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概述笔记整理

上传人:feng****ing 文档编号:58406476 上传时间:2022-02-2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民法概述笔记整理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民法概述笔记整理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民法概述笔记整理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民法概述笔记整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法概述笔记整理(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一章 民法概述1.1 民法的概念一、形式意义上的民法1. 形式意义上的民法就是指民法典。2. 民法典:指按照一定的体系结构将各项基本的民事法律制度加以系统编纂从而形成的基本 民事法律规范文件。3. 罗马式、德国式。(1)罗马式:人法、财产法、财产取得法( 2)德国式:总则、债权、物权、亲属、继承二、实质意义上的民法即广义上的民法: 是指所有调整民事关系的成文法和不成文法。 指调整所有的财产关系, 身关系和婚姻关系的法律。1.3 民法的调整对象。一、民法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1. 平等主体: 指主题以平等的身价接入到具体的社会关系当中, 而不是一般意义上判断主体 间的平等性。2

2、. 平等性:(1)当事人参与法律关系的地位是平等的,任何一方都不具有另加优越于另一方的法律地位。(2)适用规则平等( 3)权利保护的平等二、民法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1. 人身关系:指没有直接的财产内容但有人身属性的社会关系。2. 特点:(1)非财产性 (2)专属性 ( 3)人格关系还具有固有性3. 人身关系包括:(1)基于公民和法人的人格产生的人身关系。(2)基于公民和法人的一定的身份产生的人身关系三、民法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1. 财产关系:指人们在产品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经济内容的关系。2. 特点: (1) 民事主体在民法上的地位是平等。(2)当事人意思表示自

3、由( 3)等价有偿3. 平等主体间的财产关系:财产所有关系、财产流转关系1.5 民法的基本原则一、民法的基本原则, 是贯穿于整个民事立法, 对各项民事法律制度和全部民法规范起统率 作用的基本准则。二、意思自治原则: 其内涵主要表现在赋予民事主体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的广泛的行为自由。 首先体现在当事人的意思形成过程的自由。其次表现在意思的表达自由。三、平等原则: 1. 民法通则第 3 条:当事人在民事活动中地位平等。2. 民法的平等原则的具体表现:(1)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一律平等。(2)不同的民事主体参与民事关系,适用同一法律,具有平等的地位。(3)民事主体在民事法律关系中必须平等协商。(4)对权

4、力予以平等的保护。三、公平原则要求民事主体应本着公平的观念实施民事行为,司法机关应根据公平的观念处理民事纠纷。1. 公平的理念贯彻在整个民事法律制度的设计当中, 通过价值的均衡配置当事人之间的权 利义务。2. 公平原则在合同关系中直接体现为等价交换原则, 除了法律另有规定或当事人另有约定 之外,取得他人财产利益或者获得他人提供的劳务者,都应提供相应的对价,他是价值 规律的直接反应。3. 在侵权法中公平原则体现为公平责任原则。4. 公平原则作为一种基本的价值理念,不仅对立法者具有重大的影响,而且对于司法者以 及理论研究者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四、诚实信用原则1. 内容:(1)任何当事人要对他人和

5、广大消费者诚实不欺,各守诺言,讲究信用(2)当事人应依善意的方式行使权利,在获得利益的同时应充分尊重他人的利益和社会利 益,不得滥用权力, 加害于他人;当事人在法律和合同规定不明确或未作规定时, 应以诚实 信用的方式履行义务。2. 功能:( 1)填补法律和合同漏洞的功能。(2)确立行为规则的功能(3)平衡的功能(4)解释的功能五、公序良俗原则 包括: 1. 公序:即公共秩序,包括社会公共秩序和生活秩序。2良俗:也称社会公共道德;指由社会全体成员所普遍认许遵循的道德。1.6 民法的渊源一、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二、民事法律: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和颁

6、布的民事立法文件。三国务院发布的行政法规、决议和命令。 国务院发布的行政法规、决议和命令中,有关民事部分的内容,也是民法的重要表现形式, 其效力次于宪法和民事法律。四、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司法解释性文件五、地方性法律和行政规章。1. 地方性法律: 指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在宪法、 法律规定的权 限内所指定、发布的决议,命令,自治条例、单行条例中有关民事的法律规范。2. 行政规章包括政府规章和部门规章六、国际条约和国际惯例民通 142 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民事法律有不 同规定的, 适用国际条约的规定。 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民事法律有不同规定

7、的适用国际条约 的规定,但中华人民共和国生命保留的除外。七、国家认可的民事习惯1.8 民法的解释 一、民法解释的概念和必要性(一)1. 广义:包括对民事行为的解释和对民法本身的解释。2. 狭义的:仅指对民法规范本身的解释。即当法律规定不明确时,以文义的体系、法意,比 较目的或合宪性的解释方法,探究法律的规范意旨。(二)必要性: 1. 法律必须通过解释才能适用。2. 弥补法律漏洞的需要。3. 法律解释也是法官创造性地适用法律、充分实现司法公司的要求。 二、狭义的民法解释(一)文义解释: 又称文理解释: 是指按照法律条文的用于的文义及通常的使用方法来进行 解释。1. 积极地确定性。 2. 消极的确

8、定性。(二)土畜忽而事故: 是指按照法律条文在法律体系上的地位, 即依其编章节条款项之前后 关联位置,或相关法条之法意,阐明规范意旨的解释方法。(三)目的解释:以法律规范的目的为依据来阐述法条的疑义。(四)当然解释:是指法律虽无明文规定,但依据法律规定的目的来考虑, 如果其事实较之 于法律所规定的情况更有适用的理由,就可以直接适用该法律规定。(五)历史解释 又称法意解释或沿革解释, 就是通过对历史及立法过程中参考的资料以及对立法过程中的记 录文件, 立法理由书等的考察。 来探求立法者在立法时, 所作的价值判断和所要实现的目的。(六)合宪解释 指依据宪法以及位阶较高的法律规范来解释位阶较低的法律

9、规范的含义(七)比较法解释 在确定现行法上某型法律规范含义的时候, 可以通过比较方法的运用, 参考城外相关的法律 规定来妥当确定法律规范的含义。第二章 民法的历史演进及其发展第三章 民事法律关系3.1 民事法律关系的概念及特征 一、法律关系:是法律规范在调整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特殊社会关系, 那法律上的权利义务关系。二、1. 民事法律关系: 是由民法规范调整的社会关系在法律上的表现。 也就是由民法确认和 保护的社会关系。2. 特点:(1)民事法律关系是民法所调整的社会关系在法律上的表现。(2)民事法律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3)民事法律关系是有平等性的。(4)民事法律

10、关系具有一定程度的任意性。3.2 民事法律关系的要素:主体、内容、容体。 一、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简称民事主体,指参加民事法律关系, 享受民事权利并承担民事 义务的人。包括:公民、法人和合作组织。二、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指民事主体所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这种权利义务内容,是 民法调整的社会关系在法律上的直接表现。1、民事权利:是指由国家强制力予以保障的类型化的民事主体所享有的利益。 2、民事义务:指义务人为满足权利人的要求而为一定或不为一定行为的法律负担。三、民事法律关系的课题:指民事权利义务所指向的对象。1. 物:是指在于人身之外,为人力能支配而且能够满足人类的某种需要的财产。2. 行为:

11、指人有意识的活动。3. 智力成果:是脑力劳动的产物或结果。 4人身权益:在人身权利法律关系中,其主要客体应该是生命利益和精神利益。5. 有价证券 : 指表示一定的权利,权利人行使权利必须持有证券,原则上不得离开政权而行 驶权利的一种证券。3.3 民事法律事实一、民事法律事实的概念和特征。 (一)民事法律事实:指依法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或消灭的客观现象。(二)特征: 1,踏实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生活事实,二不是当事人主观的内心意思。2. 法律事实必须能够引起一定的法律后果。3. 社会生活中的各种事实,有的是由法律规范,有的是由道德,宗教等规范的。 二、民事法律事实的分类:事件、行为。(一

12、)事件:又称自然事实,是指与人的意志无关,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后果的客观现象。 (二)行为:指人的有意识的活动:事实行为、民事行为(民事法律行为、有效民事行为) 1. 事实行为:指与人的主观意识无关的行为。2. 民事行为:指行为人有在确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的关系的行为。(1)民事法律行为:民事行为符合法律的要求,能达到当事人预期的目的法律行为。 (2)无效民事行为:民事行为不符合法律的要求,不能达到当事人预期目的的,发生与当 事人的意志想悖的法律后果的法律行为。(三)民事法律关系的事实构成: 指引起民事法律关系的产生, 变更或消灭的两个以上的法 律事实的综合。3.4 民事权利 一概念和特征

13、(一)民事权利:本质上是指法律为了保障民事主体,特定利益而提供法律之力的 保护, 是法律之力和持定利益的结合,是类型化了的利益和力量的结合。(二)特征: 1. 民事权力是由民法确认的由民事主体享有的利益。2. 民事权利体现为民事主体一定范围内的行为自由。3. 民事权利受到国家强制力的保障。4. 权利是类型化了的利益。 二、民事权利的分类。1. 财产权、人身权和综合性的权利。2. 支配权、请求权、形成权、抗辩权。 3绝对权和相对权。(四)主权利和从权利(五)既得权与期待权3.5 民事权利的行使 一、民事权利的形势也就是民事权利内容的实现。 二、民事权利的行使应当遵循如下原则1. 民事权利的形式必

14、须符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的要求。2. 不得滥用权力,造成对他人的损害。3. 民事权利的行使必须符合诚实信用原则。3.6 民事权利的保护一、民事权利的自我保护 民事权利的自我保护: 又称私力救济和自我救济。 指权利人自己采取各种合法手段来保护自 己采取的,包括:正当防卫、紧急避险、自助行为。(一) 正当防卫1. 正当防卫是指当公共利益、他人或本人的人身或其他利益受到不法侵害时,行为人所采 取的一种防卫措施。2. 构成条件:(1) 放唯一不法侵害行为的存在为前提。(2) 防卫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3)正当防卫必须针对不法侵害本人实行。(4)正当防卫具有保护合法利益的目的性。(5)正当防卫不得超

15、过必要限度。(二)紧急避险是指为了使公共利益, 本人或他人的合法权益免受现实和紧急的损害危险, 不得已而采取的 致他人和本人损害的行为。(二) 自助行为 指权利人为保证自己请求权的实现在事情紧迫而又不能及时请求国家机关予以救助的情况 下,对他人的财产或自由施加扣押、 拘束或其他相应措施, 而为法律或社会公德所认可的行 为。二、民事权利的国家保护1. 民事权利的国家保护:是指权利受到侵犯时,由国家机关给予保护,又称为公力救济。2. 类型:(1)确认之诉,即请求人民法院确认某种权利是否存在的诉讼。 (2)给付之诉,即请求人民法院责令对方履行某种行为以实现自己的权利。(3)形成之诉,即请求人民法院通

16、过判决变更现有的某种民事权利义务,形成某种新的民 事权利义诉的诉讼。第四章 自然人4.1 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 一、自然人的民事法律地位 自然人,是指以自然规律产生,具有五官百骸,区别于其他动物的人,公民即自然人,说明 具有我国国籍的一切自然人都是我国公民,都具有平等的法律地位。二、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一)概念1. 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 是自然人依法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资 格,它是每个自然人平等的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可能性。2. 特征: (1)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具有平等性。 (2)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具有普遍性。(3)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具有不可剥夺性。(

17、4)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不得抛弃。(二)民事权能力与民事权利1. 民事权利能力: 是国家通过法律确认的民事主体享受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 是 民事主体享受权利和承担义务的基础。2. 民事权利能力与民事权利的联系与区别。(1)联系:民事权利能力是民事权利享有的基础。人格权( 2 )区别: 民事权利能力是享有权利、承担义务的资格,是一种法律上的可能性。民事权利,是民事 主体已经实际享有的现实权利,以一定的实际利益为内容。 民事权利能力,包括享有民事权利的能力,也包括承担民事义务的能力。 民事权利能力是由国家通过法律直接赋予的,不是由个人确定的,也不是由他人决定。(4) 在存续期间上,自然人

18、的民事权利能力始于出生,终于死亡,伴随民事主体的存续过程。民事权力是权利主体在其存续过程中介入具体的法律关系而取得的,其存续与否由持定法律事实决定,与民事主体的存续无直接关系。(6) 民事权利能力是享有权利,负担义务的前提,是作为主体资格的基本条件。民事权 利除了法律另有规定或依其性质或依当事人约定不得处分外可以自行处分。4.2 自然人民事权利能力的开始和终止。一、自然人民事权利能力的开始。(一) 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始于出生。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 是自然人享受民事权利, 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 是自然人的法律人 格的要素,它有与自然人的人身不可分割和不可转让的属性。二、自然人民事权利能力的终

19、止。(一) 自然人的权利能力终于死亡 自然人死亡以后,不能继续成为权利义务的承担着,其权利能力当然自然消失。(二) 生理死亡的时间认定1. 心脏跳动停止说 2. 呼吸停止说 3. 脑电波消失说4.3 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一、概念和特征1. 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是指自然能够以自己的行为,为行使民事权利和设定民事义务, 并且能够对于自己的违法行为,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或资格。2. 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二者的区别。(1)民事权利能力是成为民事主体的资格,而民事行为能力是能够以自己的行为从事民事 活动的资格。二者在本质属性是不同的,所以有权利能力的人如果不具备法定的意思能力, 也就没有行为能力。( 2)民事权利能力具有普遍性,而行为能力不具有普遍能动性。(3) 民事权利能力是不受限制和剥夺、而民事行为能力则可以依据法律规定的原因和程序 作出限制。(4) 民事行为能力以意思能力的存在为基础,而民事权利能力是每一个公民都享受权利和 承担义务的资格它不以意思能力的存在为基础,不受年龄、精神状况和身体条件的限制。Welcome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