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仪表厂质量管理手册

上传人:z**** 文档编号:58399137 上传时间:2022-02-28 格式:DOC 页数:44 大小:346.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某仪表厂质量管理手册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某仪表厂质量管理手册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某仪表厂质量管理手册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资源描述:

《某仪表厂质量管理手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仪表厂质量管理手册(4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重庆工学院七一仪表厂质量体系文件(编号)质量手册重庆工学院七一仪表厂发布质量手册发布令本质量手册根据 GB/T19001- 2000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标准要求编 制而成,它体现了八项质量管理原则,覆盖了 GB/T19001- 2000 标准八个部 分的全部要求,阐述了工厂质量体系的质量方针、目标和质量保证、持续改 进措施,概述了质量体系文件的结构,包括或引用了主要的程序文件。本手册适用于合同条件下,顾客需要证实工厂产品设计、生产、服务提 供合格产品和质量保证能力的场合,适用于第三方认证机构对工厂质量体系 认证的场合,也适用于顾客对工厂的二方认定,同时也是工厂内部质量管理 的纲领性、指导性文件。

2、经审查,本质量手册符合 GB/T19001- 2000 标准要求,符合工厂产品的 科研、生产、销售和服务的具体情况,现予以批准发布,并于 2002年 4月1 日起实施。工厂质量体系各部门的领导和全体员工, 要认真学习 质量手册,严格 执行质量手册,把质量手册的各项规定贯穿于各项质量活动之中,努 力把工厂建设成满足顾客期望和需求的组织,为振兴工厂作出更大的贡献。厂 长:二OO二年四月一日目次前言 11适用范围及质量手册的管理 32引用文件 43术语和定义 44质量管理体系 44.1总要求 44.2文件要求 55管理职责 75.1管理承诺 75.2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75.3质量方针 85.4策划

3、85.5职责、权限与沟通 95.6管理评审 136资源管理 146.1资源提供 146.2人力资源 146.3基础设施 156.4工作环境 157产品实现 16177.2 与顾客有关的过程7.3设计和开发 197.4采购 227.5生产和服务提供 247.6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控制 278测量、分析和改进 288.1总则 298.2监视和测量 298.3不合格品的控制 318.4数据分析 328.5改进 33附录A质量职能分配表 37附录B质量控制程序文件目录 39附图 工厂质量体系机构图 40七一仪表厂是重庆工学院下属的校办企业, 是具有独立二级法人资格的经 济实体。重庆工学院具有60年办学历史

4、,占地500亩(由A、B、C、D4个教学区 组成),由中国国防科工委兵器工业总公司与重庆市共建,隶属于重庆市地方 政府。重庆工学院由 5个二级学院, 9个系部, 18个本科专业, 10个重点实验 室, 30个教研中心组成的教学、科研体系,集合了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在内的正、副教授 250余人(含 30名博士、 4名博士后),讲师、工程师、经济师 近200人的团队,在院长刘兴鼎教授 (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 及其领导班子的带领下, 以材料工程、 机械工程、 信息工程、 电子工程、 金融、 经济、管理等方面的教学、科研实力,创新能力形成的鲜明特色而享誉学界。 学院现有各类学历教育学

5、生 12000余人,有较为稳定的办学经费。重庆工学院七一仪表厂地处重庆市大渡口区渝黔高速公路旁, 占地面积为 12400平方米,工厂现有管理及工程技术人员 16人,高、中级技术工人 32人; 设有市场部、生产部、技术开发部、质量检验部、财务部、机加车间、电装品 车间及厂办公室。拥有生产、检测、实验及调试设备 290余台套;具有自主技 术开发、研制及规模生产的能力; 组织生产的各个环节均有健全的工艺规程和 严格的工艺纪律。 从原材料、 原器件至成品入库, 整个生产流程均有完善的检 测程序和严密的质量控制措施,并实行有效及时的售后服务和信息反馈制度。七一仪表厂目前主要生产高品质汽车电器、 摩托车磁

6、电机系列、 舷外机点 火系统、 摩托车启动电机系列、 摩托车点火线圈、 摩托车电子调压器及摩托车 电子点火器等产品。重庆工学院七一仪表厂的生产经营理念是: “诚信立业、 用心做事”;质量 方针是:“科学管理、规范体系、强化意识、质量为本” 。为进一步提高产品质 量和管理水平,最大限度地满足市场需求,工厂已开展贯彻实施 ISO9001 : 2000 国际质量认证工作。如前所述,七一仪表厂是重庆工学院的校企,背靠高校强大的智力资源、 科研能力和技术支持, 加之办厂二十几年的经营管理经验、 基本综合素质, 七 一仪表厂全员有信心、有能力参与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竞争,与时代合拍、 与市场同步。本质量手

7、册是在采用 GB/T19001-2000 标准,并结合工厂产品生产的 实际情况编制而成的,本质量手册为工厂产品研制、生产、销售、服务提 出了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它覆盖了 GB/T19001-2000 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 标准的所有要求。 它描述了工厂的质量方针、 质量目标、质量管理体系的范围, 为质量管理体系编制的形成文件程序或对其引用, 质量管理体系过程之间相互 作用的表述, 是合同环境下第二方审核、 非合同环境下第三方质量认证和工厂 内部质量管理的依据, 是工厂质量管理体系的纲领性、 法规性文件, 是工厂各 部门和全体员工开展质量活动的行动纲领, 其它质量法规政策和相关文件不得 与本手册相悖

8、。本手册的附录A是手册的附录,为各职能部门质量职能分配表。本手册的附录B是手册的提示附录,为质量控制程序文件目录。重庆工学院七一仪表厂质量体系文件质量手册(编号)1适用范围及质量手册的管理1.1适用范围本手册描述了工厂质量管理体系的过程及其相互作用,提供查询相关文件 的途径。本手册适用于合同条件下,需要证实工厂产品设计、生产、服务提供合格 产品和质量保证能力的场合、第三方认证机构对工厂质量保证能力的质量体系 认证的场合,适用于顾客对工厂的二方认定,同时也适用于工厂内部的质量管 理。本手册覆盖摩托车磁电机点火系列产品、 汽车电器系列产品的研制、生产 和服务全过程,采用了 GB/T19001-20

9、00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标准,没有 删减。1.2质量手册的管理质量手册的编制和审批质量手册由厂办公室组织有关人员编写,管理者代表审核,厂长批准后发布。质量手册的发放质量手册分受控和非受控两种版本,受控版本由厂办公室加盖受控印章, 按分发号登记发放,对内发至工厂领导、管理者代表,各部门领导及从事质量 管理必须使用质量手册的人员,对外发至认证机构。非受控版本发给上级部门 或用作交流。1.2.3 质量手册持有者必须妥善保管,不得遗失、涂改,未经批准不得外借, 调离工作岗位必须将质量手册交还,并办理登记手续。1.2.4 质量手册的修改本手册符合 GB/T19001- 2000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标准要求,

10、并随标 准的修改将作相应的修改。手册的局部修改由各部门提出并填写质量体系文件修改修改通知单 , 经管理者代表审核后,由厂长批准。修改采用换页的方法,但必须作好标识, 并在修改页上作好记录。1.2.5 质量手册的评价厂办公室每年要组织有关部门定期对质量手册的适宜性、 充分性和有效性 进行评价,并提供管理评审,必要时予以修改。1.2.6 质量手册由厂办公室归口管理并解释。2 引用文件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 通过在本文件中的引用而构成本文件的条文。 在标 准出版时, 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 使用本文件的各方应探 讨,使用本文件的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T19001- 2000质量管理

11、体系 要求3 术语和定义本手册等同采用 GB/T19000- 2000质量管理体系 基础和术语的术语 和定义。4 质量管理体系4.1 总要求为实现工厂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持续满足顾客及其他相关方的要求, 工厂按照 GB/T19001- 2000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建立、实施、保持、改进文 件化的质量管理体系,为此要达到以下要求:a) 策划识别工厂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编制相应的质量管理体系文 件并组织实施。b) 各过程的负责部门明确如下,各部门的行政主管即是该过程的第一责任人。过程 1:设计开发过程过程 2:生产过程过程 3:服务过程技术开发部生产部、机加车间、电装品车间市场部4.1.1 各

12、过程的第一责任人负责完成本过程各项任务, 并负责与有关部门协调:a) 明确本过程的输入需求,并与上过程明确接口关系;b) 明确本过程的输出需求,并与下过程明确接口关系;c) 明确本过程的质量分目标及测量;d) 提出本过程的资源需求;e) 提出本过程人员的激励和约束方案;f) 为保证完成本过程的各项任务提出过程的工作程序并实施。4.1.2 过程的实施均有程序文件和第三层次文件,以保证实施。4.1.3 在过程运作中,通过文件的学习、宣传、例会沟通,审核检查、监视和 测量,顾客满意度测量等信息反馈, 获得必要的信息资源, 以支持过程的运作4.1.4 在过程实施中进行监视、测量和分析,采取必要的措施,

13、实现策划的结 果并对过程进行持续改进。4.2 文件要求4.2.1 总则工厂的质量体系文件包括:a) 工厂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b) 质量手册;c) 程序文件;d) 国家法律及本行业法规性文件;e) 第三层次管理制度、规范、办法、记录表格和有关报告。4.2.2 质量手册a) 质量管理体系的范围包括了摩托车磁电机点火系列产品、汽车电器系 列产品设计开发、 生产制造、 售后服务的全过程; 包括了工厂产品科研、 生产、 监督测量、销售和服务的各部门。b) 覆盖 GB/T19001- 2000 标准的全部内容,没有删减。c) 质量体系明确规定编制 19 个程序文件或对其引用, 程序文件的目录见 附录 B

14、。d) 清楚地表达质量体系过程及相互的作用。4.2.3 文件控制质量管理体系所要求的文件要按文件控制程序 、技术文件控制程序 的规定执行,并达到以下要求:a) 文件发布前按规定进行审批,以确保文件充分、适宜、有效;b) 必要时要对文件进行评审,以剔除不适用的条款,增补必要的内容, 进行更新并再次批准;c) 文件更改和现行的修订状态应得到识别;d) 确保在使用处获得适用文件的有关版本;e) 确保文件保持清晰、易于识别;f) 确保外来文件得到识别,并控制其分发;g) 对保留的作废文件要进行适当的标识;4.2.4 记录控制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记录按 记录控制程序 的规定执行, 并达到以下要 求:a)

15、记录应保持清晰、易于识别和检索;b) 记录应有标识、贮存、保护、检索、保存期限和处置的控制 ;c) 记录应能清楚地表明产品满足规定要求的程度以及质量管理体系是否 有效运行,记录保持的时间应满足顾客和法律法规的要求, 与产品寿命相适应。4.2.5 支持性程序文件文件控制程序 技术文件控制程序记录控制程序5 管理职责5.1 管理承诺工厂厂长通过以下活动对建立、 实施和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承诺提供 证据:a) 厂长负责制定和批准工厂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并提供必要的资源。b) 向全体员工传达满足顾客和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的重要性。c) 厂长按规定时间间隔进行管理评审, 具体按管理评审控制程序 进行,

16、以确保适宜的资源及有效的体系,实现质量方针和目标,持续满足顾客要求。5.2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工厂的成功取决于理解并满足顾客当前的需求和未来的期望, 并争取超越 这些需求。5.2.1 工厂领导通过宣传、培训、教育,引导全体员工关注顾客的需求,把顾 客放在心中,以自己良好、规范的工作来满足顾客的要求。5.2.2 在满足顾客要求的同时,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行业规定,并随其 变化而转化,使建立的质量管理体系也随之更新,且符合发展的需要。5.3 质量方针厂长应确保工厂的质量方针:a)体现质量管理八项原则,与工厂发展宗旨相适应,为工厂及各部门质 量目标的制定和评审提供框架。b)通过质量体系文件的发布

17、、会议、培训、教育、宣传、考核等形式, 使员工了解质量方针的含义, 使质量方针的要求转化为每个员工的责任、 追求 和行为。c)包括对满足顾客和法律法规要求、以及对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进行 持续改进的承诺。d)每年的管理评审应对质量方针的适宜性作出评价,并进行相应的修改, 使其持续的适应工厂的发展宗旨,满足顾客和法律法规要求。5.4 策划5.4.1 质量目标厂长应确保工厂的质量目标是可测量的,并与质量方针保持一致,并确 保质量目标在管理层和执行层得到层层展开,各部门应细化落实工厂质量目 标,以确保质量目标的实现。 工厂的质量目标应包括工厂产品要求的一次装机 合格率指标。5.4.2 质量管理体系策

18、划a) 策划时机 下列情况需进行质量策划: 按照质量管理体系标准须建立、改进质量管理体系; 组织的质量方针、质量目标、组织机构发生重大变化; 组织的资源配置、质量管理体系情况发生重大变化; 现有体系文件未能覆盖的特殊事项; 针对具体的产品、项目和合同进行质量策划,并形成质量计划。b) 策划内容 厂长应策划并决定需达到的质量目标及相应的质量管理过程,确定过程 的输入、输出,并作出相应规定;识别为实现质量目标所需的资源配置; 对质量目标的实际完成情况进行检查、评审,寻找与质量目标的差距, 确保持续改进,提高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效率;策划的结果(包括变更)应形成文件并与其它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内容协

19、调一致, 已有的文件内容可被引用, 并根据特殊要求增加新的内容, 应保持质 量管理体系的完整性。5.5 职责、权限与沟通5.5.1 职责和权限 厂长应确保工厂内组织机构的职责、权限得到规定和沟通。5.5.1.1 工厂组织机构 工厂实行二级管理:厂长、副厂长、总工程师为决策管理层,工厂各职能 部门和车间为执行层。工厂组织机构的设置见附图 1。5.5.1.2 职责和权限a)厂长质量职责制定和颁布工厂质量方针和目标, 采取有效措施保证质量方针和目 标的实现;组织建立工厂质量管理体系,组织工厂机构设置及质量职能分配, 保证资源提供;任命管理者代表并赋予相应的职责和权限, 为其有效开展工作提供 必要的条

20、件;组织管理评审,批准发布质量手册;对工厂质量工作、 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有效运行和最终产品质量负完 全责任。b)生产副厂长质量职责负责基础设施、工作环境的控制,采购的控制,生产过程的控制。 对基础设施和工作环境质量、 采购质量, 以及生产过程质量负领导 责任。c)总工程师质量职责负责新品开发和产品改进研制过程的控制, 技术类文件的控制, 统 计技术运用的控制。组织贯彻落实国家和行业的质量政策、法规;负责工厂质量活动计划的审批,管理评审的组织,工厂质量立法、 预防控制、组织协调、监督考核的组织管理;对研制质量、 技术类文件控制质量, 以及统计技术的运用质量负领 导责任。对工厂质量工作, 质量管理体

21、系持续有效运行和产品质量负领导责任。d)销售副厂长质量职责负责与顾客有关过程、产品防护和服务的控制。 对顾客有关过程、产品防护和服务的质量负领导责任。e)厂办公室质量职责负责管理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文件, 具体组织工厂机构设置及其 职责权限的编制,具体组织管理评审会议,负责管理评审的记录。负责工厂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人员培训。 对分管条款的质量负组织责任。f )质量检验部质量职责负责工厂质量工作年度计划、 中长期规划的组织编制及实施, 工厂 计量管理, 产品的监视和测量, 产品质量事故的组织处理, 以及质量改进的监 督管理。负责工厂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 组织质量管理体系的内审及持续改 进。对工

22、厂质量工作及分管条款的质量负组织责任。g)技术开发部质量职责负责新品开发的策划、设计、验证、确认以及分阶段的评审,供方 的考察,技术类文件、图纸资料、工厂内外标准等的归口管理。对新品研制质量和分管条款的质量负组织责任。h)生产部质量职责负责工厂商品计划和生产设备维护保养计划的编制和组织实施, 负 责工作场所、 环境条件、生产过程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 负责顾客财产的管理。负责工厂物资采购及外协管理, 供方的选择及评价, 外购器材的仓 储管理。对分管条款的质量负组织责任。i)市场部质量职责负责工厂与顾客有关的过程、工厂产品服务的管理。 对分管条款的质量负责。j )财务部质量职责负责工厂质量管理体系

23、财力资源的提供; 负责产品的核价工作和提供与质量有关的财务报告; 开展质量成本分析;对分管条款的质量负责。k)车间质量职责负责工厂各项规章制度的组织实施, 贯彻执行工厂质量目标, 具体 执行工序质量控制,在制品管理,生产现场管理,工作环境管理,产品标识和 可追溯性管理。对生产产品的制造质量负责。5.5.2 管理者代表 工厂厂长在其管理层指定一名管理者为管理者代表,无论其在其他方面 的职责如何,应具有以下职责和权限:a)确保工厂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得到建立、实施和保持;b)向工厂厂长报告工厂质量管理体系的业绩和任何改进的需求;c)确保在工厂内提高满足顾客要求的意识;d)负责就质量管理体系有关事

24、宜的外部联络。5.5.3 内部沟通5.5.3.1 工厂采用文件发布和传递、办公会、各专业例会、专题协调会、培训 教育、质量信息等方式进行内部沟通,达到相互了解,相互信任,实现全员参 与。5.5.3.2 工厂采用文件传递、现场办公、检查、审核、信息通报、质量信息反 馈等形式加强与各部门的沟通,以保持步调一致。5.6 管理评审5.6.1 总则 管理评审由厂长主持,对工厂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有效性, 以及质量管理体系和质量方针、目标改进的机会和需要作出评价。管理评审应纳入工厂的年度质量工作计划, 通常每年进行一次, 评审时间 间隔不超过 12 个月。当市场需求、顾客抱怨、工厂组织机构发生重

25、大变化或 发生重大质量事故,厂长认为有必要时,由厂长决定适当增加。应保持管理评审的记录,包括:评审通知、会议签到、会议原始记录、评 审报告、改进措施实施计划等。5.6.2 评审的输入包括以下内容:a)工厂内、外体系审核结果,由质量检验部提供;b)顾客满意与否及与顾客沟通的结果,由市场部提供;c)过程和产品监视和测量的结果,由质量检验部提供;d)对产品要求和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的符合性有重大影响的纠正和预防措 施的实施状况,由各实施部门提供;e) 对以往管理评审的改进措施实施情况的验证结果,由质量检验部提供;f)对可能影响质量体系变更的情况,由质量检验部提供;g) 有关改进的建议,由建议部门提供。5

26、.6.3 评审的输出包括以下内容:a) 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过程有效性评价意见及改进措施;b) 与顾客要求有关的产品质量符合性评价意见及改进措施;c) 资源配置符合性的评价意见及优化措施。质量检验部负责对改进措施进行跟踪管理和效果验证。5.6.4 支持性程序文件管理评审控制程序6 资源管理6.1 资源提供工厂厂长策划确立并提供以下方面所需的资源:a) 实施、保持、改进质量管理体系,必要时进行资源补充和更新;b) 实现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以满足顾客的要求,增强顾客满意。6.2 人力资源6.2.1 总则通过教育培训, 使全体员工熟悉和掌握岗位工作所需的服务意识、 专业知 识及操作技能和经验,确保从事影响

27、产品质量工作的人员是能够胜任的。6.2.2 能力、意识和培训a) 各部门负责人识别各项活动过程,对人员进行分类,提出各类人员的 能力要求,并按岗位要求配置和聘用合适的人员。b) 厂办公室会同各部门提出各个岗位人员的能力要求,并根据员工所受 教育的程度、工作经历、业务技能等结合工作需要有计划的进行各类教育培训, 以提高他们的质量意识、 业务水平和操作技能。 培训的方式可以是自学, 专题教育培训,训练等c) 每次培训后对培训的有效性进行考核、评价,评价是否达到培训计划 所预期的目标, 培训人员是否具备相应的能力, 对评价未达到预期要求的培训 活动和培训对象,应进行再培训等后续措施,以保证培训质量和

28、有效性。d) 通过教育培训,使员工意识到所从事的质量活动对满足顾客和国家法 律法规要求, 对工厂的发展至关重要, 促使其立足本职岗位, 积极投入参与质 量管理,为实现工厂的质量方针、质量目标作出贡献。e) 厂办公室应建立、保持每位员工的教育、培训经历、岗位技术认可的 记录和档案。6.3 基础设施6.3.1 工厂基础设施包括: 工作场所,包括厂房、办公场所、销售服务场所等; 工作用具,包括设备、工装、车辆、计算机和网络等; 辅助设施,包括复印机、空调、办公用品、通讯设施等;6.3.2 基础设施的提供 各使用部门根据工作的要求提出基础设施申请要求; 厂办公室根据实际需 要及工厂发展需要进行审核,报

29、工厂领导批准后实施。6.3.3 基础设施的维护基础设施的日常维护由各使用部门负责; 设备的管理和维护由生产部归口 管理,各使用部门进行日常保养。6.4 工作环境 工厂对产品质量有影响的环境应进行控制, 对产品质量有影响的因素可包化学因素以及人的行为、心理等,工厂应对影响因素进行识别和管理, 以使产 品符合要求保持良好的工作环境。6.5支持性程序文件培训工作管理程序设备管理程序7产品实现产品实现过程图:资源提供质量目标顾客满意度分析J1产品卿策划顾客疡通Q与产品有关宴求评审.签订产品台同设计和开发 V生产、销售、服务监视和测量 装置控顾客憲见“碍7.1产品实现的策划工厂应对产品实现所需的过程进行

30、策划。策划时应确定以下方面的内容:a)产品的质量目标和要求,由质量检验部提出,总工程师审批。b)针对产品确定过程、文件和资源的需求:产品的策划和开发以及研制过程的策划、 产品工艺设计的策划由技术 开发部提出,总工程师审批;采购及生产过程的策划由生产部提出,生产副厂长审批。c)产品所要求的验证、确认、监视、检验和试验活动及产品接收准则: 产品策划、开发及研制过程应确定分阶段的评审、验证和确认活动; 产品采购过程应确定验证活动;产品生产和服务过程应确定监视和测量活动;产品交付前应确定检验和试验活动; 上述活动都应确定产品的接收准则,由技术开发部提出,总工程师审批。d)产品实现过程的记录: 产品实现

31、的各个部门应控制证实过程及其产品满足要求的记录。 以上要求均应以文件形式进行流转,作为产品实现上述过程的依据。 针对特定产品、 项目和合同,通常以质量计划的形式对其质量管理体系的过程(包括产品实现过程) 和资源作出规定。 质量计划由质量检验部负责编制, 并经技术开发部、生产部、厂办公室、市场部、财务部会签后,由管理者代表 审批。7.2 与顾客有关的过程7.2.1 与产品有关的要求的确定市场部应对与产品有关的要求进行确定。 确定与产品有关的要求有以下几 个方面:a)顾客明示的规定要求, 包括产品固有质量特性和产品交付及交付后活动 的要求;b)顾客虽然没有明示,但规定的用途和已知的预期用途所必需的

32、要求;c) 与产品有关的法律法规要求;d) 工厂确定的任何附加要求。7.2.2 与产品有关的要求的评审7.2.2.1 市场部应组织对与产品有关的要求进行评审。 通过评审达到以下要求:a) 确保准确理解了顾客要求(含顾客明示和隐含要求及法律法规要求) , 特别是供需双方对合同或订单理解不一致的要求得到解决。b) 与以前表述不一致的合同或定单的要求已予解决;c) 工厂有能力满足规定的要求。7.2.2.2 评审的时机应当在工厂向顾客作出提供产品的承诺之前,在合同环境 下,应在提交标书、接受合同或定单及接受合同或定单的更改之前。7.2.2.3 评审结果及评审所引起的措施应予以记录和保持。7.2.2.4

33、 若顾客提供的要求没有形成文件,工厂在接受顾客要求前应对顾客要 求进行确认,如电话订货、市场零售等。7.2.2.5 若产品要求发生变更,除在接受合同或订单的更改前对变更后的产品 要求进行评审外, 工厂还应对规定有关产品要求的文件进行相应的更改, 并将 变更信息及时传达到工厂各有关部门, 确保相关文件得到修改, 确保相关人员 知道已变更的要求。当产品要求发生变更影响到顾客要求的时候, 其相应的修改应征得顾客的 同意。7.2.3 顾客沟通 市场部应确定并实施与顾客沟通的有效安排,通过走访、开专题会、填写调查表等方式,就以下几个方面内容与顾客进行沟通:a) 在向顾客作出提供产品的承诺之前,对有关产品

34、要求的信息与顾客进 行沟通,以便正确理解顾客的要求;b)对顾客的问询、合同或订单的处理,包括对其修改进行沟通,使顾客 了解工厂所确定的产品要求及实施情况;c)向顾客提供产品后,工厂要收集顾客对产品的反馈信息,包括抱怨(含 投诉和意见)。d)在产品实现的过程中工厂应不断地征求顾客的意见和要求,在理解顾客的要求上取得进一步的认识和共识, 同时,经常向顾客通报产品要求实现的 情况,以便得到顾客的理解、支持和帮助。7.2.4 支持性程序文件销售合同评审程序7.3 设计和开发7.3.1 设计和开发策划7.3.1.1 技术开发部负责产品设计开发策划的控制。7.3.1.2 在进行设计开发策划时,应确定以下方

35、面内容:a)根据产品特点、工厂能力和以往经验,明确划分设计开发过程的阶段, 规定每一阶段的工作内容和要求。b)对设计和开发各阶段实施监控,具体所实施的监控的活动应根据每个 阶段的特点和任务确定所采取的活动, 明确规定在每个设计开发阶段尚需开展 的评审、验证和确认活动(含活动时机、参与人员和要求) 。c)明确各有关部门和人员在参加设计开发活动中的职责权限,明确规定 参与设计开发活动的不同部门或小组之间接口关系的衔接要求, 信息交流方式 和职责分工, 确保有效的沟通。 在沟通过程中, 有关信息的传递一般应形成文 件并经过审查批准。7.3.1.3 策划的输出以设计开发计划书的形式出现。当发生设计要求

36、变更 和情况变化时,必须修改和更新策划的输出。设计和开发输入7.3.2.1 技术开发部在进行设计和开发输入时, 应建立在与产品有关要求确定的 基础上将要求更加具体化, 并转化为可验证的特征。 设计和开发输入应包括以 下方面的要求:a)产品的功能和性能要求;b)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如:安全和环保要求;c)以前类似的设计,包括工厂自行设计的和他人类似设计提供的适用的 信息;d)其它所必需的要求,如:环境条件、接口要求和采用标准等。7.3.2.2 技术开发部应组织对设计开发输入进行评审,以确保输入的依据是充 分,与产品有关的要求是适宜的、完整的、协调的。评审中应澄清和解决不完 整的、含糊或矛盾的要求

37、,以确保输入是充分和适宜的。7.3.2.3 应保持设计开发输入确定后的记录。7.3.3 设计和开发输出7.3.3.1 设计开发输出应以能够针对设计开发输入进行验证的方式提出,以便 证实设计开发输出满足设计开发输入的要求。7.3.3.2 设计开发输出应满足以下要求:a)其内容应满足设计开发输入的要求;b)应给出采购产品的明确要求: 给出采购的信息如外购件明细, 明确采购 产品的要求; 给出生产和服务提供表述产品特性和实现过程规范等信息 (一般 包括产品图样、技术条件、过程规范等) ;c) 其内容应包含或引用产品接收准则;d) 规定产品的安全特性和产品正常使用的操作规则、 物理参数以及环境的 要求

38、等。必要时还应规定常见故障的判断和处置方法。7.3.3.3 设计开发输出通常以图样、产品规范、说明书等文件形式出现。在设 计开发输出文件发布前应经过总工程师审批。7.3.4 设计和开发评审7.3.4.1 技术开发部应按照设计开发计划的安排对设计和开发进行系统的评 审。7.3.4.2 在不同阶段,设计和开发评审的范围、内容要求、方式等可有所不同, 但其目的必须是:a) 对本阶段设计成果满足产品质量要求的能力作出评价;b) 识别和发现设计中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必需的措施,以期有效解决。7.3.4.3 与设计开发阶段有关的职能部门代表都应参加评审。7.3.4.4 评审结果及评审决定采取的措施应予以记

39、录并保持。7.3.5 设计和开发验证7.3.5.1 技术开发部应按照设计开发计划的安排,对设计开发输出是否满足输 入要求进行验证。7.3.5.2 验证的方式可以是:a) 样机检测;b) 与已证实的类似设计比较;c) 试验和演示;d) 变换方法进行计算。的任何问题以及采取的相应措施应予以记录并保持7.3.6 设计和开发确认7.3.6.1 技术开发部应按照设计开发计划的安排,对设计开发的产品是否满足 规定的使用要求或已知的预期用途的要求进行确认。7.3.6.2 确认一般应在成功的设计和开发验证之后, 产品交付或实施之前进行。7.3.6.3 保存设计开发确认结果的记录。对确认过程中暴露的问题应采取必

40、要 的措施,并保存记录。7.3.7 设计和开发更改的控制7.3.7.1 设计和开发的更改主要指对已经评审、 验证或确认的设计结果的更改。 更改应予以记录, 更改的记录应表明更改前和更改后的情况, 以及更改的理由 和实施更改的人员,以便进行追溯。7.3.7.2 当设计和开发的更改影响到产品要求时,对设计和开发的更改按原产 品设计和开发的评审、 验证和确认的要求, 在正式实施前对产品更改后的预期 的效果进行评审、验证和确认。更改在实施之前应得到批准。7.3.7.3 更改的评审结果及对批准的更改的实施应予记录。特别是对在更改评 审中提出的对产品的组成部分和交付的产品有影响而采取的措施的实施应予 以记

41、录和保持,确保更改到位。7.3.8 支持性程序文件设计和开发控制程序7.4 采购7.4.1 采购过程7.4.1.1 生产部负责供方选择、评价的控制和采购产品的控制。取不同的控制方法。这些影响如下:a) 对本工厂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的影响;b) 对本工厂产品加工和服务过程实现后的影响。7.4.1.3 生产部应制定选择、评价和重新评价供方提供产品能力的准则,并依 据准则组织对供方提供产品的能力进行评价和选择供方。7.4.1.4 评价结果和评价引起的必要控制措施应予以记录并保持。7.4.2 采购信息7.4.2.1 采购信息应清楚准确地表达拟采购产品的要求。适当时包括:a) 有关产品、程序、过程和设备的

42、批准要求;b) 有关产品提供的程序性要求;供方提交产品的程序供方生产或服务提供的过程要求供方设备方面的要求c) 有关供方人员资格的要求;d) 有关供方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7.4.2.2 采购信息在与供方沟通前,应对采购信息的充分和适宜性进行审批。7.4.3 采购产品的验证7.4.3.1 采购产品由生产部提交给质量检验部验证。验证可采用如下方式:a) 在供方现场检验;b) 按采购产品的采购要求进行进货检验;c) 查验供方提供的合格证据。7.4.3.2 当工厂或其顾客拟在供方的现场实施验证时,生产部应在采购信息中 对拟验证的安排和产品放行的方法作出规定。7.4.4 支持性程序文件采购控制程序7.5

43、 生产和服务提供7.5.1 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控制7.5.1.1 生产部负责工厂产品年度生产计划的策划并组织实施。产品生产应在 受控条件下进行,这些受控条件为:a) 生产现场需有产品图纸和工艺技术资料等指导生产用的表述产品特性 的信息;b) 关键工序有作业指导书或质量检验规范;c) 生产中使用的设备都是适宜的, 并有计划地进行维护和保养, 确保规定 的设备能力;d) 配置和使用对产品特性及过程特性参数变化的连续监视和测量的设备, 以便通过修正和调整等措施将这些特性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e) 对产品特性形成的过程实施监视和测量, 确保过程的输出满足规定的要 求。监视和测量的内容包括:产品特性测量的监

44、视、操作人员资格、生产过程 和工作环境等;f) 产品未经检验和试验合格不得放行。7.5.1.2 市场部负责工厂产品售后服务计划的策划并组织实施。售后服务计划 应在受控条件下实施,这些受控条件为:a) 产品交付给顾客应按规定的交付方式和交付日期;b) 产品交付后的服务包括产品“三包”期内的维修、接受顾客的问询等。7.5.2 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的确认到输入的要求, 其缺陷可能在后续的生产、 产品使用或服务交付后才显露的特 殊过程进行确认。7.5.2.2 确认应证实特殊过程实现策划预期结果的能力。7.5.2.3 应根据特殊过程及其所形成的产品特性的特点,明确规定过程确认的 内容,适时可采用:a) 对

45、过程的评审和批准所规定的准则;b) 设备能力的认可和人员资格的鉴定;c) 使用特定的方法和程序;d) 确认时的记录内容要求;e) 再确认的条件与方法。7.5.3 标识和可追溯性7.5.3.1 生产部应采用适宜的方法,对产品实现全过程中的采购产品、中间产 品和成品进行标识和控制。7.5.3.2 当监视和测量对识别产品状态有要求时,质量检验部应对产品状态进 行标识和控制。产品状态可分为:a) 检验合格;b) 检验不合格;c) 待检验;d) 待处理。7.5.3.3 在有可追溯性要求的场合,应控制并记录产品的唯一性标识。7.5.3.4 对于批量生产的产品需实施批次管理,包括对原材料以及热处理加工 的批

46、次的管理。要按批次生产建立工序流转卡,用于详细记录投料、加工、装 配、调试、检验的数量、质量、操作和检验人员,并按规定保存。产品质量检验记录中应记载产品的批次标记,并保持一致。 按建立的工序流转卡应能追溯产品交付前的情况和交付后的分布和场所。7.5.4 顾客财产7.5.4.1 当合同要求,顾客的财产由本工厂控制和使用时,工厂生产部负责顾客财产的专门标识、接收时的验证、贮存和使用时的保护和维护。7.5.4.2 顾客财产包括:a) 顾客提供的构成产品的部件、组件或原材料;b) 顾客提供的用于修理、维护或升级的产品;c) 顾客直接提供的包装材料;d) 供工厂产品实现过程中使用的顾客财产,如:工具、设

47、备、图样资料、计算机软件等。7.5.4.3 顾客财产的控制要求a) 对顾客提供的财产要加以标识和识别, 要有明显的标志或隔离存放, 防 止与工厂的财产相混淆。b) 对顾客提供的财产按其提供的质量证明文件进行验证,包括产品的标识、外观、数量,特别要注意产品在运输过程中容易造成的损坏。c) 对顾客提供的产品要按产品防护的要求提供防护, 以防止产品的损坏或变质。d) 当顾客提供的财产有定期维护要求时应按规定进行维护保养。7.5.4.4 当顾客财产发生丢失、损坏或发现不适用的情况时,必须加以记录, 并向顾客报告,工厂无任何处理权。7.5.5 产品防护7.5.5.1 产品防护的范围为采购产品、中间产品、

48、成品和包装7.5.5.2 产品标识按 标识和可追溯性要求对产品进行标识, 产品的标识应清晰、 醒目、 牢固。7.5.5.3 产品搬运a) 生产过程中,生产部应提供转运产品的运具,确保转运产品不被损坏;b)产品提交给顾客,市场部应负责采取合适的搬运方式,使产品质量不受 损坏。7.5.5.4 产品的包装市场部应根据运输、 贮存的要求以及顾客的要求对产品进行包装, 以确保 产品包装符合要求。7.5.5.5 产品的贮存a) 生产部应在适宜的贮存环境贮存采购的产品及工厂中间产品, 并采取有 效的措施管理采购产品及中间产品,以防止产品损坏、变质或误用;b) 市场部应对贮存的成品进行有效的管理, 按适宜的间

49、隔检查库存产品状 况,防止产品损坏。7.5.5.6 产品的保护在产品质量形成和交付到合同指定地点期间, 各责任部门应对流经本部门 的产品采取保护措施如防潮、 防震、防锈、防静电等隔离措施, 防止产品损坏。7.5.6 支持性程序文件生产和服务提供控制程序 ; 搬运、储存、防护控制程序 ;仓库管理程序7.6 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控制7.6.1 技术开发部确定生产过程中需要进行的监视和测量活动、监视和测量活 动的要求以及完成监视和测量活动的装置。7.6.2 现场使用的监视和测量装置必须具有与测量要求相一致的测量能力,使 用单位应通过定期校准、 维护、正确调整、妥善贮存等控制措施保持这种能力。7.6.3

50、为确保结果有效,应对测量设备进行控制:a) 已建立国际或国家测量基准的, 应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校准或检定。 无 国际或国家测量基准的, 应自行建立检定或校准规范, 实施检定或校准并予以 记录。b) 使用时需调整的测量设备, 要进行调整或再调整, 以确保设备在使用时 完全可靠。c) 对校准状态需进行标识,当有期限控制要求时,应能识别有效期。d) 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测量设备调整时偏离校准状态。e) 采取防护措施,防止测量设备在搬运、维护和贮存期间损坏和失效。7.6.4 当发现测量设备不符合要求时,测量设备使用部门应对该测量设备此前 测量结果的有效性进行评价, 确定对产品质量的影响程度, 并对该测

51、量设备采 取校准、修理或报废等措施,对任何受影响的产品采取追回重新测量等措施。 校准和验证结果应予记录并保持。7.6.5 当计算机软件用于规定要求的监视和测量时应进行控制, 在初次使用前, 应组织有关部门或专家对其满足预期用途的能力进行确认, 必要时定期进行再 确认。7.6.6 支持性程序文件测量和监控装置控制程序8 测量、分析和改进8.1 总则8.1.1 质量检验部应按照以下方面的目的实施监视、测量、分析和改进过程。a) 证实产品的符合性;b) 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符合性;c) 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8.1.2 为确保实施监视、测量、分析和改进过程的有效性,质量检验部应对这 些过程进行

52、策划。 策划的内容包括监视、 测量、分析和改进活动的项目、 内容、 方法、频次和必要的记录,策划的结果应形成文件。8.1.3 策划还应包括对统计技术在内的适用方法及其应用程度的确定。8.2 监视和测量8.2.1 顾客满意8.2.1.1 市场部负责监视顾客满意程度方面的信息。这些信息包括:a) 对本工厂产品质量、交付和服务方面的意见;b) 顾客的需求、定货量的变化;c) 市场信息(包括竞争对手的信息) .8.2.1.2 信息收集的方式:a) 接受顾客的投诉和抱怨;b) 使用调查表收集信息,走访顾客,进行市场调研;c) 收集消费者组织、媒体及行业组织的报告。8.2.1.3 市场部负责顾客信息的统计

53、分析,并利用这些信息,确定顾客满意程 度的趋势,找出与本工厂目标和竞争对手的差距,归纳自身工作存在的问题, 评价工厂质量管理体系业绩。8.2.1.4 对顾客信息的统计分析资料, 作为工厂有关单位进行持续改进的依据。8.2.2 内部审核8.2.2.1 质量检验部应编制程序文件, 按策划的时间间隔实施定期的内部审核, 以确定质量管理体系是否符合规定的要求, 是否得到有效实施与保持。 程序应 包括:a)审核方案的策划(含确定审核的频次、目的、准则、范围等) ;b)审核的职责(含审核人员的资格、审核组组成和分工,审核员不应审核 自己的工作等);c)审核公正性和客观性的要求;d)审核的实施(包括审核准备

54、、审核计划、审核方法、现场审核的程序及 规定等);e)报告审核结果(含审核发现和审核结论) ;f)对受审各部门的要求, 确保及时采取纠正措施, 以消除发现的不合格及 原因;g)跟踪活动,即对纠正措施的验证及验证结果报告的要求;h)保持记录的要求,一般应保存审核方案策划结果、审核计划、现场审核 记录、审核结果(不合格报告及审核报告) 、纠正措施及验证报告等;i)审核结果要作为管理评审的输入。8.2.2.2 审核方案的策划,原则上工厂每年组织一次内审。当体系运行问题较 多时,可适当增加内审次数。过程的监视和测量8.2.3.1 质量检验部负责工厂质量管理体系各个过程的监视和测量,以证实各 个过程实现

55、所策划结果的能力。厂质量管理各个过程的监视和测量通常采用内部审核和质量检查的方法。8.2.3.3 当过程监视和测量反映出过程未能达到预期结果时,责任部门应采取 纠正和纠正措施,以消除过程中引发不合格的原因。8.2.3.4 判断过程监视和测量方法是否适宜、解决过程不合格的纠正措施是否 有效,应以产品的符合性和过程的有效性为依据。8.2.4 产品的监视和测量8.2.4.1 质量检验部负责工厂产品(包括原材料、外购件和成品)的监视和测 量,以验证产品要求已得到满足。8.2.4.2 技术开发部在策划工厂产品实现过程中,应明确监视和测量的阶段, 以及监视和测量的要求。8.2.4.3 质量检验部应根据产品

56、验收技术条件要求编制检验规范,以作为产品 监视和测量的依据。8.2.4.4 执行监督和测量的人员应具备资格,并经部门领导授权。8.2.4.5 质量检验部门应保持符合接收准则的监视和测量记录。8.2.4.6 产品的放行和交付应在完成所规定的各个阶段的监视和测量,而且结 果符合规定的要求后进行。 如特殊情况必须经总工程师批准, 并得到顾客的批 准产品才可放行。8.2.5 支持性程序文件 顾客满意测量控制程序 内部审核管理程序过程和产品的监视和测量程序8.3 不合格品控制8.3.1 质量检验部应编制程序文件,明确规定不合格品控制活动和不合格品处置的有关职责和权限,以防止不合格品的非预期使用和交付。8

57、.3.2 在产品实现、交付、监视和测量过程中,发现产品不合格,发现人员应 采取措施对不合格品进行标识,并报告,由不合格品评审人员处置不合格品。8.3.3 规定不合格品评审人员的职责和权限,按规定的职权对不合格品进行审 理,确定处置意见,并对是否要进一步采取纠正措施提出要求。8.3.4 不合格品的处置宜采用以下一种方式或几种方式:a)采取返工等措施,消除不合格;b)经有关授权人员批准,让步使用、放行或接收不合格品;c)改变使用方式或用途,如降级使用或报废,避免不合格品原预期的使用 或应用。8.3.5 应保持不合格品的控制记录,包括:不合格品性质(含不合格的情况、 类别属性)、处置情况和让步批准的

58、记录。8.3.6 纠正后的产品(含经返工、返修的不合格品)应再次验证其符合性。8.3.7 在产品交付和开始使用后发现不合格品时,市场部应采取适当的措施予 以解决,所采取的措施应与不合格造成的影响或潜在影响的程度相适应。8.3.8 不合格品评审结论仅对当时评审的不合格品有效,不能作为以后评审不 合格品的依据,也不影响顾客对产品的判定。8.3.9 支持性程序文件不合格品控制程序8.4 数据分析8.4.1 为评价工厂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和有效性,工厂有关部门应收集相关 数据,并采用适当的统计技术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 数据分析资料应提供给质 量检验部。a) 质量检验部负责收集和分析采购产品和成品的监视

59、和测量数据以及工 厂质量管理体系各个过程的监视和测量数据;b) 生产车间在线检验人员负责收集和分析产品实现过程的监视和测量数 据;c) 市场部负责收集和分析市场状态、 竞争对手产品和过程情况、 顾客抱怨 和服务情况方面的数据。8.4.2 质量检验部汇总有关部门数据分析资料。数据分析的结果应能提供以下 方面的信息:a) 顾客满意程度的信息,满意程度的变化趋势及主要不满意的地方;b) 与产品要求的符合性的信息,满足要求的情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c) 过程能力和过程运行状况及变化趋势、 产品特性的现状与水平、 发展的 趋势是否需要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d) 供方产品质量情况相关信息;8.4.3 数据分析

60、的结果应作为评价工厂质量管理体系的证据,作为管理评审的 输入和持续改进的依据。8.4.4 支持性程序文件数据分析程序8.5 改进8.5.1 持续改进工厂各部门应从以下方面进一步寻找改进机会, 并采取适当的方式, 持续 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a) 工厂质量方针的建立与实施,营造一个激励改进的氛围与环境;b) 确立质量目标以明确改进的方向;c) 通过内部审核、监视和测量、数据分析发现不足,不断寻求改进的机会,并作出适当的改进活动安排;d) 通过管理评审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评价, 提出新的、 更高的改进目标和 改进决策;e) 实施纠正、预防措施以及其他适用的措施实现改进。8.5.2 纠正措施8.5

61、.2.1 质量检验部应编制程序文件,规定以下方面的要求:a) 识别和评审需要采取纠正措施的不合格问题;b) 通过分析,确定不合格的原因;c) 评价确保不合格不再发生的措施的需求;d) 确定并实施所需的纠正措施;e) 跟踪并记录所采取的纠正措施的实施情况及结果;f) 对所采取的纠正措施的效果进行评价。8.5.2.2 不合格的识别a) 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方面的不合格有:内部审核发现的不合格外审发现的不合格b) 产品质量方面的不合格有:过程监视和测量发现的不合格产品监视和测量发现的不合格产品售后发现的不合格 顾客抱怨c) 其它方面的不合格有:数据分析输出的不合格管理评审输出的不合格国家行检发现的不合格8.5.2.3 不合格的评审a) 质量检验部对以下不合格进行评审, 并责成责任单位进行不合格原因分 析、制定并实施纠正措施,防止不合格再发生。质量管理体系内审和外审发现的不合格;数据分析、管理评审输出和国家行检中关于质量管理体系方面的不 合格过程监视和测量发现的不合格b) 不合格品评审组织对产品监视和测量以及售后发现的不合格品进行评 审,评审应坚持“原因不清不放过,责任不明不放过,措施不落实不放过”的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