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寒辩证及常见贴敷穴位

上传人:缘*** 文档编号:58570007 上传时间:2022-02-28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79.3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热寒辩证及常见贴敷穴位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热寒辩证及常见贴敷穴位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热寒辩证及常见贴敷穴位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热寒辩证及常见贴敷穴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热寒辩证及常见贴敷穴位(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辩证及常见贴敷穴位一、热、寒辩证:中医治病是针对病因治疗,西医病因有:细菌,病毒,支原体;中医病因有:热症,寒症,湿症;1、天突穴根据咽腔来判断:(咽腔红肿,大红,亮红,鲜红等是热症),(咽腔暗红,淡红是寒症);2、大椎穴根据肚子来判断:(腹胀,便秘,积食,发热是热症),(腹痛,腹冷,便溏是寒症);3、膻中穴根据鼻子来判断:(黄鼻涕是热症),(清白鼻涕是寒症)4、肺腧穴根据痰色来判断:(黄痰是热症),(清白痰是寒症);5、神阙穴是百脉之王,百病皆可用;6、双涌泉穴调理阴阳,引热下行之功效;顽固性皆可用。热症用:1号,4号,7号;寒症用:2号,5号。看准病症,选准类型,贴准穴位,具有:当天见效,

2、两天治好,三天治愈。注意:孕妇贴敷神阙穴(肚脐)禁用!二、常见贴敷穴位1、大椎消炎、泄热特效大穴。清热必选的穴位。我们低头时最高起的骨头是第七颈椎的棘突,在最高起骨头下方的凹陷中取大椎穴。2、?中一清热要穴。配合大椎清热效果最好。治疗闷喘效果好。位于前正中线上两乳头连线与前正中线的交点处。3、天突一一止咳特效,各种呼吸道,咽炎,口腔炎症要穴。别称玉户、天瞿,属任脉。位于颈部,当前正中线上,胸骨上窝中央,在左右胸锁乳突肌之间,深层左右为胸骨舌骨甲状肌;布有皮下颈静脉弓,甲状腺下动脉分支,深层为气管,再向下,在胸骨柄后方为无名静脉及主动脉弓;布有锁骨上神经前支。主治气喘、咳嗽、暴喑、咽喉肿痛、呕逆

3、、瘦瘤、梅核气。4、肺胸一一祛痰,消肺干湿啰音。位于背部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左右各一穴。先低头找到脖子后面正中有一个骨性的突起,这是第七颈椎的棘突,往下数三个这样的突起,这是第三胸椎棘突,再往两边1.5寸处就是。大约就是肩胛骨上缘下两三指。这里的寸,都是同身寸,即患者中指第二关节为一寸,指也是患者的手指。5、神阙一神阙(sh9que),经穴名。属任脉。在脐中部,脐中央。穴下为皮肤、结缔组织、壁腹膜。浅层主要有第十胸神经前支的前皮支和腹壁脐周静脉网。深层有第十一胸神经前支的分支。主治泄痢,绕脐腹痛,脱肛,五淋,妇人血冷不受胎,中风脱证等。通便、消胀气要穴。呼吸道,胃肠道,腹泻,妇科病的

4、指定穴位。属于双向调剂穴位。可补可泻。6、命门一一补肾大穴。与神阙配合治疗各种男科、妇科炎症。命门,属督脉。别称属累。位于第二、三腰椎棘突间。在腰背筋膜、棘上韧带及棘间韧带中;有腰动脉后支及棘间皮下静脉丛;布有腰神经后支内侧支。主治虚损腰痛,遗尿,泄泻,遗精,阳痿,早泄,赤白带下,月经不调,胎屡坠,汗不出等。7、涌泉引热下行,对发热有特效,配合神阙、止泻穴治疗腹泻、小儿尿床等。位于第2、3脚趾缝与足跟连线的1/3处,靠近脚趾端的那个点就是涌泉穴,或者你用力弯曲脚趾,脚底凹陷的那个地方就是涌泉穴。也可用于补的穴位,贴12号的时候。8、气海一一神阙下1.5寸,是人体内的一个穴位。又名脖肤boyan

5、g。是任脉穴位名称,位于腹正中线脐下1.5寸,取穴时,可采用仰卧的姿势,该穴位于人体的下腹部,直线连结肚脐与耻骨上方,将其分为十等分,从肚脐3/10的位置,即为此穴。9、止泻穴止泻等效穴位。即利尿穴。利尿穴为经外奇穴名。别名止泻、血清、关元上。位于腹中线,当脐下2.5寸处。或于神阙与曲骨穴连线之中点取穴。10、至阳肩胛骨下方水平线与正中线相交处。第7胸椎棘突下凹陷中。有腰背筋膜,棘上韧带及棘间韧带;有第7肋间后动、静脉背侧支及棘突间静脉丛;布有7胸神经后支的内侧支。归属督脉。11、关元肚脐下3寸,用仰卧的姿势,四手指并拢,将并拢的手指横放在肚脐下方,肚脐下正中线与手指交叉的地方就是关元穴。有培

6、元固本、补益下焦之功,凡元气亏损均可使用。关元穴临床上多用于泌尿、生殖系统疾患。12、中腕穴,肚脐上3寸,呕吐等效穴位,为食道减负,属奇经八脉之任脉。此穴的主治疾病为:消化系统疾病,如腹胀、腹泻、腹痛、腹鸣、吞酸、呕吐、便秘、黄疸等,此外对一般胃病、食欲不振、目眩、耳鸣、青春痘、精力不济、神经衰弱也很有效。此穴位为人体任脉上的主要穴道之一,本站有关此穴的治病疗法有:治疗恶心、治疗烧心、暧气、治疗慢性肝炎、治疗慢性胃炎、胃痛,辅助消化等。胞胃下昭13、上腕穴,肚脐上5寸,胃区炎症,加快胃嚅动,属于任脉,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上5寸处,在腹白线上,深部为肝下缘及胃幽门部;有腹壁上动、静脉分支;

7、布有第7肋间神经前皮支的内侧支。主治胃痛、呃逆、反胃、呕吐、癫狂、咳嗽痰多、黄疸。14、下腕穴,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2寸。?在腹白线上,.梅许下送向下2寸为下朕1/2处为中皖深部为横结肠;有腹壁上、下动、静脉交界处的分支;布有第八肋间神经前皮支的内侧支。配天枢、气海、关元、足三里(针灸并用)治急性菌痢。15、足三里,外膝下3寸,胫骨外侧约1横指处,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浅层布有腓肠外侧皮神经。深层有胫前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主治胃肠病证,下肢痿痹,神志病,外科疾患,虚劳诸证。是个补穴,免疫穴。16、四缝穴:喘,消胀,消疳积,开胃口。四缝穴是经外奇穴,位于第2第5指掌面,第1、2节横纹中央。其具有治疗小儿疳积、百日咳、调节阴阳平衡、提高免疫力等功效。17、期门穴:位于胸部,当乳头直下,第6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胸胁胀满疼痛、呕吐、呃逆、吞酸、腹胀、泄泻、饥不欲食、胸中热、喘咳、奔豚、疟疾、伤寒热入血室。18、章门穴一一位于人体的侧腹部,当第11肋游离端的下方。此穴位适应于腹痛、腹胀、泄泻,胁痛、痞块19、定喘穴一一定喘穴,人体穴位,现代常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支气管炎、肺结核、百日咳、颈项部扭挫伤等。配肺俞、中府主治咳喘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