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足步行机器人

上传人:伴*** 文档编号:58670439 上传时间:2022-02-2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12.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双足步行机器人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双足步行机器人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双足步行机器人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双足步行机器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双足步行机器人(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双足步行机器人吴俊1(重庆理工大学汽车学院,重庆市)摘 要:双足步行机器人是机器人研究领域的热点,它集机械、电子、计算机、仿生学、自动控制、多传感器及人工智能等多门学科于一体。课题旨在设计一种结构简单的小型双足步行机器人,在此基础上对双足步行机器人的步行机理、步行参数及运动控制进行研究,为设计自主智能双足步行机器人打下基础。论文结合人类下肢关节的结构特点,并对其进行简化,采用加藤一郎结构,为双足步行机器人下肢配置了 10 个自由度,经过驱动元件性能的比较与机器人所需转矩的初步估算,选择了转矩为 13kgcm 的舵机MG995作驱动,它有体积小、高力矩、高精度、稳定性好、控制简单、低价格等优点。

2、然后在 UG 平台上设计了机器人各关节及其他零部件,并对虚拟模型进行测量,测得机器人总体高为 323.5mm,宽为 152.5mm。关键词:双足步行机器人、舵机、步态设计、运动控制Biped walking robotWuJun1(Chongq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Chongqing)Abstract:Biped walking robot research in the field of robot is hot, Which combines mechanical, electronic, computer, bionics, automation, a

3、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multi-sensor, and other subjects in one. This subject is to design a simple structure of small biped walking robot, On this basis to study the biped walking robot walking mechanism, walking parameters and motion control and lay the foundation for the design of autonomous i

4、ntelligent biped walking robot.With huma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tructure of lower limb joints and simplify them, Adopt kato ichiro structure,10 degrees of freedom was equipped with for the lower extremities of biped walking robot. After the drive components performance comparison and preliminary e

5、stimates to the torque required for the robot, the servo whose torque is 13 kgcm was chosen. The measured overall high of Robot is 323.5mm and width is 152.5mm.Key words: biped walking robot; gait design; motion simulation; principle prototype; motion control0 引言仿人双足步行是生物界难度最高的步行动作,但其步行性能却是其它步行结构所无法

6、比拟的。双足步行机器人是工程上少有的高阶、非线性、非完整约束的多自由度系统1。这对机器人的运动学、动力学及控制理论的研究提供了一个非常理想的实验平台。另外,双足步行机器人的研究还可以推动仿生学、人工智能、计算机图形、通信等相关学科的发展。研究双足步行机器人的另一重要意义就是为了更好的了解人类和其他动物的行走机理,并为下肢瘫痪者提供较理想的假肢。再者,动物行走机理的研究和步行机器人的开发是双向互惠的。一旦对动物行走机理有了正确的理解,可以反过来更有效地指导步行机器人的研究和开发。因此,双足步行机器人的研制具有十分重大的价值和意义。要设计一个小型双足机器人系统,需将整个工程划分为三大部分:机械实体

7、部分、硬件电路部分、软件程序部分2,这三部分相互独立又是相互联系统一的。这三部分的设计需要考虑整个机器人系统的性能综合整体设计,每部分独立设计测试,然后组合完成机器人系统。但机器人的各个功能的运行还需要一步步的调试,最终使得机器人能独立的运行。为了设计制作出来的机器人能够完成向前行走的功能,需要完成以下的任务:1) 设计机器人机械各部位的机械零件;2) 设计双足机器人的机械结构及控制电路系统;3)设计调试机器人的PC上位机程序;机器人调试控制系统选用“上位机+串口+下位机”的控制系统解决方案。上位机控制软件的主要功能是对机器人动作进行实时单步动作调试,实现机器人各关节运动角度和速度的控制;下位

8、机主要功能是接收上位机发送的角度信号,根据信号产生PWM波,控制机器人各个关节舵机运动,使机器人按动作规划完成步行动作及其他所有功能。相应的,下位机主要由完成串口通信、数据的处理和10个舵机驱动。串口实时控制系统结构图如图1-1所示。图1-1 串口实时控制系统结构图1 双足行走机器人的下肢机构设计1.1 双足步行机构的自由度配置由于本文的双足步行机器人仅实现直线行走、静态转弯及上下楼梯运动,最终决定髋关节配置 2 个自由度,包括俯仰(pitch)和偏转(yaw)自由度,膝关节配置 1 个俯仰自由度,踝关节配置有俯仰和偏转 2 个自由度,如表 1-2 所示,每条腿配置 5 个自由度,两条腿共 1

9、0 个自由度。图 1-2 自由度分配表髋关节、膝关节和踝关节的俯仰自由度共同协调动作可完成机器人的在径向平面内的直线行走功能;髋关节和踝关节的偏转自由度协调动作可实现在侧向平面内的重心转移功能;上述关节的自由度共同协调可实现机器人的静态转弯功能。机器人的自由度配置如图 1-3 所示。图 1-3 机器人的自由度配置1.2 双足步行机构的动力源舵机是一种最早应用在航模与车模运动中的动力装置,它的控制信号是一个脉宽调制信号(PWM),所以很方便和数字系统进行接口。舵机的输入线共有三条,红色的是电源线,黑色的是地线,这两根线给舵机提供最基本的能源保证,主要是电机的转动消耗,电源电压为 4.8V7.4V

10、。另外一根线是控制信号线3。舵机的控制信号是周期最长为 20ms 的脉宽调制信号(PWM),PWM 波一个周期分为 PWM 宽和延时等待(WT )两个阶段4。舵机电路支持的 PWM 信号为0.5mS2.5mS,相对应舵盘的位置为 0180 度,分为 n=250 小份,呈线性变化,PWM 的控制精度 PCP=2mS250=8uS,舵机的控制精度 ECP=180 度250=0.72 度,所以舵机转角函数 = 0.72n,PWM 上升沿时间函数 t = 0.5+nPCP,只要控制 n值就可使舵机达到旋转目标值。也就是说,给它提供一定的脉宽,它的输出轴就会保持在一个相对应的角度上,无论外界转矩怎样改变

11、,直到给它提供一个另外宽度的脉冲信号,它才会改变输出角度到新的对应的位置上。舵机内部有一个基准电路,有一个比较器,将外加信号与基准信号相比较,判断出方向和大小,从而产生电机的转动信号5。由此可见,舵机是一种位置伺服的驱动器,转动范围不能超过 180 度,适用于需要角度不断变化并可以保持的驱动当中,如机器人的关节、飞机的舵面等。图 1-4 表示出一个典型的 20ms 周期性脉冲的正脉冲宽度与微型伺服马达的输出臂特定位置的关系:图 1-4 机控制原理图MG995舵机的内部电路图(图1-5):PWM信号由接收通道进入信号解调电路BA6688的12脚进行解调,获得一个直流偏置电压。该直流偏置电压与电位

12、器的电压比较,获得电压差由BA6688的3脚输出。该输出送入电机驱动集成电路BAL6686,以驱动电机正反转。当电机转动时,通过级联减速齿轮带动电位器Rw1旋转,直到电压差为0,电机停止转动。图 1-5 脱机内部电路图1.3 控制元件的选择和机械结构图本文控制端采用基于ATMEL ATMEGA16微控制器的Arduino MEGA控制板,通过串行通信完成10路舵机控制,软件模拟方式输出PWM波,采用单电源供电方式为机器人供电。总装图,如图 1-5图 1-5 双足行走机构2 双足机器人的控制系统2.1 控制原理与控制电路6-9本文是要求控制 10 个自由度,也就是说要求分别控制 10 个舵机。控

13、制系统结构如图2-1 所示。选用“上位机+串口+下位机”的控制系统解决方案。上位机控制软件的主要功能是对预定的机器人动作进行规划和位置插补,再按照一定时间和次序发送给下位机,实现机器人关节位置和速度控制;下位机主要功能是接收上位机发送的位置信号,根据信号要求产生 PWM 波,控制机器人各个关节舵机运动,使机器人按动作规划完成动作。相应的,下位机主要由串口通信部分、电源、时钟部分、CPU 及接口部分、复位信号五部分组成。图 2-1 控制系统结构串口通信电路如图 2-2 所示,采用 MAX232 串口芯片,CON1 为接口部分,3 根信号线,RXD/TXD/GND。时钟电路和信号复位电路如图 2-

14、3 所示,时钟电路部分,11.0592M 晶振提供时钟给 ATMEGA16。复位信号电路部分如图所示,给 RST 提供信号,引脚4 口上电则复位。图 2-4 所示的是总电路图,采用Protell 99se 软件绘制,在电路原理图的基础上,我们可以进行PCB板的绘制。图 2-2 串口通信电路图 2-3 时钟电路和信号复位电路图 2-4 总电路图2.2 串行通信上、下位机间通过串行通信接口实现数据的发送,而就串行通信来看,数据交换的双方利用传输线的电压改变来达到数据交换的目的10。PC 机(上位机)的COM口符合RS232标准,与ATMEGA16单片机上的串行接口电平不一致,设计时利用 MAX23

15、2 芯片作电平转换。本通信协议的设计思想是基于帧传输方式11,即进行通信时,数据是一帧一帧发送或接收,一帧所包含的数据长度不等,须通过判断接收到的数据帧的类型字节值(用 1 个字节表示)来确定数据的长度。2.3 通信流程设计当下位机接收数据时,采用中断方式进行接收,以保证通信的实时性,而下位机发送数据时,则通过调用发送函数完成发送功能。在接收数据时,须先接收第一个字节的数据,以确定该数据帧占用的字节数,确定数据长度后,将关闭串行通信中断,采用查询方式接收数据,直至接收完该数据帧为止。下位机数据接收中断服务程序的流程如图 2-5 所示:图 2-5 下位机数据接收中断服务程序流参考文献:1 包志军

16、, 马培荪, 姜山等从两足机器人到仿人型机器人的研究历史及其问题J机器人,1999。2 马劼, 双足行走机器人,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自动化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第二十届“冯如杯”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项目论文。3 费守勇,吕恬生,宋立博等双足溜冰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J机械与电子,2006。4 时玮.利用单片机 PWM 信号进行舵机控制J.今日电子.2005。5 刘歌群,卢京潮等.用单片机产生 7 路舵机控制 PWM 波的方法J.机械与电子。6 王划一自动控制原理 M北京: 国防工业出版社, 2001。7 王耀南.机器人智能控制工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8 丁学恭.机器人控制技术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9 康华光电子技术基础(第四版) 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10 范逸之.Visual Basic 与 RS-232 串行通信控制(最新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11 石东海.单片机数据通信技术从入门到精通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