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刘林洋微格教案

上传人:靓*** 文档编号:58353724 上传时间:2022-02-2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1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小学语文刘林洋微格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小学语文刘林洋微格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小学语文刘林洋微格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刘林洋微格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刘林洋微格教案(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微格教案教师姓名:刘林洋单位:北京市昌平第二实验小学语文年级五年级教材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课题泊船瓜洲主要技能以讲解为主伴有适时提问。前期分析教材分析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主题是思乡,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读书体会作者对家乡思念的真挚情感。泊船瓜洲作为古诗词二首的第一首正是一首情意绵绵、含蓄悠远的思乡之诗,表达了作者对家乡深深的思恋和热爱。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能读懂本诗大意,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但对诗人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并不能准确把握和理解。课标分析根据五年级学生的基础特点,参照新课标要求,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为主。突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要求。主要

2、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组织、引导者,采用情境设置法,以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讨论为主。教学目标1 .理解古诗意思,结合写作背景,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并能有感情的朗读古诗。(教学重点)2 .体会“绿”在表情达意中的作用。(教学难点)核心问题作者在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问题链1 .初读古诗,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不懂的2 .你怎么理解“绿”的意思3 .王安石通过“绿”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讲解1.通过讲解法让学生了解写作背景,并理解古诗的意思目标及方2.通过小组合作体会重点字词在表达中的作用。法3.通过诵读法让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古诗体会作者情感。教学部分案例教学课题5.泊船瓜洲学科年级五年级教学时间10分钟

3、教学目标1 .理解古诗意思,结合写作背景,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并有感情的朗读古诗。2 .体会“绿”在表情达意中的作用。时间教师的教学行为学生学习行为教学技能要素提出问题:作者通过泊船瓜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学生思考。提问技能(出示核心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走进古诗)一、初读,体会思乡之情。(一)整体感知,品思乡情。理解式提问(让学1.提问:学生汇报初读感生在理解的基础30秒通过自主学习你从诗中读懂了什么受。上体会作者的情(预设:读懂了王安石的家乡在钟山,感,主要解决问题读懂了思乡之情。)齐读,读出思乡之链的第一个问2.引导学生齐读,初步体会思乡之情情。题。)(二)再读占诗,知家近。1.提问:学生感受离

4、家之理解式提问(让学2分钟谁还读懂了什么呢近生在理解的基础(预设:通过“一水”“只隔”体会学生诵读,体会离上说出诗中地点出瓜洲与王安石的家乡钟山近在咫家之近。的位置关系,为体尺。)学生根据位置关会情感做铺)2.指导朗读,体会离家之近。系图,理解思乡之(三)理解诵读,懂诗情。情。适时性提问(继续1.看图悟情,教师通过位置关系图,学生齐读,匕步追问,理解古诗中引导学生体会诗人思乡心切之情。体会思乡之情。所蕴含的思乡之2.引导齐读,感悟思乡之情。情)3.教师小结。二、研读“绿”字,品味报国之志。(一)教师补充介绍土安土及王安石变叙述式讲解(突破1分30秒法的相关资料。本课难点,结合写1.质疑:作背景

5、,引出本课我们从诗中读懂了如此多的内容,体会学生提出不懂问难点“绿”的含到了诗人的思乡之情,那你还有没有没题。义)读懂的地方呢1分钟2分钟2 .你不懂王安石为什么不回家那谁能结合搜集的相关资料来介绍一下呢3 .教师补充资料介绍写作背景。(二)解读“绿”字1 .提问:明明思乡心切,明明归心似箭,明明家乡近在咫尺,听了介绍,说说王安石为什么/、回家(引导学生理解王安石的理想与抱负)2 .过渡:思念家乡但却心怀抱负,正因如此,王安石在表达自己内心复杂情感之时,想之又想,思之又思,斟字酌句,甚至单单一个“绿”字就换了十几次之多。3 .小组交流体会“绿”的意思。(1)小组合作进行交流:你们怎么理解“绿”

6、的意思(2)指小组发表自己的见解。4 .提问:王安石通过“绿”表达了怎样的情感5 .教师小结:他想化作一缕春风吹绿整个北宋的政坛,让大宋的王朝繁荣昌盛!学生倾听。学生借助资料理解士安石为什么/、回家。学生倾听,理解体会。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理解“绿”的意思。学生深入理解“绿”的含义,体会诗人内心的报国之志,爱国之情。三、融情诵读,抒发心中之情。(一)引读“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理解式提问(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体会“王安石心中的理想抱负,为解决问题链的后两个问题做铺垫。)理解式提问(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体会“绿”的表意及深层意思,主要解决问题链的后两个问题)1分钟时照我还。”1 .静静的夜里,

7、王安石想到家人,只得对着春风道“一一”2 .他心系着国家,为北宋王朝带来一丝绿色,不禁脱口而出3 .他知道前路坎坷,仕途多艰,又觉希望充斥于胸襟,高声诵道“”学生齐诵,体会情感。描绘式讲解(用优美的语言引读,让学生有感情地吟诵并达到体会作者的情感并后感情的诵读的教学目标。)(二)范读学生带着理解齐1.教师范读。诵全诗,深入体会30秒2.引导齐诵。作者情感。3.教师小结透过这首诗我们读懂了王安石的思乡之情、爱国之志,他为我们留下了这千古流传的泊船瓜洲。反思:宝剑有锋需磨砺,且当枕戈待明朝作为一名刚刚踏入工作岗位不久的青年教师来说,能有机会参与到这种规模的比赛中,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幸运,更是一个能够

8、快速提升自己的巨大机遇。在准备比赛的过程中,一次次的磨练加深了我对教育教学的理解,更让我对课堂,对如何讲解授课有了全新的理解。教师要想为大家呈现一节精彩的课就一定要有扎实而又精彩的教学设计,因此教学设计环节的设置直接关系到了教师在课堂上能否完成自己的教学目标弁达到自己预期的教学效果。这次比赛之前我时刻都在思考自己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并不断进行调整与修改,不断地实践应用,力图使教学设计更加符合教学需求,做好预设尽可能的应对课堂上所出现的各种思考与疑问,完成教学目标达到预期的课堂的效果,比赛中也确实达到了自己预期的要求,达到了理想中的课堂效果。核心问题是引领课堂的重中之重,也是课堂的中心,整节课的

9、所有问题链的设置都要紧紧的围绕核心问题,这样才能使课堂重点突出,各个环节紧密相连,符合教学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核心问题设置的是否清楚合理、重点突出直接决定了这节课孩子们能否掌握课上所学的内容,在备课过程中我对核心问题的理解也逐渐加深,在教学设计上也对本课的核心问题进行反复的推敲修改,逐渐符合教学自己需求和教学目标,也使自己的教学设计变得重点清晰、目的明确,使各个教学环节都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让整节课有了一条清晰的主线,也让我的心中有了明确的教学方向,让孩子也能够清楚地把握课堂学习的重点,掌握课堂中所学的内容。在这次比赛中我获得了巨大的成长,经历了工作以来一次前所未有的磨练,年级组老师和赵红艳

10、主任都全力帮助我,对教案环节的设置和细节的处理一遍遍仔细推敲,反复修改;教研员高春杰老师一次次指导我,不仅引领我挖掘着古诗文更深层的内涵,更新了我的教育观念,传授着我更深层的教育理念,甚至每一个细小的问题,在讲台上的一举手一投足,都会亲自引领示范。多少个日子,我背上教案踏进进校的大门,多少个休息日摸黑的清晨,我看着酣睡中的室友轻轻带上宿舍的门,教师进修学校、城关小学、实验二小的教室里留下了我多少泊船瓜洲的笔迹多少个夜晚,办公室里留下了我独自修改教案、演示文稿的身影。对我来说这不仅仅只是一次微课的比赛,而是一次让我蜕变的机遇,我在准备比赛的过程中得以成长,对教育的理解得以加深,我很感谢这次比赛,

11、让我能够在刚刚踏入工作的时候就能获得让我受益一生的磨练和洗礼,为我今后的教育教学生活提供了巨大的帮助。如果想称为一柄锋利的宝剑就一定要经历不断地磨砺,我是一名青年教师,有着活力与教育理想但也缺乏经验,正因如此才需要更多的磨练,尽管这过程会充满辛劳,但成长的喜悦却让人内心充实而又快乐,我时刻坚信着宝剑有锋需磨砺,且当枕戈待明朝。教师点评刘林洋老师泊船瓜洲一课以讲解为主。整节课所有问题链的设置紧紧围绕核心问题“作者在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展开。这样的设计使课堂重点突出,各个环节紧密相连,符合教学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核心问题成为了这节课教学的主线。尤其是第2个问题链:你怎么理解“绿”的意思王安石通过“绿”表达了怎样的情感问题完全来自于学生,这让学生能够清楚地把握课堂学习的重点,掌握课中所学内容。这充分体现了以学生文本,顺学而导的教学思想。这样的比赛让刘老师获得了巨大的成长,经历了工作以来一次前所未有的磨练。刘老师对教案环节的设置和细节的处理一遍遍仔细推敲,反复修改;导师不仅引领他挖掘着古诗文更深层的内涵,而且使他更新了教育观念,感受着深层的教育理念。中学高级教师高春杰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