辐射安全与防护考核复习资料(共8页)

上传人:风*** 文档编号:58598329 上传时间:2022-02-2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31.9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辐射安全与防护考核复习资料(共8页)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辐射安全与防护考核复习资料(共8页)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辐射安全与防护考核复习资料(共8页)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辐射安全与防护考核复习资料(共8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辐射安全与防护考核复习资料(共8页)(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第一单元 原子与辐射第一节 电离辐射的发现1、X射线谁发现的?答案:威廉康拉德伦琴。2、贝克勒尔发现了什么现象?答案:贝克勒尔从铀矿中发现了放射性现象。3、哪位科学家提出了放射性术语?答案:玛丽思克多夫斯卡居里。4、居里夫妇发现了哪两种放射性元素?答案:钋和镭。5、哪位科学家分离出纯的金属镭?答案:居里夫人。第二节 电离辐射防护基础1、什么是辐射?答案:携带能量的波或粒子。2、什么是电离辐射?答案:指其携带的能力足以使物质原子或分子中的电子成为自由态,从而使这些原子或分子发生电离现象的辐射。3、电离辐射有哪些?答案:分为直接电离辐射(粒子、质子和粒子)和间接电离辐射(

2、光子,射线、X射线)。4、哪些电离辐射不带电?答案:包括光子(射线、X射线)、中子等。5、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的主要区别是什么?答案:区别为射线携带的能量和电离能力,而不是射线的数量。第三节 原子和原子核1、原子是由什么组成的?答案:原子由原子核及绕核旋转的电子构成。2、原子核是由什么组成的?答案: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3、电子、质子与中子的质量都是多少?答案:电子的质量=0.amu,质子的质量=1amu,中子的质量=1amu。4、原子为什么呈现电中性?答案:核外电子带一个电子电荷的电量,极性为负;核内的质子也带有一个电子电荷的电量,极性为正。电子和质子的数量相等,中子不带电,所以原子呈现电

3、中性。5、原子核的质量不等于核内质子与中子的质量和,为什么?答案:原子核质量总是小于构成它的核子质量之和,组成某一原子核的核子质量之和与该原子核实际质量之差称为质量亏损。第四、五节 放射性与辐射1、同位素指的是什么?答案:同位素是指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2、23592U143中,各个数字和字母的含义是什么?答案:235是核子数,是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92是质子数,143是中子数。3、什么是衰变?答案:衰变是是原子核自发射出某种粒子而变为另一种原子核的过程。4、活度的单位是什么?答案:活度的单位为贝克勒尔(Bq)或居里(Ci)。5、电离辐射都有哪些类型?答案:电离辐射主要有射

4、线、射线、射线、x射线和中子。第二单元 辐射剂量与生物效应第一节 辐射的应用及其危害1、目前,电离辐射已经应用到了那些领域中?答案:核能利用、医学应用(核医学、放射诊断和治疗)、辐照育种、食品保险和杀菌、石油和煤炭的勘探、矿物成分分析、工业探伤、材料改性、工业料位、厚度和密度测量等。2、ICRP和IAEA分别是什么国际组织/机构的简称?答案:ICRP是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IEAE是指国际原子能技能。3、辐射防护早期认识阶段,辐射损伤的主要危害表现及主要产生原因是什么?答案:由于对辐射可能造成的损伤认识不足,产生的危害主要是临床各种疾病(确定性效应),主要对象是X射线球管制造者及应用的技术人员、

5、从事放射性物质研究的科学家、铀矿工人及用含镭夜光涂料的操作女工。4、辐射防护概念和辐射防护体系是怎么样一步步建立起来的?答案:ICRP通过其权威性的出版物,阐述了放射防护的指导方针、原则和方法,为IEAE、WHO等组织制定了放射防护法规和标准提供了基本依据。第二节 辐射防护常用量及其单位1、吸收剂量、当量剂量、有效剂量的概念?答案:吸收剂量是单位质量受照物质所吸收的平均电离辐射能量;当量剂量是为了比较不同类型的辐射引起的不同生物学效应所引入的物理量,H=吸收剂量*辐射权重因子;有效剂量是人体不同部位或器官受辐射时所致的人体健康受损的总和。2、辐射权重因子的作用是什么?答案:考虑不同辐射对健康的

6、相对危害程度,X、和射线的辐射权重因子为1,射线的辐射权重因子为20。3、组织权重因子的作用是什么?答案:描述不同组织或器官对全身总危害的贡献。4、有效剂量、当量剂量、吸收剂量之间有什么关系?答案:吸收剂量与对应辐射权重因子之积就是当量剂量;当量剂量与组织权重因子的乘积之和就是有效剂量。5、当吸收剂量相同时,不同类型的辐射进入人体造成的损伤相同吗,为什么?答案:不同种类的电离辐射与生物物质的相互作用方式不同,相同的吸收剂量可能会产生不同的损伤,其生物学效应也不同。第三节 辐射的生物学效应1、电离辐射对细胞的电离作用有哪几种方式?答案:电离辐射能通过与细胞原子或分子的直接作用(核酸、蛋白质发生电

7、离、激发或化学键断裂,导致其分子结构和性质的改变)与间接作用(机体水分子的电离和激发,生成一系列氧化能力较强的产物,如氢自由基、羟自由基、激发水分子、过氧化氢等,导致生物活性大分子的损伤)影响细胞的正常功能,进而影响组织器官的正常功能。2、什么是随机性效应,主要针对哪些情形的照射?答案:随机性效应是指由于小剂量下单细胞受照后发生变异,通过细胞增殖最终对人体造成的效应。它的特点是无阈,效应发生的几率与受照剂量有关,效应的严重程度与剂量无关;主要包括遗传效应和治癌效应。主要针对小剂量、小剂量率的慢性照射。3、什么是确定性效应,主要针对哪些情形的照射?答案:确定性效应是指当接受的辐射剂量较高时,杀伤

8、大量功能细胞造成组织功能丧失,具有一定的阈值,剂量低于此阈值时不会产生;效应的严重程度与剂量有关。主要针对大剂量的急性照射,一般为事故照射。4、外照射急性放射病可分为哪三种类型?答案:骨髓型(1-10Gy,表现为白细胞减少,感染及出血)、肠胃型(10-50Gy,表现为频繁呕吐、腹泻、水电解质紊乱,通常2-3周内死亡)、脑型(50Gy以上,表现为意识障碍、抽搐、震颤,1-3天内死亡)。5、诊断慢性放射病需要考虑哪几个方面因素?答案:慢性放射病的临床表现没有特异性,需全面调查放射接触史、接受的照射剂量值、自觉症状、实验室检查等方面,在排除其他疾病的基础上作出综合性诊断。第四节 影响辐射生物学效应的

9、因素1、影响辐射生物学效应的物理因素有哪些?答案:辐射剂量、辐射剂量率、辐射品质、照射方式。2、影响辐射生物学效应的生物因素有哪些?答案:生物种系(演化程度越高越敏感)、个体不同发育阶段(幼年敏感性高于老年)、不同组织器官(DNA含量越高、染色体体积越大的细胞敏感性越高)。3、人体哪些组织或器官对辐照高度敏感?答案:性腺,胃肠上皮,胚胎组织,淋巴组织,胸腺,骨髓。4、人体哪些组织或器官对辐照中度敏感?答案:感觉器官(角膜、晶状体、结膜),内皮细胞,皮肤上皮,唾液腺,肾、肝、肺组织的上皮细胞。5、人体哪些组织或器官对辐照轻度敏感?答案:中枢神经系统,内分泌腺,心脏。6、人体哪些组织或器官对辐照不

10、敏感?答案:肌肉,软骨及骨组织,结缔组织。7、在外照射条件下,对于中子、等离子或射线,其危害作用由大到小的顺序是什么?答案:外照射时,中子、X。8、在内照射条件下,对于、X等离子或射线,其危害作用由大到小的顺序是什么?答案:内照射时,、X。第三单元 辐射来源及其影响第一节 天然辐射1、人类天然辐射照射的来源?答案:宇宙射线,宇生放射性核素和原生放射性核素。2、宇生放射性核素14种,为什么我们特别关心3H和14C?答案:3H和14C不仅仅是天然放射性核素,也是人工放射性核素;它们参与人体新陈代谢过程,对公众产生长期辐射影响;14C半衰期长,在考古上可以用于年代测定。3、原生放射性核素很多种,其中

11、有三个衰变系列,分别是什么?答案:分为钍系、铀系和锕系。4、我国居民所受天然辐射年有效剂量是多少?外照射和内照射导致的天然辐射年有效剂量是多少?答案:我国居民所受天然辐射年有效剂量为3.1mSv,外照射导致的约0.9mSv,内照射导致的约2.2mSv。5、土壤和岩石中所含的铀、钋、镭、钾元素中,什么核素的放射性活度浓度最高?答案:40K的活度浓度最高。第二、三节 人工辐射1、电离辐射的医学应用有哪三大类?其中核医学实践中放射性来源主要是什么?有什么特点?答案:X射线诊断和介入放射学、放射治疗、核医学。核医学实践中放射性来源主要是各种放射性药物,也成为开放源。其特点是容易扩散,并污染工作场所表面

12、及环境介质。2、电离辐射的工业应用主要有哪些方面?答案:工业制造,工业射线探伤,核子仪,放射性测井,放射性示踪,料位计,测厚仪。3、哪些人为活动会使环境中天然放射性水平升高?答案:引起天然辐射水平升高的人为活动主要有:金属冶炼、磷酸盐加工、煤矿和燃煤电厂、石油和天然气开采、稀土金属和氧化钛工业、锆与制陶工业、天然放射性核素的使用(如镭和 钍的应用)以及航空业、建筑业等。4、在高空飞行,特别是10000m以上的飞行,为什么要关注机组人员的辐射安全?答案:宇宙辐射随海拔高度增加而增加,在10000米高度上有效剂量率分别为5 Sv/小时。5、人为的工业或技术甚至生活活动能够影响天然辐射的照射,减少认

13、为活动引起的天然辐射照射,需要从哪些方面入手?答案:低碳环保第四单元 辐射防护第一节 辐射防护的目的及基本原则1、辐射防护的目的是什么?答案:在不过分限制既伴有辐射照射,又有益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的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有效地保护人类及其环境,避免确定性效应的发生,并将随机性效应的发生率降低到可以合理到达的水平。2、辐射防护的基本原则是什么?答案:实践的正当性,个人剂量限值,辐射防护最优化。3、如何理解实践的正当性?答案:对于一项实践,只有考虑了社会、经济和其他有关因素,其对受照个人或社会所带来的利益足以弥补其可能引起的代价和危险时,该实践才是正当的。利益代价+危险。4、如何理解个人剂量限制?答案:

14、为了避免发生辐射的确定性效应,并把随机性效应的发生率降至可接受的水平,必须对个人剂量加以限制。5、我国基本标准中的个人剂量限值是多少?答案:工作人员连续5年内平均有效剂量不得超过20mSv/a,任何一年中的有效剂量不得超过50mSv/a;公众为连续5年内平均年有效剂量不得超过1mSv/a,任何一年的最大值为5mSv/a。第二节 外照射及其防护措施1、外照射防护的基本原则?答案:尽量减少或避免射线从外部对人体的照射,使之所受照射不超过国家规定的剂量限制。2、外照射防护的的三个要素?答案:时间、距离、屏蔽。3、常用于屏蔽X、射线的物质?答案:需要使用高原子序数的物质,铁、铅、混凝土等。4、对于X、

15、射线 ,什么是物质的半值层?答案:半值层就是将射线强度降低到初始值一半时,所需屏蔽材料的厚度。5、防护射线需要注意什么?答案:屏蔽伽玛射线最佳的方法是使用高密度高原子序数的材料,常用的有铁、铅及混凝土材料等。同时,能量越高的伽玛射线需要越厚的屏蔽。6、常用于屏蔽中子的物质骨哪些?答案:水,石蜡,聚乙烯、混凝土、泥土、锂和硼。第三节 内照射及其防护措施1、放射性物质进入人体的主要途径有?答案:吸入、食入、通过皮肤渗入、通过伤口侵入。2、内照射的一般防护措施有哪些?答案:包容、隔离、净化、稀释。3、内照射防护中,哪些是主要的,哪些是次要的?答案:包容、隔离、净化是主要的,稀释是次要的。4、从放射性

16、工作场所排出的气体应该怎么处理?答案:保证气流从危险程度低的区域流向危险程度高的区域,释放到大气中的气体,应当经过高效过滤器5、从放射性工作场所排出的废液应该怎么处理?答案:放射性废水应先放入处理设备直到可排放为止,对于产生大量废水的单位,应设置专门下水道和放射性废水贮存处理设备。对可疑废水应在取样分析后再行决定。第四节 辐射工作场所的分区及分级1、放射性工作场所怎么分区?答案:控制区和监督区。2、非密封放射工作场所怎么分级?答案:按照操作放射性核素的日等效最大操作量,分为甲,乙,丙三级。3、按放射性核素的毒性可分为几组?答案:极毒组(10)、高毒组(1)、中毒组(0.1)、低毒组(0.01)

17、。4、控制区应采取哪些管理措施?答案:在进出口及适合位置设立醒目的、符合规定的警告标志,给出辐射水平、污染水平的标识;入口处提供防护衣具、监测设备及个人衣服贮存柜;出口处提供皮肤和工作服的污染监测仪、被携出物品的污染监测设备、冲洗或淋浴设施、以及被污染防护衣具的贮存柜。5、监督区应采取哪些管理措施?答案:需要经常对职业照射条件进行监督和评价,在入口处需要设立表明监督区的标牌,定期审查该区的条件。6、不同等级的非密封源工作场所分别应采取什么管理方法?答案:甲级参照I类放射源,乙级参照II类放射源,丙级参照III类放射源。第五节 辐射防护标准1、GB18871-2002规定中的职业人员与公众人员的

18、限值是多少?答案:工作人员连续5年内平均有效剂量不得超过20mSv/a,任何一年中的有效剂量不得超过50mSv/a;公众为连续5年内平均年有效剂量不得超过1mSv/a,任何一年的最大值为5mSv/a。2、对于年龄在16-18周岁的徒工或学术,剂量限值是如何规定的?答案:年有效剂量6 mSv,眼晶体的年当量剂量50 mSv,四肢或皮肤的年当量剂量150 mSv。3、什么是记录水平、调查水平?对应的标准是多少?答案:记录水平是当某个辐射量的值超过记录水平标准时,应当采取记录行动,低于记录水平标准的可忽略不予以记录;其标准为年当量剂量限值或年摄入量限值的十分之一。调查水平是当某个辐射量的值超过调查水

19、平标准时,应当采取调查行动,且追究产生的原因;其标准是年当量剂量限值或年摄入量限值的十分之三。4、电离辐射标志通常放在哪些地方?答案:放射源包装容器、含放射性同位素的设备和射线装置上。5、电离辐射警告标志通常放在哪些地方?答案:放射性同位素包装容器、含放射性同位素的设备和射线装置;放射性同位素的贮存场所;放射性工作场所的出入口;室外、野外作业安全防护区域以及放射性同位素、含放射源的射线装备的运输工具上。第五单元 辐射监测第一、二节 辐射探测器1、气体探测器的的共同特点和适用范围?答案:结构简单,性能稳定,环境适应性好,应用广泛。2、常用闪烁探测器的的种类和适用范围?答案:无机闪烁体、有机闪烁体

20、、液体闪烁体。3、常用半导体探测器的种类和适用范围?答案:金硅面垒型探测器(测量粒子计数和能谱),锂漂移型半导体探测器(测量射线、低能射线和X射线),纯化离子注入平面硅(PIPS)探测器(测量带点粒子和低能或X射线),高纯褚半导体探测器(测量中、高能的带电粒子、能量在300keV至600keV的X射线和低能射线)。4、中子场测量应注意什么射线干扰?答案:射线。5、热释光探测器(TLD)种类和适用范围?答案:一种是原子序数低的材料,能量响应好,常用于个人剂量监测;另一种是原子序数高的材料,如氟化钙,硫酸钙,其灵敏度高,常用于环境剂量测量。第三节 监测仪器的选择与使用1、仪器选择应注意哪些性能指标

21、?答案:灵敏度、量程范围、能量响应、角响应、时间响应、探测效率、能量分辨率、环境特性、对其它辐射的响应。2、中子和射线测量应注意哪些干扰因素?答案:辐射的响应应符合相关规范要求。3、仪器使用应注意哪些方面事项?答案:定期检定,期间核查,使用前后检验;具有报警功能的一起应正确设置合理的阈值;具有自动存储测量结果的仪器,应注意结果存储的安全;应正确佩戴个人剂量监测仪器;仪器的标识应清楚、正确;应做好仪器使用记录。4、新仪器首次送检应检定哪此项目?仪器使用应检查哪些项目?答案:外观,相对固有误差,能量相应和角响应,标准因子,过载特性,重复性等。5、仪器维护应注意哪些方面问题?答案:固定在工作场所的监

22、测仪器应经常维护,采取合适的保护措施;贮存场所环境条件应符合规定要求;使用过程中应避免受到放射性沾污;某些仪器的电缆受到辐照容易老化,可能影响仪器的工作;运输过程中应存放在专用包箱中防止损坏;仪器维修应由专业人员操作;其工作电压应满足要求,否则应更换电池。第四、五节 辐射监测类型1、环境监测类别、监测对象?答案:环境监测类别分为:运行前的本底调查;运行中的常规监测,寿期终结时的退役监测,事故工况下的应急监测。监测对象为陆地辐射、环境介质和生物体。2、工作场所监测目的和分类?答案:了解工作场所及邻近地区的辐射水平与辐射分布情况,评价工作场所是否符合辐射防护标准,保证工作人员工作环境安全;及时发现

23、异常或事故情况;优化工艺过程;评估工作人员的受照剂量。检测分类包括:运行前的本底调查,竣工试运行期的竣工验收监测,正式投入运行后的常规监测,场所退役状态监测,事故工况下的应急监测,废旧金属回收熔炼企业预防性预测。3、工作场所X、外照射监测仪器选择应注意哪些方面?答案:选用便携式周围剂量当量率仪,也可选用空气比释动能率仪、空气吸收剂量率仪。4、测量、表面污染常用的探测器?表面污染测量依据的标准?答案:常用闪烁计数型巡测仪,其标准是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5、流出物监测采样地点、监测项目、监测频次?答案:对于气载流出物,应在排放口检测气溶胶、应用核素浓度,每年

24、不少于1次;对于液态流出物,粒子加速器应每年1-2次监测循环冷却水总放射性,开放源应每年1-2次在废水贮存池或排放口检测总、放射性,辐照装置应每年1次检测贮源井水总放射性。6、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分类、监测常用的剂量仪、监测周期外照射个人剂量计佩戴方法?答案:个人剂量检测分类:常规监测、任务相关监测、特殊监测。常用的剂量计为热释光个人剂量计。监测周期一般为一个月,最长不超过3个月。外照射个人剂量计佩带于躯干表面受照射最强的部位,一般在左胸前。第六单元 辐射事故应急第一节 应急准备1、可能发生的辐射事故有哪些?答案:包括核技术利用中发生的辐射事故,放射性废物处置设施发生的辐射事故,铀矿冶及伴生圹开

25、发利用中发生的辐射事故,放射性物质运输中发生的辐射事故,可能对我国环境造成辐射影响的境外核试验、核事故及辐射事故,国内外航天器在我国境内坠落造成环境辐射污染的事故,以及各种重大自然灾害引发的此生辐射事故。2、辐射事故应该怎样分级?答案:根据辐射事故的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分为特别重大辐射事故(一级)、重大辐射事故(二级)、较大辐射事故(三级)和一般辐射事故(四级)。3、放射源与射线装置是怎样分类的?答案:根据放射线装置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潜在危害程度,从高到低分为I类(短时间受到照射的人员产生严重的放射损伤,安全与防护要求高)、II类(受到照射的人员产生较严重的放射损伤,安全与

26、防护要求较高)、III类(一般不会使受照射人员产生放射损伤,其安全与防护要求相对简单)。4、应急预案的内容一般包括哪些?答案:略。第二节 应急响应1、辐射事故的报告程序?答案:发生辐射事故时,生产、销售、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的单位应当立即启动本单位的应急方案,采取应急措施,并立即向当地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公安部门、卫生主管部门报告。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公安部门、卫生主管部门接到辐射事故报告后,应当立即派人赶赴现场,进行现场调查,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并消除事故影响,同时将辐射事故信息报告本级人民政府和上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公安部门、卫生主管部门。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接到辐射事

27、故报告后,应当按照事故分级报告的规定及时将辐射事故信息报告上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发生特别重大辐射事故和重大辐射事故后,事故发生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和国务院有关部门应当在4小时内报告国务院;特殊情况下,事故发生地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可以直接向国务院报告,并同时报告上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2、应急响应各部门的职责分工?答案: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公安部门、卫生主管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做好相应的辐射事故应急工作:1)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负责辐射事故的应急响应、调查处理和定性定级工作,协助公安部门监控追缴丢失、被盗的放射源;2)公安部门负责丢失、被盗放射源的立案侦查和追缴;3)卫生

28、主管部门负责辐射事故的医疗应急。3、国家标准对应急响应人员的剂量控制水平是如何要求的?答案:对于一般应急行动,剂量控制在50mSv以内;为避免大的集体剂量或防止演变成灾难性情况时,剂量控制在100mSv以内;对于抢救生命时,剂量控制在500mSv以内.4、应急辐射监测主要包括哪些?答案:空气污染监测和地表污染水平监测。5、辐射事故发生时警戒区一般是怎样设置的?答案:采用实体边界划定警戒区。采用实体边界不现实时也可以采用其他适当的手段。警戒区外边界辐射剂量率应低于15Gy/h;对于范围比较大的警戒区,如果其中的照射或污染水平在不同的局部变化较大,需要实施不同的专门防护手段或安全措施。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