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年推进北方农牧交错带农业结构调整工作方案

上传人:z**** 文档编号:58399138 上传时间:2022-02-28 格式:DOC 页数:43 大小:39.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某年推进北方农牧交错带农业结构调整工作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某年推进北方农牧交错带农业结构调整工作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某年推进北方农牧交错带农业结构调整工作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资源描述:

《某年推进北方农牧交错带农业结构调整工作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年推进北方农牧交错带农业结构调整工作方案(4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XX年推进北方农牧交错带农业结构调整工作方案一、思路目标 紧紧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坚持以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为引领,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农业结构调优、资源环境改 善、农民收入增长为目标,强化规划引领、科技集 成、体制改革、政策支持,加快形成以养带种、牧 林农复合、草果菜结合的生产结构,提高区域内农 业生产与资源环境匹配度。二、重点任务(一)建立健全牧林农融合发展推进机制。强 化规划引领。完成有关地市政府生态农牧区建设五 年规划编制工作, 10 月底前经省级人民政府审批后, 报农业部备案。优化工作机制。推动北方农牧交错 带相关省份建立工作推进组,统筹研究解决意见实

2、 施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制定区域内农业结构调整年 度工作方案,加强工作指导和绩效考核。有关部门 将以规划为依据,推动重大政策、重大工程项目向 生态农牧区建设倾斜。开展现场观摩。适时召开全 国农牧交错带农业结构调整现场观摩会,搭建经验 交流、项目对接、银企合作平台,协力推进相关工 1文档来源为 :从网络收集整理 .word 版本可编辑 .欢迎下载支持 .作。总结典型范例。鼓励筛选出具有推广价值的典 型案例进行宣传, 发挥示范带动作用。(计划司、 畜 牧业司牵头,种植业司配合,农牧交错带相关省份 农业部门参与)(二)加快推进以玉米为重点的种植业结构调 整。适当调减非优势区籽粒玉米种植面积。力争籽 粒

3、玉米调减 400 万亩以上。其中,河北、山西、陕 西、宁夏等涉及北方农牧交错带区域分别调减籽粒 玉米种植面积 45万亩、 40 万亩、 100万亩、 30 万 亩。适当扩大饲草料种植面积。通过政策引导、市 场信息服务,发展青贮玉米、苜蓿、燕麦、饲用小 黑麦、甜高粱等优质饲草作物,力争饲草在种植结 构中的比例提高 1 个百分点以上。其中,河北、山 西、陕西、宁夏等涉及北方农牧交错带区域分别种 植优质饲草 55万亩、20 万亩、100万亩、150万亩。 开展草牧业试验试点。 推行“引草入田、 粮草轮作” 耕作制度,发展一批规模化、专业化优质饲草料生 产基地,增强优质饲草料供给能力,建设现代饲草 料

4、产业体系。其中,内蒙古鼓励扶持草业合作社和 龙头企业,发展草产业主体;山西积极推广“企业 带动、农民种植、订单生产、循环发展”的牧草收 储新模式。(种植业司、畜牧业司牵头,财务司配合,农牧交错带相关省份农业部门参与)(三)聚焦增牛稳羊优奶做强草食畜牧业。深 入开展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和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 县创建活动。实施奶牛、肉牛、肉羊标准化规模养 殖场(小区)建设项目,支持符合条件的养殖场提 升标准化养殖水平。河北启动“百万头优质肉牛” “百万只优质肉羊”示范基地建设。内蒙古继续实 施牛羊基础母畜“双百千万高产创建工程” 。陕西推 行以陕北白绒山羊为主的标准化适度规模养殖模式, 加快建设 10

5、 个肉羊生产基地县。山西省建设标准化 畜禽规模养殖园区 200 个。深入实施奶业振兴行动。 继续实施振兴奶业苜蓿发展行动,以奶牛养殖、乳 品加工为重点做强奶业,加强优质奶源基地建设, 着力培育一批现代化养殖企业,引导乳品生产企业 强化标准化管理和全过程质量控制, 加强奶业宣传, 做大做强优质乳企品牌。(畜牧业司牵头, 财务司配 合,农牧交错带相关省份农业部门参与)(四)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积极发展杂粮 杂豆生产。建设杂粮杂豆标准化高效种植示范县 (区),建立一批优质杂粮原产地生产保护区, 推进 杂粮分等分级与精深加工。扩大高蛋白大豆、芽豆 等品种种植面积。扩大优质专用马铃薯生产规模。加强马铃

6、薯脱毒种薯繁育基地建设,建立优质专用 马铃薯加工优势区,开发具有地域特色的主食产品。 建设优势特色果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加强陕北山地 苹果产业带、渭北北部苹果产业带和黄河沿岸土石 山区红枣产业带建设,推进果品分级筛选、产地冷 藏、冷链运输,加快深加工产品开发及副产物综合 利用。稳定发展蔬菜生产。促进冬春设施、夏秋露 地和加工蔬菜协调发展,建立绿色优质蔬菜生产基 地。因地制宜发展道地中药材。全力打造燕山中药 材经济核心示范区,积极发展沙生和道地中药材。 (种植业司牵头,计划司、市场司、加工局配合, 农牧交错带相关省份农业部门参与)(五)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发展农 产品初加工。支持北方农牧交

7、错带发展农产品产地 初加工,集中连片建设一批贮藏、烘干、净化、分 等分级等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设施。支持发展农产品 精深加工。推进政企研合作,开展果蔬加工技术对 接活动,集中解决一批精深加工技术难题,提高农 产品精深加工水平。完善农产品物流冷链设施装备, 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支持拓展农业多种功能。 依托农牧交错带农耕游牧文化、民族风俗、生态环 境资源富集的优势,支持建设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 示范市县和美丽休闲乡村,大力发展休闲度假、养 生养老、旅游观光、农事体验等新业态,发展沟域 经济。支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依托国家现代农业 示范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 示范工程等, 率先建成一批

8、产业融合发展区。 (加工 局牵头,财务司配合,农牧交错带相关省份农业部 门参与)(六)推动农业科技集成推广应用。加强共性 关键技术研究、集成和示范。围绕北方农牧交错带 农业产业发展需求,尽快在品种研发、节本增效、 优质安全、绿色发展等领域实现突破,加快示范推 广一批绿色生态、优质安全、多抗广适、高产高效 以及特殊专用新品种,完善小麦、马铃薯、大宗蔬 菜、肉牛、大宗淡水鱼等 41 个产业体系,增加 44 个综合试验站,分别建设农业部重点实验室 32 个、 国家农业科学实验站 86 个、农业科学观测实验站 46 个。强化特色优势区域品种资源保护。筛选一批 对路品种,集成一批良种良法配套技术,推广一

9、批 资源全量化利用模式。强化先进适用农机化技术与 装备推广应用。利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支持饲料 作物收获、饲料(草)加工、畜产品采集加工、残 膜回收、马铃薯生产、高效植保等方面的机械推广应用。(科教司牵头,农机化司、种子局配合,农牧 交错带相关省份农业部门参与)(七)创新完善农企经营机制。培育壮大新型 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发展壮大饲草料、特色 种养等专业化生产服务组织,引导农户通过经营权 流转、股份合作、农业生产托管等方式,加快发展 土地流转型、服务带动型等多种形式规模经营。建 立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鼓励龙头企业、农民合作 社、家庭农场联结带动农户发展特色种养业,通过 开展订单生产、合同种

10、养、贷款担保等形式,与农 户、家庭农场及合作社等形成服务、生产、销售及 加工等为一体的产业联合体。引导农牧民以耕地、 草场、劳动力等要素入股龙头企业和合作社。开展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大力实施现代青年农场主培养 计划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轮训计划,搭建融 合在线教育培训、移动互联服务于一体的信息服务 平台,开展在线教育培训试点。支持建设雁门关生 态农牧研究院,打造农牧交错带培训基地。(经管司、 科教司牵头,农牧交错带相关省份农业部门参与)(八)优化农业资源利用方式。 发展节水农业。 建设一批高标准节水农业示范区,发展雨养农业和 旱作农业,筛选推广抗旱节水品种,集成应用膜下 滴灌、喷灌、覆膜保墒

11、等节水技术,重点支持河北 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试点、山西高效节水灌溉工 程建设、陕西农艺节水示范。推行绿色生产方式。 实施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推广“有机肥 +配方肥” “有机肥 +水肥一体化”“自然生草 +绿肥”等模式, 建设一批病虫害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示范基地。 支持有条件的县市创建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 积极推广循环农业模式。组织开展养殖大县种养结 合整县推进试点,按照“就地消纳、能量循环、综 合利用”原则,因地制宜推广“草 - 畜-田”“果-沼- 畜”“粮-菌-畜”等适度规模种养一体化发展模式。 重点支持辽宁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河北张家口 农业可再生能源循环利用示范区、宁夏种养

12、结合推 进试点、陕西大中型沼气工程和有机肥加工厂、山 西病死畜禽专业无害化处理厂等建设。加强草原生 态修复。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退牧还草、 京津风沙源治理、北方农牧交错带已垦草原治理等 重大工程项目,着力改善草原生态。支持河北崇礼 生态牧场建设,陕西、山西、辽宁沙化草原治理。 (种植业司、科教司、畜牧业司、种子局分别牵头, 计划司、财务司配合,农牧交错带相关省份农业部 门参与)三、保障措施(一)高度重视,明确责任。农业部各相关司 局和相关省农业主管部门要按照工作方案,抓紧研 究细化工作推进的路线图、 时间表,确保领导到位、 责任到位、措施到位、工作到位。分工任务中,属 于制度建设的,要抓

13、紧研究,提出方案;属于项目 实施的,要尽快制定具体落实方案和进度安排;属 于原则性要求的,要提出加强改进工作的意见和措 施。(二)加大支持,重点倾斜。农业部各相关司 局和相关省农业主管部门要切实加大对农牧交错带 的定向支持,加强项目聚焦与整合,农业结构调整、 产业融合发展、绿色发展等重大政策和重点工程项 目要予以适当安排。(三)强化督促,合力推进。农业部发展计划 司将牵头加强跟踪调度,强化过程管理。农业部各 相关司局、相关省农业主管部门和相关地市对工作 推进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及时向发展计 划司反馈,集中力量解决突出矛盾,确保各项目标 任务圆满完成并取得实效,并将推进重点任务完成 进展

14、情况于 9 月 30 日前报送农业部发展计划司。一、思路目标紧紧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坚持以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为引领,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农业结构调优、资源环境改 善、农民收入增长为目标,强化规划引领、科技集 成、体制改革、政策支持,加快形成以养带种、牧 林农复合、草果菜结合的生产结构,提高区域内农 业生产与资源环境匹配度。二、重点任务(一)建立健全牧林农融合发展推进机制。强 化规划引领。完成有关地市政府生态农牧区建设五 年规划编制工作, 10 月底前经省级人民政府审批后, 报农业部备案。优化工作机制。推动北方农牧交错 带相关省份建立工作推进组,统筹研究解决意见

15、实 施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制定区域内农业结构调整年 度工作方案,加强工作指导和绩效考核。有关部门 将以规划为依据,推动重大政策、重大工程项目向 生态农牧区建设倾斜。开展现场观摩。适时召开全 国农牧交错带农业结构调整现场观摩会,搭建经验 交流、项目对接、银企合作平台,协力推进相关工 作。总结典型范例。鼓励筛选出具有推广价值的典 9文档来源为 :从网络收集整理 .word 版本可编辑 .欢迎下载支持 .型案例进行宣传, 发挥示范带动作用。(计划司、 畜 牧业司牵头,种植业司配合,农牧交错带相关省份 农业部门参与)(二)加快推进以玉米为重点的种植业结构调 整。适当调减非优势区籽粒玉米种植面积。力争籽

16、粒玉米调减 400 万亩以上。其中,河北、山西、陕 西、宁夏等涉及北方农牧交错带区域分别调减籽粒 玉米种植面积 45万亩、 40 万亩、 100万亩、 30万 亩。适当扩大饲草料种植面积。通过政策引导、市 场信息服务,发展青贮玉米、苜蓿、燕麦、饲用小 黑麦、甜高粱等优质饲草作物,力争饲草在种植结 构中的比例提高 1 个百分点以上。其中,河北、山 西、陕西、宁夏等涉及北方农牧交错带区域分别种 植优质饲草 55万亩、20 万亩、100万亩、150万亩。 开展草牧业试验试点。 推行“引草入田、 粮草轮作” 耕作制度,发展一批规模化、专业化优质饲草料生 产基地,增强优质饲草料供给能力,建设现代饲草 料

17、产业体系。其中,内蒙古鼓励扶持草业合作社和 龙头企业,发展草产业主体;山西积极推广“企业 带动、农民种植、订单生产、循环发展”的牧草收 储新模式。(种植业司、畜牧业司牵头,财务司配合, 农牧交错带相关省份农业部门参与)(三)聚焦增牛稳羊优奶做强草食畜牧业。深 入开展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和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 县创建活动。实施奶牛、肉牛、肉羊标准化规模养 殖场(小区)建设项目,支持符合条件的养殖场提 升标准化养殖水平。河北启动“百万头优质肉牛” “百万只优质肉羊”示范基地建设。内蒙古继续实 施牛羊基础母畜 “双百千万高产创建工程” 。陕西推 行以陕北白绒山羊为主的标准化适度规模养殖模式, 加快建设

18、10 个肉羊生产基地县。 山西省建设标准化 畜禽规模养殖园区 200 个。深入实施奶业振兴行动。 继续实施振兴奶业苜蓿发展行动,以奶牛养殖、乳 品加工为重点做强奶业,加强优质奶源基地建设, 着力培育一批现代化养殖企业,引导乳品生产企业 强化标准化管理和全过程质量控制, 加强奶业宣传, 做大做强优质乳企品牌。(畜牧业司牵头, 财务司配 合,农牧交错带相关省份农业部门参与)(四)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积极发展杂粮 杂豆生产。建设杂粮杂豆标准化高效种植示范县 (区),建立一批优质杂粮原产地生产保护区, 推进 杂粮分等分级与精深加工。扩大高蛋白大豆、芽豆 等品种种植面积。扩大优质专用马铃薯生产规模。

19、加强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基地建设,建立优质专用 马铃薯加工优势区,开发具有地域特色的主食产品。 建设优势特色果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加强陕北山地 苹果产业带、渭北北部苹果产业带和黄河沿岸土石 山区红枣产业带建设,推进果品分级筛选、产地冷 藏、冷链运输,加快深加工产品开发及副产物综合 利用。稳定发展蔬菜生产。促进冬春设施、夏秋露 地和加工蔬菜协调发展,建立绿色优质蔬菜生产基 地。因地制宜发展道地中药材。全力打造燕山中药 材经济核心示范区,积极发展沙生和道地中药材。 (种植业司牵头,计划司、市场司、加工局配合, 农牧交错带相关省份农业部门参与)(五)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发展农 产品初加工。支持北

20、方农牧交错带发展农产品产地 初加工,集中连片建设一批贮藏、烘干、净化、分 等分级等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设施。支持发展农产品 精深加工。推进政企研合作,开展果蔬加工技术对 接活动,集中解决一批精深加工技术难题,提高农 产品精深加工水平。完善农产品物流冷链设施装备, 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支持拓展农业多种功能。 依托农牧交错带农耕游牧文化、民族风俗、生态环 境资源富集的优势,支持建设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 示范市县和美丽休闲乡村,大力发展休闲度假、养 生养老、旅游观光、农事体验等新业态,发展沟域 经济。支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依托国家现代农业 示范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 示范工程等,率先建

21、成一批产业融合发展区。 (加工 局牵头,财务司配合,农牧交错带相关省份农业部 门参与)(六)推动农业科技集成推广应用。加强共性 关键技术研究、集成和示范。围绕北方农牧交错带 农业产业发展需求,尽快在品种研发、节本增效、 优质安全、绿色发展等领域实现突破,加快示范推 广一批绿色生态、优质安全、多抗广适、高产高效 以及特殊专用新品种,完善小麦、马铃薯、大宗蔬 菜、肉牛、大宗淡水鱼等 41 个产业体系,增加 44 个综合试验站,分别建设农业部重点实验室 32 个、 国家农业科学实验站 86 个、农业科学观测实验站 46 个。强化特色优势区域品种资源保护。筛选一批 对路品种,集成一批良种良法配套技术,

22、推广一批 资源全量化利用模式。强化先进适用农机化技术与 装备推广应用。利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支持饲料 作物收获、饲料(草)加工、畜产品采集加工、残 膜回收、马铃薯生产、高效植保等方面的机械推广 应用。(科教司牵头,农机化司、种子局配合,农牧交错带相关省份农业部门参与)(七)创新完善农企经营机制。培育壮大新型 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发展壮大饲草料、特色 种养等专业化生产服务组织,引导农户通过经营权 流转、股份合作、农业生产托管等方式,加快发展 土地流转型、服务带动型等多种形式规模经营。建 立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鼓励龙头企业、农民合作 社、家庭农场联结带动农户发展特色种养业,通过 开展订单生产、

23、合同种养、贷款担保等形式,与农 户、家庭农场及合作社等形成服务、生产、销售及 加工等为一体的产业联合体。引导农牧民以耕地、 草场、劳动力等要素入股龙头企业和合作社。开展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大力实施现代青年农场主培养 计划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轮训计划,搭建融 合在线教育培训、移动互联服务于一体的信息服务 平台,开展在线教育培训试点。支持建设雁门关生 态农牧研究院,打造农牧交错带培训基地。(经管司、 科教司牵头,农牧交错带相关省份农业部门参与)(八)优化农业资源利用方式。 发展节水农业。 建设一批高标准节水农业示范区,发展雨养农业和 旱作农业,筛选推广抗旱节水品种,集成应用膜下 滴灌、喷灌、覆

24、膜保墒等节水技术,重点支持河北 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试点、山西高效节水灌溉工 程建设、陕西农艺节水示范。推行绿色生产方式。 实施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推广“有机肥 +配方肥” “有机肥 +水肥一体化”“自然生草 +绿肥”等模式, 建设一批病虫害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示范基地。 支持有条件的县市创建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 积极推广循环农业模式。组织开展养殖大县种养结 合整县推进试点,按照“就地消纳、能量循环、综 合利用”原则,因地制宜推广“草 - 畜-田”“果-沼- 畜”“粮-菌-畜”等适度规模种养一体化发展模式。 重点支持辽宁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河北张家口 农业可再生能源循环利用示范区、宁

25、夏种养结合推 进试点、陕西大中型沼气工程和有机肥加工厂、山 西病死畜禽专业无害化处理厂等建设。加强草原生 态修复。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退牧还草、 京津风沙源治理、北方农牧交错带已垦草原治理等 重大工程项目,着力改善草原生态。支持河北崇礼 生态牧场建设,陕西、山西、辽宁沙化草原治理。 (种植业司、科教司、畜牧业司、种子局分别牵头, 计划司、财务司配合,农牧交错带相关省份农业部 门参与)三、保障措施(一)高度重视,明确责任。农业部各相关司 局和相关省农业主管部门要按照工作方案,抓紧研 究细化工作推进的路线图、 时间表,确保领导到位、 责任到位、措施到位、工作到位。分工任务中,属 于制度建设的

26、,要抓紧研究,提出方案;属于项目 实施的,要尽快制定具体落实方案和进度安排;属 于原则性要求的,要提出加强改进工作的意见和措 施。(二)加大支持,重点倾斜。农业部各相关司 局和相关省农业主管部门要切实加大对农牧交错带 的定向支持,加强项目聚焦与整合,农业结构调整、 产业融合发展、绿色发展等重大政策和重点工程项 目要予以适当安排。(三)强化督促,合力推进。农业部发展计划 司将牵头加强跟踪调度,强化过程管理。农业部各 相关司局、相关省农业主管部门和相关地市对工作 推进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及时向发展计 划司反馈,集中力量解决突出矛盾,确保各项目标 任务圆满完成并取得实效,并将推进重点任务完成

27、 进展情况于 9 月 30 日前报送农业部发展计划司。一、思路目标紧紧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坚持以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为引领,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农业结构调优、资源环境改 善、农民收入增长为目标,强化规划引领、科技集 成、体制改革、政策支持,加快形成以养带种、牧 林农复合、草果菜结合的生产结构,提高区域内农 业生产与资源环境匹配度。二、重点任务(一)建立健全牧林农融合发展推进机制。强 化规划引领。完成有关地市政府生态农牧区建设五 年规划编制工作, 10 月底前经省级人民政府审批后, 报农业部备案。优化工作机制。推动北方农牧交错 带相关省份建立工作推进组,统筹研究解

28、决意见实 施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制定区域内农业结构调整年 度工作方案,加强工作指导和绩效考核。有关部门 将以规划为依据,推动重大政策、重大工程项目向 生态农牧区建设倾斜。开展现场观摩。适时召开全 国农牧交错带农业结构调整现场观摩会,搭建经验 交流、项目对接、银企合作平台,协力推进相关工 作。总结典型范例。鼓励筛选出具有推广价值的典 型案例进行宣传, 发挥示范带动作用。(计划司、 畜 牧业司牵头,种植业司配合,农牧交错带相关省份 农业部门参与)(二)加快推进以玉米为重点的种植业结构调 整。适当调减非优势区籽粒玉米种植面积。力争籽 粒玉米调减 400 万亩以上。其中,河北、山西、陕 西、宁夏等涉及北

29、方农牧交错带区域分别调减籽粒 玉米种植面积 45万亩、 40 万亩、 100万亩、 30 万 亩。适当扩大饲草料种植面积。通过政策引导、市 场信息服务,发展青贮玉米、苜蓿、燕麦、饲用小 黑麦、甜高粱等优质饲草作物,力争饲草在种植结 构中的比例提高 1 个百分点以上。其中,河北、山 西、陕西、宁夏等涉及北方农牧交错带区域分别种 植优质饲草 55万亩、20 万亩、100万亩、150万亩。 开展草牧业试验试点。 推行“引草入田、 粮草轮作” 耕作制度,发展一批规模化、专业化优质饲草料生 产基地,增强优质饲草料供给能力,建设现代饲草 料产业体系。其中,内蒙古鼓励扶持草业合作社和 龙头企业,发展草产业主

30、体;山西积极推广“企业 带动、农民种植、订单生产、循环发展”的牧草收 储新模式。(种植业司、畜牧业司牵头,财务司配合, 农牧交错带相关省份农业部门参与)(三)聚焦增牛稳羊优奶做强草食畜牧业。深入开展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和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 县创建活动。实施奶牛、肉牛、肉羊标准化规模养 殖场(小区)建设项目,支持符合条件的养殖场提 升标准化养殖水平。河北启动“百万头优质肉牛” “百万只优质肉羊”示范基地建设。内蒙古继续实 施牛羊基础母畜 “双百千万高产创建工程” 。陕西推 行以陕北白绒山羊为主的标准化适度规模养殖模式, 加快建设 10 个肉羊生产基地县。山西省建设标准化 畜禽规模养殖园区 200

31、个。深入实施奶业振兴行动。 继续实施振兴奶业苜蓿发展行动,以奶牛养殖、乳 品加工为重点做强奶业,加强优质奶源基地建设, 着力培育一批现代化养殖企业,引导乳品生产企业 强化标准化管理和全过程质量控制, 加强奶业宣传, 做大做强优质乳企品牌。(畜牧业司牵头, 财务司配 合,农牧交错带相关省份农业部门参与)(四)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积极发展杂粮 杂豆生产。建设杂粮杂豆标准化高效种植示范县 (区),建立一批优质杂粮原产地生产保护区, 推进 杂粮分等分级与精深加工。扩大高蛋白大豆、芽豆 等品种种植面积。扩大优质专用马铃薯生产规模。 加强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基地建设,建立优质专用 马铃薯加工优势区,开发具

32、有地域特色的主食产品。 建设优势特色果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加强陕北山地 苹果产业带、渭北北部苹果产业带和黄河沿岸土石 山区红枣产业带建设,推进果品分级筛选、产地冷 藏、冷链运输,加快深加工产品开发及副产物综合 利用。稳定发展蔬菜生产。促进冬春设施、夏秋露 地和加工蔬菜协调发展,建立绿色优质蔬菜生产基 地。因地制宜发展道地中药材。全力打造燕山中药 材经济核心示范区,积极发展沙生和道地中药材。 (种植业司牵头,计划司、市场司、加工局配合, 农牧交错带相关省份农业部门参与)(五)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发展农 产品初加工。支持北方农牧交错带发展农产品产地 初加工,集中连片建设一批贮藏、烘干、净化、

33、分 等分级等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设施。支持发展农产品 精深加工。推进政企研合作,开展果蔬加工技术对 接活动,集中解决一批精深加工技术难题,提高农 产品精深加工水平。完善农产品物流冷链设施装备, 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支持拓展农业多种功能。 依托农牧交错带农耕游牧文化、民族风俗、生态环 境资源富集的优势,支持建设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 示范市县和美丽休闲乡村,大力发展休闲度假、养 生养老、旅游观光、农事体验等新业态,发展沟域 经济。支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依托国家现代农业 示范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 示范工程等,率先建成一批产业融合发展区。 (加工 局牵头,财务司配合,农牧交错带相关省份

34、农业部 门参与)(六)推动农业科技集成推广应用。加强共性 关键技术研究、集成和示范。围绕北方农牧交错带 农业产业发展需求,尽快在品种研发、节本增效、 优质安全、绿色发展等领域实现突破,加快示范推 广一批绿色生态、优质安全、多抗广适、高产高效 以及特殊专用新品种,完善小麦、马铃薯、大宗蔬 菜、肉牛、大宗淡水鱼等 41 个产业体系,增加 44 个综合试验站,分别建设农业部重点实验室 32 个、 国家农业科学实验站 86 个、农业科学观测实验站 46 个。强化特色优势区域品种资源保护。筛选一批 对路品种,集成一批良种良法配套技术,推广一批 资源全量化利用模式。强化先进适用农机化技术与 装备推广应用。

35、利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支持饲料 作物收获、饲料(草)加工、畜产品采集加工、残 膜回收、马铃薯生产、高效植保等方面的机械推广 应用。(科教司牵头,农机化司、种子局配合,农牧 交错带相关省份农业部门参与)(七)创新完善农企经营机制。培育壮大新型 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发展壮大饲草料、特色 种养等专业化生产服务组织,引导农户通过经营权 流转、股份合作、农业生产托管等方式,加快发展 土地流转型、服务带动型等多种形式规模经营。建 立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鼓励龙头企业、农民合作 社、家庭农场联结带动农户发展特色种养业,通过 开展订单生产、合同种养、贷款担保等形式,与农 户、家庭农场及合作社等形成服务、生产

36、、销售及 加工等为一体的产业联合体。引导农牧民以耕地、 草场、劳动力等要素入股龙头企业和合作社。开展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大力实施现代青年农场主培养 计划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轮训计划,搭建融 合在线教育培训、移动互联服务于一体的信息服务 平台,开展在线教育培训试点。支持建设雁门关生 态农牧研究院,打造农牧交错带培训基地。(经管司、 科教司牵头,农牧交错带相关省份农业部门参与)(八)优化农业资源利用方式。 发展节水农业。 建设一批高标准节水农业示范区,发展雨养农业和 旱作农业,筛选推广抗旱节水品种,集成应用膜下 滴灌、喷灌、覆膜保墒等节水技术,重点支持河北 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试点、山西高效节

37、水灌溉工 程建设、陕西农艺节水示范。推行绿色生产方式。 实施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推广“有机肥 +配方肥” “有机肥 +水肥一体化”“自然生草 +绿肥”等模式, 建设一批病虫害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示范基地。 支持有条件的县市创建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 积极推广循环农业模式。组织开展养殖大县种养结 合整县推进试点,按照“就地消纳、能量循环、综 合利用”原则,因地制宜推广“草 - 畜-田”“果-沼- 畜”“粮-菌-畜”等适度规模种养一体化发展模式。 重点支持辽宁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河北张家口 农业可再生能源循环利用示范区、宁夏种养结合推 进试点、陕西大中型沼气工程和有机肥加工厂、山 西病死畜

38、禽专业无害化处理厂等建设。加强草原生 态修复。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退牧还草、 京津风沙源治理、北方农牧交错带已垦草原治理等 重大工程项目,着力改善草原生态。支持河北崇礼 生态牧场建设,陕西、山西、辽宁沙化草原治理。 (种植业司、科教司、畜牧业司、种子局分别牵头, 计划司、财务司配合,农牧交错带相关省份农业部 门参与)三、保障措施(一)高度重视,明确责任。农业部各相关司 局和相关省农业主管部门要按照工作方案,抓紧研 究细化工作推进的路线图、 时间表,确保领导到位、 责任到位、措施到位、工作到位。分工任务中,属 于制度建设的,要抓紧研究,提出方案;属于项目 实施的,要尽快制定具体落实方案和进度安排;属 于原则性要求的,要提出加强改进工作的意见和措 施。(二)加大支持,重点倾斜。农业部各相关司 局和相关省农业主管部门要切实加大对农牧交错带 的定向支持,加强项目聚焦与整合,农业结构调整、 产业融合发展、绿色发展等重大政策和重点工程项 目要予以适当安排。(三)强化督促,合力推进。农业部发展计划 司将牵头加强跟踪调度,强化过程管理。农业部各 相关司局、相关省农业主管部门和相关地市对工作 推进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及时向发展计 划司反馈,集中力量解决突出矛盾,确保各项目标 任务圆满完成并取得实效,并将推进重点任务完成 进展情况于 9月 30日前报送农业部发展计划司。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