聋校语文第三册教学工作总结

上传人:易**** 文档编号:58664076 上传时间:2022-02-28 格式:DOC 页数:125 大小:12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聋校语文第三册教学工作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125页
聋校语文第三册教学工作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125页
聋校语文第三册教学工作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125页
资源描述:

《聋校语文第三册教学工作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聋校语文第三册教学工作总结(12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聋校语文第三册教学工作总结聋校语文第六册彩虹教学设计固原市特教中心:崔 哲教材分析p : 1、本文写了丁丁看彩虹和造彩虹的时,课文有五个自然段,共是一个句子。课文按“雷雨后出现彩虹,丁丁看见了,叫爸爸看彩虹,爸爸给丁丁造彩虹,丁丁学习造彩虹”的先后顺序,记叙了丁丁和爸爸造彩虹的事。2课文告诉了学生形成彩虹的知识,激发他们对自然现象的兴趣。 学情分析p :学生学习态度积极,思想端正。由于听觉障碍,理解词语句子的意思较难,从而影响了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学生的学习自主能力还没养成,课前预习习惯较差。小组学习力有提升,一帮一学习效果较好。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学会本课十一个生字和新词。会用常

2、用的词语说、写句子。 (2)正确观察插图,理解句子的意思和句与句的联系,理解课文内容,是学生初步懂得彩虹是怎样形成的,培养他们对自然现象的兴趣和观察力。 (3)能有表情地、流畅地朗读课文。背诵和默写课文。2、过程与方法:通过看图,学习课文,了解课文内容。3、情感目标:懂得彩虹是怎样形成的,培养他们对自然现象的兴趣和能力。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初步懂得彩虹是怎样形成的。 教学难点:理解文中造彩虹环节的基本内容。 教学过程:一、复习生字现在 等 已经 消失 喝 含 喷 雾 试 橙二、揭题引入大家看过彩虹吗?今天老师也给你们带来了几幅彩虹的图片。(欣赏图片)说说彩虹的样子。

3、过渡:彩虹很美,它是大自然的杰作,你们会不会创造彩虹?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我相信学完课文,你们一定会创造出一条美丽的彩虹。三、新课学习:1、指名朗读课文,思考:彩虹在什么时候可以看见? (1) 什么时候出现了彩虹?回忆雷雨后天气怎样? (雷雨过后。天气有阳光、很潮湿、空气清新)过渡:彩虹是美丽的,它会一直挂在天空吗?(不会)它会消失的。2、学习第二自然段(1)提问:丁丁看见了彩虹说什么?重点分析p “啊!”什么语气(兴奋、高兴、激动) 指导朗读,有表情。(2)爸爸看见彩虹了吗?从哪儿看出?(彩虹已经消失了) 理解“消失”:没有了,不见了。过渡:这么美丽的彩虹,爸爸却没有看见,真可惜,真遗憾啊

4、!让我们读丁丁说的话。 (3)丁丁心情由先前的高兴变为现在的失望、遗憾,让我们再读第二段,让老师从你的语气和表情的变化中体会到丁丁心情的变化。3、学习第三自然段。过渡:爸爸没看见彩虹,丁丁很失望,爸爸是怎么做的呢? (1) 自由朗读第三段,思考:爸爸怎么做的?找出句子。“爸爸喷去。”(2) 齐读句子,找出写爸爸动作的词语(喝、含、背、喷、拿)板书:背向太阳、喷水)(3) 面对太阳行不行?在不同地方贴太阳图片理解“背向”的意思。 (4) 表演读,一人读,一人表演。(5) 总结造彩虹的条件:我们背对太阳喷水,喷出的细雾中就会出现美丽的彩虹。(6) 为什么爸爸会造彩虹呢?(课件出示知识窗)过渡:明白

5、了其中的道理,让我们来造彩虹,先看丁丁是怎样学爸爸做的。4、学习第四段。(1) 看图:丁丁在做什么?细雾中出现了什么?丁丁一手拿着杯子,嘴里含着水,背向太阳喷水,细雾中出现了一道彩虹。 谁来读读第四段?过渡:看,丁丁造的彩虹多美呀!真是太神奇了,太令人惊喜了,带着这种惊喜齐读最后一段。(2)“啊!”心情怎样?(惊喜、高兴) (3)彩虹有什么颜色?彩虹有五颜六色的真美丽。四、总结:大自然很神奇,能造出美丽的彩虹,但是,只要我们善于观察,肯动脑,收集资料,明白其中的道理,我们也能造出像丁丁爸爸一样造出彩虹。孩子们我们喷出的是水,为什么会变成五颜六色的彩虹?希望大家多观察身边的事物,多看课外书籍,一

6、定会从中找出答案。板书设计: 彩虹 背向太阳出现 看 造(雷雨后) 喷出细雾聋校语文第五册教学计划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p 本年级有学生6人,其中有2名学生是从语训班转过来的,这2名学生由于做了人工耳蜗,听力较好,所以口语比其他4位同学好,但没有手语基础,所以本期工作重点是手语口语结合练习。二、教材分析p 全册教材份五个部分:1.看图说句;2.看图学文;3.课文;4.看图学文。5.课文。每个部分后面安排一次基础训练。看图学句工4篇,图句对应,借助图画学习句子,并逐步向看图学文过渡。看图学文共8篇,图文结合,借助图画理解语句意思,培养初步的阅读能力和观察图画的能力。每篇课文后面都编排了练习题,训练

7、本科所学的内容,形成能力。基础训练共5篇,以本组课文内容为主,进行拼音、字、词、句的训练和读、写综合训练。教材内容大多选用耳聋学生生活中可见的题材,易学有用。语句的使用频率比较高,有利于提高耳聋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语言的实际能力。三、学期教学总体目标1.巩固提高认读汉语拼音能力。提高复韵母、鼻韵母的拼读技能。借助汉语拼音朗读课文。会打手指语,能看懂学过的手指语。2.识字181个。会听(看)、会读、会写、理解词义,大部分会默写。能把字写得端正、结构匀称。能用常用的词语说、写句子。积累词语。3.能听(看)懂学过的句子。会说、写正确、完整的句子。学习把句子写具体,会仿照课文中的练习过的句式说、写

8、句子。积累句子。4.能正确、流畅、有表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和默写课文。 教学难点:能正确地、有顺序地观察图片或简单事物,说、写意思连贯、语句通顺的几句话。认识和学习使用感叹号。教学重点:能理解句子意思,理解课文内容。逐步懂得课文是由一个个句子按顺序组成的。结合课文内容,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四、教学措施1.提高汉语拼音能力,一要训练学生能正确地、较熟练地直呼音节,二要利用课文中的注音,提高读拼音的技能,促进朗读能力的提高。2.词语训练一“组词”和“词语搭配”训练为主,特别要加强“动宾词组”和“偏正词组”的训练,并领悟组合规律,打好造句的基础。 3.句子教学要注重新句式句子的句意教学、复杂单句

9、的主要意思教学和概括长句主要意思的教学,培养学生具有读这些句子的能力,并以后的阅读教学打好基础。教师要认真做地好这类句子的教学工作。先理解每一个小句的意思,然后理解整句话的意思;再指导学生懂得小句子之间的内在联系,它们的先后顺序;最后概括这句话的主要意思。在指导读句时要正确读出停顿。在训练中要指导学生组词成句,领悟句子中词与词之间的内在联系,懂得怎样把句子写具体等初步规律。对“照样子写句子”“把两(三)句话改写成一句话”等句子训练要适当加强,发展学生的写句能力。五、教学课时安排看图学句19课看图学文34课时课文34课时基础训练25课时单元巩固练习15课时15课时六、培优辅困措施本班口语较好的有

10、两位同学,应重点培养他们的对长句子的朗读和理解能力,廖志勇、陈国鑫学习有点困难,课堂上应根据学生程度不同设计课程程度不同的问题,让所有学生都有所收获,提高学生学习幸福感。聋校语文第五册教学计划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p 本年级有学生6人,其中有2名学生是从语训班转过来的,这2名学生由于做了人工耳蜗,听力较好,所以口语比其他4位同学好,但没有手语基础,所以本期工作重点是手语口语结合练习。 二、教材分析p 全册教材份五个部分:1.看图说句;2.看图学文;3.课文;4.看图学文。5.课文。每个部分后面安排一次基础训练。看图学句工4篇,图句对应,借助图画学习句子,并逐步向看图学文过渡。看图学文共8篇,图文

11、结合,借助图画理解语句意思,培养初步的阅读能力和观察图画的能力。每篇课文后面都编排了练习题,训练本科所学的内容,形成能力。基础训练,以本组课文内容为主,进行拼音、字、词、句的训练和读、写综合训练。教材内容大多选用耳聋学生生活中可见的题材,易学有用。语句的使用频率比较高,有利于提高耳聋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语言的实际能力。 三、学期教学总体目标1.巩固提高认读汉语拼音能力。提高复韵母、鼻韵母的拼读技能。借助汉语拼音朗读课文。会打手指语,能看懂学过的手指语。2.识字181个。会听(看)、会读、会写、理解词义,大部分会默写。能把字写得端正、结构匀称。能用常用的词语说、写句子。积累词语。3.能听(看

12、)懂学过的句子。会说、写正确、完整的句子。学习把句子写具体,会仿照课文中的练习过的句式说、写句子。积累句子。4.能正确、流畅、有表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和默写课文。 教学难点:能正确地、有顺序地观察图片或简单事物,说、写意思连贯、语句通顺的几句话。认识和学习使用感叹号。教学重点:能理解句子意思,理解课文内容。逐步懂得课文是由一个个句子按顺序组成的。结合课文内容,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四、教学措施1.提高汉语拼音能力,一要训练学生能正确地、较熟练地直呼音节,二要利用课文中的注音,提高读拼音的技能,促进朗读能力的提高。2.词语训练一“组词”和“词语搭配”训练为主,特别要加强“动宾词组”和“偏正词

13、组”的训练,并领悟组合规律,打好造句的基础。 3.句子教学要注重新句式句子的句意教学、复杂单句的主要意思教学和概括长句主要意思的教学,培养学生具有读这些句子的能力,并以后的阅读教学打好基础。教师要认真做地好这类句子的教学工作。先理解每一个小句的意思,然后理解整句话的意思;再指导学生懂得小句子之间的内在联系,它们的先后顺序;最后概括这句话的主要意思。在指导读句时要正确读出停顿。在训练中要指导学生组词成句,领悟句子中词与词之间的内在联系,懂得怎样把句子写具体等初步规律。对“照样子写句子”“把两(三)句话改写成一句话”等句子训练要适当加强,发展学生的写句能力。五、教学课时安排看图学句19课看图学文3

14、4课时课文34课时基础训练25课时单元巩固练习15课时15课时 六、培优辅困措施本班口语较好的有两位同学,应重点培养他们的对长句子的朗读和理解能力,廖志勇、陈国鑫学习有点困难,课堂上应根据学生程度不同设计课程程度不同的问题,让所有学生都有所收获,提高学生学习幸福感。1、北京 _一、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拼读新音节guo;认识偏旁“方框儿”;正确理解词语,并学习使用词语。2、通过看图,理解词句的意思,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的全称,北京是我国的首都,_在北京及我国的国旗是五星红旗。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国旗、热爱首都北京。3、会用“仿写句子”中的句式“谁爱什么”说、写句子。4、正确朗

15、读句子,背诵句子。5、默写词语和句子。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会生字新词,理解词语句子的意思。 2、教学难点理解句意,仿说仿写句子。三、教具准备挂图、放大课文、生字词卡。四、教学时间 5课时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出示中华人民共和国版图,问:小朋友们,知道这是什么图吗?这张图代表的是我们的国家。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一课。2、板书课题。二、看图学词1、指中国版图问:小朋友们都在哪见过这幅图? (1)引导学生自由发言。 (2)板书词语:zhng hu rn mn gng h gu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3)带领学生读词。(4)指名读词,师纠正错误读音。(5)认读生字:华、共、国。

16、(6)识记生字。(7)指导书写生字,强调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8)展示学生写的字。2、指第一幅图,问: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这是哪儿吗?(1) 板书词语:shu d bi jng 首 都 北 京(2) 带领学生读词语。(3) 在图上找出首都北京的标志。 (4) 带领学生读词语,注意纠正错误发音。 (5) 识记生字:首、都、北、京。(6) 指导书写生字。重点知道“都”的写法及“北”的笔顺。 (7) 展示学生写的字。3、出示第二幅图,问:你们知道这是哪吗? (1) 板书词语:tin n mn 天 安 门(2) 指名试读词,师纠正发音。 (3) 带领学生读词。(4) 告诉学生_就在首都北京。 (5)

17、认读生字“安”。 (6) 指导书写。 4、齐读词语。 5、开火车读词。 6、男女声赛读。三、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词语“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北京”,同学们要能熟练地读词,知道词语的意思。四、布置作业读词语并默写词语。 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1、出示词语卡片,指名认读。2、指名默写生字:华、共、国、首、都、北、京、安。 3、齐读生字。二、继续看图学词。 1、出示图“国旗”,问:它的名字是什么? (1)板书词语: gu q 国 旗(2)在教室里能找到国旗吗?(3)数一数:国旗上有多少颗五角星? (4)带读词语。 (5)指名读词。(6)指导书写生字“旗”。2、出示第四幅、第五幅图,问

18、:同学们在做什么? (1) 板书词语:shng gu q jng l升 国 旗 敬 礼 (2) 指名试读词,师给予正音。(3) 联系生活实际帮助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 (4) 认读生字:升、敬、礼。 (5) 识记生字。(6) 指导书写生字,强调“敬”的写法。 (7) 齐读词语。三、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完了第一课的词语,它们的意思你都懂了吗?四、布置作业默写词语 第三课时一、复习检查。1、读词语卡片。2、默写生字。二、学习句子。1、出示句子:w men i bi jng 我 们 爱 北 京。2、指名试读句子。3、带领学生读句子。4、认读生字“爱”。5、结合句子理解“爱” (1) 我爱爸爸。 (2)

19、 我爱妈妈。 (3) 老师爱我。6、理解句子“我们爱北京”。北京很美丽,它是我们祖国的首都。 7、自由读句子。8、指名读,要求读出感情,体现出“爱”字。三、指导朗读词语和句子。1、抽读词语卡片。2、师指词,学生快速读。3、男女生赛读。4、找出意思不太理解的词语,请同学帮助理解。5、开火车读词。6、读句子比赛,看谁读得最有感情。四、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读了第一课所有的词语,学习了句子“我们爱北京”,我们要像爱爸爸妈妈一样爱我们的祖国首都北京。五、布置作业背诵默写句子。 第四课时一、复习检查1、默写词语首都 北京 国旗 敬礼2、看口型写句子 (1)我爱老师。 (2)我们爱北京。二、仿说仿写句子。 1

20、、仿说句子。 (1)出示句式: 我们 爱 北京 ( )爱( )(2)引导仿说句子,替换句子中的词“我们”和“北京”。 (3)例如:小学生爱_。我们爱国旗。老师爱学生。我们爱老师。 2、仿写句子。(1)把刚才仿说的句子写下来。(2)自读写好的句子。(3)同桌换读句子,修改不通顺的句子。(4)指两名板书自己写好的句子。(5)师生评议板书的句子。(6)齐读句子。三、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仿说仿写了句式“谁爱什么”,课后可以思考更多的句子,同学之间互相交流一下。三、布置作业预习课后习题。 第五课时一、复习句子。 1、出示习题。我们 爱 北京。 ( )爱( )。 ( )爱( )。 2、指名说句子。3、指两名

21、板书写句子,师生评议。二、完成课后习题。 1、拼音练习。guoguo shengsheng(1)指名试拼读。(2)师带读,注意sh的发音。(3)学生自由拼读。2、读拼音,打指语,写词语。bi jng shu d tin n mn ( ) ( ) ( ) gu q jng l shng gu q ( ) ( ) ( ) zhng hu rn mn gng h gu ( ) (1)学生读拼音,打指语。(2)齐读拼音。(3)指名板书词语,师生评议。3、读一读,写一写。(1)出示词语。中华人民共和国 首都 北京 _敬礼 升国旗(2)指名读词。(3)男女生赛读。(4)齐读词语。4、照样子回答问题,再连起

22、来写成一句话。(1)看图学习例句:例:图上有谁? 图上有小学生。 他们在做什么? 他们在升国旗。 小学生在升国旗。(2)指导看第二幅图,提出问题。图上有谁?。 他们在做什么? 。(3)引导回答问题。图上有小学生。他们在敬礼。小学生在敬礼。5、看(听)话写句子。(1)我爱北京。(2)我们爱_。(3)小学生升国旗。(4)我们爱国旗。(5)我们敬礼。三、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练习了课后习题,每一题要独立完成。四、布置作业默写词语和句子。 综合701班语文教案1、明明上学教学内容:7个生字新词,1篇课文 教学目的:1、学会本课7个生字和新词。会使用常用词语。能正确理解句子的意思。在理解每个自然段的意思的

23、基础上理解课文先讲什么,再讲什么,然后讲什么,最后讲什么。2、教育学生要听从别人的劝告,做个自觉遵守纪律的好孩子。3、能正确讲述图意,回答练习中的问题。能把三句话改写成一句话。4、能有表情地、流畅地朗读课文,背诵和默写课文。 教学重、难点:正确理解句子的意思,理解课文先讲什么,再讲什么,然后讲什么,最后讲什么。 教学准备:放大课文、挂图。 教学方法:观察法、讲解法、演示法 教学时间:4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学习生字词,预习课文教学目的:学会本课7个生字和新词。会使用常用词语。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小故事明明上学。板书课题。读题。二、初读

24、课文,提出生字新词,理解生字新词在句子中的意思。1、默读课文,提出生字新词:蛐蛐草丛扒开捂找不着仔细迟到2、在课文中划出带生字新词的句子。3、借助拼音读字音,指插图(或动作演示)理解词义,读出句子。三、巩固1、识记生字新词。2、完成课后习题三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听见()走进()扒开()钻进()3、读课文。四、作业:1、抄写生字、新词。2、读课文。反思:通过讲解、演示,学生掌握了这7个生字词,对课文也有了个感性的认识。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讲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教学目的:能正确理解句子的意思,理解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教学过程:一、复旧1、看(听)写词语。2、讲讲词语的意思。二、图文对照,讲读课

25、文(一)第一自然段1、看图。2、学文,思考:课文哪句话告诉我们明明喜欢蛐蛐?(第三句:明明知道这是一只好蛐蛐。从“一就”可以看出,明明喜欢蛐蛐,玩过蛐蛐。他从蛐蛐的叫声就能分出是不是好蛐蛐。)3、指导朗读。(二)第二自然段1、看图。思考:从图上看出明明在干什么?明明的动作神态怎样? (明明在捉蛐蛐,他很紧张很仔细。)2、学文。自由读第二自然段。(1)哪些词语是讲明明捉蛐蛐的动作?(板书:扒捂追找) (2)这些词语说明明明对这只蛐蛐是什么态度?(非常喜欢)(3)理解“仔细”的含义。课文里哪些词语是讲明明仔细找蛐蛐的?(细心、扒来扒去)3、看图。指导学生复述这一自然段的内容。4、小结:这段讲明明怎

26、样捉蛐蛐。5、指导朗读。三、巩固1、朗读课文一、二自然段。2、完成课后课后习题五。3、指导学生演示课文内容。四、课堂小结。五、作业:有表情地朗读课文一、二段。反思:这两个自然段讲的是明明发现蛐蛐、找蛐蛐,学生已经了解,并在朗读、演示理解了课文内容,对其中的动作细节描写,学生掌握得也很好。第三课时教学内容:讲读课文第三至五自然段 教学目的:能正确理解句子的意思,理解每个自然段的意思。教育学生要听从别人的劝告,做个自觉遵守纪律的好孩子。 教学过程:一、复述课文。看图复述课文第一、二自然段内容。二、朗读课文前两段。三、图文对照,讲读第三、四自然段。(一)学习第三、四自然段。1、看图,图上画的是哪些人

27、?他们在干什么?哪一个是明明?2、学课文。(1)课文是怎样讲小文帮助明明的?朗读小文喊明明的句子,应读出急切、提醒的语气。 (板书:喊)(2)明明听到小文喊他上学时,他是怎样做的?明明是个怎样的孩子?3、小结:小文提醒明明赶快上学,他们一同向学校跑去。(二)学习第五自然段1、指名读第五自然段。2、明明迟到了吗?课文是怎样讲的? (板书:刚、就)3、为什么明明看了看小文笑了?(板书:笑)这时明明的心里是怎样想的?(他好像在说:小文,如果你不喊我,那我就迟到了。太感谢你了。)4、小结:明明按时到校上课,没有迟到,心里很愉快。四、指导朗读。五、总结全文: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明明在上学路上捉蛐蛐的事,反

28、映了明明乐于接受同学的劝告,按时到校上课,愿意做个遵守纪律的好孩子。六、作业:背诵和默写课文。反思:学生理解了句子意思和自然段的意思,知道了以后要向明明学习做个听人劝告、遵守纪律的好学生。第四课时教学内容:完成课后习题教学目的:完成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过程:一、复旧 指名背诵课文。二、综合练习。1、习题四 (1)出示习题: 明明站起来。明明拍了拍身上的土。 明明和小文一同往学校跑去。(2)读句子,想想每个句子是什么意思。 (3)按要求改写句子。 (4)师生评议。(5)集体读句子,讲讲句子的意思。2、习题五 (1)出示习题:读下面的句子,再用带点的词语练习说话。 明明轻轻地走过去,看到了一只

29、蛐蛐。 明明听见草丛里有蛐蛐的叫声。 (2)讲清题目的要求。 (3)读句子,找出带点的词语。 (4)指导学生用带点的词语说、写句子。 (5)讲讲所写句子的意思。三、作业:习题三、四、五反思:课文内容贴近生活,学会很快就理解了课文内容,大部分学生都能独立完成练习。2、谁说得对教学内容:6个生字词,1篇课文 教学目的:1、学会本课六个生字新词,会用“周围”、“指着”说、写句子。2、图文对照理解课文。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和能力。3、能说出第三自然段中句子之间的先后顺序。4、能流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理解句子意思和课文内容,能说出第三自然段中句子之间的先后顺序。 教学准备:

30、放大课文、挂图。 教学方法:观察法、讲解法、练习法 教学时间:4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学习生字新词,预习课文 教学目的:学会本课六个生字新词,会用“周围”、“指着”说、写句子。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你们平时有没有注意月亮和云彩哪个跑得快?有两个小朋友为月亮和云彩谁跑得快而争论起来,一个说月亮跑得快,另一个又说云彩跑得快,谁也不让谁。那么他们到底谁说得对呢?今天我们来学习第2课谁说得对。板书课题,读课题。二、学习生字新词1、学生默读课文,勾画出不认识的字。_ioyngn_n 李晓大勇暗下来不 信 chqutu 树杈却透过2、在课文中划出带生字新词

31、的句子。3、借助拼音读字音,指图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读句子。三、巩固1、读词语,讲词义。2、指导书写,写生字新词。四、作业1、抄写生字新词。2、读课文。反思:本课的生字新词除了“透过”相对难理解些外,其他的词语都容易理解。在举例、演示中,学生也掌握了“透过”的意思。第二课时教学内容:讲读第一、二自然段教学目的:图文对照理解句子意思、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和能力。教学过程:一、复旧1、看(听)写词语。2、讲讲词语的意思。二、图文对照,理解课文。(一)学习第一自然段1、看第一幅图,图上画的是谁?他们在干什么?他们看到什么?2、学课文。(1)什么时间,谁和谁在干什么?(

32、一天晚上,李晓和大勇在院子里玩。) (2)他们发现什么情况?(他们发现天空一会儿暗,一会儿亮。)(3)读第三句话,他们抬头一看,看到什么?(他们抬头一看,看到月亮周围有很多云彩。)(4)第一自然段讲了什么?(讲李晓和大勇在院子里看到月亮周围有许多云彩。)3、指导朗读。(二)学习第二自然段1、自由读第二自然段。2、学文,思考:(1)大勇说什么?他认为什么跑得快?(大勇认为月亮跑得快。) (2)李晓说什么?他认为什么跑得快?(李晓认为云彩跑得快。)3、指导朗读。4、这一自然段讲了什么?三、巩固1、齐读课文一、二自然段。2、读课文,看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李晓和大勇争论什么事情? (2)他们的观

33、点各是什么?四、小结:这两个自然段主要讲李晓和大勇在院子里玩,看到月亮周围有很多云彩,他俩为月亮和云彩谁跑得快而争论起来。五、作业:朗读一、二自然段。 反思:这两个自然段讲的内容,是学生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争论场景,而且文中描写的争论问题也是他们感兴趣的事情,所以大家观察得仔细、学得认真,知识点也掌握得好。第三课时教学内容:讲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教学目的:图文对照理解句子意思、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和能力。能说出第三自然段中句子之间的先后顺序。教学过程:一、复旧1、朗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2、说说这两个自然段的意思。二、学习第三自然段1、指导学生看第二幅图,图上有谁?他们在干

34、什么?他们看到什么?2、学文,思考:(1)李晓是怎样证明自己的话是对的?(李晓把大勇拉到一棵树底下,让他透过树杈看月亮。)(2)大勇看到了什么?他明白了什么?(大勇看到一朵朵云彩很快地跑过去,月亮却没怎么动;他明白了李晓的话是对的。) (3)齐读李晓的话:“跑得快的是云彩,不是月亮。”3、指导朗读。4、小结:这个自然段讲大勇透过树杈看月亮,他相信了李晓的话:跑得快的是云彩,不是月亮。三、巩固1、朗读第三自然段。2、完成课后习题2:第三自然段有几句话?先讲什么?再讲什么?最后讲什么? (第三自然段有3句话。先讲李晓让大勇在树底下透过树杈看月亮,再讲大勇看到云彩在跑,月亮却没怎么动,最后讲大勇明白

35、了,李晓的话是对的。)四、总结全文:这篇课文主要讲李晓和大勇在院子里看到月亮周围有很多云彩,他俩为月亮和云彩谁跑得快面争论起来。后来李晓让大勇透过树杈看月亮,大勇才相信是云彩跑得快,而月亮并没怎么动。五、作业:背诵和默写课文。反思:学生在学习中理解了句子意思、理解了课文内容,也从中明白了:以后和他人之间产生意见分歧时要采取合理、文明的方式来说服对方、不要发生争吵打闹 。第四课时教学内容:再读课文教学目的:指导朗读,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一、复旧 背诵课文二、从读入手,理解课文内容。1、读全文,要求读出句与句之间、自然段与自然段之间的停顿。2、看图读课文,再回答问题:(1)李晓和大勇争论

36、什么事情?他们谁说得对? (2)李晓是怎样证明自己的话是对的?3、边读课文边议论课文先讲什么,再讲什么,最后讲什么?并正确回答。三、综合练习。1、课后习题三(1)出示题中的两个句子: 月亮在云彩里跑得很快。月亮周围有很多云彩,云彩跑得很快。 (2)读句子,说说每句话的意思。 (3)想想这两句话的意思有什么不同? (4)说说哪一句话是正确的。2、课后习题四(1)出示题中的两个句子:他们抬头一看,月亮周围有很多云彩。大勇指着月亮对李晓说:“你看,月亮在云彩里跑得多快呀!” (2)读句子。(3)用带点的词语说句子。 周围 指着 (4)集体评讲。3、课后习题五: 看(听)下面的句子(1)一天晚上,李晓

37、和大勇在院子里玩。 (2)忽然,天空暗下来,一会儿又亮起来。 (3)他们看见风吹着云彩跑。4、课后习题六(1)看第一幅插图练习说、写话。什么时候,谁和谁在什么地方做什么?他们看到了什么? 让学生口头回答问题。 把答句写下来。(2)看第二幅插图练习说、写话。图上画的是谁?他们站在哪儿干什么?他们看到了什么?结果怎么样? 让学生口头回答问题。 把答句写下来。三、作业:课后习题2、4、6 反思:需要在老师指导下完成作业,学生能理解题意,也指导自由作答,知识语言表达上还是欠准确、流畅,语言表达能力亟待提高。教学内容:5个生字词3、一只小羊羔 教学目的:1、学会本课5个生字和新词。会使用常用词语。能正确

38、观察图意,理解句子的意思和每个自然段的意思。懂得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是怎样按事情的先后顺序和时间顺序叙述的。2、教育学生学习巴特助人为乐的好思想。3、会用课后习题中的句式说、写句子。4、在画出写图意思的句子的基础上,看图把五幅图的意思连贯地说一遍。5、能有表情地、流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和默写课文。 教学重、难点:正确理解图意,理解句、段的意思,懂得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是怎样按事情的先后顺序和时间顺序写叙述的。 教学准备:放大课文、挂图教学方法:观察法、讲解法、练习法 教学时间: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学习生字新词,预习课文教学目的:学会本课5个生字和新词。会使用常用词语。预习

39、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今天我们来学习看图学文一只小羊羔。 师板书课题:3、一只小羊羔读课题,学习生字“羔”。解释“羔”,指幼小的动物,如羊羔、鹿羔。二、学习生字新词1、自由读课文。2、提出生字新词。小羊羔巴特咩咩小沟牧场3、学习生字新词。(1)借助汉语拼音学习字音,读字,读词。(2)找到带有生字新词的句子读一读,理解生字新词在句子中的意思。 (3)集体读词语。 (4)指导书写。4、通读课文。5、指导学生看图,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图1:巴特放学回家在一条小沟里找到一只小羊羔。 图2:巴特抱着小羊羔到处打听失主,但人家都说没有丢。 图3:巴特给小羊羔奶喝。图4:巴特放学回家,

40、妈妈告诉他小羊羔是牧场丢的。 图5:巴特把小羊羔送回妈妈身边。三、巩固练习。1、识记生字新词。2、读课文。四、作业:1、抄写生字新词。2、读课文。反思:本课的生字新词很少,而且意思也很浅显,这节课学习轻松、效果也好。第二课时教学内容:讲读课文 教学目的:能正确观察图意,理解句子的意思和每个自然段的意思。教育学生学习巴特助人为乐的好思想。 教学过程:一、复旧1、看(听)话写词语。2、读字词。二、授新(一)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1、边读课文,边看插图,理解两句话的意思。2、抓住特点看图,从巴特背着书包,知道这是在放学的路上。巴特弯着腰,往小沟里看,理解“东找西找”的意思。3、用“谁在哪儿,怎么样?”

41、说说这个自然段的主要意思。4、过渡:同学们想一想,巴特捡到小羊羔以后,他会怎么做呢?(二)学习第二自然段。1、指名读第二自然段,想想每句话的意思。 第1句话是巴特自己心里想的:是谁丢了小羊羔呢?2、反复读第2句,这句话说明什么?。“到处打听”说明他不只到了一处或几处地方去问,“到处”是说走了很多地方。3、指导学生看第二幅图,看图上人物的表情和动作,想想他们会说些什么?4、巴特找到失主了吗?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没有。从“人家都说没有丢”这句话看出来的。)5、说说这个自然段讲了什么?(这个自然段主要讲巴特没有找到失主。)6、过渡:巴特找不到失主,该怎么办呢?(三)学习第三自然段。1、指导学生看第

42、3幅图。2、齐读第三自然段。3、天黑了,巴特没有找到失主,他是怎么做的? (天黑了,巴特只好把小羊羔抱回家去。)4、指名说说这个自然段讲了什么? (第三自然段讲巴特把小羊羔抱回了家。)(四)学习第四自然段。1、边看图边读课文,图文对照,理解课文内容。2、“巴特一早起来,就去看小羊羔,还给它奶喝。”说明什么? (说明巴特关心、爱护小羊羔。)3、小结段意:这一自然段讲巴特给小羊羔喝奶(五)学习第五自然段。1、指名读这一自然段。2、巴特放学回来,听妈妈说小羊羔是牧场丢的,他是怎么做的?3、读第2句话,理解“顾不上”、“飞快”等词的含义。4、指导朗读。5、说说这个自然段的主要意思:巴特把小羊羔送回牧场

43、。(六)学习第六自然段。1、指导看第五幅图,提问: (1)羊妈妈和小羊羔在干什么?(2)图上有谁?他们脸上的表情怎样?为什么?2、齐读第六自然段。3、这一段讲了什么?(小羊羔回到了羊妈妈的身边。)三、巩固1、读课文第1、2、3自然段。2、说说每个自然段的主要意思。3、演示课文内容。四、小结:这三个自然段主要是讲巴特在放学的路上找到了一只小羊羔。他到处打听也没有找到失主,最后只好把小羊羔抱回家里,第二天巴特喂小羊羔、把小羊羔送回牧场。五、作业:熟读课文反思:本节课主要是通过指导学生看图、理解重点词语帮助学生理解句子意思,从而领会自然段的意思,演示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对课文的深入理解,效果较好。

44、第三课时教学内容:再读课文教学目的: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是怎样按事情的先后顺序和时间顺序叙述的。 教学过程:一、复旧1、朗读课文。2、指名试背课文。二、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1、指导学生按先后顺序观察五幅插图。2、说说每幅图的意思。3、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是按什么顺序写的?(课文讲了巴特捡到羊羔、找失主、送回羊羔的事情。是按“巴特捡到小羊羔、找失主、把小羊羔送回牧场”的顺序和“放学了”、“天黑了”、“第二天”的时间先后顺序写的。4、读课文,回答问题:(1)巴特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找到一只小羊羔? (巴特放学回家,在一条小沟里找到一只小羊羔。) (2)巴特为什么把小羊羔抱回家

45、中?(因为巴特没有找到失主,所以把小羊羔抱回家中。) (3)小羊羔是怎样回到羊妈妈的身边的?(第二天中午,妈妈告诉巴特,小羊羔是牧场丢的。巴特把小羊羔送到了牧场。)三、读课文,读出自然段之间的停顿,体会事情的先后顺序和时间顺序。反思:通过再读课文,领悟句子意思,学生对课文内容把握较好。 第四课时教学内容:完成课后习题教学目的: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过程:一、复旧 背诵课文。二、综合练习1、习题二(1)出示题目中的一段话。(2)让学生自由读这段话,读懂这段话的内容,让学生体会到这几句话是按事情的先后顺序和时间顺序写的。(3)讨论:这几句话的顺序可以调换吗?为什么?2、习题三(1)出示例句,

46、读例句。 (2)分析p 例句的句式:谁东找西找,在哪儿找到了什么。(3)让学生联系实际,仿照例句的句式说句子。 (4)把句子写下来。 (5)师生评议。(6)齐读写好的句子。3、习题六(1)读题,理解题意。(2)读第一自然段,让学生明白:这一段话是按什么时候,谁在什么地方发现了什么,他是怎样做的,结果怎么样的顺序写的。 (3)仿照第一自然段,说、写一段话。 (4)师批改。三、作业:习题1、2、3 反思:对于根据句式写句子一题,学生都要在老师的指导下才能顺利完成。今后应加强在生活中运用所学句式的练习,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4、让座教学内容:12个生字词、1篇课文 教学目的:1、学会本课12个生字新词

47、。会使用常用词语。能正确理解句子的意思,学习给课文分层次。懂得课文先讲什么,再讲什么,最后讲什么。理解课文内容。2、教育学生向作者学习,尊敬老人。3、会用课后习题中的句式说、写句子。4、能仿照课文,看图说、写一段话。 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课文先讲什么,再讲什么,最后讲什么。能给课文分层次。 教学准备:放大课文,挂图教学方法:观察法、讲解法、练习法、演示法 教学时间:4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学习生字新词,预习课文教学目的:学会本课12个生字新词。会使用常用词语。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教学过程:一、导入1、出示放大课文,读课题:4、让座2、课题是“让座”,那课文讲了谁给谁

48、让座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二、初读课文,提出生字新词,理解生字新词在句子中的意思。1、读课文。找出生字新词。2、提出生字新词。qinkfituzhuwn 浅灰色咖啡色黑里透红皱纹zuhzh guisuhung 一撮胡子拄着拐棍随着晃动3、在课文中划出带有生字词的句子。4、借助拼音学习字音,指插图(或动作演示)理解词义,读出句子。三、巩固练习。1、识记生字词。2、完成课后习题三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穿着()布满()拄着()扶着()着()3、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四、作业:随1、抄写生字词2、读课文。反思:本课生字词意思比较浅显,通过看图、结合实际生活一讲解,学生就理解了,本节课的学习效

49、果不错。课后的识记字词训练要坚持。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初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教学目的: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向作者学习,尊敬老人。会用课后习题中的句式说、写句子。 教学过程:一、复旧1、看(听)话写词语。浅灰色咖啡色黑里透红皱纹一撮胡子拄着拐棍随着晃动2、讲讲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二、讲读课文1、读全文,读出句子之间的停顿。2、边读句子边对照插图(或配合演示),理解句子的意思。3、边读边思考问题,并在课文中找出答案。 (1)一天,我到哪里去?(2)汽车到站了,谁上来了?他怎么样? (3)我是怎么做的,怎么说的?(4)车开动了,我再一次怎么说,怎么做?4、指导、训练学生正确地、有表情地朗读课文。三、

50、巩固练习。1、读句子,分组演示课文内容。2、边读课文,边指图(或加演示),理解课文内容。3、正确地、有表情地朗读课文。四、作业。1、指导完成课后习题四,照样子写句子。()一手(),一手()。 ()一手(),一手()。2、熟读课文。反思:课文描写的事件是平时生活中会经常遇到的,同学们都比较熟悉,在“读”中悟、在讲中演,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文中的句式也是在三年级接触过的,这次只是复习练习,所以在老师的简单提示后,学生都能仿写句子了。第三课时教学内容:讲读课文教学目的:能正确理解句子的意思,学习给课文分层次。懂得课文先讲什么,再讲什么,最后讲什么。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向作者学习,尊敬老人。 教学过

51、程:一、自由读课文,划分第二自然段中的层次。1、读第二自然段,想想哪几句话是讲同一个意思的,给第二自然段分出层次,理解层次的意思。(1)汽车到站了,上来了谁?他怎么样? (2)我怎么做,怎么说?(3)车开动了,我见到了什么?再一次怎么说,怎么做?2、读第二自然段,想想(2)(3)句在内容上有什么联系。二、多种形式读课文,理解课文先讲什么,再讲什么,最后讲什么。1、读全文,读出第一自然段和第二自然段之间的停顿。2、读第二自然段,读出层次之间的停顿。再读课文,读出自然段、自然段中各层次之间的停顿。3、分组读课文,思考讨论课文先讲什么,再讲什么,最后讲什么。4、有表情地朗读课文。三、熟读课文1、看图

52、读、背课文。2、指导学生演示课文内容。四、作业1、完成课后习题一的练习。2、熟读课文。背诵、默写课文。反思:通过读、说、讲、演,学生理解了句子的意思,理解了课文内容。但给课文分层对学生还是比较困难,必须在老师的教育指导下才能顺利完成。第四课时教学内容:仿照课文说话教学目的:指导学生仿照课文,看图说一段话。 教学过程:一、复习1、背诵课文。2、回答:文先讲什么,再讲什么,最后讲什么。二、出示课后习题,指导学生观察图画,仿写一段话1、出示题目、图片,与课文插图对照,了解图上画的内容也是“让座”。2、抓住图片的主要内容,有顺序地指导观察图片女孩子在什么地方,在干什么;一位老奶奶的神态;女孩子在做什么

53、。 指导依据图片内容,在仿照课文写话的基础上补充一些情节描写。3、分角色演示图上事件的全过程,把图片上的局部静态变成完整的动态。4、组织学生认真观察演示,一边观察情节,一边思考怎么表达。三、指导学生说句子。1、先完整地观察一遍演示,再分别观察局部情节,边观察边组织语句口述、笔述,最后完整地组合起来。2、观察图片,展开想象,看图说一段话。四、指导学生看图写话,提出写话要求:1、把事情写清楚,句子完整,意思连贯。2、可以参照课内指导的内容写,也可以按自己的想象写。五、作业:分组看图说话练习反思:在对照课文及其插图对学生进行观察、演示指导的过程中,学生完全理解了图画内容,有部分学生还能仿照课文进行“

54、仿说”,还有部分学生只能用较完整的语句表达出图意。只有少数学生能独立写出通顺完整的句子,大部分学生都需要老师的指导才能完成。课后要多组织学生加强阅读练习,一是提高理解能力,二是积累语言材料和语言表达经验。5、总理辛苦了教学内容:阅读课文1篇教学目的:1、借助汉语拼音自学生字新词,正确理解句子的意思。理解段中句子之间的先后顺序及段与段之间的先后顺序。2、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周总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品质。3、能用“已经”“亲切地”造句。4、正确朗读课文,画出课文中写图意的句子。 教学重、难点:理解句子的意思,理解段中句子之间的先后顺序及段与段之间的先后顺序,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准备:挂图、放大

55、课文 教学方法:观察法、练习法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初读课文教学目的:借助汉语拼音自学生字新词,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还记得我们三年级时学过的送雨衣吗?那篇课文讲的是一件关于谁的事情?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也是关于周总理的。 板书课题:5 是总理辛苦了二、授新1、出示挂图,指导学生看图,思考:图上画的是谁?他们在干什么?2、借助拼音轻读课文。3、检查自学情况。4、再读课文,说说课文有几个自然段?5、分组读课文,说说每一段中有几个句子?在课文中标出来。三、作业:朗读课文。反思:这是孩子们第一次接触阅读课文,第一次尝试着在老师的指导下

56、自学课文,同学们还是有些不适应,大多数学生都对抱着求助的心理,所以本节课的学习效果很一般。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培养他们的自学习惯已经是摆在我们老师面前的一个大课题了。第二课时教学内容:阅读课文教学目的:理解课文内容,完成课后习题 教学过程:一、读课文,读出句子与句子之间、段与段之间的停顿。二、指导学生读课文,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课文内容。(一)指导学习第一自然段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2、这个自然段有几句话?3、说说每句话的意思。4、讨论:这几句话的顺序可以调换吗?为什么?5、指导朗读。(二)指导学习第二自然段1、自由读第二自然段。2、思考并回答:(1)总理离开办公室的时候,天怎么样了? (2)总理

57、看见服务员还在工作,说什么? (3)服务员怎么说?3、指导朗读。三、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四、完成课后习题1、读句子,理解带点词语的意思。2、让学生说、写句子。反思:这节课的教学宗旨主要是指导学生在读中“悟”,来理解课文内容,学生学习很认真,效果较好。特别是对分角色朗读课文,学生兴趣很浓。课后习题在老师提示下可以完成。6 一篮稻穗教学内容:9个生字词、1篇课文 教学目的:1、学会本课的九个生字和新词。会用常用词语,能正确理解句子的意思。理解每个自然段的意思。懂得课文先讲什么,再讲什么,最后讲什么。理解课文内容。2、教育学生向“弟弟”学习,帮助军属做好事。3、能用“特别”、“急得”、“一就”说

58、、写句子。4、能仿照课文说、写一段话。5、能有表情地朗读课文。会背诵和默写课文。 教学重、难点:理解句子的意思,理解每个自然段的意思,懂得课文先讲什么,再讲什么,最后讲什么。 教学准备:放大课文教学方法:讲解法、观察法、演示法 教学时间:4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学习生字新词、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教学目的:学会本课的9个生字新词,会用常用词语。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二、授新1、读课文,找出不会读的字,用笔画出来。2、板书生字hn zhun shchng gdnghnm 额浑转属程嘎盯汗摸3、借助汉语拼音,学习生字。4、初读课文,在课文中划出不懂的词语。5、结合

59、挂图(或配合演示),理解词义。6、指导学生读通课文。7、读带有生字新词的句子,初步理解这些句子的意思。8、教学第一自然段。 (1)读第一自然段,思考:鹅是什么样子的?鹅为什么见到弟弟就伸长脖子围着他转? (2)生讨论,教师小结。 (3)指导学生朗读第一自然段。三、巩固练习1、读词语,讲讲词语的意思。2、读课文。四、作业1、抄写词语2、读课文反思:本课的生字词较简单,课文第一自然段的内容也比较浅显,学生掌握情况较好。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学习课文第二、三自然段教学目的:能正确理解句子的意思。理解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教学过程:一、检查复习。1、看(听)写词语。2、看图说说鹅是什么样子的?二、授新1、学习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2)提问:弟弟在干什么?鹅想吃稻穗,弟弟是怎么做的?表现弟弟是怎样的人? (3)生回答,找出文中的原句读一读。 (4)指导学生演示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