,做应该是为学而做,而在玩、做的基础上学到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性情等,使幼儿能够健康成长,才是玩、做、学的最终目的。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