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上传人:每**** 文档编号:58585734 上传时间:2022-02-28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36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高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高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高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资源描述:

《高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2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高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城市建设学院 张兆庆 20134500303城市建设学院 朱 琳 20134500301城市建设学院 李兴粮 20134680104授课:XXX承 诺 书 我们完全明白数学建模竞赛规则,在竞赛开始后参赛队员不能以任何方式(包括电话、电子邮件、网上咨询等)与本队以外的任何人(包括指导教师)研究、讨论与赛题有关的问题。 我们知道,抄袭别人的成果是违反竞赛规则的, 如果引用别人的成果或其他公开的资料(包括网上查到的资料),必须按照规定的参考文献的表述方式在正文引用处和参考文献中明确列出。 我们郑重承诺,严格遵守竞赛规则,以保证竞赛的公正、公平性。如有违反竞赛规则的行为,我们愿

2、意承担由此引起的一切后果。参赛组别(本科或研究生): 本科生 参赛报名号为:参赛队员 (签名) : 学院 学号 联系电话 QQ 号 队员 1: 城市建设学院 20134500303 13787730371 1059309574队员 2: 城市建设学院 20134500301 13787737531 760420615队员 3: 城市建设学院 20134680104 13187164536 1441901212授课:XXX适合我校的教师教学评价体系模型设计摘 要 本文对我校教师教学评价体系问题进行探讨。 对于评价体系问题,我们建立了两个模型来解决现有评价体系不科学的问题。模型 权重分配模型 模型

3、以现有评价指标分配不合理为出发点,以更改部分指标比重、突出重点为目标,以层次分析法为基础对模型进行权重分析,再通过改变相对重要性对权重进行灵敏性分析,提出合适的权重分配模型。模型 模糊评价模型 运用模糊评价方法对所建模型与现有模型进行比较,在分配分数值时考虑灵敏性和“凑整”对实际评价的影响,验证了新建的评价制度要优于现有的评价制度。(新评价制度详见表9) 本文的亮点在于:由于高校教学评估属于多因素、多层次的复杂问题评判,而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是对其非常实用的一种方法,它能将定性描述与定量计算有效的结合起来。本文运用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进行模型的建立,参考南华大学本科教学质量监控文件汇编,运用层次分析

4、法求出指标权重,对评估体系进行比重重新分配,建立模型,并对模型进行灵敏度分析以及方案的优化,使模型的结论能够更加科学的评估所要评估的对象,也更加适合我校的教学质量评价。关键词:层次分析法,权重分析,归一化分析, 一致性分析,教学评估授课:XXX1.问题重述 教师教学评估是学校教学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我校现有教学评估以学生评价、同行评价、教学督导、管理人员测评四个一级指标。根据南华大学本科教学质量监控文件汇编,我校教师课程考核方法为:总分100分,其中学生评价占60%,同行评价占10%,教学督导评价占20%,教学管理人员评价占10%1。对于现采用的方法有老师指出不科学、不合理,有教师上课管的严,

5、教学能力确实不错但是最终评分等级低。故需建立更为科学有效的评估方案。 2.问题分析1. 影响教学评价指标的因素分析表1:评价指标影响因素代号评价指标 指标描述A教学态度(20分)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全面关心学生成长(10分)教学态度认真,课外辅导、答疑、作业批改等认真负责,遵守教学纪律(10分) B教学内容(20分)教材和推荐的参考书适合学生学习和使用(10分)教学内容充实,难度、深度适合学生的学习能力水平,注重知识更新,紧跟学科发展的新思想、新概念、新成果(10分)C教学方法(30分)普通话标准,语言精练、生动、富有感染力(10分)板书和示范设计合理、规范,能合理、有效的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数字

6、手段(10分)讲课思路清晰,深入浅出,重点突出,难点分析透彻,能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能力、创新和实践(10分)D教学效果(30分)学习情绪饱满,积极互动,课堂气氛活跃(10分)理解和掌握了本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10分)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自主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得到培养(10分)授课:XXX 分析表格得影响教学评价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而各影响因素的比重是不确定的,或者说是因人而异的。2.关于影响因素比重的个案分析 分析假设:如表一若各影响因素比重相等即均为10分,个案分析仅从A、B两项指标对不同教师进行评价,但其结果仍具有其代表意义。表2:个案分析统计教师序号及得分 A B总分1886527246

7、98273686727 分析:虽然由结果知在各项均为10分的情况下,三位老师的总分均为27分,也就是说三位老师的所属的评价等级是一样的;再逐个分析三位老师的成绩,不难发现,1号老师在A项即教学态度方面做的不错,但是教学内容方面则有所欠缺,2号老师则与1号老师截然相反,教学内容方面远比教学态度方面要做得好,最后分析3号老师,同样的总分,但其教学态度与教学内容相对平均。显而易见,不同的老师有不同的特点,也有不同的强项,这位擅长与学生相处,另一位擅长于教学;这样的评价对教学活动显然是不利的,我们应该重新调各个指标所占的比重,强调某些部分,而并非简单的“一视同仁”,进而让教学评价对教学活动发挥更加有利

8、的意义。3.模型假设考虑教师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主体是学生、教师的课堂效果与学生评价对教师在教学督导和教学管理人员的影响,认为分别占60%、20%、10%、10%这样的权重比是合理的。故以学生评价作为主要考察目标,对目前评价模式进行分析。教学态度、方法、内容、效果为一级指标,教学态度下单项评价作为二级指标,重新考虑学生评价中各级指标的相对重要性,改变各级指标的权重使评估达到更为科学、公平的效果。模型表达式: (为各一级指标的比重)授课:XXX (为各二级指标的比重,为各一级指标内的二级指标,n为二级指标个数)目标:确定适当k值,使P能客观地反映其真实值。4.模型的建立与求解1.教学评估层次模型:

9、教师教学评价目标层 管理人员 教学督导 同行评价 学生网评准则层 方法 效果 内容 态度方案层 学生网评D效果C内容 B方法 A态度 2. 一级指标权重的计算1)运用正互反矩阵确定一级指标相关重要性表3:标度的含义2标度含义1表示两个指标相比,具有相同重要性授课:XXX3表示两个矩阵相比,前者比后者稍重要5表示两个矩阵相比,前者比后者明显重要7表示两个矩阵相比,前者比后者强烈重要9表示两个矩阵相比,前者比后者极端重要2,4,6,8表示上述相邻判断的中间值倒数若因素i、j的重要性之比为,那么因素j、i重要性之比为=1/.2)由相对重要性建立判断矩阵3相对重要性:ABCDA121/31/5B1/2

10、11/21/2C3211D5211计算判断矩阵P的最大特征值=4.264.为进行一致性检验,需计算一致性指标表4: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n1 2345678RI000.580.901.121.241.321.41 此处n=4,故RI=0.90.随机一致性比率 因此认为层次分析排序的结果有满意的一致性,即权系数的分配是非常合理的,其对应的特征向量为,授课:XXX再做归一化处理得权重矩阵.3. 二级指标权重的计算由相对重要性建立判断矩阵相对重要性:11/33111/331111/4111/2421 11/31/5授课:XXX311511分别求得态度指标的权重; 内容指标的权重; 方法指标的权重; 效果

11、指标的权重.4. 由权重确定个指标分数的比重,确定其分数值,建立新模型。对一级指标:,C,D所占权重比A,B大,则对于整个系统评分时,C,D变动要比A,B变动对总分影响大;C,D项对总分的灵敏度高。所以采用“舍大就小”的原则凑整,将学生网上评价分数值分别设为态度15分,内容15分,方法30分,效果40分。同理,相应二级指标的分数值为相比原有均分模型,新模型能更好地突出重点指标对于教学评价的影响。5.结果的分析与检验各指标的的相对重要性具有模糊性,其模糊性程度影响我们对答案的置信度,因此需对相对重要性进行灵敏性分析。4授课:XXX1.对一级指标进行分析在一级指标中 ,C,D项对总分的灵敏度高,故

12、对其进行灵敏性分析,现调整相对重要性,观察对模型的影响。1) 第一次调整分析ABCDA121/21/4B1/211/21/2C2211D4211计算判断矩阵P的最大特征值=4.1855.为进行一致性检验,需计算一致性指标; 因此认为层次分析排序的结果有满意的一致性,即权系数的分配是非常合理的,其对应的特征向量为:;归一化后,其权重向量为:. 由此进行分配的分数值是A:15分,B:15分,C:30分,D:40分;与所建新模型一级指标分数相同,同样可证二级指标也相同,并且与新模型相比较可知,此调整模型的一致性更加令人满意,但二者的分数分配值是相同的。2) 第二次调整分析ABCDA121/51/7授

13、课:XXXB1/211/21/3C5211D7311 由此所得最大特征值值=4.5857.一致性比率CR=0.2060.1,不一致性较为严重,相对重要性不合理。 通过两个调整相对重要性进行灵敏度分析,与最初建立的模型相比较可知分数安排A=15分,B=15分,C=30分,D=40分,较为合理。 2.对二级指标进行灵敏性和稳健型考察 由于一级指标A、B都只有两项二级评价指标,其各自所建立的评价矩阵均为一致阵,二者CR=0,因此在考察相对重要性时,根据评价指标描述,第二项比第一项稍微重要是合理的,所以,对于A、B 而言,稳健性是值得肯定的。对教育学特点进行分析,综合教学效果是对教学方法好坏的一个重要

14、方面等教育学理论的考虑,C、D的各二级指标相对重要性有很大程度的可行度。6.模型的评价、改进与修正方案的模糊评价处理:表5:各个方案对比与模糊评价项目指标模型方案一(所建模型)模型方案二(第一次检验)模型方案三(模型与检验修正)方案四(现有评价方案)A11分16分15分20分B11分14分15分20分C35分32分30分30分D43分38分40分30分由各项指标的上、下限,采用线性隶属函数:5授课:XXX求得隶属度如下表:表6:各方案隶属度项目指标模型方案一(所建模型)模型方案二(第一次检验)模型方案三(模型与检验修正)模型方案四(现有评价方案)A05/94/91B01/34/91C 12/5

15、00D18/1310/130由隶属度确定的模糊关系矩阵: 根据专家意见与参考南华大学本科教学质量监控文件汇编,权重A=(0.2,0.2,0.3,0.3),对各方案综合评价B=AQ=(0.600,0.423,0.430,0.400),方案一最优,方案三次之,方案四最差,可见,所建立的评价模型优于现有评价模型。 通过方案一、二、三与方案四的建立与对比,可以知道现有评价模型的不合理。同时,由于评价指标分值不宜出现小数,在等级评价时,即实际打分时,各项指标达到优秀与否,要由确定的整数值来衡量。如:单项指标总分为5分,则优秀占80%为4分,良占60%为3分,及格2分,不及格1分;而不应该出现,总分为6分

16、,优秀为4.8分,良3.6分等这样模糊不清且不易界定和计算的分值情形。所以进行授课:XXX“舍大就小”原则时要尽量凑出5分、10分。方案一、二进行修正后,为方案三,即为我们所建立的评分机制。模型优缺点1.模型优点:(1)模型的合理性,从实际可见的不合理点(总分相等而个性差异明显)出发,重新构架分数权重,在对评价指标和重点因素的充分挖掘基础上,通过相对重要性,建立起模型。(2)模型的建立按照问题解决的思路进行,首先分析和发现规律和联系,然后对现有规律进行评价,其次根据评价需要和现有评价体系的问题建立新模型,最后对模型进行修正和补充,层次渐进易于理解。(3)在进行灵敏性分析、数值修正时,考虑到评价

17、内容和实际评价等级时的操作,使模型更具实用性和可操作性。(4)对于一些未量化的指标建立模型,进行合理量化(如关联度),使单一方面的模型构架可以迁移等效引用到其他方面。如在问题解答时从学生网上评价的模型,由关联度建立起同行评价的指标权重。2.模型缺点:(1)为了简化模型的求解,本文在考察二级指标的灵敏性时,用教育学理论代替了改变相对重要性的做法,可能对模型建立代理一定误差。(2)在对各个模型方案进行选择时,考虑了专家意见,参考了南华大学本科教学质量监控文件汇编,对权重A可能有一定误差。7.问题解答、讨论与结论对于教师提出现有评价不合理,有的老师上课管的严,教学能力确实不错,但实际评价等级低的问题

18、。我们建立了新的评价机制,重新分配了各评价指标的分数。同时,我们对高校教学评估内容和南华大学本科教学质量监控文件汇编中的学生、管理人员、同行、教学督导对某一位老师评价时的评价指标和指标描述进行分析。评价指标都为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其中,管理人员为工作量、教学态度和教学纪律。各指标在不同角色评价时有极大的关联性,在不同模型中,关联度是不变的,设关联度为授课:XXX,其中,分别为不同角色评价同一一级指标的总分,则得下表:表7:各指标关联度评价指标学生网评同行评价教学督导A态度2015150.2500.250B内容203030-0.500-0.500C方法3030300.0000

19、.000D效果3025250.1670.167由此关联度,同时考虑权重大的指标对整体的影响大,采用“舍大就小”的原则对同行评价、教学督导评价进行分数重新分配如下:表8:方案调整评价指标原同行评价调整后同行评价原教学督导评价调整后教学督导评价A态度15151515B内容30253025C方法30303030D效果25302530由于同行评价和教学督导评价的二级指标少,区分显著,所以可以按5分制或10分制进行分配即可。正常情况下,教师进行教学课程评价的前提是服从教学安排、按时上下课、严格执行考试纪律,已经基本满足了教学管理人员的评价指标,所以我们认为,对于教学管理人员评价指标的分数不需要修改。 综

20、上,我们提出的优于现有评判方法的评价方法是:改变各评指标的权重,即分值,突出重点指标对于教师教学评价的影响。给出新的评价表格。(见附录表9)8. 参考文献1南华大学教学评估中心.南华大学本科教学质量监控文件汇编.95-106.2013.122AHP(1-9标度)层次分析法授课:XXX3李路,数学建模与数学实验,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2013.4姜启源,谢金星,叶俊,数学建模,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5房少梅,数学建模理论、方法及应用,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9. 特别鸣谢南华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教学评估中心 副处长 詹晶老师提供南华大学教学质量监控文件汇编10.附录1. 部分Matl

21、ab原代码与结果1) clear; %V,D=eig(A) A=1 2 1/3 1/5;1/2 1 1/2 1/23 2 1 15 2 1 1; V,D=eig(A)V = -0.2530 + 0.0000i -0.1559 + 0.3075i -0.1559 - 0.3075i -0.0000 + 0.0000i -0.2409 + 0.0000i -0.1943 - 0.2196i -0.1943 + 0.2196i 0.0639 + 0.0000i -0.6005 + 0.0000i 0.2232 - 0.2196i 0.2232 + 0.2196i -0.7667 + 0.0000i

22、-0.7192 + 0.0000i 0.8349 + 0.0000i 0.8349 + 0.0000i 0.6389 + 0.0000iD =授课:XXX 4.2640 + 0.0000i 0.0000 + 0.0000i 0.0000 + 0.0000i 0.0000 + 0.0000i 0.0000 + 0.0000i -0.1320 + 1.0527i 0.0000 + 0.0000i 0.0000 + 0.0000i 0.0000 + 0.0000i 0.0000 + 0.0000i -0.1320 - 1.0527i 0.0000 + 0.0000i 0.0000 + 0.0000i

23、 0.0000 + 0.0000i 0.0000 + 0.0000i -0.0000 + 0.0000i2)clear; %V,D=eig(A); A=1 1 1/4;1 1 1/24 2 1; V,D=eig(A)V = 0.2810 + 0.0000i -0.1405 + 0.2433i -0.1405 - 0.2433i 0.3540 + 0.0000i -0.1770 - 0.3066i -0.1770 + 0.3066i 0.8920 + 0.0000i 0.8920 + 0.0000i 0.8920 + 0.0000iD = 3.0536 + 0.0000i 0.0000 + 0.

24、0000i 0.0000 + 0.0000i 0.0000 + 0.0000i -0.0268 + 0.4038i 0.0000 + 0.0000i 0.0000 + 0.0000i 0.0000 + 0.0000i -0.0268 - 0.4038i2. 最终评价表格:表9:教师课程教学考核评价表(学生用)授课:XXX代号评价指标 指标描述A教学态度(15分)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全面关心学生成长(5分)教学态度认真,课外辅导、答疑、作业批改等认真负责,遵守教学纪律(10分) B教学内容(15分)教材和推荐的参考书适合学生学习和使用(5分)教学内容充实,难度、深度适合学生的学习能力水平,注重知

25、识更新,紧跟学科发展的新思想、新概念、新成果(10分)C教学方法(30分)普通话标准,语言精练、生动、富有感染力(7分)板书和示范设计合理、规范,能合理、有效的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数字手段(8分)讲课思路清晰,深入浅出,重点突出,难点分析透彻,能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能力、创新和实践(15分)D教学效果(40分)学习情绪饱满,积极互动,课堂气氛活跃(5分)理解和掌握了本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15分)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自主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得到培养(20分)表10:教师课程教学考核评价表(同行教师用)代号评价指标 指标描述教学态度(15分)爱岗敬业,注重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治学严谨(5分)备课认真,有

26、质量较高的教案、讲稿,讲课认真,虚心征求意见并积极改进教学(5分)主持或参加课程建设,重视教学研究,并发表教研论文(5分) 教学内容(25分)教材和参考书选用的得当,严格执行课程教学大纲,难点处理得当,内容详略得当(5分)教学中能够注意吸收本学科的最新成果,反映新信息。能够以科研带动教学,能够理论联系实际(10分)授课:XXX不断充实教学内容,指导学生学习方法和研究方法(10分)教学方法(30分)采用启发式教学,注意因材施教,教学方法灵活,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15分)善于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及图表、教具、实物等(15分)教学效果(30分)教学基本功扎实,讲课有感染力,学生反映好(15分)

27、能有效调控课堂秩序,并通过适当互动,调动学生学习情绪,课堂教学具有艺术性,具有个性化(15分)表11:教师课程教学考核评价表(教学督导用)代号评价指标 指标描述教学态度(15分)准备充分,教学资料齐全、规范(5分)讲课有激情,精神饱满,注意力集中(10分) 教学内容(25分)内容娴熟,详简得当,表达流畅(5分)知识点清晰,重点、难点突出(10分)内容充实,信息量大,时间安排合理(5分)能联系实际和反映学科发展的新思想、新概念、新成果(5分)教学方法(30分)启发学生思考和联想,给学生以创新的启迪(15分)合理、有效地运用教学媒体和教学艺术(15分)教学效果(30分)教学基本功扎实,讲课有感染力

28、(15分)能有效驾驭课堂秩序,并通过适当互动,调动学生学习情绪(15分)表12:教师课程教学考核评价表(教学管理人员用)代号评价指标 指标描述工作量(40分)主动承担教学任务,服从组织安排(20分)授课:XXX严格按照开课计划要求,足量开出课时和课程内容(20分) 教学态度和教学纪律(60分)课堂准备充分,教学投入,教学资料(教案、讲稿等)齐全、规范(15分)按照教学大纲要求布置和批改学生作业,认真进行课外辅导(15分)遵守教学纪律,教学秩序良好,按时上下课,不随意调停课(15分)严格执行学校课程考试纪律,不以任何形式泄题、漏题,评卷认真、公平、合理(15分) 授课:XXX (注: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 授课:XXX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