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共10页)

上传人:29 文档编号:58288180 上传时间:2022-02-2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1.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共10页)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共10页)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共10页)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资源描述:

《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共10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共10页)(1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 课程性质 专业必修课适用专业 小学教育、学前教育专业开设学期 第二学期考核方式 闭卷考试一、 课程教学目的与任务儿童发展心理学为小学教育专业和学前教育的专业必修课程,为同学们日后从事小学和幼儿园教学和管理工作提供系统的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的知识。通过本门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学生通过学习了解儿童心理发展的生物性基础,掌握儿童感知、记忆、语言、思维、情绪、个性、性别角色形成、同伴关系等方面产生和发展的特点。二、 本课程与各课程的联系本课程与其它课程有着紧密的联系。首先,普通心理学是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础,学习儿童发

2、展心理学之前要先学好普通心理学;其次,儿童发展心理学是发展心理学的分支学科,也是发展心理学的重要部分;再次,儿童发展心理学与教育学和学前教育学的联系也非常紧密。三、教学时数及分配总学时 54节 学时分配表章 节 标 题 学 时 分 配讲授实践讨论第一章导论6第二章儿童心理发展的生物学基础61第三章儿童感知觉的发展42第四章儿童语言的发展5第五章儿童认知的发展411第六章儿童情绪的发展51第七章儿童个性的发展51第八章儿童性别角色的发展4第九章儿童交往的发展411三、 讲授内容与要求第一章 导论一、 教学的目的与要求本章主要学习儿童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一是了解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性质;二是掌握制约儿

3、童心理发展的因素;三是了解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历史。二、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概述一、发展的概念二、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内容第二节 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一、关于遗传和环境的争论二、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三、儿童的主动性与被动性四、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问题 第三节 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历史一、 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和演变1、 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2、 儿童心理学的演变二、从儿童发展到个体毕生发展的研究1、霍尔将儿童心理学研究的年龄范围扩大到青春期2、精神分析学派对个体一生全程的发展率先作了研究3、发展心理学的问世及其研究 第四节 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的方法一、横向研究二、纵向研究三、聚合交叉研究设计四

4、、两类双生子对比研究第二章 儿童心理发展的生物学基础一、 教学的目的与要求本章主要介绍胎儿的发育过程,儿童身体、脑和神经系统的发展,以及儿童动作发展的规律。要求同学们了解儿童心理发展与生理发展的关系。二、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生命的开始与遗传基因一、 染色体、DNA和基因二、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三、 有丝分裂和细胞增殖四、 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五、 遗传疾病第二节 胎儿的发育与先天素质一、胎儿的发育过程1、胚种期 2、胚胎期 3、胎儿期二、胎儿正常发育的条件1、孕妇的营养 2、孕妇的疾病3、药物 4、辐射 5、孕妇的情绪第三节 儿童身体、脑和神经系统的发展一、身体的发展1、身高和体重2、身体各系统

5、的发展二、儿童大脑和神经系统的发展1、脑重量的增加2、脑皮层结构复杂化3、脑的反射活动第四节 儿童动作的发展一、 动作发展的规律1、 从上至下2、 由近及远3、 由粗到细,或者说由大到小二、 动作发展的阶段1、 头部 2、躯干部 3、手臂和手 4、腿和脚 5、动作技能第三章 儿童感知觉的发展一、 教学目的与要求要求学生了解儿童儿感知觉发展的特点。二、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婴幼儿感觉的发展一、评定新生儿感觉的几种方法1、反射行为2、定向反射习惯化和去习惯化 3、身体运动和脸部表情4、视觉偏爱二、视觉的发展1、视觉的集中2、光的察觉3、视敏度4、颜色视觉三、听觉的发展四、嗅觉五、味觉六、肤觉 第二节

6、 婴幼儿知觉的发展一、整体知觉和部分知觉的发展二、对色、形两维的感知三、空间知觉1、形状知觉2、大小知觉3、深度知觉4、方位知觉四、时间知觉五、观察力的发展 第四章 儿童语言的发展一、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儿童语言发生发展的特点,为同学们以后从事教学提供依据。二、 教学内容 第一节 语言准备期一、语言产生的准备1、反射性发声阶段2、牙牙语阶段二、语言理解的准备1、语音知觉2、语词理解 第二节 语言发展期一、语音的发展二、词义的发展1、普通名词2、形容词3、时间词4、空间方位词5、指示代词6、人称代词7、量词三、句子的发展1、句子的产生2、句子的理解四、语用技能的发展1、说话的语用技能的发展2、

7、听话的语用技能的发展第五章 儿童认知的发展:皮亚杰理论一、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皮亚杰关于儿童思维发展的基本理论。二、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皮亚杰关于思维发展的基本观点一、皮亚杰简介二、思维的起源皮亚杰认为儿童的思维是来自主体对客体的动作,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三、思维的结构思维的结构就是在认知过程中发生的动作和概念的组织。四、思维的机制1、适应和组织2、同化和顺应 第二节 思维发展阶段一、感知运动期(02岁)1、第一分阶段(出生1个月)2、第二分阶段(14、4.5月)3、第三分阶段(4.59个月)4、第四分阶段(911、12个月)5、第五分阶段(11、121.5岁)6、第六分

8、阶段(1.52岁)二、前运算时期(27岁)1、前概念或象征思维阶段(24岁)2、直觉思维阶段(47岁)三、具体运算阶段(7、811、12岁)具体运算阶段有如下两个显著特点:1、获得了守恒行2、群集结构的形成四、形式运算阶段第六章 儿童情绪的发展一、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同学们了解儿童的情绪发展的特点。二、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儿童早期情绪的发展一、情绪的组成成分1、情境 2、身体状态 3、情绪表现 4、情绪体验二、婴幼儿的情绪1、先天的情绪表达能力2、婴儿的情绪识别能力3、婴儿的微笑4、婴儿的害怕 第二节 儿童的害怕和一些情绪障碍一、害怕的发展1、怯生2、儿童害怕的年龄特点二、克服害

9、怕的几种方法1、对抗性条件作用 2、系统脱敏法 3、模特塑造法 4、认知疗法三、害怕的预防四、儿童期的一些情绪障碍1、沮丧 2、社会退缩 3、焦虑反映 4、青少年抑郁症五、小学生常见的情绪障碍1、焦虑症 2、抑郁症 3、恐怖 4、多动综合症 第四节 儿童高级情感的发展一、道德感的发展根据儿童道德感的发展过程,我们在培养儿童的道德感时须注意如下几点:1、为儿童树立切实可学、生动形象的榜样;2、在进行道德教育时须“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不断激发学生的情绪共鸣。3、随着儿童认识的发展,阐明道德理论、道德标准,使道德体验不断概括化、深化。二、理智感的发展 三、美感的发展第八章 儿童个性的发展一、 教学

10、目的与要求儿童的个性是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同学们了解儿童个性是怎样形成的,影响儿童个性形成的因素有、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已经幼儿气质、性格、能力发展的特点。二、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儿童个性发展的理论 一、弗洛伊德的个性发展理论二、艾里克森的心理发展观 第二节 影响个性形成的因素一、生物学因素1、最初的个性或气质 2、体貌与体格的影响 3、成熟速率的影响二、家庭1、父母的管教活动 2、家庭结构 3、家庭的物理环境 4、电视的影响 第三节 自我意识的发展一、婴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二、幼儿自我评价的特点1、依从性和被动性2、表面性和局部性3、情绪性和不确定性第八章 儿童性别角色的发展一

11、、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使同学们了解男女儿童存在的性别差异,以及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二、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儿童性别定型化过程一、性别定型的几个基本概念1、性别 2、性别角色 3、性别同一和性别角色同一二、性别定型化的发展过程1、性别恒常性的发展 2、对性别期待的认识3、性别偏爱 4、性别角色行为的采择 第二节 性别差异产生的因素一、性别差异的表现1、身体和动作方面 2、认知方面 3、社交和情绪方面二、影响性别差异的因素1、生物学因素的影响2、父母和教师对儿童性别差异的影响第九章 儿童同伴交往的发展一、 教学目的与要求同伴是儿童社会化必不可少的重要动因。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同学们了解儿童的依恋,以及儿童同伴关系的发展。二、 教学内容第一节 依 恋一、 依恋的含义和发展过程1、 什么是依恋 2、依恋发展的过程二、 依恋的测量和类型1、 依恋的测量 2、依恋类型三、 早期依恋对后期行为的影响 第二节 儿童同伴关系的发展一、 同伴的作用二、 同伴关系的发展1、 婴幼儿的早期交往2、 学龄儿童同伴交往的发展3、 社会交往技能的学习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