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二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58260229 上传时间:2022-02-27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175.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四年级语文二单元集体备课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四年级语文二单元集体备课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四年级语文二单元集体备课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资源描述:

《四年级语文二单元集体备课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语文二单元集体备课教案(2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第二单元教学计划 一、单元内容介绍: 本单元以神奇的自然景观为题材,共编排了四篇课文。古诗三首、观潮、火烧云为精读课文,四季的童话是略读课文。古诗三首中的三首唐诗都是以写秋景为主的。观潮描绘了钱塘江边观潮时所见的景象,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壮丽山河的思想感情。火烧云描写了夕阳西下时火烧云的变化,表现出大自然的瑰丽,表达出人们观看火烧云的喜悦心情。四季的童话以童话的手法和优美的语言描写出春、夏、秋、冬四季的特点。本单元以了解课文叙述的顺序为训练重点,引领学生欣赏大自然中那些变幻无穷的“美丽景象”。单元导语把学生带入了那变幻无穷的大自然天下奇观之中,激发

2、起学生学习本单元课文的顺序;同时还提示学习课文时要注意了解课文叙述的顺序,意在使学生在欣赏这些文章的同时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从而达到读中悟写的道理。观潮、火烧云两课后面围绕这一专题编排了相关的思考问题,这两课重点承担了本单元的专题训练任务。语文百花园二和积少成多中的读背古诗也是配合本单元的景物描写安排的。 二、单元学习目标:1、识字写字:能够认识汉字20个,会写28个。运用所学过的识字、写字方法和有关知识掌握会写字的字形,特别是把握形声字的特点记忆生字。2、引导学生在阅读课文时,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3、引导学生理解句子(比喻句)的表达方法,正确把握比喻句的特点,进行仿写

3、。4、通过多音字练习,帮助学生正确把握多音字在不同词语中的正确读音。5、通过“语文大课堂”的“普通话宣传周”活动,培养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能力。三、教学重点:了解课文叙述的顺序。四、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细致观察事物的顺序,运用到习作中去。五、课时安排5 古诗三首 课时6观潮 课时7火烧云 课时8四季童话 课时语文百花园二 课时总课时数自备时间 授课时间 课题、古诗三首 望洞庭主备人李久艳 邓士芹 教材及学生分析望洞庭这首诗选择月夜遥望的角度,通过丰富的想象和形象的比喻,将月夜的洞庭美景描绘得惟妙惟肖,跃然纸上。诗人笔下的月夜洞庭山水俨然变成了一件精美绝伦的工艺珍品,给人以莫大的艺术享受。教学时:

4、应注意两点,一是:教师要范读,让学生读准、读懂、背诵。二是:理解感悟、体会感情、引发想象作为重难点。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会认“螺。” 2、理解古诗的意思,想像古诗所描绘的画面,从中感受到自然美和语言美。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3、有感情地朗读诗文。背诵诗文。重点引导学生把对诗句的理解和想像结合起来,入情入境,理解诗句所表达的情感。难点引导学生把对诗句的理解和想像结合起来,入情入境,理解诗句所表达的情感。教学方法自学指导教学准备挂图、生字卡、课件课时安排1参考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个人补充一、导入:秋天是金色的季节,是收获的季节,史上众多诗人、作家写了大量赞美秋天的诗句、文章,今天我们学习第

5、五课古诗三首,这三首诗都是描写秋天的。板书5、古诗三首。我们先来学第一首望洞庭(板书)。二、解题,了解诗人:“望”什么意思?(从远处看)“洞庭”指什么地方?(洞庭湖,教师可补充洞庭湖的有关知识)。谁能说说你对诗题的理解?介绍诗人:先让学生试着说一说,然后教师补充。刘禹锡,洛阳人,它的诗通俗清新,富有民歌特色,为唐诗中别具一格之作。三、初读古诗,了解大意(1)自由读诗,注意读准字音和节奏。(2)指名读古诗,指导读准、读出节奏。(可用划停顿标记的办法。见教学参考29页)注意“和”“磨”“螺”读音。(3)学生多种形式练读(齐读、对读、引读等),读出韵律。(4)对照教材注释,试着理解古诗的意思,同桌互

6、相交流。(5)引导交流,教师指导A指名读第一句“湖光秋月两相和”,让学生说说自己对诗句的理解(译文),然后教师指导。(湖光:指明月下清澈明净的湖水;秋月:指秋天皎洁的明月;和:这里指水色与月光融为一体。诗意:秋夜皎洁明月的清光与清澈明净的湖水交相辉映,融为一体。)B按上述步骤学后三句第二句:潭面:湖面;镜:比喻平静的湖面;未:没有。诗意:因为没有风,湖面平静得像一面平滑的镜子一样,没有一丝波纹。三、四句:遥望:远望;白银盘:比喻月光照射下平静的湖水;青螺:比喻湖水中的君山岛。诗意:在皓月银辉之下,洞庭山愈显青翠,洞庭水愈显清澈,山水浑然一体,远远望去,如同一个银白色的盘子里放了一颗小巧玲珑的青

7、螺,十分惹人喜爱。(诗意让学生大致了解,不要照抄照搬)(6)同桌间互相交流,说说诗意。四、深入研读,引导学生感悟意境读第一句:你读出时间了吗?(秋天的夜晚:“秋月”)你读出当时作者眼前见到的景物了吗?(洞庭湖水清澈透明,与天上明月清光交相辉映,显得十分宁静、和谐)结合看插图。“两相和”这“两”谁与谁?(湖光与秋月)师小结:湖光秋月如此“和谐”,水月澄洁,一片宁静的氛围,一派和谐之美!读第二句“潭面无风镜未磨”。感受“镜未磨”风平浪静。这里藏着一个精确的比喻,你读出来了吗?(把“潭面”比作“铜镜”)这铜镜还没有打磨呢,有些模糊,有些迷蒙。为什么?师小结:这湖面浩阔,如月下铜镜铺在大地,涟漪轻起,

8、粼粼细波,一派迷蒙之美!读第三、四句: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感受“遥望”“银盘青螺”自然之美精美绝伦。闭上眼睛,边读边想象,感受洞庭山水美景。指名读,想象:白银作的盘子里放上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色田螺,看着它,你有什么感觉?再看插图。说说感受。月夜遥望,水白山青,相依相伴,恰似一颗青螺缀放在白银盘中,大自然如同精妙绝伦的工艺珍品,让人爱不忍释,好一派秀美柔和之景。四、积累内化,迁移运用:朗读、背诵,同时想象画面。(指名有感情读背。)延伸:其实写洞庭湖的诗还有许多,比如孟浩然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临洞庭上张丞相再如杜甫的“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他们的特点是把洞庭湖写得大多

9、气势雄伟、境界壮阔,而刘禹锡这首诗却不同,重在表示洞庭湖的柔和秀美。有兴趣的同学无妨读读比较一下。五、 巩固提高课外延伸1、完成课后第2题,并抄古诗;2、预习第二首古诗板书设计 湖光 秋月-和 想象非凡 望洞庭 水平 如镜-静刘禹锡 意境优美 银盘 青螺-美教学反思总课时数自备时间 授课时间 课题5古诗三首 菊 花主备人李久艳 邓士芹 教材及学生分析菊花在百花之中是最后凋谢的,一旦菊花谢尽,便无花景可赏,人们爱花之情自然都集中到菊花上来。因此,作为后凋者,它得天独厚地受人珍爱。诗人从菊花在四季中谢得最晚这一自然现象,引出深微的道理,回答了爱菊的原因,表达了诗人特殊的爱菊之情。这其中当然也含有对

10、菊花历尽风霜而后凋的坚贞品格的赞美。教学时:应注意两点,一是:教师要范读,让学生读准、读懂、背诵。二是:理解感悟、体会感情、引发想象作为重难点。教学目标1. 学习古诗菊花,了解诗中所描写的景物,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并默写这首诗。3. 会读写菊、舍、遍、渐、偏5个字。重点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爱菊的原因。难点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爱菊的原因。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讲授、指导教学准备挂图、生字卡、课件课时安排1参考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个人补充一、复习导入、引出课题1、指名背诵、齐背古诗望洞庭。2、同学们观赏过菊花吗?说说菊花的特点,教师简介菊花(

11、或课件展示菊花图片,让学认识菊花)。3、今天我们来学古诗三首的第二首菊花,板书课题,在写课题时,指导学生注意“菊”字的写法。齐读课题。4、师生共同介绍作者:元稹(779831),字微之,唐代诗人。河南府(今河南省洛阳市)人。九岁能诗,十五岁明经及第。他与白居易共同开创浅切的新诗风,世评“元轻白俗”。他两人均曾企图以诗为救世之工具,共同致力于讽谕诗。其诗朴质深切,反映了广泛的现实生活。与此同时,他还遗有许多感伤性质的杰作。有许多歌咏元、白两人深厚友情的酬答诗。有元白长庆集。二、初读感知,了解诗意。1.借助拼音自读古诗,注意读音与节奏。2、指名读古诗。注意多音字读音。应注意读准的字音有“舍sh、

12、似s、斜xi 、尽jn 、更gng”。3、范读古诗。4、练读古诗。5、指导写字:菊、舍、遍、渐、偏。注意遍、偏。“偏”字扁的下面是一横,两竖,与“篇”比较用法。6、学生自由读,借助注释理解古诗意思。7、同桌交流。8、全班交流,教师指导点拨 (1)交流前两句。“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秋丛:指一丛一丛的秋菊; 舍:房屋;篱:篱笆(看图理解);陶家:东晋诗人陶渊明的家。补充陶渊明的有关资料,进行介绍(陶渊明最爱菊,房屋周围遍植菊花);日渐斜:太阳渐渐地偏西。诗句意思是:一丛丛的秋菊绕着房屋开放,好像是到了陶渊明的家,专心致志地绕着篱笆观赏,以至太阳偏西了还舍不得离开。(2)交流后两句“不

13、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更:再。诗句意思:不是因为百花中我最偏爱菊花,而是因为菊花凋谢之后就没有别的花可欣赏了。这两句写了作者偏爱菊花的原因。表达了诗人热爱菊花的深情,也赞美了菊花傲霜斗寒的高贵品质。9、同桌互相说说诗意。三、研读古诗,体会意境及作者思想感情。1.自由读古诗前两句,想象情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小结:前两句写景,描绘自家房屋被菊花环绕的景象,把自家比作陶渊明的家,表现了诗人爱菊之情。2.自读后两句,你知道作都为什么喜爱菊花吗?小结:后两句写作者爱菊的原因“此花开尽更无花”。菊花一诗,诗人描写了菊花的多、美以及自己偏爱菊花的原因,表达了诗人热爱菊花的深情,也赞美了菊花傲霜

14、斗寒的高贵品质。四、巩固训练(1)指导朗读 菊花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前两句赏花,用缓慢轻松的语调读出诗人清高自豪的情感。后两句诗人直白内心想法,朗读的语气肯定,干净利落,表达对菊花的情有独钟。(2)、背诵古诗 1.自己读一读,试着背一背。 2.同学之间互相背一背。(3)默写古诗。五、作业:背诵默写此首古诗。预习枫桥夜泊板书设计爱菊之情原因 菊 花 唐 元稹写景 比喻秋丛绕舍似陶家, 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教学反思总课时数自备时间 授课时间 课题5古诗三首 枫桥夜泊主备人李久艳 邓士芹 教材及学生分析

15、枫桥夜泊是唐代诗人张继创作的一首名垂千古、万口传播的行旅诗。本诗通过诗人在江南游历,夜泊枫桥时,对眼前残月西沉、乌鸦哀鸣、霜华漫天、渔火愁眠、夜半钟声、孤舟摇曳景象的描绘,真切自然地抒发了他跨越时空的羁旅之愁。教材选编这首古诗的目的正是让学生在读诗悟诗中,体会古诗的意境,感受诗人的情感,受到古典文学的熏陶,提高语文素养。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在读中展开想象,理解诗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要引导学生自学,遇到不懂的要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教学目标1会认“霜、寺”2个生字,正确书写“霜、愁、眠、苏、寺”5个字。 2理解诗句意思,想象诗中所描写的画面,体会诗人的情感。 3有感情地诵读这首诗,

16、并能背诵、默写。 4培养学生对古诗的兴趣,并能在课后去搜集更多自己喜欢的古诗。重点想像诗的画面,体会诗人感情。难点想像诗的画面,体会诗人感情。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讲授、指导等教学准备挂图、生字卡、课件课时安排1参考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个人补充一、复习导入,引入诗题1、背诵望洞庭菊花2、有一首诗,让一位诗人名垂千古,让一个城市名扬天下,让一座桥梁成为当地三百余名桥之首,让一座寺庙成了中外游人向往的胜地。这首诗,就是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千百年来,枫桥夜泊究竟在散发着怎样的魅力呢?这节课,我们一同去感受。 师生共同板书课题,注意“夜”的写法 。齐读课题。3、教师引导释题(1)学生借助注释试着

17、解题。(2)交流指导。“枫桥”指什么?“夜”是什么意思?“泊”呢?(靠岸停船)。谁有连起来说说题意?(在枫桥,夜晚把船停靠在岸边。) 师:本诗写的就是夜晚把船停靠在枫桥岸边所见、所闻、所感。来,咱们再读课题! 二、读通诗句,初步感知 1、教师诵读古诗,(有条件的播放动画。)2、生自读古诗,注意把字音读准,把诗句读通顺,遇到不认识的字、词语,借助字典或问老师、同学自主解决。(小组合作)3、 师检查自学情况 (1)指句读古诗。指导读音与节奏。(2)认读生字“霜”“寺”并说意思。重点指导“霜”是声母“sh”不是“s”应读“shung”。“雨+相”“寺”的声母是“s”不是“sh”。 “愁”的读音chu

18、。4、练读古诗。5、指名读古诗。6、指导写字:“霜”字注意“雨”字头的书写,要上小下大。“寺”上面是“土”字,字中间一横最长。“愁”字要注意“火字的笔顺;眠,目字旁,“民”的笔顺。7、对照注释理解每句话的意思,同桌间互相说一说。8、指导交流,说说诗句意思(每句让学生读一读,说重点词意思,然后再说诗句意思,教师给予引导)(1)句:乌:乌鸦;啼:鸣叫。月亮落下去的时候,栖息在树上的乌鸦不停在叫着,寒霜弥漫在夜空中。(2)句:江枫:江边的枫树;渔火:渔船上的灯火;对:相对,面对;愁:忧愁,愁闷。面对江边的枫树和渔船上的灯火,心情愁闷,久久不能入睡。(3、4)句:姑苏:江苏省苏州市,因姑苏山得名;寒山

19、寺:苏州城西的一座寺院;夜半:半夜;到:传到。半夜的时候,姑苏城外的寒山寺敲钟的声音传到了客船上。9、同桌互相再说一说诗句意思。三、赏析品味,体会意境1、默读诗歌,边读边想:作者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并用笔勾画出来。(看:月落、霜满天、江枫、渔火;听:乌啼、寒山寺的钟声)。2、这是哪个季节的景象?你是从哪些词句中看出来的?在这些词语下面作上记号。(深秋霜满天)3、这时诗人的心情是什么样的?诗中的哪个字最能表达诗人的感情?(愁)4、理解“愁”,诗人究竟“愁”什么?为什么而“愁”?(让学生根据自己搜集到的资料进行补充)5、看到的、听到的和诗人的心情有什么关系?边读边想象诗句中描绘的画面。师小结:

20、这不仅是一首诗,也是一幅画。这幅画的“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和夜泊的“客船”。这是一幅多么美丽的“枫桥夜泊”图啊!诗人很善于设色,霜天是透明的,渔火是鲜艳的,二者遥相辉映。近处的渔船和远处的山寺,又通过钟声联系起来。这样,就使得远景和近景交织成章,连成一片,使得整个画面富有层次感。除了色彩以外,还有声音,夜空的钟声,一声一声地传到客船,敲在旅客的心上。这怎能不引起旅客无限的遐想?这幅枫桥夜泊图的情调是孤寂的,但由于作者丰富、鲜明的设色和兴致盎然的景物描绘,并不引人进入“愁”境,反而能使人得到一种美感。这首诗有情意,有境界。我们读这首诗的时候,眼前会很自然地呈现出一幅情景交融、

21、形神结合的立体图画,我们就像坐在电影院里看立体电影一样。难怪这首诗很早就广泛流传,并且传到国外。确实是一首难得的有意境的好诗啊!7、根据对诗歌的领会,再诵读。8、评议、指导。(用低沉、压抑、缓慢的语气读)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要突出“霜”“愁”“到”等词语。9、放音乐磁带,让学生在音乐声中体味意境,自己诵读。10、请生配乐诵读,其他同学闭上眼睛,头脑中想象诗中描绘的意境。11、再次配乐自由诵读,最好入情入境达到陶醉的境地。12、根据板书背诵;抽生表演背诵;齐背。13、默写古诗四、 布置作业、课外延伸1、课后题1、222、搜集描写

22、秋景的古诗词,开展诵读交流活动。板书设计枫桥夜泊 张继 所闻:乌啼、钟声 凄苦难眠 所见:月落、寒霜、江枫、渔火 教学反思总课时数自备时间 授课时间 课题6观潮主备人李久艳 邓士芹 教材及学生分析观潮是一篇文质兼优的写景文章。作者寓情于景,通过对农历八月十八日的钱塘江大潮雄奇壮丽,气势非凡,景观的描绘,抒发了热爱祖国壮丽山河的思想感情。这篇课文思路清晰、语言生动、形象,在写法上很有特点,是学生阅读、习作的范例。本文的教学,不但要使学生增长见识,学习作者的观察及表达方法,受到语文能力的训练,还要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壮美河山的思想感情。教学目标1会认字:盐、据、昂、鼎、沸、崩6个生字,会写

23、:盐、据、卧、塔、沸、震、吼、涨8个字。正确读写“据说、笼罩、薄雾、若隐若现、闷雷、沸腾、犹如、浩浩荡荡、山崩地裂、余波、风号浪吼、恢复”等词语。2指导学生抓住重点句,按课文的表达顺序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3了解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4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重点第3、4自然段,学习作者按照由远及近的顺序描写潮来时的奇异景观。难点通过重点语句体会“潮来之时”的壮观景色。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讲授、指导读中感悟等教学准备挂图、生字卡、课件课时安排2参考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个人补充 第一课时

24、一、谈话引入,引出课题同学们,你们到过海边,看过海水涨潮吗?说说海潮什么样?(江海涨潮,气势宏伟,令人震撼。)我国的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这里的潮比别处的潮更加宏伟壮观,潮来时,激起的白浪达数米高,像一座城墙,你们见过这种奇观吗?为什么这里的大潮如此的与众不同?(请查阅资料的同学介绍“潮的形成”、“潮的气势”“或观潮最佳地点”。)下面我们到课文中去看看吧。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初读感知,理解大意1、生自由读文。要求:读准字音、词语。遇到困难借助字典或请教小组同学。2、检查生字。(1)出示“沸、涨”卡片,指名读,说说共同点。(偏旁相同,都是形声字。)组词 浩浩荡荡、沸腾、涨潮(

25、2)出示“盐、据、昂、鼎、崩”指名读。组词读。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3)、出示会写字, 学生自读,指名组词读。(4)、交流应注意什么? 重点指导:“吼(注意读音)盐(与监比较) 沸(右半部写法)涨(字音、笔顺),“卧”字,笔顺第六笔是“竖折”不能写成“竖”和“横”; “震”下面的“辰”字不能多一撇。(5)说说你还有哪个字记不住?哪写词语不理解呢?3、学生交流不理解的词语。横卧:横躺着。屹立:高耸地直立着。人声鼎沸:鼎,古代煮东西的器物。形容人声喧闹、嘈杂,像水在锅里沸腾了一样。横贯:横向贯穿。余波:指大潮过以后剩下的波浪。水天相接:江面和天际会合,指地平线。浩浩荡荡:形容水势很大。山崩

26、地裂:崩,倒塌;裂,裂开。本课形容潮来的声音很大,如山崩地裂一般。漫天卷地:漫,满、遍。是铺天盖地的意思。形容大潮余波水势汹涌。4、指导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中的句子。注意“堤”读“d”,处理多音字 “闷”“号”“涨”等的读音,强调易错字、难读字。三、理清叙述顺序1、指名读课文,想想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写钱塘江大潮的?(板书)课文按时间顺序来写大潮,按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的顺序把钱塘潮的景象写具体的。(板书)2、再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小组自己解决有关词语方面的问题。四、巩固练习 1、读读词语花篮2、抄写字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钱塘江大潮自古被称为“天下奇观”。我们盼望着能亲眼

27、看到这一奇景。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观潮。上节课,我们初读课文,了解了什么?(板书: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在这节课的学习中,我们通过阅读课文,展开想象的翅膀,来感受大自然创造的奇异景象。二、通过上节的学习,读懂了什么?提出不懂的问题。三、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结合课题3,理解重点句的含义)1、潮来前,作者介绍了什么?指导朗读。(板书:笼罩白雾 风平浪静)2、潮来了,给你什么样的感受?从哪感受到的?默读读课文,进行画批。3、小组合作学习。(1)交流感受,品读佳句。w w w .x k b 1.c o m(2)作者又是按怎样的顺序写潮来时的景象的?(3)分工进行有语气地朗读。4、反馈交流,教师及

28、时引导、点拨。抓住以下要点,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谈自己对词句独特的感悟。注意品读结合:(1)作者按由远及近的顺序来写潮来时的景象的。(板书:远近)(2)远:抓住潮的声、形来写潮刚来时的景象:隆隆响声,像闷雷滚动;水天相接处一条白线。潮虽远,但气势已现。(板书:声如闷雷远处白线)读读描写潮的句子。(3)近:抓住潮的形、声、色写出了潮的气势之宏伟:白线很快移来,加长、变宽、横贯江,写出了潮水由远及近的变化。(看图片)“白浪翻滚”、“白色城墙”写出了潮水的浪头之高,气势越来越大:形如千万匹战马齐头并进,声如山崩地裂。(看图片)(板书:白浪翻滚山崩地裂)(看录像片断)指导学生有语气地朗读,读出潮的气势

29、:先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练读,再进行赛读,最后安排齐读。(读整段时注意读出潮水形声的变化,气势由小到大。)(4)指导学生背诵:背自己喜欢的句子。5、课文中还从哪能看出钱塘潮的气势雄伟壮观?读第五自然段体会。抓住要点,师适时点拨:“霎时”时间短暂,潮头却已西去,潮水奔腾之快。余波涌来,也使江面风号浪吼,江水平静后,江水已涨了两丈来高,都可以看出潮来之猛,气势之大。指导学生朗读。(适时板书:漫天卷地风号浪吼)6、学完课文,你们知道为什么人们称钱塘潮为“天下奇观”了吗?学生谈自己的想法。四、巩固训练练习题2、3。五、总结1、我们学完了课文,对钱塘潮有了较深入的了解,深深地被它的壮丽景象所吸引。如果你是

30、小导游,你怎样向不了解钱塘潮的游客介绍钱塘潮呢?2、编导游词,然后向同学们介绍。(可以加上自己收集的材料内容)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总课时数自备时间 授课时间 课题7火烧云主备人李久艳 邓士芹 教材及学生分析本篇课文是一篇写景文章。课文描写了夕阳西下的火烧云的变化,表现了大自然的瑰丽,表达了人们看到火烧云时的喜悦心情。全文八个自然段,按火烧云的变化分三部分写的。全文思路是:火烧云上来了火烧云变化着火烧云下去了。指导学生理解课文时,一定要抓住火烧云从上来到下去的变化过程,帮助学生了解火烧云这一自然现象及其特点。体会变化时,要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本课语言有韵律气势,适宜进行朗读训练。教学目标1、会认 寿

31、 、秒、恍、惚4个生字。会写 霞、 紫、 寿 、葡、萄、茄、跪、秒、恍、惚10个字;掌握霞光、紫色、高寿、恍恍惚惚等词语。会照样子写“ABB”形式的词和表示色彩的词。2、了解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描写的,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喜悦心情。3、通过欣赏火烧云奇丽的景象,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及丰富的想象力和仔细观察事物的良好习惯。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47节。重点1了解课文是怎样写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的。难点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和积累材料的方法。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讲授、读中感悟等。教学准备挂图、生字卡、课件课时安排2参考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个人补充 第一课时一

32、、启发谈话、引出课题、简介作者、。自然界里有许多奇丽的景象,吸引着无数的作家、诗人去描绘它们,赞美它们。今天我们学习的火烧云是已故的优秀女作家萧红的作品。板书火烧云。读课题,请同学说说什么是“火烧云”。谁来简单介绍一下萧红。(萧红是三十年代的青年女作家,曾受到过鲁迅先生的关怀和帮助。)二、初读感知,了解大意。1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2、自学生字词,同桌交流。3、检查自学字词情况 () 出示卡片认读生字: “寿、秒、恍、惚”。()读准字音 “紫 z、 恍惚 hungh()指名读,组词,说说“恍惚”的意思并说话。4.指导写字:出示会写字: “霞、紫、寿、葡、萄、茄、跪、秒、恍、惚”a学

33、生自读生字,指名组词。b说说应注意哪个字?c友情提示重点指导“霞”下面不要写成“段”;“葡萄”这两个字里边的“甫、缶”不要太靠里(范写)。“紫”不要写得太长(范写);学生当堂写难写的字,难写的教师范写。5、指名读课文,指导学生读准,读熟课文。处理多音字“模、似”等6、完成课后第二题第一个问题:默读课文,想想课文先写了什么,接着写什么,最后写什么。(先写火烧云上来时的情景;再写火烧云的变化;最后写火烧云下去了。)三、研读课文第一段,学习火烧云上来了部分1、自由读课文1、2自然段,看看火烧云上来时,人和动物的颜色有什么变化,对照课文插图想像火烧云上来时的情景。2学生回答。 3、引读:晚饭过后,火烧

34、云上来了。霞光照得小孩子的脸,大白狗变成,红公鸡变成,黑母鸡变成,小白猪变成了,老爷爷的胡子变成。(1)它们的颜色为什么都变了?(2)出示:“紫檀色”。注意“檀”的右下字形。(3)为什么黑母鸡变成了“紫檀色”?(黑+红=紫,紫檀木就是那样的颜色,看彩图左上角,有条件的试一试。)4、出示:天空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彤彤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自由反复朗读这句话,你认为哪个字用得最好,为什么?学生自读自悟后组织交讨论小结:“烧”字用得妙。能看出霞光的强烈,火烧云面积大。“烧”“好像是天空着了火”的联想,形象地写出了天空中云的动态变化,使人恍然大悟:“火烧云”是因此得名的呀!指导朗读这句话,边朗读

35、边体会这些词的作用。5请你带着笑意朗读第一段。五、小结、作业1今天我们读通了课文,知道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并且学习了火烧云上来时的部分,了解了上来时的样子。2熟读课文,朗读全文。3抄写词语。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认读生字、词,听写会写字。2、说说本课写了什么内容,是按什么顺序来的。小结:上节课我们领略了火烧云上来时的美景,今天我们再来领略火烧云变化和下去时的壮丽景色。二、研读课文,感悟壮丽。(一)研读火烧云变化部分。(为教学重点)1自由朗读火烧云变化部分,看看火烧云的颜色和形状发生了哪些变化,体会作者的心情。(课后题2后半部分)2、学生自读自悟,自读完成后同桌互相说一说。3全班交流:引导

36、学生从两主面交流:(1)颜色变化方面变化快 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 颜色多 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说不出来的见也没见过的 交流后,指导朗读描写颜色的段落。以填空的形式引导学生试背本段这地方的火烧云( ),一会儿( ),一会儿( ),一会儿( ),一会儿( )。葡萄灰、( )、( ),这些颜色天空都有,还有些( )、( )的颜色。观察本段的标点符号,四个“一会儿”后的标点,和颜色后的标点,注意“、”的用法。(2)形状变化变化多 马 大狗 大狮子 变化快 一会儿过了两三秒正在变. 忽然跑着跑着 接着一转眼(3)你看到这样瑰丽的火烧云心情会怎么样?(兴奋、喜爱)(4)指导朗读4-6节,体会马、狗、

37、狮子的变化过程,读出变化的快和人们看到火烧云变化时兴奋的兴情。(5)引读,练习背诵,同时注意标点符号的用法。例:一会儿,天空出现了,马头,马尾。马是,像,它才。过了两天秒钟,那匹马,腿,脖子,尾巴。看的人正在,那匹马。(6)试着背诵4-6自然然。 (二)、研读最后一段。1个别朗读。2学习词语:恍恍惚惚(由于事物变化快而看不真切、看不清楚。)文章中哪句话可解释“恍恍惚惚”,齐读。这句话也说明了火烧云变化多。补充板书:又像这个,又像那个。最后一句也说明了火烧云变化快。(三)你喜欢课文的哪部分,背诵喜欢的段落。三、拓展延伸、布置作业1、完成词语花篮。2、观察云彩颜色和形状的变化,学习课文三、四自然段

38、的写法,自己写一段话。3、背诵喜欢的段落。板书设计 7、火烧云变化极 多多:红彤彤 金灿灿 半紫半黄 葡萄灰 颜色 快:一会儿 一会儿 一会儿 一会儿多:马 狗 狮子 又像这个 又像那个形状快:一会儿 过了两三秒 忽然 接着 一转眼教学反思总课时数自备时间 授课时间 课题8四季童话主备人李久艳 邓士芹 教材及学生分析本篇略读课文是用拟人的方法,以春姑娘、夏娃娃、秋姐姐、冬哥哥四可爱的人物形象为主人公展开情节,描写出四季的特点。文章语言生动形象,贴近儿童,适合学生独立阅读。这篇课文虽然内容浅显,但表现手法巧妙,运用了大量比喻、拟人的手法,把四季人物化,把四季中的景物形象化。教学时教师围绕课后题,

39、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去理解、感悟,不要过多地给学生有关修辞方面的名词术语。教学目标1、认识澡、烤、烘、蕉、橙、均、匀7个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3、了解课文是怎样描写出四季的特点的,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重点学习抓住课文重点部分,读懂文章内容,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难点学习抓住课文重点部分,读懂文章内容,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讲授、指导、读中感悟等教学准备挂图、生字卡、课件课时安排1参考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个人补充一、谈话导入,引出课题1、同学们,一年有哪几个季节?你能说说每个季节都什么什么特点吗?2、今天我们学习第8课,“四季童话

40、”认识认识“春姑娘、夏娃娃、秋姐姐和冬哥哥吧”,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自学感知1、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课文,不认识或读不准的查字典、问同桌解决。2、童话中四季的主人公是谁?他们做了些什么有趣的事?从这些故事中你都知道了四季的哪些特点?3、把你喜欢的语句、段落找出来,细细品味,想一想,喜欢哪些语句?为什么好?4、有声有色地朗读课文,把自己喜欢的部分多读读。三、交流1、交流字词。(1)认读会认字:洗澡 烘烤 香蕉 甜橙 均匀 注意比较:澡(操、燥)烤(火+考) 烘(洪)蕉(焦) 橙(澄)均匀(2)易读错字琴弦 发卡 蹿 喷香 恬静 撇嘴(3)多音字 卡 和 (4)交流有哪些不理解

41、的词。盐巴:食盐。 恬静:安静、宁静;均匀:分布在各部分的数量相同。斑谰:灿烂多彩。2、交流问题2。春姑娘:爱笑 爱哭 爱唱 爱跳 生机勃勃 夏娃娃:调皮 热心 粗心 热情似火秋姐姐:喜欢吃果子 果实累累冬哥哥:用雪作画。 白雪皑皑3、交流问题3、4。(在交流过程中,边交流边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这些话,达到有感情朗读的目标)四、总结积累1、把你准备积累的生动优美的语句,与大家交流一下,再抄下来。2、背诵课文中优美的段落。板书设计 8四季童话春姑娘 生机勃勃夏娃娃 热情似火秋姐姐 果实累累冬哥哥 白雪皑皑 教学反思课题语文百花园二主备人李久艳 邓士芹教材及学生分析本单元包括形近字比较、组词语;近义

42、词选词填空;“积少成多”中读背古诗浪淘沙和有关气象谚语的采集;“阅读平台”中的周记一则与“语文大课堂”的“我们都是普通话宣传员”是相互配合的,结大课堂还配有一个“指南针”,指导学生学会如何与人交流自己的看法。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区别形近字,能记住它们,正确使用它们。2.让学生区别带有“安静、宁静、平静”三个近义词,能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使用。3.在大致理解的基础上读背古诗浪淘沙,积累气象谚语,学写周记。4.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重点形近字组词、气象谚语的理解。难点口语训练我们都是普通话宣传员。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讲授教学准备挂图、生字卡课时安排3参考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个人补充 第一课时一.

43、引入新课,提出学习要求1、回顾单元内容。2、让我们到语文百花园二逛逛。二. 学习语海畅游(一)请学生自己独立完成“比一比,组成词”。 偏( ) 笼 ( ) 坚( ) 漂( )扁( ) 拢 ( ) 竖 ( ) 飘( )1.个人填空。2.学生汇报,全班交流。3.说出每组词语各自的特点。4.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字?5.你还能说出类似的词语吗?6.补充练习,学生交流。盐( ) 均( ) 沸( ) 拢( ) 漂( )监( ) 匀( ) 佛( ) 扰( ) 飘( )(二)读句子,选词填空。1.自读句子,自主填空,为什么这样填。2.学生汇报、交流。3.总结指导安静、宁静、平静的异同。三个词都有“静”的意思

44、。安静指没有声音,没有吵闹和喧哗,填在第三句合适;宁静指(环境、心情)安静,放在第一句更恰当;平静指(心情、环境等)没有不安或动荡,填在第二句恰当。三. 指导学生学习积少成多(一)读读背背1.自由练习读,指名读,正音。指导:古诗中“数、卷、似”的读音,借助字典理解读音,了解意思。2.自由读,大体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句所描绘的景象,师生交流。浪淘沙:唐教坊曲名,其形式为七言绝句。后又用为词牌名,形制又变。作品描写的是八月十八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须臾:指极短的时间。海门:江海汇合之处。译文:八月十八的钱塘江海潮浪涛声如万马奔腾,吼地而来,数丈高的浪头冲向岸边的山石,又被撞击回来,发出震耳欲聋的

45、巨响。似乎在片刻之间,潮水便退向江海汇合之处回归大海,但它所卷起的座座沙堆却留了下来,在阳光照耀下像雪堆一样堆积在江岸。赏析:这是刘禹锡浪淘沙第七首,写的是八月十八钱塘江海潮涨落的壮观景象。首句,“八月”点出大潮时节,“涛声吼地来”写潮来之势,由远而近,以一个动词“吼”字,突出涛声逼近的感觉。第二句写潮势达到顶点时的壮观场面。悍湍的潮头,昂扬着数丈高的身躯,撞击着两岸的山崖。一、二两句,以“吼地来”和“触山回”相对照,描写出潮涨潮退的全过程,语气上的急转,更衬托出潮势的奔腾急遽。第三句以“须臾”承接第二句,潮水应时而来,应时而退,来时凶猛,退去迅疾,似乎“须臾”之间。这里由开头的动境描写转入对

46、潮去之后的静态描写。当潮水退出海门之后,呈现在诗人面前的是,汹涌的波涛以另一种形态展示出他的气概波涛卷起沙堆似雪堆座座。文字表面上看已不是写潮水,实际上恰恰正紧扣起句“吼地来”,以潮去后留下的又一奇景,更衬托出八月潮吼地而来、触山打游的壮观场面。全诗不事雕琢,流走飞动,而又紧凑洗练,显示出诗人高度的艺术才能。(可用投影出示)3.用喜欢的形式读,试背,比一比谁背得好。4学生朗读吟诵,全班齐背。 第二课时一. 我的采集本1.自由练习读,读准字音,读不准的查查字典。2.指名读,正音。晕(yn)、虹(jing)3.交流这些气象谚语的意思,教师及时引导。3.你还知道哪些气象谚语,说给大家听。例:1、久雨

47、刮南风 天气将转晴2、朝起红霞晚落雨 晚起红霞晒死鱼3、.早雾晴,晚雾阴。4、天上鱼鳞斑,地上晒谷不用翻。4.布置学生把格言抄在我的采集本上。二. 阅读平台周记一则1.自由读文,想想周记一则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记普通话宣传周一周的活动和自己的感受。重点记录了一周中重要的,也是有趣的事:“我”和李强在演出会上,自编自演了小品打头,还写了自己对说好普通话的意义和认识。)2.师生交流。3.你知道周记的内容和格式吗?。(1)要记录一周里重要的和有趣的事;(2)周记要写清哪月哪周。三. 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第三课时一. 走进“语文大课堂”1.启发谈话,明确要求。2.小组讨论,为推广普通话可做些什么活动,有

48、哪些形式,商定计划。3.师生交流活动的内容及形式,小结。4.小组交流“推普”的做法。5.学生模拟“推普”的情景。6.老师引导学生在班内交流感受或收获。7.指导写周记。8.总结。9.作业:课后班内开展宣传活动,如故事演讲大赛等。二. 用好“指南针”1.明确题目要求。2.小组交流应如何与别人交流自己的看法。3.总结这种学习方法。4.用这种学习交流的方法,就题目提出的问题小组交流自己的看法。5.各小组推荐代表发言,其他同学可作补充。6.拓展,师生交流,总结。7.作业。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一、读拼音,写汉字,要规范美观。(12%)hung h hu jio z s p to hn

49、g xiqi zi lng zho g t zhn jng fng shung fng ho lng yng ru yn ru xin二、辨一辨,再组词。(10%) 三、用“的”、“地”、“得”填空。(5%) 备选词语: 重复 回复 恢复 奔腾 折腾 沸腾 四、选词填空。(4%)1、他一讲完,掌声雷动,过了好久,会场才( )平静。2、这句歌词,他还唱不好,( )了几十次后,他终于唱得标准了。3、霎时,潮头( )西去,可是余波还在漫天卷地地涌来。4、只见东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 )起来了。五、读句子,注意带点的词语,再说说自己的体会。(2%)1、那条白线很快向前移动,逐渐拉长,

50、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六米多高的白色城墙。 我体会到 2、那浪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我体会到 六、读句子,在括号里写出与带点词意思相近的词。(6%)1、过了很久,大江才恢复了平静。【 】2、登上观潮台,那宽阔的钱塘江就横卧在眼前。【 】3、那声音如同千军万马冲锋陷阵。【 】4、农历8月18日是一年一度的观潮日。【 】5、潮来了,顿时人们沸腾起来。【 】6、潮头已经过去,但是江面仍旧风号浪涌。【 】七、填空。(10%) A、谚语: 1、燕子低飞蛇过道, 。 (1.5%) 2、朝霞 ,晚霞 。

51、(1.5%) 3、 ,月晕午时风。(2%) 4、我知道的一句谚语是 (3%) B、古诗: 秋丛绕篱似陶家, 。(2%) C、课文: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 ,好像 。(2%)八、默写古诗。(8%) 菊花 枫桥夜泊 九、阅读。(共13%)1、课文段落阅读。读一读下面的段落,按要求完成练习。(5%)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找出这段话中意思相近的三个词语写下来。 ( )( )( ) 作者按 的观察顺序描写了钱塘江大潮

52、的形状和声音,从“向我们移来”、“_”、“_”这几个词语可以看出来。 文中画“_”的句子运用了()的修辞手法,突出了钱塘江大潮的宏大气势。(多项选择) A拟人B排比C比喻D夸张 语段中把浪潮比作_、_和_,让我们体会到钱塘江大潮的奇特、雄伟、壮观的景象。 请你用“犹如”写一个比喻句。 2、课外阅读。(8%)美丽的晚霞 红红的太阳落山了,它收起余(辉 晖),只剩下一个柔和、鲜艳的火球,颜色金黄透亮,就是技艺再高的画家也难以描绘。 太阳的身影消失了,只剩下一片神奇的、美丽的云,令人想到仙境,想到梦幻的世界。 我出神地望着,眼睛朦胧起来了,天空仿佛出现了一条龙。金色的龙。它上游下(窜 串),吞云吐雾,喷吐出鲜艳美丽的水花,随着云彩移动,飞龙仿佛进入一片原始森林,看不见了。 森林里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上,飞起一只洁白如玉,顶冠赤色的仙鹤。鹤背上,坐着一个头顶光亮,胡子洁白的老头儿,拄着拐杖,这不是动画片哪叱闹海的师傅太乙真人吗?那么哪叱呢,他在哪里?哦,看到了,这不!一个坚实强健、系着红兜兜的小男孩,正张开双手,向他师傅飘去。 我从幻境中看到了一个又一个好看的故事,一幅又一幅如画的美景。 当我回到现实中来时,晚霞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