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 2—1 秦朝的统治闯关训练 新人教版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58306387 上传时间:2022-02-2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63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高考历史 2—1 秦朝的统治闯关训练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考历史 2—1 秦朝的统治闯关训练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考历史 2—1 秦朝的统治闯关训练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 2—1 秦朝的统治闯关训练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 2—1 秦朝的统治闯关训练 新人教版(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闯关式训练板块 基础过关 一、选择题1.秦始皇焚书坑儒的目的是()崇法反儒防止旧势力复辟毁灭文化加强思想控制A.B.C. D.答案:B解析:“焚书坑儒”与“毁灭文化”没有主观动机上的联系。2.最早沟通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的人工运河开凿于 ()A.战国时期B.秦朝C.汉朝D.隋朝答案:B解析:解答此题需要明确两点:一是这条人工运河指的是灵渠;二是开凿灵渠发生在秦朝建立之后,而不是在秦兼并六国的过程中。3.(2010江苏扬州一模 )秦始皇统一全国后,下令“隳坏城郭,决通川防,夷去险阻”,其目的主要是()A.显示权威,神化皇权B.有利于各地交通,促进经济交流C.便于去各地巡游D.防范地方割据,巩固统一

2、答案:D解析:题干中的城郭、川防等都曾经是秦朝统一前存在的地方割据势力的割据手段。因此,去除这些割据手段的目的主要是防范地方割据,巩固统一。4.(2010江苏南京部分学校综合测试 )秦律的发现,印证了下列哪一句史料的内容()A.“(商鞅)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B.史记:“明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始。”C.诗经:“七月亨葵及菽。八月剥枣,十月获稻。”D.“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答案:B解析:本题是一道材料选择题。秦始皇参照六国律令,制定颁布的秦律,集中体现了地主阶级的意志。而C、D两项所述,反映的是奴隶社会的生产史实,因此应排除C、D两项。A项反映的是商鞅变法

3、的内容,显然与题意不符。5.(2010江苏海安高中调研 )秦隋是两个短命的王朝,但两者却分别为汉唐盛世奠定了基础,它们共同的历史贡献是 ()A.制定了有利于巩固统一的制度和政策B.开辟了沟通南北的水上运输通道C.推行思想文化专制以巩固统一D.修筑了大规模的军事防御工程答案:A解析:秦隋是两个短命的王朝,但两者的历史地位重要,开创了一些重要的政治、经济制度,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而B项仅符合隋朝,秦朝开凿的灵渠不是南北水上通道;C、D两项仅仅是秦朝的措施。6.(2010南通部分学校高三调研)秦朝开始使用的“皇帝”称号和夏、商、周的“王”称号相比,本质的不同是()A.具有神化君权的特点B.代表至高无

4、上的权力C.是古代政治发展的产物D.是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建立的表现答案:D解析:A、B、C三项是其相同之处,可排除。另外,“王”与分封制或其他制度相联系,“皇帝”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相联系,这是本质的不同。7.(2010北京东城高三教学目标检测)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采取“废分封,立郡县”的决策,其主要目的在于()A.维护皇权的至高无上B.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C.巩固统一的封建国家D.维护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答案:C解析:A、B、D三项不全面,不是主要目的。维护皇权的至高无上主要通过界定君臣权限来实现;“废分封,立郡县”把地方权力集中于中央,利于国家统一;至于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本身的目

5、的就是维护国家统一。综合提升 二、材料解析题8.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董仲舒认为:“至秦则不然,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以卖买,富者田连阡陌,贫者亡立锥之地。”材料二:班固认为:“汉兴之初,海内新定,同姓寡之,惩戒亡孤立之败,于是割裂疆土,立二等之爵位。”材料三:贾谊认为:“秦王置天下于法令刑罚,德泽亡一有,而怨毒盈于世,下憎恶之如仇雠,祸及己身,子孙诛绝。”材料四:唐朝大臣王珪认为:“昔秦皇汉武,外则穷极兵戈,内则崇侈宫室,人力既竭,祸难遂兴。”请回答:(1)董仲舒认为秦朝阶级矛盾激化的表现和原因是什么?你认为是否正确?为什么?(2)班固认为秦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什么?汉兴之初是怎

6、样吸取这个教训的?你认为班固的看法是否正确?为什么?(3)贾谊和王珪认为秦亡的原因是什么?有什么共同之处?答案:(1)董仲舒认为秦朝阶级矛盾激化的表现是贫富悬殊,土地高度集中;原因是商鞅变法废井田,允许土地买卖。这种分析不正确。商鞅变法是符合当时历史条件的,土地集中和贫富分化是封建制度本身固有矛盾的结果。(2)班固认为秦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实行分封,因此在秦末农民战争中孤立无援。汉初统治者于是分封同姓王。这种看法不正确。秦始皇实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进步的。汉初分封不仅没有巩固其统治,反而导致秦王国问题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不利于社会安定,汉初分封是一种倒退行为。(3)贾谊认为是刑罚严酷,

7、王珪认为是繁重的兵役和徭役。都认为是暴政导致秦亡国的。PK重点线 三、问答题9.观察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图1图2(1)图1、图2分别反映的是哪一历史时期?利用图中信息,各举一例说明你的判断。(2)图1、图2中长城的分布特点及修筑的目的各是什么?长城分布的变化反映了什么问题? (3)图2中四通八达的交通网有何作用?请再举两个与这些道路起了相似作用的措施。答案:(1)图1为战国时期,如长平之战、马陵之战,韩、赵、魏的都城,等等。(举出一例只要能证明即可)图2为秦朝时期,如咸阳为都城、疆域、桂林郡、南海郡、象郡、灵渠,等等。(举出一例只要能证明即可)(2)图1:特点:分布于北方和中原地区。目

8、的:北方长城主要用于抵御匈奴的侵扰。中原长城用于抵御其他诸侯国的进攻。图2:特点:分布于北方,并连接起来。目的:抵御匈奴的侵掠。这种变化反映了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3)作用:加强统治,巩固统一,促进各地经济文化交流。措施: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统一货币;建立中央集权的措施,等等。(举出两点即可)10.历史学家费正清说:“(秦朝)在证明法家思想有效的同时,秦王朝(的灭亡)也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思想的正确,政府最终还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结合你所掌握的历史知识评述这一观点。参考答案:法家认为历史是向前发展的;人们应该按照现实的需要进行政治改革,主张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实行法治。法家的这些学说被秦始皇所采用,确立了皇权的至高无上和一套中央集权制度,并以严酷的法律镇压人民的反抗。通过这些措施,建立并巩固了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国家,“证明了法家思想有效”。孟子提出“民为贵”“君为轻”,主张实行“仁政”,给农民一定的土地、劳动时间,宽刑薄赋。但秦朝推行苛政、重役、酷法,与孟子的主张背道而驰,结果激化了社会矛盾,最终被农民起义推翻。费正清的观点符合秦朝的有关史实,是正确的。解析:解答此题,需要把韩非子的法家思想和孟子的儒家思想主张与有关秦朝兴亡的史实进行有机的联系。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