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论文:河北省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差异比较研究

上传人:e****s 文档编号:58454057 上传时间:2022-02-28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199.0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大学论文:河北省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差异比较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大学论文:河北省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差异比较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大学论文:河北省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差异比较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资源描述:

《大学论文:河北省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差异比较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论文:河北省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差异比较研究(2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河北省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差异比较研究摘要近年来,在国家启动的京津冀一体化战略的引领下,河北省借助自己的区位优势着力构建“一小时生活圈”人口的加速流动使得河北省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差异的大小发生了变化为了更好地描述这种差异,以及衡量这种差异的大小,本文以生存型消费、享受型消费和发展型消费在总消费中所占比重的差异来构建消费结构的差异本文采用描述性统计法,发现了城乡消费结构在生存性消费和享受型消费的差异比例较大在发展型消费的差异比例较小的现状然后通过因子分析找到描述差异大小的综合因子,分析得出了差异现状产生的原因最后,结合河北省具体的经济发展状况,给出了促进河北省城乡消费协调发展政策建议关键词:城乡居民

2、消费结构差异 比较研究 Comparison of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in Hebei ProvinceHan shuo Directed by Lecturer Wen yuAbstractIn recent years,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national integration strategy launched in Beijing, Tianjin, Hebei Province, by means of its regional advantages Hebei Province efforts to build

3、one hour life circle.Accelerate the flow of population makes the structural differences in Hebei Household Consumption size changed.In order to better describe this difference, and this difference is a measure of the size of the paper to survive and consumption, development and enjoyment and consump

4、tion and consumption in total consumption in proportion to the share of differences and build differentiated consumption structure.In this paper, descriptive statistics, found that the proportion of urban and rural consumption structure difference in survival consumption and enjoyment and consumptio

5、n of large differences in the development and consumption of a smaller proportion of the status quo.Then analyzed to find a comprehensive description of the size difference factor by factor analysis reveals that the reason for the difference generated by the status quo.Finally, the specific economic

6、 development in Hebei Province, Hebei Province, is given to promote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urban and rural consumption policy recommendations. KEY WORDS: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Consumption Differences Compare Research目 录摘要I英文摘要II目 录1前言21 概念界定31.1 城镇和乡村的界定31.2 本研究中的消费结构32 指标体系的建立与原数据的选取42.

7、1 河北省城乡居民消费结构体系的建立42.2 河北省城乡居民消费结构数据53 河北省消费结构的描述性统计分析63.1 恩格尔系数分析63.2 衣着和房屋消费分析73.3 交通通信和文化教育消费分析93.4 家用服务和医疗保健消费分析104 河北省消费结构的因子分析114.1 原数据与数据预处理11 原始数据的选取11 数据预处理124.2 确定公共因子和载荷矩阵134.3 因子旋转与两个公因子的实际含义144.4 计算因子得分与差异趋势165 结论与建议165.1 差异现状分析165.2 原因分析175.3 建议17参考文献19附录20致谢22前言在经济学中,消费是指在某时期一人或一国用于消费

8、品的总支出消费推动了生产的发展,是社会生产过程中的最重要环节;消费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是恢复人们劳动力和劳动力再生产必不可少的条件;消费促进了货币流通,是推动国民经济朝着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引擎所以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消费扮演了重要角色,研究消费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在消费的研究中,消费结构的研究扮演着重要作用要研究居民的消费,就必须先弄清楚居民消费的结构改革开放以来,河北省的城乡居民的生活都达到了总体小康水平,但是在农村,由生存型消费向发展型、享受型消费的升级受到了阻碍城乡发展不平衡、居民消费差距过大;农村产业结构不合理,消费观念畸形等都是眼下城乡消费的差异现状这些严重制约着河北省经济的

9、发展,所以,城乡消费结构差异问题的研究意义重大在国内有关消费的研究要么是以城镇居民为例,要么是以农村居民为例进行实证分析,即使是分析了城乡二元结构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在基本假定上也没有将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区别开并进行系统的比较例如:张茉楠在二元结构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分析中,仅研究了农村的消费现状,认为农村经济相较于城镇还比较落后,农民收入较困难,农村消费不足;王景东在我国城镇消费结构的因子分析中,仅研究了城镇的消费现状,认为城镇经济相对发达,居民消费结构中发展型和享受型消费占有较大比重,食品衣着等生活必须品消费仍然占有很大比重,而粮食消费所占比重呈明显的下降趋势本文是对河北省城乡居民消费结构进行

10、的对比研究,运用各个子项在总消费所占的比例来描述消费结构,又运用城乡各子项比例的绝对差异来描述城乡消费结构差异本研究先采用描述统计对河北省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差异现状进行系统地分析,后采用因子分析将8个因子归为三大类:生存型消费、享受型消费、发展型消费,发现了城乡居民在生存和享受型消费结构的巨大差异,以及城镇居民享受型消费比例高,而农村居民生存型消费比例高,发展型消费差异不明显的现状最后分析了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同时提出促进河北省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建议 1 概念界定1.1 城镇和乡村的界定城镇通常是指:以非农业人口为主,具有一定规模的工商业居民点总体而言,城镇分为城区和镇区根据我国相关法律,常住人

11、口范围为2000-10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占一半以上的居民点被称为城市(区),而乡镇一级政府所在地被称为镇区乡村,一般指以农业户口为主,主要从事农业劳动的居民点本研究中,乡村居民以常住乡村的人口为准例如:取得城市临时户口,长期进城务工的农民工不算入乡村居民当中1.2 本研究中的消费结构为了生存与发展,人们必须消耗一定的消费资料消耗不同类型的消费资料的比例状态构成了消费结构理论上讲,消费结构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生产消费水平下,各种不同类型消费在总消费中所占的比例在某一时刻的存在状态按照通常的标准,消费类型主要有八种,它们分别是:衣着、食品、住房、交通通信、医疗、家电与服务、文教、其他这八种消费在总消

12、费中所占的比例,深刻反映了人们的消费结构,是研究人们消费的重要指标在很多国内外的研究当中,学者们大多研究的消费结构是包含以上那八项的这种研究仅能细致化地反映消费资金的具体流向,不能突出城乡消费结构在质量上的差异于是,本研究在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这8项的同时采用因子分析将描述消费结构的因子归为三个综合因子:生存型消费、享受型消费、发展型消费生存型消费是指:人们为了满足自己基本的生存需要,而对物质资料的消耗享受型消费是指:在满足了基本生活需要以后,人们为了追求精神上和肉体上的享受,而对物质或精神资料的消耗发展性消费是指:人们为了追求更美好的生活,为了提高自身素质,而对物质和精神资料的消费 这样不仅使

13、研究过程中得到的结构状态在反映城乡之间消费质量差异上的能力变大了,也使研究的复杂度变小了研究消费结构问题时,人们通常会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研究人们消耗各种消费资料数量的不同,这是按照实物形式来研究的;二是研究人们在不同消费资料上所花费金钱的不同,这是按照价值形式来研究的实物形式仅仅能反映人们消费的消费资料的数量的不同,但是各种消费资料的价格是不相同的,用这种形式来反映消费结构就不能充分的反映人们在不同类型的消费中所付出的一般代价(即劳动),而价值形式就可以非常清楚的表现出这种一般代价在不同消费品之间的分配所以本文的研究是采用消费结构表现形式中的价值形式来反映消费结构本身的总体而言,本文最终所研究

14、的消费结构就是人们在生存型消费、享受型消费、发展型消费上所消耗的货币数量在总消费中所占的比例2 指标体系的建立与原数据的选取2.1 河北省城乡居民消费结构体系的建立按照我国的统计标准,通常将消费中资金的去向,分为八个方面,他们就是上文已经提到的:食品、衣着、居住、交通通信、医疗、家电与服务、文教、其他而且,在实际中,这八项也是可以完全解释消费的结构的所以在河北省居民消费结构指标体系的建立中,选取食品、衣着、居住、交通通信、医疗、家电服务、文教、其他这八项作为因子分析的基础是合理的,也是可行的这样研究问题中的结构就体现在这八项的占比上,城乡的结构差异就是城乡在同一年份不同消费类型占比的绝对差上

15、目标主要因素河北省城镇居民消费结构体系食品 衣着 居住 家电与服务 医疗 交通通讯 文教 其他 表1 河北省城镇居民消费结构体系上表反映的是因子分析之前,构造的八个基础变量,其中需要说明的是:将河北省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的八个部分记为、他们的值要选取此项消费在总消费中所占的百分比2.2 河北省城乡居民消费结构数据根据河北省经济统计年鉴(2005-2014年),得到河北省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变化情况如表2所示,河北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变化情况如表3所示表2 河北省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变化(%)年份食品衣着居住家用与服务医保交通通信文教其他200534.61 11.77 11.39 6.19 9.61 1

16、1.54 11.89 3.14 200633.94 11.58 11.78 6.26 10.04 11.92 11.28 3.21 200733.88 11.85 11.14 6.63 10.13 12.27 10.87 3.23 200834.73 12.52 12.07 6.33 8.90 11.69 10.41 3.35 200933.59 12.30 11.81 6.49 10.03 11.89 10.15 3.74 201032.32 11.88 13.03 6.73 8.96 13.55 9.70 3.84 201133.83 12.28 11.82 6.98 8.23 13.15

17、 10.37 3.33 201233.61 12.30 11.99 6.99 8.36 13.75 9.61 3.39 201327.06 9.13 14.90 6.47 7.70 13.31 10.07 2.04 201426.17 8.79 13.06 6.68 8.05 15.11 9.82 2.32 数据来源:河北经济年鉴(2005-2014)表3 河北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变化(%)年份食品衣着居住家用与服务医保交通通信文教其他200541.11 7.18 18.43 4.68 6.20 10.23 10.42 1.76 200636.73 6.70 21.32 4.62 6.66 11

18、.44 10.64 1.89 200736.87 6.65 22.55 5.04 6.76 11.33 8.74 2.05 200838.19 6.50 22.30 4.84 7.02 11.09 8.01 2.05 200932.78 5.95 21.84 4.66 7.93 11.83 7.22 1.78 201035.18 6.51 21.85 5.68 8.96 12.08 7.71 2.03 201133.55 7.10 23.16 6.71 9.22 11.05 6.69 2.53 201233.96 7.40 21.25 6.52 9.98 11.29 6.69 2.92 201

19、329.89 7.06 22.07 6.37 10.78 12.64 8.80 2.39 201429.35 7.06 22.52 6.16 9.56 13.90 9.20 2.24 数据来源:河北经济年鉴(2005-2014)3 河北省消费结构的描述性统计分析3.1 恩格尔系数分析恩格尔系数指的是食品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由恩格尔定律可知:一个家庭收入越少,家庭收入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的比例就越大,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家庭收入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比例则会下降恩格尔系数是反映居民消费水平的重要指标,它的值越低,居民的消费水平越高恩格尔系数达59%以上为贫困,50-59%为温饱,40-50%

20、为小康,30-40%为富裕,低于30%为最富裕由表2和表3可以得到如下的恩格尔系数变化折现对比图:图1 河北省恩格尔系数对比图从上图中可以清楚的看到许多现象第一,从变化趋势看,十年中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都有所下降这充分说明在这十年中,随着我省经济的发展,我省城市和乡村居民的消费水平都有所提高第二,从变化幅度看,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变化幅度较大,城镇恩格尔系数变化幅度较小说明农村在这十年的发展中,消费水平提高的幅度比城市大,也展示了农村消费水平提高,消费结构转型的巨大潜力第三,从具体细节看,在2008年城乡恩格尔系数较上一年有所上升,可能是经济危机导致居民消费水平下降特别是在2011年农村居民恩格尔

21、系数小于了城市,这可能和国家在经济危机后为了促进农村消费而实行的家电下乡等的一系列政策有关随着经济的复苏,和消费水平的稳步提高,到2014年城市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又低于乡村 3.2 衣着和房屋消费分析根据表2和表3可以得到如下的城乡居民衣着和房屋消费对比图如图2和图3图2 河北省衣着消费城乡对比图图3 河北省住房消费城乡对比图上面两幅图反映了一个非常值得注意的现象:在2005年到2014年这十年间,城镇居民在衣着方面的消费比例都是高于农村居民,而农村居民在住房方面的消费比例都高于城镇这种现象的产生有其深刻的社会现实根源尽管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今天,城乡居民之间在收入水平的上的差距还是存在的,加之消

22、费观念的不同,城镇居民更加注重对生活质量和时尚元素的追求,导致了城镇居民以更高的比例在衣着上消费在这十年里,我省经济发展的总趋势就是农村居民城镇化,越来越多的农村居民为了追求更美好的生活,来到了基础设施相对完善的城市,并在城市中买了自己的商品房,再加上城市居民本身就生活在城市,他们本身有自己的住房,对住房消费的需求不大,有很大一部分住房消费仅是为了投资,所以农村居民用更高的比例来用于住房消费3.3 交通通信和文化教育消费分析根据表2和表3可以得到如下的城乡居民交通通信和文化教育消费对比图如图4和图5:图4 河北省交通通信消费城乡对比图图5 河北省文化教育消费城乡对比图从图4和图5可以看出,在交

23、通通信和文化教育两个方面消费的比例城镇的都高于农村的,但是这种比例的差异并不是特别的大,尤其是在交通通信上的差异并不是非常大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在当今的社会上,不管是在城镇还是在乡村,人们对出行和交流的需求是一样的,所以投入的消费比例也大体相同在中国自古就有重视文化教育的风气,不论是城镇居民还是乡村居民,他们都非常注重子女的教育,所以消费的比例差异也并不是太大3.4 家用服务和医疗保健消费分析根据表2和表3可以得到如下的城乡居民交通通信和文化教育消费对比图如图6和图7:图6 河北省家用设备及服务消费城乡对比图图7 河北省医疗保健消费城乡对比图从图6中的家用设备和服务消费比例的变化趋势可以看

24、出,在2005到2008年间,城乡的消费比例还是有很大差异的,但在随后的几年间,城镇的消费比例几乎没发生明显的变化,而乡村的消费比例却一直不断的提升最终达到了非常接近的水平,尤其是2009年前后增幅非常明显这一方面证明了,在经济危机以后,国家实行的促进农村消费的政策发挥了很大作用;在另一方面也证明了,在这次浪潮中农民消费观念的改变从图7的医疗保健消费比例的变化趋势看,在最初,城镇的消费比例高,乡村的消费比例低随着时间的推移城镇居民的消费比例不断下降,而农村的消费比例不断上升,最终达到了农村高于城市的现状这充分说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消费水平的提高,城市居民虽然在医疗保健的消费量上没有很大变化,但

25、在消费总量提升的状况下,比例不断下降;而在农村随着经济条件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在健康方面的投资,消费也比例不断上升4 河北省消费结构的因子分析4.1 原数据与数据预处理 原始数据的选取通过表2和表3各项对应做差取绝对值就得到了因子分析之前,反映结构差异的原数据,得到下表表4 河北省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差异(%)年份食品衣着居住家用医保交通文教其他20056.54.597.041.513.411.311.471.3820062.794.889.541.643.380.480.641.3220072.995.211.411.593.370.942.131.1820083.466.0210.231.49

26、1.880.62.41.320090.816.3510.031.832.10.062.931.9620102.865.378.821.0501.471.991.8120110.285.1811.340.270.992.13.680.820120.354.99.260.471.622.462.920.4720132.832.077.170.13.080.671.270.3520143.181.739.460.521.511.210.620.08数据来源:河北经济年鉴(2005-2014) 数据预处理在因子分析之前有两个工作要做:一是将数据标准化;二是对变量进行因子分析的可行性判定数据的标准化是可

27、以利用spss软件,在计算机上自动进行利用spss得到了标准化的数据如下表5表5 河北省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差异标准化数据(%)年份食品衣着居住家用医保交通文教其他20052.12 -0.03 -1.61 0.71 1.10 0.24 -0.53 0.51 20060.10 0.16 0.07 0.91 1.07 -0.88 -1.34 0.41 20070.21 0.37 1.33 0.84 1.06 -0.26 0.12 0.18 20080.47 0.91 0.54 0.68 -0.22 -0.71 0.39 0.38 2009-0.98 1.12 0.40 1.21 -0.03 -1.44

28、 0.91 1.44 20100.14 0.48 -0.41 0.00 -1.83 0.46 -0.01 1.20 2011-1.27 0.36 1.29 -1.20 -0.98 1.31 1.65 -0.43 2012-1.23 0.18 -0.11 -0.89 -0.44 1.79 0.90 -0.95 20130.12 -1.67 -1.52 -1.46 0.81 -0.62 -0.72 -1.15 20140.31 -1.89 0.02 -0.81 -0.54 0.11 -1.36 -1.58 标准化后就要对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前的可行性分析利用spss软件可以得到下表表6解释的总方差成份

29、初始特征值提取平方和载入旋转平方和载入合计方差的 %累积 %合计方差的 %累积 %合计方差的 %累积 %12.97137.14237.1422.97137.14237.1422.93236.64636.64622.85735.70772.8492.85735.70772.8492.89636.20372.8493.90211.27884.1274.5767.19991.3265.4415.51396.8396.1732.16599.0047.050.62999.6338.029.367100.000提取方法:主成份分析由上表可以看到,前两个主成分集中了原始两个变量信息的72.849%,可见原始

30、变量之间有较强的相关性,故进行因子分析是合适的4.2 确定公共因子和载荷矩阵由表六可知由原始变量有8个,通过因子分析按照特征根大于1的原则,选入两个公共因子,其累计方差贡献率为72.849,涵盖大部分消费的有效信息选取的两个公共因子,可以对河北省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变动情况作出较好的解释不妨设两个公共因子分别为根据如下因子载荷矩阵(成分矩阵)和成分得分矩阵:表7 成分矩阵成份12Zscore: x2=衣着差异.896.347Zscore: x7=文教差异.813-.379Zscore: x3=居住差异.706-.160Zscore: x4=家用差异.374.894Zscore: x6=交通差异.0

31、76-.776Zscore: x8=其他差异.609.684Zscore: x1=食品差异-.562.600Zscore: x5=医保差异-.419.581提取方法 :主成份a. 已提取了 2 个成份表8 成份得分系数矩阵成份12Zscore: x1=食品差异-.277.059Zscore: x2=衣着差异.173.276Zscore: x3=居住差异.225.094Zscore: x4=家用差异-.082.327Zscore: x5=医保差异-.234.082Zscore: x6=交通差异.180-.205Zscore: x7=文教差异.300.054Zscore: x8=其他差异.025.

32、314提取方法 :主成份 旋转法 :具有 Kaiser 标准化的正交旋转法 构成得分以衣着消费差异()为例,即有4.3 因子旋转与两个公因子的实际含义由于此时得到的未旋转的公共因子的实际不好解释,所以,对公共因子进行方差最大化正交旋转得到下表表9 旋转成份矩阵成份12Zscore: x7=文教差异.581.171Zscore: x1=食品差异-.808.155Zscore: x5=医保差异-.881.424Zscore: x3=居住差异.665.285Zscore: x4=家用差异-.223.943Zscore: x8=其他差异.090.912Zscore: x2=衣着差异.521.808Zs

33、core: x6=交通差异.517-.583提取方法 :主成份 旋转法 :具有 Kaiser 标准化的正交旋转法a. 旋转在 3 次迭代后收敛由上述结论可知,旋转后公因子拥有定义原变量的能力没有改变,但因子载荷矩阵及因子得分系数矩阵都发生了变化,因子载荷矩阵中的元素更倾向于0或者表9是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原变量可由各因子表示为:原变量可由各因子表示为:其余以此类推由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表9)可以看出,第一公共因子在(食品消费差异),(居住消费差异),(医疗保健消费差异),三个方面有较大载荷,表明该因子综合反映了这四个方面的变动它涉及到城镇居民的吃、住和医疗保健,反映城镇居民消费的基本物质要求

34、和精神追求要求,由此可定义为生存型消费差异第二公共因子在(衣着消费差异),(家用及服务消费差异),(其他消费差异),三个方面有较大载荷,表明该因子综合反映了这三个方面的变动它涉及到城镇居民用于衣着时尚、旅游、和家政服务方面的支出,由此可定义为享受型消费差异将剩下的(交通通信消费差异),(文教娱乐及服务消费差异)归为发展性消费差异4.4 计算因子得分与差异趋势最后,计算因子得分,以各因子的方差贡献率占两个因子总方差贡献率的比重作为权重进行加权汇总,得出各个年份的综合得分,即综合得分可以反映河北省近几年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变化的综合情况表10 各因子得分及综合得分年份2005-1.3714 0.370

35、0 -0.5060 2006-0.8587 0.6806 -0.0938 2007-0.0150 0.7185 0.3495 20080.1411 0.8192 0.4781 20090.5121 1.4777 0.9919 20100.4885 0.2354 0.3627 20111.7502 -0.6391 0.5628 20121.0904 -0.9799 0.0616 2013-1.0921 -1.2801 -1.1855 2014-0.6450 -1.4022 -1.0213 表10给出了2005-2014年的河北省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变动的分析结果,从两个公因子的综合得分来看,自200

36、5年以后,城乡居民的综合消费支出结构差异总体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走势尤其在2009年,消费结构差异也达到了最大水平5 结论与建议5.1 差异现状分析根据第四部分的因子分析可知,在描述消费结构的八个变量中,食品和住房支出可以归纳为一个综合因子,那就反映居民基本生活需求的生存型消费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就可以轻易发现乡村居民在这两个方面的支出比例均高于城镇,而且,这种差距是非常巨大的衣着、家用及服务和其他支出可以归纳为一个综合因子,那就反映满足居民生理和心理娱乐需求的享受型消费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就可以轻易发现城镇居民在这三个方面的支出比例均高于乡村,但这三项中各项的城乡差距并不是太大只是因为归入的变量

37、有三个才使得城镇享受型消费比例远高于乡村医疗保健、交通通信和文化教育支出可以归纳为一个综合因子,那就反映居民追求自身健康发展的发展型消费通过实证分析,也可以轻易发现城乡居民在这三个方面的支出比例差异是不明显的5.2 原因分析根据恩格尔定律逆向回推,类比的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如果人们在基本生活消费的比例比较大,这就说明他们收入水平也是较低的因为在我省城乡一直存在着二元化的结构体系,这种结构体系主要体现在:基础设施方面,城镇比乡村更为完备;社会保障方面,城镇比乡村更加健全;城镇居民的工作机会和工资水平都高于乡村这使得城乡之间在生存型消费方面产生巨大的差异虽然说:“仓廪实而知礼仪”,只有满足了基本生

38、活需求,人们才能拿出钱去追求更高的享受但我省农村居民享受型消费结构低于城市的主要原因不是我省农村居民基本生活没有得到保障因为,事实上在全国来说,我省的经济发展状况比较靠前,无论是城镇还是乡村,人们的生活都达到了总体小康水平,乡村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早就的到了保障但是,乡村居民的消费观念还是上个世纪计划经济体系下那种多储蓄少消费的保守消费观念,尤其是有些持家的农村妇女,她们还认为花钱旅游、打扮是不会过日子的表现所以,消费观念的落后才是农村享受型消费比例比农村低的主要原因自古以来,我们就有一种:“万般皆下种,唯有读书高”的文化信仰城乡居民都是非常注重子女教育,所以在消费结构比例上没有多大差别5.3

39、建议为了缩小在生存型消费存在的差异,政府应该继续发挥核心作用加快城市部分职能转移步伐,提高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这样既解决了城市化过热导致的交通拥堵等问题,也能吸引资金人才促进了农村地区人口的就业和收入为了提高农村居民在享受型消费的比例,就必须转变农村居民消费观念,促进消费结构升级然而,在数量上农村居民用在教育方面的投资还是比城镇少,为了教育发展的公平我省还是应该尽量统筹城乡教育经费的投入,使农村那些上不起学的孩子,可以有学上;是那些条件艰苦的学校,也可以换新教室交通通信、医疗是城乡居民生活所必须的,都必须投入一定的比例来消费但同样的,数量上还是城市居民占优势,因为城市的医保和社保体系较农村

40、更加健全为了促进我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就必须健全农村社保、医保体系,推进城乡一体化 参考文献 1张茉楠二元结构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分析J发展研究,20102吴栋,李乐夫,李阳子近年居民消费结构统计分析的研究综述关于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的应用J数理统计与管理,2007(05)3王芳,王景东我国城镇消费结构的因子分析J商业研究,2004(21)4辛燕基于主成分分析视角的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J商业文化(学术版),2010(07)5石夏星因子分析在居民消费结构变动分析中的应用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1(12)6SDuesenberryIncomesavingand the theory of consu

41、mer behaviorJOxford Universitypress l967:214-2237张国华中国城镇居民结构的聚类分析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1)8范新英,胡炜童全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动分析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23)9范建平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趋势J宏观经济管理,2000(07)10周建军,王韬近十年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研究J管理科学,2003(02)11张红伟,吴瑾我国城市居民消费结构的实证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1112于秀林多元统计分析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9附录附录1 城市居民消费情况源数据年份纯收入(元)消费支出(元

42、)食品(元)衣着(元)居住(元)家用(元)医保(元)交通(元)文教(元)其他(元)2005910766982315787762414643772795210200610305734324928508654607378758282362007116908234279097691754683410108952662008134419085315511371097575809106294630420091471896783251119011436289711151982362201016263103183335122613446949241398100139620111829211609392714

43、261372810956152712043872012205431252942111541150287610471723120442520132222714971402413573703962114519801497303201424141162044241142437361082130524481592376数据来源:河北经济年鉴(2005-2015)附录2 农村居民消费情况源数据年份纯收入(元)消费支出(元)食品(元)衣着(元)居住(元)家用(元)医保(元)交通(元)文教(元)其他(元)2005910766982315787762414643772795210200610305734324

44、928508654607378758282362007116908234279097691754683410108952662008134419085315511371097575809106294630420091471896783251119011436289711151982362201016263103183335122613446949241398100139620111829211609392714261372810956152712043872012205431252942111541150287610471723120442520132222714971402413573703

45、962114519801497303201424141162044241142437361082130524481592376数据来源:河北经济年鉴(2005-2015)致谢四年的时光匆匆而逝,我没还没来得急好好体味这美好的青春时光,我们就已经毕业,又要踏上人生的另一个旅程在这个毕业论文即将完成的时刻,我唯一想做的就是向我的母校致予深深的敬意感谢她四年来提供给我温馨的生活环境和优良的学习环境;更要感谢她四年来提供给我的一流的师资力量感谢我的指导老师温玉对我的关心和教导在论文选题、成稿和修改的全过程中,温玉老师一直给予我帮助和支持用她的专业知识,在我没有思路的时候,启发我得出新想法思路;在我粗心大意的时候,提醒我在哪里出了错误温老师,认真负责的态度和广博知识让我非常的钦佩;温老师优良的作风;和追求真理的品质让我终生难忘,受益匪浅最后,我要感谢我身边的同学、朋友,是你们的关心照顾让我的大学别样精彩,感谢你们!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